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山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下轄區

雁山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市轄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東與七星區、靈川縣毗鄰,西與臨桂區會仙鎮接界,南與陽朔縣葡萄鎮、楊堤鄉界連,西南與臨桂區六塘鎮相鄰,北與象山區、七星區交界,西北與象山區接壤;總面積302.0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雁山區總人口約15萬人,其中,高校師生6.93萬人;下轄1個街道、2個鎮和2個鄉,區政府駐雁山鎮雁中路18號。

夏商周時期,雁山區是“百越”人的居住地。春秋戰國時期,歸屬楚國。1996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桂林市對市轄區區劃進行調整,桂林市郊區更名為雁山區。境內有灕江穿梭迂迴,桂林至陽朔旅遊通道穿境而過,桂柳、桂梧高速公路在區內交匯。

2018年,雁山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8.06億元,同比增長6.8%。2019年,雁山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13元,增長6.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18元,增長10.6%。

歷史沿革


夏商周時期,雁山區是“百越”人的居住地。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這裡設始安縣,隸屬荊州零陵郡。東漢時改屬始安侯國。三國時先屬蜀,后歸吳。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縣。隋唐時屬嶺南桂州總管府。
唐武德四年屬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始,屬靜江節度。五代十國時先後屬楚和南漢的桂州。宋時,前屬廣南西路桂州,后屬靜江府。元時屬廣西行中書省靜江路。明清時均屬廣西省桂林府。
民國二年(1913年)雁山區劃入桂林縣,民國29年(1940年)為桂林市太沙、柘木、東附廓、西南附廓、三合、北附廓6鄉,1950年設東郊、西郊、北郊3區,1954年3區合併為近郊區,1955年更名郊區,1984年重設郊區。
1996年底行政區劃調整前,原桂林市郊區位於城區四周。
1996年12月2日,經國務院批准:將桂林市郊區更名為雁山區,並對桂林市市轄區的行政區劃作相應調整。將原郊區大河鄉、穿山鄉的清風村劃歸疊彩區管轄。將原郊區甲山鄉劃歸秀峰區管轄。將原郊區的二塘鄉柘木鎮的同心、平山兩個村和穿山鄉的安新村劃歸象山區管轄。
1996年底行政區劃調整前,原桂林市郊區位於城區四周。面積541.8平方千米,人口約15萬人。轄2個鎮、7個鄉:柘木鎮、雁山鎮、大河鄉、朝陽鄉、穿山鄉、甲山鄉、二塘鄉、大埠鄉草坪回族鄉。區政府駐市區依仁路。
1996年12月2日,國務院批准:將桂林市郊區更名為雁山區,並對桂林市市轄區的行政區劃作相應調整。將原郊區大河鄉、穿山鄉的清風村劃歸疊彩區管轄。將原郊區甲山鄉劃歸秀峰區管轄。將原郊區的二塘鄉、柘木鎮的同心、平山兩個村和穿山鄉的安新村劃歸象山區管轄。將原郊區的穿山鄉(不含清風、安新兩個村)、朝陽鄉劃歸七星區管轄。雁山區轄原郊區的雁山鎮、柘木鎮(不含同心、平山兩個村)、大埠鄉、草坪回族鄉。區人民政府駐雁山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雁山區總人口67833人,其中:雁山鎮23811人,柘木鎮26601人,大埠鄉12704人,草坪回族鄉4717人。
2003年雁山區行政區劃(根據當年廣西行政區劃代碼整理)
001雁山街道轄雁山街社區居委會。
100雁山鎮轄東立、楓林、周家、文家、三合、果園、羅安、良豐、興隆、竹園、莫家、雲塘、五塘、茶江、三立15個村委會。
101柘木鎮轄柘木街社區居委會;蘇家、衛家渡、窯頭、柘木、龍門、祿坊、李家、何家8個村委會。
200大埠鄉轄汕坪、塘頭、付上、草底、黃宿、八愷、黎家、大埠、付中、陶家、臘山11個村委會。
201草坪回族鄉轄草坪街社區居委會;草坪、潛經、田村3個村委會。
2007年11月9日,雁山區政府遷至雁山鎮雁山街389號。2011年3月30日,雁山街道辦事處正式掛牌成立,轄雁山區城區部分(面積13.5平方千米),雁山鎮轄原雁山鎮農村部分。
2000年,雁山區轄2個鎮、1個鄉、1個民族鄉。
2003年,雁山區轄1個街道、2個鎮、1個鄉、1個民族鄉。
雁山區
雁山區

行政區劃


雁山區
雁山區
區劃沿革
2013年6月27日,雁山區柘木鎮龍門、衛家渡2個村委會由高新(七星)區託管。
2018年,雁山區轄雁山鎮、柘木鎮、大埠鄉、草坪回族鄉、良豐街道,村委會35個、居委會(含良豐農場社居)4個,自然村151個、村民小組385個。
區劃詳情
截至2019年末,雁山區下轄1個街道、2個鎮和2個鄉,共3個街道2個社區37個行政村,區政府駐雁山鎮雁中路18號。
良豐街道良豐農場社區
雁山鎮
下轄1個街道和1個社區:雁山街道和廣西師範大學雁山校區社區。
下轄15個行政村:東立村、楓林村、周家村、文家村、三合村、果園村、羅安村、良豐村、興隆村、竹園村、莫家村、雲塘村、五塘村、茶江村、三立村。
拓木鎮
下轄1個街道:柘木街道。
下轄8個行政村:蘇家村、衛家渡村、窯頭村、柘木村、龍門村、祿坊村、李家村、何家村。
大埠鄉下轄11個行政村:李汕坪村、塘頭村、付上村、草底村、黃宿村、八愷村、黎家村、大埠村、付中村、陶家村、臘山。
草坪回族鄉
下轄1個街道:草坪街道。
下轄3個行政村:草坪村、潛經村、大田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末,雁山區戶籍人口18397戶、69849人。總人口中,男性34779人、女性35070人,男女性別比為99.17。全年出生人口983人,出生率14.13‰;死亡人口152人,死亡率2.89‰;人口自然增長率11.24‰。全年遷入人口416人,遷出人口359人;人口年齡結構:18歲以下佔21.02%,19—35歲佔24.40%,36—60歲佔38.05%,61歲以上佔16.53%。
截至2019年末,雁山區總人口約15萬人,其中,高校師生6.93萬人。
雁山區
雁山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雁山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區境地處北緯24º59′51.97″至25º14′16.86″和東經110º14′46.31″至110º29′13.96″之間,東與七星區、靈川縣毗鄰,西與臨桂區會仙鎮接界,南與陽朔縣葡萄鎮、楊堤鄉界連,西南與臨桂區六塘鎮相鄰,北與象山區、七星區交界,西北與象山區接壤;與周邊縣、區邊界總長146.22千米,其中與七星區邊界長9.12千米,與臨桂區邊界長31.88千米,與靈川縣邊界長45.38千米,與象山區邊界長30.35千米,與陽朔縣邊界長29.79千米;區境南北最長25.40千米,東西最寬23.24千米;總面積302.05平方千米(雁山鎮98.50平方千米、柘木鎮86.33平方千米、大埠鄉87.70平方千米、草坪回族鄉29.52平方千米)。

地質

雁山區境為斜層中部盆地,地層發育自下而上依次為:古生代下泥盆統、中泥盆統、上泥盆統、下石炭統;中生代上三疊統、上白堊統;新生代第三系、第四系。出露的地層以泥盆系、石炭系碳酸鹽岩分佈最廣。區境地質構造線以近南北—北東向為主。

地形地貌

雁山區
雁山區境內多山地和丘陵,為典型岩溶地區;以雁山為中心,南、西、北三面為200米丘陵地帶,東北角上有一片平原,正面沿灕江西岸是石山區,山峰最高處為海拔451米。以柘木鎮為中心往南延伸至雁山、大埠,形成一個寬闊的河谷盤地,盆地四周為密集的岩溶峰林包圍,其中東南部一帶的岩溶峰林為桂林最典型的岩溶地貌。盆地中央則地勢較為平坦,其間分佈水田、旱地、丘陵、河流、水庫、池塘,地形以平地居多,約佔57.6%,其餘多為低丘坡地。
雁山區
雁山區

山系水系

● 山系
雁山區地處北為越城嶺、南為架橋嶺、西為海洋山夾持的桂林岩溶盆地中,地面海拔140—160米。山嶺相對高度400—500米,低的幾十米,高的草坪回族鄉境內對馬山,海拔710米。區內名山有雁山、奇峰山(又稱東山)、乳鐘山、方竹山、金龍山(又稱佛山)、馬頭山、龍頭山、冠帽山、望夫山、廟岩山、父子山等。區境岩溶發達,溶洞密集,洞穴甚多,無山不洞。著名的有桃源洞(相思洞)、白骨洞(黃坭岩)、血淚岩(大吉岩、大稷岩)、牛岩、安吉岩、冠岩、父子岩、廟岩、蘑菇洞、寺岩、安子山岩、志山岩等。
雁山區
雁山區
● 水系
雁山區主要過境河流有灕江、相思江,為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灕江過境全長21千米,相思江過境全長31.50千米。相思江有9條支流,全長81.33千米。灕江與相思江年徑流量44.99億立方米。流域集雨3388平方千米。境內地下水靠大氣降雨補給和其他地表水源補給,有基岩裂隙水、鬆散岩類孔隙水、地下容洞岩溶水。草坪冠岩地下河是桂林市區迄今發現的最長地下河,全長12千米,匯水流域69平方千米。境內相思江東段,系溝通灕江水系與柳江水系的古桂柳運河,又稱相思水,於臨桂區會仙鎮分派,修建於唐元壽元年(692年),全為人工開鑿。
氣候
● 綜述
雁山區地處低緯度,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8.8℃,年日照1553.09小時,年降雨量1894毫米,全年無霜期309天左右,可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 溫度
2018年,雁山區1月平均溫度8.3℃,2月平均溫度11.1℃,3月平均溫度16.8℃,4月平均溫度20.5℃,5月平均溫度25.9℃,6月平均溫度26.4℃,7月平均溫度28.4℃,8月平均溫度27.8℃,9月平均溫度26.0℃,10月平均溫度18.7℃,11月平均溫度15.1℃,12月平均溫度9.6℃。年平均氣溫19.6℃。年最高氣溫35℃以上(含35℃)共30天。年極端最高氣溫37.5℃,出現於8月13日、8月22日,年極端最低氣溫為-3.0℃,出現於2月6日。全年積溫7148.7℃。
● 日照
2018年,雁山區全年日照時數為1374.1小時,年日照百分率31%。春季日照時數354.1小時,佔全年26%;夏季日照時數493.5小時,佔全年36%;秋季日照時數415.1小時,佔全年30%;冬季日照時數111.4小時,佔全年8%。日照時數最多月為7月,202.0小時,月照時數最少月為12月,28.1小時。
● 降水
2018年,雁山區降水量1553.8毫米,降水日數164天。其中,春季降水42天,551.4毫米;夏季降水46天,478.8毫米;秋季降水41天,337.2毫米;冬季降水35天,186.4毫米。降水最多月為7月,262.4毫米,降水最少月為2月,28.7毫米。年內日最大降水量出現在5月7日,24小時降水量78.4毫米。
● 濕度
2018年,雁山區平均相對濕度為80%,其中1月為76%,2月為66%,3月為82%,4月為80%,5月為82%,6月為81%,7月為82%,8月為83%,9月為78%,10月為80%,11月為85%,12月為84%。
● 風
2018年,雁山區平均風速為1.7米/秒。月平均最大風速出現在1月,為2.1米/秒,月平均最小風速出現在7月,為1.4米/秒。年極端最大風速為19.1米/秒,出現在9月16日。全年最多風向為北東北風。
● 霜
2018年,雁山區初霜日為12月18日,終霜日為2月6日。全年霜的初終間日數51天,無霜期日數328天。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雁山區年平均降水量1764毫米;灕江、相思江年平均徑流量44.49億立方米。水庫塘壩年有效庫容800萬立方米,其中水庫686萬立方米,塘壩庫容114萬立方米。地表水年均徑流深1002.66毫米,年均徑流量28876萬立方米。其保證率為50%時,全區地表水徑流量30154.55萬立方米,地下儲水量12120.81萬立方米,全區水資源總量42275.36萬立方米;當保證率為95%時,區境地表水徑流量23081.65萬立方米,地下儲水量9523萬立方米,水資源總量32604.65萬立方米。全區可利用水資源2.30億立方米。
雁山區
雁山區
土地資源
雁山區域土地總面積30204.9公頃;其中,耕地5070.27公頃,佔16.78%;園地面積3834.90公頃,佔12.69%;林地面積14640.18公頃,佔48.47%;牧草地面積762.1公頃,佔2.52%;居民點及工礦用地面積1883.22公頃,佔6.23%;交通用地面積739.27公頃,佔2.45%;水域面積2260.12公頃,佔7.48%;濕地118.98公頃,佔0.39%;特殊用地545.19公頃,佔1.8%;其他土地350.67公頃,佔1.19%。
礦產資源
雁山區已探明的礦產有石灰岩、黏土、砂岩、鐵礦、油頁岩、大理石、方解石等。石灰岩、方解石各鄉鎮均有分佈。黏土主要分佈在柘木鎮下窯、嶺子底、祿坊以及桂陽公路兩側。砂岩分佈在大埠鄉臘山、陶家、柘木鎮祿坊、衛家裡等。鐵礦分佈在大埠鄉黎家。油頁岩分佈在雁山鎮西龍村。大理石分佈在柘木鎮蘇家。方解石已在大埠鄉、雁山鎮部分開採。
植物資源
雁山區區域內保存的植物種類達4000餘種,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銀杉水杉、紅豆杉、金茶花、望天樹伯樂樹桫欏福建柏鵝掌楸閩楠觀光木蜆木格木等,另有紅豆樹、綠萼梅、方竹、丹桂、廣西裂果薯、桂林烏桕、大旗瓣鳳仙花等,區域內古樹有樹齡達250年以上的有樟樹重陽木楓香、榕樹、柏樹、桂花樹、酸棗、冬青、黃連木、鐵樹等共105株,其中樟樹51株、重陽木31株、其他樹種23株。大埠鄉付上村委會小山底村重陽木樹齡在1100年以上。
動物資源
雁山區域內動物總體約有68目295科1593種;其中,最常見的有以下類種:哺乳類動物有野豬、野貓、野兔、野山羊、箭豬等13種;鳥類有野雞(環頸雉)、竹雞、禾雞、鷓鴣、斑鳩、布穀、喜鵲、烏鴉、黃鸝、畫眉、燕子、相思鳥等19種;魚類有鯉魚、草魚、鯽魚、青魚、鰍魚、鱔魚、鰱魚、鱅魚等25種;甲殼類(介類)有蝦、螺、龜、鱉、鰲、河蚌、螃蟹7種;兩棲類有青蛙、山螞等;爬行類有蛇、壁虎、蛤蚧、蚯蚓、蜥蜴、蝸牛6種;昆蟲類有蝴蝶、蟋蟀、螢、蟻、蜘蛛、螳螂、蜻蜓、蟬(知了)、蜜蜂等23種。

經濟


綜述

2018年,雁山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8.06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5.49億元,同比增長4.5%;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5.25億元,同比增長12.6%;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7.32億元,同比增長6.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71元,比上年增長7.7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69元,比上年增長9.80%。
2019年,雁山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2%。其中,第一產業增長5.1%;第二產業增長15.9%;第三產業,增長4.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1%;財政收入1.59億元,增長7.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13元,增長6.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18元,增長10.6%。

第一產業

2018年,雁山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64億元,比上年增長4.60%;全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58億元,比上年增長4.56%。
2019年,雁山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5.3%;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增長5.3%。

第二產業

2018年,雁山區工業總產值10.46億元,比上年增長16%;工業增加值3.10億元,比上年增長15.90%。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41億元,比上年增長19.7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7億元,比上年增長25.60%。
2019年,雁山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2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1.9%。

第三產業

2018年,雁山區接待遊客700.9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2.67%;旅遊總消費82.16億元,比上年增長32.56%。
2019年,雁山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6億元,增長8.0%。
2019年,雁山區接待遊客總人數821萬人次,增長17.1%,旅遊總消費98.87億元,增長20.3%。

交通


灕江在雁山區內穿過。桂林至陽朔高等級旅遊公路、桂林至磨盤山碼頭一級公路、桂林至竹江碼頭公路、桂林繞城高速公路,以及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均經過雁山區,與準備實施的桂雁大道、臨桂至雁山高等級公路構成了轄區便捷的交通網路。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雁山區有幼兒園15所(其中民辦幼兒園9所),在園兒童2686人(其中民辦幼兒園1908人);學前一年幼兒毛入園率114.5%,學前三年毛入園率138%;有小學9所(含民辦2所)、教學點5個,專任教師374人(含民辦學校59人),在校學生5266人(含民辦學校693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輟學率為0;有中學2所,專任教師178人,在校學生2109人,適齡少年入學率100%,輟學率為0。全區公辦中小學校有職稱的教師532人,其中高級職稱85人、中級職稱338人、初級職稱109人。
截至2018年末,雁山區駐區高校有廣西師範大學雁山校區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桂林理工大學雁山校區、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桂林旅遊學院、廣西桂林農業學校、桂林市衛生學校、桂林市農業科學院。
雁山區
雁山區

科學技術

截至2018年末,雁山區駐區研究所有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桂林農業科學研究所、廣西蠶業科學研究院桂林分院。

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末,雁山區擁有業餘藝術表演團體24個,演出場次42場;公共圖書館1個,圖書藏量3.1萬冊;文化站4個;放映電影414場次,觀眾15000人次。

醫療衛生

截至2018年末,雁山區有各類醫療機構59個(含村衛生室、個體診所和醫務室),衛生機構床位89張,衛生技術人員(含聘用人員)118人(不含個體診所和醫務室),其中,執業醫師(助理)42人,註冊護士(師)55人,藥師(士)11人,技師(士)8人,其他2人。

社會保障

2019年,雁山區民生領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80.8%,連續三年超過75%。城鎮新增就業998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新增462人。全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98.53%,養老金足額發放率100%。發放低保、救助、特困、孤兒、殘疾人補助、高齡老人補貼等資金1442.1萬元。

脫貧攻堅

2019年,雁山區完成蘇家貧困村出列、992名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為0.04%。全區“5+2”特色產業覆蓋率96.56%,貧困村“3+1”特色產業覆蓋率達到100%,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4萬元以上。完成易地扶貧搬遷舊房拆除59戶、人飲工程4個,資助貧困戶學生40.74萬元。實現貧困人口住院報銷比例91.14%、慢性病報銷比例82.45%。

旅遊


景點

綜述
雁山區境內風景名勝有灕江、相思江、冠岩、父子岩等山水自然風貌;有雁山公園、唐氏莊園、相思埭遺址、廟岩洞穴遺址、桂州窯窯址、竹園漢墓群、馬君武墓羅盛教烈士陵園等自治區、市文物保護單位;有壽崴古寨、雁咸古寨門、潛經白氏宗祠、潛經清真寺、竹園廟門橋等古寨古建築;有冠岩景區、愚自樂園、雁山植物園、神龍谷、蛇王李莊園、龍門古榕等生態園林人文融合景觀。其中灕江雁山段是桂林灕江景區5A級景區的一部分;桂林冠岩景區、愚自樂園是4A級景區;神龍水世界景區、多耶古寨——蛇王李景區是3A級景區。
灕江雁山段
灕江燕山段在雁山區域內有21千米航線,從凈瓶山起,經靈川縣大圩古鎮,至草坪冠岩景區。
雁山區
雁山區
冠岩景區
灕江冠岩景區位於雁山區草坪回族鄉,景區佔地面積400公頃,旅遊項目及配套設施有冠岩地下河遊覽區、電動觀光滑道、重力觀光滑道、雲霧山莊、鄉吧島、冠岩飯店等。
雁山區
雁山區
古桂柳運河
古桂柳運河,又名陡河:座落在會仙鎮境內,與興安靈渠(東渠)相對,也稱西渠,開鑿於唐長壽元年(620年),全長15公里。沿河建閘水陡24座,均用料石砌就,運河源起會仙圩北角面積約30畝的分水塘,東流至桂林市雁山鎮社門嶺與良豐河連接,注入灕江;西流經四塘大灣達蘇橋,注入洛青江下匯柳江。離桂25公里,路面為三級柏油路,當地人稱睦洞湖。
雁山公園
又名“西林公園”,建於1869年,地處桂林-陽朔公路東側。是廣西現存三座古典園林中修建最早面積較大建園造詣較高,頗具南方特色的私家古典園林,素有“嶺南名園”之美稱。
雁山區
雁山區
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
植物研究所
植物研究所
又名桂林植物園,始建於1958年,是中國南方植物種質資源保存的集中地之一,是中國華南地區專門從事植物引種栽培研究的科研基地之一。現為中國科學院十大植物園之一,收集了世界各地及國內植物2100多種,近200種植物屬世界瀕危植物。園內的標本館為華南第二大植物標本館,館藏維管束植物標本35萬份,園內還有李四光創建的地質研究所舊址。
馬君武墓
馬君武為中國近代獲得德國工學博士第一人、政治活動家、教育家。擔任孫中山革命政府秘書長、廣西省省長,北洋政府司法總長、教育總長等職。是國民黨元老級人物。馬君武墓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愚自樂園
是中國唯一的文化藝術公益重點項目,位於中國南部風景如畫的桂林雁山區大埠鄉,由台灣企業家曹日章先生創辦。愚自樂園的建設內容,以國際雕塑公園為主體,包括雕塑園區、洞窟藝術、美術館、雕刻館、繪畫館、工藝館、藝術村、藝術度假村、心靈潛能開發中心、藝術家工作室、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壁畫宮、溫室苗圃、世界花廊、人工湖等等。
羅馬街
位於雁山區雁山鎮以南800米桂陽公路東側的桂林羅馬街,是一個集購物、休閑、娛樂、餐飲、旅遊觀光、文化、業務為一體的街區型、開放式購物中心。項目總投資愈千萬元、佔地3.62公頃,建築總面積8000平方米,擁有各種規格商鋪56間,國際標準停車位近百個,16000平方米的主題廣場。
桂林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
桂林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批准實施的全區“十大”示範園區之一,是廣西“十五”期間農業的重點建設項目,在桂林市雁山鎮建設,由桂林市農科所內的桂林市現代農業與生態旅遊示範基地擴大而成,規模1200畝。
雁山區
雁山區

文化


文物古迹

綜述雁山區內有文物古迹保護單位共11處,其中自治區級1處,桂林市級10處。
古遺址廟岩洞穴遺址、相思埭(桂柳運河)遺址、鐵山岩洞穴遺址、父子岩洞穴遺址、牛鼻塘岩洞穴遺址、大岩口洞穴遺址、齋公岩洞穴遺址、寺岩洞穴遺址、安子山岩洞穴遺址、庵山岩洞穴遺址、志山岩洞穴遺址、廖家岩洞穴遣址、牛欄洞洞穴遺址、貓山岩洞穴遺址、大稷岩洞穴遺址、看雞岩洞穴遺址、桂州窯窯址
古建築桂林科學實驗館、唐氏莊園、雁山園(雁山別墅)、白氏宗祠、唐氏宗祠、熊氏宗祠、唐民三故居、李四光故居、明志樓、潛經清真寺
墓葬竹園村漢墓群、馬君武墓、熊得山墓
其它李向群紀念館、羅盛教烈士陵園、廟門橋、涼風橋、壽嵅古寨、雁嵅寨門群、寡婦橋
中國傳統村落
2016年12月9日,雁山區大埠鄉大埠村委大崗埠村和柘木鎮祿坊村委祿坊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國家文物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方言

唐宋時期,雁山區域的語言為古平話。明清及民國時期,桂林官話得以確立推廣。新中國成立后,普通話逐漸普及。現階段中小學教學一律使用普通話,人們日常交際語言以桂林話為主。在農村,村民們仍以講平話為多。

名優特產

灕江啤酒魚像川菜中火鍋魚的做法,先煎,再放啤酒及各種調料燒制而成,魚不易燒糊且受熱均勻,入口果
然鮮辣可口,無腥味。
桂林米粉圓細、爽滑、柔韌,具有獨特的風味。其做工考究,其特點是潔白、細嫩、軟滑、爽口。其吃法多樣。
桂林腐竹
桂林腐竹大約盛行於唐代,沿襲至今,腐竹成了桂林的傳統食品。得益於灕江和桃花江水泡浸大豆以及傳統的特別製作工藝。成品顏色淡黃、油麵光亮、枝條肥胖、空心鬆脆、品質優良。
桂林西瓜霜以西瓜為原料,配以黃連川貝、黃芩、梅片、薄荷腦等,依據中醫原理,採用現代化科技精製而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清音潤喉,利咽祛腐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