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樂團
英國交響樂團
“愛樂樂團”在全世界範圍內已經成為真正熱愛音樂的人們心目中的一個特殊的標誌和符號。
在西方,“愛徠樂樂團”(Philharmonic)最早是由離開宮廷的樂手們,為在民間演出而自發組成的演奏團體。久而久之,這個名字成為音樂愛好者、熱愛音樂藝術的代名詞。今天,以“愛樂”為名的樂團基本上都是聲譽卓著、品質一流的交響樂團。“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紐約愛樂”、“倫敦愛樂”、“皇家利物浦愛樂”都是國際級的頂尖音樂團體。
【詞條中文釋義】由職業音樂家組織起來的有影響的交響樂團。
【詞條歷史背景】由一個專門為錄音組織起來的后更名為現有名稱交響樂團。
【詞條性質】專有名詞
愛樂樂團(Philharmonic Orchestra)是EMI公司組織的專用錄音樂團,1964年獨立成為新愛樂樂團1978年改回原名。愛樂樂團成立於1945年,由EMI公司的錄音經理沃達。雷格為演奏錄音專用的樂團組織而成的,訓練工作由當時因納粹奪政,逃亡在英國的卡拉揚擔任,結果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培育成世界第一流的管弦樂團。樂團不單從事唱片錄音,也開始公開進行演出。等到卡拉揚就任首席指揮后,該團聲譽與日俱增。
愛樂樂團
1957年,卡拉揚之後,由德國大指揮家克倫佩勒接任。
1964年雷格離開公司后,EMI公司不再提供財政資助,斷絕了一切的經濟援助。可是在克論佩勒領導下,樂團獨立經營,終於越過艱難的時期,成為自主經營的樂團,並重振旗鼓,也把“愛樂樂團”更名為“新愛樂管弦樂團”(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由擔任名譽會長兼首席指揮。克倫佩勒后被聘為終身指揮,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朱利尼等先後客串。1964年1973年起穆蒂接任,四年後又把“新”字去掉,重新改回原來的名稱。
1971年,馬澤爾被聘為首席客座指揮。
1973年,迎聘義大利指揮家穆蒂,接任首席指揮之職,穆蒂工作也非常賣力,試圖重拾昔日榮耀。
1978 年,這個樂團又突然宣布,把“新”字去掉,再更改為原來的“愛樂管弦樂團”。現任指揮:朱塞佩·西諾波里。
愛樂樂團本意就是指職業化的交響樂團,就是私營樂隊,完全自治;第一支愛樂樂團是維也納愛樂,創建於1842年,彙集了當時極為優秀的演奏家,愛樂這個名字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叫起來的,一直沿用到現在。
“愛樂樂團”在全世界範圍內已經成為真正熱愛音樂的人們心目中的一個特殊的標誌和符號。在西方,“愛樂樂團”(Philharmonic)最早是由離開宮廷的樂手們,為在民間演出而自發組成的演奏團體。久而久之,這個名字成為音樂愛好者、熱愛音樂藝術的代名詞。
Philharmonic:n. 交響樂團;音樂愛好者;愛樂團體;愛樂;adj. 交響樂團的;愛好音樂的;
Orchestra:n.樂團
Philharmonic Orchestra:愛樂樂團
1. 紐約愛樂樂團: New York Philharmonic
2. 柏林愛樂樂團: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3.中國愛樂樂團
4.中國青年愛樂樂團
Philharmonic Orchestra,
philharmonic 作名詞是交響樂團,作形容詞有愛好音樂的意思。所以我國習慣把symphony orchestra譯為交響樂團,把philharmonic 譯作愛樂樂團。
特別的是,柏林愛樂一般寫作Berliner Philharmoniker
維也納愛樂樂團
中國愛樂樂團
維也納愛樂樂團有著美麗的音色,是很多指揮家夢寐以求的合作對象。指揮過維也納愛樂的名家有漢斯·馮·彪羅、馬勒、勃拉姆斯、理查德·施特勞斯、卡拉揚、卡爾·伯姆、左爾格·索爾蒂、伯恩斯坦、普列文、馬澤爾、梅塔、阿巴多、穆蒂、拉特爾、小澤征爾、泰勒曼等。自1941年起,每年舉行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就是由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奏的。此外,維也納愛樂樂團還承擔著奧地利薩爾茨堡音樂節的大部分演出。樂團錄製的唱片有索爾蒂的《尼伯龍根的指環》、卡拉揚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瓦爾特的《馬勒第九交響曲》和《大地之歌》等。
從1875年開始,指揮家漢斯·李希特比較長時間地率領樂團演出(1875-1882,1883-1898),先後首演了勃拉姆斯的第二、第三交響曲和布魯克納的第八交響曲。瓦格納、威爾第、布魯克納、勃拉姆斯、李斯特等人也都曾以指揮或獨奏家的身份與樂團合作,樂團由此真正開始成為世界樂壇所矚目的名團。1898-1901年馬勒任樂團指揮,並於1900年在馬勒率領下參加巴黎世界博覽會,之後就開始了征服歐洲樂壇的旅程。1922年,樂團在魏因加特納率領下跨洋巡演,最遠到了南美洲。與理查·施特勞斯的緊密合作使樂團在音樂史中佔有更重要的地位,而與布魯諾·瓦爾特、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這樣的指揮大師合作也是樂團發展歷史中重要的階段,特別是與富特文格勒合作的兩個階段(1933-1945,1947-1954)。
亞洲愛樂樂團( Asia Philharmonic Orchestra)成立於1997年,由鄭明勛擔任首席指揮和音樂總監。亞洲愛樂彙集了來自全球31個知名樂團的最有才華的亞裔音樂家,他們來自芝加哥交響樂團、紐約愛樂樂團、慕尼黑愛樂樂團、日本廣播協會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德國廣播交響樂團....正因為如此,亞愛的演出也被稱為“亞洲頂尖樂手群英會”。
亞洲愛樂樂團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個非常規的節日樂團,亞洲愛樂只在每年8月才進行演出,因此能現場聆亞愛的演出可謂“彌足珍貴”。
紐約愛樂樂團
紐約愛樂樂團
英國皇家愛樂樂團,由托馬斯·比徹姆爵士創建於1946年。樂團與世界最著名的指揮家一直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尤其是自1961年魯道夫·肯普任音樂總監以來,樂團建立起了新的藝術風範和組織形式,奠定了世界一流交響樂團的地位。1966年,被授予“皇家樂團”稱號。樂團以整體藝術質量高超而聞名於世,樂隊豐富、流暢的音色、近乎完美的配合以及對經典曲目的駕馭能力令人嘆服。
慕尼黑愛樂樂團
慕尼黑愛樂樂團被視為德奧作品最正統的詮釋者之一,德國歷史最悠久的交響樂團之一。建立於1893年,在被稱為“凱姆交響樂團”的時代,一大批知名的指揮保證了樂團高水準的演奏水平,並且給當時的一些作曲家提供了熱情的幫助。而這一互助的傳統一直保留至今。作為德國頂尖的三大樂團之一,該樂團曾先後與馬勒、瓦爾特、費利克斯·魏因加特納等合作。樂團被公認為德國乃至全世界演奏布魯克納作品最出色的樂團。是一個積澱豐富的百年老團,歷史上湧現過很多重量級的作曲家和指揮家
莫斯科國家愛樂樂團
莫斯科國家愛樂樂團,即莫斯科國立模範愛樂樂團,是俄羅斯一支獨一無二的樂團,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克利夫蘭交響樂團、阿姆斯特丹管弦樂團、柏林交響樂團等齊名,並稱為世界最好的交響樂團。該樂團由薩繆爾·薩莫蘇德(Samuel Samosud)成立於1951年,到2015已有59年歷史。
世界著名的指揮家內森·拉赫林(Nathan Rakhlin)、基里爾·康德拉辛(Kirill Kondrashin)、德米特里·基塔恩科(Dmitry Kitayenko)、瓦希里·辛奈斯基(Vassily Sinaisky)、尤里·西莫諾夫(Yuri Simonov)以及馬克·埃姆勒(Mark Ermler)都曾經先後擔任該樂團指揮。
1958年,樂團由指揮大師基里爾·康德拉辛先生指揮、著名鋼琴家范·克萊本(Van Cliburn)演奏,在第一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中獲得非凡的成功。而後灌制的唱片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十分暢銷,這一切使樂團及其指揮享譽全球。此後,該樂團與克萊本先生多次合作,出演各種音樂會。1974年,克萊本先生為了慶祝他的60周年慶典,邀請該樂團在美國進行盛大的巡迴演出。
1973年,俄羅斯政府授予該團“模範愛樂樂團”的稱號,這反映了樂團的藝術成就以及獨奏家和觀眾對她的喜愛。許多世界著名的指揮大師作為客座指揮與該團合作演出,如洛林·馬澤爾(Lorin Maazel)、查爾斯·明希(Charles Munch)、伊戈爾·馬克維奇(Igor Markevitch)、科特·桑德林(Kurt Sanderling)、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祖賓·梅塔(Zubin Mehta)、克里斯托夫·潘德列茨基(Krzsztof Penderecki)等。許多世界著名獨奏家,如耶胡迪·梅紐因(Yehudi Menuhin)、阿圖爾·魯賓斯坦(Artur Rubinstein)、格倫·古爾德(Glenn Gould)都曾與樂團合作演出,他們對樂團充滿靈感的演出、完美的合奏以及藝術風格的統一讚不絕口。
樂團的巡迴演出涵蓋了英國、美國、德國、法國及其他歐洲地區國家以及日本、韓國等50多個國家,均在世界上最好的音樂廳演出,總計已近5500場音樂會。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是當今全球最頂尖的管弦樂團之一、享譽國際樂壇一百二十多年。
1882年,柏林愛樂樂團其前身是一個名叫本雅明﹒比爾澤(Benjamin Bilse)的音樂經理人創辦的中型樂隊。1882年,在該樂隊赴波蘭華沙演出前夕,比爾澤不僅為樂隊隊員開出的報酬很低,而且僅僅預定了火車四等車廂的座位。54名樂師決定脫離比爾澤而自尋出路。當比塞宣布要帶他那一直支薪不足的樂團乘坐火車的四等車廂到華沙演出音樂會時,團中五十四位樂手終於忍無可忍。他們決定自立門戶,把自己喚作“前比塞樂隊”。
但這個新樂團成立初期經濟緊絀,直至1887年柏林音樂會代理人沃夫接手行政事務,才終於為樂團的前途打下穩固基礎。沃夫把樂團的名稱改為“柏林愛樂樂團”,把一座滾軸溜冰場重新改裝成首個“愛樂音樂廳”,同時四處為樂手找尋當時最出色的指揮。
1887年沃爾夫(Hermann Wolff )接手管理樂團,最終確定了樂團名稱,更邀請到當時最著名的指揮馮彪羅(Hans von Bülow)擔任藝術總監。伴隨著這個樂團的誕生,柏林愛樂的一些重要原則也隨之誕生。
僅五年時間馮彪羅使樂團形成本身的演奏風格。樂團也相繼邀請到很多著名指揮家擔任客座指揮,包括列維(Hermann Levi),李赫特(Hans Richter), 莫圖(Felix Mottl),溫加特納(Felix von Weingartner),舒克(Ernst von Schuch),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格里格(Edvard Grieg),馬勒(Gustav Mahler),理查·施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菲沙(Hans Pfitzner)等。
真正將柏林愛樂帶上世界一流水平的是1895年接替馮彪羅出任樂團指揮位置的尼基什(Arthur Nikisch )。尼基什領導樂團27年,他的指揮特色是忠實原譜,動作精準,沒有多餘手勢。他是布魯克納(Burckner)的推崇者,經常指揮樂團演奏布魯克納的作品,在指揮任內他很大程度地擴寬了樂團的演出曲目。
1922年尼基什逝世,樂團指揮的位置由年輕的富爾特文格勒(Whilelm Furtwangler)接任。富爾特文格勒的指揮風格在當時是比較獨特的,例如他的指揮手勢、即興風格。富爾特文格勒比較專註於古典時期和浪漫主義時期的作曲家的作品,他指揮的很多貝多芬、布拉姆斯、布魯克納的交響樂作品至今仍然是最佳的演繹之一,堪稱20世紀上半葉指揮藝術的代表人物。
布洛接手領導柏林愛樂樂團時,已有在邁寧根組成一流宮廷樂團的輝煌往績。他在柏林掌舵只有五年,卻為樂團奠下紮實的基礎,賦予樂團自成一家的音樂素質。
尼基什的表演是華麗與溫暖音色的發揮,在他的率領下,樂團在世界樂壇聲勢更盛,每位舉足輕重的獨奏家都來到柏林,要與愛樂樂團同台亮相。
尼基什1922年去世時,團員一致選擇佛特溫格勒來接替。這位年輕的指揮在尼基什的成就上精益求精,他別具一格的打拍子方式,他奏樂時的激昂熱情與強大的感染力,要求樂師有極高的自主能力與卓越的靈敏感受力。隨著頻繁的出國演出,樂團在國際樂壇中建立起頂尖管弦樂團的崇高聲譽。
1954年,佛特溫格勒與世長辭。翌年四月,柏林愛樂樂團選出的新藝術總監,卡拉揚。他與樂團緊密合作,通力以赴,琢磨出獨特又前所未有的完美精湛樂聲,那紮實根基,使樂團在國內外備受推崇,無論是音樂廳的演奏,抑或灌錄成數之不盡的唱片,都是凱歌高奏。不卡拉揚還為樂團拓展出多個新路向。1967年成立專屬的國際音樂節——薩爾斯堡復活節音樂節,開辦柏林愛樂樂團管弦樂學院,建成新愛樂音樂廳,自1963年10月起,樂團已以這個由沙隆設計的音樂廳為總部;1987年,音樂廳更於添置了一個室樂廳。
阿巴多卡拉揚當了樂團藝術總監近三十五年後,於1989年辭世。
阿巴多1966年已首度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出,贏得樂師贊口不絕。他憑著十足的信念與藝術氣質編排的節目,每期音樂會都有一個主題焦點,例如:“浮士德”、“流浪者”、“音樂人人愛”等。這種觀念的現代化,正好與樂團本身重拾活力互相配合。
1998年,阿巴多宣佈於2001年至2002年音樂季之後不再與樂團續約。於是在翌年6月,柏林愛樂樂團以大比數選出新的總指揮——西蒙·拉特。
1999年6月23日,柏林愛樂樂團的樂師投票選出西蒙·拉特接替阿巴多為樂團的總指揮。阿巴多於前一年宣布,希望在2001至2002樂季於領導了樂團12年後,可以卸下職務。
在樂團成立了120年之後,拉特於2002年9月7日以第六任總指揮及新藝術指導的身份,指揮樂團演出第一場音樂會。新任的樂團總指揮西蒙·拉特,是年輕一代最成功的指揮之一,他的加入,為樂團注入了新活力,也帶來了新意念,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把樂團正式轉變為受公法管轄的組織“柏林愛樂樂團基金會”,歸柏林城邦監督保護。此舉為樂團確立了最符合現代精神的架構,容許樂團有全新的創作自由與穩固的財政。德意志銀行擔任樂團的主要贊助商,讓基金會得到更進一步的支持。而另外一個支援則來自“柏林愛樂樂團之友協會”。
在2003年至2004年音樂季中,柏林愛樂樂團基金會共安排了131場音樂會,其中86場由柏林愛樂樂團演出。除此之外,基金會更策劃了一個教育活動,名為“Zukunft@BPhil”(“Zukunft”在德文是未來、前景之意)。這項活動對拉特和樂團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可以經由這項活動把音樂與音樂教育帶到更廣大的群眾。拉特把這個心意說得很清楚:“Zukunft@BPhil提醒我們,音樂不是奢侈品,而是基本需求。音樂應該是所有人一生中極重要也不可或缺的成分。”在樂團經歷了一百二十年的歷史之後,這項活動標誌著樂團擴大了自己的文化使命,如今樂團正以一貫的投入精神,全力履行這項使命。
以色列愛樂樂團
以色列愛樂樂團前身由1936年出生於波蘭的猶太裔小提琴家胡伯曼為了從納粹的大屠殺中拯救那些流亡在歐洲各國的猶太裔演奏家,自籌資金創辦了巴勒斯坦管弦樂團。1936年12月26日,被譽為“反法西斯勇士”的指揮大師阿圖羅·托斯卡尼尼指揮了樂團的首場演出,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支持樂團的誕生。人們稱之為"由獨奏家組成的交響樂樂團"。
1948年,以色列共和國正式成立,樂團也更名為以色列愛樂樂團,成為以色列的國家級交響樂團。樂團成立68年來,團員從初期的50多人發展到如今的100多人。以色列愛樂樂團的首任指揮由兩個人共同擔任,不過沒多久就取消了常任制,改由客座指揮。庫謝維茨基、奧曼迪、馬蒂農、索爾蒂、馬科維奇、庫貝利克、西諾波里、馬祖爾等多位世界級的指揮大師都和樂團有著良好的合作,伯恩斯坦和梅塔則是對樂團影響最大的兩位指揮家。
以色列愛樂樂團擁有輝煌的歷史,在此期間,全世界千千萬萬的音樂愛好者領略了它的藝術成就。其獨奏家花名冊中還包括鋼琴家克勞迪奧·阿勞、弗拉季米爾·阿什克納濟、丹尼爾·巴倫博伊姆、魯道夫·塞爾金和阿圖爾·魯賓斯坦,小提琴家伊薩克·帕爾曼、伊薩卡斯特恩、平查斯·祖克曼、米多里和什洛莫·明茨,大提琴家帕弗洛·卡薩爾斯、雅克琳娜·杜普雷、馬友友、格雷戈爾·皮亞特戈爾斯基和穆斯基斯拉夫·羅斯特洛波維奇,長笛演奏家讓·皮埃爾·朗帕爾和歌唱家蒙塞爾拉特·卡瓦利、謝里爾·米爾內斯、希瑟·哈珀、羅伯特·彼得斯、萊昂泰恩·普賴斯、貝弗利·西爾斯、理查德·塔克、普拉契多·多明戈和盧奇亞諾·帕瓦羅蒂。
以色列愛樂樂團的絕大多數團員都是猶太籍,這個有著團結、聰敏、不屈等許多優秀品質的民族在音樂上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氣質,看看百年來活躍在世界音樂舞台上的優秀提琴家中猶太籍所佔的比例,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民族似乎對弦樂器有著天生的靈性,表現在以色列愛樂樂團上,就是那令我們過耳難忘的絲綢般的音色了。在以色列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以色列的藝術家過剩。今天的以色列愛樂樂團,成員中一半以上都出生於以色列本土,大多在國內受過培訓。以色列愛樂樂團把培養年輕音樂家看做自己的任務,為有才華的音樂家提供各種機會,設立獎學基金,為“青年以色列愛樂樂團”提供資助,每年舉行一次“青年藝術家音樂會”,並在一年一度的“著名指揮家及其年輕的客座演奏家”青年音樂會上給許許多多青年音樂家提供登台表演的機會。
以色列愛樂樂團是以色列最優秀的文化使者,他們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甚至包括那些以色列在某個時期完全不可能派駐代表的國家。以色列愛樂樂團曾在美國、俄羅斯、波蘭、日本、西歐及南美作巡迴演出,參加過大多數重要的音樂節,受到了各國觀眾的好評和熱烈歡迎。在以色列,樂團每年為特拉維夫、耶路撒冷、海法及其他城市的居民舉行義演達150場之多,特別是就該國人口相對較少這一點而言,這是個非同尋常的數字。
以色列愛樂樂團定期為一些重量級唱片公司灌錄唱片,如索尼公司、teldec、百代以及德意志留聲機。樂團的唱片全部由祖賓·梅塔指揮,其中包括勃拉姆斯的4部交響曲、斯梅塔納的“我的祖國” (ma vlast)、與葉夫布朗夫曼(yefim bronfman)合作為索尼公司錄製的普羅科菲耶夫的鋼琴協奏曲,以及為百代錄製了馬勒第一交響曲,為索尼公司錄製了馬勒第三交響曲,為teldec錄製了馬勒第二和第六交響曲。
最初以合作方式組建的以色列愛樂樂團每兩年選舉產生一個由三人組成的管理委員會。樂團的人事經理、音樂家委員會成員、評估委員會成員和巡視員同時也是樂團的演奏員。樂團的專業人員與管理層合作緊密。
以色列愛樂樂團的大部分預算來源於演出售票,其餘部分則依靠各種捐贈及少量的政府撥款解決。以色列愛樂樂團遍布全世界的朋友及設在特拉維夫的以色列愛樂樂團基金會是以色列愛樂樂團大家庭的成員,他們也是樂團經濟上的左膀右臂。其籌資方案確保了樂團財政穩定,並為樂團的特殊活動項目、巡演以及購置樂器提供資助。他以色列愛樂樂團於2000年1月開始實施一項名叫“主音(keynote)”的音樂教育及社區活動。該項活動力圖消除文化隔閡並改善社會大環境,旨在讓更廣泛的大眾聆聽管弦樂並接觸到古典音樂這種藝術形式。
2007年6月25日,以色列赫茲利亞演藝中心迎來了第四個演出季中不普通的一場演出,以色列愛樂樂團富有市場運作經驗,應以色列音樂天使基金會邀請,由來自中國北京交響樂團指揮譚利華執棒,以色列愛樂樂團演奏的音樂會,中西合璧,風格獨特,引來觀眾的陣陣好評。以色列演奏員們極富職業素養,雙方首次的合作非常順利。
以色列愛樂樂團以色列愛樂樂團的建立首先要歸功於胡伯曼這位對音樂有著崇高理念的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他一直認為:“藝術不僅僅是個人的活動,更是將個人與大眾的心靈、情緒的總和、思想、期待甚至是失望,全部連結起來的表達。因此,藝術得在追求的氣氛下與環境里。
波蘭國家愛樂樂團
波蘭國家愛樂樂團演出的足跡遍布歐洲各國(包括在梵蒂岡為教皇和羅馬皇家宮廷獻藝),以及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和台灣等地。樂團錄製了許多古經典和當代作品,其中1992 年樂團錄製的兩張專輯第六室內交響樂和Trois的歌劇 Minutes更榮獲了兩個交響樂界舉足輕重的獎項。
波蘭國家愛樂樂團作為一個擁有400年悠久歷史的、有著優良傳統的歐洲古老樂團是一個可上溯百年,只有梵蒂岡和羅馬皇室中的皇家教廷才可享受其優美作品的御用樂團。如今歐洲音樂界七十六歲高齡的著名音樂家卡托維茲特和波蘭國家愛樂樂團集合的歐洲最優秀的音樂家其演奏的波蘭肖邦音樂的天籟之音,給觀眾帶來的是現場親身感受400年歷史教皇專用樂團帶來的非凡音樂之旅。
在欣賞恢宏樂章大飽耳福的同時,觀眾也可在波蘭國家愛樂樂團的專場里順便大飽眼福——在樂團400餘年的歷史中,所使用的樂器因得自皇家教廷與教皇的贈送。所以幾百年積累下來,樂團的樂器多是古董,價值不菲——其中,百分之八十的小提琴與大提琴價值都在百萬美元左右。而總價值更達到近千萬美元,甚為貴重,以至於每次樂團訪問演出,都要給樂團樂器上天價的保險費用——大規模的古董樂器的“展示”,.實屬難得一見。這些歷史悠久的天價樂器從四百年前專為皇家教廷演奏到現在為世界各國人民奉上精彩的音樂會,其演奏的動聽音樂是難得一見的珍品古董、也是難得一品的音樂饕餮大餐。
此次率團訪華的樂團指揮是76歲高齡,歐洲樂壇舉足輕重的指揮家,在歐洲與亞洲當代最著名指揮家祖賓梅塔齊名的素有“音樂驕子”之稱的卡托維茲。他不但是波蘭古經典音樂編曲的先驅,1960年他成立了第一個專業的古經典管弦樂隊和合唱團組合Capella Bydgostiensis。1970年他把這種先進的思想帶到了Cracow並且成立了Capella Cracoviensis。Capella Cracoviensis是表演rorantists合奏(rorantist合奏基於1540 the king Zygmunt Stary(Sigismund the Old)成立的“Capella Rorante”,有超過400年在Cracow皇家教堂里表演的傳統)的代表。不久之後,他在樂團獨特的古經典音樂曲目之上擴展了演出作品的範圍,鞏固了 Capella Cracoviensis在波蘭室內樂隊演奏行列獨佔鰲頭的地位!他也是許多古經典音樂的編曲配樂的作者,包括Monteverdi的歌劇Orfeo. 同時,他還特別關注當代音樂的發展特別是波蘭作曲家的作品——他們中許多人都在自己作品的扉頁提到:獻給卡托維茲。
捷克愛樂樂團
捷克愛樂樂團捷克愛樂管弦樂團是在1894年以布拉格國民劇院管弦樂團為中心組建的,兩年後在捷克著名作曲家德沃夏克指揮下第一次舉行演奏會。
該團起初隸屬於布拉格國民劇院,到1901年才獨立出來。1918年,著名指揮家陶利希擔任該團的音樂監督后,該團才成為前捷克和斯洛伐克首屈一指的樂團。到1950年後的安傑爾時代,該團終於擁有了世界性的實力與聲譽。 1968年由諾伊曼接任音樂監督,柯煦拉則擔任常任指揮。另一方面,以法國為中心的各國指揮家也時常應邀前去客串指揮。
由於歷史悠久,不論名與實都不愧是捷克代表性樂團,特別是弦樂部分早享佳譽,合奏力高強,具有古雅的情調。他們那捷克式獨特的音響,在演奏本國作品時,情韻特別的美,不容有別的追隨者。他們的演奏曲目雖然廣闊,但以斯拉夫系作品較出色。
法國愛樂樂團
法國愛樂樂團於1979年創立,成員清一色畢業於世界最高音樂學府之一的巴黎國立音樂學院,並且絕大多數成員都在法國各知名樂團兼職,如法國國家交響樂團、巴黎管弦樂團、法國廣播交響樂團、里昂交響樂團,里爾交響樂團等,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曾經獲得過國際性音樂比賽獎項。
法國愛樂樂團在成立不到一年後便開始揚名國際音樂界。1987開始,該團在著名的巴黎香榭利舍音樂廳、科爾多音樂廳等法國一流音樂廳有定期演出。在過去的一年裡,法國愛樂在歐洲、亞洲、北美洲等世界各地廣泛地作巡迴演出,演出城市包括柏林、布魯塞爾、慕尼黑、法蘭克福、巴塞羅那、馬德里等歐美主要城市。
迄今為止,法國愛樂樂團已經參加了在法國、德國、奧地利、義大利、俄國、羅馬尼亞、捷克、澳大利亞等世界音樂重地舉辦的重要國際音樂節。
洛杉磯愛樂樂團
洛杉磯愛樂樂團,美國音樂表演團體。創立於1919年,自其建立起就一直是南加利福尼亞居於領導地位的音樂團體。
洛杉磯愛樂樂團的建立與一位名叫小威廉·克拉克的醉心於音樂的愛好者有直接的關係。克拉克是個熱心的藝術贊助人、書籍收藏家和業餘音樂家,一向願意為了音樂而慷慨解囊,洛杉磯愛樂樂團在1919年的成立正是他倡議及幫助的結果。來自克拉克的經濟資助使樂團能夠成為一個永久的團體而生存下去,同時,克拉克還請來了聖保羅交響樂團的瓦爾特·亨利·羅斯維爾作為洛杉磯愛樂樂團的第一任指揮。經過11天短暫而緊張的排練,樂團於這一年的10月下旬舉行了盛大的建團音樂會,94名演奏家組成的樂團在2400名家鄉父老面前亮相,這也是這座城市有史以來最龐大的一支樂團。洛杉磯的市民們終於在多年的期盼之後迎來了它的真正意義上的職業樂團。
匈牙利愛樂樂團
匈牙利愛樂樂團是1956年匈牙利抗暴動亂時,由匈牙利逃亡到西歐的音樂家們組成的。由於獲得某幾個慈善團體的援助,次年春天在維也納組成的奇特的管弦樂團。創立以後,就由同國的名指揮家多拉蒂擔任音樂監督。由於個人或各種團體的捐款,得到一筆基金。依靠大家的努力,急速提高了樂團的聲譽。
湖南愛樂樂團
湖南愛樂樂團成立於2007年,是湖南省唯一通過註冊的省級交響樂團,由著名小號演奏家續虹先生創辦並擔任樂團團長,樂團擔當了湖南省交響樂及交響管樂的普及推廣工作,參與了省內外一系列大型演出活動。
中國愛樂樂團
廈門愛樂樂團
中國愛樂樂團由余隆率領在國內外進行了廣泛巡演。2001年9月,樂團在台北、新竹、台中和高雄舉行了音樂會。2002年6月赴中北美洲,在波多黎各的卡薩爾斯音樂節上,分別由余隆和樂團首席客座指揮、著名作曲家和指揮家克里斯托夫·潘德列茨基指揮了兩場音樂會,之後在聖何塞和洛杉磯等地進行美國西海岸巡演,獲得巨大成功。同年9月赴日本和韓國演出,2003年9月,樂團在余隆率領下出訪歐洲,在巴黎國家歌劇院、華沙國家大劇院和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金色大廳舉行了極為成功的演出。2004年12月,樂團應邀在義大利共和國議會大廳演出了由余隆指揮的聖誕音樂會,義大利國家電視台通過歐洲聯播節目轉播了該場音樂會,引起巨大反響。
2005年2月至4月,中國愛樂樂團在藝術總監余隆率領下遠涉重洋,舉行了中國音樂史上空前規模的環球世界巡演,歷時40餘天,在美國、加拿大、義大利、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英國、德國等國家的22個城市成功舉行音樂會,其巡演時間之長,涉足地域之廣,演出場次之多,不僅在中國樂團出訪史上前所未有,在全亞洲的交響樂團中也屬罕見,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包括在紐約林肯中心音樂廳、倫敦巴比肯中心音樂廳和柏林愛樂音樂廳等地演出的音樂會均引起巨大轟動,受到包括美國《紐約時報》、英國《泰晤士報》、德國《法蘭克福彙報》等媒體的盛讚。2008年5月,中國愛樂樂團應邀訪問梵蒂岡,由余隆在舉世聞名的保羅六世大廳指揮演出了莫扎特的《安魂曲》和中國樂曲《茉莉花》,受到包括教皇在內的七千餘名聽眾的熱烈歡迎。此舉被國內外媒體稱為音樂外交的“破冰之旅”。
2009年,中國愛樂樂團被素有“全球古典音樂第一刊”之譽的英國《留聲機》雜誌評為“世界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樂團”之一,同時入選的有柏林愛樂樂團、倫敦交響樂團和紐約愛樂樂團等。此舉表明,經過中國愛樂樂團近十年堅持不懈的努力,中國愛樂樂團開始躋身於令國際樂壇矚目的主流樂團之列。
中國愛樂樂團與國內外眾多優秀音樂家有過成功合作,其中包括克里斯托夫·潘德列茨基、夏爾·迪圖瓦、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奇、奧科·卡姆、馬克·埃爾德爵士、克勞斯·彼得·弗洛爾、湯沐海、水藍、郎朗、李雲迪、米哈伊爾·普雷特涅夫、伊曼紐爾·艾克斯、白建宇、阿納托爾·烏格爾斯基、格哈特·奧皮茲、加里·格拉夫曼、伊扎克·帕爾曼、奈傑爾·肯尼迪、奧古斯丁·杜梅、薩拉·張、林昭亮、米沙·麥斯基、王健、薩賓娜·邁耶、普拉西多·多明戈、蕾妮·弗萊明和謝麗爾·斯圖德。中國愛樂樂團在余隆指揮下為德意志唱片公司錄製的唱片包括瓦格納的歌劇《唐豪瑟》序曲和由勛伯格改編為樂隊版的勃拉姆斯G小調鋼琴四重奏、中國管弦樂作品集以及由郎朗擔任獨奏的鋼琴協奏曲《黃河》。
上海愛樂樂團
上海愛樂樂團是在上海廣播交響樂團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職業交響樂團。著名指揮家陳佐湟任藝術總監。1996年上海電影樂團和上海廣播樂團合併組建上海廣播交響樂團。2008年1月起,青年指揮家張亮擔任駐團指揮。上海廣播交響樂團的前身是成立於1956年的上海電影樂團。上海電影樂團曾為中國電影的發展做出過巨大的貢獻。老一代指揮家黃貽鈞、陳傳熙及王永吉等人的名字就是通過電影音樂的演繹而為廣大電影觀眾所熟知。
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樂團相繼與湯沐海、水藍、余隆、黃胤靈、黃曉同、張國勇、譚利華、大衛·伊特金、M.G莫拉、施瓦羅夫斯基等多位中外指揮家合作,著名小提琴家艾薩克·斯特恩生前的最後一次訪華音樂會是與上海廣播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的。從1999年起,在時任音樂總監胡詠言的帶領下,樂團先後與多明戈、帕瓦羅蒂、帕爾曼、馬友友、譚盾、郎朗、廖昌永、黃英、許忠等當代名家共同成功舉行了許多場激動人心的音樂會,同時,樂團與多支來訪上海的世界頂級芭蕾舞團合作,其中有:瑞士蘇黎世歌劇院芭蕾舞團、俄羅斯聖·彼得堡馬林斯基芭蕾舞團、澳大利亞國家芭蕾舞團等。
1997年樂團成功出訪韓國、義大利、瑞士、法國。2001年樂團又成功地進行了港澳地區巡演。被評為最具發展潛力的亞洲樂團之一。
2004年4月22日正式更名為上海愛樂樂團,實行國際通行的音樂季制度。自上海愛樂樂團2005音樂季起,樂團已與眾多世界著名音樂家和頂級藝術團體同台演出,其中包括:馬友友、李雲迪、水藍、薛偉、傑西·諾曼、雅克·泰迪、弗拉基米爾·克萊涅夫、約翰·歐考諾以及英國皇家芭蕾舞團、法國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等。2005年10月,樂團與卡雷拉斯的聯袂演出完成了其與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合作。並於2005年赴新加坡、2006年赴台灣進行巡迴演出。2007年進行了全國巡演。2008年,樂團先後3次赴北京國家大劇院參加“首屆管風琴周”、第一屆“中國交響樂之春”等演出,獲得了廣泛的讚譽。
上海愛樂樂團正在努力將自身建設成為一支全面的、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樂團,為繁榮和發展上海乃至中國交響樂事業做出貢獻。
廈門愛樂樂團
廈門愛樂樂團成立於1998年,是在廈門市政府和鼓浪嶼區政府大力扶持下實行藝術總監負責制的職業交響樂團。現任藝術總監、首席指揮是著名指揮家鄭小瑛教授,副總監兼任指揮是青年指揮家傅人長。樂團現有演奏人員80多人,彙集了國內各路精英。成立以來,已公演幾百場,推出了海頓、莫扎特、貝多芬、門德爾松、舒伯特、柴可夫斯基、施特勞斯等中外優秀名曲100多首。在慶祝著名鋼琴家殷承宗藝術生涯五十周年音樂會上,樂團也與殷承宗先生合作演出了多場難度很大的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和鋼琴協奏曲《黃河》等名篇,均獲得極大成功。
愛樂樂團始終秉持"陽春白雪,和者愈眾"宗旨,為普及交響樂知識不遺餘力,經常面向社會舉辦音樂講座,鄭小瑛女士親自上台指揮講解,深受觀眾好評。目前樂團常年堅持在愛樂島音樂廳每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12時,下午1:30-3:30時進行五小時公開排練,每星期五晚上7:30舉辦專場交響音樂會,遊客均可進場聆聽欣賞,一睹樂團風采。
廈門愛樂樂團現在接受廈門市政府的扶持、福建電力和廈門電業局的贊助,以及廈門香港聯誼總會和各界的捐贈,是我國唯一實行總監負責制的民辦公助全職交響樂團。在我國著名指揮家、現任藝術總監和首席指揮鄭小瑛教授的領導下,1998年9月9日在美麗的鷺島舉行了首演。在已經完成的七個音樂季里在8省25市進行了巡迴演出,已為聽眾帶來了包括古今中外140多套不同曲目的518場邊講邊演的“鄭小瑛模式”音樂會。
樂團還積極支持福建題材交響音樂的創作和推廣,以繁榮中國交響樂事業;
劉湲作曲的交響詩篇《土樓迴響》於2001年榮獲首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的唯一金獎,同年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行的第四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青少年音樂大賽中得到國際評委的一致好評,樂團也榮獲了廈門市政府頒發的“突出貢獻獎”。
2007年廈門愛樂樂團赴法國巴黎、德國埃森、柏林、美茵茨、安斯巴赫、斯圖加特、奧地利的茵斯布魯克和義大利的羅馬巡迴演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轟動性的成功;
2008年,首次在廈門上演了歌劇《費加羅的婚姻》,5月,參加“交響樂之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的首演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年冬天,在全國領先舉辦了中國·廈門第一屆指揮大師班。2009年10月,廈門愛樂樂團首次訪問加拿大、美國。
武漢愛樂樂團前身是創建於1993年的武漢樂團。十多年來,樂團與國內外指揮家、演奏家合作演奏了大量交響樂作品,並獨樹一幟地推出了以大中小學生為主要觀賞群體的月末、周末音樂會,為培養高雅藝術市場,推進城市文明進程做出了不少努力。
2003年,樂團首聘新加坡籍指揮家劉鵬出任樂團音樂總監,推出了“音樂季”這種職業樂團的運作模式,不僅邀請日本、德國、波蘭等國音樂家來漢演奏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經典作品,還與德國杜伊斯堡愛樂樂團、美國南加州愛樂樂團開展音樂家互訪活動,並代表武漢出訪德、美、日等國,將“知音善樂”的風雅帶到世界各地。
在中國交響樂的版圖中,武漢一直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坐標,成立於1993年的武漢樂團為當地的交響樂事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武漢樂團正式更名為武漢愛樂樂團,同時,團址也遷入設施一流的武漢琴台音樂廳。
說起此次更名,背後還有一個故事。2000年,武漢市與德國杜伊斯堡市結成姐妹城市,武漢樂團也與杜伊斯堡交響樂團樂團簽訂了友好互訪協議,雙方定期互派樂手到對方樂團進行交流學習。在簽合同的時候,翻譯提出,武漢樂團名稱不規範,翻譯過來少一個單詞,不符合國際慣例。
“這雖然是一個很小的細節,但卻顯示了我們的不職業。樂團要與國際接軌,要更加職業化,這個名字肯定要改。”說起更名的初衷,武漢愛樂樂團團長周克思這樣說道。開始樂團考慮過改為“武漢交響樂團”,但是這個名稱早就被武漢音樂學院註冊了,所以最後定名為“武漢愛樂樂團”。
琴台音樂廳位於長江邊,與咫尺相鄰的琴台大劇院共同構成了武漢新的標誌性建築群之一,全新設計的logo由五個抽象的音符構成,辦公室寬敞明亮,排練廳音響效果極佳,引得參觀的國內樂團同行嘖嘖稱讚。
進駐音樂廳對於樂團來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周克思表示,硬體水平提高了,樂團的管理和演奏水平也應該相應跟上,要與一流的音樂廳相匹配。
2009年11月6日晚,武漢愛樂樂團首演音樂會在琴台音樂廳舉行。劉鵬指揮樂團演奏了《紐倫堡的名歌手》序曲;鋼琴美女陳潔與樂團協奏了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來自新加坡的管風琴師陳許怡慧用聖桑的《c小調第三交響曲》為琴台音樂廳的管風琴“開光”。金碧輝煌的琴台音樂廳,見證了武漢愛樂樂團誕生后的第一聲“啼哭”。
與國內許多地方樂團一樣,資金問題仍是困擾樂團發展的瓶頸。目前樂團全年的經費總額在600萬左右,演奏員的收入平均在2500左右,這在我國地方交響樂團中屬於中等水平。武漢愛樂樂團一直堅持苦練內功,以排練演出西方經典作品為主。對於目前的狀況,周克思的話很簡單,也很實在:“資金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解決的,但樂團自己要做好準備,我們也希望讓演奏員提高待遇,但待遇提高了了要求也肯定相應提高,如果達不到水平,從市場上也拿不到錢。”
杭州愛樂樂團成立於2007年12月25日,樂團的建立是杭州市委、市政府推進杭州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大決策,是杭州文化名城建設和“生活品質之城”建設的重要成果。經過一年多的籌備,2009年4月20日組建完成。由鄧京山任團長,楊洋任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管浩川、林尚專任副團長,林大葉任駐團指揮,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寧峰任駐團藝術家,薛飈任樂團首席,徐惟聆任客席首席。杭州愛樂樂團現有76名演奏員,全部畢業於國內外各大著名高等音樂學院,其中三分之一是博士、碩士生,並特邀部分外籍演奏家加盟。他們都訓練有素、技藝精湛,其中不乏國際比賽獲獎者。
杭州愛樂樂團在杭州大劇院的首次亮相,就為觀眾獻上了《節日序曲》《帕格尼尼小提琴協奏曲》以及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等三首經典曲目。歡快的節奏不斷營造出一種喜慶的節日氣氛,讓現場觀眾如痴如醉,並不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愛樂樂團成員的平均年齡只有25歲,是一支真正意義上的年輕交響樂團,但昨晚他們的首次亮相就贏得了全場觀眾尤其是特邀出席觀看演出的藝術家的充分肯定。著名指揮家卞祖善用“非常精彩”四個字概括整場演出,並表示:“這是一場水平很高的音樂會,指揮和樂團都讓我感到驚訝,我為杭州有這樣的樂團感到自豪。”著名作曲家何占豪更是表示,這次演奏的曲目難度都非常大,無論是序曲還是小提琴協奏曲,年輕的杭州愛樂樂團在細節處理和節奏把握上都非常老練,首次亮相就站到了一個很高的起點上,讓人對樂團的將來充滿無限期待。
杭州愛樂樂團雖然成立時間不久,但成績矚目。在藝術總監楊洋的帶領下,共同成功舉辦了多場激動人心的音樂會。同時,很多國際知名音樂家也曾執棒杭州愛樂樂團的音樂會,包括美國小提琴家兼指揮家Joseph Silverstein、法國指揮家Alain Paris、中國著名作曲家兼指揮家何占豪,他們都對杭州愛樂做出了極高的評價。並成功舉辦了貝多芬系列音樂會、莫扎特專場音樂會、中國風系列音樂會、影視專場音樂會,以及《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創作五十周年音樂會等多場高水準的音樂會。把普通市民請入了高雅的音樂殿堂,收到了很好的社會反響。為杭州乃至中國交晌事業的繁榮做出貢獻。
四川愛樂樂團
四川愛樂樂團前身為四川省樂團,始建於1973年,曾先後更名為峨影樂團、四川廣播交響樂團,現在隸屬四川衛視。
2004年創作演出的大型交響樂 《人民的兒子》,受到海內外各界人士高度評價。1993年以來,樂團還推出了帶視屏的影視交響音樂會,樂團先後開發了《中外經典電影視聽交響音樂會》、《中國電影“紅色經典”影視視聽音樂會》、《外國電影視聽交響音樂會》、《奧斯卡經典電影視聽音樂會》等系列音樂會。從1996年起,樂團已連續14年成功舉辦“四川新年音樂會”。 2010年,應國家大劇院的邀請,樂團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奏響迎新春音樂會;應“中國西部交響樂周”主委會邀請,擔任“中國西部交響樂周”的開幕演出。
徠作為主力交響樂團,四川愛樂樂團承擔著省委省政府重要演出任務。樂團先後承擔並圓滿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組織的《慶祝反法西斯勝利60周年》《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慶祝建黨90周年》以及《感恩奮進四川新年音樂會》《四川依然美麗》等重大任務。 2011年7月開始,四川愛樂樂團在成都嬌子音樂廳每月舉辦“聆聽經典”交響音樂會,已先後演出了《薩克斯管·管弦樂隊》、《浪漫七夕音樂會》、《暑期音樂會》、《中秋音樂會》、《中國經典電影回顧音樂會》、《黃河梁祝交響音樂會》、《施特勞斯作品音樂會》等,使廣大市民欣賞到了高品質的音樂會。
新疆愛樂樂團
新疆愛樂樂團創建於1996年。樂團為雙管編製的職業交響樂團,現有編製70人。王曉亮任樂團團長,阿不都熱合曼·阿尤甫任樂團副團長﹑常任指揮。
中國青年愛樂樂團
中國青年愛樂樂團附屬於中國音樂學院,現任團長兼藝術總監為中國音樂學院管弦系主任侯俊俠教授,常任指揮為中國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楊又青教授。
中國青年愛樂樂團成員由中國音樂學院管弦系專職教師和優秀學生組成。各聲部首席均畢業於國際著名的音樂學府,獲得博士或碩士學位。他們來自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德國、法國、瑞士、西班牙、日本等國家,其中多數人獲得過國際比賽獎項,活躍於目前的國際音樂舞台。分別擔任中外著名院團的首席,是各個專業領域最優秀的演奏家。
港城的冬天漸漸逼近,這也預示著2012年不久后將會和大家說再見。每當此時,各種音樂會也湧現出來,在年終歲尾之際給人們送去祝福。煙台大劇院從12月份至明年1月,將有四場令人矚目的音樂會陸續上演。
中國愛樂樂團打頭陣
12月26日,中國愛樂樂團2013新年音樂會將在大劇院奏響煙台年末系列音樂會首個音符。中國愛樂樂團成立於2000年5月25日,由余隆擔任藝術總監和首席指揮。2000年12月16日,樂團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的首演音樂會,獲得巨大成功,贏得了世界範圍的廣泛矚目和讚譽。在2002-2003音樂季中,余隆指揮中國愛樂樂團與近千名中外音樂家一起,完成了馬勒第八《千人》交響曲的中國首演,成為中國當代樂壇具有歷史意義的演出盛事。
經過十餘年努力,中國愛樂樂團現已躋身於令國際樂壇矚目的主流樂團之列。2009年4月,擁有86年歷史的英國《留聲機》雜誌評出世界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樂團,中國愛樂樂團與柏林愛樂樂團、倫敦交響樂團等超級樂團一起榜上有名,這是該雜誌首次將中國交響樂團列入其中,這在中國交響樂歷史上也是第一次。樂團與國內外許多優秀音樂家有過成功合作,其中包括克里斯托夫・潘德列茨基、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奇、郎朗、李雲迪等。
烏克蘭國家愛樂樂團
2013年1月2日,烏克蘭國家愛樂樂團新年音樂會將為煙台觀眾演奏《春節序曲》、《藍色多瑙河》圓舞曲等經典旋律。
烏克蘭國家愛樂樂團成立於1995年,根據當時烏克蘭總統庫奇馬的要求,彙集了前蘇聯烏克蘭籍的音樂精英成立了國家級交響樂團。十幾年來,在首席指揮米科拉・加久拉的調教和樂團音樂家們的努力工作下,樂團的國際聲譽漸起,被譽為是東歐地區的頂級樂團以及斯拉夫音樂最純正的演繹團體。在多年的演出中,樂團積累了廣泛的演奏曲目,從古典的莫扎特、貝多芬到浪漫風格的勃拉姆斯、馬勒都有自己獨特的演繹風格和音樂表現。對於柴可夫斯基、拉赫瑪尼諾夫等蘇俄派作曲家的作品,更是將其中斯拉夫民族的熱情奔放和寬廣渾厚表現得淋漓盡致。
澳大利亞管弦樂團將在2013年1月3日帶來音樂會版歌劇《卡門》,這場風格獨特的音樂會足以稱得上是場饕餮盛宴。
《卡門》是法國作曲家比才的最後一部歌劇,也是當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劇。其中《哈巴涅拉舞曲》、《賽吉迪亞舞曲》、《阿拉貢舞曲》、《吉普賽之歌》、《鬥牛士之歌》等眾多膾炙人口的旋律撼人心魄。
本次在大劇院上演的音樂會版歌劇《卡門》保留了原版歌劇最經典的唱段,把原本要兩個半小時才能觀看完的歌劇精簡到90分鐘。更為獨特的是,在音樂會版本中,平時在樂池擔任伴奏的樂團被搬到舞台上,和歌唱家相互輝映,樂團演奏的純音樂曲目也是音樂會亮點之一。本次演出的另外一大特色還在於精心策劃的返場環節,必將音樂會推向另一個高潮,使觀眾度過一個難忘之夜。
俄羅斯女高音
作為新年音樂會的壓軸項目,俄羅斯愛樂交響樂團音樂會將在2013年1月23日上演。在這場音樂會上,觀眾可以欣賞到眾多耳熟能詳的曲目,如《天鵝湖》組曲、《狩獵波爾卡》、《紅色娘子軍》選段、《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北京喜訊到邊寨》等。而隨團演出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波列寧諾娃・娜塔莉婭對煙台觀眾來說應該再熟悉不過了,她曾三度跟隨莫斯科國立交響樂團來演出。本場演出中,她將演唱歌劇《茶花女》選段《祝酒歌》。
中國愛樂樂團新音樂季開幕
中國愛樂樂團2015-2016音樂季開幕在北京舉辦新聞發布會,中國愛樂樂團總監李南宣布:“在新樂季啟動之時,中國愛樂今年也喜事連連,其中位於工人體育場東門外的愛樂新址方案預計10月中旬確定,另外將從今年開始每年推出一部音樂電影,今年推出的《黃河大合唱》將於本月20日正式登陸院線。
據悉,在新音樂季的節目安排中,71歲高齡的美國傳奇指揮大師倫納德·斯拉特金、曾在上海成功指揮科隆歌劇院演出瓦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的德國指揮大師馬庫斯·史坦茨以及享譽世界的西班牙指揮大師傑蘇斯·洛佩茲-柯柏斯等,都將在這個音樂季里完成與中國愛樂樂團的首次合作。
以亞歷山大·布茲洛夫與亞歷珊德拉·科努諾娃領銜的多位“柴賽”新科獲獎者將在今年出現在中國愛樂樂團的音樂季上,向人們展示當今年輕音樂家們的最高水準。此外,唐韻、李仲欣、貟思齊等中國“青年才俊”也將在這個音樂季里首度與中國愛樂樂團合作。
中國愛樂樂團在今年的近30場音樂會中安排了四場室內樂音樂會。在新音樂季里,樂團更將首次出現在國家大劇院的樂池中,擔任國家大劇院製作的威爾第歌劇《茶花女》的演奏工作。
湖南愛樂樂團奏響2016“愛樂之夜”新年音樂會
湖南愛樂樂團成立於2007年,是湖南省唯一通過註冊的省級交響樂團,由著名小號演奏家續虹先生創辦並擔任樂團團長,樂團擔當了湖南省交響樂及交響管樂的普及推廣工作,參與了省內外一系列大型演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