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博物館

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魯迅博物館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宮門口二條19號,1956年10月19日正式開館。

魯迅博物館是中國人民為了紀念和學習中華民族的思想文化巨人魯迅先生而建立的社會科學類人物博物館,現為司局級公益性事業單位,隸屬於國家文物局,是中央國家機關思想教育基地、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8年10月,被評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自2021年6月15日起,魯迅博物館生平陳列展廳因博物館展覽提升改造需要,魯迅生平陳列展廳關閉,開放時間另行通知,其它展廳及魯迅舊居正常開放。

機構簡介


魯迅博物館
魯迅博物館
北京魯迅博物館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宮門口二條19號,1956年10月19日正式開館。
北京魯迅博物館是為了紀念和學習中華民族的思想文化巨人魯迅先生而建立的社會科學類人物博物館,現為司局級公益性事業單位,隸屬於國家文物局,是中央國家機關思想教育基地、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北京魯迅舊居位於北京魯迅博物館內,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魯迅在此居住。魯迅在這裡完成了他的《華蓋集》《華蓋集續編》《野草》等文集和《彷徨》《墳》《朝花夕拾》中的部分文章。
北京魯迅博物館主要擔負著魯迅遺著遺物的徵集與保管、魯迅研究與研究生培訓、魯迅文化的宣傳與展示等任務;發展目標和方向是逐步成為以“三個中心一個園地”為理念的學習型博物館,成為全國的魯迅文物資料收藏中心、魯迅文化遺產展示中心、魯迅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和當代作家活動園地。
北京魯迅博物館的魯迅研究室,是經毛主席和黨中央批准於1976年2月成立的。北京魯迅博物館出版的《魯迅研究月刊》以其獨特的思想性與學術性,得到學術界好評,多年來一直是全國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轉載量和引用率名列前茅。

館舍介紹


魯迅博物館主要擔負著魯迅遺著遺物的徵集與保管、魯迅研究與研究生培訓、魯迅文化的宣傳與展示等任務。有資料顯示,該館館藏文物、圖書等藏品97602餘件。其中,既有魯迅的大量手稿、生平史料、藏書、藏畫、藏碑拓片、藏古代文物、藏友人信札等文物藏品,又有許廣平周作人周建人章太炎錢玄同許壽裳、江紹原、魏建功、瞿秋白、馮雪峰、蕭軍蕭紅、葉紫、柔石、馮鏗等人的遺物。還有大量的魯迅著、譯、輯、編著作版本和魯迅研究著作版本、現代文學叢刊與新舊期刊,還有不同時代的藝術家的藝術品等等。這些珍貴的藏品,經過幾代保管人員的辛勤努力,不僅保存完好,並且還建立了資料庫進行了信息化管理。
北京魯迅舊居位於北京魯迅博物館內,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魯迅在此居住。魯迅在這裡完成了他的《華蓋集》《華蓋集續編》《野草》等文集和《彷徨》《墳》《朝花夕拾》中的部分文章。
北京魯迅博物館主要擔負著魯迅遺著遺物的徵集與保管、魯迅研究與研究生培訓、魯迅文化的宣傳與展示等任務;發展目標和方向是逐步成為以“三個中心一個園地”為理念的學習型博物館,成為全國的魯迅文物資料收藏中心、魯迅文化遺產展示中心、魯迅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和當代作家活動園地。
北京魯迅博物館的館藏文物、圖書等藏品7萬餘件。其中,有魯迅的手稿、生平史料、藏書、藏畫、藏碑拓片、藏友人信札等文物藏品;有許廣平、周作人、周建人、章太炎、錢玄同、許壽裳、胡風、江紹原、魏建功、瞿秋白、馮雪峰、蕭軍、蕭紅、葉紫、柔石、馮鏗等人的遺物;還有大量中外版畫的名家名作,以及吳冠中、李可染、蔣兆和等一批大師級的作品。
館內的魯迅研究室,是經毛主席和黨中央批准,於1976年2月成立的。北京魯迅博物館出版的《魯迅研究月刊》以其獨特的思想性、學術性,得到學術界好評,一直是全國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轉載量和引用率名列前茅。

機構設置


辦公室(服務中心)下設秘書科、總務科、魯博文化中心
主要職能:組織協調全館業務、行政事務;負責文書、機要、檔案資料管理;起草有關文稿;負責有關會議的組織、協調及外事接待工作;更新改造、設備購置、社會集團購買力報批手續工作;保障全館水、電、暖的正常運轉及交通安全工作;利用館內授權經營管理的資產依法開展創收經營。
人事保衛處(黨委辦公室)下設保衛科、老幹部科
主要職能:在黨委領導下處理日常黨務工作,貫徹落實黨委決議,檢查監督黨委決議執行情況;負責黨的紀律檢查和行政監督及財務審計工作;負責人事、工資、職稱管理;承辦職工社保、福利待遇及出國、出境人員的政治審查;負責館內防火、防盜等安全工作;離退休人員的管理工作。
資產財務處
主要職能:負責財務的統一運行管理,編製年度預算、決算,掌握控制預算計劃的執行;編報財務、統計報表及住房公積金的管理;出版物的出售和資金回收;對全館各創收部門財務實行代管或監管。
研究室(魯迅研究中心)下設《魯迅研究月刊》編輯部
主要職能:組織魯迅生平、思想和著作的專題研究,出版魯迅研究成果;通過聯合辦學,設立博士點,代培研究生;參與基本陳列方案的制訂;每年完成魯迅研究學術成果或宣傳魯迅博物館事業發展的稿件15萬字並在學術刊物和其它媒體上發表;負責《魯迅研究月刊》的管理
文物資料保管部(信息中心)
主要職能:負責魯迅及魯迅同時代人、著名文化名人的文物徵集、保護、登記工作;購買、收藏、保管魯迅著作、魯迅研究的各種版本及有收藏價值、研究參考價值的書籍、報刊;負責文物資料信息庫的開發、使用及管理,微機、設備的使用維護,網上信息的採集與發布;為魯迅研究工作者提供部分文物資料的諮詢、查閱工作。
陳列展覽部
主要職能:負責基本陳列、專題陳列、流動展覽的內容設計、形式設計並組織施工製作;負責展櫃內的清潔衛生工作;收集供布展使用的圖片、文字、音像資料;陳列大綱的編寫與修改;配合展覽製作有關宣傳品、紀念品;製作或引進臨時展覽。
社會教育部
主要職責:組織基本陳列及各類展覽的宣傳、參觀、學習;開館期間魯迅故居、陳列廳的衛生清潔;門票的銷售與管理;承擔各類展覽的接待和講解;展廳語音導覽系統、觸摸屏和電教室機器設備的使用、維修與管理;組織愛國主義教育及社區教育活動;組織魯迅及相關文化、科技信息講座。

人物生平


一八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生於浙江紹興城內。取名樟壽。
一八九八年往南京入江南水師學堂學習,改名樹人。
一八九九年改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務鐵路學堂學習。
一九〇二年赴日本留學,入東京弘文學院學習日文。
一九〇四年到仙台,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醫。
一九〇六年放棄學醫,回東京從事文學活動。
一九〇九年回國,任杭州兩級師範學堂教員。
一九一〇年任紹興府中學堂監學兼生理學教員。
一九一二年南京,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教育部部員。到五月,隨部遷北京,任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八月,任教育部僉事。
一九一八年發表《狂人日記》,開始用“魯迅”筆名。
一九二〇年開始兼任北京大學等學校講師。
一九二六年赴廈門,任廈門大學文科教授,國學研究院教授。
一九二七年赴廣州,任廣州中山大學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十月,到達上海,與許廣平同居。
一九三〇年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一九三二年十一月赴京省親,在京作五次演講。
一九三三年參加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為上海分會執行委員。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五時二十五分因病逝世。

歷史沿革


魯迅故居(圖2)
魯迅故居(圖2)
北京魯迅博物館
民國12年(1923年)10月30日,魯迅買下位於宮門口三條21號的6間舊屋的小宅院,議價800元。
民國13年(1924年),魯迅自己設計改建小宅院。
民國35年(1946年),魯迅原配夫人朱安通過地方法院辦理了《贈與契約》,將魯迅故居轉贈給魯迅之子周海嬰
民國36年(1947年)6月,朱安病逝,中共地下黨組織通過北平高等法院查封了故居,將其暗地保護起來。
1949年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文化接管委員會文物部副部長王冶秋等派人查看阜成門內宮門口西三條衚衕21號魯迅故居,並籌備恢復魯迅故居原狀的有關事宜。
1949年9月20日,北平市人民政府安排人員看管魯迅故居,在許廣平的指導下恢復故居陳設。
1949年10月19日,正值魯迅逝世十三周年,魯迅故居正式對外開放。
1954年,文化部決定建立魯迅博物館,在魯迅故居旁增建陳列室。
1956年10月19日,正值魯迅逝世二十周年,北京魯迅博物館正式開放。
1996年10月19日,正值魯迅逝世六十周年,北京魯迅博物館基本陳列“魯迅生平展”正式對外開放。
● 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1916年,北京大學紅樓(原北京大學第一院)始建,用做學生宿舍。
1918年8月,北京大學紅樓落成后,改用作北京大學校部、圖書館和文科教室,組成北大文學院,全樓因以紅磚紅瓦建成而得名。
1952年,燕京大學撤銷,北京大學搬遷到燕園。
2002年4月28日,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在北京大學紅樓的基礎上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
● 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2014年7月11日,北京魯迅博物館和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合併為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位於魯迅博物館院內的魯迅故居(原為北京市阜成門內西三條21號),是魯迅先生1923年12月購買、1924年春天親自設計改建的一座四合院,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魯迅在此居住,是魯迅在北京生活的最後一處住所。北京魯迅博物館正是在這個魯迅故居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1936年10月19日,魯迅逝世。1936年10月22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政府為追悼魯迅先生告全國同胞和全世界人士書》中,提出建立各種紀念設施。第一次明確提出建立魯迅博物館的是郭沫若,他在1945年10月19日《新華日報》上發表的《我建議》一文中說:“我建議:應該設立魯迅博物館。凡是關於魯迅的資料,他的生活歷史,日常生活狀態,讀的書,著的書,原稿,譯稿,筆記,日記,書簡,照片,等等;還有關於他的研究,無論本國的或外國的;都專門蒐集起來,分門別類地陳列。讓研究魯迅者,讓景仰魯迅者的人民大眾得以瞻仰。這博物館可建立於上海,北平,廣州。資料可以分別陳列,不能分割的可用照片。……”當天,又有胡喬木、何其芳戈寶權、司徒慧敏等11人寫信給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表示贊同,但在國民黨統治下,此建議未能實現。1947年6月,魯迅原配夫人朱安病故,當魯迅故居面臨國民黨劫收的危難之時,王冶秋、徐盈、劉清揚、吳立恆等人通過北平地方法院以“查封”的方式,將這座故居保護下來。
1949年1月北平解放,軍管會文化接管委員會文物部王冶秋等同志立即派人查看魯迅故居,並開始了恢復故居原貌的工作。9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安排矯庸、李育華兩位同志負責看管魯迅故居,並在許廣平的指導下,依照魯迅生前居住的情況進行了布置。10月19日——解放后第一年的魯迅逝世紀念日,故居開放一天,接待各界觀眾參觀、瞻仰。
1950年3月,許廣平將魯迅故居及故居內的文物全部捐獻給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從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了魯迅故居;6月,文化部文物局派人將故居內文物清點完畢並報文化部。11月6日,文物局從上海魯迅故居將魯迅迅藏書裝41箱運往北京,在北京魯迅故居存放。文化部文物局接管魯迅故居后,在保持故居原樣的基礎上,對故居進行了測繪和修繕,並於9月初竣工;10月19日魯迅逝世14周年紀念日,首都文化界舉行隆重紀念會,魯迅故居開放供群眾參觀。此後每年10月開放一次,時間在1個月左右(1954年以後,每周開放2至3天),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1956年博物館建成。
1951年初,王冶秋同志打報告請毛澤東主席為魯迅故居題名,毛主席在報告上批:請郭老寫。後來,郭沫若同志親筆題寫了“魯迅故居”4個字,鑲嵌在魯迅故居大門右側牆上。
1954年初,文化部決定在魯迅故居東側籌建魯迅博物館。1955年9月,文化部召開會議審定建館設計方案;12月,開始施工。1956年10月19日新館建成及魯迅生平展陳列正式對外開放。
1958年底,魯迅博物館改歸北京市領導。不久又下放歸西城區領導。
1961年8月,魯迅博物館重新歸北京市文化局領導。
1976年元旦起,魯迅博物館回歸國務院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直接領導。
1978年,在魯迅誕辰100周年前夕,魯迅博物館開始第2次擴建,1981年8月竣工,修改後的魯迅生平展9月開放。
1979年8月21日,魯迅故居被北京市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0年3月14日,葉劍英同志為北京魯迅博物館題寫館名。
1993年5月24日,魯迅博物館新展廳工程破土動工,至1994年9月竣工。1995年11月,新展廳基本陳列《魯迅生平展覽》開始布陳,1996年9月布陳完畢。該展覽榮獲全國“1997年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2006年3月,魯迅生平展進行改陳招標、論證工作。
2018年10月,被評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2020年,因疫情影響魯迅博物館開通網路直播。

基本陳列


《魯迅生平展》全面地展示了魯迅一生的業績。序廳正中雕塑上刻魯迅手書自傳;展廳一層表現“什麼是路”、“鐵屋中的吶喊”、“麻木的看客”和“這樣的戰士”四個主題形象,為理解魯迅精神提供啟示;展覽結尾為魯迅葬禮盛況大幅照片。
北京魯迅舊居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宮門口二條19號的北京魯迅博物館院內,是魯迅先生購買並親自設計改建的一所普通的北京四合院。魯迅先生在此居住期間,共寫作、翻譯了200多篇文章,後來分別收入他的《野草》、《朝花夕拾》、《彷徨》、《墳》、《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文集中。在此期間,他編印了《中國小說史略》(下卷)、《出了象牙之塔》等,同時還主編和指導編輯了《語絲》、《莽原》、《國民新報副刊》(乙刊)等刊物,為培養大批文學新人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展覽與藏品


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館藏文物、圖書等藏品7萬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759件。主要有魯迅的手稿、生平史料、藏書、藏畫、藏碑拓片、藏友人信札等文物藏品;有許廣平、周作人、周建人、章太炎、錢玄同、許壽裳、胡風、江紹原、魏建功、瞿秋白、馮雪峰、蕭軍、蕭紅、葉紫、柔石、馮鏗等新文化運動時期歷史人物的遺存;有大量的魯迅著、譯、輯、編著作版本和魯迅研究著作版本、現代文學叢刊與新舊期刊;還有吳冠中、李可染、蔣兆和等一批作品。
包含魯迅文物、魯迅親友文物、魯迅舊居文物、特藏文物;及館藏美術品、館藏照片、部分文化名人的手稿、照片、生平史料、藏書、藏畫等藏品;新、舊圖書資料70539冊,主要包含魯迅著譯版本、魯迅研究著作、新舊期刊、社科圖書等。

介孚公致伯宜公信

1889年8月11日,介孚公致伯宜公信,13厘米*21.5厘米

蔡元培贈魯迅詩

1933年1月17日,蔡元培贈魯迅詩,15.3厘米*27厘米

許壽裳贈魯迅詩

1933年1月25日,許壽裳贈魯迅詩,15.3厘米*27厘米

柳亞子題贈魯迅詩

1933年1月5日,柳亞子贈魯迅詩,16.8厘米*26厘米

郁達夫題贈魯迅詩

1933年1月19日,郁達夫贈魯迅詩,16.8厘米*26厘米

附屬機構


魯博書屋(圖4)
魯博書屋(圖4)
北京魯博書屋成立於1993年。位於北京阜成門魯迅博物館內。書屋多年來以宣傳魯迅、宏揚魯迅精神、傳播魯迅文化為宗旨,主要經銷的魯迅及中國現代文學類書籍、畫冊、紀念品。其魯迅及魯迅研究方面的圖書是全國最全的。多年來為魯迅研究界、海內外讀者提供了大量書籍,是國內知名的魯迅及現代文學專業書店。魯博書屋同時還經銷中外文學、文化、美術類綜合性圖書,並為學者提供代銷園地。
魯博書屋作為魯迅博物館的附屬機構,多年來還編輯出版了《魯迅著作手稿全集》、《魯迅詩稿·遺印》、《中國萌芽木刻集》、《魯迅日文書信手稿》、《魯迅墨寶真跡》等大量精品書籍,魯博書屋和海內外學術界保持著密切聯繫。在學術界、出版界、讀書界、藏書界起著重要的橋樑作用。
魯博書屋業務範圍包括零售、經銷、代銷作者圖書,郵購、圖書館配書等。主要服務對象是魯迅愛好者、魯迅現代文學學者、大學中文系資料室、各圖書館、資料室,藏書愛好者。多年來,魯博書屋做為魯迅博物館的宣傳窗口以良好的信譽,優質的服務、享譽海內外。

建築格局


北京魯迅博物館

北京魯迅博物館館區是歷史人物紀念館,館內包括魯迅故居以及魯迅生平陳列館。
魯迅故居面積約400平方米,有北房三間,南房三間,東西廂房各兩間,院中保存著魯迅當年手植的兩棵丁香花。魯迅生平陳列館位於魯迅故居東側,1956年10月建,佔地1000平方米。

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是舊址類博物館,館內可參觀區包括北京大學紅樓舊址一層和院內平房展廳。
北京大學紅樓是一座五層高平面呈工字形的磚木結構樓房,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因樓的主體用的是紅磚,故有“紅樓”之稱。

文化活動


1996年8月3日,在北京魯迅博物館的支持和幫助下,新成立的日本福岡市綜合圖書館作為開館紀念,舉辦“竹內實文庫·魯迅展”,並邀請北京魯迅博物館代表赴日參加展覽開幕式。福岡市桑原敬一市長會見北京魯迅博物館代表並向魯迅博物館贈送當地畫家的繪畫作品。
1999年9月25日,“北京魯迅博物館珍藏書畫展”在北京魯迅博物館多功能廳展出。
2004年4月17日,為配合“李何林先生誕辰100周年學術研討會”製作的“李何林先生生平展”,在北京魯迅博物館多功能廳展出,同年10月該展覽被邀請到天津南開大學文學院展出。
2006年2月12日,“中國印生肖魂——陳冠英、張維萍刻石書畫展”在北京魯迅博物館多功能廳開幕 。
2010年,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舉辦的“新時代的先聲——五四新文化運動展覽”相繼在山東聊城傅斯年陳列館、新疆烏魯木齊市博物館、首都圖書館、延慶博物館巡迴展出。
2010年6月11,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合作,從文化遺產研究院收藏的50餘件中國古代建築經典模型中精選出18件,聯合舉辦“中國古代建築經典模型展”。
2015年4月29日,“舊邦新命——新文化運動百年紀念展”在北京魯迅博物館開幕。
2015年7月3日,“中國戰鬥——抗日戰爭時期木刻版畫展”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北大紅樓開幕。
2015年8月11日,由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與福建民俗博物館主辦的“木影流光——福建金漆木雕展”在北京魯迅博物館多功能廳開幕。
2019年3月16日,匈牙利駐華大使白思諦、大使館副館長朱佩傑、大使館文化教育參贊宋妮雅博士及使館人員到北京魯迅博物館舉行向裴多菲銅像獻花儀式暨紀念1848-1849年匈牙利自由革命171周年活動

所獲榮譽


1961年3月,魯迅故居、北京大學紅樓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6年9月29日,北京大學紅樓被評為首批中國二十世紀建築遺產。
2018年10月10日,北京魯迅博物館被評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2019年9月,北京魯迅博物館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參觀指南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9:00-16:00,15:30停止進館參觀,周一全天閉館。
地址
北京魯迅博物館
北京魯迅博物館館區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宮門口二條19號。
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館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五四大街29號。
交通路線
地鐵
北京魯迅博物館館區:乘坐北京地鐵2號線,在阜成門站B出口出站,向東200米即達。
魯迅博物館
魯迅博物館
公交
北京魯迅博物館館區:乘坐北京公交13、19、21、42、44、46、56、121、335、336、387、409、603、650、702、709、716、812、814、816、823、846、850、855路或運通102、運通106路皆可到達。
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乘坐北京公交101、103、109、111、58、685、夜13、夜2路或北京觀光1線(鐺鐺車),在沙灘路口西站下車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