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岩區人民政府

黃岩區的國家行政機關

浙江省台州市黃岩區人民政府是浙江省台州市黃岩區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是浙江省台州市黃岩區的國家行政機關,對浙江省台州市黃岩區人民代表大會和浙江省台州市人民政府負責並報告工作,在浙江省台州市黃岩區人民代表大會閉幕期間,對浙江省台州市黃岩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每屆任期五年,實行區長負責制。

1949年6月黃岩縣人民政府成立,1989年改組成立浙江省黃岩市人民政府,1994年撤銷后成立浙江省台州市黃岩區人民政府。機關駐地位於浙江省台州市黃岩區縣前街。

所處城市


地理環境

黃岩
黃岩
黃岩地處浙江省中部沿海,是以山區半山區為主、平原為次的內陸區域。東與椒江區路橋區相連,南與溫嶺市樂清市毗鄰,西接仙居縣永嘉縣,北界臨海市。跟省會杭州207公里。全區總面積988平方公里。
黃岩區地形狹長,東西長54公里,南北寬25公里,地勢西高東低。全區地貌可概括為“七山一水兩分田”。中、東部平原,系“溫黃平原”的一部分,西部為丘陵山地。括蒼山支脈自西入境,經寧溪頭陀至北城馬鞍山,最高主峰大寺尖海拔1252.5米。境內江河溪流縱橫,第一大川永寧江幹流全長77公里,自西向東橫貫全境,注椒江東海;最大支流西江幹流長22公里,自南向北流入永寧江。平原地區河網縱橫,具有水鄉特色。大型水利工程長潭水庫設計總庫容為6.91億立方米,灌溉黃岩、椒江、路橋臨海溫嶺5市(區)百萬畝農田,解決200多萬人民生活用水。黃岩屬亞熱帶季風區。四季分明,溫暖濕潤,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夏少酷暑,冬無嚴寒、雨熱同季,氣候條件十分優越。全年年平均氣溫17℃,氣溫以一月為最冷,平均6.1℃,七月為最熱,平均27.8℃。平均無霜期259天,年降水量1537毫米。
由於季風氣候的不穩定性,加上地形、地理環境的影響,存在東部和西部以及不同海拔高度上的明顯氣候差異。同時,災害性天氣也頻繁出現,主要有:颱風、暴雨、伏旱(西部山區)、冰雹寒潮洪澇等。

建置沿革

黃岩
黃岩
黃岩故地在夏、商、西周時為東甌地,春秋戰國時屬東甌王國,秦時屬閩中郡。漢初為閩越地,孝惠三年(前192),重立東海(東甌)王國,大唐嶺南麓西周徐偃王城故址,為王國都城之一。建元六年(前135),為東越王封地。元鼎六年(前川)秋,東越王余善起兵反叛,次年,漢武帝東越
西漢始元二年(前85),在此設置會稽郡回浦縣。東漢建武六年(30),撤回浦縣,併入鄞縣,屬鄞縣回浦鄉。章和元年(87),在原回浦縣境置章安縣。永和三年(113),析章安東甌鄉置永寧縣,黃岩屬之。三國吳太元二年(252),析章安永寧置臨海縣,直至兩晉南朝,黃岩均屬之。唐上元二年(675),析臨海縣南置永寧縣。唐武後天授元年(690年),改永寧縣為黃岩縣,以縣西黃岩山而得名,隸屬台州。元貞元年(1295),因戶口達5萬,升為黃岩州,下不領縣。明洪武二年(1369年)復為縣。明成化五年(1649),析南部太平、繁昌、方岩3鄉置太平縣(今溫嶺市)。清代,屬浙江省寧紹台道台州府。
民國元年(1912),撤道廢府,各縣直屬省政府。民國三年(1914),省下設道,黃岩屬會稽道。民國16年(1927)道廢,各縣直屬省政府。民國二十四年(1935)八月,浙江省政府正式設置臨海行政督察區,置專員公署,次年改稱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37年(1948年)台州劃為第五行政督察區,同年7月,改稱第六行政督察區。黃岩為其下轄縣。1949年4月,黃樂縣人民政府成立。6月,撤銷黃樂縣,成立黃岩縣人民政府,屬台州專署。1954年6月,撤台州專署,黃岩劃歸溫州專署。1957年7月,復置台州專署,黃岩歸屬。1958年12月,台州專署再次撤銷,黃岩又隸屬溫州專署。1962年5月,恢復台州專置。1978年10月,台州專署改稱台州地區行政公署,黃岩歸屬。1980年8月,將黃岩下轄的海門區、大陳鎮、山東公社劃出,設立海門特區。(1981年改椒江市)。1982年至1984年,又將下轄的三甲、洪家兩區和金清農場劃歸椒江市。1989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黃岩縣,設立縣級黃岩市。1992年,進行撤區並鄉擴鎮,將55個鄉鎮合為26個鄉鎮。1994年8月2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台州地區和縣級黃岩市、椒江市,設立地級台州市和縣級椒江區、黃岩區、路橋區,黃岩區下轄8鎮8鄉。原黃岩市所轄的路橋鎮、金清鎮橫街鎮蓬街鎮、下樑鎮、新橋鎮、峰江鎮、桐嶼鎮、黃琅鄉、螺洋鄉共10個鄉鎮劃出成立台州市路橋區。現黃岩區轄8個街道、5鎮、6鄉。

行政區劃

2001年2月,撤銷城關鎮建制,設立東城、南城、西城、北城四個街道。2001年12月,撤銷澄江鎮、新前鎮、江口鎮、高橋鄉建制,設立澄江街道新前街道江口街道高橋街道。現黃岩區下轄8個街道5鎮6鄉。分別是:東城街道南城街道西城街道北城街道、澄江街道、新前街道、江口街道、高橋街道、寧溪鎮北洋鎮、頭陀鎮、院橋鎮、沙埠鎮富山鄉上鄭鄉嶼頭鄉、上洋鄉、平田鄉茅畲鄉

人口

現轄8個街道5鎮6鄉。分別是:東城街道約10.4萬人、南城街道約2.9萬人、西城街道約12.2萬人、北城街道約6.8萬人、澄江街道約3.5萬人、新前街道約5.7萬人、江口街道約3.5萬人、高橋街道約1.8萬人、寧溪鎮約2萬人、北洋鎮約2.1萬人、頭陀鎮約2.8萬人、院橋鎮約6.4萬人、沙埠鎮約1.9萬人、富山鄉約0.6萬人、上鄭鄉約0.7萬人、嶼頭鄉約0.65萬人、上垟鄉約1萬人、平田鄉約0.45萬人、茅畲鄉約0.55萬人。

自然資源

長潭水庫
長潭水庫
黃岩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東部屬溫黃平原,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西部是山區,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全區森林覆蓋率70%,是全省首批綠化合格縣。大寺基林場面積2.4萬畝,蓄積木材12餘萬平方米。植物資源有針葉林闊葉林混交林、竹林、矮林灌叢等40多科700多種,花卉品種145種,藥材近百種。
黃岩礦藏儲量豐富。已探明大型鉛鋅礦床儲藏量在150萬噸以上,並含金、銀、鎘等多種金屬元素。石礦含有輝綠岩、泡沫流紋岩沸石金剛石大理石。黃岩西部山區河床陡峭,水力資源豐富。主要分佈在永寧江上游柔極溪、黃岩溪、半嶺溪、小坑溪等流域。1998年建成富山一級電站,其引水隧道至電站,落差484米,為省內第二高水頭電站,裝機2台8000千瓦電機組,平均0.9立方米的水能發出1度電,成為全省水利用率最高的電站。

特產

黃岩蜜桔
黃岩蜜桔
黃岩的土特名產可分兩大類:水果類和其他類。水果類有柑橘枇杷楊梅獼猴桃、梨、桃等,其他類有荸薺甘蔗茶葉西瓜等。其中尤以柑橘和楊梅著稱。
柑橘:黃岩是“中國蜜橘之鄉”,柑橘種植歷史悠久。現全區共有柑橘種植面積8.7萬畝,形成了以溫州蜜柑、槾桔、本地早、早桔椪柑等五大品種。本地早、宮川溫州蜜柑獲中國國際農博會名牌產品、浙江省農博會金獎產品等稱號。
楊梅:黃岩在三國時期就有種植。品種有水梅刺梅、炭梅等。50年代末,從江口鄉東嶴村選出大果型良種,大如乒乓球,為國內最大品種,味濃多汁,品質較優,命名為“東魁楊梅”。現已成為主栽品種。東魁楊梅榮獲浙江省名牌產品和北京國際博覽會名牌產品等稱號。2001年,黃岩被命名為“中國楊梅之鄉”。
註:以上引自黃岩區人民政府網站

機構職責


執行浙江省台州市黃岩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決議,以及上級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規定行政措施,發布決定和命令;
領導所屬各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的工作;
改變或者撤銷所屬各工作部門的不適當的命令、指示和下級人民政府的不適當的決定、命令;
依照法律的規定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
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算,管理黃岩區行政區域內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環境和資源保護、城鄉建設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務、司法行政、監察、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
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
保護各種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
保障少數民族的權利和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幫助行政區域內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依照憲法和法律實行區域自治,幫助各少數民族發展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建設事業;
保障憲法和法律賦予婦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項權利;
辦理上級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政府駐地


政府駐地:浙江省台州市黃岩區東城街道縣前街
郵編:318020

部門設置


黃岩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黃岩區人民政府行政服務中心

行政部門

黃岩區水利局
黃岩區發展和改革局
台州市公安局黃岩分局
黃岩區人力與社會保障局
黃岩區教育局
黃岩文化局
黃岩區編委辦
黃岩區衛生局
黃岩區民政局
黃岩區風景旅遊管理局
黃岩區環保局
黃岩區林特局
黃岩區經貿局
黃岩區移民局
黃岩區司法局
黃岩國土資源分局
黃岩區住建局
黃岩區食葯監局
黃岩區科技局
黃岩區財稅局
黃岩區體育局
黃岩區信訪局
黃岩區外經貿局
黃岩區交通局
黃岩區氣象局
黃岩區調解中心
黃岩區文廣新局
黃岩區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局

管理單位

黃岩區紅十字會
黃岩區統計局
黃岩區審計局
黃岩區總工會
共青團黃岩區委
黃岩經濟技術開發區
黃岩區人防辦
黃岩區關工委
黃岩區公管所
黃岩區社保中心
黃岩區科協
黃岩區老齡委

鄉鎮機關

東城街道南城街道西城街道北城街道
澄江街道新前街道江口街道高橋街道
富山鄉寧溪鎮上鄭鄉嶼頭鄉
北洋鎮上垟鄉平田鄉茅畲鄉
頭陀鎮院橋鎮沙埠鎮

現任領導


區長:徐禮輝。
副區長:林峰、林自國夏曦、胡建中、蔣正標、林小波、徐雨薇(女)。

經濟建設


黃岩是中國股份合作經濟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是全國第一個頒發保護和規範股份制企業政府文件的縣)、台州老工業基地,現已形成模具、塑料製品、醫藥化工、機械電器、摩托車及汽摩配件、食品飲料、工藝美術等七大支柱產業,擁有規上工業企業444家,產值超億元企業97家、超5000萬元企業213家,被譽為中國模具之鄉、中國塑料日用品之都、中國工藝品之都、國家火炬計劃塑料模具產業基地、中國電動自行車及零部件產業基地。2018年,成功舉辦中國新能源電動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布會、中國台州“文化融”製造業峰會模塑工業設計基地獲全球“TIA”設計服務平台獎(全球僅9席),黃岩被評為全國知識產權領域最具影響力縣域,位居2019年中國創新百強區第41名。
2019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545.9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9.19億元,增長2.7%;第二產業增加值264.52億元,增長6.3%;第三產業增加值262.20億元,增長7.5%。三次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5:48.5:48.0,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2019年,全區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9.40億元,比上年增長2.7%。分行業看,除畜牧業外,其他行業均實現增長。農業增加值18.38億元,增長3.2%;林業增加值0.31億元,增長2.3%;漁業增加值0.13億元,增長2.0%;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0.21億元,增長8.9%。畜牧業增加值0.37億元,下降21.1%。在遭遇多雨寡照和“利奇馬”超強颱風等極端天氣的情況下,各有關部門積極應對,採取有效措施將損失降到最小,保證了農業生產形勢穩定。蔬菜播種面積保持增長,達到11565公頃,增長4.0%。果用瓜面積有所回落,播種面積607公頃,下降7.9%。水果生產態勢良好,柑橘種植品種不斷優化,“紅美人”等高價優質品種比重提升,柑橘產量繼續增長。楊梅優質精品果銷售順暢,產量與上年基本持平。非洲豬瘟疫情影響持續,生豬存欄數和出欄數繼續走低,2019年末,全區生豬存欄量1.09萬頭,同比下降40.1%;年內生豬出欄頭數2.16萬頭,下降35.9%。
2019年,全區工業實現增加值241.93億元,比上年增長6.9%。從全年情況看,工業增加值增速呈現回落態勢,但是逐漸趨穩,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的增速分別為8.5%、7.8%、7.1%和6.9%。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09.97億元,增長5.5%。三大重點行業增長較快,支撐作用明顯。2019年醫藥行業、橡膠和塑料製品業、專用設備製造業增加值之和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58.6%。醫藥行業保持快速增長,二季度以來行業增加值增速均保持20%以上,全年實現增加值14.52億元,增長23.6%;橡膠和塑料製品業穩定增長,實現增加值31.06億元,增長10.2%;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平穩,實現增加值18.87億元,增長4.2%。大型企業增加值增速快於小微型企業。2019年大型企業實現增加值22.24億元,增長25.7%;中型企業實現增加值28.90億元,增長3.3%;小微型企業實現增加值58.84億元,增長0.2%。規上工業企業出口形勢良好,實現出口交貨值122.33億元,增長7.4%,增速高於銷售產值增速5.7個百分點,拉動銷售產值增長1.9個百分點。

獲得榮譽


2020年12月25日,被評為“浙江省森林生態保護突出貢獻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