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虎

召虎

召穆公(生卒年不詳),姬姓召氏,名虎,召邑(今陝西省岐山縣)人,召幽伯之子,母為召姜。召公奭次子的後代。

當時周厲王暴虐,召虎多次勸諫周厲王不要施加重稅,不要忽視民怨,不要堵塞民眾的言路,周厲王都不從。最終,引發國人暴動。召穆公藏匿太子,並用其子作為太子的替身,太子於是脫險。

周厲王死後,太子周宣王即位,召穆公與周定公輔佐周宣王,史稱“周召共和”。在方叔伐楚之後,召穆公率軍征伐淮夷,開闢疆土。

召虎與方叔,皆是宣王中興的中流砥柱,二人常常被後世作為重臣名將的代表,合稱為“方召”。

人物生平


反對苛稅

周厲王暴虐,奢侈荒淫。為了維持花天酒地的生活,周厲王決定增加賦稅。於是下令,對很多物產徵收“專利”稅。不論是王公大臣還是平民百姓,只要他們採藥、採礦、冶鍊、砍柴、放牧、捕魚蝦、射鳥獸,都必須納稅。甚至喝井水、過城門,也要納稅。
召虎
召虎
召虎反對周厲王的苛稅政策。於是,召虎寫了《大雅·民勞》:“人民實在太勞苦,但求可以稍安康。愛護京城老百姓,安撫諸侯定四方。詭詐欺騙莫縱任,謹防小人行不良。掠奪暴行應制止,不怕壞人手段強。遠近人民都愛護,安我國家保我王。人民實在太勞苦,但求可以稍休息。愛護京城老百姓,可使人民聚一起。詭詐欺騙莫縱任,謹防歹人起奸計。掠奪暴行應制止,莫使人民添憂戚。不棄前功更努力,為使君王得福氣。人民實在太勞苦,但求可以喘口氣。愛護京師老百姓,安撫天下四方地。詭詐欺騙莫縱容,反覆小人須警惕。掠奪暴行應制止,莫讓邪惡得興起。儀容舉止要謹慎,親近賢德正自己。人民實在太勞苦,但求可以歇一歇。愛護京師老百姓,人民憂愁得發泄。詭詐欺騙莫縱任,警惕醜惡防姦邪。掠奪暴行應制止,莫使國政變惡劣。您雖年輕經歷淺,作用巨大很特別。人民實在太勞苦,但求可以稍舒服。愛護京師老百姓,國家安定無殘酷。詭詐欺騙莫縱任,小人巴結別疏忽。掠奪暴行應制止,莫使政權遭顛覆。衷心愛戴您君王,大力勸諫為幫助。”但周厲王不聽,依舊施行。

殷鑒不遠

在施行專利稅之後,百姓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民怨沸騰,在當時就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逝將去汝,適彼樂土。”形勢日益危機。
召虎看到形勢危急,就勸告周厲王說:“王上,百姓們實在受不了了,‘專利’法再不廢除,難得不發生動亂!”於是,召虎寫了《大雅·盪》,假託周文王慨嘆殷紂王無道之詞,勸諫周厲王。作品寫道:“上帝驕縱又放蕩,他是下民的君王。上帝貪心又暴虐,政令邪僻太反常。上天生養眾百姓,政令無信盡撒謊。萬事開頭講得好,很少能有好收場。文王開口嘆聲長,嘆你殷商末代王!多少凶暴強橫賊,敲骨吸髓又貪贓,竊據高位享厚祿,有權有勢太猖狂。天降這些不法臣,助長國王逞強梁。文王開口嘆聲長,嘆你殷商末代王!你任善良以職位,凶暴奸臣心怏怏。面進讒言來誹謗,強橫竊據朝廷上。詛咒賢臣害忠良,沒完沒了造禍殃。文王開口嘆聲長,嘆你殷商末代王!跋扈天下太狂妄,卻把惡人當忠良。知人之明你沒有,不知叛臣結朋黨。知人之明你沒有,不知公卿誰能當。文王開口嘆聲長,嘆你殷商末代王!上天未讓你酗酒。也未讓你用匪幫。禮節舉止全不顧,沒日沒夜灌黃湯。狂呼亂叫不像樣,日夜顛倒政事荒。文王開口嘆聲長,嘆你殷商末代王!百姓悲嘆如蟬鳴,恰如落進沸水湯。大小事兒都不濟,你卻還是老模樣。全國人民怒氣生,怒火蔓延到遠方。文王開口嘆聲長,嘆你殷商末代王!不是上帝心不好,是你不守舊規章。雖然身邊沒老臣,還有成法可依傍。這樣不聽人勸告,命將轉移國將亡。文王開口嘆聲長,嘆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話不可忘。大樹拔倒根出土,枝葉雖然暫不傷,樹根已壞難久長。殷商的借鑒並不遙遠,應該知夏桀的下場。”周厲王聽了召虎的勸諫,勃然大怒。
周厲王三十四年(公元前845年),周厲王找來一個衛國的巫師,派他暗中監視敢於指責自己的人。一經巫者告密,就橫加殺戮。國人都不敢隨便說話了,路上相見,以目示意。

反對止謗

周厲王頗為得意,告訴召虎,說:“我能制止毀謗了,老百姓再也不敢吭聲了。”召虎說:“你這樣做只能堵住人們的嘴啊。可是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還嚴重。河道因堵塞而造成決口,就會傷害很多人。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後果也將如此。因此,治水者只能疏通河道而使它暢通,治民者只能開導他們而讓他們暢所欲言。所以天子處理政事時,讓三公九卿以至各級官吏進獻諷喻詩,樂師進獻民間樂曲,史官進獻有借鑒意義的史籍,少師誦讀箴言,無眸子的盲人吟詠詩篇,有眸子的盲人誦讀諷諫之言,掌管營建事務的百工紛紛進諫,平民則將自己的意見轉達給君王,近侍之臣盡規諫之力,君王的同宗都能彌補、監察國王的過失,樂師和史官以樂歌、史籍加以諄諄教誨,年高望重的師傅再進一步勸誡他,然後,由天子斟酌取捨,付之實施。這樣,國家的政事得以實行而不違背常理。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社會的物資財富全靠它出產;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樣,人類的衣食物品全靠它產生。百姓發表言論,政事的成敗得失就都能表露出來。人們認為好的就儘力實行,認為失誤的就設法預防,這才是增加衣食財富的途徑啊。老百姓把內心考慮的事說出來,這是內心想法的自然流露,怎麼能加以堵塞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贊同的人能有多少呢?”
周厲王不聽召虎的勸諫,於是老百姓再也不敢說話了。

藏匿太子

周厲王三十七年(公元前842年),國人因不滿周厲王的暴政,鎬京(今陝西西安)的國人集結起來,手持武器圍攻王宮,要殺死周厲王。周厲王逃離鎬京,沿渭水一直逃到彘(今山西霍州) 。
國人攻進王宮,沒有找到周厲王,轉而尋找太子靜。召虎將太子靜藏了起來,國人圍住召虎家,要求召虎交出太子。召虎說:"先前我多次勸諫君王,君王不聽,以至於遭到這樣的災難。如果現在太子被人殺了,君王會認為我是因為憤怒而殺死太子吧?身為人臣,即使遇到危險也不該怨恨;即使怨恨也不該發怒,更何況待奉天子呢?"召虎召喚了自己的兒子代替太子靜出外應對眾人,太子靜得以脫離危難。

共和行政

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在國人暴動平息后,召穆公與周定公共同執掌國政,號曰“共和”。後世史書常稱之為“共和行政”或“周召共和”。
周定公、召穆公下令,對歷史紀事進行紀年。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中國歷史有確切紀年的開始。
按《史記》卷十四《十二諸侯年表第二》,共和元年,歲次庚申,即公元前841年。

擁立宣王

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周厲王死於彘國,太子靜已經在召穆公的家中長大成人。召穆公、周定公於是共同擁立太子靜繼位,即周宣王。
召穆公鼓勵史官獻書來警示君王,南宋時期的史學考證書籍《困學紀聞》曾經提及道:“眚大史之任也,愚謂人君所諱言者,災異之變;所惡聞者,危亡之事。大史奉書以告君,召穆公所謂史獻書也。”

征伐淮夷

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4年),方叔伐楚,最終,方叔大破楚國,迫使楚國臣服。
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3年)的農曆乙亥月(不早於11月8日,不晚於12月8日),召穆公率師伐淮夷。長江漢水,波濤滾滾,出征的將士意氣風發。不為安逸,不為遊樂,要對淮夷進行征伐。前路已經出動兵車,樹起彩旗迎風如畫。不為安逸,不為舒適,鎮撫淮夷奔赴疆場。長江漢水,浩浩蕩蕩,周宣王向召虎頒布命令:“開闢四方,擴我大周疆土!”召虎率軍征伐,不擾民、不過急,以王朝政教為準,經營邊疆料理天下。淮夷被平定,許多國家向西周臣服,領地直至南海之濱。
周宣王命召虎:進行巡視疆土,進行宣揚政教!文臣、武將皆受其命。召虎成為保衛國家的重臣。
召虎回朝復命,叩謝並頌揚天子之意。遂作成紀念“召穆公簋”,銘記其征伐淮夷之功勛。召虎敬頌天子萬壽無疆!

主要成就


共和行政

共和行政,是在周厲王喪失權力但依舊在世期間,周朝由周定公、召穆公二人率領百官共同議政。
共和行政,不但承受住了周朝當時面臨的巨大壓力,對周朝來說,是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為後來的宣王中興、國力壯大有著積極的影響。而且,在中國歷史上,意義重大,開創了中國歷史準確紀年。此後,中國的歷史脈絡清晰,一直到今天,沒有間斷記載。正是這件事能夠上溯幾千年而不迷惘。在此之前,中國的歷史只能是傳說和半信史,時間脈絡十分模糊,只能夠通過文物考古追溯,準確性是不夠的。所以說,共和行政對於中國的歷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里程碑式的作用。

平定淮夷

召虎在方叔伐楚獲勝的基礎之上,領兵從江漢地區出發,兵鋒東向,麾指江淮,斬殺諸多敵人,大破淮夷軍眾。分軍搜討,西起息、蔡之地,東到大海之濱,北起徐國之地,南至長江岸邊,遂廓定江淮地區。所過之地,淮夷盡皆被征服,其降者不可勝數。而且,按照《詩經》的記載、《廣東通志》的記載、《嶺海輿圖》的記載,南海諸國得知淮夷被召穆公平定,也向西周表示臣服。為後世的秦攻百越之戰奠定了師出有名的基礎。

人物評價


召虎,也稱召穆公,因平定淮夷大獲全勝,常與方叔伐楚的方叔,合稱為“方召”。後世常用方叔、召虎作為比喻名將(例如,張遼、謝艾、王鎮惡、馬璘、曹彬等名將)。
三國·曹丕:(張遼)此亦古之召虎也。
三國·曹植《求自試表》:以方叔、召虎之臣,鎮衛四境,為國爪牙者,可謂當矣。
西晉·司馬炎:處富貴而能慎行者寡,召穆公糾合兄弟而賦《棠棣》之詩,此姬氏所以本枝百世也。
東晉·王鑒:方召之臣,其力可得而宣;熊羆之士,其銳可得而奮。
前涼·索遐:左長史謝艾,文武兼資,國之方邵。
劉宋·劉裕:(王鎮惡)入渭之捷,指麾無前,遂廓定咸陽,俘執偽后,克成之效,莫與為疇,實捍城所寄,國之方召也。
劉宋·何承天:使民有贏儲,野有積穀,然後分命方、召,總率虎旅,精卒十萬,使一舉盪夷,則不足稍勤王師,以勞天下。
南梁·蕭繹:風、牧、方、邵之賢,衛、霍、辛、趙之將,羽林黃頭之士,虎賁緹騎之夫,叱吒則風雲興起,鼓動則嵩、華倒拔。(風后、力牧、方叔、召虎、衛青、霍去病、劇辛、趙奢)
隋朝·盧思道:風、力上宰,內敷文教,方、邵重臣,外揚武節。(風后、力牧、方叔、召虎)
唐朝·李世民:自古突厥與中國更有盛衰。若軒轅善用五兵,即能北逐獯鬻;周宣驅馳方、召,亦能制勝太原。
唐朝·李豫:(馬璘)以牧人御眾之才,膺方叔召虎之任。
唐朝·龐嚴《對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策》:內得夔、龍,掌萬機之務;外選方、召,視百事之成。
唐朝·杜牧《上門下崔相公書》:是以天下帖泰,蝗死災去,飢人復飽,流人復安,內外遠近,率職奉法,不聞其他。如周有召穆公、仲山甫,漢有魏相、邴吉,國朝姚、宋二公,文事武事,居中處外,固不是倚。
北宋·歐陽修《聽平戎操》:方叔召虎乃真將,衛青去病誠區區。
北宋·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入則周公、召公,出則方叔、召虎。
北宋·蘇轍《賀文太師致仕啟》:躬夔、皋之偉業,兼方、召之壯猷,翼亮三朝,始終一節。
南宋·胡三省:方叔、邵虎,周宣王用之以中興。
南宋·黃震《古今紀要》:召穆公諫厲王監謗譬以防川代彘之亂。宣王匿其家,虎以其子死之。
元朝·李冶:(曹彬)彬伐江南,未嘗妄殺一人,擬之方叔、召虎可也。
明朝·丘濬大學衍義補》:宣王之用召穆公,穆公能體其欲寧天下之心而為之經營,此王之心所以載寧也歟。
明朝·陳敬宗《陳文定公澹然全書》:昔周召穆公平淮南之夷,李唐裴度平吳元濟,江漢皇武之雅,至今頌稱後世。
清朝·朝廷眾臣《欽定日下舊聞考》:贊曰:猗歟周宣纘緒,文武一時從臣,方叔召虎搜於岐陽,陳列斨弩,鐫功告成,伐石作鼓,以歌以銘。
清朝·蔣楷:死者已矣生者悲,方叔召虎今為誰?

後世地位


明清時代的歷代帝王廟,共有32名從祀名臣,“召穆公虎”就在其列。
歷代帝王廟,歲仲春秋,皇帝遣大臣祭太昊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帝金天氏、帝高陽氏、帝高辛氏、帝陶唐氏、帝有虞氏、夏禹王、商湯王、周武王、漢高祖皇帝、漢光武皇帝、唐太宗皇帝、宋太宗皇帝。分五室,室太牢一,禮三獻,樂七奏,舞八佾。從祀名臣:風后、力牧、皋陶、夔、龍、伯夷、伯益伊尹、傅說、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召穆公虎、方叔、張良、蕭何、曹參、陳平、周勃、鄧禹、馮異、諸葛亮、房玄齡、杜如晦、李靖、郭子儀、李晟、曹彬、潘美、韓世忠、岳飛、張浚,凡三十二人,列兩廡。廡二壇,壇少牢一。
詳見《大明會典》、《禮部志稿》、《今言》、《舊京遺事》、《宣德鼎彝譜》、《太常續考》、《欽定大清會典則例》、《政學錄》、《清朝文獻通考》等書籍。

軼事典故


常棣抒懷
左氏春秋》曾記載,春秋時期周襄王的大夫富辰曾經說此詩為周厲王在位時期,君主嚴厲暴虐。召穆公感慨周德之不在,於是,糾合宗族到成周,通過作詩而抒發“兄弟鬩於牆”的惆悵,其中流傳下來的著名詩篇《小雅·常棣》。《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記錄了富辰(富辰戰死於公元前636年)所說的話:“召穆公思周德之不類,故糾合宗族於成周而作詩,曰:『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其四章曰:『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
對此,司馬炎評價道:“處富貴而能慎行者寡,召穆公糾合兄弟而賦《棠棣》之詩,此姬氏所以本枝百世也。 ”

封國位置


召康公長子的封國是燕國。《水經注·卷十三》:“薊城南七里有清泉河,而不逕其北,蓋《經》誤證矣。昔周武王封堯後於薊,今城內西北隅有薊邱,因邱以名邑也,猶魯之曲阜,齊之營邱矣。武王封召公之故國也。秦始皇二十一年滅燕,以為廣陽郡。”
召虎
召虎
召康公次子的封國是召國。《水經注·卷十八》:“雍水又東逕邵亭南,世謂之樹亭川,蓋邵、樹聲相近,誤耳。亭故邵公之采邑也。”
召穆公是召康公次子的後代,故而,召穆公的封國是召國,其位置是今天的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境內。東周時期,召國隨周王室東遷,召國的位置改到了今天的河南省濟源縣境內,南臨黃河,與東周都城洛邑隔河相望。

親屬成員


祖先:召康公的次子。“次子留周室代為召公。至宣王時,召穆公虎其後也。”
父親:召幽伯。
母親:召姜。

個人作品


《大雅·民勞》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無縱詭隨,以謹無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遠能邇,以定我王。
民亦勞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國,以為民逑。無縱詭隨,以謹惛怓。式遏寇虐,無俾民憂。無棄爾勞,以為王休。
民亦勞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師,以綏四國。無縱詭隨,以謹罔極。式遏寇虐,無俾作慝。敬慎威儀,以近有德。
民亦勞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國,俾民憂泄。無縱詭隨,以謹丑厲。式遏寇虐,無俾正敗。戎雖小子,而式弘大。
民亦勞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國,國無有殘。無縱詭隨,以謹繾綣。式遏寇虐,無俾正反。王欲玉女,是用大諫。
《大雅·盪》
蕩蕩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諶。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曾是彊御,曾是掊克。曾是在位,曾是在服。天降滔德,女興是力。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而秉義類,彊御多懟。流言以對,寇攘式內。侯作侯祝,靡屆靡究。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於中國,斂怨以為德。不明爾德,時無背無側。爾德不明,以無陪無卿。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天不湎爾以酒,不義從式。既愆爾止,靡明靡晦。式號式呼,俾晝作夜。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小大近喪,人尚乎由行。內奰於中國,覃及鬼方。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匪上帝不時,殷不用舊。雖無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聽,大命以傾。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顛沛之揭,枝葉未有害,本實先撥。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
爭議作品
《小雅·常棣》的作者有爭議,富辰說是召穆公所做,子夏說是周公旦所做。
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嘆。
兄弟鬩於牆,外御其務。每有良朋,烝也無戎。
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友生。
儐爾籩豆,飲酒之飫。兄弟既具,和樂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湛。
宜爾室家,樂爾妻帑。是究是圖,亶其然乎。

遺物信息


《詩經》中的《江漢》是寫周宣王命召虎領兵討伐淮夷,很快平定了淮夷,班師回朝。周宣王冊命召虎,賞賜他土地、圭瓚、秬鬯等,召虎乃作“召穆公簋”,銘記其征伐淮夷之功勛。五年琱生簋、六年琱生簋、五年琱生尊,曾經被誤認為是召虎所作,后經考證,是琱生所做。真正的“召穆公簋”,仍在探索之中。

藝術形象


召虎在小說《東周列國志》中多次出現。
《東周列國志第一回周宣王聞謠輕殺,杜大夫化厲鳴冤》:又虧周召二公同心協力,立太子靖為王,是為宣王。那一朝天子,卻又英明有道,任用賢臣方叔、召虎、尹吉甫申伯、仲山甫等,復修文、武、成、康之政,周室赫然中興。
召虎
召虎
《東周列國志第一回周宣王聞謠輕殺,杜大夫化厲鳴冤》:次日早朝,三公六卿,齊集殿下,拜舞起居畢。宣王將夜來所聞小兒之歌,述於眾臣:"此語如何解說?"大宗伯召虎對曰:"厚,是山桑木名,可以為弓,故曰臣弧。箕,草名,可結之以為箭袋,故曰箕舵。據臣愚見:國家恐有弓矢之變。"
《東周列國志第一回周宣王聞謠輕殺,杜大夫化厲鳴冤》:至期,王乘玉輅,駕六騶,右有尹吉哺,左有召虎,旌旗對對,甲仗森森,一齊往東郊進發。那東郊一帶,平原曠野,原是從來遊獵之地。宣王久不行幸,到此自覺精神開爽,傳命扎住營寨。吩咐軍士:"一。不許踐踏禾稼;二不許焚毀樹木;三不許侵擾民居。獲禽多少,盡數獻納,照次給賞;如有私匿,逍出重罪!"號令一出,人人賈勇,個個爭先。進退周旋,御車者出盡馳驅之巧;左右前後,彎弧者誇盡縱送之能,鷹大借勢而猖狂,狐兔畏威而亂竄。弓響處血肉狼藉,箭到處毛羽紛飛。這一場打圍,好不熱鬧!宣王心中大喜。日已挫西,傳令散圍。眾軍士各將所獲走獸飛禽之類,束縛齊備,奏凱而回。行不上三四里,宣王在玉輦之上,打個眼臉,忽見遠遠一輛小車,當面衝突而來。車上站著兩個人,臂掛朱弓,手持赤矢,向著宣王聲喏曰:"吾王別來無恙?"宣王定睛看時,乃上大夫杜伯,下大夫左儒。宣王吃這一驚不小,抹眼之間,人車俱不見。間左右人等,都說:"並不曾見。"宣王正在驚疑。那杜伯左儒又駕著小車子,往來不離玉輦之前。宣王大怒,喝道:"罪鬼,敢來犯駕!"拔出太阿寶劍,望空揮之。只見杜伯左儒齊聲罵曰:"無道昏君!你不修德政,妄戮無辜,今日大數已盡,吾等專來報冤。還我命來!"后未絕聲,挽起朱弓,搭上赤矢,望宣王心窩內射來。宣王大叫一聲,昏倒於玉輦之上,慌得尹公腳麻,召公眼跳,同一班左右,將薑湯救醒,兀自叫心痛不已。當下飛駕入城,扶著宣王進宮。各軍士未及領賞,草草而散。
《東周列國志第二回褒人贖罪獻美女,幽王烽火戲諸侯》:是夜王崩。姜后懿旨,召顧命老臣尹吉甫、召虎,率領百官,扶太子宮涅行舉哀禮,即位於柩前。是為幽王。
《東周列國志第二回褒人贖罪獻美女,幽王烽火戲諸侯》:也是西周氣數將盡,尹吉甫、召虎一班老臣,相繼而亡。幽王另用虢公、祭公與尹吉甫之子尹球,並列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