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醫學

傣醫學

傣族擁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全民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依靠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堅定的信仰來挑戰生存極限,在蟲毒瘴氣橫溢的中國西南部熱帶雨林地區頑強的生活了3000多年,逐漸形成了一套傣族獨有的防病治病的傣醫藥學,成為與藏醫、蒙醫、回醫並頭的中國四大名族醫藥之一。

傣醫學簡介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地域分佈廣闊、文化絢麗多彩的民族,為中國56個民族之一,人口數約為1158989人,大部分分佈在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傣醫學的起源遠古時期:這一階段大約處於傣族社會歷史發展的“滇臘薩哈”時期,可稱為傣醫藥的感悟萌芽階段。此時期的傣族社會還處於“莫米召、莫米窪、莫米坦”(意為沒有官、沒有佛寺、沒有租稅勞役)的原始社會早期。據《貝葉經》記載,早在2500多年前傣族就有了自己的醫藥。根據《阿尼松桑順細點》提到:3000多年前傣族部落的首領曾以犀角、象牙、鹿茸等珍貴藥材向最高統治者貢奉。另據《阿皮踏麻基幹比》、《羅格牙坦》(坦乃羅)、《檔哈雅龍》等傣族醫學文獻記述,相傳在3000年前傣族民間就有8位名醫,他們各自都創立了“阿巴”,亦稱“巴雅”、“平島”(即藥物、處方之意)。但在漢文史籍裡面則缺乏相關的史料記載。根據傣族的一些詩歌和傳說等,傣族先民對醫藥的認識與其他民族一樣,最初來源於採集經濟時期的對動植物的粗淺了解。在這一時期傣族醫學還處於知識經驗積累的萌芽階段。原始社會時期:這個階段,處於傣族社會歷史發展的“波臘薩哈”時期,即“有官、有佛寺、沒有負擔”的時代,根據西雙版納勐海縣傣文文獻記載,大約是公元前540年到公元700年之間。此時的傣族社會仍然處於較為原始的狀態。雖然他們把早一時期已經認識掌握並沉澱下來的醫藥常識繼承延續下來了,但由於沒有文字,只好靠口傳心授來傳播保存。據《阿皮踏麻基幹比》、《羅格牙坦》(坦乃羅)、《檔哈雅龍》等傣族醫學文獻記載:“相傳在3000年前傣族民間就有八位名醫,他們各自都創立了“阿巴”,亦稱“巴雅”、“平島”(即藥物、處方之意),但神葯兩用的現象仍然十分突出。究其原因是當時具有一定醫藥常識的人和其他人一樣信奉崇拜各種神靈鬼怪,於是給人治病時既要送鬼、叫魂、敬神,又要同時給患者服用藥物。人一旦生病則要先請巫師算卦,占卜吉凶,看是靈魂失散還是得罪神靈或是碰上惡鬼。然後再根據占卜結果或叫魂或祭神或送鬼,乞求神靈趕鬼祛病,求神無效後人們才尋醫問葯。原始社會時期的傣族醫學較之遠古時期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醫學與巫術相互影響、互為利用,增加了傣族醫學這一傳統醫學的神秘性,特別是這一時期出現了單方、小方、大方(一般單味葯治病的稱單方,兩味或五味以下的方稱小方,七、八味或幾十味乃至百味葯組成的稱大方)。對後世傣族醫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例如,傣醫在行醫時要先進行卜卦如用“豎雞蛋”、“轉飯糰”儀式,或是用雞頭骨和雞肋骨進行卜卦病人生病的原因,根據卜卦的結果得罪了神靈的,賧送供品;鬼做怪的則把鬼送走;魂不附體的則是栓線叫魂,這些結束后才就病人的情況進行治療。原始社會時期的傣醫藥,歷史上也稱為傣醫藥的神葯兩用階段。隨著傣文的產生,這些醫藥知識得到不斷地記載和繼承而流傳後世。中世紀以後:傣醫藥進入了發展的興旺時期,這個時期稱作“米臘薩哈”,即“有官、有佛寺、有負擔”的時代,根據西雙版納勐海縣傣文文獻記載,大約是公元700年到公元1950年。這一時期對傣醫藥最重要的影響是佛教的傳入。佛教傳入之前的傣醫藥,基本上處於知識與經驗的積累階段,並沒有系統成形的傣醫藥理論。而在佛教傳入傣族地區的同時,古印度的天文、曆法、醫藥等科學技術書籍也隨之傳入傣族地區,傣族人民吸取了這些科學技術。傣族在歷史上與漢族有著相對密切的經濟文化聯繫,漢族的科學技術包括醫學也不斷的傳入傣族地區。傣族人民在自己傳統的醫學基礎上吸收融合了古印度醫學的如對人體四元素的認識等和漢族醫學的脈象診斷、成方用藥、藥味劑型等,從而最終形成了自己自成體系的傣族醫藥學。

傣醫學理論的形成


傣醫學的形成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遠古時期的萌芽階段、原始社會時期的成長積累階段、中世紀以後的總結成形階段。在第一個階段即遠古時期的萌芽階段,傣族先民對醫藥的認識與其他民族一樣,最初來源於採集經濟時期的對動植物的粗淺了解。如前所述,遠古時期的傣族先祖通過對自然現象的觀察,不斷積累經驗,相互印證,不斷探索嘗試,從而逐漸形成了一些對動植物的功能性認識,慢慢就有了“葯”的概念。之後,在使用“葯”的過程中又形成了一些固定的經驗和技巧並不斷傳承完善,就又形成了一些規律性的認識積累,即“醫”的大概雛形。總的來說,在這一時期傣族醫學還處於知識經驗積累的初始階段。其特點就是所謂的醫藥還僅僅是零星的、個體的經驗記憶,還未抽象升華成為系統的醫藥理論知識,並且由於還沒有文字,這些零星經驗也只能靠口口相傳而得以保存。到了第二個階段即成長積累階段,也就是傣族社會歷史發展的“波臘薩哈”時期,傣族社會仍然處於較為原始的狀態。傣族先民把早一時期已經認識掌握並沉澱下來的醫藥常識繼承延續下來並進一步擴展豐富,但由於沒有文字,依然只能靠口傳心授來傳播保存。與此同時,宗教信仰開始深刻地影響傣民族醫藥的發展。原始傣族先民們根深蒂固的萬物有靈觀廣泛流傳於傣族民間,並且由此觀念支配在傣族原始文化中創造了諸多的神靈。奴隸主為了維護統治也大力宣揚有神論並且用求神送鬼的方法來麻痹欺騙人們。於是求神送鬼的巫師就應運而生並且和原始的醫師之間混淆不分。所以這一時期傣醫藥的特點是其理論思想建立在“萬物有靈、靈靈相通”的原始宗教基礎之上。另外,這一時期人們通過不斷的實踐探索,在前一階段積累的基礎上總結出了大量的有效方葯,逐漸學會更加有規律地使用各種藥物,防病治病的經驗也更加豐富。然而由於宗教信仰的深刻影響,神葯兩用神葯並重的現象十分突出。總之,這一時期的傣醫學較之上一階段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藥物知識和治療經驗得到了進一步積累沉澱,漸漸有了傣醫藥理論的體系雛形。醫學與巫術相互影響、互為利用增加了傣醫藥的神秘性,也為傣醫藥理論奠定了濃厚的宗教文化基礎內涵。經過前兩個階段的發展和積累,傣醫藥進入了第三個階段即中世紀以後的總結成形階段,這個時期也稱作“米臘薩哈”。這一時期,隨著佛教的傳入,傣民族有了自己的文字。文字的創造與使用,為傣醫藥知識的傳播與普及提供了穩定的載體,從而大大加速了傣醫藥零散知識的收集、整理、保存、應用、交流與發展,並為最終傣醫藥理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傣醫學
傣醫學
“四塔”、“五蘊”學說是傣醫學基礎理論的核心,用以解釋人體的生理現象、病理變化,指導臨床辨病用藥、立法組方。傣醫學的基礎理論是承襲和發展佛教學理論而建立起來的,其從經驗上升到理論的過程中,佛學理論起了重大的作用。“四塔”、“五蘊”一詞原為佛經的內容,傣醫學繼承佛教的“四塔”概念,吸收其合理成分,形成了自己的“四塔”理論。“四塔”是傣語“塔都檔細”的簡稱。“塔”有界別、類種之意。四塔一詞來自於佛經之中,其把外界萬物歸屬於四大類來認識。傣醫借用“四塔”一詞來形象地解釋人體的生理結構和功能及病理變化。“四塔”由四種物質所構成,即瓦約塔(風)、爹卓塔(火)、阿波塔(水、血)、巴他維塔(土)。即用風、火、水、土四種元素解釋人體的生長發育、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並指導臨床診斷和治療用藥。雖然傣醫用“四塔”來說明人體的生理結構和功能,但對於人的精神現象,“四塔”還是不能說明。因此,傣醫學又從佛教中引入了“五蘊”的概念,以此來概括和說明人的精神現象及其生理(身體)的關係。“五蘊”傣語稱“夯塔檔哈”,“蘊”有蘊積,蘊藏之意。“五蘊”是蘊藏於體內的五種內在因素。其中“色蘊”(魯巴夯)是指人體形狀、容顏、人的精神狀況,是人體外在的表象;“識蘊”(維雅納夯)是指人對外界的識別能力;“受蘊”(維達納夯)即人體對外界各種刺激的反應,也可以理解為人對外界刺激的感受性耐受力等;“想蘊”(先雅納夯)是指人的思維能力,思想和慾望;“行蘊”(山哈納夯)則是指人自受精卵開始生長發育至衰老死亡,全部階段的變化過程。傣醫學在概括醫療實踐的基礎上,吸取了佛教“五蘊”的合理因素,而摒棄其“無我”和“苦”的宗教內容,提出了自己的“五蘊”概念,從而解決了傣醫藥認識人體的物質結構和精神結構之間的關係問題。傣醫應用“五蘊”理論解釋人體的物質結構、精神現象和生理現象之間的關係,用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闡明人體結構以及各種組織器官所表現的生命現象和生理機能活動。當然由於佛教文化的影響,傣醫也借佛教“五蘊”中不淫慾、不酗灑、不偷盜、不破壞他人家庭、不作惡等來約束人們的不良行為,以保持人的健康心理。因不良行為必然使精神和生理受到刺激,傷害身心健康而生疾病,這在傣醫的心識蘊、形體蘊、組織蘊、受感蘊中有具體闡述和體現。傣醫學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傣醫學的建立和發展是原有民間醫術與外來醫學的結合過程,外來醫學包括了中醫學和其他民族醫學,但主要是隨佛教傳入而引進的印度醫學。傣醫學在醫療實踐中不斷地吸收外來醫學的營養,而成為具有較完整的理論和積累了豐富臨床實踐經驗的獨特的醫學體系。

傣醫的治療方法


傣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主要由1500多個組織和32種濕性液體所組成。《嘎牙山哈雅》一書中記載:人體由300塊骨,50根筋,60根小筋(最細的有7000根),500萬根頭髮,900萬根毫毛,20片指甲,32顆牙齒,九大類肌肉,五臟、六腑、七官(雙眼、雙耳、雙鼻孔、口)、九竅(七官加前後二陰),巴咱夯檔哈(古傣語,現稱夯塔檔哈一即五蘊:色、識、受、想、行),塔都檔細(簡稱“四塔”:風、火、水、土),暖(似細胞)等構成。說明傣族先民2000多年前對人體即有較深入的認識。
傣醫學
傣醫學
診斷方法:一、四診辨病傣醫在長期的診治疾病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把點滴的經驗收集歸納為“尼該檔三”而記載於貝葉經中。這本經書成書年代難以考證,據老傣醫們傳說有兩千多年歷史。該書所載“尼該”即診法,“檔三”即意為診病的三種方法,簡稱三診。由於經書內記載為三診,故在傣族民間千百年來一直以三診(缺聞診)相傳而用,即望診、問診、摸診三種診查方法。但在傣醫的實際診療活動中,則應為《尼該檔細》,即望、聞、問、摸四診。1、望診。望診傣語叫做“短朴害”。“短”:即望,看,觀察;“朴害”:即患者。短朴害是指醫者用視覺觀察病人全身和局部變化來診察疾病的一種方法。首先應望患者的夯塔(五蘊)神、色、形、態,通過望診了解患者的精神表情、面色膚色、汗量、全身各個部位的變化及疼痛部位等;了解內在疾病在外的各種表現,如二便變化、舌部變化、毛髮、步履、眼、耳、口齒、鼻、外傷或疔瘡癍疹等。對於特殊病人還應望其所居住的地方,吃飯的表情;同時還望眉毛,正常的眉毛是順生,一邊倒的如豎眉、倒眉、色枯黃無澤或脫落稀疏者為病態。望舌,應注意舌的各種變化,舌質紅而乾裂的為塔(火)過盛,塔喃(水)不足;舌體白而嫩,苔白水滑為體內塔菲(火)不足,塔喃(水)過盛,土不充;舌尖紅或紫紅,苔黃干厚膩的為塔菲(火)過盛。傣醫在望診上有一種頗具特色的指診法:看左手大拇指可診斷肝、腎、肺、心、婦科方面的疾病;看右手大拇指可診斷冷風濕、熱風濕。傣醫用此法診斷、治療疾病,方法較為獨特、新穎。對這一診療方法,有待系統研究。2、摸診。摸診傣語稱為“趕朴害”。趕:即觸摸;“朴害”:即患者。“趕朴害”:即摸診之意。是指醫生用手觸摸患者的脈搏、肌膚、額部、耳、鼻尖、胸脘腹、肢體、肩背等各個部位,根據脈動形象,以及各部位組織器官的形質、感覺等發生的變化,以常衡變,診察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摸體表部位、摸三部脈。3、聞診。聞診傣語稱為“聾朴害”。“聾”:即聞、嗅;“朴害”:即患者。傣醫的聞診分為反樸害(聽診)和聾撲害(嗅氣味)二種。反樸害(聽診):即醫生用耳細聽患者的各種聲音,如語音、咳嗽聲、呼吸音、腸鳴音、哭笑聲、呃逆聲、噯氣聲、呻吟聲、嘆氣聲等的變化。聾撲害(嗅氣味):即醫生用鼻聞患者身體發出的各種氣味,如體氣味、汗氣味、口氣味、大小便氣味、嘔吐排泄物氣味及月經等氣味。4、問診。問診傣語稱為“探朴害”。“探”,即詢問;“朴害”,即患者。探朴害,是醫生向患者或陪診者詢問了解疾病發生、發展、診療用藥等經過、現在癥狀和現在癥狀與其它疾病的相關情況,以診察疾病的一種方法。問診時主要詢問患者發病的時間、季節,自我感覺癥狀、嗜好、家庭病史、患者病史,居住環境等。
傣醫學
傣醫學
二、四塔辨病傣醫四塔理論,除用來形象的解釋人體的生理現象和病理變化外,還提出了四塔辨病的獨特方法。傣醫診斷書《嘎比迪沙迪巴尼》云:“誰要當好醫生,首先必須精通‘四塔’,方知病處,才能正確下藥。”傣醫把複雜疾病按四塔分為四大類進行辨治.1、辨瓦約塔(風、氣)的病變:塔攏(風、氣)不足,臨床表現為少氣懶言,動則氣喘,形瘦體弱,五臟六腑功能低下。諸如心悸胸悶,語音低微,疲倦乏力,自汗,食欲不振,脫肛脫宮,小便失禁等皆為“塔攏”之病變。塔攏(風、氣)過盛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兩種:一是風(氣)不行,阻滯內停而可見悶脹疼痛,停滯於胸脅則胸脅痛,留於胃中則胃脹痛,滯於腸腔則腹痛、大便不爽。其特點為脹痛,以脹為主,部位不定,行走竄痛,噯氣或得矢氣則舒,脈來不暢;二是風(氣)逆行亂竄,表現為咳喘氣阻,呼吸不暢,呼多吸少。胃氣上逆,見呃逆,噯氣,嘔吐,或見噎膈反胃,肝氣上逆則脅肋脹痛,患者自覺有氣自下而上沖至咽喉,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腹痛或攻竄作痛等,這屬內風(氣)的病變。2、辨爹卓塔(火)的病變:爹卓塔不足的臨床表現是見形寒畏冷,四肢欠溫,面色蒼白,口唇發青,肢體倦縮,面色蒼白,腰膝酸軟,不思飲食或食后飽脹不適,或腹痛瀉痢,完谷不化,腰膝冷痛,陽痿,遺精,早泄,精冷無子,未老先衰,脈弱而無力;婦女可見宮寒不孕,月經量少,色黑或閉經;兒童可見五遲症等,表現出一派火不足衰退之象。爹卓塔過盛的臨床表現主要是顏面紅赤,生疔長癤,口舌生瘡,性爆氣粗,口臭涎酸,頭目眩暈,男性性慾亢進,大便乾結,小便短赤.女性赤白帶下,月經失調提前;皮膚生瘡癍疹,疥癬病症。臨床上大多與風相和而發生病變,如“攏沙龍接火”(熱風火毒而致的咽喉腫痛病)、“攏麻想害巴”、“麻想菲”,由於肌體內火毒過盛,復感外界的火熱毒邪,內外相和而發生的皮膚病,如蛇串瘡(帶狀皰疹)、火丹等。治療因火(塔菲)致病的藥物,傣語稱為“雅塔菲”,如“攏梅蘭申”(風寒濕痹證)是因人體內塔菲不足,復感外界“帕雅攏嘎”(冷風邪氣)所致,治療則應補塔菲(火),溫通水血,使之運行,氣血通則痛自止。方葯選用“雅攏梅”煎服或泡酒內服,該方中“比比檔三”均具有很好的補火通水之功而可治療本病。3、辨阿波塔(水)的病變:塔喃(水)過盛之表現為水濕不化出現肢體腫大,按之凹陷或周身麻木困重,腹大如鼓(腹水),面色臘黃,顏面浮腫,尿少氣短乏力,心胸悶脹疼痛,心慌心悸,肢體活動不靈,心翻嘔吐,脈弱而無力等。“水”不足則面色無華,唇舌乾燥,形瘦體弱,睡差,心慌心悸,貧血等病症。治療因水(塔喃)致病的葯,傣語叫做“雅塔喃”,“雅塔喃”主要用於調節人體內水液,不足則補之,過盛則利之。4、辨巴他維塔(土)的病變:脾胃之“土”功能低下,可見胃脘脹滿,不思飲食,消化不良,腹痛,肢體軟弱無力,強硬脹腫,心悸心慌,少氣懶言,面色無華,唇舌蒼白,舌淡苔膩,脈弱無力等。土壅塞而不通,臨床表現為脘腹脹滿,大便閉阻,肢體困重,活動不靈,腫脹疼痛,脅肋下脹痛,心胸悶脹,頭昏嘔吐,肌肉酸痛,不思飲食,食而不化,噯氣吞酸,呃逆頻頻,脈來不順等。治療因“塔拎”(土)的病變的方葯,傣語叫做“雅塔拎”。“雅塔拎”主要用於調節“土”塔過盛或不足之方。如補土方,用以補助土塔之不足而強身健體,代表方“雅亞毫方”,主要由人字樹、波丟么、狗牙花根、水菖蒲等所組成。方中人字樹具有健胃開味之功為主葯,波丟么、狗牙花根、水菖蒲均具有芳香化濁,補土健胃消食之功,而可治療本病。治療用藥方法:傣醫用藥,自古以來都是通過就地取材來解決,藥物多為生用或鮮用。一般藥材採回后,洗凈、切段或切片,晾乾或曬乾,製成粉劑即可。有時,也製成酒浸劑,即將鮮品或干品,配方後用米酒浸泡數日而成。在藥物炮製過程中,傣醫主張多晾少曬,特別禁忌暴晒或烘烤。因為暴晒、烘烤會影響藥性,甚至會使藥物失去藥性。對於含有芳香油類的藥物,如姜科、雲香科類的藥物,則更忌暴晒與烘烤。傣醫在炮製藥物的過程中,還特別注意晾曬藥物不落地,藥物大多放在竹樓等通風良好的地方晾乾,可防止藥材因受潮霉變而降低藥效。這些簡便易行的加工方法,一直被沿用至今。
傣醫學
傣醫學
傣醫對少數藥物的加工、炮製有特殊的要求,如骨類藥物水牛角,傣醫常用於治療慢性胃炎、胃出血等病症,其加工的方法是將水牛角放在炭火上烘燒,直至牛角中心燒焦,用金屬工具伸進牛角的中心部位,來回將焦質刮削取出,收集后入葯。又如麂子腳,傣醫常用其治療紅白痢,其炮製方法是將麂子腳置於炭火之上烘烤至黃至焦,用刀刮削焦物,收集入葯,但必須邊烤、邊刮削、邊收集至全部。再如雞骨,傣醫常用於治療骨折,其加工炮製方法是將雞骨放在瓦片上,然後將瓦片置於火炭上烘烤至發紅,待雞骨烤焦后取出冷卻,研粉、收集入葯。在傣葯的生產加工過程中為了增強傣葯的療效,減低毒副作用,傣醫在製藥過程中按配伍不同,選用不同的輔料,其常用的輔料有檸檬汁、鹽、醋、糯米糊、大米、糖、蜜、酒、清石灰水、樹漿、淘米水、甑腳水、米湯、灶灰水、芝麻油、菜油、蛇藤子油、椰子汁、野核桃油、露水、童子尿、乳汁、漿汁、山泉小溪水、鐘乳石水等,如“雅攏舊”用旱蓮草汁拌藥粉搓成小丸藥;“雅叫帕中補”用蜜拌均搓成小蜜丸等。
傣醫學
傣醫學
在此處添加文字傣醫用藥,不拘一格,通常因時、因人、因地、因症而定。用藥方法有多種劑型:水磨劑:通常稱為“磨葯”。磨葯是指按照病情不同,選擇不同的動、植、礦物葯,配備相應的處方,分別醮清石灰水、灶灰水、葯汁、清水或山泉水、井水在小石頭上反覆磨汁,取之內服、外擦治療疾病的一種特殊方法及藥物。解藥、昂貴、緊缺、堅硬的藥物常採用這一方法,如犀角、羚羊角、象牙、台烏、緬茄等。磨葯的應用歷史悠久,自傣族醫學產生以後首先出現的就是“磨葯”。從古至今,傣醫行醫時都背著一個磨葯袋,袋中裝著幾十種甚至幾百種藥物,治療時針對患者的不同情況,選擇藥物磨汁內服和外擦,這種源自遠古的服藥方法至今仍然盛行於傣族民間,也是現在傣醫常用的治療方法。如:對食物中毒的患者,取文尚海(百樣解)、鄧嘿罕(定心藤)、白鷳骨、虎骨等蘸清石灰水內服;對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的患者,取哈帕利(大苦冷盤根)、哈帕彎(甜菜根)、哈吐崩(四棱豆根)磨於淘米水中內服;對高熱、驚厥、抽搐的患者,取文尚海(百樣解)、犀角、蘸旱蓮草汁內服。皮膚疔、瘡、腫、癤,毒蛇咬傷,選用“廣蒿休”、“咪火哇”、“哈帕利”等磨汁內服和外擦。
傣醫學
傣醫學
散粉劑:即將原料葯曬乾、研成粉末入葯。粉劑常用於治療外科、內科疾病,如止咳散、胃痛散、止血粉。湯劑:以飲片配方后煎水內服。酊劑:又叫酒浸劑,用米酒浸泡數日即可,根據藥性,可內服,也可外用,多用於治療風濕性疼痛、跌打損傷。水劑:以飲片煮水,或泡水取汁,也可用鮮品搗爛,過濾取汁外用,主要作為梅花針水、瘡瘍藥水。熱敷劑:以原葯研成粉末,用水或酒精調勻,也可用鮮品搗碎,然後用鮮芭蕉葉將藥包好,焐在火炭或炭灰內,待適溫后,包敷患處。主要用於接骨、接筋、治療跌打損傷、腰痛、胃痛和風濕痛等。冷敷劑:以原葯研成粉末,用水或酒精調勻,或以鮮品搗碎后包敷患處,主要用於治療外傷、瘡瘍。丸片劑:將原葯曬乾研成粉末,加入相應藥物的煎液或蜂蜜,調勻后製成片劑或蜜丸,用於內服。汁劑:將新鮮藥材搗爛,過濾取汁后,外用或內服,如用新鮮芒果樹漿,兌溫開水飲服,治療失音症。藥物膳食劑:以原葯配方加入剁肉、豬肝、鳥獸肉、雞、鴨、鵝、魚、蛋等在膳食中服用,多用於治療各種虛弱症,如貧血、神經衰弱、頭昏、頭痛等。煙熏劑:用於驅趕病毒,預防瘟疫、傳染病等,如小兒患蕁麻疹時,用松毛煙熏房內外。驅避劑:傣族聚居地大多雨量充沛,氣候潮濕,雜草叢生,尤其是夏秋季節,蚊、蠅、蛇、蟲較多,故傣家人在夏秋季節常用藥草作為驅避劑,或栽種藥草以驅避蚊、蠅、蛇、蟲等,如栽種風仙花以避蛇咬,栽種香茅草以避蚊蟲。
傣醫學
傣醫學
薰蒸外洗劑:薰蒸外洗劑又叫沐浴劑,是將配方藥物煎水去渣後作薰蒸或薰洗用,傣家人稱之洗藥水澡,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病、皮膚病等,可用於全身或下肢水腫、出疹、出水痘。掛佩劑:將藥物放進用紅布、紅線縫製的小包內,佩帶在身上或掛在脖子上,以防病毒或瘟疫。如小兒佩帶阿魏可防疳積消化不良,婦女佩帶麝香可以避孕。推拿劑:將藥材鮮品搗碎取汁,或以原葯配方泡酒,用汁或酒搽抹於體表或穴位,推拿、按摩時,可起到舒筋活血功用。如用鵝不食草車前草泡酒或燉酒,擦體表腫脹部位或穴位,能增強推拿、按摩之效果。傣醫的製藥工具有以下幾種:磨(石磨)、帕(刀)、賀歡(錘)、害(甄子)、磨拎(土鍋)、賀(碓)、亨(篩)、攏(簸箕)、崩(籮)、床(筐)、莫憨(鐵鍋)、歡囡(小竹籮)、波喃(水瓢)、說烈(鐵鏟)等。傣葯常用的加工及炮製方法有:①傣葯的凈選加工:挑選、篩選、除去非藥用部位、去毛、去頭足和尾翅、去核等。②其他加工方法:揉搓、研細、水磨、切制飲片等。③傣葯的炮製方法:水淋法、漂洗法、切、削、露、烘、煅、焐、水飛等。傣醫的傳統治療器具分為以下幾類:①磨葯具——磨藥石、磨葯碗、磨葯袋;②熏蒸具——熏蒸鍋、熏蒸床;③睡葯具——睡葯床;④洗葯具——洗葯盆;⑤坐葯具——坐葯凳;⑥刺、擦藥具——梅花針、搽藥球;⑦拔罐具——火罐、水罐。
傣醫學
傣醫學
傣醫治病用藥原則上強調以調平“四塔”為主,組方原則按寒病用熱葯,熱病用寒葯,不足的補之,多餘的瀉之,寒熱混雜的寒熱並用、補瀉相合,視各種病邪的輕重所偏而有量之多少差別,才能不致損傷“四塔”。傣族醫藥中的藥物處方在治療疾病時大多數使用的是由數味藥物組成的、相對固定的復方,通過藥物的增減來適應患者病情的個體化。所用的藥方,少則二三味葯,多則數十味葯,有的一方多治,而有的一症多方。傣醫根據風、火、水、土的變化情況以及飲食、勞傷等各種不同的致病因素所致的不同疾病分別組配了治療“四塔”病的總方,稱為“雅補塔都檔細”,亦稱“雅塔巴聾”,和四個不同類型的相應固定成方,傣醫統稱為“雅塔”。這四個雅塔中每一個雅塔都有一個基礎方,其中用於因風失調而致病的方劑稱“瓦約塔雅塔”(傣語)即風塔方;用於因火致病的方葯稱“爹卓塔雅塔”,即火塔方;用於因水致病的方葯稱“阿波塔雅塔”,即水塔方:用於因土致病的方葯稱“巴他維塔雅塔”,即土塔方。施治時根據各個塔病情的需要,在基礎方上靈活加減出相應的固定方几十個乃至數百個。每個方劑的藥物配伍數量不一,少則三、五味,多則數十味,具體應用時將其劃分為“雅塔都杭禾”(四塔過盛)和“雅塔都檔細”(四塔不足)的方劑,根據四塔辨病的結果酌情選用四個雅塔中的相應方葯進行治療,以此調節患者體內的風、火、水、土的平衡協調關係,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

傣醫臨床常用經典製劑


一、“雅叫哈頓”(五種寶葯組成的散劑,譯為五寶葯散),是傣族著名的傳統經方之一,相傳為古代五位神醫傳下的五味寶葯配製而成。該方葯在傣族民間流傳甚久,在東南亞一帶也享有盛名。1977年被收載在《中國藥典》(1977年版一部)之中至今。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痛止血,用於治療感冒發熱、喉炎、胸腹脹痛、虛勞心悸、月經不調、產後流血、貧血、皮膚疔瘡癤腫。二、“雅叫帕中補”(亞洲寶藥丸),是傣族著名傳統經方之一,由於長期在東南亞一帶國家、地區具有影響力,所以也被譽為“亞洲寶藥丸”。1974年被收載在《雲南省藥品標準》。功能主治:理氣止痛,和胃降逆。適用於胃脘痞滿,脘脹或痛,噯氣吞酸,食后脹甚,或伴有肋脹、腹鳴、大便不調、舌質淡紅、苔厚膩、脈緩等。用於慢性淺表性胃炎胃竇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膽囊炎等病症的治療。三、“雅解(百解片)”是傣族民間常用的通用解毒藥,相傳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功能主治:解除人體毒素,調節四塔、五蘊功能。用於解除一切有害物質(如化學性、藥物性、食物性等)對人體的損害,消除因失治、誤治、誤食禁忌而致的不良反應,如過度飲酒、抽煙,過食香燥辛辣之物或誤食毒物而致的各種病症。經常服用可分解體內微量毒素,解毒養顏而預防各種熱性之病,使肌體靚麗健康。已獲國家批准文號。四、“雅沙里門囡”(傣語,萬應小藥丸之意)。由七種藥物組成,具有消暑和中、解痙止痛、除滿止瀉的作用。五、“雅瑪哈嘎侖那龍”(傣語,治病大方)。由三十多種藥物組成,具有調補氣血、活血止痛、通便之作用。六、“雅朋勒”(版納胃泰):傣醫傳統經方,相傳有2000多年歷史,是傣醫專治胃病的良藥。功能:健胃消食,行氣止痛。用於治療各種原因而致的胃脘脹痛、消化不良,如急慢性胃炎、胃竇炎、胃腸炎、食滯胃腸、腹痛腹瀉等病症。也用於治療膽囊炎、膽石症、蛔蟲症、黃疸病而致的胃脘疼痛、脹滿不適等病症。七、“雅罕接片”(除風止痛片)。傳統經方。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除風通血。用於治療各種痛症,如風濕病肢體、關節、肌肉筋骨疼痛,氣滯血瘀肋脹痛,老年性腰腿、肩背酸麻脹痛,外傷后瘀血疼痛,外感病發熱頭、身痛等病症。八、“雅喃滿雅底帕召”(神藥油)。傳統經方。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滋潤美容,消腫散結,止血止吐。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耳目腫痛,腰腿痛,顏面乾裂,起皺紋,面部疔癤、黑斑,陰部乾燥騷癢,老年性陰道炎,陰道乾澀疼痛等,兼治胃脘,脅肋脹痛,吐瀉下痢,尿閉,疥癬,瘡毒,跌打損傷,刀傷,瘀血腫痛,心腹刺痛等。九、“雅攏舊”(風痛丸)。傳統經方,相傳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在傣族民間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痛證,特別是以痙攣劇痛為主的病症療效較佳。功能:疏風活血,解痙止痛。用於治療各種原因而致的痙攣劇痛症。如胃腸、腰腹、肌肉、筋骨痙攣劇痛,婦女月經來潮小腹痙攣疼痛,癲癇大發作、抽風、缺鈣引起的肌肉抽筋,冷熱風濕病,肢體關節肌肉痙攣劇痛等病症。十、“雅魯龍”(除風大丸藥)。由30多味葯組成,治療多種皮膚病。

傣醫學的古代文獻


在傣族的原始社會時期,傣族的先民們雖然已經積累了一定的醫藥經驗和知識,但由於沒有文字,只好靠口傳心授代代相傳。到了中世紀以後,佛教的傳入和傣文的產生擴大了傣族的視野,活躍豐富了族民的思想,從而極大促進了傣族各種文化形態的迅猛發展。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傣醫藥也進入了用文字記載醫藥經驗和知識,用文字論述醫藥原理的新時代。在漫長的歲月里,傣族人民在同各種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撰寫了許多醫藥學著作,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遺產。下面就介紹其中的一些主要著作。一、《嘎牙山哈雅》《嘎牙山哈雅》是傣醫最早關於人體解說的著作。據說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徒弟阿侖達聽於公元前924年前後,根據古經書中記載的醫藥知識編著而成的。書共分5集,1~2集闡述了以下八方面:(1)人體生理解剖與組織結構。(2)人體受精與胚胎的形成生長和發育。(3)人和自然界的生存關係;(4)“塔都檔細”(簡稱“四塔”,即風、火、水、土),“夯塔檔哈”(簡稱“五蘊”,五種精神因素色、識、受、想、行)的生理功能,相互關係和“四塔”衰敗的預后與臨床主要表現。(5)論述人與氣候、居處環境與疾病發生的關係,並將一年劃分為三季,熱季、冷季、雨季,提出了各季發病特點及預防措施、常用方葯。(6)講解了一生三個不同年齡階段生理變化,好發疾病及預防發病、抗衰防老之葯。(7)提出膚色與血味及選擇用藥之關係。(8)論述了人體內“暖”(似細胞、微生物、寄生蟲類)的特點。並闡述了人體內32類體屬、1500種物質成分及其組織結構;解釋了人體的生理現象和病理變化。3~5集主要記載佛教之內容。二、《戈沙臘》《戈沙臘》是傣醫較早的經典著作,成書年代為佛歷前31年(公元前575年)。該經書詳細講述到:人生來就有“塔都檔細”(四塔),即“瓦約塔”、“爹卓塔”、“阿波塔”、“巴他維塔”,這“四塔”是用於解釋醫理變化的。而人體的生理現象、病理變化不外乎三類:沙列、比、攏勒。三類病理變化互相影響、互相滋生,形成了各種疾病。但各類疾病都存在於人體的“三細雙過坦”,即“三十二體屬”。這三十二體屬在人體內相互依存、不斷滋生保持人體的動態平衡。這三十二體屬的動態平衡起源於“九十六類告細貨占波”(類似於基因、細胞)。三、《帷蘇提瑪嘎》《帷蘇提瑪嘎》是一部講解傣醫人體生理解剖學比較全面的古代文獻,由南傳佛教傳入斯蘭卡,公元前2世紀由覺音編著為巴利語梵文經典,後為葉均譯為《清凈道論》。主要講述“塔都檔細”,即“巴他維塔都”(巴利語),傣語稱之為“塔拎”,意即“土”;“阿波塔都”(巴利語),傣語稱之為“塔喃”,意即“水”;“爹卓塔都”(巴利語),傣語稱“塔菲”,意即“火”;“瓦約塔都”(巴利語),傣語稱“塔攏”,意即“風”。本書從病理生理變化的角度較系統地論述了體內“土、水、火、風”的動態平衡關係,認為它是促進和構成人體不可缺少的四種物質元素,又謂“四大生機”現稱“四塔”。此外,還專題記述了人類生命的起源和人體的基本結構“夯塔檔哈”,即“魯巴夯塔”形體蘊;“穩然納夯”心蘊;“維達納夯”受覺蘊;“先牙納夯塔”知覺蘊;“山哈臘夯塔”組織蘊,現稱“五蘊”。傣醫五蘊與佛經中記述的五蘊(色、識、受、行、想)大同小異,各自都從理論上說明了構成人體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傣醫“五蘊”確指出了人類生命體的形成是由“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男根、女根、命根(維持生命存續的各種物質元素)、心所依處(精神意識)、身表(指在高級神經中樞的支配下所表現的“動能”現象)、語表(語言)、色柔軟性(軟體器官)、色積集(指形成胚胎的一切物質元素)、色相續(再生、發育成長延續),色老性(衰老、退化)、色無常性(生理機能的異常變化),以及肝、膽、脾、肺、腎、心、發、爪、齒、汗毛、皮、骨、肉、腱、大小腸、胃、尿、蟲類(含細胞)、土、水、火、風等89種物質要素構成的。認為人體約有500萬根頭髮,900萬根毫毛,20枚指(趾)甲,28~32顆牙,900塊肌肉,900根筋(腱),300塊骨頭。闡述了心、肝、肺、脾、腎等重要生命臟器的生理機能活動和病理變化;人體內10大類,80個支系的1500種“哈滾暖”,傣語即“小蟲”(相當於現代所講的細胞)等。四、《阿批坦麻桑幾尼》《阿批坦麻桑幾尼》成書於佛歷450年(公元前94年)。該書用“四塔”的平衡、失調、衰敗來解釋人體的病理變化。主要論述了傣醫“四塔”的醫學理論。五、《麻哈奔摩雅占波蘭章》《麻哈奔摩雅占波蘭章》是傣醫最早的藥物學著作,成書於佛歷526年(公元前18年)。該書記載了42000多種動、植、礦物葯的臨床用法、配方等等。還配有了很多的傣葯圖譜。六、《摩雅魯帕雅借帕甘》《摩雅魯帕雅借帕甘》論述了傣醫的七種診斷方法,成書於佛歷526年(公元前18年)。(一)摩乎拉都帕牙(天文診斷法)是指傣醫應用天文數理學的知識來診斷辨別下列四種疾病的方法。1、問男女的疾病,要從患者的載達(生辰)、阿入(歲數)、底入底今(居住環境)、麻今(飲食習慣)等方面入手。男女患病,從年齡上劃分,可分為“四大病源”:(1)甘麻,即先天疾病、遺傳疾病;(2)幾答,即精神、情志疾病;(3)悟杜,即季節疾病;(4)阿哈臘,即飲食物所傷疾病。2、辨別“四塔”是否衰敗,根據每個人的年齡,分析計算“四塔”失調的情況。(二)臘哈拿都帕牙(病變部位診斷法)(三)底沙都帕牙(居住環境診斷法)(四)臘薩拿都帕牙(氣味診斷法)(五)嘎亞都帕牙(人體內外診斷法)(六)賓帕牙對安代都帕牙(疫癘之氣診斷法)(七)南麻扎龍都帕牙(南麻扎龍診斷法)——從出生到死亡出現的疾病的診斷法七、《桑比打嘎》《桑比打嘎》又稱為《三論經學》,書中介紹這部著作是釋迦牟尼的四個弟子,根據原始宗教時期口頭相傳下來的醫藥學知識,集中記錄、整理、編纂成冊的。本書的第一、二冊論述人類的生命起源、機體的成長、發育過程和人體的基本組織結構。八、《嘎比迪沙迪巴尼》該書具體的成書時間已無法考證,大約在公元1323年前。該書進一步論述了傣醫理論;人體不同年齡的好發疾病;用藥規則;採藥時間和部位與藥物功效的關係;傣醫傳統經方及傣醫單驗秘方等,其內容較為豐富,廣泛涉及內、婦、兒、外傷科疾病和一些疑難雜症。如書中講到臨床上看到神疲、多寐、易怒之症時,則屬土(巴塔維塔)偏盛所致疾病,其病位多在肝膽、脾胃,如兼見膚色黑則提示血為苦性、含糖少,用藥時宜用酸味或甜味葯。書中提到問診要注意患者的居住環境條件,如居住“高寒山區、湖海易生風、生濕,若膚色黑紅則屬血辣、酸少。”治療時宜選用平性葯、涼性葯等等。八、《羅格牙坦》該書為巴利語音譯,傣語稱《坦乃羅》,作者和成書年代不清。記述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語音學;二是文學藝術;三是醫學、藥物學、氣功等,較集中地闡述了人與自然、季節、氣候的相互關係等。書中記述說:千百萬年前,原始傣族先民通過吃草根樹皮和野生植物的葉、花、果、子作為充饑時的糧食,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認識到各種植物種類的不同,果實味道的差異,食用后給身體帶來的不同作用(產生各種生理現象上的變化),從而獲得了藥物學的知識,為後世醫家深入探索傣醫學的起源與發展提供了珍貴的史學價值。
傣醫學
傣醫學
九、《檔哈雅龍》《檔哈雅龍》指“阿奴咪納薩哈”(公元1323年)時期,由帕雅龍真夯(懂醫藥的土司)從《嘎比底沙迪巴尼》一書中摘錄編寫而成,是一套反映傣族傳統醫學的綜合性的巨著,是傣醫臨床學和藥物學的專著之一,也被傣醫譽為傣醫藥典。該書中記錄的內容十分豐富,敘述了人體的膚色與血色;多種疾病變化的治療原則;病因及處方;人和自然與致病的關係;論“四塔”相生相剋與處方;藥性與膚色;年齡與藥力藥味;處方及其他等方面的內容。另外還系統地闡述了近100種“風證”(病)、介紹了原始宗教時期最早的復方“滾嘎先思”(價值萬銀方),雅叫哈頓(五寶葯散),雅叫帕中補(亞州寶丸)等數百個方。這些寶貴的醫藥知識編寫內容大都是選自於《阿皮塔麻幾干比》這套經書中。

傣醫學的歷史人物


傣醫藥從萌芽、發展到成熟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是千百年來無數傣族醫藥學家歷經滄桑總結沉澱出來的智慧結晶。流傳於世的豐富的傣醫藥學論著表明,在傣醫藥的各個歷史時期都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醫藥學人才。然而,由於傣族大多信奉佛教的原因,醫藥典籍多為佛教經書的組成部分而不署個人作者,在歷史典籍中少有相關人物的記載。儘管如此,為了紀念他們的貢獻,傣族民間依然傳頌著一些古代名醫的故事。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八大名醫”。據說,三千多年前傣族民間有八位名醫,曾被稱作“八大醫派”,在歷史上他們各自都創立了自己的“阿巴”(藥物),亦稱“巴雅”、“平島”(即方葯、處方之意),後人稱“八大要方”。一、帕牙比沙奴帕牙比沙奴研究創立了“雅麻哈比扎哈聾”,由擺沙板嘎(夜花葉)、擺麻漢(巴豆葉)、擺沙梗(卵葉巴豆葉)、擺習列(黑心樹葉)、擺攏良(臘腸樹葉)、擺抱板(光葉巴豆葉)、擺抱囡(散維子葉)、擺抱板(中華巴豆)、擺娜罕(羊耳菊葉)、芽敏(艾葉)、擺莫哈蒿(鴨嘴花葉)、擺管底(蔓荊葉)、擺別別蒿(白花丹葉)、擺麻腦(檸檬葉)、“檔切公”、“擺辦藤”、“買哈囡”、“買極著聾”、“買帕娥浪”、“含毫”、罕好喃(水菖蒲)、“買芽康柯”、嘿柯羅(青牛膽)、擺沙干(辣藤葉)、竹扎令(寬筋藤)、擺匹囡(胡椒葉)、擺嘿擺(蘆子葉)、擺帕克(杜莖山葉)、擺荒嫩(水薄荷葉)、擺沙侖龍聾(白漿藤葉)、飛龍(松風草)、粉英(阿魏)、麻懷烘(野苦瓜)、辛(姜)、景幾(小茴香)、“景郎”(黑種草子)、景丁洪、景毫白(蘿蔔子)、景亮(蜜蜂花)、哥(鹽)等41種植物葯組成。主要用於治療風濕麻木、關節疼痛、偏癱、腰痛、頭痛等症。譽為治大病有效的方葯。二、帕雅迪沙把莫哈阿章帕雅迪沙把莫哈阿章研究創立了“雅叫維細薩臘甘”,由晚荒(山奈)、賀波亮(小紅蒜)、反帕嘎(苦菜子)、罕好(菖蒲)、賀歡(大蒜)、內管底(蔓荊子)、毫命(薑黃)組成。用於治療胸腹滿悶、腹瀉、淋病、濕疹、頭昏、四肢酸痛、水腫、睾丸炎等疾患。帕牙迪沙把莫哈阿章還創立了可治“五蘊”疾病,和調平“四塔”,祛除“百疾”的處方“滾嘎先恩”,直意為“價值萬銀方”,據《檔罕贊天》、《檔哈雅龍》等文獻記述:帕牙迪沙把莫哈阿章創方時主要用來解除毒性和預防疾病為主,後來經過歷代醫家的長期臨床醫療實踐,不斷地進行總結摸索和探討,加減之後廣泛用於治療攏批冷(婦女產後諸疾),此方最先只有12味葯組成,即:細拎(意譯四種土):①拎嘎檔(路中土);②拎昏帶(南方土);③拎嘎倒菲(灶中土——灶心土);④拎嘎勒(北方土)。細雅(四種草):①“雅俄剛檔(路中草);②雅俄剛喃(水中草);③雅俄呼埋(樹洞草);④雅俄郎恆(房屋頂草)。細亨(四種石):①亨磨(磨盤石);②亨利菲(火石);③亨臘帕(磨刀石);④亨耐喃(鵝卵石)。到了佛歷時期龔麻薩別又為此方加了比貴亮(野芭蕉花)、冷(蚯蚓)、麻操(音譯)3味葯。“滾嘎先恩”創方時並非此名,而是命名為“懷斤雅剛濃”,意思是“牛在水溏中吃草”。何以此稱?追溯在其更深的含意時傣醫認為,風濕麻木困重,肢體僵硬不靈多因久居濕地而致,既然牛在水溏中覓食無任何顧忌,說明水中之草也一定能夠治病,故起名“懷斤雅剛濃”。後來,加減之後不僅用於治療上述疾病,對五心煩熱、心慌意亂、精神萎靡、不思飲食、婦科諸疾以及因“五蘊”(情志變化)、“四塔”(風、火、水、土)失調所致的某些疾病均可治療,且療效好,所以被譽為“滾嘎先恩”(價值萬銀方),而流傳至今。三、帕納來帕納來研究創立“雅阿他納來”,由沙干(辣藤)、吻牧(苦藤)、嘿柯羅(青牛膽)、波波罕(山烏龜)、比比亮(紅花丹)、抱冬亮(散薇子)、麻懷烘(苦冬瓜)、辛蔣(小姜)、毫命(薑黃)、辛(姜)等10味植物葯組成。主要用於治療哮喘、胸悶心慌、小兒高熱、腹痛腹瀉、頭昏眼花、失眠等症。四、波迪先波迪先研究創立“雅勒羅松桑”,由匹囡(胡椒)、里逼(蓽茇)、沙英(甘草)、辛蔣(小姜)組成。主要功能為治療貧血、心慌乏力、食欲不振、消瘦、尿痛、黃疸等,曾被譽為“天下寶葯”,或號稱治療“天下所有疾病的方葯”。五、臘西達俄臘西達俄研究創立了“雅桑”,本方由喲些拎(金鋼纂嫩葉)、辛蔣(小姜)、補累(野薑)、景郎(黑種草子)、皇舊(旱蓮草)5味植物葯組成。具有治療風濕麻木、痿軟偏癱、頭痛耳聾、尿路感染、各種出血、黃疸、死胎不下等作用。六、臘西達迭臘西達迭研究創立“雅達尖達巴帕”,由黨蓋(音譯)、辛蔣(小姜)、補累(野薑)3味藥物組成。具有治療黃疸病、各種出血病、偏癱疼痛、腹脹腹瀉、心慌、頭暈、風濕酸痛、小兒高熱等作用(被譽為“寶兒葯”、“寶康葯”)。七、臘西達叫臘西達叫研究創立雅叫帕中朴(亞洲寶丸),由抱冬電(薇子)葉、罕好(菖蒲)全草、嘿柯羅(青牛膽)、紫雪花(比比亮)根、毫命(薑黃)根、補累(野薑)根、波波罕(山烏龜)根、反帕嘎(苦菜子)、辛(姜)各等量。用於治療發熱、心慌頭暈、脘腹滿悶、惡嘔作痛、全身酸痛、煩躁不安、虛弱乏力等症,具有調氣和胃、止痛安神之功。八、臘西達菲臘西達菲研究創立灑隨(今稱“雅給”,即解毒藥),由文尚海(百樣解)、廣好修(青竹標)、雅借龍(大解藥)、沙臘比罕(台烏)、哈帕彎(甜菜根)、帕力(大苦冷盤根)、雅解先打(傣百解)、嘿蒿烘(土木香)等8味植物葯組成,是傣醫最常用的解藥。具有清熱解毒之作用,對各種飲食不潔、胸腹不適,頭昏眼花、心煩欲吐、汗出乏力等症均有較確切的療效。九、龔麻臘別除了“八大名醫”之外,還有一位醫生也被廣為傳頌,他就是龔麻臘別。龔麻臘別的具體生平不祥,只知道他通曉傣文,無疑應該生於產生傣文之後的年代。現存的許多傣文醫藥學資料都說他是傣醫藥學著作《檔哈雅龍》的作者。據說他還把“八大名醫”創立的許多方子作了認真研究和實踐應用,並在原方基礎上進行加減變化。如“八大名醫”創立的雅叫哈頓(五寶葯散),方中原來只有五味葯,龔麻臘別臨床經過反覆實踐運用,總結經驗在原方中加了一味“咪火哇”,形成了事實上的“雅叫賀頓”。又如現在常用的“雅西里捫挪”、“滾嘎先恩”等著名方子也是他在名醫們的幾個原創方的基礎上進行加減組配而命名的。很多文獻記述說:“龔麻臘別是一千多年前傣族醫學理論的主要編著者、傳播者,他不僅在中國傣族地區有著很高的聲譽,在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民間也有傳頌。”

傣醫學—相關詞條


《檔哈雅龍》南傳上座部佛教西雙版納《傣醫臨床學》名族醫學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