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芪

豆科黃耆屬植物

北芪為多年生宿根性豆科植物,多為野生,後來經過發展也有許多是經過人工種植的。主要栽培品種為蒙古黃芪,別名白芪,又稱綿芪內蒙古黃芪。株高40~80cm。主根長且粗壯,根條較順直。莖直立,有分枝,具棱槽。單數羽狀複葉。總狀花序腋生。莢果膨脹、膜質、半卵圓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

簡介


北芪多生長在山區、半山區的乾旱向陽坡地上,或向陽林緣樹叢間。生長地植被多為針闊混交林或山地雜木林。土壤多為草甸土,土中伴有大量石英砂、深土層松、有機質豐富,無環境污染源。常年最高氣溫25~28℃,最低-35~-30℃,日照時間為2800~3000h,全年無霜期100~180d,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質,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被白色柔毛。
北芪,即黃芪,羽狀複葉有13-27片小葉,長5-10厘米;葉柄長0.5-1厘米;托葉離生,卵形,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4-10毫米,下面被白色柔毛或近無毛;小葉橢圓形或長圓狀卵形,長7-30毫米,寬3-12毫米,先端鈍圓或微凹,具小尖頭或不明顯,基部圓形,上面綠色,近無毛,下面被伏貼白色柔毛。總狀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總花梗與葉近等長或較長,至果期顯著伸長;苞片線狀披針形,長2-5毫米,背面被白色柔毛;花梗長3-4毫米,連同花序軸稍密被棕色或黑色柔毛;小苞片2;花萼鍾狀,長5-7毫米,外面被白色或黑色柔毛,有時萼筒近於無毛,僅萼齒有毛,萼齒短,三角形至鑽形,長僅為萼筒的1/4-1/5;花冠黃色或淡黃色,旗瓣倒卵形,長12-20毫米,頂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較旗瓣稍短,瓣片長圓形,基部具短耳,瓣柄較瓣片長約1.5倍,龍骨瓣與翼瓣近等長,瓣片半卵形,瓣柄較瓣片稍長;子房有柄,被細柔毛。
莢果薄膜質,稍膨脹,半橢圓形,長20-30毫米,寬8-12毫米,頂端具刺尖,兩面被白色或黑色細短柔毛,果頸超出萼外;種子3-8顆。花期6-8月,果期7-9月。
北芪
北芪
黃(紅)芪株高50-80厘米,主根粗大,圓柱形,稍帶木質化;紅紅芪根外皮粗糙,紅褐色,內部紅黃色,白紅芪根外皮淡白色,內部淡黃色;黃芪根皮淡褐色,內部黃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葉片為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圓形或長橢圓形,全綠,總狀花序,腋生,花蝶形。

生長環境


生於林緣、灌叢或疏林下,亦見於山坡草地或草甸中。
黃芪是深根系植物,宜種植在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喜冷爽氣候,抗旱性強,耐寒,怕熱又怕澇,氣溫過高常抑制生長;種皮較堅硬,吸水性差,發芽率低,種子萌發不喜高溫;忌重茬,不宜在重鹽鹼地、澇窪地、粘土地種植。

分佈範圍


產東北、華北及西北。全國各地多有栽培,原蘇聯有分佈。
北芪
北芪

栽培技術


播種育苗技術

1)選擇沙壤土培育中藥圃最佳。
2)細緻整地,一般深翻30~40cm,碎土耙平。
3)施肥、結合整地施足底肥,土壤消毒,每25~30kg/667m2農家肥為主要有機肥5方左右,有條件者增加到10方。無機肥二氨、尿素每7.5~10kg/667m2。
4)播種前實行冬灌。
5)播種採取春播,土壤解凍后,適時早播。採用大田或撒播方式,播種量每667m2黃芪15~17.5kg。播前用50%高錳酸鉀進行種子消毒。
6)播種後進行復土0.5cm,復沙0.3cm(復沙用細面紗,每667m22.5m3)。
7)追肥,每667m2尿素每次3.5~5kg,年追肥1~2次。
8)澆水,不嚴重乾旱時無需澆水,以免澆水後土壤坐實板結,影響藥材根莖生長。暑天土壤特別乾旱時,適當澆一次水即可。
9)越冬管理,不需要任何覆蓋物能自然正常越冬。

換床

1)翌年春季對培育藥材的一年生苗進行換床移植,挖出的一年生苗0.5kg鮮重約120株左右,產苗量667m2可達20萬株左右。
2)移植密度株行距一般為15×30cm,植苗量1.5萬株(約60kg)。
3)移栽時將苗根平放於深挖7cm左右的溝內,再復上土,整平即可。平放苗根主要是便於起苗,不影響根莖的生長。否則,二年生苗根莖達80cm長,起苗時就需挖80cm深,增加起苗難度,費時、費工,起苗成本費用相應增加,會降低經濟效益。所以平栽比直栽好。
4)事先規劃好的採種苗不需要換床移植,一般當年就有少量開花結實葯株,第二年全部開花結果。每667m2可採種35~40kg。在青海地區一般7月中旬左右黃芪種子基本成熟,視成熟程度採種,隨熟隨采。
5)採種及種子處理。種子採回平攤在土場面上或布單上曬乾,千萬不能在水泥地上曬,一面晒成鐵種子、播后嚴重影響發芽和出苗率。

田間管理

1)鬆土、除草。
2)病蟲害防治。主要有螻蛄金針蟲金龜子地老虎、葉甲、跳甲、蚜蟲,苗期要注意觀察,一經發現用樂果敵百蟲500倍液澆注或噴霧防治。常見病蟲害主要是白粉病根腐病(我們在田間地頭看到的便是白粉病),可噴160倍波爾多液進行防治。

主要價值


功能主治

黃芪乃補氣之司令,建脾之統帥,補血之精華。黃芪這味葯無論是古還是今,在藥用上都有深入研究探討的價值。
北芪
北芪
黃芪異名:戴(《本經》),戴椹、獨椹、蜀脂、百本(《別錄》)、王孫(《藥性論》)、百葯綿(候寧極《葯譜》)、綿黃耆(《本草圖經》)、黃芪(《綱目》)、劍芪(劉士廉《醫學集成》)、土山爆張根(《新疆藥材》)、獨根(《甘肅中藥手冊》)、二人抬(《遼寧經濟植物志》)。
黃芪性微溫,味甘,有補氣固表、止汗脫毒、生肌、利尿、退腫之功效。用於治療氣虛乏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黃芪益氣補中,生用固表托瘡。
黃芪的根是著名的中藥。商品黃芪呈圓柱形,略扭曲,長20~60cm,以條粗長、皺紋少、質堅而綿、粉性足、味甜者為好。含香豆素黃酮類化合物皂苷及微量葉酸和數種維生素等。味甘,微溫,具有補氣固表,托瘡生肌、利水的功效,主治氣血虛弱自汗、久瀉脫肛、子宮脫垂、腎炎水腫、蛋白尿、糖尿病、慢性潰瘍等症。概而言之,其性味功用大致是:味甘性溫無毒。入脾肺二經,炙則溫中,生則瀉火。可久服長服,是一種有效的昇陽補氣葯。具體說來主要作用有4方面,即溫肌肉而實腠理;益元氣而補三焦;內托陰證之瘡瘍;固表虛之盜汗。紅皮黃芪性寒,排膿消腫涼血退熱,治療骨蒸癆熱的功用超過黃皮黃芪,但補氣健脾之功遠不及黃皮黃芪。黃芪的功用有5個。即:
①益元氣而補虛,治療慢性衰弱症。以往認為黃芪治療此症必長服久服才能有效,不像附子、乾薑才下咽則其效立顯,可就仲景的用藥趨勢向上看,可以肯定說,對衰弱性病有一定療效。
②益中氣治療中氣下陷。腹腸為脾胃所司,苦泄與鳴,中氣下陷,亦即脾胃下陷。黃芪是負鼓盪谷氣以充肌表力量之職責,東垣謂內傷者,上焦陽氣下陷為虛熱非黃芪不可。
③瀉陰火去盜汗兼治虛汗,治療肌表衰弱症,黃芪治肌表衰弱是從仲景用黃芪諸方歸納出來的。
④去肌熱排膿消腫而止疼痛。
⑤托陰瘡活血為瘡瘍之聖葯。據近代研究,黃芪可加強毛細血管抵抗力,擴張血管,改善血行,使久壞之肌細胞恢復活力,故可治慢性潰瘍癰疽。肥白多汗之人可用黃芪,黑瘦人服黃芪易出現胸腹腫滿,因而主張不用。從功用上看,黃芪配防風功力可加倍,但防風能制伏黃芪,二者雖相畏,但配伍起來可相輔相成,止汗之功大增。故玉屏風散非黃芪防風則不能奏效。
民間流傳著“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意思是說經常用黃芪煎湯或用黃芪泡水代茶飲,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臨床實踐證明,黃芪不僅對體虛感冒、慢性腎炎等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還是中風患者的良藥。不少中風病人在恢復期及後遺症期,從中醫的角度看,其表現是“本虛”為主,兼有標識,出現一側肢體軟弱無力、容易疲勞、胃口差、口淡、多汗、解大便不順暢等氣虛癥狀,常可選用黃芪進行治療,以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中醫學認為,黃芪的性味甘、微溫,有補中益氣、止汗等的作用。黃芪還有生黃芪、炙黃芪之分,炙黃芪偏於補氣,生黃芪偏於生肌。中風患者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時,最好選擇炙黃芪來泡水當茶喝,每天常用量為30~50g,可連用3周,停1周為1個療程。
近代藥理的研究證明,黃芪花能夠改善糖尿病早期腎血流動力學異常,腎組織病理改變和保護修復腎小球基底膜,對腎炎、腎病和腎衰模型均有保護作用。對於檢測已成為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試驗大白鼠,黃芪治療能降低血糖,使肌酐清除率下降,從而改變糖尿病腎小球高灌注、高濾過狀態,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和腎肥大指數。
有研究表明黃芪中的黃酮、多糖、黃芪皂苷黃具有顯著的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可以清除超氧陰離子自由基過氧化氫、羥自由基等多種自由基,有試驗表明黃芪能降低高脂性肥胖大白鼠的自由基水平。還可以去卵巢引起的大鼠肥胖,恢復抗氧化能力,降低FFA水平。
黃芪還可作用於心肌,使心肌細胞內CAMP增高,激活依賴CAMP的蛋白酶,使Ca2+通過蛋白磷酸化Ca2+內流增加。黃芪皂苷具有較強的正性肌力作用,具有穩定細胞膜,保護心臟細胞,增加抗缺氧能力。對紅細胞的變形能力有激活並促進功能恢復的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稠度及凝固性,鬆弛平滑肌,擴張腦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循環,尤其改善微循環,可以抑制動脈血栓的形成;能有效地降低脂質過氧化作用,有較強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進而減輕中風缺血引起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