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三曹詩選的結果 展開
-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書籍
- 中華書局出版圖書
三曹詩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書籍
《三曹詩選》:一部群作者詩選;系“歷代詩選/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之一。余冠英選注,精選了三國時代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詩作,共83首,其中曹操(八首),曹丕(二十一首),曹植(五十四首),對深入理解三曹詩作極有幫助。
建安時代在中國文學史上,特別是在文人詩的傳統里,是一個很突出,很輝煌的時代。鍾嶸《詩品》說:自王、揚、枚、馬之徒,詞賦競爽而吟詠靡聞。……詩人之 風頓已缺喪。東京二百載中惟有班固《詠史》,質木無文。降 及建安,曹公父子篤好斯文,平原兄弟郁為文棟,劉楨王粲為其 羽翼。次有攀龍托鳳,自致於屬車者,蓋將百計。彬彬之盛大備於時矣

三曹詩選
《三曹詩選》依據學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曹操、曹丕、曹植詩作,共83首,其中曹操(八首),曹丕(二十一首),曹植(五十四首),對深入理解三曹詩作極有幫助。編注者分加題解和註釋,對深入理解三曹詩作極有幫助。
建安時期文學的主要體裁已經從辭賦轉變為五言詩,而作家之盛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又說:至於建安,曹氏基命,三祖陳王咸蓄盛藻。甫乃以情緯文,以文被質。“以情緯文,以文被質”說明了建安文學不同於兩漢作家“王、揚、枚、馬”所代表的以歌頌帝王功德為目的,以諷諭鑒戒為幌子的文學〔一〕,而是有感情有個性的抒發性的文學。也不同於班固《詠史》那樣“質木無文”,而是情文兼具,文質相稱的文學。這些都是顯著的變化,尤其是從頌揚鑒戒到抒情化是一個重大的變化。上面所引的鐘嶸和沈約的話雖然簡單,可使人感覺到建安時代是一個文學史上的新時代。在這個文學新時代活躍的作家以“三曹”和“七子”為代表。“三曹”是曹操和他的兒子曹丕、曹植,就是上引《詩品序》所說的“曹公父子,平原兄弟”。“七子”是曹丕《典論?論文》所評述的七個作家〔二〕,《詩品序》提到的劉楨、王粲便是其中的冠冕。七子在政治關係上是三曹的僚屬,在文學事業上是三曹的“羽翼”(其中孔融稍不同,請參看注二)。當時三曹在文學上和政治上一樣是處在領袖地位的,他們的文學才能和實際成就也配得上這個地位,其中的曹植尤其是歷來公認的當時最優秀的作家。建安詩篇流傳下來的不足三百首,其中曹植的詩最多(約八十首),其次是曹丕(約四十首),再其次是王粲和曹操(各二十餘首)。詩人的作品保存下來或多或少,可以有種種原因,但其質量是否禁得起時間淘汰往往是主要原因之一。從現存建安詩的質量看來,曹王四家也正該排在建安詩人的最前列。由於三曹在當時詩壇的領袖地位,由於其作品成就較高,留存的又較多,便自然地成為後人研究建安詩的共同時代特徵的主要資料。因而他們的代表性也就較高於同時的作家。這就是三曹(主要是曹植)詩在建安作品中值得人們首先注意的原因。

余冠英
曹操(八首)

三曹詩選
薤露行
蒿里行
對 酒
短歌行
苦寒行
步出夏門行
曹丕(二十一首)
釣竿行
十 五
短歌行
燕歌行(二首)
秋胡行
善哉行(“上山”篇)
善哉行(“有美”篇)

曹操像
上留田行
大牆上蒿行
艷歌何嘗行
煌煌京洛行
芙蓉池作
於玄武陂作
雜詩(二首)
清河作
清河見挽船士新婚與妻別作
代劉勛出妻王氏作(二首)
曹植(五十四首)
箜篌引
薤露行
魚段魚旦篇
吁嗟篇
豫章行(二首)
浮萍篇

曹丕像
野田黃雀行
門有萬里客行
泰山樑甫行
怨歌行
精微篇
桂之樹行
當牆欲高行
名都篇
美女篇
白馬篇
苦思行
升天行(二首)
五 游
遠遊篇
仙人篇
鬥雞篇

曹植像
種葛篇
公 宴
七 哀
送應氏(二首)
雜 詩(六首)
喜 雨
離友詩(二首)
贈徐幹
贈丁儀
贈王粲
贈丁儀王粲
贈白馬王彪
贈丁翼
朔 風
矯 志
雜 詩
三 良
情 詩
棄婦詩
七步詩
失 題……
短歌行〔一〕

三曹素像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三〕。
慨當以慷,幽思難忘〔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六〕。
但為君故,沈吟至今〔七〕。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八〕。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一0〕。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一一〕。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二〕?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三〕。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一四〕。
(一)《短歌行》,屬《相和歌·平調曲》。樂府有《短歌行》又有《長歌行》,據《樂府解題》,其分別在歌聲長短。這一篇似乎是用於宴會場合的歌辭,其中有感傷亂離,懷念朋友,嘆惜時光消逝和希望得賢才幫助他建立功業的意思。晉樂所奏刪去八句,分為六解。這篇是本辭。
(二)“當”,義同“對”。這兩句說人生飲酒聽歌的行樂時間是不多的。
(三)這兩句說人生本來很短暫,可悲的是逝去的日子又已甚多。“苦”,患。
(四)“慨當以慷”,猶雲“當慨而慷”。將“慷慨”二字顛倒並隔。
(五)“杜康”,相傳開始造酒的人,一說是周代人,一說是黃帝時代人。這裡用作酒的代稱。
(七)“君”,指所思慕的人。“沉吟”,低吟深思。這兩句說為了所思慕的賢才,所以深深吟味《子衿》之詩。
(八)“呦呦”,鹿叫喚的聲音。“蘋”,艾蒿。這四句是《詩經·小雅·鹿鳴》篇成句,《鹿鳴》本是宴客的詩,這裡借來表示招納賢才的熱情。
(九)“掇”,採拾。一作“輟”,停止。明月是永不能拿掉的,它的運行也是永不能停止的,不可掇或不可輟都是比喻憂思永不能斷絕。
(—O)“越陌度阡”,阡、陌是田間的道路。古諺有:“越陌度阡,更為客主”的話,這裡用成語;言客人遠道來訪。“存”,省視。
(一一)“契闊”,契是投合,闊是疏遠,這裡“契闊”是偏義複詞,偏用“契”字的意義。“契闊談讌”就是說兩情契合,在一處談心宴飲。“舊恩”,舊日的情誼。
(一二)“匝”,周圍。本章“月明星稀”是寫實景,烏鵲無依似比喻人民流亡。
(一三)這兩句比喻賢才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