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通志

上海通志

第十二卷外事 第十五卷經濟綜述 第二十七卷房地產

目錄


凡例 總述 大事記1
大事記2 第一卷建置沿革 第二卷自然環境
第三卷人口 第四卷中國共產黨 第五卷政府(上)
第六卷政府(下)第七卷人大、政協、代議機構 第八卷黨派群體
第九卷公安司法 第十卷軍事 第十一卷勞動人事
第十二卷外事 第十三卷僑務、港澳台事務 第十四卷民族、宗教
第十五卷經濟綜述 第十六卷綜合經濟管理 第十七卷工業(上)
第十八卷工業(下)第十九卷商業服務業 第二十卷旅遊
第二十一卷對外貿易、經濟合作 第二十二卷農業 第二十三卷水利
第二十四卷財政、稅務 第二十五卷金融 第二十六卷城市建設
第二十七卷房地產 第二十八卷交通運輸(上)第二十九卷交通運輸(下)
第三十卷郵電 第三十一卷浦東開發開放 第三十二卷開發區
第三十三卷科學技術 第三十四卷哲學、社會科學 第三十五卷教育
第三十六卷衛生 第三十七卷體育 第三十八卷文化藝術(上)
第三十九卷文化藝術(下)第四十卷方言 第四十一卷報業、通訊、出版、廣播、電視
第四十二捲圖書館、文博、檔案 第四十三卷社會生活 第四十四卷人物
第四十五卷專記 第四十六卷特記 後記
編寫、審定人員名單

總述


上海市地處東經120度52分至122度16分,北緯30度42分至31度48分,位於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沿,中國南北海岸線的中心點,長江錢塘江入海匯合處。北界長江,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和浙江兩省。上海以其地理上的優越位置,和休養生息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代代耕耘,歷經兩千多年的滄桑巨變,從吳淞江下游的一個漁村,發展成為國際性的大都市。
今上海地區春秋戰國時期屬吳越之地。秦始皇統一后,確立郡縣制,上海地區出現縣級行政建置。唐天寶十載(751年),析嘉興東境、海鹽北境、崑山南境之地置華亭縣。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華亭縣升為華亭府,翌年改為松江府。至清代,松江府轄有華亭、婁、上海、青浦金山奉賢、南匯等7縣和川沙廳。吳淞江以北於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設嘉定縣,后又析出寶山縣。長江口的沙洲於五代初(907年左右)置崇明鎮,元至元十四年升為崇明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為崇明縣。南宋景定末年至咸淳初建上海鎮,鎮因黃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元至元二十八年,經元朝廷批准,至元二十九年正式分設上海縣,轄華亭縣東北、黃浦江東西兩岸的高昌、長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鄉,為松江府屬縣。1927年設為上海特別市,1930年改稱上海市。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全市劃分為黃浦、老閘、新成、靜安江寧普陀邑廟蓬萊等20個市區和新市、江灣、吳淞、大場等10個郊區。50年代,上海的行政區劃幾經調整。1964年5月,撤銷閔行區,上海市轄有黃浦、南市、盧灣、徐匯長寧、靜安、普陀、閘北、虹口楊浦10個市區,以及上海、嘉定寶山、川沙、奉賢、南匯、松江、金山、青浦、崇明10個郊縣。1980年設立吳淞區。1982年恢復閔行區。1988年撤銷寶山縣和吳淞區,設立寶山區。1992年撤銷上海縣和原閔行區,設立閔行區;同年9月,以川沙縣全境、原上海縣三林鄉和黃浦、南市、楊浦3個區的浦東部分,設立浦東新區。10月嘉定縣撤縣建區。1995年,上海市轄有浦東新區、徐匯、長寧、普陀、閘北、虹口、楊浦、黃浦、南市、盧灣、靜安、寶山、閔行、嘉定等14個區,南匯、奉賢、松江、金山、青浦、崇明等6個縣。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上海以港興商,以商興市,至唐宋逐漸成為繁榮的港口。明清兩代經濟發達,有“衣被天下”、“江南通津,東南之都會”的稱譽。19世紀中後期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發展成為中國外貿、金融、工業和文化中心。解放后成為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和工業基地,教科文衛中心之一。改革開放以後,上海的經濟迅速發展,確立“一個龍頭、三個中心”(以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的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
現代考古發掘表明,上海地區歷史悠久,境內至少有20多處原始社會遺址,屬馬家浜、崧澤文化類型的青浦崧澤遺址,距今已有6000年歷史。上海先民採集植物籽實,獵取野生禽畜,捕捉魚蝦,進而以石器、動物骨角為工具,種植穀物飼養家畜。公元前2500年左右,上海地區進入良渚文化時期,出現男女勞動分工,農業成為主要的經濟活動,陶器製作從使用慢輪進展到快輪,已出現原始手工紡織技術。
公元前8世紀前後,上海地區社會經濟進入新階段。夏禹治水,“三江既入,震澤底定”,為農業開發提供保障。人們創造出適合當地自然環境,特有的稱作“�”的農耕方法,並推廣江南。手工業生產,除傳統的制陶、釀酒外,開始發展產鹽業。行政區劃,秦漢時期,分屬由拳、海鹽等縣。
魏晉南北朝時期,上海地區海岸線離開岡身向東推進。大批中原人口避亂南遷,棲居地廣人稀的上海地區,充當世族豪強的農奴性質的佃客、部曲。陸氏等望門大族,“童僕成軍,閉門為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富甲一地。西晉年間,佛教傳入上海,至南朝蔚為大觀。梁天監年間,上海地區建有菩提、方泰、護國、雲翔、昆福、吳興諸寺。
唐代,上海地區區域主要分轄於今江、浙嘉興、海鹽、崑山等縣。至8世紀,今上海地區大部分漲露成陸。開元元年(713年),為防海涌,西起海鹽、東至吳淞江南岸,沿杭州灣長130餘裏海岸線興築捍海長堤捍海塘。天寶十載(751年),割崑山縣南境、嘉興縣東境、海鹽縣北境設華亭縣,為上海地區的第一個獨立縣級行政建置,範圍相當於今吳淞江以南的上海市地域,縣治在今松江縣城附近。築捍海塘、設華亭縣,成為上海地區相對獨立發展的重要標誌。
唐宋時期,上海地區農業仍以糧食生產為主,疏浚河道、修建圩田成為糧食生產重要保障。吳越時期,西部設都水營使和撩淺軍,專事疏浚吳淞江及治理澱山湖上下水道。所浚河道多建閘門、堤堰及配套灌溉溝渠。所築圩田,因地勢高底築不同塍岸,每一大圩分若干小圩,圩內外大小排灌水道相連,形成圩田水利網路。低洼、河網地區,大量湖沼、葦地開墾成田。農作物產量大為提高,宋代西部肥沃圩田畝產稻穀已達500~600斤。北宋年間,傳入北方豆、麥,推動東部高亢斥鹵地帶農業生產發展。唐宋,漁業生產仍為重要經濟活動,順吳淞江入海口的“滬瀆”是主要漁業產區,唐陸龜蒙稱“列竹於海�曰滬,吳之滬瀆是也”。后“滬”又成上海別稱。唐宋時期,上海地區人口增加。華亭縣初建,全縣在冊戶12780戶,北宋元豐初年增至近10萬戶,南宋末達20萬戶。人口增加促進新居民村落和草市、墟集的發展,形成上海地區的早期市鎮。地理位置優越的如青龍鎮、上海鎮等,進一步成為上海地區最早的貿易口岸。青龍鎮在今青浦縣境內青龍江畔,相傳三國孫權在此建造青龍戰艦,唐天寶初設有鎮將,唐大中年間有日本、新羅(今朝鮮半島古國)海船,宋代有江南、浙江、福建,杭、蘇、湖、常、明、越、溫、台、漳、泉等州海船航此進行貿易。元豐五年(1082年),北宋書法家米芾治事青龍鎮,並手書《隆平寺經藏記》。政和三年(1113年),宋廷在華亭縣設市舶務;青龍鎮設稅務監官,鎮有茶務、酒務、稅務,“市廛雜夷夏之人,寶貨當東南之物”,稱為“小杭州”。
北宋熙寧年間,上海浦西岸設有上海務。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青龍鎮市舶分司移駐上海鎮,專管航海貿易,“上海鎮”名稱始見於文獻。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設松江府,領華亭1縣。同年於上海鎮設市舶司。至元二十八年經元廷批准,至元二十九年,分華亭縣東部5鄉設上海縣,與華亭縣同轄於松江府。縣治所在上海鎮“有市舶,有榷場,有酒肆,有軍隘、官署、儒塾、佛仙宮館、�廛賈肆,鱗次而櫛比,實華亭東北一巨鎮”。
唐宋時期,上海地區佛道興盛,寺院眾多。唐、五代,吳淞江以南地區有寺院不下20餘處。著名的有唐垂拱三年(687年)建的龍華寺天寶年間建的報德寺、重玄寺(今靜安寺前身),長慶年間建的國清院,太和二年(828年)建的法雲禪院,大中十二年(858年)興建的觀音禪院,五代後漢乾�二年(949年)始建的興聖教寺等。唐大中十三年,華亭縣城南建高9.3米的陀羅尼經石幢。另有宋建崇福道院春申道院等道觀。元至正年間,松江府城西建清真教寺。
宋元時期,沿海地區鹽業生產盛極一時。南宋建炎年間,南起今金山、柘林,北至吳淞江口沿海,設浦東、袁部、青村下沙、南蹌,以及崇明天賜場6個鹽場,各鹽場設基本生產單位團、灶。宋景定元年(1260年),年產食鹽2500萬斤,元至正初年增至3000萬斤。宋末元初,植棉以及棉紡織技術傳入,在當地經濟中具有劃時代意義。棉花最早種植於黃浦西岸烏泥涇一帶。元元貞年間,烏泥涇人黃道婆從海南帶回捍、彈、紡、織之具,改革紡織工具和技術,教習鄉親“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織成美觀實用的番布,推動棉花生產和江南棉紡織手工業發展,促進江南經濟。
宋元時期,名士輩出。元代下沙翟霆發世為鹽官,提舉上海市舶,又領兩浙運使,為一代豪富。青龍鎮任仁發精於治水,成一代傑出水利家。崇明朱清、嘉定張�創海路漕運,掌漕運萬戶府。元末天下紛亂,趙孟�、陶宗儀王逢高克恭等文人流寓上海。
明初,天下大定,蘇松兩府重賦,官田佔在冊田地70%以上。官田田賦為民田數倍至數十倍,加上各種徭役,上海賦役之重居全國之最。明中葉,地方官員力行改革,重賦官田多行折征銀、布,并行均徭及均征加耗;鄉民農耕之餘,紡紗織布充抵賦役,民間賦役負擔稍有輕薄。
明中葉起,棉花種植從烏泥涇一帶向東、東北及東南高亢地帶發展。明後期,農業生產形成東棉西稻。東部、東北部上海、嘉定、崇明等縣棉田佔耕地一半以上。西部地區仍以水稻為主,種植的秈、粳、糯稻三大類有20多個品種,最高畝產可達3石以上。還種植靛青油菜、煙草、黃草蒲草等。漁業生產除淡水捕撈,還有海洋捕撈及淡水養殖。東部沿海五墩、四團、�闕、曹涇、青村、高橋、柘林、張堰、金山嘴一帶,居民多賴海為生。淡水養殖有池養和野外塘養。鹽業生產較宋元時下降,明中葉年產食鹽約2000萬斤。
明中後期,手工棉紡織成為農家最重要的家庭手工業,並出現先進的紡紗工具三錠紡車萬曆年間,上海縣30萬城鄉人口,有20萬人從事手工棉紡織。整個上海地區,年產棉布3000萬~3500萬匹。品種以原棉品種、質地分,有紫花布、白棉布、黃紗布;以棉紗粗細、織物緊疏分,有細布粗布;以棉紗上漿方式分,有漿紗布、刷紗布;以布幅寬窄、長短分,有稀布、大布小布;以是否經后整理加工分,有色紗布、印染布、踏踹布、白坯布;以紗成分分,有純棉布、混織布;以產地分,有七寶尖、龍華稀等。國內銷售,北至九邊、山陝、京師,南到江西、湖廣、貴州、雲南、福建、廣東,以秦晉京邊諸路為最大市場,稀布和標布銷量最大。高峰年間,年輸出棉布2500萬~3000萬匹,年貿易額白銀500萬~600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