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入地金牛的結果 展開
- 植物
- 入山虎
入地金牛
植物
兩面針木質藤本,禿凈。
入地金牛(圖3)
單數羽狀複葉,長7~15厘米;小葉3~9枚,具短柄,革質而亮,卵形至卵狀矩圓形,長4~7厘米,寬2~3.5厘米,先端鈍或短漸尖,基部渾圓,邊緣有疏離的圓鋸齒或幾為全緣。
花小,為腋生、無柄的圓錐花序,花序長2.5~5厘米;萼片4,極小,卵狀三角形;花瓣4,矩圓狀卵形,長約2毫米;雄花的雄蕊4,略長於花瓣,退化心皮先端常為4裂;雌花的退化雄蕊極短小,心皮4個。
成熟心皮1~4個,紫紅色,干時皺摺。
種子卵珠形,黑色光亮。
多生於低丘陵坡地灌木叢中。
入地金牛(圖1)
入地金牛(圖2)
宜選擇向陽,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而且疏鬆肥沃的壤土,全墾,深耕30厘米,碎土耙平,做畦,開排水溝。
秋播、春播均可。秋播於9月份種子成熟時,隨采隨播,發芽率高。春播於3月下旬。將種子撒播於苗床內,覆蓋2厘米細土,蓋草,澆水。播種量每畝1250—1500克。播后氣溫在25℃以上時20天即可出苗,出苗后揭去蓋草。
待苗高20厘米左右時即可移栽。穴栽:按株距70厘米,行距90厘米挖坑,樹坑長X寬X深(厘米)為60X 60X 50,每坑施足基肥。每穴種植1株。
定植后l一2年內,每年中耕除草4—5次,此期可間種花生、黃豆等農作物。兩年後,每年中耕除草3—4次。
幼苗期每月追施1次人糞尿或尿素。定植后,每年夏冬季各追施1次草皮泥、堆肥和廄肥。每次追肥後進行培土。
二年生以上植株主幹基本形成后,應修剪過密的弱枝、病蟲枝、枯枝和從根莖發出的萌芽枝。
常見有天牛蛀食莖稈和根部,可人工捕捉成蟲或清除蟲卵,用鐵絲插入蛀孔刺死幼蟲;也可用藥棉浸80%敵敵畏原液塞入蛀孔,用泥封口,毒殺幼蟲。
兩面針以根入葯。一般栽培5~6年後採收。於冬季採挖,洗凈泥沙,切片曬乾即可。
分佈湖南、福建、台灣、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和海南等省區。
該品為不規則的塊片或短段,大小不一,外皮淺黃色,散生黃色皮孔,外皮脫落處呈淺褐色至褐色。切開麵皮部淺棕色,厚1~4毫米,木質部淺黃色,可見同心性環紋及密集的小孔。質堅硬,難折斷。氣微香,味苦而辛辣、麻舌。以根皮厚、氣味濃者為佳。
根圓柱形,稍彎曲,直徑0.7-5cm或更粗,表面深黃棕色至淺棕色,具粗縱皺紋,有時具橫向裂隙,皮孔突起,類圓形,鮮黃色或黃褐色。橫斷面栓皮薄,皮部淺棕色,有稍具光澤的渾黃色斑點;木部灰黃色,可見同心性環紋及密集的小孔。商品多切成不規則的塊片或段,厚1-4mm.質堅硬,氣微香,味辛辣麻舌而苦。以根皮厚、味濃者為佳。
根根切面:木栓層為10-15列木栓細胞,韌皮部有少數草酸鈣方晶及油細胞散在,油細胞長徑52-122μm,短徑28-87μm,韌皮部外緣有木化的纖維,單個或2-5個成群。木質部導管直徑35-98μm,周圍有纖維束;木射線寬1-3列細胞,有單紋孔。薄壁細胞充滿澱粉粒。
入地金牛(圖4)
1、取本品根皮粉末1g,加濃氨試液0.5ml濕潤,加氛仿10ml,浸泡30min,超聲處理30min,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取此甲醇溶液3-4滴,置10ml具塞試管中,加變色酸溶液0.5ml和硫酸3ml,置水浴上加熱10min,顯深紫色。(檢查光葉花椒鹼)
2、取粗粉5g,加含0.5%鹽酸的乙醇40ml,水浴迴流10min,趁熱濾過,取濾液15ml,加氨試液使成中性,蒸干,殘渣加5%硫酸5ml,使溶解,濾過,取濾液1ml,加碘化鉍鉀試液2滴,產生棕色沉澱。(檢查生物鹼)
3、薄層色譜①取本品粗粉約1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100ml,加熱迴流提取,迴流至無色。提取液置水浴中回收甲醇至約2ml,移至10ml量瓶中,用少量甲醇分數次洗滌容器,洗液併入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或取粉末1g,加乙醇15ml,溫浸30min,超聲處理30min,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乙醇1ml,溶解,亦可作供試液。另取氯化光葉花椒鹼(氯化兩面針鹼)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吸取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醇-異丙醇-濃氨試液(20:5:3:1:0.12)為展開劑,置於以展開劑預飽和10min的層析缸內顯相同的淺黃色的熒光斑點。②取乙氧基白屈菜紅鹼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吸取乙氧基白屈某紅鹼對照品溶液及①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各2μm,分別點於同一桂膠G薄層板上,以甲-醋酸乙酯-甲醇(25:2:0.1)為展開劑,置於以濃氨試液預飽和10min的層析缸內,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橘黃色熒光斑點。品質標誌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規定: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光葉花椒鹼(兩面針鹼C21 H18 NO2),不得少於0.25%。
行氣止痛,活血散瘀。用於跌打腫痛,風濕痹痛,胃痛,牙痛。用量4.5~9克。
祛風,通絡,消腫,止痛。
治風濕骨痛,喉痹,瘰癧,胃痛,牙痛,跌打損傷,湯、火燙傷。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研末或浸酒。
外用:煎水洗;搗敷、酒磨塗或研末撒。
1、根水提取物的注射液,作浸潤麻醉劑用於腹部等手術,給葯2-6min出現局部麻醉作用。
2、從兩面針中提取得一種褐色油狀物(N-4),對醋酸引起的小鼠扭體反應、兔K+透入測痛試驗,均表現較好的鎮痛作用。此外,尚能抑制小鼠自發活動,協同戊巴比妥鈉及水合氯醛的催眠作用。兩面針中提取的一種木脂類化合物結晶-8,10mg/kg腹腔注射,對小鼠扭體反應表現有鎮痛作用,200?g/kg腦室注射,對大鼠光熱刺激也明顯提高痛閾。
3、兩面針結晶-8,10-40mg/kg腹腔注射可誘發小鼠僵住症,20mg/kg腹腔注射可誘發大鼠僵住症。
1.治喉閉,水飲不入:入地金牛根,擂爛,用黃糖煮,做成彈子,含化,(《本草求原》)
2.治風濕骨痛:兩面針根皮三錢,雞蛋一隻。水煎服。(《陸川本草》)
3.止牙痛:一。兩面針干根三至五錢。水煎服;或研成粉五分,水沖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二。兩面針四兩,了哥王一兩。加入75%酒精500O毫升(浸),用棉花蘸藥水塞入患處。(《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
4.治跌打勞傷,風濕骨痛:兩面針根一兩,泡酒一斤,七天後可服,每次服5~10毫升,一日三次;或用兩面針根三至五錢,煎服。(《雲南中草藥選》)
5.治燙傷:兩面針干根,研成粉撒布局部,在撒粉前先用兩面針,煎水外洗。(《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6.治對口瘡:兩面針鮮根皮配紅糖少許,搗爛外敷。(《福建中草藥》)
7.治蛇咬傷:一。鮮兩面針根一兩。水煎服;另用鮮根酒磨外敷,二。兩面針干根研末,每次三錢,開水送服;另取末調米泔水外敷。(《福建中草藥》)
1.止痛用入地金牛注射液,每次肌注2ml(相當於根皮3g),每日1-2次。治療神經痛、頭痛、風濕痛、胃腸絞痛500餘例,一般用藥后5-10分鐘即可止痛。有用兩面針和七葉蓮製成注射液,每次肌注2ml有效率達95%.一般用藥后3-10分鐘止痛,藥效持續4-8小時。對膽道蛔蟲病、腸蛔蟲病、潰瘍病的疼痛療效尤佳。
2.用於表面麻醉、局部麻醉 將兩面針製成表面麻醉劑囑病人咬住,1-2分鐘后便可進行手,注射后約經3-6分鐘即產生麻醉作用。
3.治療腰腿痛 以20%入地金牛溶液,用低頻直流感應電療機離子導入,每日1次,每次20分鐘,10次為1療程。據153例統計,有效率在90%以上。個別病例出現皮疹。皮膚潮紅充血等過敏現象,可用紅外線照10-15分鐘進行脫敏,或用濕冷毛巾外敷。此外,每日用入地金牛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1ml(含有效成分100mg),治療風濕性及類風濕性關節炎189例,有效率亦在90%以上,大部分病人在用藥5-6日內即顯示效果。
4.治療急性扁桃體炎 取兩面針根莖的第2層皮1兩研粉每日4-6次,每次1克。28例急性扁桃體炎、扁桃體周圍膿腫、咽旁膿腫患者,經治療2-6日(平均3.7日),全部獲愈。一般用藥12-24小時后病情即顯好轉,表現為體溫下降,血象正常,癥狀改善。
①止痛用入地金牛注射液,每次肌注2毫升(相當於根皮3克),每日1~2次。
治療神經痛、頭痛、風濕痛、胃腸絞痛500餘例,一般用藥后5~10分鐘即可止痛。
有用兩面針和七葉蓮製成注射液,每次肌注2毫升
一般用藥后3~10分鐘止痛,藥效持續4~8小時。
對膽道蛔蟲病、腸蛔蟲病,潰瘍病的疼痛療效尤佳。
②用於表面麻醉、局部麻醉將兩面針製成表面麻醉劑,用於口腔科手術可代替氯乙烷,拔牙101隻(84例病人),無痛98隻;齒齦膿腫切開18例,無痛14例。
用法:用小棉球蘸藥液少許,放於需要進行手術的牙齦周圍或膿腫的表面上,囑病人咬住,1~2分鐘后便可進行手術。
注射后約經3~6分鐘即產生麻醉作用。
⑧治療腰腿痛以20%入地金牛溶液,用低頻直流感應電療機離子導入,每日1次,每次20分鐘,10次為一療程。
據153例統計,有效率在90%以上。
在治療過程中,部分病例疼痛有所減輕,但未消失,而終止治療后仍可繼續緩解。
個別病例出現皮疹、皮膚潮紅充血等過敏現象,可用紅外線照10~15分鐘進行脫敏,或用濕冷毛巾外敷。
此外,每日用入地金牛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1毫升(含有效成分100毫克),治療風濕性及類風濕性關節炎189例,有效率亦在90%以上,大部分病人在用藥6~6天內即顯示效果。
④治療急性扁桃體炎取兩面針根莖的第2層皮1兩研粉。
每日4~6次,每次1克。
28例急性扁桃體炎、扁桃體周圍膿腫、咽旁膿腫患者,經治療2~6天(平均3.7天),全部獲愈。
一般用藥12~24小時后病情即顯好轉,表現為體溫下降,血象正常,癥狀改善。
⑤過敏反應曾報告1例在注射入地金牛10分鐘后出現過敏反應,表現為全身皮膚髮癢發紅,臉頰及髮際尤甚,輕度煩躁,呼吸稍促,伴噁心嘔吐,血壓升高。
經口服白糖水1杯,1小時后癥狀逐漸消失。
文獻
1.《本經》:主風寒濕痹,歷節疼,除四肢厥氣,膝痛。
2.《千金方》:治水,通身腫,豬椒枝葉煎如餳,空腹服一匕,日三。癢,以汁洗之。
3.《食療本草》:主賊風攣急。
4.《本經逢原》:能通經脈,去風毒、濕痹。
5.《本草求原》:治痰火癧核,並急喉痰閉危篤,去外皮,煎水飲。
6.《嶺南採藥錄》:理跌打及蛇傷。患牙痛,煎水含漱。
7.《陸川本草》:接骨,消腫,止痛,去瘀。治跌打骨折,損傷腫痛,風濕骨痛,心胃氣痛,牙痛。並治蛇傷。
8.《綱目》:此椒蔓生,氣臭如狗蔓,故得諸名。蔓椒,野生林箐間,枝軟如蔓,子葉皆似椒,山人亦食之。《爾雅》雲,椒、蔓、丑蔓,謂其子叢生也。陶氏所謂蔓子,當作蔓子,諸椒之通稱,非獨蔓椒也。
9.《名醫別錄》:蔓椒,生雲中川穀及丘冢間。采莖、根煮釀酒。
10.陶弘景:(蔓椒)山野處處有。俗呼為蔓,似椒小,不香爾。一名蔓椒,可以蒸病出汗也。
11.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祛風活絡,治腰肌勞損,破傷風,湯、火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