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波異常

心電圖5個波段之一

t波是於心電圖5個波段之一。心臟搏動時產生的生物電流,用心電圖機從身體特定部位記錄下來的電位變化圖。

概念


屬於心電圖5個波段之一。1856年克利克和米勒首先直接在心臟上記錄到心搏時產生的電流。1887年瓦勒發現在身體表面也可記錄到這種電流。1903年愛因托芬首次用弦線電流計加以描記,使測定技術規範化,並用羅馬字母命名心電圖各波。此法經過後人的改進很快被應用於臨床心臟病的診斷。由於測定儀器和測定方法的不斷改進及結合單個心肌細胞電生理研究的進行,心電圖在理論和實踐上都發展很快。正常人的心電圖一般有5個波,分別為P、Q、R、S、T波P波代表心房去極化,QRS複合波代表心室去極化,T波代表心室復極化,P-Q間期(自P波起點到QRS複合波的起點)代表房室之間的興奮傳導時間。
t波異常
t波異常
T波位於S-T段之後,是一個比較低而占時較長的波,它是心室復極所產生的,T波鈍圓,占時較長,從基線開始緩慢上升,然後較快下降,形成前肢較長、後肢較短的波形。T波方向常和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在Ⅰ、Ⅱ、V4-6導聯直立,aVR導聯倒置。其他導聯可直立、雙向或倒置。如果V1直立,V3不能倒置。在以R波為主導聯中,T波的振幅不應低於同導聯R波的1/10,心前導聯的T波可高達1.2~1.5毫伏。在QRS波群主波向上的導聯中,T波低平或倒置,常見於心肌缺血、低血鉀等。

含義


T波異常變化常見有T波低平,T波倒置及T波高尖。按病因分:原發性繼發性。T波變化比較複雜。不過大多數T波變化是和心肌血供異常有關,如冠心病。但有時其他因素也會引起T波改變:腦血管意外精神緊張、藥物以及電介質紊亂。

低平倒置


正常人T波振動的幅度有一波動範圍,其方向與心室機動產生的波群一致。如果振幅低於正常,或與心室激動產生的波群方向相反,則稱為T波低平或倒置。
T波低平或倒置見於:心肌缺血(急慢性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梗死心包炎心肌炎心室肥大、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低鉀血症、腦血管意外、體位改變等。

T波高聳


指T波異常高尖,T波振幅常達1.5mV以上。臨床上常可見於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急性心肌梗死數小時內)、急性後壁心肌梗死、心內膜下心肌缺血、急性心包炎、風心病二尖瓣狹窄及二尖瓣狹窄合併關閉不全、高鉀血症(T波高尖呈“帳篷”狀)、左心室舒張期負荷過重、左束支傳導阻滯、腦血管意外、迷走神經張力增高等。

T波雙峰


正常體表心電圖T波前支長,后支短,頂點靠近后支,后支回到基線較快,提示復極自心
外膜向心內膜方向進行時,開始較慢,到達內膜時較快。當T波出現明顯切跡時,稱為T波雙峰。
臨床見於右束支阻滯,右室負荷加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及右室佔優勢的健康小兒;心肌缺血或伴左室肥大;某些中樞系統疾患、甲亢酒精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