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遺室詩話

石遺室詩話

《石遺室詩話》,近代中國詩論著作,作者陳衍。記載了同光體詩派的來由及武昌說詩、濤園說詩等活動,提出了陳衍詩論的觀點和主張。

作者


陳衍,號石遺。陳衍寫詩話,主要是樹立同光體旗幟。早在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他和同光體詩人沈曾植鄭孝胥同客武昌時,經常論詩,曾植要他“記所言為詩話”,但他沒有動筆。1912年,客居北京,梁啟超編《庸言雜誌》,約他每月寫詩話1卷。到1914年《庸言》停刊,詩話僅發表13卷,坊間據以石印流傳。次年,李宣龔約他為《東方雜誌》續寫詩話,也是月寫1卷,至18卷而止。1929年商務印書館出版32卷本,是他刪改合併舊稿且續增新稿而成。以後,他又續寫,一小部分曾發表於《青鶴雜誌》。1935年無錫國學專門學校為刊行《續編》6卷,流布未廣。
陳衍(1856~1937) 近代詩人。字叔伊,號石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緒八年(1882)舉人。曾入台灣巡撫劉銘傳幕。二十四年,在京城,為《戊戌變法榷議》十條,提倡維新。政變后,湖廣總督張之洞邀往武昌,任官報局總編纂,與沈曾植相識。二十八年,應經濟特科試,未中。後為學部主事、京師大學堂教習。清亡后,在南北各大學講授,編修《福建通志》,最後寓居蘇州,與章炳麟、金天翮共倡辦國學會,任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教授。

觀點和主張


體會淵微

這部詩話 記載了同光體詩派的來由及武昌說詩、濤園說詩等活動;提出了陳衍詩論的觀點和主張,如強調學古要“體會淵微”,“作詩是自家意思,自家言說”,反對“甚囂塵上之不可以娛獨坐”,標舉“開元、元和、元□”的“三元”之說,認為“宋人皆推本唐人詩法,力破餘地”,區分道光以來宋詩流派的兩種風格趨向;闡述了前人的詩歌理論,如論梅堯臣、姜夔、嚴羽、方回、鍾惺、譚元春、宋大樽等的詩論;評述了前人注詩的得失,如論馮浩《玉溪生詩集箋注》、陳沆《詩比興箋》等;也論述了他關於寫詩藝術的各種見解,如論謝(靈運)、杜(甫)、柳(宗元)詩的制題,論結構,論歷代寫景佳句,論杜(甫)、韓(愈)七絕特色,論宋人絕句等;對古代到道光、咸豐以前詩人,有許多專評,如其中大量評論杜甫、陸遊詩,又如王安石、鍾惺、譚元春、王士禎、宋湘、錢載、王又曾、祁寯藻、程恩澤、陳沆、鄭珍以及閩詩的前輩作家,各佔有一定的篇幅。

同光體詩派

這部詩話的主要特點在論同時代詩人,重點在同光體詩派的各重要作家,如陳三立、沈曾植、鄭孝胥、袁昶、林旭、陳書、陳寶琛、葉大庄、沈瑜慶、何振岱、俞明震、陳曾壽、夏敬觀、李宣龔、胡朝梁等,評介很詳。此外各派代表作家,如王闓運李慈銘、張之洞、張佩綸易順鼎樊增祥、李希聖、曹元忠、冒廣生、寶廷、梁鼎芬、趙熙、羅惇曧以及詩界革命的黃遵憲、康有為、梁啟超,都評論到。

論詞

論詩以外,還有一部分論詞的。《續編》補充論述了前編所未提出的古代詩論鍾嶸詩品》,近代重要作家,如金天翮、許承堯、楊圻、靳志等以及其他作家作品。在32卷本出版以前,1923年,陳衍選輯的《近代詩鈔》24冊已出版,所選作家作品,超出《詩話》五、六倍。在各家小傳之後,也列有《石遺室詩話》,體例是仿照朱□尊《明詩綜》的《靜志居詩話》、王昶《湖海詩傳》的《蒲褐山房詩話》。其中所列《詩話》各條,有與32卷本內容相同的,也有的是32卷本沒有的。如果把它輯錄出來,可以補足《石遺室詩話》的缺遺。32卷本、6卷本,編成在《近代詩鈔》以後,所以有一些作家作品,未及收入《近代詩鈔》,特別是《續編》中所論及的若干重要作家。但《近代詩鈔》所評選到的若干近代著名作家,如姚燮、朱琦、魯一同、鄧輔綸、高心夔、江湜、金和、曾廣鈞、劉光第,《詩話》卻沒有論述到。因此,兩書有互相補充的作用。至於近代贛派的華焯、王瀣、王易、王浩、胡光煒,秀水派的金蓉鏡等,兩書都沒有論及,其他近代重要作家如丘逢甲,重要作品如樊增祥的《彩雲曲》、《后彩雲曲》,王國維的《圓明園詞》,金兆蕃的《宮井篇》等,也都沒有論及。

歷史成就

《石遺室詩話》是空前的大型詩話,在近代舊體詩的復古流派方面,起有一定作用,它代表了同光體詩人的意見,為近代詩歌史的研究者,提供了較豐富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