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民歌
溫州民歌
在溫州地方傳統民歌中,山歌佔了很大的比重。其音調優美,節奏平穩,旋律比較舒暢、悠揚,如樂清山歌《對鳥》,對比鮮明,曲調生動,通過歌唱美麗、自由的鳥禽,表達了當地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嚮往。又如溫州山歌《叮叮噹》,曲調優美,節奏輕快,表達了對故鄉山水的熱愛和自豪。
溫州小調流傳面很廣,這種當地勞動人民口頭創作的歌唱形式,文字質樸,曲調活潑,旋律流暢。大多數還伴隨勞動演唱,更多的帶有娛樂表演性質。一種是在農村節日活動中演唱的,如樂清的《馬燈調》,來自民間跑馬燈舞蹈;青田、永嘉一帶的《採茶調》,來自民間採茶燈舞蹈等等。這種小調都兼有歌舞特點,節奏整齊,曲調歡快而優美,情緒熱烈。一種是農民平時勞動之餘來歌唱的,如《煙筒調》、《老來哥》等,這些小調,有的樸素而清新,有的詼諧而風趣,基本上還保持民間樸素健康的特色。
是為了統一勞動節奏,指揮勞動等;並起著解除疲勞、調劑情緒的作用。大都是無字句的嘿呵的音調,有些義插寫簡短歌詞,作為過度。如溫州的打樁號子,樂清的《船夫號子》,溫州蛋行工人的《數蛋號子》等。
溫州的確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一代又一代的溫州人用熱血肥沃了這片熱土,但一次又一次的經濟浪潮,帶來了無限經濟利益的同時,卻捲走了溫州人心中最樸素的文化。溫州戲曲、曲藝作為甌越文化的重要組成,作為溫州人文情懷的真實寫照,卻在一步一步地遠離,遠離……,我們熟悉的鄉音已離我們日漸遠去。
溫州戲曲、曲藝產生之早,種類之多,影響之廣,但我們又將如何挽留這將遠去的靈魂。
溫州崑曲是我國南方崑曲的一個流派,因流行在永嘉一帶,又稱“永昆”。它與蘇州崑曲基本相似,但曲調稍緊,節奏教快,其道白多用溫州方言。伴奏以笛為主,其曲調古樸、輕柔、纏綿動人,其抑揚快慢,按固定曲牌演唱,規定十分嚴格。其劇目有《琵琶記》、《雷峰塔》、《連環記》等,表演藝術上具有樸質、自然、明快等特點。
是流行於浙江南部,以溫州為中心的地方戲。甌劇是在民間土壤上發展起來的,至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明末清初,高腔、崑腔流行於浙南,乾嘉時,亂彈班開始盛行,班社均兼唱高腔、崑腔、亂彈腔。后又兼唱部分傳自安徽的“徽調”,灘黃,時調。在長期的融合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一個具有地方特色的多聲腔劇種。因為它是一個以唱亂彈腔為主的劇種,故又叫“溫州亂彈”。1959年改稱“甌劇”。
豐富多彩,反映題材寬廣,內容大多取材於民間故事和歷史題材。如《三仙糧》中的翠央多次受難,《珍珠塔》中的陳翠娥和方卿歷經波折,結果都是“有情人終成眷屬”。這類戲是群眾最愛看的,俗稱“家庭格”,貼近人們的實際,故有“有台上就有台下”之說。歷史題材的戲,大都取材於三國、水滸等小說史料。通過尖銳的忠奸鬥爭,揭露封建暴政,歌頌古代英雄反侵略的正義行為,反映人們受國主義精神和反對封建統治的強烈情感。如《探五陽》中的王英大敵當前,願棄私仇,報效國家。甌劇中還有《黃金塔》、《雷峰塔》等流傳民間的神話劇,反映人民對幸福生活的渴望。
木偶戲是流傳於中國傳統藝術之一,古代稱之“傀儡戲”。木偶戲是由人直接操縱、木偶裝扮具體人物、當眾表演故事的藝術。它“以物象人”的表演特性,決定木偶舞台的功能:遮蔽操縱者,分隔觀、演區,突出木偶吸引觀眾。木偶藝術的歷史源遠流長,從可考的文字記載來考察,至少在西漢就已經出現了木偶的雛形。在唐宋時期,木偶戲有了更大的發展,雖然主要用途是為喪葬儀式服務的,不過已經有故事情節的表演。直至明清兩代,木偶的發展更是波及各地,產生不同的分支流派。現今有木偶表演種類提線木偶、杖頭木偶、布袋木偶和鐵枝木偶等。平陽縣木偶戲歷史悠久,南宋以來在平陽縣民間流行。今天的平陽縣木偶劇團前身就是“新民提線木偶劇團”,劇團長期活動在浙閩一帶,頗有影響,是當代中國提線木偶最具代表和影響的劇團之一。近幾年來在繼承傳統基礎上改革創新,改平面舞台為立體天橋舞台,並打破框式結構,出現了人偶同台甚至走出舞台。它在表演形式上以提線木偶為主,杖頭、布袋木偶為輔;在表演技巧上,能把古裝傳統戲中的生、旦、凈、末、丑各個行當演得惟妙惟肖、生動逼真,把現代題材劇目中的人物塑造得性格各異、豐富多彩。屢次參加國內外賽事,碩果累累。近幾年平陽木偶戲更是頻繁走出國門,享譽海外。
在瑞安、平陽、溫州市等地,流行一種特殊的曲藝形式,叫“溫州鼓詞”。歷代相傳,因多系瞽者以此為業,亦稱“盲詞”。據已故名藝人季松年、管華山說:溫州鼓詞,“始於明代,由橫陽里巷之曲與詞曲合併而成。橫陽,即今平陽;里巷之曲,指的是民間小調。當時在野的文人與聰明的盲藝人,承受了古樂的衣缽,並吸收了當地的民間小調,創造了說唱形式。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在器樂和音樂上也日臻完善。
溫州鼓詞按演唱方式,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叫“平詞”,演唱以傳書,小說編成的詞目。鄉間凡逢紅白喜事,或款待客人,或因爭端認錯等,總喜歡邀請鼓詞藝人在村頭巷尾,曬穀場作場地演唱,多則連台數日,少者一夜即止。演唱時,藝人把一張約1.5市尺見方的凳子倒置,用繩子把四隻凳腳綳成網狀,右前放扁鼓,牛筋琴平直擺在正中,右面后凳腳上系著抱月(梆),前圍一幔,就可表演了。
溫州鼓詞有唱有說,以唱為主。它的唱腔、曲調,帶有濃郁的南國民歌風味,鼓詞的基本曲調有慢板、流水、緊板等幾十個板式。由於溫州鼓詞是用溫州方言演唱(以瑞安方言為標準),因此各地語音不同,唱腔也各有特色,其唱法有南、北派之分。南派曲調比較細膩、柔和;北派曲調比較粗獷、古樸。
溫州鼓詞長於抒情,善於敘事,曲句俚質,通俗易懂,並夾有豐富的群眾辭彙和民間諺語,曲本形式有“折書兒”、“小說”、“部書”等三種。其句法結構,基本上是七字句,有時也運用五字句及疊板等形式。其文體一般由韻文、道白相間而成。唱韻很講究押韻自然,音節和諧,保持了民間說唱文學的特色。
樂清曲藝園中開著兩種蓮花,一種是老傳統的;一種是新培育的。它們爭妍鬥豔,各有千秋,為廣大民眾所喜聞樂見。
先說傳統蓮花,舊名叫“蓮花落”,民間也稱“道情”。道情與蓮花本是兩門曲藝,蓮花起始於流浪者上門賣唱;道情淵源於表述道家故事的“道曲”,后互相滲透,則難分姐妹了。據記載,蓮花早在唐、宋間已相當流行,隨著歷史車輪的推進,受地方歌謠和戲曲影響,發展成今天的多種調式,以致各地有各地的蓮花。然大同小異,基本特徵是:旋律樸素,節奏明朗,行腔靈活,鄉土氣息濃郁。演唱形式一般系兩人搭檔,獨唱或數人聯唱的亦有。唱的內容大抵表現急公好義,懲惡揚善,男女愛情等民間故事及地方風情。常唱的節目有《蝴蝶杯》、《珠痕記》、《粉妝樓》、《五美圖》、《梁山伯與祝英台》、《黃三娘與林定郎》…些系列故事如《十二紅》,要唱幾天幾夜才團圓。伴奏樂器可多可少,種類包括竹板、竹筒、木拍、節子、扁鼓、敲琴、三弦、琵琶、胡琴諸類。
由於傳統蓮花是從舊社會唱過來的,難免粘帶著不健康東西。新中國建立后對它進行了“整容”,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同時充實了宣揚革命鬥爭、勤儉建國、艱苦創業的內容,讓舊蓮花展示新風采,為弘揚民族文化和增添民眾生活情趣立新功。
加強對溫州戲曲曲藝文化的保護整理研究,是溫州戲曲曲藝再次散發出歐越文化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