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半夏
京半夏
幾種半夏形狀特徵不同
京半夏
姜半夏,其形同生半夏。但表面棕色或棕褐色,質硬脆,斷面淡黃色,常具角質樣光澤。氣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
京半夏,其形同生半夏。但外表黃色或金黃色,顆粒大小均勻,質脆,內心黃色。無麻味。
法半夏,呈類球形或破碎成不規則的顆粒狀。表面淡黃色、黃色或棕黃色,質較鬆脆或硬脆,斷面黃色或淡黃色,顆粒者質稍硬脆。氣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除內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尚未發現野生的外,全國各地廣布
【藥名】:半夏
【英文名】:Pinellia Tuber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塊莖。
【功 效】: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主 治】:治濕痰冷飲,嘔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脹滿,痰厥頭痛,頭暈不眠,外消癰腫。
【性味歸經】:辛,溫,有毒。①《本經》:“辛,平。”②《別錄》:“生微寒,熟溫,有 毒。”③《藥性論》:“有大毒。”④《日華子本草》:“味?辛。”⑤《醫學啟源》:“《主治秘要》雲,性溫,味辛苦。”
入脾、胃經。①《湯液本草》:“入足陽明、太陰、少陽經。”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脾、胃三經。”③《本草經疏》:“入足太陰、陽明、少陽,手少陰經。”④《本草匯言》:“入手陽明、太陰、少陰三經。”⑤《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用藥忌宜】:一切血證及陰虛燥咳、津傷口渴者忌服。①《本草經集注》:“射干為之使。惡皂莢。畏雄黃、生薑、乾薑、秦皮、龜甲。反烏頭。”②《藥性論》:“忌羊血、海藻、飴糖。柴胡為之使。”③張元素:“諸血證及口渴者禁用。孕婦忌之,用生薑則無害。”④《醫學入門》:“凡諸血證及自汗,渴者禁用。”
【藥物配伍】:配橘皮,共奏燥濕化痰,健脾和胃,理氣止嘔之功;配茯苓,是治療痰飲濕濁的常用藥對;配黃芩,清肺化痰,燥濕降逆;配硫黃,溫腎逐寒,通陽泄濁;配枇杷葉,下氣降逆,燥潤相兼,寒溫並施;配皂莢,祛風痰,開關竅;配天南星,祛風痰效著;配天麻,化痰熄風;配栝蔞,化痰散結,寬胸消痞;配黃連,辛開苦降,舒理氣機,調和胃腸,寒溫並施。
京半夏
半夏包括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京半夏四種炮製規格。
1、生半夏,不用炮製輔料,將原藥材揀凈雜質,篩去灰屑即可。
2、法半夏,是生半夏用20%的白礬為輔料經過炮製而得。
京半夏
半夏
京半夏片
京半夏
處方中寫半夏、半下指制半夏或水半夏、姜半夏。為生半夏用生薑汁、白礬制過入葯者。制后毒性降低,和胃止嘔作用增強。
法半夏又稱法夏、法下、黃法夏、京法夏、京夏、京半夏。為生半夏用白礬、甘草、石灰加工炮製后入葯者。毒性降低,化痰作用增強。
清半夏又稱清水半夏、清夏、清下、清夏片。為生半夏用白礬加工炮製后入葯者。毒性及燥性降低,化痰作用增強。
青鹽半夏又稱鹽半夏。為清半夏用青鹽水浸拌,曬乾入葯者。毒性降低,清熱化痰作用增強。
竹瀝半夏為清半夏用鮮竹瀝淋灑拌勻,待竹瀝被吸盡,曬乾入葯者。清熱化痰止咳作用增強。
【商品名】:半夏,以個大、形圓、色白、皮凈、乾燥、質堅實、粉性足者為佳。
【動植物資源分佈】: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分佈。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7~9月間採挖,洗凈泥土,除去外皮,曬乾或烘乾。
【拉丁名】:藥材Rhizoma Pinelliae原植物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
京半夏
京半夏
京半夏
中藥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e 的塊莖,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能,用於痰多咳喘,痰飲眩悸,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等多種病;而其偽品水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頭尖Typhonium flagelliforme 的塊莖,僅具有燥濕,化痰的功能,用於咳嗽痰多,支氣管炎。兩者的基源、性狀、功效均不同,尤其是價格相差很大,大約是8:1,近來,市場上大量水半夏冒充半夏,自四月份以來,共抽檢10個半夏,其中有3個半夏,其餘7個均為水半夏,經對10個抽樣半夏檢品檢驗、研究,並請示中檢所有關專家,總結出半夏與水半夏的鑒別要點:
半夏:呈類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徑1-1.5cm,表面白色或淺黃色,頂端有凹陷的莖痕,周圍密布麻點狀根痕;下面鈍圓,較光滑。質堅實,斷面潔白,富粉性。無嗅,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水半夏:呈類圓錐形、半圓形或橢圓形,直徑0.5-1.5cm,表面類白色至棕黃色,並有多數隱約可見的細小根痕;頂端類圓形,有凸起的葉痕或莖痕,有的下端略尖。質堅實,斷面白色,粉性。無嗅,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理化鑒別:半夏生品含有精氨酸,而水半夏不管是生品還是炮製品,均不含有精氨酸。
出自《神農本草經》 ①《御葯院方》:“法制半夏,清痰化飲,壯脾順氣。用大半夏湯洗七次,焙乾再洗,如此七轉,以濃米泔浸一日夜。每一兩用白礬一兩半,溫水化浸五日,焙乾。以鉛白霜一錢,溫水化,又浸七日,以漿水慢火內煮沸,焙乾收之。每嚼一、二粒,薑湯送化下。”“紅半夏,消風熱,清痰涎,降氣利咽。大半夏湯浸焙制如上法。每一兩入龍腦五分,硃砂為衣染之。先鋪燈草一重,約一指厚,排半夏於上,再以燈草蓋一指厚,以炒豆焙之,候干取出。每嚼一、二粒,溫水送下。”②《本草圖經》:“由跋絕類半夏,而苗高近一、二尺許,根如雞卵,大多生林下,或雲即虎掌之小者,足以相亂。”③《中國醫學大辭典》:“姜半夏,有寒痰者宜之。”“竹瀝半夏,痰之偏於黃稠者宜之。”“宋半夏,其性質與仙半夏相近,而較法半夏為純,虛體有痰者宜之。”“法制半夏性質介於姜半夏與竹瀝半夏之間,痰之不寒不熱者宜之。”④《增訂偽藥條辨》:“蘇州戈制半夏,其色黃亮,氣香有肉桂氣,性溫燥,炳章實驗,治寒濕痰上壅氣喘確效。凡治陰虛熱痰氣喘,苟誤服之,必因燥熱而咳血自汗。”⑤《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半夏,全草有毒。中毒癥狀:食少量可使口舌麻木,服多量則致喉舌燒痛,腫脹,呼吸遲緩而不整,痙攣,最後麻痹而死亡。解救方法:服蛋清或麵糊,果汁或稀醋。對症治療:痙攣時給解痙劑,針刺人中、合谷、湧泉;出現麻痹則給興奮劑。民間驗方用:一。醋一至二兩,加薑汁少許,內服或冷漱;二。生薑一兩,防風二兩,甘草五餞,用四碗清水煎成二碗,先含漱一半,后內服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