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

從事心理科學專業並有成就的人

心理學家是指從徠事心理科學專業並有成就的人。隨著心理學研究領域的日益多樣化,其隊伍日益壯大。大多數心理學家在大專院校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他們用於兩項工作的時間比例,隨不同環境而異。其他尚有從事研究,或同時從事診療的臨床心理學家;在工廠、部隊機關研究和解決選拔與訓練人才,鼓舞“士氣”,協調人際關係等問題的心理學家等。在美國等一些國家,心理學專家往往是以他在公認的心理學會或協會中的地位為標誌的。

創始人


心理學有不同的領域,每位心理學家只能工作在一個或少數幾個領域,因而需要一定的專業特長,這和別的學科的專家是一樣的。但是,心理學是一門中間科學,一位心理學家常常需要具備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方面的知識和素養。在自然科學方面,他需要了解神經科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生態學、物理學、數學和計算機科學;在社會科學方面,他需要懂得社會學、語言學、邏輯學、人類學等。
馮特
馮特
馮特實驗心理學的創始人,同時又是一位著名的民族心理學家,這並不是偶然的。西蒙是現代認知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在計算機模擬人的複雜行為,特別是問題解決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工作,但他又因為在管理學方面的傑出成就獲得了諾貝爾獎。科學之間的交叉和融合,是當代科學發展的重點,這一特點在心理學中表現的非常明顯。因此,知識面廣一些對學好心理學、當好一位心理學家是非常重要的。

定義


心理學家是研究人類行為的專家。心理學家關心人們為什麼那樣思想,那樣行動。他可能得過某個頗具水準的大學的心理學博士學位,或至少也完成了大學課程,並在這方面做過研究。他與精神科醫師和精神分析家不同點是:它沒有醫學學位。
應用特殊的訓練,心理學家可以提供下列服務:教育和職業指導、婚姻的勸導、個人智力和人格的測試。心理學家時常接受顧問的職位和教育工作。他們也擔任許多臨床的與研究的任務。
一個"臨床心理學家"(clinical psychologist)可以擔任心理治療的工作(參看“什麼是心理治療法?”這一節)。但幾乎沒有一個臨床心理學家依據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治療他的病人。
中國心理學會於自2008年10月份起開展心理學家認定工作,未經認定不得號稱“心理學家”。

類別


實驗心理學家,應用科學方法進行實驗,以發展對人和動物的學習、記憶、感覺和知覺等過程的基本了解。
生物心理學家,研究生物學因素如遺傳、感覺和神經系統,藥物和不同生物種類 對各種行為的影響。
社會心理學家,應用科學方法研究人們在社會情境中,或在至少另一個人面前所表現的行為。
發展心理學家,研究嬰兒期至成人期正常行為的發展,包括學習、知覺、社會行為和動機的發展。
教育心理學家,研究教育過程,以制訂並實施更好的教育制度。
個性心理學家,研究整個人,儘力發現行為的基本範疇,如內傾一一外傾,並尋找在這些範疇中測量和描述個人的方法。
臨床心理學家,通常集中注意於變態行為,儘力去了解、診斷和改變這種行為。
顧問心理學家,在沒有嚴重的心理障礙癥狀時,對解決個人問題或教育問題提出專家意見——例如,婚姻顧問、學習顧問和指導。
工業心理學家,通常為工商業企業工作,把心理學知識主要用於人事方針、工作條件、生產效率和決策等領域。
社會心理學家,研究人的社會化、社會認知、態度與態度變化、歸因理論、人類的攻擊性、利他行為、人際吸引與親和、群體心理和行為、社會影響和相符行為、環境與都市心理、廣告與消費者心理、愛情與婚姻心理。

國外名家


榮格
榮格可以說是精神分析學派裡面第二位最重要的人物。也是分析心理學的創始人。榮格(Carl G.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醫師,分析心理學的創立者。早年曾與弗洛伊德合作,曾被弗洛伊德任命為第一屆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的主席。
歷史上,唯有極少數的靈魂擁有寧靜的心靈,以洞悉自己的黑暗。而開創分析心理學的大師-榮格,便是這少數之一。他是佛洛伊德最具爭議性的弟子,並將神話、宗教、哲學與靈魂等弗洛伊德忽略的問題,引入了分析心理學派中。他,是現代思潮中重要的變革者和推動者之一。忽略了他,便忽略了與現代社會緊密攸關的整個思想。
榮格的分析心理學,他的集體無意識理論,不僅對精神分析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對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產生了影響,而且深深波及宗教、歷史和文化領域,著名學者湯因比、偉利和馬姆福德等都把榮格看作一種產生靈感的源泉。心理學史家舒爾茲說:“榮格的觀念能激發人們的思想,而且新穎,他提出了一種關於人的樂觀主義的概念,這種概念許多人認為是由於背離了弗洛伊德而有的、值得歡迎的變化。”就榮格與弗洛伊德二人的比較而言,另一位心理學史家墨菲的評論更加明快而富有魅力,他認為弗洛伊德與榮格都是負有非常不同使命的先知,弗洛伊德看到的是浩瀚的力量橫掃一切,人世也不免罹難,只能略做些敷衍塞責的抗議,然而在榮格看來,“有不斷擴大的領域容許同那莊嚴和那神聖的東西進行直接的接觸,有一種患者和醫生都甘願接受的鼓勵,自由無阻地朝著神秘追求的方向運動。”人們或許會這樣設想,前者是一位堅定的人物,“勇敢地對抗著一個異於宇宙的雖然宏大卻凄涼蕭瑟的力量”,對於這個宇宙,人類只可能提出局部而有限度的防禦;而後者卻是一位通往極富挑戰性的世界的嚮導,在他看來,對於這個世界,人類是真正與之協調一致的。
阿德勒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奧地利精神病學家。1870年生於維也納,1937年5月28日卒於蘇格蘭的阿伯丁。幼時身體孱弱,長大后決定學醫。1895年獲維也納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成為眼科和內科醫生。1902年參加弗落伊德的精神分析小組,曾任維也納精神分析小組的主席。后因強調社會因素和意識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並把補償缺陷的作用看作神經症的根本原因而與弗洛伊德發生明顯的分歧。
1912年,阿德勒自成一派,稱為"個體心理學"。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主張,人生而具有一種把人格統一於某個總目標的內驅力。他把這種內驅力叫作"追求優越",意思是說,每個人生下來存在身心的缺陷,因而產生補償這種缺陷的欲求,並且補償往往是超額的,即不僅抵償了缺陷,還發展為優點。他還認為每個人都有追求優越的獨特方式,或稱"生活風格"。生活風格這個概念對當代主張心理學採用特殊規律研究法的心理學家有影響。
他的主要著作有:《論神經症性格》、《個體心理學的時間與理論》、《理解人類本性》等。
艾賓浩斯
艾賓浩斯
艾賓浩斯
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德國實驗心理學家。1850年1月24日生於波恩附近的巴門,1909年2月26日卒於哈雷。17歲入波恩大學學習歷史和語言,後轉入哈雷大學及柏林大學獲博士學 位,1880-1909年間相繼在柏林大學、布雷斯勞大學及哈雷大學任教。他在前兩校各建成心理學實驗室,在哈雷大學則將原有的實驗室加以擴充。1890年他和A.柯尼希合創《感官心理、生理雜誌》。
他在擔任大學講席以前已獨自進行心理學實驗。立志要將實驗法應用於較高級的心理過程。所致力的課題就是記憶。他的研究成果載入《記憶》(1885)一書。他接受英國聯想主義心理學的觀點,以重複學習為構成聯想的條件。他用一次完全回憶所需要的重複學習次數來計算實驗的分數,稱為完全記憶法。另一計分方法稱作節省法,就是在一次完全回憶之後隔了一段時間已發生遺忘,此時再來學習原先的材料,看能節省多少時間或節省多少重複次數,從而推知保持的數量。他還設計了種種方法來探測在學習中所形成的是哪些聯繫,例如直接順次的聯想和間隔的聯想,順行聯想和倒行聯想等,並測定各種聯想的不同強度。他也較了學習有意義材料和無意義材料不同速度,比較了學習材料的不同長度對學習速度的影響,考察了過度學習、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的效應。最著名的保持曲線,即表明遺忘的發生是先快后慢的曲線,是永遠和他的名字聯繫在一起的。他連續5年(約1879-1884)用自己作被試,並嚴格控制自己的日常生活,使不影響其實驗的結果。除了記憶的研究是他的主要貢獻以外,他還研究過光的感覺,發表過色覺學說。他還發明一種填充實驗,後來被廣泛應用於智力測驗和作業測驗。他另有兩部心理學著作《心理學原理》(1902)和《心理學綱要》(1908)曾風行一時。
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1849-1936),蘇聯生理學家、蘇聯科學院院士。1849年9月26日生於梁贊,1936年2月27日卒於列寧格勒。1870年在聖彼得堡大學學習動物生理學,1875年轉入軍事醫學院學習,1883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學研究的卓越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獎金。他又是用條件反射方法對動物和人的高級神經活動進行客觀實驗研究的創始人,也是想帶唯物主義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創立者。他開始時研究血液循環和消化功能,但主要工作是關於高級神經活動的研究。
他發展了謝切諾夫關於心理活動反射本性的學說,把反射解釋為有機體與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要素。高級神經活動學說是其多年實驗研究的總結,主要記述在《動物高級神經活動(行為)客觀研究20年研究,條件反射》(1923)和〈大腦兩半球機能講義〉(1927)之中。他詳細地研究了暫時聯繫形成的神經機制和條件反射活動發展和消退的規律性,論述了基本的神經過程--興奮和抑制現象的擴散和集中及相互誘導的規律,提出了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學說和兩種信號系統學說。在蘇聯,他們被認為是對心理學問題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深入研究的自然科學基礎。他強調了心理與生理的統一,反對把心理的東西與生理的東西割裂開來。他應用客觀的方法對心理現象進行科學研究,揭示心理活動的生理機制有助於心理學擺脫內省主義的束縛。近幾十年來,生理學中的新進展使人們對心理的生理機制的認識不斷深入,並使高級神經活動學說本身得到發展。
比奈
比奈(Alfred Binet:1857-1911)。法國實驗心理學家、智力測驗的創始人。1857年7月8日生於尼斯,1911年10月8日卒於巴黎。1889年他和同事V.亨利一起建立了法國第一所心理學實驗室。1895年在他的倡導下,法國出版了第一種心理學雜誌《心理學年報》。
他的更重要的貢獻是與T.西蒙一同創造了測量智力的方法。1904年,巴黎教育當局委託他們二人制定鑒別學習落後兒童的方法。1905年,他們編成了《比奈-西蒙量表》,內有30個難度不同的試題,用以區別判斷、理解和推理的能力。1908年發表了這個量表的修訂本,這個修訂本不但增加了試題,而且使試題的難度隨年齡的增加而上升,量表的應用年齡是3-16歲。1911年又發表了這個量表的第二次修訂本,把應用年齡改為3-19歲。不幸的是,比奈在這次修訂本出版之前逝世。不久,比奈-西蒙的智力量表就被移植到許多國家,而他們首先使用的"心理年齡"和"年齡量表",也就成為廣泛應用的術語。比奈著述很多。其《智力的實驗研究》(1903)、《語句的記憶》(1895)、《推理心理學》(1886)等,都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費斯廷格
費斯廷格(1919-1989)。美國心理學家。1919年8月5日生於紐約市,1989年2?月11日卒於紐約。1939年他在紐約市立學院畢業后前往艾奧瓦大學,K.勒溫的指導下從事研究工作。於1940和1942年分別獲碩士和博士學位。1943-1945年在羅徹斯特大學任教。1945-1948年在馬薩諸塞技術研究所供職,隨後轉往密歇根大學團體動力學研究中心並任主任。1965年到斯坦福大學人心理學教授。1968年又轉任美國社會研究新校心理學教授。曾任美國心理學會的傑出科學家貢獻獎(1959)。
費斯廷格早年隨勒溫進行關於欲求水準的實驗研究,並從中闡發了社會比較理論,促進了團體動力學的發展。1957年出版《認知失調理論》一書,系統地表述了自己的心理學思想,對當時及隨後心理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認為,就兩個認知要素(思想、態度或信念等)而言,如果從一個要素可以導出另一個的反面,那麼這兩個要素不協調,由於認知失調在心理上是不愉快的,就會促使人們去減少失調以達到心理平衡。根據這種理論,如果人們的行為不符合其思想,那麼他們不是重組自己的思想以與行為保持一致,就是要改變行為以與思想保持一致。因而認知不協調為一種動機狀態,認知失調理論是動力心理學的一種新的觀點。
費斯廷格從1968年起離開社會心理的學領域而專註於對知覺問題的生理心理學研究,然而他的影響主要還是在於社會心理學中。他的主要著作還有:《衝突、決策和失調》(1964)和〈社會心理學回顧〉(1980,主編)。
庫爾特·勒溫
庫爾特·勒溫(Kurt Lewin,1890-1947),德裔美國心理學家,傳播學的奠基人之一,社會心理學的先驅,也是首先將格式塔心理學原理用於研究動機、人格及團體社會歷程的心理學家。他出生於普魯士波森省的莫吉爾諾鄉村的一個中產階級猶太家庭,因心臟病突發逝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的牛頓維爾(Newtonville)。
1909年進入弗賴堡大學學習醫學,那時他打算成為一個醫生。不久后即轉入慕尼黑大學學習生物學,后又轉到柏林大學,1910年開始攻讀心理學哲學博士,成為C. 斯圖姆夫的及門弟子,當時格式塔心理學派的三位創始人 M. 韋特海默、K. 考夫卡和W. 柯勒也都是斯圖姆夫的學生。在柏林大學期間,除學習心理學外,他也學習數學和物理學,他完成了許多關於聯想和動機的重要研究,並開始創建他的場論。1914年博士畢業,此時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直到1916年才獲得博士學位。大戰期間他在德國陸軍作為志願兵服役4年,官至陸軍中尉,曾因受傷而獲頒鐵十字勳章。1917年,他和教師瑪利亞(Maria Landsberg)結婚,他們有兩個孩子,這場婚姻維持了 10年。在1917年受傷療養期間,他發表了“戰爭形式”一文,文中首次提出場論的初步概念。
1921年他成為柏林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次年任講師,1927年晉陞為教授,在此期間與格式塔心理學派建立聯繫,並成為該學派的積極倡導者。1929年他參加了在美國耶魯舉行的國際心理學家會議,同年他和蓋特爾德(Gertrud Weiss)結婚,婚後育有兩個孩子。1932年應E. 波林之邀赴美任斯坦福大學訪問教授6個月,任期結束后,因逃避納粹執政后對猶太人的迫害,於1933年從德國來到美國定居,1940年成為美國公民。他先在康奈爾大學任教2年,1935年應聘於愛荷華大學兒童福利研究站工作,指導了一系列關於兒童實驗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由於他在社會心理學中努力研究的優良成果,1944年受聘到麻省理工學院任教,並擔任由他創辦的群體動力學研究中心主任。1944年,勒溫的母親逝於德國納粹集中營,3年後,勒溫去世。
勒溫雖與三位完形心理學創始人同時,而且關係密切,但他的心理學思想卻與他們三人不同。勒溫所研究者不是知覺、思維和問題解決等問題,而是將格式塔心理學的理念擴大到社會情境,從而研究人與環境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問題。在他的心理學研究中,最受重視的有以下兩方面:場論和群體動力學。
費希納
費希納(Gustav T heodor Fechner,1801-1887),德國心理學家。1801年4月19日生於路薩提亞的格羅斯-薩爾興,1887年11月18日卒於萊比錫。1817年入萊比錫大學學醫。1822年畢業,定居萊比錫。從事物理學的研究和譯作。1834年擔任萊比錫大學物理學教授,不久又任哲學教授。費希納因研究視覺致患眼疾,加上身體虛弱,1839年辭去物理學講席,長期卧病,達數十年之久。晚年,他在萊比錫繼續從事心理物理學的研究和寫作,並開展了實驗美學的工作。
費希納的心理物理學雖然出於唯心主義的哲學意圖,卻有一定的科學基礎。通過研究,他創造了最小可覺差法、正誤法及均差法,把物理學的數量化測量方法帶到心理學中來,提供了後來心理學實驗研究的工具。他的工作為W.馮特的實驗心理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費希納不愧為現代西方心理學的主要締造者之一。
馮特
馮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德國心理學家。1832年8月16日生於曼海姆北郊內卡勞,1920年8月31日卒於萊比錫。從1851年起,升入蒂賓根、海德堡、柏林等大學專攻醫學。1856年,受聘作赫爾姆霍茨的助手,得以親受赫爾姆霍茨的指導。自此轉入精神科學領域,重視"感官知覺"的問題。1859年-1862發表《對感官知覺理論的貢獻》一書。1863年出版《論人類和動物的心理學講演錄》,這部著作從許多方面論述人的意識現象和動物的心理。1874年出版《生理心理學綱要》,它是實驗心理學的第一部重要專著。同年,應聘任蘇黎世大學哲學教授。1875年又應聘於萊比錫大學任哲學教授.1879年,馮特在萊比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誌著獨立的心理學學科的誕生)。這個實驗室很快發達興旺起來,成為國際性的研究機構,致使國內外學者雲集於馮特門下。1889年出版了《哲學的體系》,這本著作代表了馮特哲學和心理學思想的精華。1900年至1919年9月從事於《民族心理學》一書的寫作和出版。這部共10卷4000餘頁的著作代表了馮特社會心理學的觀點和思想。
馮特是一位傑出的心理學家,應該是心理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他在心理學領域,把直接經驗的研究規定為心理學的任務,1862年率先提出"實驗心理學"的名稱,堅決利用生理學,堅持走實驗的道路。他能把過去所有關於心理實驗的結果加以收集並組織成一個系統,使心理學的面目大為改觀,即從哲學中獨立出來成為一門科學。他堅決主張用客觀的方法研究心理問題,這就是把心理學研究的權利從玄學家手中奪到科學家手中,為心理學的研究方法開拓了一條新的途徑。馮特以為心理元素,簡單的心理過程,只有兩類:一類是感覺和意象(意象是感覺之後大腦內相應的局部興奮引起的);另一類是情感。情感包括愉快和不愉快、興奮和沉靜、緊張和鬆弛,這就是馮特的情感三維學說。在複雜的心理過程中,他尤其重視統覺。認為統覺是表現心的意志性、主動性、統一性的作用。馮特的心理學觀點反映了從一種原子論的和分析的概念轉到一種比較統一和有機的概念。他就是在這方面影響了德國心理學的發展的。他在萊比錫心理實驗室的基礎上,逐漸創建了一個空前的國際心理學派,而且在心理學的各個領域都作出了富有教益的理論和實驗上的貢獻。但是,由於馮特的世界觀傾向、宗教信仰、哲學觀點以及當時思想潮流和科學條件等原因,給馮特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局限。這表現在:他的心理學的理論體系仍然沒有脫離舊時代傳統的影響,仍然把心理、精神、意識看作是靜止的,看不見它的真正成長和消滅,看筆尖各方面的真正的互相聯繫。儘管他提出了似乎是一套完整的心理發展規律,可是卻沒有真正把握住心理的發展規律。因此,馮特的心理學體繫到了20世紀初就逐漸發生了動搖,遭到了包括他的學生在內的不少人和不少學派的反對,很快地失去了他在心理學界的領導地位。未到馮特去世,他的學派就解體了。
馮特與新心理學
馮特是第一個現代心理學家,培養出了一大批早期心理學博士,寫出了第一本有分量的新心理學教科書《生理心理學原理》。馮特認為心理學的對象是與間接經驗相對立的直接經驗。間接經驗提供給我們的是關於某種東西的情況或知識,而不是經驗本身。經驗本身是對物質的直接體驗——直接經驗,它不受任何較高水平解釋的約束,也不為這些解釋所左右。正是這些基本經驗,形成了意識的基本狀態或心理要素。馮特想把心理或意識分析或分解為最基本的成分,正像當時的自然科學分解它們的研究對象一樣。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奧地利精神病醫生、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1856年5月6日生於摩拉維亞,1939年9月23日卒於英國。1873年進入維也納大學,1876年在布呂克的指導下,任助理研究員,188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他在求學時即與布羅伊爾醫生相友善。他看到布羅伊爾用催眠法治療癔病,感覺到身心關係的微妙。1887年他曾用催眠治病。但到了1892年左右,他發現催眠的療效不能持久,乃改用他所特創的精神分析療法,藉以挖掘忘記了的觀念或慾望。他認為被壓抑的慾望絕大部分是屬於性的,性的擾亂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1897年,他對自己進行了艱苦的自我分析,提出了戀母情結,即仇父戀母的情緒傾向。但必須指出,弗洛伊德的"性"是廣義的,他認為身體上的敏感部分都屬於性覺區。弗洛伊德的性的觀點使他失歡於布羅伊爾,並導致了精神分析學派的分裂,他的信徒阿德勒和榮格都因反對這個觀點而先後另立門戶。1909年,弗洛伊德應邀參加美國克拉克大學20周年校慶,並發表以精神分析為主題的講演。可見那時他已名揚國外了。1930年,他被授予歌德獎金。在他1936年是榮任英國皇家學會通信會員。
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有《夢的釋義》、《精神分析引論》、《精神分析引論新編》、《弗洛伊德自傳》
赫爾巴特
赫爾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德國哲學家、教育家和心理家。
1776年5月4日生於奧爾登堡,1841年8月14日卒于格丁根。18歲如耶拿大學,畢業后曾在瑞士任家庭教師,對教育發生了興趣。1802-1809年又到格丁根大學學習,取得博士學位。後任該校教師。1809年到柯尼斯堡大學繼任康德的哲學講座,歷24年之久。1833年回到格丁根大學任哲學教授,直至去世。
他的著作很多,有關心理學的主要著作有:《心理學教科書》、《作為科學的心理學》等。赫爾巴特的心理學思想直接受康德思想的影響,但有所發展。他第一次宣稱心理學是一門科學,認為他是建立在經驗之上的,所以心理學應該是經驗的科學。他還認為心理學應是數學的科學,要用數學的方法對心理量進行計算,因此他在心理學中第一次作了運用數學法的嘗試。他還吸收了英國聯想主義的思想和當時力學關於引力和斥力的概念來說明觀念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的關係。他為了進一步揭示觀念相互作用的規律,還提出了"意識閾"和"統覺團"的概念。認為一個觀念若要有一個完全被抑制的狀態進入一個現實觀念的狀態,便須跨過一道界線,這些界線便為"意識閾"。而任何觀念要進入意識內,都必須與意識中原有觀念的整體相和諧,否則就會被排斥。這個觀念的整體稱為"統覺團"。統覺團理論在教育上的應用使他成為近代的教育理論家。他的心理學思想屬於唯心主義體系,但其中也含有辨證法的因素。他明確主張心理學是科學,教育學應建立在心理學理論之上。他關於心理學的一系列思想對費希納的心理物理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以及各國教育理論都有直接的影響。
斯金納
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k Skinner,1904-1990),美國當代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主要代表。
1904年3月20日生於波士頓。1931年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斯金納在思想上深受巴甫洛夫、羅素的著作以及實證主義、操作主義的影響。他提倡一種"徹底的行為主義",主張心理學應該堅持描述環境和有機體行為之間可觀察的函數關係,認為主觀的心理活動實質上全都是有機體的反應,都具有物理的維度。他本人畢生致力於行為的實驗分析,從長期的研究中得出結論:欲使個體行為形成,強化必須依隨反應而發生。從50年代前後起,他開始嘗試將自己的結論以及行為主義的哲學觀點運用到認為科學的廣泛領域中去,引起了東西方思想界的注目。他一生在心理學上的成就很多。提出了操作性條件反射的規律。他還根據對強化作用的研究,發明了著名的"教學機器",並設計出"程序教學"的方案,對美國教育產生過深刻的影響。1968年,美國政府授予他最高的科學獎勵-國家科學獎章。1990年8月10日在美國心理學年會上被授予心理學畢生貢獻獎;8天後去世。
他的主要著作有:《有機體的行為》、《科學和人類行為》、《言語行為》、《教學技術》、《關於行為主義》等。他的小說《沃爾登第二》以及他的《超越自由和尊嚴》一書,曾在美國激起巨大的凡響和爭議。
華生
華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1958),美國心理學家、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
1878年1月9日生於南卡羅萊納州格林維爾,1958年9月25日卒於紐約州。16歲入格林維爾城的福爾滿大學學習哲學,1900年獲碩士學位。后入芝加哥大學學習,1903年獲哲學博士學位,論文題目是"動物的教育"。此後在芝加哥大學任講師。1908年轉任霍普金斯大學比較心理學教授。1915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18年獲福爾滿大學名譽博士。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在美國空軍系統任職。1920年因離婚案件被迫離開霍普金斯大學而轉入廣告行業。
他的行為主義思想首先是於1908年在耶魯大學的一次講演中提出的。1913年發表論文"行為主義者心目中的心理學"。1914年出版《行為:比較心理學導論》。1919年出版《在行為主義者看來的心理學》。1925年出版半通俗讀物《行為主義》,提出要建立行為之一倫理學。他的主要觀點是:心理學研究行為而不研究意識,行為最後可分析為肌肉收縮和腺體分泌,心理不過是輕微而內隱的行為;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應該是客觀觀察而不是自我內省;除最簡單的反射外,一切行為都是通過條件反射過程而後天習得的,心理學的任務就在於預測和控制行為。華生的觀點在美國20年代心理學界居最優勢地位。他的環境決定論對美國社會發生了廣泛影響。他否定意識的主張雖漸被棄絕,但在方法上強調客觀觀察的觀點則至今勢力不衰。
羅徠傑斯
羅傑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美國心理學家。1902年1月8日生於芝加哥附近的奧克帕克。早年主修農業和歷史。1924年畢業於威斯康星大學,同年進入紐約聯合神學院。後轉入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學習臨床心理學。1928年獲碩士學位,后受聘到羅切斯特市防止虐待兒童協會的兒童研究室工作。1930年任該室主任。1931年,在工作之餘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1940年到餓亥餓州立大學任心理學教授。1945年轉到芝加個哥大學任教。1957年回母校威斯康星任心理學和精神病學教授。1962年-1963年,任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研究員,以後又到佳利福尼亞西部行為科學研究所和哈佛大學任職。曾任1946年-1947年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49年-1950年美國臨床和變態心理學會主席,還擔任過美國應用心理學會第一任主席。
在1927年以來的半個多世紀中,羅傑斯主要從事諮詢和心理治療的時間和研究。他以首倡患者中心治療而馳名。他還在心理治療的實踐基礎上,提出了關於人格的"自我理論",並把這個理論推廣到教育改革和其他人際關係的一般領域中。1956年,他提出心理治療客觀化的新方法,並因此獲得美國心理學會的卓越科學貢獻獎。1972年,又獲美國心理學會卓越專業貢獻獎。
羅傑斯是當代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理論觀點與當代行為主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1956年,羅傑斯與斯金納共同署名發表了一篇題為"有關人類行為控制的若干問題---一篇專題討論文章"的爭議文章,載於美國《科學》雜誌上。該文就人本主義和行為主義在心理學若干基本理論問題上的分歧進行了深入的論述,闡明了人本主義心理學觀點,表現出作者對人類自我實現潛能、人的積極自主性的堅信。他的主要著作有:《諮詢和心理治療:新近的概念和實踐》;《患者中心治療:他的實施、含義和理論》;《在患者中心框架中發展出來的治療、人格和人際關係》;《學習的自由》。

中國名家


李一

李一
北京世紀藍夢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心理諮詢專家。
中國心理學會會員
北京心理衛生協會性健康專業委員會心理顧問
北京保護健康協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
北京學校心理衛生委員會委員
主要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研究,潛能開發研究與自信心訓練,心理諮詢診療
青少年違法犯罪與早戀,學習心理,教師心理健康,職業枯竭等在《中國紅十字報》、《中國醫藥報》、《生活周刊》等專業媒體發表專業文章數十篇。研究出適合中國人的自信心訓練法,潛能開發訓練、心理健康法等。《高考心理減負》主題講座在全國開展以來所到之處均受到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在多家電視台新聞中進行了相關報道。

宴松

宴松
中山大學心理學系兼職副教授
德國哥廷根大學心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1991年獲北京大學理學(心理學)和哲學雙學士學位,1996年獲波恩大學心理學碩士學位,2001年獲哥廷根大學理學博士學位(心理學),曾在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
講授課程:高級認知心理學(研究生)
研究興趣:視知覺、目標識別、感覺記憶與工作記憶、語言認知的神經心理學研究、認知的跨文化心理學研究
部分主持項目: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 on Visual Sensory Memory,funded by German Research Council (DFG) and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部分近期究論著:⑴Yan,S. & N. Schuette (2002). Loss of visual-spatial information through exogenous attentional schifting. In Martin Bauman,Andreas Keinath & Josef F. Krems (Hrsg.),Experimentelle Psychologie. Regensburg: Roderer.⑵Yan,S. (2001). Modaelitaetseffekt in Untersuchung zum visuellen sensorischen Gedaechtnis. In Alf Zimmer et al. (Hrsg.),Experimentelle Psychologie. Berlin: Papst. ⑶Sievert,Hans-Wolf & Yan,S. (1998). Die Reintegration im internationalen Personalmanagement. In C.I. Barmeyer & J. Bolten (Hrsg.),Interkulturelle Personalorganisation (S. 241-273). Sternenfels; Berlin: Verlag Wissenschaft & Praxis.

彭凱平

彭凱平
伯克利加州大學心理學系終身教授,博導,社會及人格心理學專業主任
198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心理系后留校任教,1987年聘為北京大學心理系講師。1989年赴美,在密西根大學做訪問學者。1997年獲密西根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受聘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系。現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系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加州伯克利大學社會及人格研究所(IPSR)文化與認知實驗室主任。兼任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客座教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管理科學國際博士導師。他的研究興趣包括社會和文化心理學、文化和認知、應用社會心理學。最近的工作涉及到自我概念,辯證思維,行為經濟、領導決策,組織文化等。
權威學術機構中擔任的主要職務:加州大學美國文化研究領導委員會委員,加大學術獎勵委員會委員,《亞洲社會心理學》編委,《華人心理學》編委,《社會及人格研究》編委,加大“社會及人格研究所”“東亞問題研究所”“健康研究所”研究員。曾獲得教育部春暉計劃,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美國國家心理健康基金會等多項資助與獎勵。
專著《心理測驗》曾獲北京大學青年教師科研二等獎(1988),專著《文化心理學》為美國多所大學指定參考書(2000)。論文《文化與歸因》,獲美國心理學會年度優秀論文獎(1994);論文《文化與辯證思維》獲美國密執安大學優秀論文獎(1997),論文《文化與種族認同》獲美國中西部心理學會研究生論文一等獎(1996);論文《文化,辯證與矛盾思維》,收入社會心理學經典論文(1999);論文《文化與人類推理》,收入《文化心理學手冊》(2001);論文《文化與思維繫統》,發表於《心理學評論》(2001),共計四本著作,41篇論文。
彭凱平教授還多次擔任國內外政府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的諮詢與培訓顧問,包括福特汽車公司,寶馬汽車公司中化集團,中航集團,思科公司,TCL 等。
現指導7位博士生、2位博士后,資助2位訪問教授。自97年來,共有3位博士生和3位博士后畢業。現分別任教哈佛大學,加州大學,東京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斯坦福大學及美國宇航局。

林仕錕

臨床醫學心理學專業
國內民俗心理學研究者
溫州海天心理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樂清市心理衛生協會副秘書長
CCTV催眠心理嘉賓
中國本土化心理學發展倡導者
《超然心靈咨商療法》、《禪鼓心理治療技術》創始人
主要研究方向:民俗心理學、本土化心理學、神經症動態治療技術
就職於溫州市海之蓮心理健康諮詢中心首席諮詢師,海天心理研究所所長,發表論文《論幸福溫州與心靈和諧概論》、《商道-企業組織系統發展學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