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塗片
骨髓塗片
低倍鏡下選擇細胞分佈均勻部位觀察骨髓片有核細胞增生情況,根據骨髓片中有核細胞的密度或有核細胞與成熟紅細胞的比例來估計有核細胞的增生程度。分類記數100-200個白細胞,計算各類白細胞的百分率,描述紅細胞形態,血小板數量和分佈情況。如見到幼紅細胞按分類100個白細胞中幼紅細胞的數量來報告,並說明其階段性有核細胞分類計數;計算粒、紅比值;觀察有無其他特殊細胞及寄生蟲。
2.有核細胞分類塗片體尾交界處或分佈均勻處油鏡分類計數200~500個有核細胞,計算粒紅細胞比例及各種細胞相對比例,成人粒紅細胞比例為1.5~5∶1。如比值在正常範圍內也不能排除骨髓病變。
3.巨核細胞計數計數1.4cm×3cm塗片巨核細胞並分類,通常全片巨核細胞為7~35個。分類:原始型0~0.02,幼稚型0~0.10,顆粒型0.10~0.30,產板型0.50~0.80,裸核型0~0.30。
4.正常骨髓塗片中各個系統的血液細胞按一定的比例組合在一起,細胞形態均無明顯異常,巨核細胞和成簇血小板均可見到,並能見到少量非造血性細胞,成熟紅細胞大小均勻,染色正常,無其他異常細胞和血液寄生蟲。
2.染色勿偏酸或偏鹼,染色時間可根據室溫不同做相應調整,染液沖洗要乾淨,勿留殘渣於塗片上。
3.觀察塗片要求全面、仔細,對整張塗片用低或高倍鏡認真地觀察,特別對尾部和邊緣部分用油鏡分類時須選擇細胞分佈均勻、互不重疊、結構清楚的區域以不重複走向進行。
5.在辨認細胞過程中。對每個細胞均應由表及裡、全面分析,分清系列、階段有否異常,如遇分類不明細胞時,要觀察幾張塗片,並結合其他輔助檢測手段,直至搞清。
6.根據形態出報告時,應十分慎重,要結合患者臨床情況、外周血檢查及有關檢測報告結果,綜合考慮,不能單憑經驗和主觀推斷。
1.骨髓有核細胞計數變化
(1)骨髓增生程度:增生極度活躍,常見於各種類型急、慢性白血病。增生明顯活躍常見與各類性白血病、增生性貧血、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紫癜、脾功能亢進(脾亢)等。增生活躍見於正常骨髓或某些增生性貧血、淋巴肉瘤早期、多發性骨髓瘤等疾病。增生減低可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和部分低增生型白血病,各種惡性腫瘤、白血病等在化療過程中骨髓增生被抑制。增生極度減低常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
(2)骨髓粒紅細胞比例:比例增大常見於粒細胞白血病、純紅再障、類白血病反應等;比例減少常見於急、慢性失血、溶血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症、白細胞減少症、脾功能亢進、真性紅細胞增多症、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MDS)等;粒紅比例正常見於正常骨髓象、再生障礙性貧血、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多發性骨髓瘤、惡性組織細胞病、骨髓瘤轉移、淋巴肉瘤等。
(3)巨核細胞的數量
①增多:急性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及幼稚型巨核增多為主、慢性以成熟型居多,並伴形態學改變;巨核細胞性白血病以原始與幼稚型增多為主;慢粒早期以幼稚和成熟產板型增多為主;急性失血溶血以成熟產板型居多。
2.骨髓細胞形態學變化
(1)細胞大小變化:較正常細胞體積大的病理改變常見於巨幼細胞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白血病和白血病化療期間、重症感染等;細胞體積變小的疾病有缺鐵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白血病等。
(2)胞漿變化:缺鐵性貧血、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巨幼細胞性貧血、急性白血病中常見的內外漿、多發性骨髓瘤、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各種嚴重病毒感染。漿內顆粒異常可見於感染、類白血病、重金屬中毒、白血病化療期間、MDS、脾亢、各種類型貧血。漿內有空泡出現可見於:中毒、感染、灼傷、ITP、MDS、ALL-L3和AML-M3和M5、淋巴瘤等。
(3)胞核的變化:常見核形異常的疾病有感染、中毒、溶血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MDS、白血病和白血病化療期間、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瘤、多發性骨髓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