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口

安徽省池州市轄村

灌口鄉地處安徽池州市的西南部、古石城縣治地。后拆鄉併入殷匯鎮

歷史沿革


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分番陽、彭澤縣地置石城縣(治今安徽貴池市灌口鄉石城村),屬丹陽郡(治宛陵,今宣州市區)。
建武三十年(54年),石城縣為侯國(仍都石城村)。
永平十四年,石城國復為石城縣。興平二年(195年),地屬孫吳控制區。
晉太康二年(281年),廢石城縣,併入宣城縣(治今安徽南陵縣青弋江鎮)。
東晉復石城縣,仍治今灌口鄉石城村屬宣城郡(仍治宛陵,今宣州市區)。
隋開皇九年(589年)平陳,調整州、縣,廢石城縣。十九年,析南陵縣西5個鄉並石城故城置秋浦縣(仍治石城村),屬宣州。大業三年(607年)四月,秋浦縣改屬揚州刺史部宣城郡(仍治宣城)。隋末唐初,為杜伏威部控制區,仍舊制。
唐武德四年(621),為宣州總管府池州治。六年,池州為輔公祏宋國(治丹楊[陽],今南京市)控制區。
貞觀元年(627年),罷都督府、池州,秋浦縣(仍治石城村)屬江南道(地理區)宣州。

旅遊


灌口八景
灌口位於安徽貴池城西南,距城39公里,其域東與梅村接壤,西與牌樓相連,南與高坦交界,北與殷匯相鄰。秋浦河自南向北流經全境,殷(匯)石(台)公路縱貫南北。志載:灌口原是境內一古老集鎮,民國期間,灌口街道整齊,秋浦河水運方便,來往客商不斷,街上店鋪不下五十餘家。清代,灌口屬興仁鄉。民國年間設灌口鄉,解放后依舊制。1958年併入殷匯公社,1961年從殷匯公社析出,成立楊橋公社,1972年又改設灌口公社,且社址遷至鐵店鋪。1984年改為灌口鄉,2001年復併入殷匯鎮。灌口曾作為古石城和秋浦縣治所在地,前後長達七百多年,故而這裡名勝古迹甚多。如石城村內古石城遺址、郎山崖下秋浦玉鏡潭旁的昭明釣台、秀山昭明太子衣冠冢、舊溪仰天堂等。在胡姓居多的灌口村境內亦傳有八景之說,現分述如次:
龍門瀑布。但說龍門,不得不提一俗語:鯉魚躍龍門。史傳黃河由於河水渾濁,一般魚類不能生長,只有耐污的鯉魚生長十分良好,又由於其環境是黃色的泥水,所以黃河鯉魚是金色的鱗片,非常美觀。古代人發現金色鯉魚經常逆水上朔,在龍門瀑布形成跳躍的群體。但在瀑布以上,由於水流湍急,沒有任何魚類可以生存。所以古代人想象這些金色的鯉魚跳過龍門以後可能都成龍升天了。後來就有了“一登龍門,身價十倍”這句話。而擁有龍門瀑布這一景觀的也並非獨此一處。四川峨眉、廣東雷州早已名聞於世。且此龍門絕非在黃河壺口,而是在山雞羞淥水,不敢照毛衣的秋浦河畔。
龍門位於灌口南面,系一村民組,隸屬太田村所轄,后歸屬灌口村。村內山山相連,水系貫通。百鳥齊鳴,綠樹蔭濃,秋收金黃,嵇山霧凇,四季分明。嵇山臨近殷石路旁,從中將灌口和龍門劈開,一分為二。山間泉水叮咚,怪石嶙峋,雜樹叢生。每到汛期,秋浦被河水溢滿,山上清泉皆咕咕匯聚成一條寬碩的白練,從嵇山頂端俯衝而下,噴珠濺玉,蔚為壯觀。水勢迅猛、急驟,儼然向大自然展示絕無僅有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恢弘氣勢。瀑布撞擊山底的巨石聲響徹雲霄,在河畔,在龍門,在嵇山,都彷彿置身於龍門瀑布之中。順勢而下的水流沿著亂石肆意橫流,沖盪著黃泥,浸漫著枯藤、蓬蒿,然後像一條條蜿蜒逶迤的長蟲,湧入秋浦河。瀑布不是常年都掛在龍門。汛期掛的頻繁,也壯觀;旱期,了無蹤影;偶爾有些雨水,倒也順其自然,溪水淙淙,害羞而靦腆。累年積月,龍門因瀑布而被人所熟悉。
二郎夕照。中國民間俗神信仰中,二郎神為歷代婦孺皆知的神話人物,也是影響相當廣泛的一例。凡驅儺逐疫、降妖鎮宅、整治水患、節令賽會等各種民俗行為,莫不搬請二郎。二郎神世為水神。顧祿《清嘉錄》卷六云:六月廿四,為二郎神生日,患瘍者拜祈於蔚門內之廟,祀之必以白雄雞。舊時全國許多地方都建有二郎廟,凡有水災,必祈禱於二郎神。據說十分靈驗。灌口二郎廟,位於秋浦河畔下游,殷石公路西側。廟前溪澗,水流潺潺。二郎廟的東面是玉屏山的仰天堂。仰天堂以前是道觀。史載仰天堂始建於唐朝,四周花松翠竹環抱,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傳說古時有位法號目蓮的和尚,居於現今的舊溪村駱駝崗上的朝陽洞,在此洞中靜修。當時有一號稱宗武祖師的道士居於仰天堂,一僧一道南北對面而居,時常鬥法,終至兩敗俱傷。依仰天堂古聯“玉屏山頂仰天堂宗武祖師打坐,駱駝崗上朝陽洞目蓮和尚修行”考證,仰天堂之歷史應回溯到明代萬曆年間。仰天堂咸豐時廢觀,公元1914年,湖北省有一個叫張教光的道士,朝拜九華山,聽說仰天堂玉屏山山靈水秀,古松參天,翠竹蔽日,荷池映月,雙獅護佛,群峰疊嶂,錯落有致,是個修身養性之佳處,即來到仰天堂,風餐露宿,披星戴月,夜以繼日,建窯燒灰,制磚作瓦,重修廟宇。此時,有位徐氏女至仰天堂,幫助張教光燒飯打雜,后出家修道。后又有一官僚婦人張氏,因中年喪夫,自嘆命薄,遂投仰天堂出家修行。徐張二人皆是拜張道人為師,此年農曆八月間,張道人羽化。自此徐張二人共住仰天堂。1936年,徐道姑手受重傷,慕名來到現殷匯鎮宋村求治,在時任主持宋道姑家住了二日,此年宋道姑剛滿十歲,徐道姑傷愈回仰天堂時要宋道姑上仰天堂看黑虎(其用意是讓她上仰天堂出家),出於好奇,宋道姑跟隨徐道姑上仰天堂,這一上仰天堂就再也沒有下山了,跟隨徐張二道姑修道。徐道姑於1940年農曆8月去世,宋道姑與張道姑共住仰天堂,不久張道姑也去世。1944年,宋道姑重新皈依九華山廣濟茅蓬慧真法師披剃出家,改信佛教。宋道姑於2011年元月往生。
二郎廟與玉屏山遙遙相對,一條河流從中蜿蜒而過。傍晚時分,夕陽西下,灑在河面波光粼粼,二郎廟早早地讓出了一層金黃,玉屏山依舊靜候在夕陽的餘暉里,直到落日墜西山。而今,二郎廟逐漸被人遺忘了;仰天堂還在,站在玉屏山的芙蓉尖向西眺望,似乎又會讓人想起夕陽下的二郎廟。
秋浦漁歌。在池州,有這樣一條河流:發源於李吳山,至杏花村杜塢入長江,從南向北穿鎮而過。沿岸風光旖旎,景色迷人,且流經灌口——秋浦河。詩仙李白曾五到秋浦,留下了諸多瑰麗的詩篇和動人的傳說。其中優美的《秋浦歌十七首》已成為秋浦仙境之魂。“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為此歷史名人騷客紛紛慕名踏蹤而來,尋幽訪勝,留下了數以萬計的詩文佳作。河,是流淌著詩的。
秋浦,水美、景勝、魚肥。秋浦河與龍舒河交匯處下游的秋浦玉鏡潭,昭明太子蕭統南朝梁代文學家,梁武帝蕭衍長子、太子,謚號“昭明”,故後世又稱“昭明太子”,主持編撰的《文選》又稱《昭明文選》)在池州期間,在石城秀山居住時常去秋浦玉鏡潭旁的牯牛石上垂釣,後人尊稱這塊奇異的牯牛石為“昭明釣台”。有詩為證:“蕭梁今已遠,千古仰風流。猶見高台峙,常懷帝子游。”由於昭明太子喜愛秋浦風光,愛吃秋浦鱖魚,稱讚“水好魚美”。
秋浦河,像一條玉帶蜿蜒在灌口境內,在古時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要塞之一。船隻鱗次穿梭,日有千人作揖,夜如萬盞明珠。古時秋浦漁船雲集,漁歌互答,搖槳撐篙。秋浦漁歌不僅是“灌口八景”之一,同時在“殷匯八景”中也有一席之地。
后坡牧笛。黃土壘高坡,而在灌口這片勤勞的黑土地上,有兩個坡——黃荊坡、后坡。所不同的是,兩坡不高,皆依秋浦而生,靈秀柔美。黃荊坡以黃荊遍地而被賜名。以前不識黃荊,自以為是遍地黃金。黃荊,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枝葉有香氣。中間的小葉片最大,兩側次第減小,先端長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淺波狀,上面淡綠色,有稀疏短毛和細油點。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負荊請罪,講述的戰國時代趙國廉頗藺相如的故事,又稱將相和,這裡的荊條就是使用的黃荊條。后坡,被秋浦的圍堤所環繞,似一依山傍水的盆地。堤內是農家的糧倉,堤外是孩童的牧場。春耕秋收的季節,鐮刀和牧笛在後坡演繹著一年一度的盛大鄉村舞會。
牧場清幽,牧童悠閑。從農田歸來的水牛來不及喘息,便一頭扎進秋浦河,碧潭如鏡的水面瞬間被兩隻如月牙的牛角劈開,而後癒合,盪起的波紋搖曳著夕陽,散落在一片金黃的曠野中。牧童仰躺在草坪上,銜著狗尾巴草,怡然自得。野渡無人舟自橫。夕陽西下,是誰不經意間觸痛了對岸那油漆斑斑的小舟,是誰站在潮門渡口舟楫的后艙眺望著溫情的村莊,是誰在藻荇縱橫、流青滴翠的秋浦浣洗著清新的黎明?后坡,像一幅淡墨的鄉野山水畫,潑灑在秋浦的腹地。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越。黃牛力弱,只能承受牧童的心思,農家少無。牧童喜歡在林靜山幽的后坡放牧。牛兒在山坡吃草,童兒可以捕魚,可以撈蝦,可以撲捉蜻蜓和蝴蝶……鄉村的童年,早已烙上了牧場的印跡,早已塗上了披著月色的雙搶之痕。
滄海桑田。曾經的糧倉如今裝滿了歲月的沙粒,陳鋪在秋浦河畔,不再翠綠,不再生機,不再有終年繁忙的農事。春暖花開的日子,靜靜地斜躺在秋浦草坪的時候,人內心總會湧起一種無與倫比的寧靜,會聽見秋浦的河水緩緩地流淌聲,那麼自然,那麼柔和,那麼親切,彷彿流向了天際。陽光明媚。牧童騎在牛背上,盪著春風,吹著橫笛。那悠揚的聲音蕩漾在秋浦河畔的上空,迴響不絕。
雞公清泉。初次聽說雞公,總會不由讓人想起一個叫道濟的和尚。傳說他言行類似顛狂,通稱濟顛僧或濟公。他嗜酒肉,生活落魄,寢食無定,寒暑無完衣。但他好打不平,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彰善罰惡的神異故事廣泛流傳於民間。
山,微高,草木葳蕤;泉,澄清,低淺見底。泉藏山中,如嬌。但在林間,潺潺聲不絕於耳,定有活水。此水非天上來,皆從雞公洞中汩汩而溢。水流不大,或急或緩,間或傳來浣洗聲、棒槌聲、談笑聲。洞不大,容納四五人有餘;不高,進出需弓腰護首。水不深,二尺盈餘。夏天冰涼徹骨、冷氣襲人;冬日暖如陽春、水似溫泉。一潭池水,終年不涸。怪。
村裡老者說其酷似雞形,故喚作雞公。但無論試圖從哪個方位端詳,終究覺察不出絲毫相像。如若再發揮下想象力也不過是塊雞腹而已。再稍長點的前輩說,以前的確是只公雞的形狀,洞寬大而且非常深,足能容下百十號人。但終究在解放前難逃一劫,幾乎被夷為平地。如今的雞公洞,不過是洞的最裡層。它完好無損的時候,給予了鄉鄰以安定,如今殘缺,依然不斷流淌著清泉,供人洗滌、納涼休憩。一池水,日夜地外溢,但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或許,地下的水系如古樹的根須盤根錯節,才有了雞公洞與嵇山九華潭一脈相連之說。
雞公洞與九華潭相距千米。潭名九華,但生在嵇山,與秋浦河緊緊相連。水流清冽,清涼甘甜。一洞一潭,是否相通,不得而知。
佛嶺雲亭。洞戶千年叫不開,白雲無主自徘徊。只因種玉人歸后,一閉春風待我來。大王洞,古稱“穿山洞”,有“白犬化龍、穿山成洞”之說。相傳古時一個隆冬的黃昏,徽州林姓客商迷路到此,冷餓之際忽見一束陽光照射一塊盆地。那裡綠草如茵、繁花似錦,儼然一派春天景象。林商人想向前看個究竟,誰知草地上竟酣睡一條巨大白犬。此人驚嚇萬分,慌亂中拾起一塊大石頭砸向白犬,白犬受驚,隨即傳來一聲轟響,如五雷霹靂。白犬騰空躍起化作一條白龍,直穿山而成洞。后此洞被譽為“華東第一洞”,書法家趙朴初曾親筆題洞名。時至今日,經灌口至大王洞,佛嶺雲亭是必經要道。此處距大王洞也不過三四公里之遙。
灌口屬山區,嶺多。佛嶺是牌樓和灌口的地界線,不長,佛嶺西下為穿山,東邊屬灌口。絕無梅村苦嶺之險。相傳佛嶺舊時是一交通要塞,沿途皆依山而生。路旁設有驛站,茶坊,涼亭,供行人休憩。春天來臨的時候,遍山的紅杜鵑爭相鬥艷。山上,花香,鳥語;山下,人勤,春早。儼然一幅山居圖。來往行人,三教九流,從不亂生是非。長治久安,才會一片繁華。
佛嶺逶迤,青山高聳。遠望,嶺雲合一;嶺端,山與天齊。古時,在這樣近乎崇山峻岭處,竟無盜賊橫行,是否一切皆因佛?當年的那個客商,途經此處,竟為被洞口白犬所傷,皆是佛?佛嶺,雲亭。在山居圖上,留下了扣人心弦的一筆。
牛角鐘聲。秦漢時期,牛角在軍中儀仗和鼓吹樂中常被使用,除動物的天然角以外,還出現了用竹、木、皮革、銅等材料製成的角。《漢代鼓吹樂隊圖》中所用的角很大,已不是牛角等天然的角,而是人工製作的角了。古代的角,先在少數民族中使用,與牧業、狩獵生活關係密切。牛角,作為樂器,在廣西和貴州等地最為盛行。牛角,也是中藥的一種,《本草綱目》載:“牛角,酸咸、清涼、無毒”。
相傳在灌口秋浦河畔,藥王廟曾紅極一時。藥王是神化了的古代名醫或傳說中的名醫,如傳說中的神農氏,名醫扁鵲孫思邈等,都曾被尊為藥王。民間多尊孫思邈為藥王。他一生以濟世活人為己任,提出大醫精誠,醫生對技術要精,對病人要誠。他不問病人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一樣看待;治療中要不避危險,晝夜、寒暑、饑渴與疲勞,全心赴救病人,不自炫其能,貪圖名利。他的高尚醫德足為百世師範。有詩讚曰:“其術精而博,其道深而通。以今知古,由后視今,信其百世可行之法也。”
灌口藥王廟香火旺盛,一般民眾有病求助於藥王,善男信女,常來進香;一些參加藥市的人,總要去瞻仰、拜謁藥王廟。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八日為藥王誕辰,從農曆四月中旬開始,進香者、拜神者絡繹不絕,甚至擁擠不堪,擠不進去的,便在廟外自設香池拜祭。當初那些拜謁的求葯人決然不會想到,幾百年之後的今天,再也聽不到牛角的鐘聲了,再也看不見那慈善的藥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條引橋橫亘在藥王廟的舊址處。
那橋是潮門橋,那河,是秋浦河。
榜山紅杏。沒到過灌口的人,總是會在心裡暗暗地打了個問號:灌口是個什麼樣的地方?此灌從何說起?《莊子?逍遙遊》有云: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史記?西門豹列傳》中亦有“引河水灌民田”之記載。有灌,即有水。可見,灌口與水是素有淵源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有山,有水,水秀,山靈,斷然是個好地方。所以,當你一隻腳剛邁進灌口的土地時,內心的問號會隨著秋浦的河水,榜山的紅杏而感嘆:灌口,是個好地方。
灌口山多,嵇山、榜山、筆架山、玉屏山,山山競秀。嵇山有瀑布;仰天堂坐落玉屏山;筆架山瀕臨秋浦,過筆架入泥灣,亦有“泥灣府,灌口縣,殷家匯象個金鑾殿”的世代相傳民謠;榜山與池州因杏花而結緣。史載城西杏花村古時曾有“十里煙村一色紅,村酒村花兩共幽”的佳境記載。曾任池州刺史的晚唐著名詩人杜牧春遊杏花村時,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杏花村也由此名揚千古。古時的杏花村,村內茅屋酒帘,亭台樓榭,是歷代仕宦文人賞花沽酒之地。不知當年,杜牧是否路過榜山。
史傳榜山在元代時曾有座寺院,普明寺。是時,香火鼎盛,僧人上百,素有“池州第一寺”之稱。寺前一丘,狀如木魚,側有一井,喚曰羅漢。井水香甜潤喉,湍湍細流,終年不絕;寺后十里杏花、燦若紅霞。如此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榜山更適宜學經和修行。宋代詩人趙抃詩云“可惜湖山天下好,十分風景屬僧家”,也如俗諺所說“天下名勝寺佔多”。山中寺院,寺以山名,山以寺靈。在遠離紅塵喧囂、幽美寂靜之地,讓人頓覺梵境幽玄,義歸清曠,伽藍凈土,理絕囂塵。后此地屢遭戰亂,難耐僧亡寺毀。而今,杏花猶在,寺跡尚存,香爐依舊,景如昨日。
guànkǒu
(1)“灌口二郎”。也稱二郎神。相傳秦時李冰及其次子曾在灌口開離堆,鎖孽龍,有德於蜀人,蜀人因此建廟祭祀,奉之為神靈。后演變為小說,戲劇中的神話人物。宋曾敏行《獨醒雜誌》卷五:“有方外士,為言蜀道永康軍城外崇德廟,乃祠李太守父子也。太守名冰,秦時人,嘗守其地。有龍為孽,太守捕之,且鑿崖中斷,分江水一派入永康,鎖孽龍於離堆之下。有功於蜀人,至今德之,祠祭甚盛……號曰灌口二郎。”《朱子語類》卷三:“蜀中灌口二郎廟,當初是李冰因開離堆有功,立廟。今來現許多靈怪,乃是他第二兒子出來。”《清平山堂話本·楊溫攔路虎傳》:“好似那灌口二郎離寶殿。”亦省稱“灌口”。宋洪邁《夷堅支丁志·永康太守》:“永康軍崇德廟,乃灌口神祠。”《武王伐紂平話》卷上:“其太子生得相貌堂堂,渾如灌口。”
(2)方言:給牲口灌藥用的器具。韓旭《擴社的時候》:“灌口也借來了,來,配好了就灌!”
(3)地名:參見“灌口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