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真形圖
山嶽平面示意圖
五嶽真形圖
晉葛洪《抱朴子·遐覽》:“道書之重者,莫過於三皇文,五嶽真形圖也。古人仙官至人尊秘此道,非有仙名者不可授也。”
“修道之士,棲陷山谷,須得五嶽真形圖佩之,則山中魑魅虎蟲,一切妖毒皆莫能近。漢武元封三年七月七日受之西王母,流布人間。后太初年中,李充自稱馮翊人,三百歲,荷草器負圖傲游。武帝見之,封負圖先生。故世人能佩此圖渡江海、入山谷、夜行郊野、偶宿凶房,一切邪魔魑魅魍魎水怪山精,悉皆隱遁,不敢加害。家居供奉,橫惡不起禎祥永集雲。故此圖不獨用為佩軸,家居裱成畫圖,安奉亦可……”。
五嶽真形圖
最早出現“五嶽真形圖”記載的是古代文獻《漢武帝內傳》,稱該圖是太上老君最早測繪的山嶽地圖。
五嶽真形圖的作用是:
*系道士入山護身符。 *《抱朴子》:“凡修道之士棲隱山谷,須得五嶽真形圖佩之。其山中鬼魅精靈、蟲虎妖怪,一切毒物,莫能近矣。”
“五嶽真形圖”是等高線平面圖入山線路圖
文中根據日本所收藏的十七世紀版《五嶽真形圖》之一《東嶽真形圖》,與實地考察用等高線繪製的泰山地形圖作了比較分析,得出一個驚人結論:二者極為相似。換句話說,《五嶽真形圖》中蘊涵有等高線製圖法的地圖繪製思想。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成立的中國科學社將小川琢治對《五嶽真形圖》的研究工作介紹給了中國學者。
後來,英國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五卷《地學》中也引用了小川琢治的研究成果,並作了評論:“小川琢治曾注意到一幅很值得注意的泰山圖,這幅圖見於《五嶽真形圖》(作者姓名不詳,現存有十七世紀的版本)。從圖中可以看出,這幅圖中所用勾畫山形的方法完全不遜於近代所用的方法。”
*現存的古本五嶽真形圖,就其表現形式和內容來看,可以稱之為具體山嶽的平面示意圖。
*《五嶽真形圖》之所以能在人類地圖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也是因為其蘊涵有先進的地圖繪製科學思想。
五嶽真形圖
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它們是:
東嶽泰山(1532.7米),位於山東泰安市。
西嶽華山(2154.9米),位於陝西華陰市。
南嶽衡山(1300.2米),位於湖南長沙以南的衡山縣。
中嶽嵩山(1491.7米),位於河南登封市。
五嶽之首泰山,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嶽看成是神的象徵。
東嶽泰山為五嶽之首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歷代曾有72個皇帝到泰山封禪。
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北嶽恆山之幽,中嶽嵩山之峻,南嶽衡山之秀,早已聞名於世界。
五嶽,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有人認為,五嶽來源於中國的五行思想與山嶽、以及對山神的崇拜。傳說盤古死後,頭和四肢化為五嶽。雖然五嶽不是中國最高的山,但由於高聳在平原或盆地上,故在古人眼中格外險峻。加上不少名人雅士的祭祀、修行和到訪,留下遺跡,大大增添了五嶽之名聲。
五嶽起源於古代中國人的山川崇拜,是和國君對山神的祭祀聯繫在一起的。五嶽一詞始見於《周禮》的“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禮記》“王制”記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這裡的五嶽並沒有列出具體山名。東漢的鄭玄對《周禮》的註釋說:“五嶽,東曰岱宗、南嶽曰衡山、西曰華山、北嶽曰恆山、中嶽曰嵩山。”
至於為什麼是"五嶽",而不是"四岳"或者"六岳",人們經過研究,認為我國五嶽制度立始於漢朝,可能是當時的一些經學家根據殷商時的"五方"(東、南、西、北、中)和五色(青、赤、白、黑、黃)等觀念,加以附會而成。五嶽具體山名見諸文字並得到官方確認,是在秦漢時期。《爾雅》“釋山”和秦朝人伏生所做的《尚書·大傳》都記載了五嶽分別為“岱(泰)山、霍山、華山、恆山、嵩高(嵩山)”。其中的霍山,又稱衡山。《漢書》的“郊祀志”載,漢宣帝在公元前61年(神爵元年)頒詔,正式確定東嶽為泰山、西嶽為華山、南嶽為霍山(即衡山)、北嶽為常山(即恆山)、中嶽為嵩山。由此可見,確定這五山為五嶽,可能早在《周禮》成書的春秋或戰國時期,最晚也在西漢時期。
漢武帝之後中國歷代皇帝都對五嶽不斷加封,唐代把五嶽封為王,宋代加封為帝,元代繼續加封為帝,到了明代更被加封為神。道教創立以後,繼續將五嶽神話,認為五嶽乃是神仙居住之地,把東嶽稱為蓬玄太空洞天,南嶽稱為朱陵太虛洞天,西嶽稱為太極總仙洞天,北嶽稱為太乙總玄洞天,中嶽稱為上聖司真洞天。晉朝的道士葛洪在《枕中書》中,融合了五行所代表的方位和顏色的說法(木代表東方,青色;火代表南方,赤色;金代表西方,白色,水代表北方,黑色,土代表中央,黃色),聲稱太昊為青帝,治東嶽岱宗山(泰山),祝融為赤帝,治南嶽衡霍山(即天柱山),金天氏為白帝,治西嶽華陰山(即華山),顓頊為黑帝,治北嶽太恆山(即恆山),軒轅氏為黃帝,治中嶽嵩高山(即嵩山)。
但是,歷史上所稱的北嶽恆山和南嶽衡山,其所指的並不是如今的山西恆山和湖南衡山。其中北嶽恆山在歷史上長期都是指河北省曲陽的大茂山(古稱恆山),直到1660年才由山西的恆山所取代。而南嶽衡山舊指安徽的天柱山(古稱霍山、衡山),直到隋朝(公元589年)才改湖南衡山為南嶽。
一些中國的地方割據政權,也曾以自己的視角封過五嶽,例如三國時代,東吳的孫皓封離縣(現於江蘇宜興縣)為中嶽,又封其南的荊南山為南嶽。五代十國時期,閩帝王延均封霍童山(現於福建寧德縣)為東嶽,高蓋山(現於永泰縣)為西嶽。唐朝時,南詔則稱雲南境內的蒼山(中嶽)、烏蒙山(東嶽)、無量山(南嶽)、高黎貢山(西嶽)和玉龍山(北嶽)。因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古代朝鮮也封過五嶽。
五嶽的形圖,各有特點,彼此形象表明什麼,歷來說法不一。有的說,五嶽圖是表示五嶽形狀的,東嶽泰山形體龐大,如巨人端坐,老態龍鍾,肅穆威嚴,因有“泰山如人坐”之說;西嶽華山形體陡峭奇險,壁立如削,因有“華山如壁立”之說,南嶽衡山形體如鳥翼,光澤秀美,騰空而飛,因有“衡山如鳥飛”之說;北嶽恆山,高峻谷深,飛嶺縱橫,如猿攀躍,因有“恆山如猿行”之說;中嶽嵩山形體如人卧,外觀奇偉,內含奧妙,因有“嵩山如人卧”之說。也有人說,五嶽真形圖是代表“五行”演化而來的五個方位和五種物化。東嶽圖表示“木”,西嶽圖表示“金”,南嶽圖表示“火”,北嶽圖表示“水”,中嶽圖表示“土”,木、金、火、水、土,大地上“五行”俱全,況且古代“五行”說對五嶽觀念的產生穩定都起過重要的作用。還有人說,五嶽真形圖是“四象”和土神的形象表示。東嶽圖繪的是青龍,西嶽圖繪的是白虎,南嶽圖繪的是朱雀,北嶽圖繪的是玄武(龜蛇),中嶽圖繪的是廟內住土神。如此等等,眾說紛紜。但究意是什麼?有待行家研究。
這幅圖,或者說其中的符號,是目前我國道教文化研究重要文獻和道教經典集合《道藏》中,仍然流傳於世的古人作品。因為這五個符號,不僅見於書目抄繪,更見於諸器,如飾物(日常穿戴用具)、鼎器(禮器)、硯台(文房用具)、石碑(用途不明)等等中,歷經近兩千年,長久不衰,故沒有被滾滾歷史所湮沒。
蓋聞,乾坤之內,五嶽者謂之神。五嶽之中,岱嶽為其祖,莫不應其造化。生於混沌之初,立自陰陽,鎮乎乾坤之位。且五嶽者,古經雲“分掌世界人間等事”。
東岱嶽泰山,乃天帝之孫,群靈之府也,在兗州奉符縣,是成興公真人得道之處,長白、梁父二山為副。岳神姓歲諱崇,封號“天齊仁聖帝”。岱嶽者,主於世界人民官職及定生死之期,兼注貴賤之分、長短之事也。
西嶽華山,在華州華陰縣,是黃廬子真人得道之處。終南、太白二山為副。岳神姓姜諱壘,封號“金天順聖帝”。西嶽者,主世界金銀銅鐵,兼羽翼飛禽之事也。
五嶽真形圖桃木符板
北嶽恆山,在定州曲陽縣,是長桑公真人得道之處,天涯、崆峒二山為副。岳神姓晨諱咢,封號“安天元聖帝”。北嶽者,主世界江河淮濟,兼四足負荷之類,管此事也。
中嶽蒿山,在西京河南府登封縣,是寇謙之真人得道之處。女幾、少室二山為副。岳神姓惲諱樊,封號“中天崇聖帝”。中嶽者,主世界土地山川穀峪,兼牛羊食稻之種,管此事也。
中下層文
東嶽太靈蒼光司命真君。
南嶽慶華紫光注生真君。
中嶽黃元大光合真真君。
西嶽素元耀魄大明真君。
北嶽郁微洞淵無極真君。
說明
此碑原在岱廟延禧殿旁,清乾隆間移置縣署土地祠,1979年復移置岱廟院,1983年移置岱廟碑廊。碑高126厘米,寬74厘米,圓首。碑陽刻《張宣慰登泰山記》,碑陰刻《五嶽真形之圖》。其右上部刻東嶽泰山真形圖,圖下刻圖說10行80字;右下部刻南嶽衡山真形圖,圖下刻圖說8行56字;左上部刻北嶽恆山真形圖,圖下刻圖說9行62字;左下部刻西嶽華山真形圖,圖下刻圖說9行58字;中部刻中嶽嵩山真形圖,圖下刻圖說11行66字。皆正書,字徑l.5厘米。另中上部刻五嶽概說9行58字,字徑2厘米,正書。下部刻五嶽稱號5行50字,字徑l.5厘米,亦正書。最下部刻《抱朴子》中的一段記載,多殘缺,行數、字數不詳,亦無法著錄。額篆書陽刻“五嶽真形之圖”橫列六字,字徑8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