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醫藥學
傣族醫藥學
傣醫藥學是傣族人民同疾病作鬥爭而總結出的傳統醫學,它有著較系統的醫學理論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點,是中國傳統醫學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傣醫理論認為,自然界存在風、土、水、火“四塔”,而人體同樣由風(氣)、水(血)、火、土“四塔”構成。四者平衡則身體健康,四者不平衡人則生病。在疾病的診斷中也是運用四塔理論為指導來進行望、聞、問、摸等手段診斷疾病,並總結出一套獨特的治療方法。治療方面也是根據四塔之盛衰,選用四個成方並配伍其它藥物以整調患者體內四塔之間的平衡,從而達到治病目的。傣醫還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將一年分為冷、熱、雨三季,選用不同的方葯治療不同季節的疾病。傣醫治療疾病,除採用內服、外用,內外合治三種治法外,還有一些獨特的治療方法。如睡葯、敷藥、蒸葯、薰葯、研磨葯、刺葯等。傣醫常用成方有萬應小藥丸、五寶葯散、大成金丹以及目疾咽痛方等。現存傣醫藥文獻有:《嘎牙山哈雅》、《瑪弩薩羅》、《藥典》、《醫書》、《葯書及病理》等。
解放后,傣醫藥學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1983年國家確定傣醫藥為中國四大民族醫藥之一,要求加以發掘、繼承、整理和提高。相繼成立有民族醫藥研究所、傣醫院民族醫院,並培養了一批傣醫藥人才,收集整理了一批傣醫藥著作,促進了傣醫藥學術水平的提高,豐富了民族醫藥的內容。
傣族居住地區,大都屬熱帶、亞熱帶地區,西雙版納處於太平洋東亞季風和印度洋西南季風暖濕氣流的交匯地帶。北面偏居內陸,沒有較大的北方寒潮和海洋風暴的侵襲。因此,雨量充沛,熱量分佈均勻,適宜於各種生物生長繁殖,是我國熱帶植物(含傣葯)最集中的地區,擁有大量珍貴、稀有的生物種,傣葯資源極為豐富。據普查,西雙版納有藥材種類1776種,其中植物藥材1715種,動物葯47種,礦物葯14種。植物藥材分屬189種。其中:真菌4個科,17種;苔蘚植物門4個科,10種,蕨類植物門25個科,60種;裸子植物門7個科,15種,被子植物門149個科,1674種,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的395個重點品種,僅西雙版納就有208個,佔52.66%。名貴、珍稀藥材17種。民族葯800餘種,民間傣葯有228科,372屬,1300多品種,曾用植物葯1858種。這些動、植、礦物葯分佈在西雙版納外所轄的景洪、勐海、勐臘三縣(市)的40個鄉鎮的山區、半山區和壩區。
傣族人民在長期與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傳統醫藥經驗,並吸收了古印度醫學、漢醫學的部份內容,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獨特的醫藥理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醫藥體系,對邊疆各族人民的身體健康和傣族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傣族傳統醫藥學理論認為,人與自然界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風、火、水、土是構成自然界物質的四種基本元素,人體生命的構成也離不開這四種基本物質,即四塔。身體健康無病,就必須保持風、火、水、土四種物質元素的平衡,即人體內風、火、水、土四種物質的相互平衡關係及人體內的風、火、水、土四種物質與自然界的風、火、水、土四種物質的相對平衡和協調關係。這樣,人就能健康成長,長壽而終;反之人體就會得病,比如因淋雨涉水,受風感寒,或飲食失調,導致人體內風、火、水、土失調,就會使人患各種疾病。
四塔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分述如下:
風,相當於漢族中醫的“正氣”,是生命活動外在的表現。在生理上泛指各臟器的功能活動。風性善動,易遊動遊走,無處不到,可以帶來,也可以帶走。人體內凡屬動的功能皆為風所司,如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大小便的排泄、呼吸、噴嚏、眨眼、哭、笑、鬧、跳。行走等功能皆由風主管。一旦風氣失調,就會產生與風有關的各種病症。例如人體內風氣不足,就會產生排便無力、大便難下、神乏倦怠、頭昏耳鳴、消化不良、胸腹脹滿等疾病;而如果風氣偏盛,則又發生頭目眩暈、頭痛、神志錯亂、抽搐拘攣、四肢末端震顫、行走困難、高熱、神昏譫語以及各種疼痛病。
水,代表著機體內的物質儲藏,由膽液、口痰、唾液、水(體液)、血液、汗水、尿液、脂肪、膿液等12種物質成分所組成。水為有形之物。是一種流體組織,遍布全身各處,是人體重要的物質本源。當機體內長期缺水時,臨床上可見口乾煩渴,分泌排泄減少,其他物質成分也就跟隨去其穩定性,出現各種異常反應。傣醫認為“水以濕性,能溶萬物”,人體的水氣(體液)正常時,可見口唇、皮膚紅活濕潤,有光澤、彈性好,精神飽滿,活力充沛。反之則見皮膚乾燥無華,發熱,精神萎靡,便秘少尿;過盛多見水腫,瀉泄,身體疼痛,頭身重著,心悸氣短,形寒肢冷,消化不良,痰濕咳喘,胸悶,脅肋灼痛,脘腹脹痛,牙痛,耳聾,帶下等一類疾病。
火,代表著體內的一種“陽氣”,火與生俱來,隨人體的生命存在而存在,隨生命的結束而消亡。人體內存在以下四種火:⒈消化之火。在水、風、土3種元素的作用下,起著溫化腐熟攝取的一切水谷,化生氣血,產生熱量,使其吸收並濡養機體的作用。如果這種火氣不足,可見納呆、胃脘脹滿疼痛、消化不良、乏力消瘦、虛弱等症;⒉促使人體生長發育之火。這把火主管體內熱量的散發,能促進生長發育,增強抗病能力,形體健壯,智力聰慧。反之可見發育遲緩、痴獃、瘦小、遲走路、遲說話等(似漢族中醫先天稟賦不足)。⒊維持人體生命活動之火。傣醫認為這是一把在體內日夜不停地“燃燒”著的火,使人終身有熱量,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如果此火不足則可見未老先衰,根壞力竭,皮皺發白,精神萎靡(相當漢族中醫的“命門火衰”)等症。⒋父母先天稟賦之火。能維持人體的正常體溫和正常的生理機能活動,使體內各種物質能夠有效的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如果此火稟賦不足,輕者可見發育不良,形寒肢冷、易勞累,重者可見生理缺陷等症。
土,具有消化食物,化生精微,營養機體的作用。代表著機體頭髮、汗毛、手足指(趾)甲、牙齒、皮膚、肌肉、筋、骨、關節、心、肝、脾、肺、腎、胃,大小腸等20種臟腑和組織器官,傣醫認為它是人類生命發育生長延續的基礎。若土氣不足,臨床上可見納食少、心悸、肌肉消瘦、筋骨無力、大小便失調,聽力減弱、嗅覺失靈等症;但若體內土氣偏盛,又會出現人體全身或局部僵硬、冰冷,或溫覺消失,噁心嘔吐,煩躁不安、腹痛便秘等癥狀。
以上可以看出,四塔之偏盛與不足,均可導致人體各種疾病的發生。因此,為保障人體無病而健康地生長發育,關鍵在保持體內四塔的平衡,並儘可能適應於自然界(與自然界之風、火、水、土保持相對的平衡關係),不能違背自然界發展的客觀規律。一旦四塔失調,就應用藥物的特性使其恢復平衡關係,以達治癒疾病的目的,即用“四塔”來調節人體的機能。
經過長期實踐,傣醫藥不僅在理論上不斷發展,在診斷與治療疾病方面也逐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傣醫藥診斷疾病的方法有問診、望診和摸診三種。其內容相似於漢族中醫藥學之望、問、切診,但理論上有所差異。其方法分別簡述於下:
望診:醫者用肉眼觀察病人的體態、精神、氣色和全身各體表部位有無異常的變化,藉以了解病情,測知體內四塔的變化。例如正常人的眉毛應分別順兩邊倒的,如果眉毛不經外力而自行豎起,說明患者體內有寄生蟲。若見患者口流唾涎、煩躁欲嘔,則確診的可能性更大;如見顏面赤紅,為火偏盛之熱症;如見肢體浮腫、面色滯暗或黃、行走困難,則為水偏盛之水腫症;舌紅而干為熱,舌淡白為不思飲食等等。望診亦包括望手指,看左手大拇指可診斷腎、肝、心、肺等臟腑及婦科病症,看右手大拇指可診斷風濕之屬寒屬熱。
問診:是對患者進行有目的之詢問,了解患者的自覺癥狀,疾病的發生原因,發展經過及治療情況,對疾病作出進一步的判斷。這種方法是傣醫診斷痛證或一般疾病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在問診中應注意了解患者最主要的癥狀,再圍繞主證有目的地進一步詢問有關情況,如病史、家庭家族史、生活習慣、飲食愛好、婚姻等情況,婦女則包括經、帶、胎、產等內容,小兒則包括生長發育史,以便作為診斷時的參考依據。
摸診:是通過觸摸患者肌膚的冷熱,有無包塊和其他異常情況,以幫助診斷(脈診則較為少用)。例如摸鼻尖和耳尖。如果體表摸著發熱、汗出,但鼻尖和耳尖發冷,說明體內有寒,僅體表有熱。如果證見怕冷、發抖,但耳尖和鼻尖摸著發熱,說明僅是體表發冷,而體內有熱等等。
總之,傣醫藥理論的望、問、摸三診的診病方法,各有其特點,對不同病症的診察各有側重。在臨床運用時,必須三診結合起來,把所得的資料加以綜合分析,才能找到真正的致病因素,有的放矢,合理投方用藥,提高療效。
傣醫治病除採用內服、外用(包括塗擦包敷)或內服與外用相結合三種治法之外,還有一些獨特的治療方法,簡述如下:
睡葯:按配方將所需藥物(多用鮮品)切碎加水煎煮或炒或蒸(視病情而定),取出藥渣拌入酒或炒熱之酒糟,拌勻平攤於木板上,上鋪席芭(亦可用布單)。患者趁熱睡於葯床上,上蓋被子,使藥物熏蒸身體以達治療目的。亦多用於風濕麻木、肢體疼痛各症。
敷藥:按配方將所需藥物取鮮品,切碎搗爛,視病情分別加入酒、芝麻油或淘米水等拌合均勻,用芭蕉葉包好,置於火中燒熱,趁熱包敷於患處,以不燙傷皮膚為度。主要用於接骨、跌打扭傷、風濕麻木疼痛、頭痛、腰腿疼痛等症。
蒸葯:此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配好方的藥物切碎裝入容器內,置於甑內蒸一定時間,取藥物蒸餾液內服(芳香類藥物多用此法)。二是將藥物直接放入甑內蒸制一定時間,取出加酒趁熱外敷患部。多用於腹痛、肢體麻木疼痛等各種病症。
熏葯:按所需配方取藥物切碎(多用鮮品),置於鍋內(或金屬大盆內)加水煎煮,患者坐於鍋(或盆)之上方,借藥物蒸氣熏蒸肌體以達治療目的。這種方法主要用於因體內風、水失調而致之肌肉、關節風濕疼痛、肢體麻木、產後虛弱、不思飲食等症。
研葯或磨葯:在碗內盛適量冷開水或米湯,可根據不同疾病而定。按配方將各種藥物蘸水或米湯在小磨石上研磨成合劑葯汁於碗內,內服或外擦。一般貴重藥品及緊缺藥物多用此法,主要治療因風失調引起之疾病、婦科疾病和一些危重病,亦用於藥物及食物中毒。
刺葯:將配好方的藥物切碎,乾燥,共研為末,拌入鵝油內浸泡備用。用時醫者用潔凈之銅針(狀如直桿梅花針)淺刺患部皮膚,再塗以配好之藥油。亦用於體內風、水失調而致的風濕麻木、關節疼痛等症。
根據收集整理的結果,傣族傳統民族葯約有1000餘種,多數為植物葯,亦有部分動物葯和礦物葯,少部分為外來葯。其中許多與漢族中醫藥學中的藥品相同,但在臨床應用上有一定的差別。如蘆子用於提神醒腦;草蔻用於風濕酸痛;益母草用於糞蟲瘙癢、濕疹;射干用於月經過多等等,均與漢族中醫學用藥有異。還有的藥物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葯源較少,如犀鳥、象牙、孔雀毛、野水牛膽等。
植物葯的分類一般以形態、氣味和藥用部位來劃分。藥物的性一般分為三大類,即熱性葯、涼性葯、平性葯。藥物的味一般分為7種:酸,多用於收澀、止汗止瀉等;甜,多為補藥;咸,多用於軟堅、補虛;苦,多用於清熱、解毒、除濕、止痛;麻,多用於止痛、鎮驚、祛痰;辣,多用於散寒、止痛;香,多用於醒腦、開胃健脾。由於藥物性質不同,人體亦各有差異,故用藥也各有特點。如1~20歲為生長發育階段,生病時藥物配伍宜偏甜味;20~40歲為成熟壯實階段,生病時用藥配伍宜偏酸味;而40~60歲以上者,為逐漸衰老階段,生病時用藥配伍宜偏鹹味。又如根據不同的季節配伍不同的飲料方,以葯代茶飲,以達預防、治療的目的等等。
傣族醫藥中的藥物處方,雖然不象祖國醫藥學中方劑那樣有嚴格的處方原則,但在治療疾病時大多數使用的還是由數味藥物組成的相對固定的復方。這些藥方,是在長期與疾病鬥爭的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出來的。在治療疾病時,通過藥物的增減,觀察治療的效果,逐步篩選而成。所用的藥方,少則二三味葯,多則數十味葯;有的一方多治,而有的卻一症有多方。因風、火、水、土失調致病而設的四“雅塔”即佤約塔、爹卓塔、阿波塔和巴他維塔,均由固定的藥物組成,傣醫稱為“雅塔”。這種配方理論稱之為“雅塔都檔細”。傣族醫藥處方中比較有名的,常用的有以下四個:“雅叫帕中補”(傣語,亞洲寶葯之意),由九種藥物組成,具有理氣健胃、止痛、安神的作用。“雅叫哈頓”(傣語,五種寶葯或五寶葯散之意),由五種藥物組成,具有清熱解毒、和中解表、調經補血、止血止痛作用。“雅沙里門囡”(傣語,萬應小藥丸之意),由七種藥物組成,具有消暑和中、解痙止痛、除滿止瀉的作用。“雅瑪哈嘎侖那龍”(傣語,治病大方),由三十多種藥物組成,具有調補氣血、活血止痛、通便之作用。一般認為,要當好傣醫師,必須首先學習掌握好以上四個藥方的使用方法,否則就不能算一個名副其實的醫生。
傣醫將疾病分為四大類,即熱病類、斑疹類、痹病類及毒病、血病類。每類疾病舉例說明如下:
主要臨床表現是高熱,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及其它精神癥狀。
如:高熱譫妄
臨床表現:高熱、譫妄。熱勢愈高,意識障礙程度越嚴重,極少數病人可在體溫下降后出現意識障礙,並有間歇清醒。患者情緒波動大,喜怒無常,有時表情淡漠,喃喃自語。
治療方法:清熱鎮驚,化痰開竅。
處方舉例:南山藤全草10克,冼碗葉根10克,彎管花根10克,蓽茇菜根10克,黑面神根10克,膽南星10克。以上諸葯米湯煎服,或水煮后加米湯服,一日三次。
如:濕疹
臨床表現:起病較快,皮疹可發於身體任何部位,但多見於四肢、面部、生殖器及肛門等處。初起患部皮膚潮紅,腫脹,發癢,繼而出現較小的丘疹、水瘡,密集成片,瘙癢劇烈,常因搔抓破損而滲液,形成糜爛結痂。有時伴發熱及全身不適。
治療方法:清熱利濕。
這類疾病病種繁多,涉及面廣。特點是患者全身關節疼痛,有的伴紅腫畸形,活動受限,全身或局部浮腫,疼痛,嘔吐,泄瀉,消瘦乏力,久病體虛等。
如:行痹
臨床表現:全身肢體關節疼痛,遊走不安,關節屈伸不便,動則痛劇。有的伴紅腫發熱。
治療方法:祛風通絡,散寒除濕。
如:咽痛
臨床表現:發熱身痛,咽痛,吞咽困難,扁桃腺紅腫,口渴心煩,便秘溲赤。
治療方法:清熱解毒瀉火。
處方舉例:老虎楝根、黑面神根、旋花菜根、四棱豆根各10克。以上四味,米湯磨服,日服3次。
我國公曆把一年之12個月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傳統中醫藥學也根據這四個季節的劃分來論述人體機能的變化、疾病的發生、防治的規律等。但傣醫理論卻與之不同。由於傣族主要聚居區(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氣溫高,雨量足,濕度大,這種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就具有高溫、高濕度的氣候特點,而四季劃分不明顯。因此,傣族傳統醫藥理論從千百年的實踐生活中,根據傣族地區這種特殊的氣候特點,把一年劃分為三個季節,即冷季、熱季、雨季。冷季為每年傣歷的1月至4月,相當於公曆的11月至次年的2月;熱季為傣歷的5月至8月,相當於公曆的3月至6月;雨季為傣歷的9月至12月,相當於公曆7月至10月。在冷、熱、雨三個季節里,均有各種不同的疾病發生,而在季節相交的前後一段時間裡,各有一些疾病發病率較高。比如在傣歷的4月至5月間,即公曆2月至3月份,是冷季與熱季的交季的時期,腹瀉、痢疾等病的發病率較高。在傣歷8月至9月,即公曆的6月至7月份,是熱季與雨季的交季時期,瘧疾的發病率較高。而在傣歷12月至次年1月,相當於公曆的10月至11月份,是雨季與冷季的交季時期,這一時期中傷風感冒,咳嗽哮喘等疾病發病率較高。
為此,根據季節的不同、疾病的差異,每個季節用藥均有偏重,都有一些固定的藥方(傣語稱為雅塔),用來防治不同時期發生的各種疾病。如熱季多用苦味藥物,以清熱、解毒、涼血等。雨季多用澀味藥物,用以收斂、除濕等。冷季則多用辣味藥物,用以散寒、溫中、止痛等。
隨著社會的進步,傣族醫藥學也得到進一步發展。1983年國家確定傣醫藥為中國四大民族醫藥之一,要求加以發掘、繼承、整理和提高。此後相繼成立了民族醫藥研究所、傣醫院、民族醫院,吸收了一批批民間傣醫藥人員到國家醫療科研單位工作;西雙版納衛校還舉辦了傣醫班,陸續培養了一批批傣醫藥人才;此外,在傣族地區還將傣醫藥納入縣級初級衛生保健方案,並為名老傣醫配備了徒弟,使他們的醫藥經驗得以整理、發掘、繼承和提高,同時抓緊進行傣醫藥文獻的搶救整理工作。不少專家學者致力於研究傣族醫藥學,在廣泛收集、認真研究的基礎上,編輯出版了《傣葯志》(四集)、《傣醫傳統方葯志》、《傣醫驗方譯釋》、《傣醫中專班教材》、《中國傣醫》、《傣肌松專輯》、《傣醫診病特點》、《德宏傣族醫藥及其驗方》、《傣族醫藥驗方集》等傣醫藥書籍,使傣醫藥理論進一步豐富和完善。
1990年11月,在西雙版納州允景洪召開了“雲南省傣醫學發展戰略研討會”,會議總結了建國后傣醫藥的發展情況、經驗和存在的問題,討論了傣醫藥發展的對策和措施,促進了傣醫藥學術水平的提高。隨著邊疆民族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對外開放政策的深入,傣醫藥學將日益充實完善,進一步發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