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音樂

起源於黎族村寨的音樂

黎族音樂。當人們喜慶、聚會或農閑時節,在黎族村寨,不論是村邊、田野或家中,到處都可以聽到那悠揚的歌聲和清越的樂器聲。這當中有優美抒情的,有激昂高亢的,有竊竊私語似的,有委婉動聽的。這些歌聲和樂器聲,反映了黎族人民淳樸、樂觀、耿直、剛毅的性格,也體現了黎族人民熱愛生活、嚮往未來的真實感受。

簡介


眾多的黎族民間音樂可分為兩個部分:民間樂曲和民間樂器。

內容


吹鼻蕭
1.民間樂曲
黎族民間樂曲可分為五種宗教儀式曲、賀喜曲、娛樂和口技曲、生活勞動曲等。祭祀儀式曲主要用在宗教儀式上,如祭祖求神的鑼鼓曲、喪禮曲等;賀喜曲主要用於喜事方面,如清音曲、婚禮曲、鬧酒麴等;娛樂曲多為吹奏樂,如鼻簫曲、哩咧曲、口弓曲等;生活勞動曲有搖籃曲、叮咚曲、舂米曲等;口技曲有口哨曲、吹樹葉曲等。
民間樂曲多由民歌的曲調發展而來。黎族有5個方言,各方言因居住的地域不同又形成不同的土語,而每個土語的民歌所唱出來的曲調和唱腔風格也有些差異。黎族到底有多少種曲調,仍沒有準確的數字,大約有10多種,一般是漢詞黎調或黎謠正調:緩慢流暢類的有——瓊中的“世親調”,白沙的“沙中哇”、“歪歪調”、“娃呀娃”,保亭的“羅尼調”,昌江的“哩哩調”,陵水的“長桌調”、“短調”、“古調”等;節奏鮮明快速類的有——東方的“滾龍調”;高亢豪放類的有——樂東的“千家調”;柔和動聽類的有——東方的“歐歐調” ;另有水滿調、紅毛調、番陽調、什運古調、毛陽古調、牙叉通呃、元門通呃、南開通呃等等。因此,儘管歌的內容可能相同,但不同地域有著不同的調子。以“砍山歌”為例,民歌中就有五指山的砍山調,保亭的砍山調,白沙的砍山調,昌江王下的砍山調,白沙南開的砍山調等。一種曲調又可細分,如保亭的砍山調可分為保城砍山調、什玲砍山調、八村砍山調、毛感砍山調、六弓砍山調、加茂砍山調、毛岸砍山調、南林砍山調等。可見,黎族民歌無論是內容還是表現形式,都是多姿多彩的,它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2.樂器
黎族俗語:歌聲不停,笛音不止。這個俗語反映了黎族的民間樂器與民歌一樣歷史悠久。
據不完全統計,黎族樂器不少於40種。竹制吹管樂器有:哩咧(亦稱“口哨”)、改良哩咧、畢達(亦稱“排簫”)、水簫(亦稱“旬夏”)、畢簫、改良畢簫、筒芍(也稱“簫”)、拜、哩羅、鼻簫、簍、改良簍、芍扒、芍、芍姑琴、噠嘮、濤雅芍、倫、笛利;吹管樂器有:牛角號、葉笛、牛角噠(“噢最噠”)、椰烏等。拉弦樂器有:椰胡朗多依、牛角胡伴胡(亦稱“套歌”)等;彈撥樂器有:竹制口弓(亦稱“改”)、舍屬口號(亦稱“改東”)、令東等;打擊樂器有:叮咚(亦稱“朗貢”)、蛙鑼銅鑼、鈸、根龍(大鼓)、牛皮鼓、鹿皮鼓、黃猄皮鼓、榔勺(亦稱“牛柃”)、木鼓(亦稱“災榔”)、牛角郎(亦稱“奧最郎”)、夢咚(亦稱“椰夢”)等。黎族樂器種類較多,有原始的,有改良的,也有後來製作的,均廣泛流行於黎族地區。
嗩吶的演奏
2.1吹管樂器
哩咧。“哩咧”為黎語音譯,由於黎族語言差異,又稱“遭咧”、“羅咧”、“口哨”等。它是黎族最喜愛的一種竹制直吹的竹管樂器之一。在保亭、五指山、瓊中、樂東等市縣最為流行。哩咧用山竹製成,竹管嗩吶狀,以小管套大管,共九節,節節相套,每節開有一個按音孔,頭尖尾大,長約七市寸不等。它上端為吹嘴節(音節),留有簧片,哩咧原先只有3個按音孔,後幾經改革開有9個按音孔(前八后一),方臻完善。在改革過程中力求音階準確,音律優美,音質純正等效果,把原來窄小的音域擴大,一般音階為:3 5 1 2 3 5 6,如全靠運氣,上下嘴唇控制可憋到712最高音,音色透亮,委婉而悅耳,清脆而甜美。因此,每當器樂合奏或舞蹈伴奏中,如果哩咧的音樂旋律出現,聽眾總是稱讚“黎家姑娘在歌唱”。
每當人們開荒種地、上山打獵、守“山欄”園或收割成熟的“山欄”稻時,在休息之餘便喜歡吹起心愛的哩咧,給那單調寂寞的勞動場面增添歡樂,消除疲勞,表達勞動的歡樂。青年男女在談情說愛時,優美的哩咧聲更是他們相約的暗號,他們吹起它來相互傾吐真摯的感情。
1956年廣東省民族歌舞團作曲家陳元甫先生,創作了第一首哩咧獨奏曲《回憶》,於1964年參加北京全國音樂周,登台表演,並灌製成唱片,轟動了音樂界,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草笠舞》曾在第八屆世界青年聯歡節民間舞蹈比賽中榮獲金質獎,《草笠舞》的成功,應該說是與哩咧為其音樂伴奏分不開的。
筒芍。黎族民間的一種竹制豎吹管樂器,在黎族地區甚為流行。筒芍有兩種製作辦法和兩種吹奏方法:一種是用山藤竹製成的,簫身長短不一,有的長達4市尺不等,簫的頭尾兩端都挖通,首端的吹孔處,開有一個吹音孔,上方開有3個按音孔,下方開有一個按音孔(前三后一),由這4個按音孔控制著發音。吹奏時,用露蔸葉套著“勺”頭,控制著吹氣孔以調節音,即音量的大小。另一種是用一根約l.5厘米粗的、33厘米左右長的細管插進吹孔,並用露蔸葉套著,吹奏者口含著細管吹奏。用這種方法吹奏,低音為:6,高音為:2,音階為:1 2 3 4 5 6 7。如果運用超技法,就可以吹奏出許多泛音來,使音域可以達到3個八度:e–e3,而低音區的音色則顯得低沉。弱奏時,音量小,發音也較困難;中音區的音色寬厚、圓潤、優美,非常適合奏連音、頓音和琶音。在夜深人靜時吹奏起筒芍,其音則更加娓娓動聽。
筒芍可大可小可長可短,因而造成的吹奏姿勢也各異。人們在吹奏時,大而長的筒芍往往因最下端的按音孔由於管身過長,只好用腳趾按音。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吹奏者,喜愛正坐著吹奏,但亦有站著吹奏,甚至還有躺著吹奏的。
筒芍的音色柔,因而男女青年談情說愛時,無不以吹起筒芍來表達愛慕之情。另一方面筒芍又善於表達低沉的音域,因此每當遭受不幸內心悲痛之時,或者村寨里遇上凶災之年,或者中年喪妻子、老年失子女等,人們在那黯然憂傷之際,也喜歡吹起筒芍來抒懷。
20世紀50年代以後,廣東省民族歌舞團曾將筒芍改革用於民族樂隊,並由該團作曲家李超然創作了筒芍合奏曲《椰林夜曲》,灌成唱片,深受音樂界人士的歡迎。
鼻簫。黎族極具特色的氣鳴樂器,因用鼻孔吹奏而得名。黎語稱“雖勞”、“屯卡”、“圓哈”等。
簫管用石竹製作,其長短、粗細規格不一,民間多使用一根無節的細竹管,管長60~70厘米,管徑1.6厘米左右,在距兩端管口8厘米處,各開一個圓形按音孔,按音孔既可開在管身一側,也可開成前後各一。如果使用兩端帶竹節的竹管,需在節隔中心開一圓形通孔,多節竹管製作就要打通竹節,吹孔在竹管的細端。在黎族民間,偶爾也能見到管身很長的鼻簫,其中最長者竟達160厘米,需要躺著吹奏,用腳趾來按下面的音孔。長鼻簫現在只有極少數的老人能吹奏,因此長鼻簫面臨失傳的危險。
鼻簫演奏時,管身豎置,左手拇指按上孔,右手拇指、食指分別按下孔和底孔,將上端吹孔斜放右側鼻孔,靠著鼻孔呼氣振動管內空氣柱而發音,有時也可用手堵住左側鼻孔吹奏。吹孔及管底3個孔,可吹出:g、a、c1、e1、g16個音,音量較小,音色清幽低沉,娓娓動聽,低音猶如洞簫,但更柔和,高音微弱,運用豐富的泛音,能吹出3個八度音域,並能奏出顫音、滑音。有時由於氣流較難控制,樂聲時有時無,從而給人一種若有若無、斷續飄渺的意境,聽來頗有仙樂韻味。鼻簫有許多固定的曲調,它們大都是無標題的抒情短曲,每曲都有一定的含義。在夜深人靜時吹起鼻簫,整個村寨隱約可聞。
清代張慶長《黎岐紀聞》載:“男女未婚者,每於春夏之交齊集曠野間,男彈嘴琴,女弄鼻簫,交唱黎歌,為情投意合者,男女各漸湊一處,即訂偶配,其不合者,不敢強也”。可見鼻簫是黎族青年表達愛情時常用的樂器。每當夜幕降臨,寂靜的黎寨里,不時傳來陣陣的纖細而清幽的簫聲,這是黎家小夥子在吹簫召喚女友,或是姑娘以簫聲回答男友,或是一對情侶相依偎在檳榔樹下輪流吹著鼻簫互訴鍾情。黎家青年男女都會吹奏鼻簫,而所吹的鼻簫,一般多為即興吹奏,其曲調也因人而異。難怪黎族姑娘可以根據樂曲和音色的不同,能夠在很多的簫聲中辨認出自己戀人那獨特的簫聲來。“拋個石頭探水深,吹曲鼻簫試儂心”。從這句黎族情歌中可看出,鼻簫與黎族青年的戀愛生活有著密切關係。
鼻簫常用於獨奏、對奏,並登上舞台,成為舞蹈伴奏樂器。1980年8月,廣東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時,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樂東縣文藝隊演出了新創作的舞蹈《鼻簫戀》,演出時舞台上出現的五指山夜晚,月色如銀,身著盛裝的黎族青年男女,一邊吹響柔和的鼻簫,一邊翩翩起舞??舞蹈界的好評。
畢達。竹制吹管樂器。海南省各市縣均流行,尤以黎族地區更甚。傳統畢達為單管四孔簧管樂器,20世紀50年代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歌舞團陳文仲先生將其改良發展為8個按音孔(前七后一),把兩支長短、大小、音高相同的畢達並排捆綁組成,故又名排簫。管身長22厘米,內徑0.3厘米,外徑0.5厘米;頂端留節,節下正面或背面削薄2.8厘米,刻一長2厘米、寬0.3厘米的簧片,簧舌朝上;根部與管體相連,或將管身頭部剜去0.2厘米,使竹節下露出管道,再嵌以竹質簧片,下端用銅絲捆綁緊;背孔距頂端4.2厘米,第七孔距頂端約5.7厘米,第一孔距尾端2.5厘米。演奏時,右手拇指同時按兩管背孔,食指、中指、無名指按兩管下四孔,口含簧片,吹氣鼓簧片發音,音色清脆明亮,可用於獨奏、合奏。
牛角噠。牛角製成的吹管樂器。選好牛角材料,最好選口徑大的牛角,在牛角尖(尾端)鋸一小節出現一個吹孔,接著在吹孔插入l至2個竹簍管,用於纏綁樹葉為吹片,從吹孔下方開8個按音孔(前6后2,也有前5后3),可用運氣流控制音量作為音階。牛角噠在改革開放后,經保亭縣的黃照安先生精心改良發展,現已成為黎族八音隊不可缺少的樂器。牛角噠可以合奏、齊奏,還可以獨奏。現主要流行於保亭、陵水、五指山等市縣一帶。
椰烏。用椰殼製作。選比較老熟的椰子,然後在殼上挖開一小孔,把裡面的椰水倒掉,取出椰肉洗凈,接著在椰殼的首端挖開一個1.2~1.5厘米當成吹音孔,裝上一個吹竹管粘固后,再在椰殼前方開6個按音孔,後方開3個按音孔,音階一般為:1 2 3 4 5 6 7 1 等自然音階。椰烏不是黎族傳統的樂器,它是由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新政工商所所長、海南省音樂家協會會員黃照安先生髮明的,取名為“椰烏”。椰烏曾參加各種文藝活動演出,在參加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舉辦的“七仙溫泉嬉水節”的演出中,深受社會各界的歡迎和各界專家的認可,並受到日本大阪大學教授西岡信雄的讚揚。椰烏可以參加樂隊各種合奏、伴奏、獨奏。流行於海南省民族地區。
2.2拉弦樂器
朗多依。拉弦樂器,外形與漢族地區流行的二胡相似,但琴筒、琴桿均採用當地生長的竹材料自製,其規格尺寸很不統一,全長60~80厘米,琴筒長10~12厘米,直徑8厘米左右。筒的前口蒙以用竹筍殼製成的板面或蛇皮,筒後端敞口,琴桿為竹制,由竹桿較粗的一端為琴頭,平頂無飾;上端設二軸,弦軸為木製,圓錐形,軸長10厘米;琴桿中部沒有系弦,下端插入琴筒並外露系琴弦;琴面中央置竹制的空心琴碼,張開兩條琴弦,弓桿用細竹製作,弓毛和琴弦均採用海南特有的一種稱作“雞螺絲”的棕色細藤來製作。一般坐著演奏,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弓於兩弦間拉奏,五度定弦,音量較小。由於是用細藤弓摩擦細藤弦,發音較粗糙,音色不及二胡圓潤、豐滿,表現力也較黎族的其他氣鳴樂器遜色。在黎族民間,人們常用於獨奏自娛,其形制古樸粗糙。主要流行於海南省民族地區。
1962年5月,廣東省民族歌舞團將黎族的民間樂器朗多依一支,贈予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樂器博物館。這支朗多依的琴筒、琴桿、弓桿均為竹制,弦軸為木製,琴體全長59.5厘米,琴筒長10厘米,直徑7.9厘米,蒙以竹筍殼為面,後面敞口。現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樂器博物館仍藏有該樂器。
椰殼胡。以椰子殼為胡筒,椰殼以大的和老的椰子為最佳。選好后把椰殼鋸成兩半,取出椰肉,把椰殼曬乾后即可製作胡筒。製作時,先在胡頭桿上方安裝兩個胡軸用於纏綁胡線,後用古木或榕樹木板製作胡板(胡板決定椰胡的音色與音量),再用牛皮膠粘緊固定形成胡筒;椰殼胡弦用絲弦一粗一細(即外粗內細),弓長為80厘米左右,以花劍麻製作弓毛。椰殼胡多用在黎族民間八音隊,主要流行於保亭、五指山等地區。
牛角胡。牛角胡製作時,先把牛角鋸平留牛角尾端,再把牛角挖5個小洞口寬約2厘米用於音量的振動共鳴,牛角胡桿用荔枝木黑格木製作,胡桿長70厘米,胡桿頭與牛角胡使用板胡線或高胡線連接,弓毛多以花劍麻製作,胡弓多用厚皮竹為桿。牛角胡多用於黎族民間八音隊,主要流行於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
2.3彈撥樂器
令東。黎族彈撥樂器,形似月琴,琴桿、音箱用桐木製作,音箱呈圓形,琴頸設6~7個品位,琴頭設4個弦軸,左右各2,共4根絲弦,每2弦定同音高,五度定弦。演奏時,左手持琴柄,置琴於身前,右手拇指、食指挑撥彈奏。此樂器音色圓潤優美,用於合奏或獨奏,後由廣東省民族歌舞團改良製作,流行於海南省黎族地區。
竹質口簧。亦稱“口弦”、“口弓”,黎語稱“改”、“太波”。《世本》有載:“女媧作簧”;東漢的《釋名·釋樂器》亦載:“簧,……以竹鐵作,於口橫鼓之”。宋代的《樂書》載:“傳稱王遙有五舌竹簧,今民間有鐵葉之簧”。可見,竹質口簧應源於古代的簧。
竹質口簧以竹製作,長3·3分,寬l分(一作“寬3分,厚l分”),奏法的方法,以手指彈擊,可分為:食指彈,拇指彈,拇指食指交替彈,食指、中指交替彈,食指、中指、無名指交替彈等多種。竹質口簧發音微弱,需應用的口腔共鳴加大音量,並通過唇、舌動作變化和噓氣、吸氣加以調節才能奏出動聽的音樂,能發出八度、九度或更寬廣音域。竹質口簧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流行於海南省各市縣,尤其以黎族地區為甚。
2.4打擊樂器
榔棹柃。黎語稱“榔勺”或“牛柃”,長20~30厘米不等,寬15~20厘米,中間空心,空心口內安裝兩個小木柚吊綁,搖動起小木柚撞擊兩邊空口發出“咯咯”響聲。大的榔棹柃發出的聲音低沉,小的發出聲音高亢響亮。音階為6 1 5 2 4 6 i,敲擊時雙音連音不斷,常用於黎族民間八音隊婚禮演奏與文藝晚會演出。
皮鼓。黎語稱“根龍”,黎族傳統打擊樂器。用一段粗大的圓木挖空為鼓身,兩端蒙牛皮或鹿皮,鼓高約100厘米,鼓面直徑約35厘米,中間大兩頭稍小。有的大皮鼓的鼓身和鼓面還繪有動物紋和人形紋。大皮鼓常用於娛樂、傳信、祭祀等活動。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親故聚會,椎鼓歌舞”。這說明至少自宋代起,大皮鼓就一直在黎族地區流行。
蛙鑼。黎族打擊樂器,黎語稱“va:o11”。由銅鑄成,為圓形,形似盤子,一般直徑30厘米左右、厚度為5厘米左右。有兩種類型,因在鑼體的外面邊緣處一側鑄上青蛙(鑄蛙2隻或3隻,3隻較珍貴)而得名。多在舉行宗教儀式中使用,平時將蛙鑼收藏在家中或埋在地下。1949年前,蛙鑼在黎族社會中是身份地位和財富的象徵,哪家擁有的蛙鑼越多,哪家的財富就越多、身份地位就越高。20世紀50年代在樂東三平頭塘村發現一大型蛙鑼,直徑40.7厘米,鑼面鑄有陽紋的兩龍含珠圖案和八卦符號。蛙鑼現仍在黎族地區流行。
叮咚。黎族特有的打擊樂器,黎語稱“朗貢”。叮咚由木杆和木架組成,木杆是發音體,多採用紅木或其它質地堅硬的木材製成,杠長200~240厘米、直徑10~20厘米,用繩索吊在刻有花紋圖案的三腳木架上。在黎族民間,常用黎語叫“柴即慎”(海南話叫作“紅麻樹”)木材製作。叮咚製成后,每根木杆能發出五度關係的兩個音,上一根為c1、g1,下一根為a、e1,上下兩根為小三度的諧和音程。音調不準時,除可用刀子修正木杆外,也能通過移動弔掛在木杆兩端的繩索來調節。叮咚有兩根木杆、三根木杆、四根木杆、五根木杆等形式。
演奏時,演奏者站立在叮咚架前,兩手各執一根長30厘米、直徑3厘米的圓木棍敲擊。兩根以上木杆的叮咚,便能奏出更多的音符,發音可構成七聲音階,但技巧較難掌握。叮咚敲擊節奏很豐富,多用二拍子或四拍子,很少用到三拍子。節奏組織常為對稱的手法,通常用左手以急速的節奏敲同音返復,作為襯托音,右手以稍慢的速度奏出曲調,並以不同的音型越敲越快,運用變奏的形式造成高潮。它和演奏木琴相似,不同的是,木琴是由長短不一的小木塊按一定音序編排連接而成,而叮咚則是敲擊木杆的不同部位發出高低有別的聲響。叮咚的特點是簡單易學,人人能打,聲音清脆嘹亮、淳樸動聽。在農業生產上,叮咚還能起到驅趕鳥獸、保護農作物的作用。
叮咚是黎族古老的民間樂器。在刀耕火種的年代,人們拿起鉤刀,到山上砍除荊棘和莽叢,清出一小片一小片的土地來種植“山欄”稻和玉米。可是,山裡森林密布,野獸成群,人們辛辛苦苦種上的莊稼,經常被野獸破壞,特別是當“山欄”稻成熟時節,野豬便來偷食,往往一夜功夫能把大片的“山欄”稻啃個精光。為了保護勞動果實,黎家人便在山中搭起茅棚看守莊稼,還砍下兩根近兩米的木杆吊在棚前,再用兩根短木棍不停地敲打起來,以恐嚇野獸。這就是叮咚的由來。
打叮咚的原始形式,是與勞動有著密切的關係的。先將叮咚木杆吊在守”山欄”園的守棚上,另在離叮咚較遠的地方立著兩根劈開的竹子,用一根繩子系住竹子,再將繩子的另一端綁在守棚里,人們打叮咚時,中間穿插著拉繩,而繩子便拉動兩根竹子發出響聲,可將較遠處的鳥獸嚇跑。叮咚對驅趕猴子最有效,人的吆喝聲??走。打叮咚成了黎家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娛樂形式。
在黎族群眾中,不論男女老少都愛打叮咚,還編了許多叮咚民歌。每逢過年過節或集會,就一邊演奏,一邊歌唱。有一首叮咚歌這樣唱道:“山欄稻米軟又香,過去全被地主嘗,貧農深夜守山欄,打起叮咚趕野獸。今天黎家得解放,山欄稻米人人嘗,叮咚越打越響亮,聲聲感謝共產黨。”直到今天,每逢佳節,黎家人用叮咚演奏歌曲,歡慶豐收。
1956年4月,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歌舞團下鄉和黎族人民聯歡時,發現了叮咚演奏形式,后經過整理、提煉,取消了竹子部分,突出了音樂部分,使原始的叮咚變成了今天人們在舞台上所見到的叮咚。叮咚可以獨奏、合奏,也可為歌舞伴奏。原廣東省民族歌舞團陳元甫先生,曾創作《叮咚舞曲》。叮咚仍流行於黎族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