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張弼的結果 展開

張弼

明代書法家

張弼(1425~1487)字汝弼,家近東海,故號東海,晚稱東海翁。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松江)人。明憲宗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為南安(今江西大余)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長於詩文,草書甚佳,被評為“顛張復出”。嘗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著有《東海集》。

人物簡介


清代徐璋繪《張弼像》
清代徐璋繪《張弼像》
張弼生於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祖上於宋室南渡時由汴遷居華亭,數世均無功名。張弼家住郡城西門外谷陽橋西南。成化二年(1466年)進士,授兵部主事,晉員外郎。因作《假髻篇》諷刺時貴,遭當權者忌恨,被排擠出京,任江西南安知府,治績頗著。
南安地當贛粵要衝,亡命者聚山為盜,久為民害。到任后,先後捕滅。大庾嶺為客商貨物往來通道,當地人民從事運輸,賴以為生。後為廣東南雄豪霸侵奪,民眾失業貧困。張弼請准江西、廣東二藩司,予南雄、南安兩地民眾中分其利。嶺路狹隘險峻,難於行走,就將所得商稅,僱工拓寬路基,砌道,架橋,長達30里,嶺路暢通。荒年,開倉平,救濟民眾;時疫流行,延請名醫,為民治病。
南安府所轄的南康縣,民俗好訟,則嚴懲首惡,殺其刁風;禁誣告,反冤獄。創立“射圃”,親自教民習武,以備盜寇;建社學,創書院,祀先賢,修郡志,以教化南安士民,習俗為之一變。告歸之日,老幼攀轅而送,為建祠塑像。
據張鼐《先進舊聞》載:“東海張先生守南安時,各郡收兵議賞,武夫悍卒乃惟願得侯墨妙,而過客往往以是罷誅求焉,歲以筆札佐郡費類此。”從這裡的記述看,張弼頗不惜墨,應有大量作品流傳才是,然而他的作品存世並不很多。卒於憲宗成化二十三年,年六十三歲,葬於鳳凰山之陽。
金代元帥張弼
張弼(生卒年月不詳)字公輔,遼金時期大名府館陶縣(今臨清前張寨)人,後人稱他為“張元帥”。他自幼習文練武,立志報效國家。當時社會動蕩,他就自發組建民團保護鄉鄰,令各路匪眾不敢入,為本地區人民生產生活和社會穩定做出了突出貢獻。金朝愛惜人才,以功授予廣武將軍,歷任大名府治中右副元帥、領磁州元帥府事等職。后告老隱退,回歸張寨故里,享年76歲。其子張之綱,曾任元朝初期博州(今聊城)防禦使。

個人成就


詩文清健。尤工草書,取法張旭懷素。嘗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李東陽笑為“英雄欺人之語。”著有東海文集五卷,《四庫總目》和鶴城稿并行於世。《明史·文苑傳》稱其:“工草書,怪偉跌宕,震撼一世。”、“酒酣興發,頃刻數十紙,疾如風雨,矯如龍蛇欹如墜石,瘦如枯藤”,更喜作擘窠大軸,怪偉跌宕,震撼一世,人稱“張旭復生”。四方求書者無虛日,甚至海外諸國,都知張東海之名,前來購求墨寶。傳世手跡有《草書千字文》、《唐詩七律卷》、《草書登遼陽城詩》等(現藏故宮博物院),又有《七絕》詩軸(現藏上海博物館)。後人搜集其草書,於明末刻板保存,名《鐵漢樓法帖》(現藏松江博物館)。
著作有《鶴城》、《天趣》、《面牆》、《清和》、《慶雲》諸稿及《東海手稿》,後由其子張弘至輯為《張東海先生集》(9卷)。

書法特色


張弼[明代書法家]
張弼[明代書法家]
張弼書法
張弼書法
當時在書壇上已經改變了明初那種工整平穩、圓潤婉媚、細勁流暢的“台閣體”規範,追求的是奔放自由的書風。張弼是當時典型的書家代表,書風受懷素狂草放縱的影響極大,作品用筆奇崛,線條流暢,牽絲帶筆處揮灑自如,使轉生動活潑,氣勢貫通,變化豐富,反映了張弼草書的典型面貌。張弼是明代前期草書的代表人物。他喜歡作大字草書,史書記載說他酒酣興發,頃刻能寫數十張紙,疾如風雨,矯如龍蛇,世人甚至以為顛張(張旭)復出。董其昌說張弼的草書是學習懷素,實際上他同解縉的狂草關係更為直接。他們代表了明代前期對唐代狂草的一種理解與取用。一方面,他們作為與當時流行的台閣體的對立面,更多地表現了自己的個性,而受到人們的重視;另一方面,他們給明代後期草書直抒性靈以啟迪。張弼小字草書流傳較少,作品圓熟勁健,結構、章法自然而富有變化。張弼行書結構緊湊生動,較多地使用方筆,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特色。張弼的草書,以唐代張旭、懷素為楷模,亦是明初草書家欲改變元代自趙孟頫以來蘊藉清妍的書風,追求揮灑放縱的延續。他的一些作品,在張旭和懷素的狂草中加入章草筆意,在意念上與早期的宋克、俞和頗為相近。但他的許多作品,卻又完全拋棄章草的用筆,在結構上以開合為主,筆意上則求快、求飄。所以祝允明曾說:“張公始者尚近前規,繼而幡然飄肆,雖聲光海宇,而知音嘆駭”,認為張弼作品中的輕浮作態不可取。但張弼求新求變的改革性書風,卻成為當時潮流的走向,學他的人很多,甚至海外之國亦購求其跡。其間必然地有了精粗優劣的差別。陳獻章評張弼草書:“好到極處,俗到極處。”俗到極處四字,誠然是很大的貶詞,但好到極處卻又是非常的褒語了。董其昌一代書學宗匠,評張弼的《慶雲堂帖》亦多讚美之辭:世多推重其狂草,至祝希哲評書,獨推其盛年之筆,當由未見翁之大全耳。今觀此刻,眾體畢備,若有意無意,或矜莊如禮法之士,或瀟灑如餐霞之人。雖與希哲同學醉素,而狂怪怒張則希哲不免,翁無是也。
關於草書,張弼曾有答客問“(昶)深解書法,或問張汝弼草書,曰:‘好到極處,俗至極處。,問:‘如何則可?’曰:‘寫到好處,變到拙處。’”這一段文字對了解張弼的草書藝術及思想應是有所幫助的”。都穆說:“張公草書師宋昌裔,昌裔者名廣:“洪武初與宋克(仲溫)、宋璲(仲衍)俱以書擅名,人稱三宋’。然評者謂昌裔書較之二宋不逮,以其筆聯續不斷,非古法也。(《寓意編》)。”都穆的褒貶於此可見。貶者主要依據是“筆聯續不斷,非古出法也。”這一點在當時或許是個問題,並會有不少的支持者,但以我們今天的認識來看,“古法”並非只此一法,大可有別的風格存在。即便取張旭草書來說,亦有“筆聯續不斷存在,晚明王鐸、傅山等連綿大草在今天更是備受歡迎,可見不可偏執於一己之見。
張弼常常醉書,故酒酣興發下筆速疾,如驟雨旋風,應手萬變,並可見懷素遺意。張弼認為自己的狂草大字最佳,驗之他的書法,說的也是有道理的,這大約和一個醉字不無聯繫。
董其昌評張弼時說:“東海在當時以氣節重,其書學懷素,名動四夷。自是吳中書家倍出,聲價少減。然行狎書尤佳。今見者少耳(《容台集》)。自張弼之後,吳中出了祝允明、王寵文徵明等一批傑出的書家,張弼“聲價少減”自是情理中事。但董其昌對張弼的“行狎書”很有好評,值得注意。行狎書即行書,天津市歷史博物館藏有張弼的一件行書卷“蘇軾太白仙詩卷”,即為一件難得的佳作此卷寫的筆酣墨暢,筆勢飛動,提按自如,張弼行書水平可見一斑。

相關文獻


明史

張弼,字汝弼,松江華亭人。成化二年進士。授兵部主事,進員外郎。遷南安知府,地當兩廣沖,奸人聚山谷為惡,悉捕滅之。毀淫祠百數十區,建為社學。謝病歸,士民為立祠。弼自幼穎拔,善詩文,工草書,怪偉跌宕,震撼一世。自號東海。張東海之名,流播外裔。為詩,信手縱筆,多不屬稿,即有所屬,以書故,輒為人持去。與李東陽、謝鐸善。嘗自言:“吾平生,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東陽戲之曰:“英雄欺人每如此,不足信也。”鐸稱其好學不倦,詩文成一家言。子弘至,自有傳。

堯山堂外紀

張東海將赴南安,作長短句一篇云:“東海先生歸也,南安太守新除。一挑行李兩船書,被人笑道痴愚。書也書,寒不堪穿,飢不堪煮,收拾許多何用處?況而今,白髮蒼顏,坐黃堂之署,乘五馬之車,那得工夫再看渠?又將載到南安去!古人糟粕,誰味真腴?枉說道:“黃卷中,時與聖賢相對語。”
張汝弼赴南安,道經毗陵,時陸詹事簡方得告南歸,張訪之,適展幕,不及見,乃索紙筆題一絕於陸世經堂徑去。詩曰:“雲意模糊雪意兼,六龍城下晚風尖。始知東閣先生貴,不放南安太守參。”詹事歸,亟追之,已行遠矣。既去,復令驛吏里送武城梨數顆,亦侑以詩,有“毗陵驛里饋生梨”之句。蓋葉“梨”為“離”,亦戲也。此後不復一見以終,遂以為讖。
成化間,妖人王臣者跛一足,人稱王瘸子。游食京師,以左道事中貴,得授錦衣千戶。請為上合大丹,以採藥為名,與中貴偕出川、廣、直、浙等處買辦,搜索寶玩,需求珍異,騷擾郡縣。及回京,為各處撫巡、守令交章飛劾,而科道並彈。於是,上大怒,斬臣首,傳詣所歷地方梟令,民心大快。初臣至廣東,張東海時守南安,日觀其驕橫,嘗作詩嘆曰:“過嶺囊箱下瀨船,丁夫晝夜少安眠。薄田盪盡猶輸稅,惡客時來橫索錢。窮髮東南皆赤子,舉頭西北是青天。不才無計蘇民困,食祿乘軒自赧然。”
王景明之南京,張東海贈之詩曰:“谷陽城外送離船,矯首南都思惘然。一語煩君三致意,同鄉同志及同年。”冬官王公偉輩以為未盡交遊者,乃益之曰:“同官同事同游者,問及都將此意傳。”因著《六同詩話》。
張東海休致既早,子皆成名,殊無一事累心。蘇州別駕周德中目為神仙太守,張以詩答云:“歸休太守似神仙,布被蒙頭日夜眠。卻怪門前來熟客,馬蹄踏破紫芸煙。”
張東海《詠寒號蟲》云:“得過且過!飲啄隨時度朝暮。得隴望蜀徒爾為,未知是福還是禍。得過且過!”張東海過蘇步坊,賦詩曰:“東坡昔日此閑行,此地遂留蘇步名。何事章?瘞毛骨,子孫羞認是先塋!”
宋徽宗時,朱勔領花石綱,有龍鱗薜荔一株,費銀二千兩。東海偶見薜荔,感而賦之:“薜荔長龍鱗,相看似可人。聖朝無艮岳,那值二千銀?”

代表詩作


【渡江】
揚子江頭幾問津,風波依舊客愁新。
西飛白日忙於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勝鄉國夢,敝裘猶帶帝京塵。
交遊落落俱星散,吟對沙鷗一愴神。
【假髻篇】
東家女兒發委地,日日高樓理高髻。
西家女兒發垂肩,買妝假髻亦峨然。
金釵寶鈿圍珠翠,眼底誰能辯真偽。
天桃窗下來春風,假髻美人先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