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中國民族音樂的結果 展開
- 音樂類型
- 2008年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圖書
中國民族音樂
音樂類型
中國民族音樂是指用中國傳統樂器以獨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間傳統音樂。中國民族器樂的歷史悠久。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民間流行吹笙、吹竽、鼓瑟、擊築、彈琴等器樂演奏形式,那時湧現了師涓、師曠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秦漢時的鼓吹樂,魏晉的清商樂,隋唐時的琵琶音樂,宋代的細樂、清樂,元明時的十番鑼鼓、弦索等,演奏形式豐富多樣。近代的各種體裁和形式,都是傳統形式的繼承和發展。
歌舞音樂,伴隨著民間舞蹈的歌唱和器樂演奏。
說唱音樂,說唱藝術是說(白)、唱(腔)、表(作)三位一體的藝術。也稱曲藝
戲曲音樂,戲曲是演員在舞台上綜合運用唱、念、做、打等藝術手段,裝扮角色(劇中人物)表演故事,以情、理、藝,動人、教人、娛人的戲劇藝術。
民族樂器,早在兩千多年的周代就有七十多種樂器了。到如今經常使用的樂器已達兩百多種。按其演奏方法和性能,可分為吹管樂器、拉弦樂器、彈弦樂器和打擊樂器四類,這些樂器既能獨奏,又能組合成各種形式和樂隊進行重奏和合奏,並具有獨特而豐富的藝術表現力,各種樂器的獨奏樂是民族器樂的重要組成部分。
綜合性樂種,是指兼具以上五種類型中兩類或兩類以上的樂種。
民族器樂有各種樂器的獨奏、各種不同樂器組合的重奏與合奏。不同樂器的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風格,形成多種多樣的器樂樂種。琴曲《廣陵散》、《梅花三弄》;琵琶曲《十面埋伏》、《夕陽簫鼓》;箏曲《漁舟唱晚》、《寒鴉戲水》;嗩吶曲《百鳥朝鳳》、《小開門》;笛曲《五梆子》、《鷓鴣飛》;二胡曲《二泉映月》,等等,都是優秀的獨奏曲目。
純粹用鑼鼓等打擊樂器合奏的清鑼鼓樂,音色豐富,節奏性強,擅長表現熱烈紅火、活潑輕巧等生活情趣。如《八仙序》(浙東鑼鼓)、《十八六四二》(蘇南吹打)、《鷂子翻身》(陝西打瓜社)、《八哥洗澡》(湘西土家族“打溜子”)等。
由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合奏的吹打樂,演奏風格粗獷,適宜於室外演奏,擅長表現熱烈歡快的情緒。如《將軍令》(蘇南吹打)、《大轅門》(浙東鑼鼓)、《普天樂》(山東鼓吹)、《雙咬鵝》(潮州鑼鼓)。有不少吹打樂種,在樂隊中兼用弦樂器,因而音樂兼具絲竹樂的特點,如《滿庭芳》(蘇南吹打)、《五鳳吟》(福州十番)等。一般說來,北方流行的吹打樂重“吹”,吹奏技巧高;南方流行的吹打樂重“打”,鑼鼓在吹打樂中起重要作用。
中國民族音樂
王洛賓的作品極為豐富,光收集入冊的創作歌曲就有741首。此外,他還創作了8部大型歌劇及大量其他音樂作品,出版歌集10本。更為可貴、令人肅然起敬的是他的生命不息、創作不止的敬業精神。在他發表的歌曲中,有63首創作於他被囚禁的15年中,有82首創作於他80高齡以後,其最後兩首歌曲創作於1996年1月6日入住蘭州軍區烏魯木齊總醫院治療以後。1996年3月14日,王洛賓因患膽囊癌醫治無效去世,享年83歲。王洛賓曾制定過一個500年藝術生命計劃,並且說:“一個青年人問我,一個人只能活100年,怎能定500年計劃?我解釋這是藝術生命計劃,要寫出最好的歌,讓大家傳唱500年。”可以這樣講,王洛賓畢生為之奮鬥努力要去實現的,正是這樣一個計劃。
王洛賓作為一名卓越的民族音樂家,洛賓先生從三十年代起就以滿腔的愛國激情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和中華民族的解放鬥爭事業,創作了大量高吭奮進、鼓舞中華民族革命鬥志的音樂作品,許多歌曲為愛國軍民廣為傳唱。全國解放后,作為一名革命軍人,他又譜寫了大量歌頌人民子弟兵、歌頌領袖、人民和歌頌祖國的音樂作品,成為時代的旋律、民族的心聲和巨大的精神力量。
洛賓先生不僅以他搜集、整理、創作的西部民歌著稱於世,他在各個歷史時期所創作的激動人心的革命歌曲更是中國音樂藝術海洋中的精華。在長達62年的音樂創作中,他為人們留下了近千首歌曲。其中《在那遙遠的地方》、《半個月亮爬上來》被譽為“二十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他是在聯合國高唱民族歌曲的第一位中國人。他榮獲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第一位華人音樂家頒發的“東西方文化交流特別貢獻獎”。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當今世界上凡是有華人的地方,都會響起王洛賓歌曲迷人的旋律。
江蘇無錫惠山泉,世稱“天下第二泉”。以“二泉映月”為樂曲命名,不僅將人引入夜闌人靜、泉清月冷的意境,聽畢全曲,更猶如見其人——一個剛直頑強的盲藝人在向人們傾吐他那坎坷的一生。繼短小的引子之後,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隨後在徵、角音上稍作停留,以宮音作結,呈微波形的旋律線,恰似作者端坐泉邊沉思往事(片段1)。第二樂句只有兩個小節,在全曲中共出現六次。它從第一樂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開始。圍繞宮音上下迴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靜,開始昂揚起來,流露出作者無限感慨之情(片段2)。進入第三句時,旋律在高音區上流動,並出現了新的節奏因素,旋律柔中帶剛,情緒更為激動。主題從開始時的平靜深沉逐漸轉為激動昂揚,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內心的生活感受和頑強自傲的生活意志。他在演奏中綽注的經常運用,使音樂略帶幾分悲惻的情緒,這是一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的感情流露。
全曲將主題變奏五次,隨著音樂的陳述、引伸和展開,所表達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發。其變奏手法,主要是通過句幅的擴充和減縮,並結合旋律活動音區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現音樂的發展和迂迴前進。它的多次變奏不是表現相對比的不同音樂情緒,而是為了深化主題,所以樂曲塑造的音樂形象是較單一集中的。全曲速度變化不大,但其力度變化幅度大,從pp至ff。每逢演奏長於四分音符的樂音時,用弓輕重有變,忽強忽弱,音樂時起時伏,扣人心弦。
黃海懷(1935-1967),生於萍鄉城武官巷張崧岩祠內,幼年喪父,家境貧寒。黃海懷從5歲開始便喜愛戲劇,尤其痴迷音樂,常常跑到劇場看戲、聽音樂、學胡琴。在街上遇見拉二胡的算命先生必尾隨其後,為聽曲子常迷途而不知返,是當地有名的“痴琴伢子”。1949年,進入萍鄉三中讀初中。1952年,17歲的黃海懷考入萍鄉中學,同時兼任萍鄉正大街業餘劇團副團長和教習。進入高中后,他更是刻苦習琴,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為不影響別人休息,黃海懷做完功課後總是帶著二胡到曬樓上去,每每練到深夜。此時,他的音樂特長得以充分施展,尤其是二胡演奏得到長足進步。1955年,黃海懷以優異的音樂成績考入中南音樂專科學校(現武漢音樂學院),師從周華林先生學習二胡演奏,此後著重對蔣鳳之、張銳的演奏風格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和研究,其音樂理論和演奏技巧都已步入成熟境界,為後來的音樂創作和實踐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校期間,黃海懷常應邀去湖北省廣播電台為聽眾演奏二胡。演奏的有名人名曲,也有自己創作的曲子,每次演出都博得聽眾的熱情讚譽。1958年黃海懷因成績優異而被留校任教。《賽馬》和《江河水》是兩首膾炙人口的二胡獨奏曲,其創作者和移植者,就是武漢音樂學院的黃海懷先生。紀念黃海懷先生逝世40周年暨中國二胡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學術論壇在武漢音樂學院舉行,來自全國二胡界的知名二胡演奏家和專家參加了紀念活動。
馮子存1904出生於河北陽原縣,河北陽原縣東井集鎮西堰頭村人。馮子存有著很高的藝術天分,同時他從小受到家鄉民間音樂的熏陶:他的大哥會拉板胡、四胡,當過吹鼓手;二哥會吹笛子。在哥哥們的影響下,馮子存也喜歡上了音樂,他尤其鍾愛笛子,因此從小跟二哥學吹竹笛。11歲那年,他學會了吹笛子,並開始為村裡的高蹺隊伴奏。由於生活的艱難,他十七歲跟隨大哥到包頭謀生。他白天向大哥學習皮毛手藝,夜晚和當地的樂手聚在一起,吹拉彈唱。高亢、豪放、粗獷的內蒙古的“爬山調”使馮子存聽得入了迷,於是,他就用笛子模仿。四年裡,他不僅學會了內蒙古特有的“爬山調”,還學會了“蒙古民歌”和“二人台”,這對他的笛子藝術產生了重要影響,特別是學習和融會了二人台音樂中笛子的“滑、揉、抹、剁”等特有的演奏技巧,形成了“唇、舌、指、氣、組合”五大類完整的演奏技法體系。
1925年,馮子存與藝友組成賣藝班子,把二人台帶回家鄉,使這一劇種在張家口地區流傳開來,受到了群眾的歡迎。同時,馮子存的笛子藝術也在陽原一帶名聲大振。1927年,馮子存流浪賣藝到了地處壩上的尚義縣,他一邊賣香煙、賣瓜子,一邊繼續苦練笛子藝術。張北壩上地區長年風沙迷漫,氣候寒冷,他經常住小店、宿廟堂、飲冰雪、吃凍饃。山溝、高坡、場院、磨坊都是他賣藝的場所。勤學苦練使他的笛子藝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有時他會孤身一人在荒無人煙的黃沙地里迎著大風騎著駱駝吹笛子,這是他練功的一絕,叫做吹“頂風笛”,群眾送他個綽號叫“吹破天”。1948年,張家口解放了,馮子存和許多民間藝人一樣,因此獲得了新生,他再次和朋友們組織起劇團,用當地人們喜歡的劇種“山西梆子”演唱人民翻身得解放的新劇目。
1950年,馮子存被招收到察北文藝宣傳隊,擔任樂隊演奏員。這期間,馮子存雖然已年近半百,但他刻苦學習樂理知識,並逐步開始了笛子曲的改編和創作,獨奏曲《喜相逢》、《放風箏》就產生於這個時期。1953年,他帶著這兩首曲子參加了第一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匯演,他的笛子獨奏轟動了北京,傾倒了所有的在場聽眾。第一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匯演結束后,他就被留到中央歌舞團任獨奏演員。從此,一個到處流浪的民間藝人,成了人民的笛子演奏家。
1958年以後,馮子存曾隨中國藝術家代表團頻頻外出演出,他的笛聲傳遍了大江南北,他不但在國內享有盛譽,而且在朝鮮、越南、瑞典、芬蘭及我國的澳門、香港等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他所到之處,到處都是掌聲,到處都是鮮花。馮子存的笛子演奏在國外被譽為“魔術般的笛子”。1964年他被調中國音樂學院任教,培養了劉森、馬寶山、曾永清、陸金山、楊明、郭鴻五、王湘等一大批笛子演奏家和演奏員,並把北派笛子傳播到全國各地。
中國的笛子雖然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但在長期舊樂制的束縛下,笛子是宮廷音樂和文人琴樂中具依附性的合奏樂器,竹笛失去了發展的獨立性。馮子存是第一個將中國竹笛以獨奏的形式搬上舞台,使竹笛成為獨奏樂器的笛藝家。
馮子存的創作、演奏,在各種技巧運用和發揮上可以說是笛藝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馮子存平時演奏的力度是很強的,笛子到他的嘴下要高出幾十個音分,甚至半個音。為增加演奏色彩,他用了“花舌”的技巧。在這基礎上長、短、密、稀、軟、硬各種花舌技巧應運而生。為了增強表現歡快、跳躍的情緒,各種吐音隨之產生。為了能像唱得一樣委婉、連貫,各種"滑"、"抹"、"揉"、"壓"的技法也得到了充分的顯示。為了使某個音產生極強的力度,他用“剁”的技法,把“飛指”和“花舌”結合一起,又出現了“飛指花舌”音。為了描寫風箏徐徐下落時的情景,開發出特殊的“六孔泛音”。為描寫人悲痛時的哭泣,演奏出了"氣沖"音等等。“打”、“帶”、“顫”、“增”及各種裝飾音在馮子存的的演奏中也隨處可見。根據樂曲內容不同和表現的需要,把技巧有機地寓於樂曲之中。
馮子存先生長期的藝術實踐形成了他獨特的笛子演奏風格,他的笛子風格是在內蒙、原察哈爾北部、張宣地區的“民歌”、“山西梆子”、“二人台”等民間音樂和戲曲的直接熏陶下形成的,體現了北方人民的性格和語言特點。他的演奏高亢、嘹亮。他有著飽滿堅實的氣息;明快的音色;豐富多變的唇、舌、指、氣法;濃烈熾熱的地方風味並具有強烈的歌唱性,這些都具有典型的北方梆笛特色。馮子存以他華麗豪放的演奏技巧和濃郁的中國民族風格的笛子曲,使人們感覺到了這一古老樂器的魅力。
馮派竹笛藝術風格在全國影響頗大,他成為半個世紀以來竹笛的開拓者之一。他把畢生的精力貢獻給了竹笛事業。馮子存先生為竹笛奉獻一生的高尚精神和品德久遠影響、激勵著人們。他勤勞一生,為民族音樂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是中國音樂界的驕傲。
他整理改編和創作的大量笛子曲,富有民間器樂的特點和強烈的泥土氣息,三十年來,創作、改編和演奏了大笛子樂曲,留下大量的獨奏曲目。出版有:《馮子存笛子曲選》。他與人合作改編的《喜相逢》,不僅成為笛界的名曲,還被改編成鋼琴、小提琴、木琴演奏曲目,被世界亞太音理會編入各國音樂教材。出版有《馮子存笛子曲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