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峒土司
卯峒土司
卯峒土司,元明清時期湖廣施州衛土司。位於今湖北省來鳳縣百福司鎮。元朝及明朝末期之前稱為“盤順安撫司”,明末之後改名“卯峒安撫司”。清雍正十三年,末代土司向舜呈請改土歸流,卯峒土司即告終結,並於卯峒司置巡檢一員。
老司城,自昔建。天井壩,十世祖向同廷建。截盜河,十世祖向同廷建。水護坪,即新司城,自十二世祖向子坤始。
張王廟。位於老司城衙署前,始建於二世祖向喇喏時。大書院,位於老司城西、新寨東的山麓。秦古寺,位於新司城東。獅子頭,位於新司城東十里。
宋元之交,今湖北省來鳳縣活躍著大盤洞、盤速出等諸多土著,大盤洞和盤速出並稱“大小盤”,這也是明朝初期出現兩個“盤順土司”的原因,而卯峒土司則起源於盤速出洞。
蒙古攻下施州以後,蒙將曲立吉思與塔海帖木兒於至元十五年(1278年)征討“九溪蠻、散貓(即散毛土司)、大盤蠻尚木的世用”等施州屬蠻。至元十八年(1281年),“大小盤諸峒蠻叛”,元朝將領夔路鎮守副萬戶不老,派蒙古及漢軍三千人戍守施州,隨後小盤洞首領“向貴誓用”投降,被封為保寧萬戶。此處的“向貴誓用”即《卯峒司志》中的向氏始祖“向貴什”。
但大盤洞等土著並未歸順,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元將石抹狗狗率領蒙古軍八百征討散毛,散毛堅持月余投降,大盤洞等隨之亦降。施州屬蠻被打敗以後相繼歸附,於至順三年(1332年)四月壬寅,“四川師壁、散毛、盤速出三洞蠻野王等二十三人來貢方物”,六天後,“戊申…四川大盤洞謀者什用等十四人來貢方物”。元統二年(1334年)正月,大盤洞再次進貢,元朝即設立盤順府,元朝末年即至正十五年(1355年)四月,元朝改盤順府為盤順軍民安撫司。
元朝時,盤速出洞“向貴誓用”被封為保寧萬戶,是卯峒土司的始祖。而大盤洞“謀者什用”則被封為盤順府元帥。
洪武初年,盤順府率先向明朝歸附。洪武五年三月,“盤順元帥墨梢什用,遣其弟萬戶墨西什用,來朝貢方物,納元所授銀印一銅印六,詔賜墨梢什用文綺、墨西什用衣一襲,置盤順長官司,以墨梢什用為長官”。(《明太祖實錄》)永樂四年十二月,“施州盤順宣撫司…向墨杓聳”進貢;永樂十三年八月,“四川盤順安撫司故安撫野旺之子欲者什用,來朝貢馬,並請襲職,從之。”(《明太宗實錄》)宣德三年九月,“丙子……湖廣施州衛前盤順宣撫司故土官向墨杓聳,子大旺等來朝貢馬”;但宣德七年,忠路土司上奏說:“盤順峒長向墨杓聳,為仰墨施前虎備等所殺”。(《明宣宗實錄》)至此,大盤洞向氏滅亡。
盤速出洞向氏直到宣德元年才開始向明朝進貢。宣德元年四月,“湖廣前盤順安撫司土官安撫剌惹送,子向鍾謹……等貢馬。”宣德四年二月,“前盤順安撫司故土官安撫剌爾送,子向鍾謹……貢馬。”(《明宣宗實錄》)此處的“剌惹(爾)送”就是《卯峒司志》當中的向氏二世祖“向喇喏”,“向鍾謹”就是“向那吾”。但是,明朝並未因循其舊設置土司官職。
成化年間,盤順土司再度得到朝廷認可。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盤順土司出現於《明實錄》:“湖廣忠峝、盤順安撫司俱遣人來朝貢馬,賜彩叚寶鈔有差”。正德十五年(1520年),“湖廣施州衛盤順安撫司,各備方物遣人來朝,賞彩叚表裡鈔錠有差”。
嘉靖二十六年,“湖廣蠟壁長官司、盤順安撫司差把事人等,各以朝貢至京,禮部驗其內印文詐偽,詔革去賞賜,下巡按御史勘問”。
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盤順司安撫親舍向明德”率領土司兵參加了“平播之戰”。
萬曆年間以後,盤順土司銷聲匿跡,不知所終。但是,嘉靖年間辰州府同知徐珊,曾深入湖廣永順等地採辦皇木,其所著《卯洞集》明確記載:“徐子督木卯洞,至止盤順之中寨里”,可見卯洞就在盤順土司境內。康熙二十四年版《九溪衛志》亦記載:“添平所……把守中建、中峒、散毛、蠟惹、大旺、木柵、金峒、唐岩、卯峒、漫水、容美、桑植等一十八蠻咽喉要道”,可見,清初時盤順土司已經改名卯峒,而且漫水土司已經獨立。
由於卯峒土司的大部分領地被漫水土司和百戶土司佔去,康熙年間朝廷並未承認卯峒土司。《康熙皇輿全攬圖》詳細繪製了施州衛下轄的諸多土司,甚至“漫水司”也在圖中,但卯峒土司則不在其中。
至雍正年間改土歸流,朝廷用世襲軍職換取土司納土,此時朝廷才承認“卯峒安撫司”,並將末代土司向舜安插到孝感縣,授予世襲把總。
卯峒土司始祖,即《元史》中所載的“向貴誓用”,元末明初人。生子:喇喏、喇細(連司寨始祖)、喇俾。
永樂七年(1409年)承襲。為防範強鄰侵略,設立七甲;又在漫水扎三寨,以防永順土司;在江口、新寨設立兩個峒長,預防酉陽土司;連司寨長官,防備永順西北。建立張王廟。。宣德元年,向喇喏派遣兒子向鍾謹進京進貢。生子:那吾、僉俾(新寨始祖)、洛俾(江口始祖)
天順二年(1458年)承襲。江口寨原由向喇細之子管理,改任向喇俾;新寨原由向始杵之子管理,改任向彪。天順六年(1462年),奉調征討貴州叛苗,有功蒙賞。生子:向龍、向鱗。
嘉靖十一年(1532年)承襲。朝覲時因為偽造關文而被問罪。在任時,鎮竿苗匪作亂,因向景春眼盲,派十五歲的兒子向政出征。生子:向政、向韜、向略。
十五歲時代父出征。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率土民運送皇木有功。四十年(1561年),率兵進兵廣東平叛。生子:向明輔、向明良。
隆慶二年(1568年)承襲。金峒土司土舍覃璧謀殺本官覃璽,向明輔於隆慶四年(1570年)率兵征討覃璧,用計擒殺藍牯牛,活捉覃璧。
向蒿在征討金峒土司一戰中表現突出。向蒿始於向左協洛俾,傳至向傍俾,遂有謀取連司寨長官之意圖。及至向漢,為人練達,得寵於卯峒司主,隨征經過大田軍民千戶所時,令其監修吊腳樓三十三間,克日成功,當時附庸百戶使向聾無子,於是令向漢任百戶使,後來由向蒿繼承。
向明輔去世時,向位僅7歲,由向明良代理司事。向明良召集敗喪流民,重振旗鼓。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向明良(即《平播全書》中的“向明德”)奉調出征播州楊應龍,平賊有功。萬曆三十六年(1618年),向位親政。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向位令向明良率領七路兵馬討伐百戶,“稍以泄公前忿”。生子:向同廷、向明廷。
崇禎年間承襲。百戶司乘機三寇老司城,向同廷不得以遷往下洗車(后改名“天井壩”),割讓老潭及涼水井等地求和;但隨著江口寨失守,百戶再次進貢,向同廷再次遷往截盜河,割讓下乘車等地求和,此時新寨又失守。向同廷於是抑鬱成疾,於順治九年(1652年)去世。
酉陽土司冉玉嶺早年與永順土司結仇,永順重索銀兩,向同廷因娶冉玉嶺之女為妻,於是割讓乘車、三壩、洗車、拿撤等地代為和解。此時冉玉嶺因念舊情,將冉氏及二子接到酉陽平難壩居住,並將王家壩、石家壩、丁家壩讓與卯峒土司。向南成人後回到卯峒。向極卒葬酉陽,向極的三個兒子因平難壩居民不受約束,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回到卯峒。
向南年幼,隨母親冉氏避居酉陽,卯峒司事由胞叔向明廷代理。向明廷勵精圖治,先後收復新寨、江口。向南成人後,向明廷接回承襲。
康熙三十年(1694年)承襲。將司城遷往水護坪,即新司城,立衙署,修民房,安撫百姓。
向子坤英年早逝,向舜僅兩歲,由向子藩代理司事。由於與百戶長年征戰,致使人民凋敝,於是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將大溝、截盜河等地田土,安插來自貴州清朗衛路溪屯的漢人彭、顏、陳、王、李、譚六姓,“承當夫差,田不納租,夫不給糧,來不買業,去不賣產”。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向舜成人,承襲安撫使職。雍正十三年(1735年),懇請納土歸流,於是授予世襲千總,安插於孝感縣。
《卯洞集》(明嘉靖年間)
卯峒司有許多的金絲楠木群,少則數十根,多則漫山遍野。金絲楠木的存在,明嘉靖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時任湖南辰州府(今懷化市沅陵縣)同知的徐珊奉命赴湖北省來鳳縣卯洞採伐楠木,在此期間創作了《卯洞集》,記述了當地風物。《卯洞集》現今藏於浙江大學圖書館,是恩施自治州唯一被列入《四庫全書》書目的區域性著作。卯洞在盤順中里,介於楚、蜀之交。嘉靖間,徐珊以廟工采木於是,積其二年中所作公牘、雜文為二卷,詩歌為二卷,因以其地名集。
《卯峒司志》(清康熙年間)
編撰於改土歸流前夕的清代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作者為卯峒安撫使向舜的胞叔、權司中軍向子奇,全書約1.6萬字,共六卷,是難得的研究土司制度、歷史和文化的資料。康熙五十八年成書以後,向舜和向子奇各存一套,雍正十年曾續補圖、記。之後幾經輾轉直到乾隆五十七年,卯峒土司十四世裔孫向正彬,到省城看望向舜次子向正梁,值向正梁並未又無子嗣,就將《卯峒司志》託付給向正彬。嘉慶十三年,向正彬編輯《向氏族譜》,便將殘本附於族譜末尾,使之得以保存。全書分為疆域、物產、建制、學軍、敕賜、文藝六卷。據該志繪製的政權機構如下圖:
卯峒土司
向金鑾墓
為“世襲卯洞正◇軍民百戶使”向金鑾(1649-1678)之墓,位於來鳳縣卯洞中堡大墳山,立於乾隆二十年(1755年)。
覃洞長墓
為卯峒司覃家營洞長覃本甫之墓,位於洞長壩軍民堡,立於嘉慶十七年(1812年)。墓碑記載:“公生於東鄉司(註:東鄉五路土司),由大旺司(註:大旺土司)遷安撫覃家營居住。持身涉世,立品端方,號曰洞長老大人,不幸正寢仙逝,安厝軍民堡”。
卯洞
卯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