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鄉

吉林省敦化市下轄鄉

黑石鄉,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敦化市下轄鄉,地處敦化市北部,東與官地鎮接壤,南與秋梨溝鎮相連,西與黃泥河鎮毗鄰,北與額穆鎮交界,行政區域面積191.42平方千米。

清初時期,為禁墾圍場;1983年,黑石公社改鄉。截至2018年末,黑石鄉戶籍人口有12016人。截至2020年6月,黑石鄉下轄20個行政村。

2011年,黑石鄉財政總收入556萬元,比上年增長12.6%。人均財政收入2488元,比上年增長13%。農民人均純收入8397元,比上年增長10%。2018年,黑石鄉有工業企業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

歷史沿革


清初時期,為禁墾圍場。
民國時期,設黑石保,屬額穆縣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設黑石村。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設黑石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劃歸敦化縣第九區。
1956年,設黑石鄉。
1958年,黑石鄉改公社。
1983年,黑石公社改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黑石鄉下轄20個行政村:黑石、朝陽、合格山、新立、蘇子河、安樂、自安、南檯子、前屯、后屯、幸福、丹南、插魚河、宋家、耕讀、牡丹崗、蛤蟆塘、東崴子、萬福、新集;下設29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黑石鄉下轄20個行政村:東崴子村、黑石村、南檯子村、立新村、蘇子河村、自安村、蘇北村、新集村、長福村、耕讀村、蛤蟆塘村、牡丹崗村、幸福村、黃花松村、后黃花松村、丹南村、紅勝村、宋家崗子村、叉魚河村、朝陽村,鄉人民政府駐黑石村。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黑石鄉地處敦化市北部、牡丹江河谷盆地和丘陵半山區。地勢西高東低。地形東南部為丘陵,西北部為低山地貌,中部為河谷平原。境內最高峰位於大頂子,海拔511.2米;最低點位於興隆川東牡丹江出境處,海拔400米左右。

氣候特徵

黑石鄉屬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2.6℃,1月平均氣溫-18℃,極端最低氣溫-39℃(1997年1月2日);7月平均氣溫19.8%,極端最高氣溫34.6℃(1997年6月28日)。最低月均氣溫-17.6℃(1997年1月),最高月均氣溫22.4℃(2010年7月)。平均氣溫年較差3.8℃,最大日較差27.5℃(1997年8月3日)。生長期年平均120天,無霜期年平均118天,最長達135天,最短為11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470小時,年總輻射129.5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165天(一般為4月15日至9月28日)。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72天,最多達80天(2010年),最少為50天(2009年)。極端年最大雨量845毫米(2010年),極端年最少雨量600毫米(2009年)。降雨集中在每年7—8月,7月最多。

水文

黑石鄉境內河道屬松花江流域,其中牡丹江流域面積300平方千米,佔82%;珠爾多河支流蘇子河流域面積約60平方千米,佔16%;主要河流有一級河牡丹江,二級河叉魚河、黑石河,三級河蘇子河,河流總長度40千米,河網密度6.7千米/平方千米。境內最大河流為牡丹江,從東南至正北方向在境內中部呈半圓形流經東崴子、萬福、耕讀、黑石、紅勝、自安、丹南等村后出境,境內河長約25千米,流域面積約300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黑石鄉境內主要樹種有松、柞、椴、樺、榆、楊、柳等。野生植物薇菜蕨菜、廣東菜、猴腿兒、大葉芹柳蒿芽、小根菜等山野菜;有山葡萄山裡紅山丁子山梨山杏李子榛子核桃等山野果,有榛蘑元蘑小灰蘑、小黃蘑榆黃蘑、粗腿蘑、趟子蘑等食用菌;有黨參桔梗刺五加五味子龍膽草益母草蒲公英車前子等中草藥。野生動物有刺蝟松鼠黃鼬野兔、野雞、野鴨、鴛鴦、喜鵲蠟嘴烏鴉家燕山雀麻雀青蛙、蛇等獸類、鳥類、兩棲、爬行動物近百種。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黑石鄉總人口12057人。另有流動人口547人。總人口中,男性6180人,佔51.3%;女性5877人,佔48.7%;18歲以下1859人,佔15.4%;18—60歲8716人,佔72.3%;60歲以上1482人,佔12.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0505人,佔87.1%;有朝鮮、滿、回、蒙古4個少數民族,共1552人,佔12.9%。其中朝鮮族735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47.4%。2011年,黑石鄉人口出生率7.8‰,人口死亡率1.7‰,人口自然增長率6.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3人。
2017年末,黑石鄉常住人口為8426人。
截至2018年末,黑石鄉戶籍人口有12016人。

經濟


第一產業

2011年,黑石鄉有耕地面積87840畝,人均7.3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3.8億元,比上年增長20%,實現農業增加值2.1億元,占生產總值的66%。糧食作物以玉米黃豆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41709噸,其中玉米29514噸,大豆8703噸,水稻2987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煙葉、蔬菜、食用菌。2011年,烤煙產量1344噸。畜牧業以飼養黃牛生豬為主。2011年,生產肉類1119噸,畜牧業總產值0.4億元。
截至2011年末,黑石鄉累計造林8萬畝,林木覆蓋率14.2%。漁業以養殖鯉魚草魚白鰱為主。2011年,水產品總產量120噸,漁業總產值305萬元。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1300台(輛)。

第二產業

2011年,黑石鄉工業總產值726萬元,比上年增長10%,實現工業增加值373萬元,占生產總值的1.2%
黑石鄉
黑石鄉

第三產業

商業
2011年末,黑石鄉有商業網點496個,職工784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億元,比上年增長10%。
金融業
2011年末,黑石鄉各類存款餘額0.48億元,比上年增長20%;人均儲蓄4207元;各項貸款餘額0.4億元,比上年增長20%。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黑石鄉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260人,專任教師20人;小學7所,在校生371人,專任教師8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80人,專任教師3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70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600萬元。

科技

2011年末,黑石鄉有各類科技人才1131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23人,經營管理人才31人,技能人才423人,農村實用人才654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黑石鄉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400平方米;村圖書室17個,藏書3.6萬冊;秧歌隊等文藝表演團體12個,會員300餘人;文化健身廣場1座,面積0.5萬平方米;新建村文化健身廣場3座;老年活動室16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2人。2011年末,黑石鄉有體育場地11個,門球場6個。1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6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黑石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7個,其中衛生院1個;病床1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8張。專業衛生人員1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8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7萬人次。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3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9737人,參合率95%;孕產婦死亡率為0。

社會保障

2011年,黑石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8戶,人數61人,支出20.4萬元,比上年增長25%,月人均279元,比上年增長22%;城市醫療救助2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9人次,共支出12.1萬元,比上年增長38%。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38戶,人數607人,支出89.6萬元,比上年增長32%,月人均123元,比上年增長37%;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2人,支出19萬元,比上年增長50.9%;農村五保分散供養55人,支出12.7萬元,比上年增長24.5%;農村醫療救助2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40人次,共支出2.7萬元,比上年增長40%;農村臨時救濟30人次,支出10萬元,比上年增長6.8%。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7.4萬元,比上年增長15.1%。

交通


黑石鄉有120縣道經過境內。

文化


地名由來
黑石鄉因鄉人民政府駐黑石屯而得名,明代中期此地稱赫席赫、赫石赫,赫席黑,清代轉音為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