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山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山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前身是成立於1950年的教育系,2000年2月教育系和教育科學研究所合併成立了教育科學學院,2006年10月更名為教育學院。半個世紀來,學院在師資力量、教學設施、專業設置上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近年來,學院主動適應山東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面向基層服務基層,採取講座、培訓、論壇、指導等形式,為全省各地培訓中小幼教師2萬餘人(次),為推動我省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做出應有貢獻,得到社會廣泛讚譽,服務指導。
山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是一個歷史悠久、學科齊全、設備完善的師範院校的特色學院。
山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的前身是山東師範大學教育系,於1950年10月29日成立,是山東師範大學建校時最早設立的6個系之一。1954年教育系停辦,改為教育學教研室。1979年設立教育科學研究所。1980年教育系重建,並開始招收學校教育專業本科生。1984年增設學前教育專業,招收兩年制專科生。1987年教育科學研究所從教育系分離,成立山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1993年教育系學前教育專業改為本科。1998年設立應用心理學本科專業。2000年2月,教育系和教育科學研究所合併成立了山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06年10月更名為教育學院。現有教職工49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0人,博士生導師7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820人,博士、碩士研究生229人。
學院下設教育學系、學前教育系、課程與教學系。擁有教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教育學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動站,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教育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設有教育管理專業教育碩士培養點、高校教師碩士培養點和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設有教育學、學前教育2個本科專業。教育學原理是國家級重點(培育)學科、山東省政府“泰山學者”設崗學科、山東省省級強化建設重點學科。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心是山東省“十一五”強化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教育學本科專業是國家級第二類特色專業,山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和山東省教育研究基地掛靠教育學院。
學院重視科學研究工作。“九五”以來先後承擔各級各類課題80多項。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國際合作等重點課題10餘項。先後出版專著4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600餘篇。20餘項成果獲省級以上獎勵,其中省社科一等獎6項。
近年來,學院主動適應全國、山東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面向基層服務基層,採取講座、培訓、論壇、指導等形式,為全國各地培訓中小幼教師2萬餘人(次),為推動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做出應有貢獻,贏得社會廣泛讚譽。
學院不斷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堅持“德育為先,育人為本”,學院黨委和黨支部多次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學院積極推進實施本科生導師制,注重發揮教師教書育人作用,獲“優秀本科生導師”、“良師益友”、“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80餘人次。設有山東師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首批創新基地——《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創新基地》,學院多次被評為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優秀組織單位。近年來,學生連續多屆在“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中獲得國家級獎勵7項、省級獎勵8項、校級獎勵70多項,獲得省級表彰獎勵和在省級以上各項比賽中獲獎200餘人次。
山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積極開展對外合作交流,改革開放以來,先後與美、英、德、泰國、芬蘭等國家的10多所大學建立了合作關係,開展跨文化研究,取得顯著成效。
近幾年來,山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主動適應山東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堅持師範特色,以人才培養質量為根本,不斷深化改革,強化管理,加強學科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使學院的教育質量、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有了顯著提高,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讚譽。
目前,山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正以嶄新的姿態積極推進學院的建設和發展。全院師生團結協作,深化改革,開拓進取,奮發有為,努力鑄造教育科學學院新的輝煌。山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現有教師12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生導師2人),副教授5人,講師2人;碩士生導師8人;有博士學位者6人,在讀博士2人,碩士學位者2人。
教育學本科專業是教育學院的傳統本科專業,也是該校的特色本科專業,每年計劃招生人數50-100名,主要為全國和該院碩士點培養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的教學及研究人員,為中小學輸送管理與教學人員。當前教育學本科專業正在進行梳理和總結,迎接2007年教育部的本科教學評估,力爭發揮該專業的優勢和特色,體現課程設置的規範性和教學水平的示範性。今後該專業將在本科評估的基礎上爭取省級教學改革立項,重新論證和修訂教育學本科專業的課程設置,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建設一批基礎教育的實驗與實習基地,使教育學本科專業更能適應大學生的學習和就業需求,更利於為基礎教育的改革服務,更利於為該校的師範教育體制改革服務。
“教育學原理”學科是山東省政府“泰山學者”設崗學科(2006年)、山東省省級重點學科、山東省“十五”強化重點學科。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心是山東省“十一五”高教強省行動計劃重點建設項目中的省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2006年)。山東省教育研究基地是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設立的省級重點研究基地,2000年3月正式掛牌成立,掛靠教育科學研究所。
原為教育系的學前教育專業,創設於1984年。創設之初招收專科學生,學制兩年。1993年為適應發展需要開始設本科,學制四年。2003年被國務院確立為山東省唯一的學前教育學碩士學位授權點,目前招收學前兒童課程與遊戲、學前兒童藝術教育二個研究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學前教育學碩士學位方向現有導師三人,在讀研究生11人。學前教育系實行彈性學制,彈性學製為三至六年。本專業主要為幼兒園、幼兒師範學校、等教育機構輸送本科以上合格師資,也為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教育教學科研單位、兒童教育諮詢機構以及與教育特別是學前教育相關的其他各領域輸送高級專門人才。學前教育系現有專用資料室、專業教室14間,總面積300餘平方;圖書資料13.1萬(其中校圖書館直接相關圖書10萬冊),台式、筆記本電腦24台,印表機、複印機、投影儀、攝像機、數碼相機等儀器設備30餘台,總價值約100萬元。
多年來學前教育系始終把教學、科研作為自己的中心工作來抓,把人才培養作為專業工作的根本任務,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教育創新,實行選課制,按學校要求開展了校院兩級必修課、選修課與通識課,學前教育系實行學分制、雙學位制與兩次選擇本科專業試點工作,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優質教育資源和充分的自主學習空間,使學前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目前已經向社會輸送全日制專科生400餘人、本科生1200餘人,已有數名碩士研究生走向各級各類教育與科研機構。通過夜大、函授、自學等方式向社會輸送本專科人才達9000餘人。學前教育本科專業考研錄取率30%,畢業生一次就業率70.28%。
近年來,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二十餘項,其中國家重點研究項目2項,省級教育科學規劃項目6項,省級社科規劃項目3項。取得科研成果9項,其中發表學術論文76篇,出版著作、教材12部,取得應用性成果5項。獲國家、省部級獎11項。經過多來的建設,學前教育專業已經成為科研方向明確,研究隊伍完善、年齡結構合理,研究成果突出,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的學科,是名副其實的山東省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學前教育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和研究中心。
學前教育系開設的基本課程有: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課程論、學前教育史、遊戲理論與指導、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兒童文學、美學、學前藝術教育概論、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學前兒童美術教育、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學前兒童體育教育、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幼兒園玩教具設計與製作、聲樂、鍵盤、繪畫、舞蹈、形體等三十餘門課程。學前教育系現有教師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講師2人,具有博士學位(含在讀)3人,碩士學位4人。
課程與教學論專業是山東師範大學教育學的優勢學科之一。鮑兆寧教授、潘伯庚教授、劉繼武教授先後任碩士生導師,自1998年獲取碩士學位授權以來,已培養碩士畢業生60多人。
本專業研究方向有:
1.課程與教學基本理論研究,導師為徐繼存教授(博士),在教學理論的反思、教學論學科基本問題研究、課程與教學理論的系統總結、課程與教學理論的比較和課堂教學行為分析研究等方面,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在國內產生廣泛影響。
2.教師教育研究,導師為趙昌木教授(博士),在課程與教學改革、教師發展與教師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
3.學科課程與教學論研究,導師為魏薇教授(博士),在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方面取得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
目前,該學科有教授3名、副教授5名,4人具有博士學位,5人年齡在40歲以下。1997年以來,先後在《教育研究》、《課程·教材·教法》等國內權威雜誌發表學術論文90餘篇,出版專著5部,主編了教學論研究叢書和高中課程改革研究叢書,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7項,獲各種科研和教學獎勵10餘項。本專業開設的課程主要有:教學論、課程論、比較教學論、教學社會學、教學研究方法論、教師教育概論、學科課程與教學論、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專題、西方課程理論流派和教學論專題研究等。
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於2002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該專業以研究教育經濟與管理領域中的基本理論和實踐問題、探討並揭示教育經濟與管理領域的特殊規律為主要任務。主要培養從事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教學、科研以及教育行政部門管理工作的人才。
本專業現設有兩個研究方向:1.教育管理學,該方向主要研究教育管理的理念、基本規律、基本內容和教育管理工作實務。2.教育經濟學,該方向主要研究教育經濟的基本理論、基本內容、基本規律和教育經濟管理實際問題。
本專業開設的研究生課程主要有:教育管理學基本理論研究、教育經濟學基本理論研究、當代教育管理改革與發展專題研究、西方教育經濟學流派專題研究、教育管理技術與方法、教育預測與規劃專題研究、教育財政學等課程。
山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比較教育學碩士點,將於2007年開始招生。目前,該碩士點共有導師三人,其中教授一人,副教授二人;三人均獲得博士學位。該碩士點主要有三個研究方向:教育理論比較研究、國別教育研究、課程比較研究。這三個方向都是從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文化角度對外國教育理論和實踐進行綜合研究。該研究視角的基本設想是,有針對性地對西方及東亞諸國的文化與教育之間的關係進行系統的比較研究,從異文化和教育中梳理出某些獨特的規律和特徵,培養學生在國際交流和研究中的基本素養和能力。
比較教育學自20世紀80年代創設以來,先後經歷了專門對外國教育制度的介紹、對外國教育理論的比較、針對我國教育中的問題對國外教育改革的經驗教訓進行比較研究等幾個不同的階段。但是,這種單純的介紹和簡單的拿來主義式的研究並不足以把握國外教育的真諦和精髓。只有從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文化角度對世界其他國家的教育進行擴大式的透視,才能對其作以高屋建瓴的把握。
學前教育專業於2003年獲得國務院批准的碩士學位授予權。自2004年起,開始招收和培養碩士研究生,並擁有學前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學前兒童課程與遊戲、學前兒童藝術教育三個研究方向。擔任碩士生導師的有2名教授和3名副教授,其中2人具有博士學位,1人為在讀博士。目前,就讀於學前教育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共有13人。
學前教育學碩士學位點主要培養適合從事學前教育以及兒童發展與教育的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需要,具有碩士學位的高級專門人才。為擁有相關專業的高等師範院校,或其他高等普通院校、高等職業技術院校,乃至中等師範學校和其他中等專業學校,以及教育科研與諮詢機構、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兒童保教機構等輸送專業化的教學師資、科研人員與管理工作者。
本碩士學位點接收省內外的學前教育與相關教育學與心理學專業的應往屆高校本科畢業生,以及具有同等學歷和跨專業的考生報考,並為提高生源質量、避免“近親”培養而對本校外的考生持歡迎與鼓勵態度。
目前,確定自2007年起對學前教育學碩士學位點的研究方向欲暫作調整,擬主要在以下兩個研究方向招生與培養:
1學前兒童課程與遊戲:關注對學前教育的課程理論與實踐、幼兒各領域的課程教學、兒童遊戲的理論及指導、幼兒園活動組織與實施,並涉及學前教育基本理論、兒童心理發展及教育、國外早教方案、幼兒園管理與教育評價、兒童家庭教育及道德教育等領域的研究。指導教師有:丁海東博士/副教授、向海英副教授。
2學前兒童藝術教育:主要側重對兒童審美心理與藝術教育、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教學、幼兒園環境創設與布置,特別是幼兒美術與手工教學、幼兒音樂教育教學等領域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同時涉獵兒童文學理論、童話教育教學、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等領域的研究。研究生指導教師主要有:王冰教授、印小青副教授。
學前教育學碩士學位點所開設的專業學習課程主要有:學前教育基本理論、兒童社會性發展與教育、學前教育課程論、學前教育遊戲論、學前兒童藝術教育、國外兒童教育流派、學前教育評價、兒童心理發展與測評等。
自2003年以來,學前教育學碩士學位點的教研人員先後出版學術專著6部,主編或副主編高校學科教材及幼兒園實踐教材17部。主要代表著作有《兒童精神:一種人文的表達》、《兒童社會技能的發展與培養》、《學前遊戲論》、《現代兒童藝術教育論》、《兒童音樂心理發展與教育》等。在《學前教育研究》、《心理學報》、《心理發展與教育》、《中國音樂教育》等重要核心專業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與研究報告達50餘篇。先後主持或參與的國家級、省部級及廳級研究課題有10餘項。其中,有較大影響的課題項目有《義大利瑞吉歐幼兒教育體系中國化研究》、《幼兒民族文化藝術教育研究》、《幼兒社會領域教育的課程開發與應用》、《兒童民間遊戲開發與應用》、《山東省幼兒園課程體系研究》、《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實踐》等。近3年來,獲得省廳級以上的科研與教學成果獎勵9項。
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權,現有碩士生導師9人。1996年被評為山東省重點建設學科,2000年獲博士學位授權。
德育理論與實踐
作為本學科的重點研究方向,早在傅統先和陸有銓教授先後主持本學科時就極為重視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該方向又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其特色一是致力於現代西方道德教育思潮的追蹤和整合研究;二是致力於學校道德教育模式的建構和實驗;三是致力於學校道德教育的哲學、心理學基礎的探討。該方向在研究領域上的獨特性和所取得的成果引起了國內同行的密切關注和高度評價。
教育哲學研究
一直是本學科的傳統優勢,從上世紀80年代,山師一直是全國教育哲學專業委員會掛靠單位和主任委員單位,學術地位在國內得到普遍認可。近年來,一批有很好發展潛力的年輕學者的引進和培養,為該學科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該方向主要致力於中國傳統教育哲學、現代西方教育哲學思潮、當前中國教育基本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研究。其代表性成果是提出了在國內具有影響力的生存論教育哲學、對話教育哲學、共生教育哲學等教育哲學觀。
基礎教育改革與實驗
該方向從80年代初就涉足教育實驗領域的研究,在基礎教育實驗領域取得的成績為國內同行所矚目。該方向的特色,一是密切聯繫中小學教育實際,針對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進行實驗與研究;二是重視中小學教育改革與實驗的理論建設,構建了“雙序結合課程建構模式”及“一體兩翼”的創造教育模式;三是重視基礎教育改革與實驗基地的建設。培訓中小學教師2萬多人次,舉辦基層教育幹部培訓班42期,實驗學校達到400餘所。
我國於1997年開始設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山東師範大學是首批招生單位。教育管理專業教育碩士是首批招生專業,目前該院已經整整招收了十屆教育碩士近千名學員,為山東省基礎教育輸送了一批具有較高教育理論素養、教育研究能力的教育行政管理幹部、中小學校長和一線優秀教師。並且該專業也形成了有別於學術型碩士的獨特培養模式,即採用案例教學,旨在形成教育碩士學員的反思性批判能力,能夠理論聯繫實際,自主、自覺地改進教育實踐。為了適應基礎教育改革的需要,該院於2005年又新增設了小學教育專業教育碩士,並於當年招生。這兩個專業分別每年計劃招生40人,有40位(10人為外聘)導師承擔教育碩士論文指導工作。
2007年4月國務院學位辦將對該校教育碩士點進行評估,該院承擔全校教育碩士三門公共學科課程的教學,並在教育碩士培養和答辯等環節與各專業學位點有合作和聯繫,該院將全力以赴做好評估工作,力爭為山東省基礎教育改革走內涵式發展的道路提供智力支持和師資保障。
高等教育學專業於200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該專業以研究高等教育領域中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探討並揭示該領域的特殊規律為主要任務。主要培養從事高等教育研究、教學和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合格人才。
本專業現設高等教育原理與高等教育管理兩個研究方向。1.高等教育原理,該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內容有高等教育的理念、屬性、基本規律、基本內容、發展過程以及特點、高等教育熱點問題等。2.高等教育管理,該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內容有高等教育管理的現代化、國際化,高等師範教育改革,治學理念等。本專業現有導師3名:戚萬學教授、王向華副教授、韓延明教授(臨沂師範學院),3人均具有博士學位。
本專業開設的研究生課程主要有:高等教育基本理論專題研究、高等教育哲學、比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管理、中外高等教育發展史等。
1985年,本校老一輩教師趙一民教授即以教育史專業名稱招收碩士研究生。趙一民教授、李文奎教授、王立功教授、於述勝教授、李劍萍教授都為本校教育史專業的發展作出過重要貢獻。2001年,本校獲得教育史碩士學位授予權,並於次年開始招收研究生,現已有兩屆碩士畢業。
本專業設有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兩個研究方向。中國教育史有張書豐教授、李忠副教授、李劍萍教授(兼職),主要研究領域是中國傳統教育思想、中國傳統教育哲學、中國教育現代化以及山東教育發展史。在山東教育發展史研究方面,已經出版了《山東教育通史》並發表了山東教會學校教育九十年、山東師範教育百年曆程的回顧與思考等文章。為山東教育發展史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外國教育史有於洪波教授、金傳寶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中外教育發展史比較、日本教育史、美國教育史、德國教育史等。在日本教育史研究方面,已經出版《日本教育的文化透視》、《日本家政教育比較研究》;在德國教育史方面,已經出版了《德國教育比較研究》;在美國教育史方面,已經出版了《從鄉村教師到教育領袖—巴格萊教育思想研究》,為美、日、德等發達國家教育發展史及中外教育發展史比較研究的進一步研究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本專業現有導師5人,其中4人有博士學位。出版學術著作7部,在教育研究、比較教育研究、教育學報、華東師大學報等重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
本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有:中、外教育名著選讀、中國教育思想史、中國教育制度史、區域教育發展史、中外教育比較、日本教育發展史、美國教育發展史以及中國教育現代化問題等多項專題研究課程。
本學科秉承鮑兆寧、潘伯庚、劉繼武等老一代學者的優良學風,在徐繼存教授的帶領下,緊密結合我國課程與教學實際中的重大問題,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運用創新的課程與教學理論和觀點,引領和干預課程與教學實踐,經過多年努力,取得顯著成果,在全國產生重要影響。2005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被評為山東省“十一五”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強化研究基地。
本學科經過多年努力,逐步形成了頗具特色的研究方向:
1、課程與教學基本理論研究。本方向包括:教學理論的反思,對國內外教學理論作了較為系統和全面的審視,並著重從方法論的角度對教學理論的發展和建設進行了反思,所進行的系列研究並由此形成的專著《教學理論反思與建設》得到了國內教學理論界的好評,該專著2002年獲第二屆全國教育圖書二等獎;教學論學科基本問題研究,對教學論的研究對象和學科特性、學科體系、應用功能等基本問題進行了清晰的說明,對現代教學論進行了闡釋,就教學領域中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了深刻剖析,梳理了歷史流脈,關涉了新世紀的教學生活,發表的系列論文並由此形成的專著《教學論導論》,受到了同行的認可。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的梳理,對我國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的系統總結,形成《教學論研究二十年》和《課程論研究二十年》,被許多高師院校列為研究生必讀文獻,對於教學論學科的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意義;目前正在進行的課程與教學理論的比較和課堂教學行為分析研究得到了霍英東基金會第九屆高校教師基金和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重大項目資助。
2、課程與教學理論應用研究。本方向適應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術教育需要,整合課程、教學理論與現代教學設計、技術,對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深入而細緻的分析研究,探究教學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價,承擔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規劃青年基金項目《教學理論應用模式的生成及其實驗研究》和山東省社科規劃重點課題《山東省基礎教育數字化課程資源建設的現狀與對策》;教師專業發展研究,從縱向的角度對教師成長的過程進行全面考察,對教師的教學信念、知識、智慧的生成進行系統研究,探究教師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構建教師成長的模式,尋求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策略,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規劃基金項目“教師發展模式與策略研究”和山東省社科規劃重大項目《教師教育知識、智慧的生成及策略研究》和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山東省教師教育現狀與未來發展對策研究》,制定山東省教師教育綜合改革實驗方案,發展規劃,提出山東省教師教育的層次、規模和結構布局的調整意見並被山東省教育主管部門採納,出版《教師成長論》等著作,在《教育研究》等發表系列學術論文40餘篇,為中小學教師教育發展及相關政策的出台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和智力支持。
3、學科課程與教學研究。本方向以曹明海教授的語文課程與教學研究和傅海倫教授的數學課程與教學研究為核心。語文課程與教學研究深入探討能揭示語文教育特性和規律的理論新結構,在國內最早系統研究並建構了語文教育智慧理論、語文教育發展理論、語文教育美學理論、語文教育行為理論。此研究成果以《語文教育新視野叢書》形式出版、受到全國關注。同時,從語文課改的需要出發,深入研究語文教師發展理論,包括創造性教學策略理論、發現性學習心理理論、整體性教學系統理論、發展性教學生態理論等。此研究成果以《新世紀語文教師發展叢書》形式出版,成為許多院校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生的必讀書目。數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注重數學史、數學文化與數學教育的結合研究,特別是緊緊抓住數學史、數學文化在數學教育中的應用這個國際學術前沿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在《自然辯證法研究》、《自然辯證法通訊》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在科學出版杜出版《傳統文化與數學機械化》、《中外數學史概論》等專著,其中關於中國傳統數學機械化思想的研究在國內已產生重要影響。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數學天元青年基金項目、山東省中青年科學家基金以及教育部青年專項課題,並列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