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伊斯蘭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蘭教世界的國家遍布亞、非兩個大洲,總體算來也有大約五十個。此外,在各大洲很多國家裡都有信仰伊斯蘭教的人民(穆斯林)。這些國家包括一些西方國家諸如英、美、俄、法、德等國家。據統計,全世界信仰伊斯蘭教的人民總數約在十億人,僅次於基督教徒的人數。有跡象表明,伊斯蘭教徒人數有在幾年以後超過基督教徒人數的趨勢。其中有很多基督教徒在接觸、深入研究了真正的伊斯蘭教教義后自然會歸信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穆罕默德於公元7世紀初在阿拉伯半島創立,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其與佛教、基督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中國舊稱回教、清真教或天方教 。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位於亞洲西南部的伊朗高原上。面積164.5萬平方公里。人口5500萬(1989)。其中波斯人佔66%,亞塞拜然人佔25%,庫爾德人佔5%,其餘為土庫曼人和阿拉伯人等。居民98%信奉伊斯蘭教,立伊斯蘭教什葉派為國教。語言分為波斯語、突厥語和阿拉伯語3種,官方語言為波斯語。首都德黑蘭。
伊朗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波斯古典文化。在阿拉伯人未征服前,由薩珊王朝統治,居民大多信奉瑣羅亞斯德教,少數信奉摩尼教、佛教、基督教(聶斯脫利派)等。7世紀中葉,阿拉伯人征服伊拉克后,繼續向波斯本土推進。642年,第二任哈里發歐麥爾派將領努爾曼·本·穆卡林統率軍隊向波斯薩珊軍隊進攻,在哈馬丹以南的尼哈萬德戰役中大敗波斯軍隊,相繼佔領胡澤斯坦、阿瓦士、伊斯法罕,其他地區的官兵紛紛歸順伊斯蘭教並納貢稱臣。651年薩珊王朝滅亡,伊朗全境為阿拉伯人征服,成為阿拉伯帝國一個行省,伊斯蘭教和阿拉伯語隨之傳播。起初,阿拉伯統治者允許當地居民在接受納稅並臣服的條件下,保留原有的宗教信仰。伍麥葉王朝(661~750)統治時,呼羅珊總督古太白·伊本·穆斯林鎮壓了波斯各地的動亂后,以波斯為基地,征服了中亞地區。伊斯蘭教僅在波斯封建上層和城市居民中傳播,農村居民大多仍信仰瑣羅亞斯德教。什葉派在波斯各地建立了傳教中心。8世紀中葉,呼羅珊爆發了艾布·穆斯林領導的反對伍麥葉王朝統治的起義。阿拉伯貴族艾布·阿拔斯利用這次起義,推翻了伍麥葉王朝,750年建立阿拔斯王朝(750~1258)。在阿拔斯王朝統治前期,伊朗成為其東方行省,派總督管理,大批阿拉伯人移居伊朗,與波斯人通婚;在主要城市興建清真寺和宗教學校,派出教法官和傳教師主持各地的司法和教務,從而加速了伊朗阿拉伯化和伊斯蘭化的進程,到12世紀伊斯蘭教成為伊朗占統治地位的宗教。伊朗的科學文化成為阿拉伯一伊斯蘭文化的源流之一,而伊朗文化又吸收和融合了伊斯蘭文化。伊朗的封建生產方式和政治制度,對阿拔斯王朝國家制度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很深的影響。阿拔斯王朝的各級官員和宮廷學者多為波斯人,波斯的巴爾馬克家族3代先後擔任哈里發的大臣,掌握實權達半個多世紀。從9世紀中葉起,阿拔斯王朝中央權力日漸衰落,在波斯及鄰近地區,相繼出現了地方割據王朝,與巴格達哈里發分庭抗禮。820~872年,塔希爾王朝統治呼羅珊等地,9世紀後期,薩法爾王朝據有呼羅珊、赫拉特、克爾曼、法爾斯、伊斯法罕等地,874~999年,薩曼王朝統治呼羅珊、泰伯里斯坦、赫拉特和中亞河中地區,以布哈拉為中心。阿富汗突厥人建立的伽色尼王朝(962~1186)推翻薩曼王朝后,統治呼羅珊、泰伯里斯坦、河中地區和印度北部。控制伊朗西部的則是什葉派的布韋希王朝,什葉派的力量得到了發展。這些王朝在伊朗各地推行伊斯蘭化的政策,獎掖學術,形成伊朗伊斯蘭文化的多中心。11世紀初,塞爾柱突厥人由中亞來到呼羅珊,於1055年入主巴格達,取代布韋希王朝統治,建立了包括伊朗在內的塞爾柱帝國,王朝波斯血統的首相尼扎姆·穆勒克改革行政、經濟,在巴格達和內沙布爾設立尼扎米亞大學,傳播遜尼派教義。12世紀末,花刺子模沙王朝奪取伊朗東北部,13世紀初佔領伊朗全境。1219年成吉思汗西侵,滅花刺於模沙王朝和伊斯瑪儀派的木乃夷國。1258年蒙古旭烈兀攻佔巴格達,滅阿拔斯王朝,以伊朗為中心建立伊兒汗國。蒙古人逐漸接受了伊斯蘭教。在合贊汗和完者都統治時,支持什葉派,在大不里士設立學校、醫院和天文台,促進了伊朗伊斯蘭文化的發展。14世紀30年代,伊兒汗國分裂。在法爾斯、克爾曼、庫爾德斯坦有穆扎法爾王朝(1313~1393),在呼羅珊有沙爾畢達爾王朝。1380~1393年,帖木兒帝國征服伊朗全境,推行遜尼派教義。後土庫曼的黑羊王朝(約1375~1469)佔領伊朗西部和中部。1467~1468年,白羊王朝先後戰敗黑羊王朝和帖木兒後裔艾布·賽義德,遂統治伊朗東部、庫爾德斯坦、亞塞拜然等。
1502年,亞塞拜然的阿達比爾地區薩法維教團首領伊斯瑪儀一世(?~1524)滅白羊王朝,在大不里士創建薩法維王朝(1502~1736),其領土除伊朗外,還包括安納托利亞東部、亞塞拜然及伊拉克東部。王朝以什葉派為國教,奉行十二伊瑪目派教義,實行政教合一制,國王為最高政教領袖。王朝實行什葉派教法,各地法官由國王任命,賦予什葉派長老以宗教特權。各地大清真寺由什葉派毛拉主持,主麻日禮拜向阿里祝福。為抵制遜尼派的勢力,對各地的遜尼派及蘇菲派的學者加以歧視和迫害。王朝確立了什葉派的節日、聖地及宗教制度,最終完善了十二伊瑪目派教義和教法。王朝倡導波斯文化復興,以波斯語作為國語。首都伊斯法罕及大不里士、內沙布爾、設拉子、庫姆、圖斯等城成為什葉派的宗教及學術文化中心。1736年,呼羅珊阿夫沙爾部落首領納迪爾將入侵的阿富汗人逐出伊朗,並收復被奧斯曼帝國佔領的失地,建阿夫沙爾王朝(1736~1796)。后伊朗的南部和西部則為桑德王朝(1750~1794)所統治。1796年,卡扎爾王朝先後滅阿夫沙爾王朝和桑德王朝,控制了伊朗全境。19世紀中葉,英、俄勢力入侵,20世紀初,伊朗淪為半殖民地。1848年,伊朗爆發了賽義德·阿里·穆罕默德領導的巴布教派起義。1925年,哥薩克軍官禮薩·巴列維廢黜卡扎爾王朝國王,建立巴列維王朝(1925~1979)。國王專權,效法西方實行世俗化和所謂“白色革命”的經濟改革政策,限制宗教活動和沒收宗教界財產。后因經濟失控惡化,民不聊生,導致各種社會矛盾激化,引起全國動亂。1979年1月巴列維國王被迫出逃。同年2月11日,伊朗什葉派領袖大阿亞圖拉·霍梅尼從法國返回國內接管政權,組建臨時政府。4月1日,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后制定新憲法。憲法規定,以伊斯蘭教什葉派的十二伊瑪目派教義為立國準則,實行伊斯蘭教法,伊斯蘭教權高於一切,霍梅尼為終身最高宗教領袖,擁有最高權力:穆智台希德掌管政府權力,在行政、立法、司法、教育和文化等領域,實行“全盤伊斯蘭化”。
在伊朗穆斯林中,什葉派佔總人數的95%以上,其中十二伊瑪目派佔85%以上,其餘為伊斯瑪儀派、栽德派、巴哈派和巴布派。十二伊瑪目派穆斯林在教法上分別遵奉烏蘇勒派(佔80%)和艾赫巴里派(佔20%)。遜尼派約佔穆斯林總數的5%,主要是庫爾德人、阿拉伯人和土庫曼人等。在教法上,遜尼派穆斯林分屬於沙斐儀教法學派(佔60%)和哈乃斐教法學派(佔40%),國家在首都德黑蘭和各省設立宗教法庭,由教法官執掌,依教法裁決民事及有關宗教的案件。歐萊瑪(即宗教學者)階層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各級政府的主要官員大多由高級歐萊瑪擔任。全國有8萬多座清真寺。清真寺、聖墓均有大量瓦克夫土地及不動產,宗教課稅為宗教基金的主要來源。宗教教育分為三級:初級教育一般在清真寺中招收兒童,學習波斯文經典和普通知識,中等教育在所設的各種專科宗教學校中進行,培養中級宗教職業者,在庫姆、馬什哈德兩聖地和伊斯法罕設有高等伊斯蘭經學院,培養高級公職宗教職業者和政府官員。歐萊瑪的高級職稱(如阿亞圖拉)由庫姆伊斯蘭經學院的最高長老委員會授予。伊朗用波斯文和阿拉伯文出版有大量伊斯蘭經籍和期刊。伊朗為“伊斯蘭會議組織”、“伊斯蘭世界聯盟”、“世界伊斯蘭大會”的成員國。
6世紀末至7世紀初,阿拉伯半島正處在原始氏族部落解體、階級社會形成的大變革時期。半島由於自然環境的差別,社會經濟、政治發展極不平衡。半島居民主要是以游牧為生的貝都因人,分成許多氏族部落,各氏族部落各據一方,逐水草而居,彼此之間經常為爭奪牧場、水源、土地而發生戰爭。連年戰爭使社會動蕩,生產停滯,氏族內部階級分化加劇,部落貴族應運而生,他們佔有大量綠洲和草地,擁有許多奴隸和牲畜,而大批游牧民瀕於破產。半島沿紅海海岸的希賈茲(漢志)地區,自古就是東、西方貿易的重要商業要道。坐落在古商道南北交通中心的麥加,因受過境貿易之利發展為繁榮的商業城鎮。麥加古萊什部落的商業貴族執掌著當時阿拉伯人崇拜中心克爾白神殿的管理權,每年從克爾白祭祀廟會的集市貿易中,謀取巨額收入,壟斷了麥加的商業貿易。城鎮中的商業貴族夥同游牧部落的貴族,通過經營商隊、販賣奴隸、放高利貸等手段,牟取暴利,對城鎮貧民和農牧民進行高利貸盤剝,大批中小商人破產,淪為商業貴族的債務人,造成階級對立加劇,社會經濟危機四起。
外來的侵略和傳統商道的改變,加劇了半島的經濟危機和社會矛盾。拜占廷和波斯兩大帝國,為爭奪和控制阿拉伯商道,對半島進行了長期的掠奪戰爭。頻繁的戰爭和掠奪,使阿拉伯南部的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土地荒蕪,灌溉工程被毀,道路淹沒,商旅不行,人口銳減,使富庶的葉門地區迅速衰落。同時,波斯為了壟斷東西方貿易,廢止由葉門經半島西部紅海岸到達敘利亞的商路,另闢一條經波斯灣和兩河流域到達地中海的商道。商路的改變,造成了半島南部和西部經濟的衰退,麥加、麥地那等城鎮的過境貿易急劇衰敗,商業貴族收入驟減,許多靠商隊謀生的貝都因人和城市居民生路斷絕,社會危機不斷加深。
阿拉伯地區日益加劇的社會危機,外族的不斷入侵,促進了阿拉伯人的覺醒,社會各階級都在尋求出路。阿拉伯貴族為維護其統治,企望打破氏族壁壘,奪取新的土地和重新控制商道;廣大的下層人民和奴隸要求和平與安寧,渴望擺脫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改善自己的貧困地位。伊斯蘭教的興起,是阿拉伯半島各部落要求改變社會經濟狀況和實現政治統一的反映。穆罕默德順應了歷史發展的需要,創傳伊斯蘭教,在宗教革命的旗幟下,領導了阿拉伯的社會變革運動,統一了阿拉伯半島。
穆罕默德是一位傑出的歷史人物。生於麥加城古萊什部落哈希姆家族。他自幼父母雙亡,由祖父和伯父撫養。早年失學替人放牧,12歲時跟隨伯父及商隊,曾到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地中海東岸一帶經商,廣泛接觸和目睹了阿拉伯半島和敘利亞地區的社會狀況,了解到半島原始宗教、猶太教、基督教的情況,為他後來的傳教活動提供了大量社會知識和宗教素材。25歲時他同麥加富孀赫蒂徹結婚,婚後生活富裕安定,社會地位日益提高。他受一神派思想的影響,經常隱居潛修。相傳,610年穆罕默德40歲時的一天,當他在麥加城郊希拉山的山洞潛修冥想時,真主派天使吉卜利勒向他傳達“啟示”使之“受命為聖”。此後,他宣稱接受了真主給予的“使命”,便開始了歷時23年的傳播伊斯蘭教的活動。起初在麥加秘密傳教,一些至親密友成為最早的信奉者。612年,穆罕默德轉為公開向麥加群眾傳教。穆罕默德在早期的宣教中,告誡人們放棄多神信仰和偶像崇拜,宣稱真主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是唯一的主宰,要求人們信奉獨一無二的真主;譴責多神信仰給阿拉伯人帶來的愚昧和社會道德的墮落,宣講末日審判和死後復活的觀念,警告多神教徒如不歸順真主,將在末日審判時遭到懲罰,墮入火獄,歸順真主者將在後世得到獎賞,進入天園。他還提出凡穆斯林不分氏族部落,皆為兄弟,應聯合起來,消除仇殺,並提出禁止高利貸盤剝,行善施捨賑濟貧弱孤寡和善待、釋放奴隸等一系列社會改革的主張,受到廣大下層群眾的擁護,許多人紛紛歸信伊斯蘭教。由於穆罕默德所傳教義從根本上動搖了部落傳統多神信仰的地位,觸犯了麥加古萊什貴族和富商的宗教特權和經濟利益,因而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和迫害,使穆罕默德和穆斯林在麥加難以立足。
622年9月,穆罕默德同麥加穆斯林遷徙麥地那,標誌著伊斯蘭教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穆罕默德領導穆斯林進行了政治、經濟、宗教等一系列改革。首先以伊斯蘭教作為統一和團結的思想旗幟,派弟子到麥地那各阿拉伯部落傳教,當地絕大多數居民很快歸信了伊斯蘭教。他制定了麥地那處理內部民事和對外關係中遵守的《麥地那憲章》,在信仰自由和結盟的基礎上同猶太人等其他部落達成協議,實行和平共處。實現了麥地那的統一后,他以伊斯蘭教共同信仰代替部落血緣關係,建立了以“烏瑪”(意為“民族”、“社群”)為形式的政教合一的政權,穆罕默德成為麥地那宗教、政治、軍事和司法的最高領袖。艾布·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阿里及部分著名的“聖門弟子”組成領導集團。
穆罕默德以真主“啟示”的名義,完成了伊斯蘭教義體系及各項制度的創建。他確立了以信奉獨一真主為核心的“六大信仰”;規定了穆斯林履行的“五項”天命功課及儀則;制定了包括宗教教規、民事、刑事、商事、軍事等方面的法律制度;確定了以止惡揚善為核心的一系列行為規範和社會道德準則。為鞏固麥地那政權,穆罕默德組織了穆斯林武裝。在“為真主之道而戰”的號召下,於624—627年間,他領導穆斯林武裝同麥加貴族進行了著名的白德爾之戰、吳侯德之戰和壕溝之戰等三大戰役,沉重打擊了麥加貴族。628年,穆罕默德以朝覲為由,率軍至麥加近郊,麥加貴族被迫妥協,同穆罕默德簽訂《侯代比亞和約》,決定雙方休戰10年。穆罕默德利用休戰時機,向鄰國和半島上的阿拉伯部落派出使節,向他們傳播伊斯蘭教義。
630年,穆罕默德以麥加貴族違背協議為由,率領穆斯林軍隊,進逼麥加城下,以艾布·蘇富揚為首的麥加貴族被迫請降,接受伊斯蘭教,承認穆罕默德的先知地位,麥加全城居民宣布歸信伊斯蘭教。進入麥加后,穆罕默德下令搗毀克爾白殿內全部神像,只保留黑色隕石,並改克爾白為清真寺。631年末,半島各部落相繼歸信伊斯蘭教,承認穆罕默德的領袖地位,基本上實現了半島的政治統一。632年,穆罕默德率10萬穆斯林在麥加進行了一次經過改革的朝覲,史稱“辭別朝覲”。穆罕默德親自確立了朝覲的一系列儀典,成為爾後穆斯林朝覲所遵循的範例。他發表了辭朝演說,以真主“啟示”的名義,宣布伊斯蘭教創傳的勝利,強調穆斯林之間團結和統一的重要性。同年穆罕默德在麥地那病逝。至此,伊斯蘭教成為阿拉伯半島占統治地位的宗教。
伊斯蘭教由阿拉伯地區性單一民族的宗教發展成世界性的多民族信仰的宗教,是阿拉伯伊斯蘭國家通過不斷對外擴張、經商交往、文化交流、向世界各地派出傳教士等多種途徑而得到廣泛傳播的結果。穆罕默德逝世后,伊斯蘭教進入“四大哈里發時期”,隨著統一的阿拉伯國家的對外征服,伊斯蘭教向半島以外地區廣泛傳播,史稱“伊斯蘭教的開拓時期”。661年起,伊斯蘭教進入阿拉伯帝國時期,歷經伍麥葉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地跨亞、非、歐三大洲,伊斯蘭教成為帝國占統治地位的宗教。13世紀中期隨著外族的入侵,帝國境內東、西部諸多地方割據王朝的獨立,阿拉伯帝國解體。中世紀晚期,伊斯蘭世界並立著奧斯曼、薩法維、莫卧兒三大帝國;其中奧斯曼帝國版圖和影響最大。18世紀中葉以後,西方殖民主義者相繼侵入伊斯蘭世界,許多國家逐步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伊斯蘭世界各國人民多次掀起反抗殖民壓迫的民族鬥爭,給殖民主義者以沉重打擊。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各伊斯蘭國家相繼獨立,當今伊斯蘭世界的格局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