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氣管炎

呼吸道疾病

慢性支氣管炎是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臨床以咳嗽、咳痰為主要癥狀,每年發病持續3個月,連續2年或2年以上。需要進一步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癥狀的其他疾病(如肺結核、塵肺、肺膿腫、心臟病、心功能不全、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慢性鼻咽炎、食管反流綜合征等疾患)。

就診科室


● 呼吸內科、內科

病因


● 本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種環境因素與機體自身因素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
● 吸煙,是最常見的病因。
● 職業粉塵和化學物質,如煙霧、變應原、工業廢氣、教室粉塵及室內空氣污染等。
● 空氣污染。
● 感染因素,如病毒、支原體、細菌等反覆感染。
● 其他因素:免疫功能紊亂、氣道高反應性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年齡增大等機體因素和氣候等環境因素均與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生和發展有關。

癥狀


● 本病緩慢起病,病程長,反覆急性發作而使病情加重。主要癥狀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
● 咳嗽:一般晨間咳嗽為主,睡眠時有陣咳或排痰。
● 咳痰:一般為白色黏液或漿液泡沫性,偶可帶血。清晨排痰較多,起床后或體位變動可刺激排痰。
● 喘息或氣急:喘息明顯者可能伴發支氣管哮喘。若伴肺氣腫時可表現為活動后氣促。

檢查


● 確診慢性支氣管炎可能會用到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X線檢查及呼吸功能檢查等。

體格檢查

● 肺部聽診是醫生診斷肺部炎症、了解呼吸系統生理病理狀況,最常見、最便捷的手段,能夠為醫生診斷提供一定的幫助。

實驗室檢查

● 血液常規檢查中白細胞的變化對醫生診斷及分辨細菌、病毒感染提供重要依據。
● 痰培養+葯敏試驗,可以明確患者感染細菌種類,並為臨床用藥提供指導作用。

X線檢查

● X線檢查可以直觀的顯示患者肺部感染範圍,是醫生了解患者肺氣管、支氣管的主要手段。

呼吸功能檢查

● 用於提示氣道阻塞情況,一般用於疾病後期。

診斷


● 醫生診斷慢性支氣管炎,主要是在典型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及X線檢查的基礎上排除其他原因的肺系疾病做出診斷。
● 主要癥狀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發病持續3個月,連續2年或2年以上。
● 急性發作期可在背部或雙肺底聽到干、濕啰音,咳嗽后可減少或消失。
● 細菌感染時可出現白細胞總數和(或)中性粒細胞計數增高。
痰培養可培養出致病菌。
● X線檢查表現為肺紋理增粗、紊亂,呈網狀或條索狀、斑點狀陰影,以雙下肺明顯。
● 疾病後期呼吸功能檢查,最大呼氣流速-容量曲線在75%和50%肺容量時流量明顯降低。

鑒別診斷


以刺激性咳嗽為特徵,灰塵、油煙、冷空氣等容易誘發咳嗽,常有家庭或個人過敏疾病史。對抗生素治療無效,支氣管激發試驗陽性可鑒別。
臨床癥狀類似,X線檢查無明顯改變或肺紋理增加,支氣管激發試驗陰性,臨床上容易誤診。誘導痰檢查嗜酸細胞比例增加(≥3%)可以診斷。
3.肺結核
常有發熱、乏力、盜汗及消瘦等癥狀。痰液找抗酸桿菌及胸部X線檢查可以鑒別。
多數有數年吸煙史,頑固性刺激性咳嗽或過去有咳嗽史,近期咳嗽性質發生改變,常有痰中帶血。有時表現為反覆同一部位的阻塞性肺炎,經抗菌藥物治療未能完全消退。痰脫落細胞學、胸部CT、及纖維支氣管鏡等檢查可明確診斷。
臨床經過緩慢,開始僅有咳嗽、咳痰,偶有氣短感。仔細聽診在部下后側可聞爆裂音(Velcro啰音)。血氣分析示動脈血氧分壓降低,而二氧化碳分壓可不升高。
6.支氣管擴張
典型者表現為反覆大量咯膿痰,或反覆咯血。X線胸部拍片常見肺野紋理粗亂或呈捲髮狀。高分辨螺旋CT檢查有助診斷。
● 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等癥狀,容易與慢性支氣管炎混淆,這些疾病有支氣管哮喘、嗜酸性粒細胞性支氣管炎、肺結核、支氣管肺癌、特發性肺纖維化、支氣管擴張、慢性咽炎、上呼吸道咳嗽綜合征、胃食管反流、某些心血管疾病(如二尖瓣狹窄)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及X線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依據病情的急緩分為急性加重期的治療及緩解期的治療。

急性加重期的治療

● 主要是應用藥物減輕急性癥狀。
● 控制感染,一般口服,病情嚴重時靜脈給葯。如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阿奇黴素等。如果能培養出致病菌,可按葯敏試驗選用窄譜抗生素
● 鎮咳祛痰,如復方甘草合劑、復方氯化銨合劑、溴己新、鹽酸氨溴索、右美沙芬或其合劑等。
● 有氣喘者加用支氣管擴張劑,如氨茶鹼、茶鹼控釋劑;或β2受體激動劑吸入。

緩解期的治療

● 戒煙,應避免吸入有害氣體和其他有害顆粒。
● 增強體質,預防感冒。
● 反覆呼吸道感染者可試用免疫調節劑或中醫中藥,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卡介苗多糖核酸、胸腺素等,部分病人或可見效。

危害


● 持續並反覆發作的咳嗽、咳痰等癥狀,影響工作、學習。
● 長期慢性發病有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至肺源性心臟病的可能。

預后


● 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效果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如年齡、是否有併發症、基礎身體狀況等。
● 經積極治療可緩解癥狀;部分病人可發展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至肺源性心臟病(肺心病)。
● 總體來說,早期、規範治療,對於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

預防


● 戒煙。
● 避免粉塵及刺激性物質吸入,遠離相關場所,特殊職業做好防護,例如戴口罩。
● 積極鍛煉身體,增強免疫力。
● 體弱易感冒者,可應用中藥或中藥合劑防衛固表,如玉屏風散等。
● 定期體檢,保持健康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