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政府
一級國家行政機關
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政府是上海市楊浦區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是上海市楊浦區的一級國家行政機關;對楊浦區人民代表大會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負責;在楊浦區人民代表大會閉幕期間,對楊浦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政府分別由區長、副區長和局長、委員會主任等組成。每屆任期五年,實行區長負責制。
楊浦區境地處上海市東北緣,為市屬十二個政區之一。建區伊始,區境面積為7.7平方公里。
據民國35年(1946年)統計,楊樹浦區人口為65985人。解放后,區境幾經擴大,1990年面積59.62平方公里,居民增至1124454人。
區境唐末宋初成陸,為長江三角洲和古吳淞江口沖積平原。
上海市楊浦區
1960年浦東洋徑區一部分划入境內后,區境就橫跨浦江兩岸。
區境在民國34年12月,建立第十九、二十兩個區(即榆林、楊樹浦兩個區)。
1950年6月,命名為楊浦區。1960年1月,楊浦與榆林合併為楊浦區。
1984年,五角場、殷行地區劃入。
至1990年,全區設16個街道辦事處及鄉、鎮人民政府各一。
1991年11月,調整為11個街道辦事處和一個鎮人民政府,承管全區政事。
1993年3月,歇浦路街道劃歸浦東新區。
區境瀕江近海,成陸於唐末宋初。北宋時已建有太平教寺(今蘭州路361號)和龍神廟(今萬安路小學),吳浙江的舊水道流經今五角場地區入海。明永樂二年(1404年),黃浦江改由范家浜橫貫區境南部再北折人吳淞口,沿江及其支流兩岸出現自然村落。
上海市楊浦區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開埠后,同治二年(1863年)至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區境沿黃浦江的1089平方公里先後闢為租界。於是修築道路,興建工廠和住宅,開始了城市化的過程。租界範圍以外的地區,民國18年(1929年)后在五角場,民國上海市政府建有一批“大上海計劃”的建築,侵華日軍曾在此築有兵營、道路和住宅,但仍以農業為主。
民國34年12月,始建楊樹浦區,面積7 7平方公里。解放后,經多次擴區,1984年五角場地區劃入后成現狀。區人民政府設於江浦路549號,下轄16個街道辦事處及鎮、鄉人民政府各一個。
1、執行上海市楊浦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決議,以及上級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規定行政措施,發布決定和命令;
2、領導所屬各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的工作;
3、改變或者撤銷所屬各工作部門的不適當的命令、指示和下級人民政府的不適當的決定、命令;
4、依照法律的規定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
5、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算,管理楊浦區行政區域內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環境和資源保護、城鄉建設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務、司法行政、監察、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
7、保護各種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
10、辦理上級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區長:薛侃
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上海市楊浦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上海市楊浦區商務委員會
上海市楊浦區建設和交通委員會
上海市楊浦區科學技術委員會
上海市楊浦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
上海市楊浦區司法局
上海市楊浦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上海市楊浦區財政局
上海市楊浦區審計局
上海市楊浦區文化局
上海市楊浦區體育局
上海市楊浦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
上海市楊浦區環境保護局
上海市楊浦區規劃和土地管理局
上海市楊浦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上海市楊浦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上海市楊浦區民防辦公室
上海市楊浦區旅遊局
上海市楊浦區金融服務辦公室
上海市楊浦區國家稅務局
上海市楊浦區監察局
上海市楊浦區民族宗教事務辦公室
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
上海市楊浦區文化執法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