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防護兵器
甲,又叫做介或函,用以防護人或馬的軀幹。甲是春秋時期主要的防護兵器,一般由皮革製成,分人甲和馬甲兩種,甲片表面霖漆。當時的皮革製造工藝有了突出的發展,造甲的工匠稱為函人,《考工記·函人》對其製作工藝有詳細的記載,其基本方法是先將皮革加工作成小甲片,塗上漆,然後用絲繩聯成形制各異、用途不一的甲。就人甲而言,就由身甲、甲裙、甲袖三部分組成。其中身甲是人甲的主體,由胸甲、背甲、肩片、脅片等約20片編成。甲片的聯綴,有固定與活動兩種,按人體不同部位的形狀和活動程度不同,而採用不同的聯綴方法。當時人甲的防護部位已經達到胸、背、腹、膝、頸項和胳膊等,有效地減輕了格鬥兵器和拋射兵器的殺傷程度。由於甲具有很好的防護功能,故被大批裝備于軍隊,幾乎每名武士都有一副皮甲,軍中有多少副甲就相當於有多少兵士。“被練三千”、“帶甲十萬”遂成為表示軍隊兵員實力的代名詞。
馬甲用於保護拉戰車的馬匹。《左傳》所謂“介馬而馳”,即是指將戰車駕馬披甲,然後發起衝鋒。由於在車戰戰場上保護馬與保護人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因此馬甲的製作和使用在當時頗為普遍。春秋時期的馬甲一般也是以皮革製作,工藝與人甲基本相同。同時,由於當時殺傷性兵器的穿透力普通提高了,故不論人甲、馬甲,都大大增加了強度。
甲是古代將士穿著在身上的防護裝具。它可以保護身體的重要部位免受冷兵器的傷害。甲又叫“介”或“函”,古人稱制甲的人為“函人”。先秦時期人們把用皮革、藤等物做的叫作“甲”,後來有了銅片、鐵片制的甲便改稱“鎧”,唐代以後一律鎧甲統稱,不再區分質料。
甲的歷史十分悠久。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為了生存的需要,藉助野獸的皮、林中的藤、木等物,製成簡單的護飾,穿戴在身,以抵擋木、石兵器的傷害。據說可以稱為“甲”的防護裝具是夏朝的第六代國君“抒”(Zhù音住)發明的。主要是用皮革製做,披戴在前胸後背、腰腹等部位,既不影響四肢的格鬥活動,又能防禦身體主要部位免受兵器的損害。那時的甲,只是整塊皮革做成了甲片。殷墟中的土層表面曾發現皮甲遺留的痕迹,有黑、紅、白、黃四種顏色塗成的斑斕紋理,殘跡最大徑約40厘米。這種皮甲距今已3000多年了。整片皮革製做的甲堅硬發板,兵士著裝在身,持槍操刀搏殺時,十分不便。後來改為用小片的皮革聯綴。可按護體部位的不同、將皮革切成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革片,每片穿小孔,用細繩聯綴起來。為了增強甲片的牢固性,還用雙層或多層皮革縫製,表面塗漆,既美觀又實用。自青銅器出現以後,人們用青銅片鑄成獸面護飾裝在甲衣胸背部。在西周時的古墓中曾發現過釘綴在甲衣上的各式青銅甲片。這種帶青銅片的甲衣,其防護效能又增進一步。
進入春秋戰國時代,戰事連年不斷。“兵戈亂浮雲”,攻擊性兵器不斷改進,促使防衛裝具進一步堅固、完善。甲的製作工藝相當完備,形成了一套比較系統完整的制度。皮甲的防護功能和衛體面積都較前增大,成為戰鬥中的主要防護裝備。在湖北曾出土了戰國早期的12領比較完整的皮甲:全甲由甲身、甲裙和甲袖三個部分組成。身甲又有胸甲、背甲、肩甲、肋甲等共計20片甲片編成。甲片尺寸較大,最長的達26.5厘米。甲袖左右對稱,各由13列、52片甲片編成,編聯成下面不封口的環形,成為上下大小可以伸縮的袖筒。甲裙由上下四列甲片編成,每列14片甲片,自左向右疊壓,固定編綴,然後再上下縱聯,整個甲裙上窄下寬,便於下肢活動。身甲和甲裙均在一側開口,便於穿著,穿好后再用絲帶結扣系合。古人把這種用絲繩綴聯起來的甲叫作“組練”。這些皮甲在古代的車戰中與盾配合使用,能夠有效地防禦青銅兵器的攻擊,所以那時各國軍隊都裝備皮甲。
從戰國晚期到東漢,隨著鐵制兵器的發展,鐵鎧逐漸代替皮甲成為主要的防護裝備。鐵鎧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之際,《戰國策·韓策》中稱之為“鐵幕”。那時的鐵甲用於防護手臂部分。“鎧”字原意就指:厚重、堅實。西漢時,人們稱鐵甲為“玄”即黑色的意思。漢武帝時,有位著名的驃騎將軍叫霍去病,他生前曾先後6次西征匈奴,屢建功勛,卻年僅24歲就因病去世。為悼念這位早逝的英雄,漢武帝“發屬國玄甲軍,陳自長安至茂陵”,為其送葬。當時,用玄甲軍送葬是十分隆重的葬禮。這種場面雖然我們已無法看到,但模擬送葬軍陣的陶俑群,卻在2000多年後被人們發現了。1965年在陝西咸陽楊家灣,一座相傳是漢丞相周勃的墓地附近10個土坑中,出土了彩繪陶俑2500件以上,其中40%的陶俑身上披著鎧甲,雖式樣不同,但都塗成黑色,上面再用紅色或白色區劃出片的細部。這組陶俑正是象徵身著披玄甲的軍隊,它形象逼真地向我們展示了古代金盔鐵甲武裝起來的軍容。
我國考古工作者曾在多處漢代遺址上發掘出許多鐵甲片。經專家考證,那個時代的鐵甲正逐步由粗陋到精緻,經歷著一個更新變革的過程。原來是用較大的長條甲片編製成“札甲”,雖編製簡便,但活動不便,后改用小片甲片編製成“魚鱗甲”,作工更加細緻。從保護部位上,由僅保護胸背的形式增加有保護肩臂的“披膊”及保護腰胯的“垂緣”。出土於呼和浩特的一領西漢鎧甲就是帶有“披膊”和“垂緣”的札甲,全甲共有600多片甲片編成,重11.1公斤,而出土於河北滿城西漢劉勝墓的一領鎧甲則是帶有“垂緣”的“披膊”和“魚鱗甲”,全甲共由3008片甲片編成,總重20.2公斤,其制工異常精美。
西漢以後,甲片的基本形制和編組方法基本固定,變化不大,通常是選用搓得比較精細的三股麻繩編綴。其編綴方法大致是先橫編后縱聯,橫編時由中心一片向左右編綴,縱聯時由上而下,所以編成的鎧甲一般是上排壓下排,前片壓后片。在需要活動的肩、腰胯等部位,則採用左右橫向固定,上下縱向活動編綴,就是將編組的繩索留有可供上下活動的長度。這種活動編綴的甲片,編時則需要下排壓上排,整個鎧甲的編綴方法簡單而有規律,便於及時修復。
漢代鐵甲不僅在編製工藝上日益精湛,而且鐵甲的鍛造技術也不斷提高。據專家測定,西漢鐵甲片表面為鐵素體的退火組織,中心部位的碳含量很高。所用材料是塊煉鐵,鍛打成鐵甲片后,再退火,表面脫碳,使煉就的甲片不僅堅硬而且富有韌性。不僅如此,漢代鐵甲的生產量也很大,能夠達到軍隊兵員一人一領的程度。據《東觀漢記》載,劉盆子率20萬人馬向劉秀投降時,在宜陽城西堆積的鎧甲,就像熊耳山一樣高。三國時期,上好的鎧甲都是用“百鍊鋼法”鍛造的。諸葛亮曾下令製造“五折鋼鎧”。這種“五折鋼鎧”是選用反覆選打五次的鋼片鍛造而成的。據說諸葛亮還監造過一種名叫“筒袖鎧”的鐵甲,選料精良,製作考究,流傳幾百年。這種鎧甲不僅能抵禦一般的鋒矢,甚至連“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人”。可見其防護功能之強。
南北朝時期,隨著重甲騎兵的崛起,適用於騎兵裝備的“兩當鎧”極為盛行,逐漸成為鎧甲中的重要類型。所謂“兩當鎧”是由一片胸甲和一片背甲組成,因為它的形制和服飾中的“兩襠(liǎng dāng)”形狀相似而得名,兩襠古代指背心。這種鎧直到隋唐仍很盛行,唐代還盛行“明光鎧”。據《唐六典》記載,唐朝的甲制共有13種,其中明光鎧、光要鎧、細麟鎧、山文鎧、烏錘鎧和鎖子甲都是鐵制的。“明光鎧”的前胸和後背各有一面像鏡子一樣的金屬圓護心,太陽照射時即閃閃發光,因此得名。鎖子甲是一種用鐵鏈銜接,互相密扣,綴合而成衣形的鎧甲。這種甲穿起來柔和便利,比大型堅甲輕鬆。為適應步兵野戰的需要,在唐代供步兵使用的步兵甲有了很大發展。據《通典》所記,當時每隊戰士有60%的人裝備有鎧甲,而漢代軍隊披鎧甲的士兵僅佔總數40%。這種步兵甲的基本形制是:身甲前後片在雙肩上用帶聯扣,兩肩所覆披膊作獸皮紋,腰帶下垂有兩片很大的膝裙,上面疊綴著幾排方形的甲片。宋代的“步人甲”就是由這種鎧甲演變而成的。唐代的甲雖然種類繁多,式樣各異,卻主要供騎兵穿著,戰馬一般不披甲,這樣在作戰時騎兵機動性大,以輕捷快速而取勝。另外,唐代制甲,還講究外觀華美,往往塗上金漆或繪有各種花紋。唐太宗李世民還是年輕將領時,曾身披金甲,陳鐵騎1萬人,甲士3萬人,在太廟前舉行凱旋禮。那時儀仗典禮等隆重場合下都有金盔銀甲的壯觀場面。唐代大詩人杜甫曾寫下“金鎖甲、綠沉槍”的詩句。宋代大詩人陸遊的《出塞曲》也有“三軍甲馬不知數,但見銀山動地來”的名句,形象地描繪了眾多兵士身著鎧甲,在陽光的照耀下,像銀山一樣爍爍發光的壯觀景象。
宋代鎧甲有鋼鐵鎖子甲,黑漆順水山字甲,明光細網甲,明舉甲,步人甲等。還有一種十分堅精的鐵甲——一瘊(chóu)子甲,是青堂(今青海省西寧市附近)羌族人民製造的。這種甲柔薄堅韌,甲片呈青黑色,光亮得可以照見毛髮。當時有人做過一個試驗,在50步以外用強弩射擊,結果任何強有力的弩箭射都不透這種甲,其中只有一支箭射入,經檢查,原來這支箭是射在穿帶子的小孔里,射進的鐵箭頭竟被甲鐵碰得反捲起來,可見其堅硬程度是相當高的。這種鐵甲,是用冷鍛法加工出來的。當甲片冷鍛到原來厚度的三分之一以後,在它們的末端留下像筷子頭大小的一塊不鍛,隱隱約約像皮膚上的瘊子,所以叫“瘊子甲”。鎧甲發展到宋代已經非常完善並形成了一定的制度。
明清兩代,軍用鐵鎧不僅製作精良,而且非常注重輕便。皮甲已完全被廢棄,多用鋼鐵製作網甲,也叫鎖子甲。比較盛行的有護衛上身及兩膀的鋼網衣,護衛下體的鋼網裙或鋼網褲,以及護衛手腕和腳的鋼網腕、鋼網靴。清代的鎧甲分為胸馬甲、腰甲、腹甲、腿甲四項,無論從製作工藝,還是從外觀裝飾上都較前有較大進步。清高宗弘曆的御用鎧甲至今保存在故宮博物院。這領鎧甲異常精美華貴,全甲由八個部分組成:銅盔、護項、護膊、戰袍、護胸、銅鏡、戰裙、戰靴。甲衣上內襯鋼片、明哈片、玳瑁(dài mào)邊,戰袍上密綴銅星,式樣別緻,具有民族特色。那時還十分流行一種戰袍,袍外綉各式圖案,裡面裝飾許多半圓體凸形小銅星,排列有序,肩上加置銅條,袍里則聯綴甲片,其質堅厚,可抵禦矢鏃及鳥槍丸彈。這種戰袍,柔和貼體,藏而不露,很受將士們歡迎。清代中後期,一方面由於火器的不斷更新,鎧甲的防護能力相應地下降;另一方面,清政府日益腐敗,軍備鬆弛,使得軍隊中鎧甲徒具形式,只在操練、秋閱或儀仗中使用,以示雄武。後來西式操練的推廣,鎧甲才正式退出戰爭舞台,結束了它幾千年的戎馬生涯。
關於皮甲的製造,《考工記》中有詳細的記載:制甲首先得選擇原料,最好的皮料是犀牛皮和兕(sì音四)皮,兕是一種獨角野牛,樣子很像犀牛。據說用兕皮製做的甲可用200年,犀牛甲可用100年;這兩種獸皮合起來縫製的甲能用300年。其次是鮫革,即鯊魚皮製做的甲,也很堅固耐用。那時,吳國多用“水犀之甲”,楚國多用“鮫革、犀兕以為甲。”有了上好的皮革,工匠還得量體裁衣,根據穿著者的高矮胖瘦,畫出樣式,量好尺寸,經過良工的精心縫製,才能做出得體合身,坐、起、跪、拜皆便的甲衣北方的燕國曾以製造精甲而聞名列國。據說那時燕國幾乎人人都會製做鎧甲,所以沒有專門製做鎧甲的“函人”。
在車戰中甲是主要的防護裝具,幾乎每名武士都配套鎧甲,所以軍中兵員實力又往往以鎧甲數目表示,如“披練三千”、“帶甲十萬”等。當鐵甲出現以後,皮甲、藤甲仍是少數民族軍隊的主要防護用具。比如《三國演義》中描述的,曾經被諸葛亮七擒七縱的南蠻首領孟獲,在作戰時,“身穿犀牛甲,頭頂朱紅盔,左手挽牌,右手執刀,騎一頭赤毛牛,……”還有一段關於藤甲的故事,說的是蜀國東南700里,有個烏戈國,國主名叫“兀突骨”,身高一丈二,不食五穀,以生蛇惡獸為食;身有鱗甲,刀箭不能侵。他手下的軍士都穿藤甲:那藤生長在山澗里,盤緣在石壁上,那裡的人們採集這些野藤,浸在油中半年,然後取出來曬,曬乾了再泡,這樣反覆十多遍,才能用來編成鎧甲。這種藤甲穿著在身,渡江不沉,經水不濕,刀箭不人,稱為“藤甲軍”。但是兀突骨率領他的藤甲軍與蜀軍作戰時,卻遭到慘敗。那油藤甲不浸於水,卻抵不住火。所以,諸葛亮把他們引入峽谷,先用火燒,再用石炮擊,3萬藤甲兵如陷火海,全部喪生,場面慘不忍睹,諸葛亮本人也不禁垂淚嘆曰:“吾雖有功於社稷,必損壽矣!”演義畢竟有所誇張,不足為據。但在我國古代戰爭中,各類皮甲確實是軍隊中長久使用的防護器具。特別是犀牛皮、兕皮、水牛皮、鯊魚皮堅硬厚重,又有韌性,青銅兵器和一般的輕型鐵兵器難以刺穿,防護力相當強。那時的軍隊兵馬均披甲,以蔽刀箭。青銅由於脆硬,一直用來鍛打成片,釘綴在甲衣的胸部背部,起到盾的某種作用,保護身體重要部位。所以青銅製品一直作為皮甲的附屬物,而終未取代皮甲。這樣直到精銳的鋼鐵兵器問世以前,皮甲作為防護戰具在軍中經歷了千餘年的歷史。宋朝、元朝軍隊中皮甲作為一種輕便防護裝具仍與鐵甲一起使用。而許多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直到全國解放前夕仍使用皮甲皮盔。
在我國古代,鎧甲是軍隊的主要防護裝備,所以它的生產一直由國家控制。唐代專門有生產鎧甲的“甲坊署”;宋代設有南、北作坊。據《宋史·兵志》記載:一套鎧甲總重量為45至50斤,有1825枚甲葉,需要花費120個工作日才能做成。可見那時生產一副鎧甲是相當花費工時的,首先要把鐵鍛打成甲片,此間需要經過打札、粗磨、穿孔、錯穴、裁札、錯棱、精磨等多道工序,然後再用皮條編綴成整領鎧甲。鐵甲雖然防護能力很強,但份量很重,兵士穿上全套盔甲,再加上隨身攜帶的必需用品,負重足有百斤以上,再拿著兵器行軍作戰,其負荷之重,操勞之苦是難以想象的。可以使我們聯想到古代邊防士兵武裝得像鋼鐵機器人一樣,艱難地守衛著邊關的情景。除此之外,鐵甲還有一個缺陷是帖近身體的一面也十分堅硬,常常會磨傷皮膚。宋朝時,在鐵甲內面襯上綢里,後來又在甲衣內穿上絮有棉花的“胖襖”,以防止磨傷皮膚,“胖襖長四尺六寸,裝棉花絨二斤,褲裝棉花錢半斤”。戰士穿上棉襖棉褲,外罩鐵甲衣,若是在冬天寒冷的地方,既保暖又保險,可算是享福了;可若是在炎熱的夏季騎馬作戰,真如身陷蒸籠一樣,整天浸在汗水裡,還常常生虱子,甲士辛苦之極矣!身穿鐵甲的將士行動十分不便,上下馬都靠別人扶持,在皇帝、要臣面前無法行跪拜禮,只能拱手作揖致禮,所以軍禮規定“介胄不拜”。
為了減輕甲的重量,又不降低其防護能力,唐代以後出現一些輕型鎧甲。
《水滸傳》中有一位金槍班教師徐寧,他家中藏有一副價值萬金的雁翎甲,後來被鼓上蚤時遷盜走了。這副雁翎甲是用雁翎根聯綴而成的,可以抵禦輕武器的斫、刺。元世祖忽必烈征討乃顏時,曾賞賜給洪俊奇一副雁根甲。這種甲份量輕,防護效能又好,但是成本昂貴,只能供極少數將領著用。用來裝備部隊的輕型甲主要有氈甲、絹甲、綿紙甲,其中又以紙甲使用較多。唐懿(yì)宗時,河東節度使徐商發明紙甲,據說堅固異常,猛箭不能射穿。1040年,北宋曾造紙甲3萬副,分發給陝西防城弓手使用。明代中葉,戚繼光領兵在東南沿海一帶抗擊倭寇時,令士兵穿著綿紙甲。這種甲份量雖輕,卻能有效地防禦鳥銃(chòng)鉛子,特別適合在我國南方地區作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