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重熙

明末文學家

揭重熙,字祝萬、又字萬年,號蒿庵,江西臨川湖南鄉揭家坊人。南明著名大臣,明末詩人。

早年經歷


揭重熙,揭重熙自幼聰明好學。崇禎九年(1636年)鄉試及次年會試均以五經中試,時稱異才。崇禎十年(1637年)進士。初任福寧(今福建霞浦)知州,能體察民情,審理案件,重證據,允許當事人申辯,以理服人,依法量刑,寬嚴適度,有“一清如水愛如春”之譽。

抗清事迹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下北京,崇禎皇帝自縊煤山明朝滅亡。吳三桂勾引清軍入關,李自成敗走。滿清鐵騎揮戈南下,迅速佔領了大半個中國。揭重熙決心以身許國,與福寧州副總兵洪日升起兵勤王。行前,揭重熙流著眼淚與妻子訣別:“不驅逐韃虜,我決不生還。從今以後,你好像是寡婦,兒子就像是孤兒,母子珍重,不要再挂念我的生死。”當年八月,他和洪日升率兵到達南都,輔助南明弘光帝朱由崧抗清,任吏部考功主事。三個月後,因父喪回撫州守孝。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五月,清兵攻陷南京;農曆六月,進佔江西,正在撫州為父守孝的揭重熙,與艾南英傅鼎銓曾亨應等招募鄉人,組織抗清隊伍。不久,撫州亦被佔領,揭重熙往福建投奔隆武帝朱聿鍵
隆武帝復其舊職,負責聯絡建昌(今南城)兵,協助永寧王朱慈炎率領的數萬將士,回攻建昌、撫州。收復建昌后,在進攻金溪滸灣途中,遭清軍埋伏敗退,曾亨應被執遇害,揭重熙、傅鼎銓回福州請求援兵,遭人彈劾。后經大學士曾櫻舉薦,以考功員外郎兼兵科給事中,協同大學士傅冠前往湖東(今廣東陸豐湖東鎮)組織兵力。此時,瀘溪(今資溪)告急,傅冠按兵不動,揭重熙力主抗擊,隆武帝解除傅冠之職,將軍權委於重熙。
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三月,清軍攻閩,揭重熙力排眾議,堅持抗戰,隆武帝將軍事指揮全權授與揭重熙。揭重熙、傅鼎銓率兵主動出擊,攻入江西,贛東人民紛紛響應,隊伍發展到數萬人,接連收復瀘溪(資溪)、金溪等地,以功加封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代劉廣允巡撫河東。同年,清將博格率大批清軍入閩,福州淪陷,詔王殉國。揭重熙與參將潘風與清兵周旋於贛東閩西山區,有勝有敗,后在光澤遭遇戰中,潘風戰死,揭重熙率部經贛南,途中遭遇激戰,部隊潰散,揭重熙隻身潛回撫州,隱藏在山區群眾當中,待機再起。

史料記載


編年記載

徐鼒編年體史書《小腆紀年》記載了揭重熙、傅鼎銓二人就義的經過:
傅鼎銓――永曆五年(清順治八年,1651年)八月事。
八月乙巳朔,明兵部右侍郎傅鼎銓猶在南昌獄;諭降不屈,死之。
是日得處決旨,眾為涕泣。鼎銓揚揚如平時,聞吹角聲,曰:“可以行矣!”語左右曰:“我不畏死,不可縛!”徐行至順化門,南向再拜;行刑者請跪,叱曰:“自被擒來,為誰屈膝者!今日欲我跪邪?”坐橋上,手整領衣就刃;行刑者手顫,墮淚。初,鼎銓以北都之亡污賊命,為鄉人所鄙;嘗欲求一死,所以自滌。先置木主書死年,而空其月日;死後搜笥得之。
揭重熙――永曆五年(清順治八年,1651年)十一月事。
十一月丙子(初二日),明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總督江西軍務揭重熙猶在建寧獄;諭降不屈,死之(考曰:「三藩紀事本末」以為初三日事)。
重熙在獄,門人舉人陳士道、貢生朱國龍隨之賦詩慷慨,日整衣冠,拜呼高皇帝祈死,同斬於市。僕人戴貴、戴鳳亦殉之。臨刑,雙瞳如生。重熙好談兵、知調度,而所部多紈絝子弟,事剽掠;張自勇一軍尤暴橫,流毒村落者幾二年。當時固多怨也,及其歿而無不哀之。
徐鼒曰:方曾留守之以揭、傅並薦也,隆武帝以傅污賊命,故抑之;而揭每事與傅偕,同入閩、同入贛、同入山。傅能改過、揭能知人,其交誼有古風焉。夫吳起何以見絕於子輿匡章何以禮貌於孟子?蓋觀過有術,取友必端。故鋤金細事也,而割席不為褊;纍囚刑餘也,而納交不為濫。

詩文詠志

傅鼎銓(1610年~1651年),字維源,號聿庵,后改號復庵,臨川唱凱人。他是揭重熙的親密戰友,堅持抗清,最終以身殉國。傅鼎銓就義前寫有《憶劍》一詩中說:
陵社沉淪喪北極,孤提一劍答君親。
丈夫有血終成碧,痛灑青編照古人。
揭重熙在聽到傅鼎銓殉國的消息時,尚在獄中的他也賦《聞傅密學后庵曹武威兆京抗節壯之》云:
學士成名共徹侯,南冠司馬尚幽囚。
疊山不必論先後,要洗江南草木羞。
二詩均豪言壯語,乃是千古絕唱。

人物軼事


靜志居詩話》卷二十一“揭重熙”條:“予在《明史》館分撰文苑傳,擬以顏、揭、譚、馮數公合作一傳,既而放還不果。”因為朱彝尊在史館的時間並不長,沒有完成“顏、揭、譚、馮數公合傳”,所以《明史·文苑傳》也就找不到他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