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紡織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資產經營型的國有獨資控股公司

北京紡織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出資的國有獨資公司。公司資產總額97億元,2006年主營業務收入53億元,出口創匯3億美元。

簡介


董事長:楊文華
總經理:龍雲澤
擁有北京銅牛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雪蓮毛紡服裝集團公司、北京光華五洲紡織集團公司、北京京棉紡織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京工服裝集團有限公司等96戶全資及控股企業,職工總數2萬人。
公司重點發展服裝、面料、家用和產業用紡織品等現代製造業,同時經營內外貿、房地產等現代服務業,擁有面向市場、產學研結合的研發體系,具有科、工、貿一體的產業鏈條。目前擁有“銅牛中高檔針織內衣”、“雪蓮羊絨衫”兩個中國名牌產品和雷蒙牌西服套裝、天壇牌襯衫、綠典牌天然彩棉服裝及其製品3個北京市名牌產品。
公司傳承百年歷史文化的積澱,薈萃改革發展成果的精華,致力於提升發展適合首都經濟特點紡織工業,發展科技紡織、綠色紡織、品牌紡織,為推進北京時裝之都建設做出貢獻。
北京紡織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中國北京東單三條33號
電話:(8610)65127929
傳真:(8610)65129861
郵編:100005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發展戰略


北京紡織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發展戰略
北京紡織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十一五”發展戰略規劃
第一部分“十五”發展 概況
北京紡織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紡織控股公司)為資產經營型國有獨資控股公司。現有全資及控股企業96戶,其中二級企業14戶,三級企業81戶,職工2.63萬人。主要經營服裝、面料、家用和產業用紡織品的研發、生產、營銷及進出口貿易。2005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51億元,利潤7827萬元,資產總額92.35億元,負債總額59億元,所有者權益26億元。
控股公司經過了“九五”期間的調整中發展和“十五”期間的發展中調整,明確了發展適合首都經濟特點紡織工業的基本思路、重點和目標。經過“十五”期間的不懈努力,企業結構、產業結構、產品結構、人力資源結構所有制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國有企業歷史形成的冗員和債務負擔逐步緩解,國有資產質量明顯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穩步回升,“十五”發展目標全面完成。
---- 產業區位轉移陸續到位。搬遷污染擾民企業 7戶,轉讓原生產區國有土地使用權71.8萬平方米,在郊區征地60.3萬平方米,先後建成通州銅牛集團針織服裝和大興雪蓮集團羊絨服裝等12個生產基地。
---- 企業和產業格局基本形成。通過整合重組,已形成 5個企業集團,包括以品牌服裝為主導產品的銅牛、雪蓮、京工集團和以服裝面料、家用和產業用紡織品為主導產品的京棉、光華五洲集團。服裝已成為北京紡織控股公司的產業龍頭,年銷售收入佔全部銷售收入的50%以上。
----技術創新體系逐步建立。實現技術推廣,新纖維研發應用項目共計28項。累計申請專利30項,已被授權13項。自主研發項目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項6個,合作研發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項2個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項3個。新產品銷售收入占產品銷售收入的比例達到21%。雪蓮牌羊絨衫、銅牛牌針織內衣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各集團公司、重點企業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統,分別達到北京市制定的信息化分級標準的初級或中級水平。雪蓮股份公司、銅牛股份公司信息化建設成果顯著。
公司目前擁有三大核心業務板塊
---- 品牌服裝
該核心業務板塊的重點企業是:以毛針織、棉針織和梭織服裝為主導產品的雪蓮、銅牛、京工集團和大華天壇服裝有限公司。通過“九五”和“十五”期間的持續調整和重組,這些企業的調整已經基本到位, 2005年該核心業務板塊的銷售收入占控股公司產品銷售收入的52%,占控股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的35%。
---- 高檔面料
該核心業務板塊的重點企業是:處在搬遷調整的京棉集團和毛紡企業。 2005年該核心業務板塊的銷售收入占控股公司產品銷售收入的30%,占控股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的20%。
---- 家用和產業用紡織品
該核心業務板塊的重點企業是:光華五洲紡織集團公司。該企業已基本調整到位,具備了提升發展的條件。 2005年該核心業務板塊的銷售收入占控股公司產品銷售收入的 18%,占控股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的13%。
第二部分 戰略環境分析與評估
一、面臨的外部環境“十一五”時期,北京紡織面臨著機遇和挑戰並存、機遇大於挑戰、總體上有利於促進改革與發展的外部環境。
(一)經濟環境
當前,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加快了全球紡織的產業升級,推動了產業的橫向結構調整,開放、合作、共羸成為時代發展主流。同時,紡織面臨的挑戰也更加嚴峻。
---- 經濟發展高成本的制約。 “十一五”期間,我國經濟增長面臨高成長與高成本的矛盾。人力成本上升,比較優勢下降;資源價格攀升,加大企業負重。除了以資源成本、人力成本、環境成本、資金成本等為特徵的高價工業化之外,改革成本也在逐步上升。這對以廉價勞動力、土地和資源為優勢的紡織工業,特別是北京紡織企業,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 紡織工業戰略轉型的挑戰。 “十一五”期間,我國將加快由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的轉變,力爭 2020年,使我國紡織工業的纖維材料技術、裝備技術、工藝與環保技術、信息化水平、骨幹企業產品開發研究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及品牌實力達到同期世界較先進水平,初步實現紡織強國。紡織工業戰略重點將從價格競爭轉到質量競爭的軌道上來,從過度依存國際市場轉到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並重的軌道上來,從單純依賴貿易轉到貿易與投資互相促進的軌道上來。這對北京紡織工業發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 紡織品出口貿易摩擦加劇。我國是紡織品出口大國,隨著包括中國在內的紡織品出口潛力進一步釋放,紡織品貿易摩擦進一步加劇。美歐等進口國交叉運用紡織品特保措施、特定產品特保措施和反傾銷措施,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 2008年以前,美國和歐盟仍對我國紡織品出口加以數量限制,紡織品出口面臨新的貿易障礙。北京國有及國有控股紡織企業競爭能力脆弱,出口潛力釋放有限,紡織品出口存在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
(二)都市紡織業發展特點
當前,都市紡織業的發展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北京紡織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紡織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 都市紡織產業與文化、時尚及現代服務業進一步融合。
---- 品牌優勢日益顯著。強勢品牌日益向大都市集中,非品牌紡織產品的市場和利潤空間已受到極大的擠壓。品牌經營已成為都市紡織生存的重要手段。
---- 功能化、舒適性的科技、綠色服裝紡織產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各種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新型纖維不斷湧現,給服裝賦予了新的功能,服裝紡織品正向著功能化、舒適性和好打理方面發展。
---- 新產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縮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需要持續不斷地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以滿足消費者的時尚追求。
二、優劣勢分析
(一)發展情況分析
---- 服裝已成為北京紡織的產業龍頭。形成以品牌產品為主導的雪蓮、銅牛、京工三大服裝集團。最終產品的都市市場生存率提高,初加工產品利潤空間受到擠壓。服裝產業在製造業中的比重由“十五”期初的38%增長到目前的52%。
---- 內外貿易增長有效帶動製造業的發展。銅牛、九達、金三環、京工進出口公司的出口創匯在全市服裝紡織品出口企業中均位居前12位,貿易收入已佔紡織主營業務總收入的40%以上。
---- 製造業成本上升,利潤空間降低,產業規模適度收縮,銷售收入比重由“十五”期初的59%,下降至目前的41%。企業正在探索由品牌製造商向品牌經銷商的轉變。 (二)優勢
1、地域優勢
---- 北京具有突出的市場優勢。首都市場對眾多商家有巨大的吸引力,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品牌服裝、時裝聚集北京,這對北京紡織服裝企業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 首都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會展。會展經濟推動著信息與技術的迅速傳播,不斷引導企業提升發展。
---- 舉辦奧運和建設時裝之都給北京紡織的發展 帶來巨大的商機,北京紡織服裝企業的機遇得天獨厚。
---- 北京具有豐富的人才、組織資源優勢。高校、科研機構集中,可利用的社會人才資源豐富。
2、內部優勢
---- 具備一定產業基礎和規模。北京紡織有一定生產規模和技術裝備水平的、新的產業基地已經或正在興起。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穩步回升,困難企業走出困境,優勢企業蓄勢待發。 ---- 品牌 具有一定的 影響力。銅牛牌針織內衣、雪蓮牌羊絨衫為中國名牌產品,國內市場綜合佔有率穩居同類產品前5位。雷蒙、天壇、坦博第一批品牌獲得北京名牌產品稱號。
---- 紡織出口貿易具有一定優勢。近幾年來,北京 紡織 貿易持續增長,在我市紡織品出口前 12位服裝企業中,北京 紡織占踞 4席,九達、銅牛、京工、金三環進出口公司均有較強的出口創匯實力。
---- 企業集團的集聚效益日益顯現。經過幾年的整合調整,有效資源和人才進一步集中,形成了雪蓮、銅牛、光華、京棉、京工五大產業集團,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 改制到位企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隨著改革改制的不斷推進,一批改制到位企業的體制、機制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經濟效益明顯增長,成為拉動行業效益持續增長的骨幹力量。
(三)劣勢
---- 深層次矛盾進一步凸顯。企業結構調整過程長、成本高、進展慢。生產力要素等資源配置仍比較分散,深層次結構性矛盾凸顯,與全國及北京紡織行業先進企業存在差距。
----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升緩慢,經營質量不高,主業盈利能力不強,核心競爭力與發展適合首都經濟特點的紡織工業不相適應,與高度競爭性行業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 國有產權制度改革相對滯后,企業機制不活,所有制結構與市場競爭格局不相適應。
---- 技術改造投資強度不夠,總體技術裝備水平與提升傳統產業不相適應,表現在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品牌實力與實施首都創新戰略不相適應。
---- 人才隊伍與推進紡織提升發展不相適應,人才引進不足,培訓力度不夠,能夠促進企業提升發展的人才嚴重匱乏。
第三部分發展戰略規劃
一、戰略規劃目標
北京紡織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紡織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一)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堅持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把握時代特徵、中國特色、首都特點。以科技紡織、品牌紡織、綠色紡織為理念,以提升發展為重點,轉變增長方式、立足持續發展、完善體制機制、著力自主創新、提高盈利水平、促進企業和諧,將北京紡織帶入良性發展的新階段,為推進北京時裝之都建設做出新貢獻。
(二)發展遠景堅持發展科技紡織、品牌紡織、綠色紡織。形成以服裝產業為龍頭、科技創新為先導、品牌經營為支撐、集團發展為依託,集研發、製造、貿易為一體,具有較強影響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適合首都經濟特點的都市紡織產業。
(三)發展目標
力爭2010年末,實現“五個明顯提高”:
1、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高。技術改造投入8.6億元。技術創新研發投入占產品銷售收入的比例達2%以上。重點企業主體技術裝備水平達到國內同行業較先進水平,產品開發創新能力達到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品牌實力明顯提高。中國名牌保二爭三。三個企業集團銷售收入躋身全國同行業20強。
2、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水平明顯提高。重點企業物耗、能耗水耗和環保指標達到國內同行業平均先進水平。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和水耗比“十五”期末下降10%,分別達到0.45噸標煤/萬元和24.2立方米/萬元。
3、國有資產質量明顯提高。“十一五”期末,凈資產收益率103.35%以上。總資產超過95億元,資產負債率降到65%以下。
4、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確保前兩年平穩增長,爭取2008年快速增長。2008年末實現銷售收入超過60億元,利潤總額1.6億元。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70億元,利潤總額2億元.2010年。
5、職工工資收入明顯提高。“十一五”期末,在崗職工平均年工資收入比“十五”期末增長100%。
(四)核心業務發展規劃
1、品牌服裝
服裝。包括梭織服裝,棉針織服裝,毛針織服裝,要提升品牌,追求時尚,拓寬市場,做精做強,為建設北京時裝之都發揮支撐、引領和輻射作用。
“做精”是在擁有核心技術、形成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
以高技術含量的工藝技術、高科技含量的材質選擇、實現高附加值為目的的精品服裝產業提升。
“做強”即提升經營手段,增強經營品牌的能力,通過
現代化的營銷理念和手段,以市場需求為信號,以人本管理為理念,實現經營品牌、做強品牌。積極尋找國際市場突破口,利用國際化營銷手段,提高自有品牌出口比重。“十一五”期末年銷售收入達到5億元以上的品牌服裝要達到3個以上。v銅牛集團塑造世紀品牌、一流企業。以“銅牛”品牌為龍頭,通過引進、完善高檔針織品織機以及先進的后整理設備,提高“銅牛”產品的內在質量,再造“銅牛”品牌新形象。v雪蓮集團創造一流品牌、做強企業。以“雪蓮”品牌為龍頭,通過先進的羊絨製品深加工設備的引進和精紡羊絨生產線的建設,進一步完善製造基地。通過研發、設計手段的充實,以及人才的引進,形成集羊絨製品研發、製造、貿易於一體的“雪蓮”集團。京工集團開拓新路,形成特色。到“十一五”期末,品牌服裝的銷售收入要達到全部產品銷售收入的60%,該核心業務板塊的主營業務收入要達到控股公司主營收入的44%。
2、高檔面料面料。包括棉紡織面料、毛紡織面料以及針織面料,適應首都“時裝之都”建設對小批量、多品種、高品位服裝面料的需求,提高面料的舒適性、功能性,揚長避短,建立快速反應機制,要跟進市場,突出特色,做新做高,為建設北京時裝之都發揮促進作用。京棉集團加快戰略調整、穩步提升;整合毛紡優勢、再創百年輝煌。建立以服裝為龍頭,集高檔面料的研發、設計、生產、貿易為一體的快速反應機制。到“十一五”期末,高檔面料的銷售收入要達到全部產品銷售收入的20%,該核心業務板塊的主營業務收入要達到控股公司主營收入的15%。
3、家用和產業用紡織品家用和產業用紡織品。包括巾被、商標、服飾、膜結構材料、軟體輸水輸油管和儲油罐等,要創新品牌,開拓產品應用領域,加強產業鏈集成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做專做特,為建設北京時裝之都發揮互補作用。光華五洲集團集聚優勢、做好做精。到“十一五”期末,家用和產業用紡織品的銷售收入要達到全部產品銷售收入的20%,該核心業務板塊的主營業務收入要達到控股公司主營收入的19%。
(五)實施措施
1、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增強提升發展動力
----推進二三級企業改制和清理整合。堅持出資人主導和推動原則,控股公司重點抓二級企業改制和重組,二級企業重點抓三級及三級以下企業改制和清理整合。到2010年,二級企業調整到8戶,積極進行公司制改造;三級企業控制在50戶左右,全部完成公司制改造;原則上不再設立四級企業。繼續整合企業集團,形成“三二一”格局,即三個服裝企業集團,兩個面料企業集團,一個家用和產業用紡織品企業集團。通過改革調整,進一步調整所有制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減少管理層級,縮短資本鏈條,增強企業活力,集成企業優勢,突出主業發展。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抓住建設北京時裝之都機遇,積極吸引外商和民間資本投資。凡是符合戰略意圖企業,要以有效資產吸引投資;凡是品牌產品生產企業,要以品牌實力擇優選商,實行增資擴股;凡是搬遷企業,要堅持先改制、后搬遷或先築巢、后引鳳。積極與沿海企業嫁接,與中央企業嫁接,與境外企業嫁接,引進戰略合作者,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探索實行“走出去”戰略,在境外投資辦企業,擴大對外開放與合作。
----規範法人治理結構。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加強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建設,實現產權關係清晰化、投資主體多元化、治理結構規範化、管理運作制度化,切實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提高決策力、執行力、創新力。
2、加快推進企業自主創新,增強核心競爭能力
----建設創新型企業。以企業為技術創新主體,充分利用首都技術、人才、信息資源,建立和健全技術創新體系,推進集成創新和消化吸收再創新。加大技術創新投入,技術創新研發費用占產品銷售收入比例達2%以上,完成重大研發項目14項(見附表二)。新產品銷售收入占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達25%以上。
----推進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加快設備更新改造,以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十一五”期間,投資8.6億元以上,重點抓好10個技術改造項目,主要是銅牛集團提升銅牛品牌技術改造項目、光華集團彩棉生態后整理技術改造項目、京棉集團緊密紡紗項目和雪蓮集團染色基地建設等。
----積極採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按照《紡織工業科技進步發展綱要》,重點開發紡織新材料加工技術,改造紡紗、織造、染整等傳統紡織工藝技術,推廣生態紡織和環保、節能、節水加工技術,應用紡織信息技術,開發和生產高技術含量、高文化品位、高附加值服裝、面料、家用和產業用紡織品。
服裝。推廣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系統,採用原料多元化、結構多樣化、技術複合化、產品功能化面料,精選工藝路線、工藝參數,開發新產品、新款式。擴大氟萊特、彩棉、竹纖維牛奶纖維、SP整理技術應用範圍,加緊數碼雙面同步對色寫真印染技術和智能型服裝的研發,提高針織、梭織服裝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
面料。採用新型天然纖維、化學纖維,應用纜型紡、緊密紡等新型紡紗技術,開發多纖維原料組成、多種紗線結構、織紋結構、經過功能性整理的棉紡織、毛紡織和針織面料。
家用和產業用紡織品。應用新纖維,採用新技術,開發健康、時尚、安全、舒適的家紡產品,開發具有特殊功能、滿足特殊需要的產業用紡織品。
----保護自主知識產權。增強專利意識,專利申請和授權數量比“十五”期間增加50%。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落實知識產權獎勵制度,規範商標、專利和專有技術的使用,創造無形資產的真實價值。
3、加快推進品牌提升與經營,提高市場佔有率
----以提高市場佔有率作為品牌提升的目標。重視營銷戰略策劃、強化營銷功能、創新營銷方式、加強廣告宣傳,積極採用現代品牌特許專賣、代理和連鎖經營等方式,健全完善品牌經營網路、快捷的物流配送系統和人性化的售後服務體系。根據國內國際市場逐漸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優化企業內外銷比例,努力改變內外銷結構不合理的市場格局。改進企業營銷機制,調整市場營銷策略,強化市場營銷工作,不斷提高市場佔有率。
----注重發揮名牌效應的資本擴張能力。探索一品為主、多品發展和主副品牌等品牌效應的擴張方式,加快由生產經營向品牌經營的步伐。
----大力提倡開放與合作,注重應用市場化手段經營品牌。充分利用市場中的設計資源和產品開發成果,在產品設計領域開展多樣化的高端合作,引入適應市場的高端、特色產品。在銷售領域採取更加靈活的合作銷售方式,嘗試建
立與銷售商共同打造品牌形象的有效模式。
----轉變傳統出口模式,積極探索自主品牌出口之路。
北京紡織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紡織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名牌產品生產企業,特別是中國名牌產品生產企業,要抓住國家扶持自主品牌出口的機遇,逐步調整出口結構,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適應跨國配置資源、跨國生產方式、跨國營銷方式,積極探索擴大自主品牌出口。
4、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明確目標。以提高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為目標,以管理創新和流程再造為重點,在企業管理和生產經營的各個領域廣泛採用先進、適用的電子信息技術,建立五個左右的“數字企業”,努力使信息化工作處於全市紡織服裝行業較先進水平。
----講求實效。注重先進性和實用性統一,結合企業實際,針對薄弱環節,注重總體設計,強調系統的集成性和開放性,量力而行,分步實施,講求實效,循序漸進。完成初級信息化階段建設的企業,力爭2008年達到中級信息化階段要求,重點企業在2010年初步達到高級信息化階段要求。注重整合信息化資源,在經營模式、組織結構、管理流程、業務流程、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進行再造,實現生產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經營服務信息化和管理決策智能化。在設計、生產領域使用CAD等最優智能控制,實現網上協同設計。在實現ERP的基礎上,進入到知識管理階段。建立營銷網路,實現對市場的快速反應,實現價值鏈的全面優化。
----措施有力。一是保證資金投入;二是多方式、多渠道吸引信息化建設所需人才;三是加強企業內不同崗位職工的技能培訓,提高職工隊伍的信息化素質;四是切實提高基礎管理水平和精細管理水平,充分發揮信息化的功能和作用。
5、加快推進節約型企業建設,提高資源利用和環保水平
----全面推進企業清潔生產。落實《北京工業實施循環經濟行動方案》,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目標,以資源消耗和排放問題較為突出的企業為重點,推進清潔生產項目建設。毛紡織、印染、針織等企業不斷改進設計、使用清潔原料、採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與設備、改善管理、綜合利用,從源頭削減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生產過程中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加強染色污水的處理和回收利用,節約用水,保護環境。發揮氣流紡紗、坯布炭化等技術裝備作用,充分利用下腳棉、下腳毛、下腳絨。
----大力推廣節能、節水、環保等新技術和先進設備及工藝。重點推廣綠色照明,節水器具,節能電機、循環利用、提高節能降耗基礎管理水平等措施。到“十一五”期末,力爭萬元產值綜合能耗、萬元產值水耗分別下降10%,分別達到0.45噸標煤/萬元和24.2立方米/萬元,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達到88%以上,實現節約發展。
6、加快推進人力資源開發,提升人才素質
----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切實加強和改善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建立健全適合市場需求和紡織特點的人才選拔任用、評價激勵和監督管理機制,努力實現由傳統勞動人事管理向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轉變,人力資源配置市場化,經營管理人員職業化,技術研發人員專業化,操作人員熟練化。
----改革勞動人事制度。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不斷深化企業勞動人事制度改革,加速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市場化配置,強化企業間的人力資源的交流和配置,提高人力資源的運營效率。有計劃的安排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以輪崗、轉崗等多種形式進行交流,實現系統內人才有序、有效流動,實現人才優化配置。營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氛圍,做到市場配置與企業培養相結合,多崗位使用人才,多用途培養人才,用好、用活、用足、用實企業各類人才資源。
----建立科學的培訓體系。不斷加強教育培訓基地的建設,積極創建“學習型企業”,有計劃、有重點地選派各類優秀人才參加國內外多種形式的專業培訓。重點培養20名職業經理人,30名複合型黨群領導人才及高級企業經營管理者,60名能勝任企業主要領導崗位的後備人才,企業主要負責人隊伍形成梯次配備,平均年齡不超46歲。重點培養10名專業技術帶頭人,100名技術研發骨幹,1000名有中高級職稱或高級職業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和10000名中級(含)以上技術工人或熟練工人。
北京紡織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紡織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建立符合紡織行業特點的薪酬體系。工資待遇與崗位職責、技能水平、職業資格、業績效益掛鉤,通過完善分配機制激勵人才創造出更好的經濟效益,在提高產品利潤率勞動生產率的基礎上,提高職工的收入水平。
----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機制。積極探索長效激勵方式,按照市場標準確定薪酬,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對發揮不可替代作用的高級經營管理人員、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含技術工人),在職務、收入、待遇等方面加大傾斜力度。
----利用首都人才和組織資源優勢,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在以市場化方式引進企業急需高級專業人才的同時,切實加強和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合作,有效利用社會人才資源,不為我有,但為我用。充分發揮共青團和“北京紡織青年人才俱樂部”等組織的作用,有計劃、有目標地選拔、培養一批具備優良素質和發展潛質的中青年人才,有效解決人員老化、知識陳舊等現實問題,迅速改善人才資源的結構。
----加大資金投入。按照規定提取工資總額1.5%的教育培訓經費,並確保50%以上用於職工的培訓。設立紡織教育(人才)專項資金,用於資助和獎勵。積極爭取和有效利用由上級部門設立的人才培養專項資金,保證紡織系統人才培養工作的落實。
7、加快推進黨建工作創新,增強黨組織的影響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建立健全企業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參與重大問題決策的體制和機制。保證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保證企業發展戰略的實施。在重大問題上和突發事件中自覺服從和維護國家利益。結合實際,創建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企業黨組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的途徑和方式。
----推進企業黨建工作創新。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職工根本利益為核心,從明確工作職責、改進工作方式、服務人民群眾、加強自身建設、改善工作條件等方面推進黨建工作創新。把工作的重點放到凝聚群眾共同奮鬥上來,聯繫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團結群眾共同創造幸福生活。把服務黨員和群眾作為基層黨組織的基本任務和開展工作的切入點,健全黨組織的服務機制,寓服務於黨員教育管理中。
北京紡織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紡織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改進企業黨組織思想、政治、組織領導的方式。完善決策工作機制,使黨組織的決策工作充分體現黨的群眾工作路線;改革幹部人事制度,使黨組織的幹部、人才工作適應新的形勢任務;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使黨組織的思想政治優勢得到有效發揮。
----規範企業黨組織和其他組織的工作程序。在支持和保證各個組織依據法律和章程充分行使職權的基礎上,對於需要共同負責、共同決策、共同實施的重要事項和工作,按照“統分結合、協調製約、運行有序、簡便易行”的原則,與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制度相銜接,由黨組織牽頭建立具體的工作規則和工作流程。
8、加快推進企業社會責任建設,構建和諧企業
----堅持以人為本,建設企業文化。結合企業發展戰略和產品市場定位,制定分階段推進、建設、提升文化的目標,不斷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努力使員工具備誠實守信、道德高尚、行為規範、服務優良的優秀素質,使企業具有報效祖國、服務社會、回報股東、關愛職工的良好公眾形象。
----推進民主管理,構建和諧機制。建立職工群眾利益表達和協調機制,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堅持職工代表大會廠務公開和職工代表民主評議制度,加強企業民主管理。落實領導幹部信訪接待日和聯繫點制度,拓寬職工反映意見和諫言獻策的渠道。
----惠及職工群眾,共享發展成果。相信和依靠廣大職工群眾,調動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促進企業改革與發展,形成“企業可持續發展、職工收入有增長”的和諧局面。關心廣大職工群眾的生產和生活,特別關心困難和特困職工,建立扶貧幫困長效機制。
----重視安全生產,促進安全發展。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落實企業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安全生產法規和安全生產知識的教育和培訓,提高領導人員和廣大職工安全素質。加大安全投入,推進安全技術創新。完善重大事故救援應急預案,維護職工生命安全和企業財產安全。搞好職業安全衛生工作,保證職工的身體健康,實現安全發展。、

企業名錄


北京銅牛集團有限公司 2007-3-21
北京雪蓮毛紡服裝集團公司 2007-3-21
北京光華五洲紡織集團公司 2007-3-21
北京京棉紡織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07-3-21
北京京工服裝集團有限公司 2007-3-21
北京清河三羊毛紡織集團有限公司 2007-3-21
北京科利源熱電有限公司 2007-3-21
北京大華天壇服裝有限責任公司 2007-3-21
北京紡織科學研究所2007-3-21
北京方恆置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7-3-21
北京方宏置業有限公司 2007-3-21
北京紡織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紡織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市紡織品進出口公司 2007-3-21
北京九達漢唐有限公司 2007-3-21
北京方舟開源商務有限公司 2007-3-21
北京方舟物業管理公司

資料共享


http://www.bthc.com.cn/index.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