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雙井茶的結果 展開
- 雙井茶
- 雙井茶
雙井茶
雙井茶
雙井茶
歐陽修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鳳爪。窮臘不寒春氣昌,雙井茅生先百草。白毛囊以紅碧紗,十斤茶養一兩芽。長安富貴五侯家,一啜尤須三日誇。寶雲日注非不精,爭新棄舊世人情。豈知君子有常德,至寶不隨時變易。君不見建溪龍鳳團,不改舊時香味色。北苑茶蔡襄北苑龍茶著,甘鮮的是珍。四方惟數此,萬物更無新。才吐微茫綠,初沾少許春。散尋縈樹遍,急采上山頻。宿葉寒猶在,芳芽冷未伸。茅茨溪上焙,籃籠雨中民。長疾勾萌拆,開齊分兩勻。帶煙蒸雀舌,和露疊龍鱗。作貢勝諸道,先嘗只一人。緘封瞻闕下,郵傳渡江濱。特旨留丹禁,殊恩賜近臣。啜將靈藥助,用於上尊親。投進英華盡,初烹氣味真。細香勝卻麝,淺色過於筠。顧渚漸投木,宜都愧積薪。年年號供御,天產壯甌閩。雙井茶,產江西修水,宋代名茶。如今雙井茶產生了“雙井綠”和“潯水雙井”兩個新品種。北苑龍茶,產福建北苑,是北宋聲譽很高的貢茶。
" "古代“雙井茶”屬蒸青散茶類,用蒸氣殺青,再烘乾、磨碎、煮飲。如今的“雙井綠”,分為特級和一級兩個品級。特級以一芽一葉初展,芽葉長度為2.5厘米左右的鮮葉製成;一級以一芽二葉初展的鮮葉製成。加工工藝分為鮮葉攤放、殺青、揉捻、初烘、整形提毫、復烘六道工序。
鮮葉進廠后,薄攤2—5小時,然後用鐵鍋殺青,每鍋投入鮮葉0.15—0.2公斤,鍋溫為120—150℃,炒至含水58—60%為殺青適度。稍經揉捻后,即用烘籠進行初烘,烘溫約80℃,烘至三成干,轉入鍋中整形提毫,待茶葉白毫顯露,再用烘籠在60—70℃下烘焙,烘至茶葉能手捻成末,茶香顯露,此時含水量約為5—6%時,趁熱包封收藏。
雙 井 茶(1)
歐陽修
窮臘不寒春氣早(3),雙井茅生先百草(4)。
白毛囊以紅碧紗(5),十斤茶養一兩芽(6)
長安富貴五侯家,一啜尤須三日誇。
寶雲日注非不精(9),爭新棄舊世人情。
豈知君子有常德,至寶不隨時變易。
君不見建溪龍鳳團,不改舊時香味色。
歐陽修因吉州原屬廬陵郡,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與韓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仁宗時,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英宗,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謚文忠。其於政治和文學方面都主張革新,既是范仲淹慶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導者。又喜獎掖後進,蘇軾兄弟及曾鞏、王安石皆出其門下。創作實績亦燦爛可觀,詩、詞、散文均為一時之冠。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詩風與散文近似,重氣勢而能流暢自然;其詞深婉清麗,承襲南唐餘風。歐陽修死後葬於開封新鄭(今河南新鄭),新鄭市辛店鎮歐陽寺村現有歐陽修陵園,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另今綿陽南郊亦有其祠堂,名曰六一堂。在滁州時,自號醉翁。晚年自號六一居士,曰:吾《集古錄》一千卷,藏書一萬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吾老於其間,是為六一。歐公一代儒宗,風流自命。詞章窈眇,世所矜式。乃小人或作艷曲,謬為公詞。
(1)雙井茶:宋代名茶,也是貢茶之一,在江西省。
(2)鳳爪:茶芽的狀態。
(3)窮臘不寒:整個冬季都不冷。
(4)茅:茶。
(5)囊:動詞,裝袋。白毛:芽葉上的白毫。
(6)此句謂雙井茶採摘的細嫩。
(7)寶雲日註:日注即日鑄,在紹興,產日鑄名茶。寶雲在,產寶雲名茶。
(10)常德:經常不變的德性。
湖西孤山,此處有泉可漱也,
天一地六,先生自號無說乎。
認為歐陽修的自號暗寓天地之數,故而“六一泉”名聲益大。
《以六一泉煮雙井茶》
細添六一泉中味,故有涪翁句子香。
日鑄建溪當退舍,落霞秋水夢還鄉。
頷聯扣題,點明水為六一居士之水,茶是山谷先生之茶,然而從“泉中味”“句子香”,表明此次品茗不僅為有好茶,好水,更是為了懷念兩位著名詩人加茶人的江西老鄉。歐陽修曾贊雙井茶“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鳳爪。”黃山谷亦稱“我家江南摘雲腴,落磑菲菲雪不如”。
尾聯直寫回鄉之心切,並要到滕王閣上“自看風爐自煮茶”。這裡詩人表面上說要獨自品茗,實際上是說無人能與他領略茶道之境界,他也只能到滕王閣上與歐陽修、黃庭堅兩位先哲藉茶神會了,表述了詩人孤高清遠的情懷。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六一居士、醉翁,廬陵(江西安吉)人。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為唐宋古文八家之一。
注一、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穀道人、涪翁,江西分寧(江西修水)人,北宋的著名詩人、書法家,與秦觀、晁
注二: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水人(今屬江西)南宋著名詩人。
注三:雙井茶,宋代名茶,產於黃庭堅的故鄉今江西修水。
雙井茶者,芽茶也,散茶也。黃山谷故里曰義寧雙井村,故名。五代時即以“製造極精”聞名,至宋更有“絕品”、“草茶第一”之號,譽蓋宋茶之冠首。雙井清香柔曼,寧紅馥郁幽遐。夫品質猶烈,久負盛名,今之,茶山依舊之翠野,茶業依舊而續延;然矣,近代以來名衰也,做了她人嫁衣裳;惋嘆也,滿目茗翠少名堂;待興也,老字號工程或可揚。
雙井茶又名洪州雙井、黃隆雙井、雙井白芽,又有雙井綠、寧紅金毫、山穀草茶、雙井龍鬚、雙井寧紅等名品。產自分寧(江西修水)、洪州(江西南昌)也。主產自黃山谷故里“十里秀水”雙井村。雙井村依山傍水,土質肥厚,溫暖濕潤,時有雲霧。村邊有江,江岸有崖。崖畔有釣魚台,台畔有茗茶園,園台下有雙井。崖上鐫刻魯直手書“雙井”兩字。山谷曰:“江夏無雙”、“江南奇茗”,又曰:“雪湯生璣珠”。義寧雙井、寧紅茶者,秉天地之靈氣,聚日月之精華。味濃醇厚,香高持久,湯色清澈,色如淡金,不愧為產自山谷故里的“上上好茶”耳。
修水武寧,古屬義寧,高山平地,田園阡陌,漫野有茶。所產紅茶,簡稱寧紅。位於贛之西北邊隅,有幕阜、九宮兩大山脈蜿蜒其間,地勢高峻,樹木蒼青,雨量充沛,深厚肥沃,乃成就雙井茶之優良的自然品質。
雙井茶者,茶樹芽葉肥壯,柔嫩多毫。醇厚濃郁,郁而不膩,鋒苗挺秀,怡情溫雅。雀舌涼爽,酵紅扁芽。妙手精工,焙綠奇嘉。黃山谷尊師贈雙井茶與蘇東坡,以詩謂子贍“天上玉堂森寶書”,“揮毫百斛瀉明珠”。且廣告曰:“我家江南摘雲腴,落磑霏霏雪不如”,妙也。噫,雙井乃宋之貢品。其位,在碧縲之上;其名,在龍井之先。有曰:“茶蓋中華,價甲天下”,又曰:“寧茶不到庄,茶葉不開箱”,譽之上上也。
雙井茶古之崇以品質居先。茶萌早發,是而“窮臘不寒春氣早”;采極細嫩,故而“十斤茶養一兩芽”;茶芽毫白,有說“長安富貴五侯家”;茶味醇好,難怪“使得一啜猶須三日誇”也。雙井綠芽,外形圓緊略曲,形如鳳爪,鋒苗潤秀,銀毫顯露;內質香氣高香持久,湯色明亮,滋味鮮醇,葉底嫩綠。芽芽水之漫,宛如天女之散花;徐徐而之降,又若蘭花朵朵之歡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