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瀹駢文
理瀹駢文
《理瀹駢文》,外治法專著,又名《外治醫說》,清代吳尚先(師機)著。初刊於同治四年(1865年)。此書詳列古今醫家外治之法並結合個人外治經驗。初名《外治醫說》,后改今名。作者據《子華子》一書所說“醫者理也,葯者瀹也。”用駢體文敘述以便學者記誦而注方於下,故以《理瀹駢文》為書名。書分4卷。卷1略言,概述內病外治之源流及其原理,其議論透徹,淺顯易懂;卷2~3詳述傷寒、中風、痹證等多種病證的外治法,並附有外治之類方,隨證列法,法在其中,“繁而不節,取便覽也;俚而不文,取易曉也。”末卷為21膏劑良方,附以施治法及《治心病方》一文。清代王宗壽鑒於吳氏之外治法多指經穴貼膏敷藥,恐病人得方而不盡知各穴部位或誤其處,故補刊“銅人圖經穴考”,附於其後。全書以記述常見病、多發病為主,治法多具有簡、便、驗、廉的特點,便於推廣應用。
吳氏隨父寓居揚州之時,以詩文自娛,兼治醫學。太平天國運動開始后,為避戰亂,伴母遷居江蘇泰州東北俞家垛。因見“不肯服藥之人”與“不能服藥之證”以及無力購葯者,不忍坐視不救,遂開始自製膏藥給人治病,求治者眾多。后積自己多年外治之經驗著成《理瀹駢文》一書。
理瀹駢文
《理瀹駢文》補刊於同治四年,另有光緒元年補刻膏方本、光緒年間婺源刻本、光緒年間重刻本(廣州愛育堂藏版)等,1949年後有影印本和排印本。
吳師機,名安業,字尚先。浙江錢塘人,因太平天國戰爭,避居江蘇泰州東北鄉俞家垛,並在此開業行醫。約生活於清嘉慶、光緒年間(約公元1806~1886年),享年約八十歲。
吳氏是中醫學術發展史上卓有成就的外治法專家。開業數十年,診病數十萬人次,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其著作《理瀹駢文》,內容充實,說理清楚,對外治法的淵源與發展,歷代名醫及其本人的經驗,一一詳為論列,非常可貴。行文以駢體撰寫,其在祖國醫學文獻中,亦是獨具一格的。
吳氏工作很認真,醫德亦很好。凡遠近就診者,日或一二百人,或三四百人,而吳氏則自晨起,依次呼立於几案前,令自述病因,側耳聽之。若宜補,若宜瀉,若宜涼而宜溫,一一視其顏色,指其部位,分別散給相應之膏;有重症、急症,膏外再加以葯,毋或稍忽,直至全部診畢。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兢兢業業,日益精勤,其工作之熱忱,充分反映他有強烈的事業心。吳氏為人亦很謙遜,嘗謂:“學者欲制膏行道,勿以余為法,當於古湯中求之,一則取法乎上者,斯得其中。二則自得者,有逢原之妙。”這是有很大啟發意義的。他還諄諄告誡,醫者應當盡其心,無論窮苦之人,或富貴之家,要一視同仁。參合膏藥,雖無人見,但不可鬻良雜苦,自失其真。更不可乘人之急,挾貨居奇,以踏惡疾,特別對於窮苦病家,要十分同情,儘力周濟。
序
人在氣交之中。凡呼吸吐納之氣皆天地之元氣也。其或疾風豪雨祁寒溽暑。山嵐瘴癘之迕。以及情志之自賊。饑飽勞役之傷。卒暴之變。元氣因之而戕則病生焉。內中乎臟腑。而外發乎肢體。治之者亦遂以內外殊科。湯液內治者也。外治則薄貼為多。治外而舍其湯液者有之矣。天不愛道。而錢塘吳君尚先始專用薄貼以治內。則伊芳古以來未之有也。君負濟世之志而嗇其用於醫。比年闢地海陵之東北鄉。以薄貼施病者。常十全杏林之間。亦既不言而成蹊矣。顧或者疑之。疑夫內治者之何以能外取也。不知亦取諸氣而已矣。今夫當風而浴則寒氣得而入之。觸暑而行則熱氣得而入之。入之者在內。其所以入之者外也。非內也。人身八萬四千毫孔皆氣之所由出入。非僅口鼻之謂。其可見者。熱而汗氣之出也。汗而反氣之入也。
草木之菁英煮為湯液。取其味乎實取其氣而已。氣與病相中內治無餘事矣。變湯液而為薄貼。由毫孔以入之內亦取其氣之相中而已。而又何疑乎。爾雖然君之學則未嘗教人以外取也。
間出其所為理瀹駢文示余。受而讀之見其自靈素而下博採約取囊括靡遺。而不俗人徒重其意可知矣。然而斷斷然出於外治者何哉。以為讀吾之書而有得焉。則於外治非弋獲。即改而從湯液奚不可也。未之有得則姑用吾之治以為治。有不中去之無難。可以收湯液之利而無其害。君之用心可謂仁且智矣。余愚不知醫。君辱不余鄙而委以序。因為發明外內一貫之理。
而要其歸於氣。其亦有聽然而笑者乎。
同治三年鞠有黃華之月海寧許楣書於南通州旅次之存悔齋
序
余性好醫。知醫之難未嘗妄為人醫。今老矣。閱歷益多更不敢談茲事。惟以詩遣興而已弟尚先著外治醫說。刊既成易名駢文。屬余序言。余觀之竊以為可不序也。文已詳之矣。然其中有不必論者。亦有不得不為之辨者。夫其所述天地萬物之理。賢聖授受之心。學人格致之功。乃醫之本也。知者自知。不知者自不知也。信者自信。不信者自不信也。此不必論者也。而其為法。則於前人諸家外獨辟一門。人人共見其無害者也。而或以為雖無損於人亦無益於人。此不得不為之辨者也吾謂其書足。比邵子蠢子之數。方今醫學失傳久矣。苟中材以下貧無所藉。俾習其術以養其生。不至重衣食而輕人命。即使無功而陰受其功者多矣。況施濟有年實有可憑者乎。夫蠢子數數之有驗者也。故人多學其法。至數之與皇極經世同出於一原。則亦非上智不悟雲。
同治三年甲子四月高橋散人書
序
客有問於余曰。古以醫書為活人之書。若君兄之理瀹駢文者其果能活人耶。余曰能活人曰何以征之。余曰於吾兄之所以施治者而征之。客曰施治如何。余曰泰之東北鄉曰俞家垛。
吾兄與余奉母避亂之所居也。余橐筆處州幕。兄在鄉自製膏藥以為施治。余以時歸省。得見兄之所為施治者。下河數百里。間為庄者一千五百有奇。凡篇值力作之壯男健婦。以及衰老幼稚居湫隘卑濕之地。而又時為寒暑所侵。內而心腹之患。外而頭面身體肌膚之疾。往往困於力之無如何。委而不治者半。或力能治矣。數醫而無驗。亦自惜其葯之徒費而不復治。聞施者相率而就。日或一二十人或三四十人。人情莫不安於藥餌。狃於其所常而疑於其所異。
彼夫病之久且深者。初請得一紙膏以去。窺其意若不甚釋。然至三四易已脫然踵門而謝曰。
吾謁所謂高手者多矣。此獨不煩飲葯。不待切脈。竊以為療之難而竟得愈之易也。告於其所親。來試之而果驗焉。所親更告於其所知。來試之而又驗焉。以是信日益多。傳日益廣。凡遠近來者日或一二百人。或三四百人。皆各以時聚有舁有負。有扶掖有提攜。或倚或蹲。或立或跪。或瞻或望。或呼或叫。或呻或吟。或泣或啼。擁塞於庭。待膏之救迫甚水火。斯旁觀者莫不慨息。以為繪流民之圖。開賑饑之局不過如是。深慮一人胗視之難而力之有所不暇給也。而吾兄則自晨起。以次呼立於几案前。令自述病因。側耳聽之。若宜補。若宜瀉。
若宜涼而宜溫略一視顏色。指其部位。分別散給有重症急症膏。外加以葯。不半日而畢。自來醫未有如此之捷簡者。月治數千人。但有所忌於人無所怨於人。則膏之能活人可知也。吾兄嘗語余曰。醫於外症易。內症難。實症易。虛症難。吾之此膏焉能必應。然治得其通而所包者廣。術取其顯而所失者輕。可以藏拙。可以觀變。可以補過。可以待賢有謂吾取巧者。吾豈敢取巧哉。吾亦求其心之安而已。噫。是即吾兄用膏施治之本意也。夫亦即此書之所以為活人也。夫客欣然心悅而退。適鳩工既竣。吾兄命余弁言。遂書其與客問答者如此。
醫小道也。而修德積善之方在焉。風塵擾擾。我子若孫其克守此以保家。或不僅為耕讀之一助也
歲在甲子孟夏之月官業謹識於海陵寓齋之小鄂不館
存濟堂藥局修合施送方並加藥法
清陽膏
散陰膏
金仙膏
行水膏
清肺膏
溫肺膏
養心安神膏
清心化痰膏
健脾膏
清胃膏
溫胃膏
清肝膏
滋陰壯水膏
扶陽益火膏
大補延齡膏
通經膏
固經膏
安胎膏
催生膏
衛產膏
雲台膏
補錄陽痧救急膏
補錄陰痧急救膏
(霍亂厥汗)溫胃膏
(麻痧躁渴)滋腎膏
補錄單方膏
一、追溯外治法的淵源與發展
吳氏指出,外治法的歷史淵源很早,如《內經》上就有桂心漬酒以熨寒痹,用白酒和桂以塗風中血脈,這就是外用膏藥以治病的開端。《傷寒雜病論》更有火熏法發汗,以冷水劫熱,豬膽汁、蜜煎導法通大便,菖蒲屑納鼻孔中吹之治屍厥氣閉等等,都是外治方法。以後又有熨法治結胸痞氣,黃連水洗胸,芫花水拍胸,石膏和雪水敷胸,蚯蚓和鹽搗敷胸等,治療傷寒邪熱傳里,溫病發斑更有膽汁青黛水,升麻水掃法,蓄血有蘇葉湯摩法,並有犀角地黃熬貼法。尤其葉天士用平胃散炒熨治痢,用常山飲炒嗅治瘧,變湯劑為外治,實開後人無限法門。其實,《內經》上是外治、內治並列的,並未教人專用內治法;何況上用嚏,中用填(如填臍散),下用坐(坐葯),其效尤捷於內服法。吳氏舉了一些例子,如種牛痘(最早是用痘痂研末納鼻的),納葯鼻中而傳十二經,還有急救卒中暴絕,用藥吹耳而能通七竅等,葯氣之相感,幾如通神。
綜觀吳氏外治方法,除以膏藥為主,並擴大它的治療範圍外,並有敷、熨、熏、浸、洗、擦、坐、嚏、縛、括痧、火罐、推拿、按摩等等一二十種之多,可以說,他對中醫外治法作了一次劃時代的總結。
二、闡發外治法的理論基礎
外治法與內治法並列,但必須根本於內治,不僅僅是一二個相傳有效的方子而已。吳氏指出:“外治必如須內治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陰陽,識臟腑也。”因此,從《素問》、《靈樞》而後,如《傷寒論》、《金匾要略》以及諸大家的著作,均須閱讀,即如喻嘉言、柯韻伯、王晉三諸君之書,都有所闡發,並有精思,亦應細心尋繹。這些書籍,均是名師,如其“通徹之後,諸書皆無形而有用,操縱變化自我,雖治在外,無殊治在內也。外治之學,所以顛撲而不破者此也;它與內治并行,而且能補內治之不及者亦此也。”
吳氏進一步指出:“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葯,亦即內治之葯;所異者,法耳。”其實,臨床處理,醫理與藥性,並無二致,但在運用的方法上,則神奇變幻,活法很多,上可以發揚造化五行之奧蘊,下可以扶危救急,層見疊出而不窮。何況外治之法,不象內治,有許多制約,而是無禁制,無窒礙,無牽掣,無沾滯,“世有博通之醫,當於此見其才。”
即如外治法的膏方,亦都取法於內治法的湯丸。湯丸是按照辨證論治設法,外治亦是按照這個大義立法的。所以,“凡湯丸之有效者,皆可熬膏。”不僅香蘇、神術、黃連解毒、木香導滯、竹瀝化痰等,即理中、建中、調胃、平胃、六君、六味、養心、歸脾、補中益氣等,都為常用之方。外用既有內治之效,而且沒有內服或有誤人之弊。
再論膏藥之用,亦是完全按照內治理論設法的,如膏與葯有別,有人混稱,其實,“膏、綱;葯、目也。膏判上中下三焦,五臟六腑,表裡寒熱虛實,以提其綱,葯隨膏而條分縷析,以為之目。”吳氏還說:“膏有上焦心肺之膏,有中焦脾胃之膏,有下焦肝腎之膏。有專主一臟之膏,臟有清有溫;有專主一腑之膏,腑有通有澀。又有通治三焦,通治五臟,通治六腑之膏。又有表裡寒熱虛實分用之膏,互用之膏,兼用之膏。葯則或摻膏內,或敷膏外;或先膏而用洗擦,或后膏而用熏熨。膏以帥葯,葯以助膏。”一切措施,都貫穿著內治之理。這裡的關鍵,是一個“通”字,“理通則洽自通矣;然通須虛心讀書。”所以,外治法是有理論根據的。
三、闡述外治法的具體應用
1、三焦分治 吳氏認為,病邪多從外入,外治法亦應首先從三焦分治。
①上焦之病,以葯研細末,搐鼻取嚏發散為第一捷法,不獨通關急救用聞葯也。連嚏數十次,則腠理自松,即解肌也;涕淚痰涎並出,胸中悶惡亦寬,即吐法也。蓋一嚏實兼汗吐二法。“其方多以皂角、細辛為主,藜蘆、躑躅花為引、隨症加藥。”
此外,上焦之病,尚有塗頂、覆額、塗眉心、點眼藥、塞耳法、擦項及肩,又有扎指法、握掌法敷手腕、塗臂法等等。而腹中、背心兩處,尤為上焦病用藥要穴。
②中焦之病,以葯切粗末,炒香,布包縛臍上,為第一捷法。如古方治風寒,用蔥姜豉鹽炒熱、布包掩臍上。治霍亂用炒鹽,布包置臍上,以碗覆之,腹痛即止。治痢用平胃散炒熱,縛臍上,冷則易之。治瘧用常山飲,炒熱縛臍上,其發必輕,再發再捆,數次必愈是也。此法無論何病,無論何方,皆可照用。
昔人治黃疸,用百部根放臍上,酒和糯米飯蓋之,以口中有酒氣為度。又有用乾薑白芥子敷臍者,以口中辣去之。則知由臍而入,無異於入口中,且葯可逐日變換也。
③下焦之病,以葯或研或炒,或隨症而制,布包坐於身下,為第一捷法。如水腫,搗蔥一斤,坐身下,水從小便出;小便不通亦然。水瀉不止,艾一斤,坐身下(並可縛腳心至膝蓋),微火烘腳,瀉自止是也。以上治法,一屬前陰,一屬后陰,凡有病宜從二便治者仿此。
凡下部之病,無不可坐。若內服藥不能達到,或恐傷胃氣者,或治下須無犯上中者,或上病宜釜底抽薪者,更以坐為優矣。
同時,下焦之治,尚有摩腰法、暖腰法、兜肚法、以及命門、臍下、膝蓋、腿灣、腿肚、腳跟、足心等處治療諸法,均有療效。
總之,以上雖分上中下三焦,而凡上焦之症下治,下焦之症上治,中焦之症上下分治;或治中而上下相應,或三焦並治,其法俱不出於此。不獨可代內服,並可助膏藥之所不及。凡古方之有效者,視症加減,無不可為吾用,只需辨證分明,一無拘牽顧忌。醫有數不治,外治則見得到即行得到,是誠至善者。
2、膏藥運用 吳氏申言,余施診專以膏藥為主,因為較湯藥為方便。具體運用,亦是首分三焦。如治上焦風熱,及內外熱症,並用清陽膏。外感風熱,初起頭痛者,以一膏貼太陽及風門,風既散,無傳經之變。內熱者,兼貼膻中。夾食者,並貼金仙膏。如邪熱入里,欲用清法者,加硝石散,摻膏貼;欲用下法者,貼膏後用硝黃散,以雞子清調敷胸腹,雖結胸亦能推之使下,屢試皆驗。
中焦鬱積,用金仙膏為多,氣痛腹痛立效。瘧疾,先用此膏貼胸口,化其痰食暑濕即輕。數發后可以截住者,用散陰膏加藥末,貼項第三、第四骨兩骨中間;先一時用生薑擦后再貼。並貼一膏於臍上(不必加藥),再以生薑兩塊搗敷兩膝蓋。輕者即愈,重者兩張亦愈。三陰瘧雖數年者亦效。忌口十日免複發。又如痢疾,無間老少,皆用金仙膏,一貼胸口,一貼臍上。輕症半日腹響泄氣,小便通利,胸中廓然即愈;重症逐漸減輕,不過數日亦愈。此二症夏秋最多,余治癒不止萬人,特為拈出。
同時,尚有五法:一審陰陽,分別表裡寒熱,邪正虛實;二察四時五行,根據四時所傷,五臟病變;三求病機,探討風、氣、濕、寒、火的變化;四度病情,憂、愁、思慮之傷五臟;五辨病形,即五臟六腑病之外症不同,均有用膏大法。除上述諸膏外,如行水膏、清肺膏、清肝膏、養心安神膏、健脾膏、溫胃膏、清胃膏、滋陰壯水膏、挾陽益火膏等等,均當相宜用之,而且皆有療效,不可缺少。如屬外科病,則始終以雲台一膏,加以敷藥、摻葯,亦不必內托服藥,並不用刀針升降等葯。
膏藥的作用,與湯藥之理,是殊途同歸的,但膏之用藥,亦有不得不與湯頭異者,蓋湯主專治分六經,用藥一病一方,日可一易,故其數精而少;膏主統治六經,用藥百病一方,月才一合,故其數廣而多。同時膏中之葯,必得通經走絡,開竅透骨,拔病外出之品為引,如姜、蔥、蒜、白芥子、花椒,以及槐、柳、桑、桃、蓖麻子、鳳仙草、輕粉、山甲之類,要不可少,不獨冰、麝也。必得氣味俱厚,方能得力。雖蒼朮、半夏之燥,入油則潤;甘遂、牽牛、巴豆、草烏、南星、木鱉之毒,入油則化,並無妨礙。又炒用、蒸用,皆不如生用;勉強湊用,不如競換用。總要假猛葯、生葯、香葯,率領群葯,開結行滯,直達其所,俾令攻決滋助,無不如志,一歸於氣血流通而病自己。若與和平輕淡之劑相比,相差很遠,未免使一般醫生吃驚。
即使用補藥,必用血肉之物,則與人有益,如牛肉湯、豬腎丸、烏骨雞丸、鱉甲煎、鯽魚膏之類,可以仿加。但須注意,外治者,氣血流通即是補,不必從葯補為補。這是吳氏積數十年之苦心,領會前人精義,別開生面的成果,蓋尤得力於張子和者。
總之,“膏藥的功用,一是拔,一是截。凡病所結聚之處,拔之則病自出,無深入內陷之患;病所經由之處截之,則邪自斷,無妄行傳變之虞。”
至於膏藥貼法,不專主一穴,如治太陽經外感,初起以貼兩太陽、風池、風門、膻中穴;更用藥敷天庭,熏頭面腿彎,擦前胸後背,兩手心足心,分殺其勢,即從熱病五十九刺之理推出。其餘諸經,可做此推廣。若臟腑病,則視病所在,上貼心口,中貼臍眼,下貼丹田;或兼貼心俞與心口對,命門與臍眼對,足心與丹田應。如屬重症,酌用摻末,專治尤應。如屬外科病,除貼患處外,用一膏貼心口以護其心;或用開胃膏使進飲食,以助其力,可以代內托法治外症,亦不必再另服藥。
一般情況,膏藥熱者易效,涼者次之,蓋熱性急而涼性緩;攻者易效,補者次之,以攻力猛而補力寬緩。然而大熱之症,給以涼葯,其氣即爽;極虛之症,授之以補,其神即安,這裡關鍵,在於葯貴對症。
更有熱症可以用熱葯者,是因其病得熱則行,同時熱葯又能引邪外出之故,這就是所謂“從治”方法。虛症亦可以用攻葯者,是有病當先去,不可以養癰遺患;同時亦具有同氣相感之意,虛體亦能勝任。但這些都是臨床活變,應斟酌而用之。
古法在湯頭治病中,往往有寒熱並用者,有消補兼行者,膏藥何獨不然。《精要》有貼溫膏、敷涼葯之說,足為用膏藥者之一訣。推之外治,亦可貼補膏,敷消葯,此即扶正以逐邪之義。若治一身兩種病,則寒熱消補雖同用,而上不犯下,下不犯上,中不犯上下,更無顧忌。
吳氏在《理瀹駢文》中總結前人的成就,發揮自己的獨到見解,把中醫外治法大大推進了一步,對以後的中醫外治法影響很大,以後言外治者亦多取法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