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圈子文化的結果 展開
  • 詞語
  • 圈子所形成的生態環境

圈子文化

圈子所形成的生態環境

圈子文化是文化概念。在中國,現今流行圈子文化。同學講同學圈子,朋友講朋友圈子,戰友講戰友圈子,官場講官場圈子。其一個個獨特的“圈子”,所形成的“生態”環境,讓人彷彿看到一個個縱橫交錯、五顏六色的或圓或扁或方或說不上形狀的“怪胎文化”在恣意地舞動,如風似雨儼霧,看不透,弄不明。

簡介


圈子,顧名思義就是圓,就是以一點作圓心,以一定長度作半徑作的那麼一個封閉的曲線。此本數學上的一個難解符號,看似簡單,其實千變萬化,非三言兩語所能言盡。如今各種各樣的圈子在生活中如影隨形,且一天比一天複雜難以尋求到正解了。“圈子們”到底深藏了多深的“水”,人們找不到現成權威答案,只能片面地把它們理解為是“畫地為牢”的一種利益寄居關係。你的、我的、他的,每一個人都以圓心作了很多圈子,小圈子,大圈子,圈圈相套,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中國文化現象。
圈子“五花八門”,但圈有“圈規”的,就如一粒石子投入水中所激起的漣漪一樣,常常引起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是一撥撥地向外延伸的。有的圈子,你拉我,我拉你,“抱抱團”似的互為一體,水潑不進,針插不入;有的圈子,你為我效犬馬之勞,我為你兩肋插刀,不管公家的還是私人的,都化為江湖義氣,哥們義氣;有的圈子,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還有的圈子,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大聲罵娘。但圈內人絕對彼此心照不宣,就如同我們經常所說的“潛規則”。
圈子講究一個泥巴三個幫。裹挾進圈子的人,稱兄道弟,互相吹捧,出了問題,百般包庇;對與圈子外的人則多方刁難,排斥打擊,落井下石。如常常批判某個“圈子”變成了“某某團伙”就是一例;再譬如,如果圈中某人若是混出了一些名堂,那麼他原來的圈子中的人也會在有形無形之中受益。結“圈”之人心態各異,但目的明確,無非是為了從“圈裡”獲得好處,有的是友誼,但更多的是為了“利益共享”。
圈子是有背景的。大多數圈子背靠的是權力這把魔劍,但凡周圍用的著的人,不論是魚還是蝦,皆積極營造,最終構成一個彼此看似簡單,其實又深不可測的幕後交易“黑手”,一旦犯事,整個圈子魚死網破,一網打盡。圈子中的人,往往用“你是我這條線”來劃分、界定,如果你的行為不顧圈子的利益,就會被認為是背叛和忘恩負義。官場仕途有站錯隊一說,其實就是以圈子來界定某某是自己的人,某某是不是自己的人來“確定陣線”。當前社會,廣泛存在大官傍大款或大款傍大官的現象,就是一種畸形的怪圈子,昔日一個叫周雪華的款爺,進了胡長清長官的圈子;另一個叫周坤的金融老總,進了成克傑首長的圈子等等,就是現實最有說服力的實證。這些玩“圈子”遊戲的貪官和罪犯們,一個用權力為他們的生意鋪路搭橋,另一個拉大旗做虎皮謀取不正當的利益,狼狽為奸,彼此發財,弄個缽滿庫盈,而受損害的卻是國家、百姓。
還有的人,以“圈”結網。此圈子“網”,常常是單指某些單位、某些機關、某些領導班子里,因爭權奪勢,爭名奪利所形成的派別、“山頭”或叫做“小團伙”、“小集團”。一個地方、一個單位、一個班子里,如果人為地划幾個“圈子”,樹起幾個“山頭”,那麼這個單位必然要內耗,必然四分五裂,矛盾重重。一事當前,有乾的,有看的,有說風涼話的,有腳下使絆的。明爭暗鬥,人人自衛,哪裡還能心情舒暢地工作。對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中國人特有的“內耗”或叫“窩裡斗”。由圈子而造成的內耗,已成為一種社會病機關病、班子病、人群綜合症。此類圈子,不講道德,不講原則,一切以一個“利”子為“圈德”。
在貧寒的時代,在險惡的環境下,圈子使人平添不少溫暖。他讓人感動,讓人增添力量。然而,如果圈子融入太多的人情與意氣,許多惡習就應運而生。拉關係、組山頭、裙帶風、不重才能而重親誼故鄉、走後門、不講道德、枉法舞弊、隱瞞親友的過失。結果是一團烏煙瘴氣。
當今社會圈子文化,有時太大也太雜,可謂是“茫茫圈海無處尋”。讓人看似有個邊邊,其實摸不著盡頭。圈子有時就是圈套的另外一種稱謂。擅玩此道者,喜愛搞摩擦,習慣於樹對立面,他們的人生座右銘是:“與人斗其樂無窮”。這類人的特點是:心地狹窄,嫉賢妒能;陽奉陰違,口是心非;心術不正,拉拉扯扯;嘀嘀咕咕,吹吹拍拍。明爭暗鬥,人人自衛,哪裡還能心情舒暢地工作。
在這個利益爭奪的時代,圈子在發酵膨脹,人們開始了各種“鑽圈運動”。每一個人都為園心作了很多圈子,每個人都在圈中,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鑽”多了、累了,可圈子終究沒有可能涵蓋所有的需求,但是人們還是在繼續的鑽著。自己的圈子、別人的圈子。正是這些人組成的圈子,阻礙了這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網路


中國從古到今,圈子一直是一個特別重要的社會現象,中國人特別願意做圈子。圈子文化在中國的主流文化里占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說是中國主流文化的一種組織基礎。
如今,這個圈子做到了網路上。
志同為圈 以志同為圈,與職業、年齡等一概無關。只要志趣相投,觀念一致,便可成圈。

志同為圈

此類網路圈子典型表現在種種的社區文化上。比如西祠衚衕在發展過程中,都市化與人文氣息逐漸成為主流,而這種文化氛圍又吸引來更多的文人騷客;再比如,凱迪論壇以“客觀、冷靜、理性、寬容”自我標榜而逐漸成為右派大本營;鐵血論壇則無疑是左派的山頭,其中洋溢的熱血讓你不禁又揮舞起打倒帝國主義解放全人類的鐵拳,想入非非……
即使這些分類於各個圈子的人,白天在不同的職場領域,干著不同的事;但一回歸到各自的圈子裡,即刻便情緒激昂,無比團結。
有一個網名叫“鎮鐸”的論壇人士,記者也不知他是從事什麼職業的,只是經常看到他在人民網強國論壇出沒;也曾編輯過他的一些時評稿子,不乏高質量的。對於自己的入圈經歷,他是這樣講述的—
在早期瀏覽帖子期間,他主要是向大家學習,搜集信息。他認為最深刻也最正確的一個觀點是“老田”網友的“社會精英和平民政治之辯”。後來他忍不住上了一些帖子,隨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他主要上貼原創文章,除非感覺特別值得推薦,一般基本不轉貼文章。他的文章主要是時事評論,間或有一些散文、對聯和詩歌。而在他的時事評論中又特別以國際時事評論為主。
除了一本正經地發表一些評論外,他還常到別的版區盤桓,聯誼會館是他常去的地方,他在那裡也算是老網友了。在那裡,他主持過一些話題,與大家一起分享交流的快樂。他主持過與國畫越劇長城相關的話題,也和一些網友聯合主持過別的有意思的話題。
強國論壇斑竹似乎是每一個剛進入這個圈子的網友必須過的“一道坎”。在最初,他也對斑竹卡殺他的帖子感到憤怒,他是罵過斑竹的。早期的斑竹,他誰都罵過。後來自己趨於理性,寫了一些中肯的東西后,他與各位斑竹之間的關係得到了改善。從這也可以看出,要得到斑竹的尊重,你首先得尊重自己。
網路上的圈子,就如強國論壇,往往一個共同的觀點很快就能形成。但種種不同的價值取向,也使得形形色色的各類圈子獨立存在。
因為,你喜歡天堂,就有人喜歡地獄,沒有一個社區能夠把所有的網民一網打盡。
道合為圈 以道合為圈,對創立事業階段的青年人而言,力量不可低估。

道合為圈

網路交友的“泛濫化”階段或許已漸漸遠去,備受詬病的網路交友陷阱也使如今上網的人對網路友誼多了一份戒備之心。
有不少人雖然也依舊上論壇、上QQ,但他們結成的一些網路圈子,往往是與自己同一職業或相關領域的同道中人。受過良好教育且有體面職業的他們,如果遇到行業內的網友,就會自然覺得更有共同語言,也在交流間多了一份信任。
網友“茶凍兒”是從事媒體工作的,她在網上結識了不少新聞界的朋友,還有一些是從事攝影和藝術設計工作的。
“跟這些朋友聊天特有意思,而且很多工作中的事互相也比較了解,很容易溝通。不像和一些別的網友,開始亂聊一通,後來就沒話說了,挺沒意思的。”“茶凍兒”告訴記者,她現在能保持長期聯繫的都是些行業內的網友。
其實,她和這些朋友之間已不僅僅是在網上聊天時的夥伴,他們大都互相熟悉,經常會在交流工作近況時給彼此一些有益的建議。比如他們有時會給她提供一些新聞素材,有時幫她聯繫到外地的一些作者、攝影師和專家;更重要的是,在她情緒低落時,他們還會給予她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
有一段時間,由於工作上的不順利和心理壓力過大,“茶凍兒”幾乎好幾個晚上都睡不著覺。她白天上班沒精神,工作狀態也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那天,她大半夜還掛在網上整理材料,但注意力一直不能集中。從事藝術設計的“少年小神通”上了QQ后和她聊了會兒,發現她情緒不太對,後來就慢慢聽她說出了最近工作上的煩心事。“少年小神通”一邊聽,一邊幫她理清頭緒,原來是因為她一直對自己的要求很高,而近來又遇到了一些困難,所以覺得特別有挫折感。經過圈內好友的一番理性開導和鼓勵之後,她感覺心情好了一大半。
其實,“少年小神通”也曾有過犯難的時候,一次他偶爾和“茶凍兒”提起想讓她幫個忙,找一個合作的宣傳媒體。後來,他沒想到“茶凍兒”把這件事放心上了,辦成了之後他感到特別的高興。
雖然兩人身處一南一北,連電話也很少打,更沒有見過面,但是,他們有時候覺得彼此就像十分合得來的老朋友,也像工作上合拍的拍檔。
這種在網路圈子中結成的友誼,恰如Lihong寫的那段歌詞—
“我們勢均力敵但從不耍心計,跟你比跟你學,互相接力,你跑得越快對我越有利,我們最有默契。來自四面八方,時常好久不見,習慣了孤軍奮戰,距離很遙遠,友情從來不變。一個電話,高興的問候就能給彼此加油……”
經營網路圈子 當然,網路圈子的形成不只是網友們自娛自樂的事兒,站在高處的各大網站CEO們整日在用心琢磨,如何將網路圈子從文化經營為財富。

經營網路圈子

說到圈子文化的網路經營,就不可不說阿里巴巴下面的淘寶網:有相同興趣愛好和買賣需求的人會形成網上的交易圈子,然後他們再根據商務圈子拓展到網路生活圈子、發展交友和其他一些東西。此外還有賽我、貓撲等,這些新形式的出現,對於前輩極的西陸來講似乎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對此,西陸社區董事長耿俊強並不太服氣。
他振振有詞地說,誰做得越好,完成的功能越多,它的成功率就越大。這並不是個五十億、兩百億的市場,絕對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因為它和現實結合在一起,通過這種圈子又影響到現實裡面很多實際的商務,這種情況下,廣告的影響也就更大。
耿俊強說的確有道理。正如阿里巴巴的淘寶網是一種購物的圈子,貓撲也是圈子,西陸也是一種圈子,天涯也是一種圈子,包括博客中國也是一種圈子。不可能一種圈子涵蓋所有其他的。中國網民有一億多,未來通過3G無線接入,網民會達到三到四億。這麼一個數量級,任何一個圈子都不可能涵蓋所有需求。
例如,時下越來越普及化的Blog實際上就是個網路圈子。它代表的是草根文化和圈子文化。而針對日前走俏的“名人博客”,TOM市場總監張穎楠分析指出:“從Web2.0本質看,博客文化的定位應該是一種草根文化,名人博客顯然是一種背道而馳的市場營銷。”
如果說誰把誰吃了,都會使這個圈子受到損害。而且,網路精英們不必只盯著已經出來的市場,互相看不順眼。其實還有一個更大的市場沒有真正做起來,即使是現在做的幾家社區都沒有真正把社區文化和商業文化結合在一起。
孔子有一句話,“功名看器宇”。一個企業真正的成功、或者一個社區圈子真正的成功要看氣度和胸懷,格調是講不清、道不明的事情,這就是大家性格裡面彼此吸引的共性。
從某種程度上說,對網際網路某種文化的認定很可能會影響到網站的運營和戰略部署。
交友新格局 有人說,凡是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會分出圈子,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交友新格局

有可能是迷戀一種生活品位,又或者是一種特殊的休閑愛好,都能讓人走到一起,形成圈子。今天我們進入了一個圈子越來越多的時代。大的有商業圈子、娛樂圈子、文化圈子……,小的如什麼“驢友”,愛好搖滾音樂的,愛好美食的等,都有自己的圈子。圈子的普遍性由此可見一斑。
其實,圈子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一個人的圈子是自我的圈子,很多人的圈子就是大家的圈子。
所謂網路上形成的圈子,實質上是網路交友從過去的單個化逐漸變成現在的群體化。
那麼,現實中的圈子和網路上的圈子究竟有何相似,又有何不同呢?
浙江工商大學社會工作系主任張敏傑教授和記者談了自己的看法。張教授說,網路圈子文化其實是以網路為聯繫手段,以一定的主題、興趣、觀念、追求而形成的一種虛擬的圈子文化。它與現實中實實在在的圈子交往的區別就是其虛擬性,從而使得人和人的交往過程中有許多不確定性,就包括網路交友中一直存在的一些負面因素。
同時,張教授認為,從另一方面看,網路圈子也是一種新的人際交往方式,它的形成也使人際交往方式更加多樣化。它對於現實中的圈子交往來說,優勢在於其交友空間更具廣泛性,提高了人的社會化程度,也使人的眼界更開闊,改變一些傳統的狹隘觀念,還能出現更多的創新理念。
電影《無間道》里有句經典台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同理,有圈子的地方也有江湖,因此也會有各種因素如人與人的不信任、利益和金錢的糾葛等引起恩怨。一個網路圈子要想很好很團結地維持下去,保持自己積極向上的圈子文化,那就需要圈子中的每個成員用心地呵護,真誠地付出。

作用


30出頭的卡車司機×某,駕駛著那輛裝有50噸雞蛋的大掛車行至杭寧高速公路德清段的時候,車胎突然爆裂,方向失控,一頭翻倒在路邊。雞蛋,像一道黃色的瀑布,飛瀉在4米深的路溝里。他彷彿從惡夢中驚醒,爬出駕駛室,看著滿地的雞蛋,急得直跺腳。
附近浙江德清武康鎮的村民聞訊趕來,男女老少大約有五六十人,開始狂搶那些還不曾破損的雞蛋。
司機拚命喊叫:"求求你們了,別搶了!"可是,那些執著的全神貫注的手腳麻利的並且紅了眼的"強盜們",根本沒有把他絕望的哀求當一回事。
可憐的無助的卡車司機,最終以這樣一幅畫面,定格在了那個陽光燦爛的背景下:一個滿身污垢,蹲在地上,雙手抱膝,失聲痛哭的男人……
這些還算富足的村民們到底怎麼了?是一種什麼邪惡的力量在驅使著他們成了"強盜"?那幾個雞蛋值多少錢而人的靈魂和人格又值多少錢?
同一天,還發生了一件事--寧波孔浦有一對安徽夫婦的一個才兩歲的兒子失蹤了,當地100多人自發地加入了尋找隊伍。后在民警的幫助下,小孩"失而復得"。
一邊是"損人利己",一邊是"助人為樂",這兩件事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但隨著思索的"筍殼"被一片一片剝開,我發現,兩者似乎又有某些聯繫。
整個村的"強盜們",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的"強盜行徑",是被整個村的"圈子文化"所認可的。所以當他們撤離"4米路溝"后,他們會興高采烈地交流此次"戰役"的經驗,一些戰利品豐厚的"大盜",自然成為群體崇拜的"偶像"和"明星"。
假設一下,倘若"強盜們"中也有小孩丟失,他們會不會自發地行動起來?大概會的。"強盜們"會"齊心協力地","自發地"、"不求回報地"四下尋找失蹤者的。他們都在竭盡全力地維護著自己在圈子(團體)中的位置。因為,他們有他們的價值觀和行為共識。這是"圈子文化"在起作用。
這也符合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人除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和自我價值實現需求外,還有一個"被認同和被尊重"的需求。因為人作為個體,最怕被圈子(團體)忽略和遺忘。
真善美和假醜惡,有時會成為一對孿生兄弟,同時在一個人的心靈中居住。人的複雜性也在於此。
這使人想起海南黨校賣文憑這檔子事。不說校方如何"見利忘義",單說那拿了注水文憑的數千學生(其中大多是黨政幹部)如何"欣喜若狂"和"心安理得"。他們難道不知道這文憑有問題嗎?我想他們不會"低能"到這個程度。他們為了維護圈子內的既得利益,而彼此採取一種心照不宣的態度。"不拿白不拿,除非是傻瓜"--這是他們的"圈子文化"。
"圈子文化"使那麼多的口口聲聲講著"三個代表"的"正人君子"集體失語。"圈子文化"使得圈子中的"假醜惡"變得"事出有因"進而演變成"理解萬歲"……
"圈子文化"的可怕之處,也在這裡。
一個人做了壞事,可以說是他是"道德淪喪",而就一個群體做了壞事,那就是"文化淪喪"。而"文化淪喪"的結果是一個單位、一個團體、一個區域的墮落。

傳統


划圈為戰,也划圈為牢都說中國人窩裡斗,柏楊先生當年給國人頭上加上“醜陋”兩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國人的這種特別能戰鬥的習性。其實,更早一點,在中國走向現代世界之初,我們的志士仁人也經常為國人的這種習性而懊惱頹喪,因此而出家做和尚的不知凡幾。
窩裡斗多半是因為派系。孔夫子說,君子群而不黨。這裡所謂的黨是指阿黨,以私利結合的一夥凡是有人群的地方,總是能找到一個個的小圈子,說話、做事,往往以小圈子為依據,想不鬥都難。
中國人祖祖輩輩活在鄉村世界。在這個世界,每個人都處在一個個如洋蔥頭結構的圈圈裡,圈圈有核心有邊緣,每個人位置不同,說話的分量各異,多數人註定是要別人替他們說話的。不過,洋蔥頭裡的每個人有一點是絕對一樣的,那就是對圈子的依賴。
當人們還生活在農村的時候,由於家庭既是生產單位,又是生活單位,鄉村裡的公共生活,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參與,但畢竟有人替他們說話,人們生活的各個環節基本上包在家庭和家族的圈子裡。可是一旦離開了鄉村,脫離了原來的生活環境,家庭的圈子不再能包住人們的活動,原來公共生活的情景無法再現,難免手足無措,於是複製類似的圈子,江湖上的結拜,行會裡的師徒等等都屬此類。
進入現代之後,城裡的人似乎離中世紀很遠了,離農村也很遠了,但活動在潛意識裡的暗流,卻跟從前沒有什麼區別。
人們不拜把子磕頭了,但不靠上個小圈子心裡就不踏實,沒有辦法寄託自己的情感,甚至沒法子給自己找樂。小圈子無形中成了家庭和家族結構的替代品,難免在行動中以小圈子為依託,動機和衝動,是非和曲直,全以小圈子為準。如果說過去的中國人,家庭具有價值觀的意義,那麼,現在的小圈子,也有半個價值觀的分量。古代中國的鄉村,雖然不能說沒有公共生活,但在洋蔥頭的結構中,不可能是人人參與公共生活。洋蔥頭的核心人物鄉紳和精英才可以參與議事,而且說話的分量各有不同,其他人只有德國哲學家漢娜·阿倫特所謂的labor(勞動)而沒有action(行動)的份,實際上沒有真正的公共生活。
而在那個時代在鄉村以外的生活場景,是一種非穩態的情景,屬於無法用“禮”來約束和安排的生活情景,城市(包括集市)和江湖難分彼此,相互滲透,從來沒有形成穩定的市民社會。在一般老百姓眼裡,商人已經不算是好人,而車、船、店、腳、牙,則跟黑社會沒有多少的差別了(俗諺: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因此,在農村社會以外,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公共生活。
進入近代以後,在西方的介入下,中國的沿海都市總算有了市民社會的雛形,但建國后的社會主義改造,又將每個人都變成了單位人。一個個獨立的單位,儘管處在非農村的場景里,但至少在外觀上很像是鄉村。在其中的人,也像農村人一樣,彼此沒有隱私空間,可以嘰嘰喳喳,但是跟過去的農村生活截然不同的是,所有的資源都掌握在單位領導手上,人的行動,不再以家庭為基本單元,更重要的是,單位沒有了過去農村的公共空間,每個人都垂直與領導發生聯繫,沒有過任何一種公共生活的可能。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爭取到更多的資源,每個人都會追求跟領導或者跟領導關係密切的人,套上某種關係,地緣、親緣、業緣等等都成了現成的工具,而各個領導間的分化,則形成了各種不同的派系。實際上看起來派系間的爭鬥往往是無原則的,甚至像是鄉下婦女間莫名其妙的鬧劇,但事實上都有其利益爭奪的背景,比如,高校資深教授之間,近乎你死我活的派系鬥爭,最早大多起源於建國后第一次職稱評定。
在今天,即使是最通西方政治學的中國學者,也沒有過過真正的公共生活,不習慣妥協,不會求同存異,不自覺地追求零和博弈,在學術討論中,沒有fairplay的風度,沒有弄清問題的預設,甚至想把對方批倒批臭,再踏上一隻腳,幫腔是自己人,批評者必是敵人,其實,人們一直陷在祖先傳下的圈子裡而不自知,划圈為戰,也划圈為牢。

職場


在職場中,男人容易抱成團,女人,特別是優秀的女人,則往往喜歡玩排擠。
排擠這檔子事,其實在職場上很普遍。什麼原因導致自己被排擠?又有什麼招數可以避免排擠?

故事一

周為碩士畢業后,在一家事業機關工作。勤懇的周為得到了同事們的“青睞”———今天老孫師傅請她幫忙寫一份總結,明天張大哥問她能不能抽出點時間做一套表格……可每次到了午飯時間,人們都說說笑笑結伴離開,彷彿沒看到她一樣。“或許是年齡有差距,所以跟他們缺少共同語言吧?”周為這樣安慰自己。可在半年之後的崗位定級上,周為吃驚地看到自己排在辦公室最末位。周為明白,自己被排擠了。
點評
辦公室里總有一些人勤勤懇懇做了很多事情,卻像讀書時候的好學生一樣,被人們認為是理所應當的,甚至還因為其常常埋頭苦幹,很少講話,而被認為特立獨行,遭到排擠。
無辜型的被排擠者要做的是改變自己的形象,停止“我可以做任何工作”的路線。短時期內會讓人對你有一點壞印象,希望時間稍長之後,大家會意識到自己行為上的失誤。

故事二

裴斐之所以加入這家公司的銷售部,最主要的原因是同校同系的師姐在這個部門做經理。果然,頭兩年,裴斐幹得順風順水,幾乎一路綠燈地做到了主管的位置。世事難料,師姐被調到分公司任副總經理,新來的經理又是“空降兵”,上任第三天就對裴斐發了一頓火,起因是一筆500多元的發票,裴斐的手下沒有寫清時間、地點和宴請的對象,她就給簽字了。裴斐心裡明白:自己的好日子到頭了。
可裴斐沒料到日子會這麼難過,接二連三的小失誤都讓她成了靶子。很快,她成了“光桿司令”,手下的人都申請調到別的主管手下了。好在半年多后,在一次公開活動中,經理考慮欠周,負責此項工作的主管又缺乏經驗,音響竟然臨場失聲。裴斐不慌不忙,從自己的車裡取出手持喇叭,遞給了表情焦急的副總裁。事後,裴斐被提拔為另一個部門的經理。
點評
“靠山”走了之後,新來的上司一定要殺一儆百,而這一個被“殺”掉的,大半會是以前的“紅人”。這個時候往往做多錯多。
出人頭地型的人往往有一定才華,被排擠常常是因為缺少一個真正的表現機會。因此,委曲求全、等待機會、把握機會是最佳上策。

故事三

丁靈被“獵頭”挖到這家公司的市場部做經理。沒想到竟然遭到非暴力的反抗行為———小A說某個活動做不了,因為媒體不感興趣;小B說活動超支,總監那裡會通不過;小C請假,說自己嚴重感冒……丁靈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從總監秘書那裡打聽到,原來在自己調來前,小C很有可能被提拔為經理,現在部門的一切狀況都是小C一手策劃的。
丁靈找到小A:“你經驗老道,如果再好好地搞幾個大型活動,為自己增加一些資本,主管的位置就離你不遠了。”幾天之後,小A主動來找丁玲,表示自己會完成那一份工作,丁靈對小B講的則是:“聽說你準備要小孩,奶粉錢是一定要提前準備好的。多完成一些工作吧!也好為將來做籌劃。”小B聽了,自然幹勁十足。至於小C,丁靈以長期休病假、身體狀況不適合現任工作為由,將她調到了別的部門。
點評
一般到一個新單位當頭兒,總會遇到手下不怎麼服管的問題。這幾乎是所有新領導一定會遇到的。要處理好的確需要點領導才能:在排擠自己的小團隊中增加點不安定的因素,讓他們內訌,打散他們,自然就沒有人排擠自己了。

故事四

部門同事之間本來有些小摩擦,但當另一個部門的小韓借用到辦公室之後,小摩擦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統一戰線”般地冷落小韓。而冷落的原因也很簡單:部門的領導和她所在部門的領導關係不好。於是,小韓的電話響了沒人去接;有人問小韓在不在,我們都一致搖頭說不清楚;偶爾大領導路過,看到小韓沒在,我們還會淡淡地說:“常常看不到她啊!”……小韓其實是個好女孩,每次出差還給我們帶小禮物或風味小吃,可人們真的沒辦法不排擠她啊!
點評
門派之爭是職場排擠的一個重要原因。你是誰的人,決定了你的日子好不好過,這時,排擠與被排擠並不是性格那麼簡單的因素。
門派鬥爭型中的排擠者和被排擠者都是最不情願也是最不穩定的,因為搞不好哪一天就會隨著門派的改變而轉變。

故事五

世界有多小,蘇妝以前並不知道。可當她知道自己的前男友成了同事劉麗麗的現任男友之後,她開始覺得無比鬱悶。先是自己千辛萬苦寫好的報告無緣無故地從電腦上消失,然後是一手接待的客戶竟然堅持要更換業務代表,最要命的是,月底上報的表格竟然錯了一個極其重要的數字,被經理臭罵。讓她吃驚的是,這一切都是劉麗麗做的手腳。劉麗麗甚至直截了當地對她說:“要麼我和他分手,要麼你換個工作,否則我們要一直斗下去了!”
點評
當人成了排擠的驅動因素,這就成為了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了私人恩怨,最好的辦法是躲開這個人,調換另一個部門。如果不能,不妨反抗,收集相應的證據,向上級尋求幫助。

故事六

王青的家境不錯,不但開車上班,還穿得很有品位,據說家裡已經給她在單位附近的小區買於一套160平方米的房子。很多年輕的男同事喜歡圍著王青轉,可在分配銷售小組的時候,幾乎沒有一個女同事願意和王青一組;好不容易有了搭檔,在有銷售機會的時候,對方竟隱瞞起來不告訴王青,甚至王青發現並與她對質時,她還輕描淡寫地說:“反正你家那麼有錢,何必在乎這點小錢呢?”
點評
不僅工作突出會成為被排擠的原因,家境出眾也可能引發排擠。
家境不錯的被排擠者實在沒有特別好的應對辦法———總沒人希望自己破產吧?所以還是打打親民牌,多送些禮物,請大家吃吃飯,讓大家對你樹立慷慨大方的好印象吧。

專家忠告

在職場上混,少不了與人競爭,排擠只不過是其中一種職場自然法則,上場就是要較量。
當自己被排擠時,首要任務不是大肆宣揚,彷彿天下人都對不起你;也不是暗地裡做手腳。要知道排擠可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能夠做到的;更不是一氣之下跳槽離開就可以逃脫得了的。我們要做的是靜靜地觀察與等待:觀察排擠你的人員構成;分析他們的初衷———要知道,人們很少會排擠不相干的人。然後,安靜等待翻身或者讓排擠者徹底失效的機會。
當你也是排擠者中的一員時,不能捨棄做人的基本原則。可能你排擠別人有不得已的苦衷,但記得要得饒人處且饒人,這才會給別人和自己都帶來方便。

觀點


從社會學意義上來說,“圈子”就是“社群”、“部落”、“團體”;從個人經驗來說,“圈子”就是由志向、趣味、年齡甚至居住地點都比較相近的人自動形成的團體,這些團體常常會以飯局的形式展現在別人面前。圈子是在成功意識的支配下形成的,只要個體不在圈子裡使壞,圈子就不會把個體排斥在外。但是,並非所有的圈子都能走向成功,因此,“選擇圈子”比“進入圈子”更重要。圈子不能太大,太大了發言的機會就少。還有,一個圈子當中不能沒有掌握話語權力的人物,但這樣的人物也不能太多,否則一個圈子就會分化為多個圈子,導致個體在決定投奔哪個圈子時左右為難。
圈子自古就有,只不過在50年代到80年代之間,中國社會處在一個特殊的封閉期,政治化狀態取代一切,所以圈子就給淹沒了。圈子在80年代后活躍起來,反映了非正式組織群體的多樣化。任何一種特徵,比如職業、品味、特長、個性、收入甚至年齡、性別,都可以組成為不同的圈子,以保持自身的一種生活方式。人們不斷地組成圈子,也不斷地選擇著圈子,營造適合自己的圈子,在圈子裡尋找寄託。
圈子的增多與細化,跟社會本身的開放度和容忍度有關。現在城市裡越來越多的各種吧,就是為各種圈子的生存需要提供一個公共的領域,這使得圈子與圈子之間至少在空間上避免了衝突。一個人可能同時存在幾個圈子之中,圈子的多寡,反映出一個人人格面向的多寡。一般說來,一個人的社會適應能力越強,所涉足的圈子就越多。圈子也是一種社會資源,人們通常會通過自己的圈子裡夠得上的資源,再去尋找夠不上的資源。然而,這並不就是說一個人所涉足的圈子就是越多越好,因為圈子的維持也需要你的付出,包括信息、金錢、時間、精力等。過多的圈子就像一張無形的網。為圈子而圈子,就好像一個頭緒太多的網結,身心都處在一種五馬分屍的狀態。
要說社會上的圈子,建國前四川的袍哥、碼頭就是圈子。建國后,當局三令五申“不要拉小圈子”。當時“圈子”是貶義詞,是拉幫結派的代稱。現在的“圈子”是中性詞,是港台文化滲入的時髦話。文化界叫文化圈,演藝界叫演藝圈。舊社會的圈子有行規幫規,現在的圈子也有約定俗成,遊戲規則。圈子之內、圈子之間,因人際關係而結合,是社交利益的好渠道。有人精於此道,樂於此圈。
戰國百家爭鳴魏晉建安七子,盛唐飲中八仙,清初揚州八怪,還有散文體裁的公安派竟陵派桐城派……都是流派文化,但習慣上不稱“圈子”。五四以後的創造社文學研究會語絲派新月派太陽社沉鍾社……有的“為人生而藝術”,有的“為藝術而藝術”,有的走上十字街頭,有的鑽入象牙之塔。儘管各行其道,但也稱為“圈子”。80年代思想解放,有文藝復興之兆。改革派與守舊派有陣線之分,但也不像現在的“圈子”。世紀之交中國文藝的圈子現象是個怪胎,是一場混戰。除個別例子,大多數是無謂糾紛,小是小非,胡攪蠻纏。改革開放初期文壇論爭是黃鐘大呂,現在文壇吵架是瓦釜雷鳴。庸才罵人是時尚,不遭人罵是庸才。所謂“圈子文化”,弄得好是流派,弄得不好是宗派,極而言之成幫派。
“圈子”是交朋友的一種範圍和形式。有一本兒書上說人的時間、精力都有限,一輩子能維持的朋友不超過幾十個,圈子就是維持。
“圈”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一伙人為了混口飯吃而蜷縮在一起。以下提到的圈都應該念“juan”。
自有人群就有圈子,趙傳有歌叫“找個幫來混”,江湖是人,人就是江湖,脆弱的人們出於自我保護的需要而形成一個個的圈子。
如今分得細而又細的文化圈、娛記圈等等,從功能上看起來其實就是一個圈——娛樂圈。有著相似的生存狀態的人群聚成一個圈自娛且娛人,每個圈中人都成為既得利益者,他們合起來成為一種狹隘的社會群體。
這個群體有著自己的話語系統,即所謂黑語,也有一些不成立的行規。他們的存在對圈外人就是一種排斥。要想入圈,則必須“洗心革面”,所以大凡進入圈子的人都開始說謊。理想作為生活目標是一種很完美的形式,而一旦成為了生活方式,就會很糟糕。因為追求理想而入圈,並靠這種理想為生,就無異於進入了一種體制。
真正從事創作工作的人,應該努力維護個人的自由。而我對自由的理解就是快樂、簡單,一旦入了圈,就沒有了開放的空間,說話也變得口不對心,不由自主地會為著利益而改變很多,這便開始了不自由的生活。
早在解放前就有行業性的非組織機構被稱為圈子,這種圈子裡大都是藝人。80年代後期,計劃經濟逐步向市場經濟過渡,“單位”的意識漸漸淡化,一批脫離了“單位”、“集體”的人為了自身的生存、發展,組織了一個個鬆散的行業性的組織機構。這種機構起先是在娛樂界,慢慢的一些自由作家、撰稿人等也漸次形成了類似的圈子。
這些圈子有它約定俗成的行規,有一兩個資歷、才幹過人的靈魂人物,但圈子內部很不規範,像一個小社會,只不過不具備一個社會應有的秩序。
個人終歸是渺小的、自卑的,需要從整體中獲取支持和幫助以求強大。人們不斷組成一個又一個越來越專業、越來越細化的圈子。僅就文學圈裡就可以從寫作風格、寫作方式、寫作取向上分出幾個大圈子;作家圈也會因為年齡、經歷、性別而站出許多不同的隊伍。
如今市場與圈子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圈子因為市場的需要而存在、發展;市場也會以圈中所提供的“權威”信息為標準找尋自身的需求。
圈子的地位也挺尷尬。民間的圈子因為興趣、感情的因素自然形成,圈中人互相影響、刺激,共同提高,這樣的圈子對於社會、文化的發展都起到了良好的、積極的作用。而受權力、利益驅使而形成的圈子,承載著很濃的碼頭意識、官辦風氣,使圈子的整個發展受到限制。
文學圈中舉行的評獎活動,因為某些利益的干預,在用稿取向上就排斥了一批不屬於他們圈中的人,這不但造成了他們圈中的自我封閉,也導致了一些真正優秀但非圈內作家對評獎的排斥。
圈子,用主流語言說就是“界”,比如文學界、新聞界、政界。只不過,這些界是有組織地形成的,而圈子則是自發形成的。
一個人如果自覺地把自己歸於某一圈子,實際上就等於自我禁錮。而一個人要想活得更加充實、涉獵範圍更加廣泛,就必須打破圈子,實現跨界別行動。
人們總覺得圈子有多麼神秘,跨界別行動有多麼困難。其實,除了政治這個圈比較行規森嚴一點,往往是出來容易進去難,但是其他圈子,主要是看個人能動性。你想發展自己,你有這個能力,那就行動吧。除了你自己,別的沒什麼障礙。
人不一定非要在圈子裡獲得資源。
相比西方一些國家,中國的圈子還比較狹窄,它處於邊緣地位、主流文化之外。而西方國家的“圈子”有些已成為主流文化,有的也與主流文化有著“大眾媒體”這一可溝通的工具。中國的媒體基本上是官方“喉舌”,它不會過多地關注圈子的發展生息。儘管如此,圈子仍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日益發展。因為現代社會的圈子概括起來就是當代文化圈,它的存在是一種必然,也是一種必需。
圈子之間也會發生一定的聯繫,像音樂圈與舞蹈圈、美術圈與搖滾圈。圈中人都有著共同藝術實驗的目標,一旦進入圈中,進入了一種彼此文化氛圍中,一種共同的語境里,大家的交流和表達就會很直接、很真實、很純粹。
當代藝術這個圈邊緣性相對更強,因為強調的是完全個體化的勞動,圈中人在創作時很少或一般不會考慮經濟等不相干因素的影響(效果),他們更關注創作時的自由的狀態和獨特的感受。
圈子是走在時代前沿的生活先鋒,不管什麼社會,哪個時代,要想發展,都需要也必須有一批這樣的藝術實驗者。或許他們永遠不能進入主流文化,但他們的存在對社會的發展具有正面的積極的意義。
現代社會機構越來越單元化。上班時與人交際是公事公辦,下了班一回到家,大門一關,住了幾年的鄰居都幾乎沒打過什麼照面。人們一方面希望隱私更加隱秘,一方面又渴望更廣泛、更深刻的感情聯繫。圈子的出現恰好是一種補充。
大的圈子如廣告圈、娛樂圈都是因為名譽組合成的,結構比較鬆散。小的圈子因為興趣、利益等因素圍成一團,這個圈子裡有一個核心、紐帶人物,這個人必定有很強的交際能力。可以說圈子大多都因為他,他的人格魅力不可小視。
中國人不比外國人,講得更多的是感情,大家有一種很根本的抱團意識。“關係就是生產力”,有了熟人、好友、親朋的關係,很多原本撓頭甚至是不可能的事都會在處理的過程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早先一個人表示對另一個人最高度的信任和比較深厚的感情時,就是把這個人領到家中,吃一頓飯。如今家對一個人是最大的隱私所在,家是公開聚會越來越迴避的地方。小圈子的活動幾乎都會選在茶樓、飯館、酒吧等地方。十幾、幾十人圍坐在一起,飲飲茶、喝喝酒、聊聊共同感興趣的話題,交流彼此獲取的不同信息,既是一种放松,也是一種收益。小圈子是私人感情另一個發源滋生地。
說到大的圈子,娛樂圈算是最好的一個圈子。娛樂圈曝光最多,醜聞也多,所以透明度也最高,可以受到最大範圍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