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英雄人物排行榜
一個對三國人物的排行榜
東漢末年分三國,戰火紛飛,英豪迭起,無數英雄叱吒風雲,文如諸葛司馬,猛似呂布趙雲。而這些英雄的排行仍沒有定數。本詞條歸納了三國英雄的戰鬥力大致排行。根據不同的分類進行排行。三國,即:魏、蜀、吳三國。皇帝依次為:曹操,劉備,孫權。
在晉朝以前,魏、蜀、吳三國最有魅力的皇帝,依次為:曹操,劉備,孫權。該文要講述的,就是專指他們三人在朝時的武將排行。
諸葛亮(孔明,號卧龍),是中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發明家、戰略家。諸葛亮嫻熟韜略,多謀善斷,在天文、符咒、奇門遁甲上研究很深,更長於巧思,曾革新“連弩”(諸葛連弩),可同時發射10箭;作“木牛”、“流馬”,便于山地軍事運輸;還推演兵法,作“八陣圖“,製作孔明燈。其不幸在七星續命時被打斷,命隕五丈原。有《將苑》(又名《心書》)《便宜十六策》《兵要》《心戰》《兵法二十四篇》兵法流傳,並有諸葛武侯文集(諸葛亮關於治軍、用后、陣法的言論)流傳,後人將之集成諸葛亮兵法。有《隆中對》、《出師表》、《誡子書》、《誡外甥書》散文流傳。
董允(字休昭),巴蜀名士,治政能力不下費禕。
馬良(字季常),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孫乾(字公祐),劉備早期謀士之一,口才是劉備手下中最好。
關羽(字雲長),出身低微,因殺人逃跑而偶然結交劉備張飛。智勇雙全,萬軍之中斬袁紹大將顏良、文丑,拖刀計斬龐德,果斷出擊曹仁,屯河聚水破襄陽,威震中華,嚇得曹操有遷都之議。重情義,千里走單騎,但是性情高傲。“刮骨療毒”,後人稱之稱之“武聖”。若無孫吳短視後方出擊,怎得後來蜀漢再無能力伐魏,而又孫吳苟安等死?惜周瑜不在,讓一群短視書生謀天下。
馬超(字孟起),東漢末年群雄之一,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起初在其父馬騰帳下為將,先後參與破蘇氏塢、與韓遂相攻擊、破郭援等戰役。曹操曾懼言:”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有詩評價:“潼關戰敗望風逃,孟德愴惶脫錦袍。劍割髭髯應喪膽,馬超聲價蓋天高。”
張飛(字翼德,出身地方豪強,按照血緣來看應是一名帥哥,雄壯威武,頗有膽識,被稱為“萬人敵”。
黃忠(字漢升),有“百步穿楊”之弓法,能開二石之弓,箭術三國獨一無二。黃忠與嚴顏、廖化共稱為蜀漢三老將,智勇雙全,常常獨當一面,與戰國時期趙國大將廉頗齊名。老當益壯,定軍山一役斬夏侯淵。性情孤傲、重情。
魏延(字文長),鎮守漢中穩定中期蜀漢形勢。魏延隨諸葛亮出征北伐,進獻“子午谷奇謀”:讓諸葛亮分撥自己一萬軍隊出子午谷,奪取雍州長安和潼關,諸葛亮自祁山攻雍州,然後異道會於潼關,猶如韓信當年的故事。然而,諸葛亮認為此計過於兇險,並且難以成功,故棄而不用。。魏延認為諸葛亮過分謹慎,嘆息悔恨自己的才能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馬岱(字伯瞻),為諸葛亮器重,曾受命斬殺猛將魏延。
關興(字安國),蜀龍驤將軍。關羽次子,少有英名,屢立戰功,因病早逝。
馬謖(公元190—228年,字幼常),襄樊宜城人,侍中馬良之弟。初以荊州從事跟隨劉備取蜀入川,曾任綿竹、成都令、越太守。蜀漢丞相諸葛亮用為參軍。他剛愎自用,目中無人,因為頗有才能,所以大意失街亭。就似當年關公走麥城。
司馬懿(字仲達,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
荀彧(字文若,潁川大家,自小被世人稱作“王佐之才”。作為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荀彧在戰略上為曹操制定並規劃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讚賞;戰術方面曾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袁紹於官渡,險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奇襲荊州等諸多建樹;政治方面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郭嘉(字奉孝,是曹操初期的第一謀士,謀略高超(也可能是曹操為招賢而借奉孝之名流布的謠言所成其名),可惜英年早逝,讓曹操大為嘆息。
荀攸(字公達,荀彧之侄,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家
程昱(字仲德,本名程立,因夢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最早跟隨曹操謀士之一,為曹操所倚重)
典韋(曹操帳下的第一猛將,人稱古之惡來
張遼(字文遠,早期跟隨呂布,後轉投曹操,是三國時期少有的文武俱佳的武將,被稱為曹五子良將之首
張頜(字儁乂(yi),早年跟隨袁紹,是後期曹操帳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夏侯淵(字妙才,曹氏家族的猛將,是曹操帳下主力軍,武藝及帶兵打仗出類拔萃
曹仁(字子孝,曹氏家族的第一猛將
李典(字曼成,崇尚學習與高貴儒雅,有長者之風。
于禁(字文則,五子良將之一,后被關羽水淹三軍,投降關羽,魏國早期重要將領
周瑜(字公瑾,字公瑾,漢末名將,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廬江縣西南)人。洛陽令周異之子,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起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后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江東孫氏集團軍隊與劉備軍隊聯合,赤壁之戰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建安十四年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病逝,年僅36歲。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范成大譽之為“江左風流美丈夫”。
張昭(字子布,三國時期的治世之才,善丹青,被孫策,孫權依重。
魯肅(字子敬,字子敬,漢族,臨淮東城(今安徽定遠)人,中國東漢末年傑出戰略家、外交家。他曾為孫權提出鼎足江東的戰略規劃,因此得到孫權的賞識,於周瑜死後代替周瑜領兵,守陸口。此後魯肅為索取荊州而邀荊州守將關羽相見,然而卻無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217),魯肅去世,終年46歲,孫權親自為魯肅發喪,諸葛亮亦為其發哀。代表作:《榻上策》
呂蒙(字子明,將關羽幹掉的江南著名謀士,早期只是一名武將)諸葛謹(字子瑜,孔明的兄長,生不逢時。
賀邵(字興伯,吳國後期的一名能正直進言的大才
顧雍(字元嘆,三國孫吳丞相、政治家,是為吳國伯樂也,為孫權推薦很多大才
太史慈(字子義,東漢末年武將,官至建昌都尉。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原為劉繇部下,后被孫策收降,於赤壁之戰前病逝,死時才四十一歲。
甘寧(字興霸,三國時期吳國大將。他為人暴躁記仇,少有氣力,好遊俠,為人勇猛剛強,忠心耿耿,勇往直前。曾被孫權稱為: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矣
周泰(字幼平,孫策平定江東時即成為東吳的將領,曾經多次保護孫權免受敵軍的攻擊。後來孫權為了表彰周泰為了東吳出生入死的功績,而賜給他青羅傘蓋。
凌統(字公績,凌操之子,原來與甘寧有殺父之仇,后與甘寧成為東吳的頂梁之柱
徐盛(字文向,相貌英俊,江南極少數文武全才之一
丁奉(字承淵,孫權所看重的青年將領之一,位至大司馬
朱然(字義封,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原姓施,朱治的養子。猇亭之戰與陸遜合力大破劉備,之後朱然提出應該收兵防備魏國,魏國果然趁機攻吳。曹真、夏侯尚、張郃等魏將圍攻江陵六月之久,最終在朱然死守之下退軍,朱然從此名震敵國。
朱治(字君理,三國時期吳國武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代。為東吳武將朱然之嗣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