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管理
企業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徑
成本領先是企業在競爭中取勝的關鍵戰略之一,成本控制是所有企業都必須面對的一個重要管理課題。企業無論採取何種改革、激勵措施都代替不了強化成本管理、降低成本這一工作,它是企業成功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是每個企業都必須重視的問題,抓住它就可以帶動全局。
成本控制管理
企業成本模式與競爭優勢:
理解成本的構成及與自身工作的關係
選擇有利於成本控制的成本計算方法
通過成本分析有效控制成本
結合企業自身情況,找到成本控制關鍵點
1、確定成本對象。企業必須確定向什麼部門、產成品或工序分配成本。成本對象常常是企業中的分部。如果企業中的一個分部被授予一些決策權,並成為成本對象,那麼會計系統將對該分部進行業績評價。
2、歸集共同成本並分配到成本對象中。
3、選擇成本分配基礎。成本分配基礎是與將要分配計人成本對象的共同成本有關的作業指標。共同成本通常是通過成本分配基礎分配計入成本對象。成本分配基礎能夠大致反映成本對象對共同資源的消耗方式。
成本控制是指運用以成本會計為主的各種方法,預定成本限額,按限額開支成本費用,以實際成本和成本限額比較,衡量經營活動的業績和效果,以提高工作效率,實現乃至超過預期的成本限額。
1.成本控制管理的原則
·競爭是成本控制的基準。
·全員全過程式控制制。
·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最終目標。
·精細管理,從細節人手。
·整合優化內外部資源。
2.企業實施成本控制管理的作用
·成本控制管理是企業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徑,直接服務於企業目
·成本控制管理是企業抵抗內外壓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
·成本控制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基礎。
在工作中,您是否遇到過以下情形:
老闆經營思路與時俱進,對我們做成本控制提出更高要求,感覺壓力很大,但又不知從哪入手。
每個月結賬加班加點做出來一沓子成本分析報告,可是好像別的部門也不當回事,做成本分析的價值在哪裡?
說起降成本,別的部門都覺得是財務的事情,怎樣讓他們能重視呢?
業務部門做事情的時候沒有考慮對成本的影響,成本超支了,才來諮詢財務的意見,能不能把這個控制工作做在前面,把造成的損失降低些呢?
間接成本越來越多,怎麼合理分攤好像都不合適啊?
會計經理、成本會計、財務分析人員、成本分析人員
需要控制成本的預算責任中心負責人
1.競爭是成本控制的基準。
2.全員全過程式控制制。
3.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最終目標。
4.精細管理,從細節入手。
5.整合優化內外部資源。
在企業發展戰略中,成本控制處於極其重要的地位。
此外,企業在進行成本控制的同時還必須兼顧產品的不斷創新,特別是保證和提高產品的質量,絕不能片面地為了降低成本而忽視產品的品種和質量,更不能為了片面追求眼前利益,採取偷工減料、冒牌頂替或粗製濫造等歪門邪道來降低成本;否則,不但坑害了消費者,最終也會使企業喪失信譽,甚至破產倒閉。
1.成本控制管理是企業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徑,直接服務於企業目標;
2.成本控制管理是企業抵抗內外壓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
3.成本控制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基礎。
構建全面的企業成本管理思維,尋求改善企業成本的有效方法
跳出傳統的成本控制框架,從公司整體經營的視角,更宏觀地分析並控制成本
掌握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及各自的優缺點,根據情況的變化改良現有的核算體系
掌握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為決策者提供關鍵有效的成本數字支持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應樹立成本的系統管理觀念,將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視為一項系統工程,強調整體與全局,對企業成本管理的對象、內容、方法進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通過研究每種成本管理方法的本質及其適應的經濟環境的特色,構建出系統的成本管理方法體系。
一方面,為使企業產品在市場上具有強大競爭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再局限於產品的生產過程,而是應該將視野向前延伸到產品的市場需求分析、相關技術的發展態勢分析,以及產品的設計;向後延伸到顧客的使用、維修及處置。按照成本全程管理的要求,就會涉及到產品的信息來源成本、技術成本、後勤成本、生產成本、庫存成本、銷售成本,以及對顧客的維修成本、處置成本等成本範疇。對所有這些成本內容都應以嚴格、細緻的科學手段進行管理,以增強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如在產品設計階段推行價值分析。
引入戰略成本管理思想
在現代,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產品的大量生產使需求達到飽和時,也出現了多樣化的趨勢,顧客對產品的消費在質量、時間、服務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現代高科技被廣泛應用於生產領域,如生產自動化設備、機器人、電腦輔助生產等,企業製造環境也從過去的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化;競爭日益激烈,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企業開始重視制定競爭戰略,並隨時根據顧客需求與競爭者情況的變動,做出相應調整。這樣就進入了戰略成本管理階段。
戰略成本管理以企業的全局為對象,根據企業總體發展戰略而制定的。戰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務是關注成本戰略空間、過程、業績,可表述為“不同戰略選擇下如何組織成本管理”。即將成本信息貫穿於戰略管理整個循環過程之中,通過對公司成本結構、成本行為的全面了解、控制與改善,尋求長久的競爭優勢。它把企業內部結構和外部環境綜合起來,企業的價值鏈貫穿於企業內部自身價值創造作業和企業外部價值轉移作業的二維空間,價值鏈不同於價值增值,它是更廣闊的外在於企業的價值系統鏈,企業不過是整個價值創造作業全部鏈節中的一部分,一個鏈節。因此,戰略成本管理從企業所處的競爭環境出發,其成本管理不僅包括企業內部的價值鏈分析,而且包括競爭對手價值鏈分析和企業所處行業的價值鏈分析,從而達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並由此形成價值鏈的各種戰略。
例如,邯鋼的戰略成本管理經驗。邯鋼從實際出發,制定了低成本發展戰略。並充分利用戰略管理會計的外向性、整體性等特性進行戰略規劃,通過密切關注整個市場和競爭對手的動向來發現問題,適當調整和改變自己的戰略戰術。實施有效的價值鏈分析法,實行“模擬市場核算”從產品在市場上被承認的價格開始,一個工序一個工序地剖析使企業成本管理深入到各基本作業層,挖掘各作業層的增值能力,對不必要的和完成質量不佳的作業進行改進或否決。重視成本動因的控制,採用“總成本領先”戰略,推行“成本否決”突出實效、落實責任。邯鋼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運用戰略管理成本的基本思想,制定了正確的競爭戰略,獲得並保持了競爭優勢,創造了我國冶金行業的一流佳績。
引入先進的方法和手段
在現代製造業中,間接費用的比重極大地增加了,間接費用的結構和可歸屬性也徹底發生了改變,許多費用甚至完全發生在製造過程以外,如設計生產程序費用、組織協調生產過程費用、組織訂單費用等等。加之現代製造業自動化程度日益提高,直接人工成本極大地減少。這就直接引發了作業成本法的產生。
作業成本法是一種真正具有創新意義的成本計算方法,是適應當代高新科學技術的製造環境和靈活多變的顧客化生產的需要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以顧客鏈為導向,以價值鏈為中心,對企業的“作業流程”進行根本、徹底的改造,強調協調企業內外部顧客的關係,從企業整體出發,協調各部門、各環節的關係,要求企業物資供應、生產和銷售等環節的各項作業形成連續、同步的“作業流程”,消除一切不能增加價值的作業,使企業處於持續改善狀態,促進企業整體的優化,確立企業競爭優勢。它改革了製造費用的分配方法,並使產品成本和期間成本趨於一致,大大提高了成本信息的真實性。作業成本計演演算法更加符合現實,其結果以更加精確的成本分解替代了成本分配。作業成本法對成本的看法是“不同目的下有不同成本”。企業管理者可以利用作業成本法提供的信息來更好地對他們的產品、服務進行定價,以便使他們收到的收入與所付出的成本能夠配比;企業管理者也可以利用作業成本計演演算法所提供的信息更好地選擇產品組合。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由於成本控制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既有傳統的能過差異分析進行的價值控制方法,也有利用技術革新、組織結構的協作制約功能的非價值控制方法。根據成本管理戰略選擇成本控制方法沒有固定的範式,完全要依據企業的現實基礎,考慮組織結構、企業文化、生產方式等而定。當然,根據成本控制方法實施的需要,企業也可以對現實基礎進行改革,如轉換組織結構,建設新的企業文化等。同時,還應意識到傳統的責任成本法、標準成本法、預算控制等成本控制方法與現代的作業成本管理法、成本企劃法等方法並不是必然相互排斥的。相反,在一定條件下常常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例如,索恩照明公司就將標準成本法與成本企劃法很好的結合起來。索恩公司將成本控制分為對現有產品的成本控制和對新產品的成本控制。現有產品成本控制的目標是維持現有水平的成本和成本水平的絕對降低,而新產品成本控制的目標則是符合市場需要的成本節省。
增強成本觀念,實行全員成本管理
由於目前有不少的企業領導和工程技術人員不懂成本,因而對他們進行的設計、擬定的工藝,制定的計劃,採取的措施,將對產品成本起什麼作用,有多大的影響,一般心中無數。因此,加強成本管理,首要的工作在於提高廣大職工對成本管理的認識,增強成本觀念,貫徹技術與經濟結合、生產與管理並重的原則,向全體職工進行成本意識的宣傳教育,培養全員成本意識,變少數人的成本管理為全員的參與管理。企業應該高度關切成本專業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採取措施,積極舉辦各種類型的成本培訓班,藉以提高成本方面的專業知識,從技術經濟領域開闢降低成本的廣闊途徑。在企業內部形成職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識。在日常成本管理中,積極運用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組織行為學的研究成果,努力在職工行為規範中引入一種內在約束與激勵機制。按照西方心理學家斯洛(A?Maslow)提出的人類基本需求層次理論,人類的需要由低級到高級可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引入內在約束與激勵機制就是要注重人的最高層次需求,即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求。這種機制強調的是人性的自我激勵,不需要任何外在因素的約束。改變企業常用的靠懲罰、獎勵實施外在約束與激勵的機制,實現自主管理,既是一種代價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企業成本管理信息的處理提供了現代化的工具。電子計算機技術、現代通訊技術和數據處理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又推動著計算機信息處理系統的發展。將計算機技術應用於企業成本管理,可大大提高企業現代化管理的進程。LOTUS、EXCEL等電子表格軟體有強大的表格處理、資料庫管理與統計圖表處理功能,是辦公自動化的常用軟體。它們不用編程,靈活方便,使用成本低、效率高,利用這些軟體可以方便快捷地輔助管理人員對成本進行預測、決策,並可對控制過程實施監控分析,收到良好的效果。
採取措施保證成本信息有效
政府部門首先要特彆強調把好成本開支範圍這個關,實行經濟立法,對於不按成本開支範圍和標準。任意調整、編造成本資料的,輕者批評教育,重者和屢教不改的,要給予紀律處分或民事責任。其次要改革財會人員管理體制。發生編造成本資料的問題,除極少部分是因財會人員不堅持原則外,絕大多數是企業的負責人或管理者指令的,財會人員只能照辦。此類問題不解決。政府部門再怎麼強調,問題仍然難以解決。因此,必須改革財務總監的管理體制,成立會計局,財會總監實行雙層領導,即,人事調動、任免、調級等由會計局統一管理,其它方面由企業代管。實質上就是執行會計獨立的體制。再次,加強執法力度。制度的制訂僅為其實施提供了依據,關鍵在於實施,只有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才能弘揚正氣,打擊邪氣,扭轉社會不良風氣。
企業應該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以保證企業財產的安全完整,檢查會計資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以及促進企業貫徹既定的經營方針。現代企業制度下的內部控制已不是傳統的查弊和糾錯,其內容涉及到企業治理機構的各個方面和各個層次。而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貫穿於內部控制發展的主線。
提高企業管理者和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作為企業管理者以及為管理者提供信息服務、參與經營決策的會計人員,要在實現願望的同時盡到自己的責任,一方面是增強法制意識,一方面是增強道德自律意識,增強道德責任心和責任感,保持職業良知,實現企業經濟目標和人的道德水準的雙重提升。
成本管理保障措施是為了保證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有效性和保證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順利實施而建立的各種規範。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主要通過建立起一系列的業務處理與報告應該遵循的程序和規範,以及通過對組織結構的設定、職能的劃分與分工等,來保證組織內的各項活動按照有利於降低成本、有利於進行成本管理的方式進行。這些措施的功能不直接作用於成本發生過程本身,而是對處理業務的行為按照成本管理的需要加以倡導或約束,其作用是基礎性的和防範性的。另外,在激烈的競爭環境申,為了及時了解環境、內部條件和競爭對手的變化可能帶來的機會與威脅,還應該建立成本預警分析系統,對外部環境、競爭對手及企業自身條件的變化進行長期的觀察,對可能出現的重大變化、對可能面臨的機會和威脅作出及時的預報,使企業能夠有充裕的時間作出反應。
整合工作流程提高效率
我國原有的工作流程中既有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部分,也有不適應的部分,企業必須對此進行認真的研究,並加以改進。在此基礎上企業在分析自身的競爭優勢,確定企業的核心任務,撤銷與此不相關的環節,減少不必要的層級。另外企業以此為基礎可以科學地設計和建設企業的信息渠道,使其在到達必要的環節的同時減少不必要的停滯,保證信息技術的通暢和有效。
加強市場信息應用
信息作為企業經營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企業成本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的發展,成本管理越來越複雜,尤其是在現代成本管理又與科技進步緊密相聯,企業成本管理水平能否隨形勢發展而提高,經營能否順利進行,很大程度上又取決於對成本的信息反饋水平。因此,企業成本管理也必須適應這一客觀要求,不斷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儘可能地吸收和借鑒中外成本管理的成功經驗,抓住機遇,真正成為市場競爭中的強者。
任何一種有效的成本管理模式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我們決不能靜態地去看它,而要動態地去研究成本管理模式,不斷創新成本管理模式,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建立有效的成本管理激勵機制
(1)加強成本目標的協調性。企業與個人之間的成本目標往往存在一定的衝突。不解決這種目標衝突,員工容易產生不滿情緒,不利於企業整體目標的實現。為此,企業可以調動廣大員工參與成本目標的制定,這樣有利於減輕不同方面之間的利益衝突,促進企業目標與個人目標的融合。員工通過參與成本計劃的制訂,能將個人的目標和預期融入於企業的有關目標中,使個人目標和企業目標趨於一致。
(2)制定具有挑戰性的成本目標。為使成本目標能夠產生激勵效果,企業所制定的成本計劃應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員工需要積極努力才能完成。企業應該將目標激勵與業績評價系統有機結合。由於不確定性因素的存在,員工有可能在投入百分之百努力的情況下未能實現目標。對於這類員工,企業也應該給予一定形式的肯定和獎勵。否則,富有挑戰性成本目標不僅不能起到激勵作用,反而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消極影響:員工會對這類成本指標感到壓力過大,從而失去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
(3)評價激勵是成本控制的保障。企業應根據各崗位的具體情況,詳細制定出星級“成本控制班組”和星級“成本控制能手”標準,嚴格按照獎勵辦法對其工作貢獻以定量方式進行物質獎勵。為了準確地反映各種生產費用使用情況,監督生產費用的支出,合理組織成本核算,對各項支出包括直接人工費、直接材料費、臨時設施費和其他直接費以及管理人員的人工費、管理用材料費、資產使用費、工具用具使用費、其他費用等,都要進行明晰的核算,以確保評價出的星級“成本控制班組”和星級“成本控制能手”令人信服,起到示範作用。
《採購成本控制與供應商管理》摘要
第一講 戰略採購與採購戰略
1.採購的四大誤區
2.從傳統採購到戰略採購
3.當代採購的核心價值
4.採購戰略的核心內容
5.最新的採購系統與模式
6.採購組織與流程的設計
第二講 關鍵的採購技術
1.採購分類
2.採購成本分析
3.三方報價價格分析
4.規模經濟
5.學習曲線
6.大批量採購
7.期貨採購
8.聯合採購
第三講 降低採購成本的方法(上)
1.招標採購
2.競爭性談判
3.集中採購
4.電子採購
第四講 降低採購成本的方法(下)
1.降低採購總成本
2.採購中的庫存控制
3.全球採購
第五講 供應商選擇與評估
1.供應商關係策略
2.多因素比較選擇供應商
3.供應商開發與認可流程
4.批量生產中的供應商管理
5.供應商績效評估與激勵
第六講 採購談判技巧
1.職業採購的採購哲學
2.談判及談判流程
3.談判準備的六個環節
4.實施談判的四個階段
5.成功談判的實戰策略
我國成本管理經過多年的發展,取得了許多成績,但同時也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成本管理的理論研究滯后
我國成本管理的理論研究與改革前相比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在成本管理研究方面的系統性差。
傳統成本管理方法的研究都是針對單個成本管理方法的,缺乏對方法之間聯繫的研究,不能形成系統的成本管理方法體系。實踐中,成本管理方法的應用缺乏聯繫,引進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常常會導致對原有方法很大程度的放棄,從而使成本管理缺乏連貫性,並加大了管理成本。
傳統成本研究局限於企業內部,缺乏戰略管理的思維。只注意生產過程的成本管理,忽視供應過程的成本管理。只注意投產後的成本管理,忽視投產前產品設計以及生產要素合理組織的成本管理。只注意產品成本本身水平高低,忽視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只注意企業成本管理,忽視宏觀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觀念落後
我國企業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觀念落後的現象,表現在成本管理的範圍、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認識存在偏差。很多企業仍將成本管理的範圍局限於企業內部甚至只包括生產過程,而忽略了對其他相關企業及相關領域成本行為的管理。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於降低成本,較少從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節約方式,不能應用成本效益原則,通過發生成本來實現更大的收益。這些落後的觀念已經不能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經濟環境。
傳統企業管理主要是通過兩條途徑降低產品成本,一是規模效益;二是增強與供應商及分銷商的談判能力,以期達到轉移成本的目的。但規模的大小受需求大小的制約,更何況處於21世紀的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差異正在加大,同類產品的生產規模有縮小的趨勢。企業成本簡單的從核心企業轉移到供應商或分銷商,不能降低產品最終銷售價格,甚至會造成成本的增加,減少從原材料到最終消費品的增值。尤其是在今天日趨公開的市場環境下,過分的成本轉移將使企業失去好的合作夥伴。
成本管理方法陳舊
雖然我國一些企業進行了先進成本管理方法的試點,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整體上講,成本管理方法還是很陳舊,已不能適應經濟環境的要求。
據調查,57.1%的企業使用品種法,41.5%的企業使用分步法,其中使用平行結轉法的有22.9%,使用逐步結轉法的有16.8%。當前世界生產發展的趨勢是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方式,因為購買者的偏好並非完全相同,隨著生產的發展,購買者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要求廠方設計並生產自己最滿意的商品,廠方也可以高效益保證購買者在短時間內取得理想的商品。在這種情況下,一條生產線上可能只有幾台相同甚至是沒有兩台完全一樣的產品。這樣的生產方式將適用於分批法計算成本。我國現在只有5.7%的企業採用分批法計算成本,表明我國的生產組織還比較粗放,對消費個性的重視不夠,相應帶來成本核算方法選擇上的簡單化。
標準成本、計劃成本和目標成本是現代成本與成本管理中較為流行的現代成本管理方法。從被調查企業的情況看,51.4%的企業採用了目標成本法,38.9%的企業採用了計劃成本法,18.1%的企業採用了標準成本法。但是,先進的作業成本法、成本企劃法在企業未得到推廣。
企業內部成本管理主體的確立失誤
長期以來,人們存在一種偏差:把成本管理作為財務人員、少數管理人員的專利,認為成本、效益都應由企業領導和財務部門負責,而把各車間、部門、班組的職工只看作生產者,導致管成本的不懂技術、懂技術的不懂財務,廣大職工對於哪些成本應該控制,怎樣控制等問題無意也無力過問,成本意識淡漠。職工認為干好乾壞一個樣,感受不到市場壓力,控制成本的積極性無法調動起來,浪費現象嚴重,企業的成本管理失去諾大的管理群體當然難以真正取得成效。
不良利益動機驅動導致成本信息失真
在我國,有相當多的企業管理者因偷逃稅款、粉飾業績、謀取私利或小團體利益等不良利益動機的驅動,任意調整、編造成本資料,從而使成本信息失真現象日益嚴重,並造成以成本為基礎的各種管理活動的效能降低甚至給企業造成損失。當然成本信息失真也可能由於成本信息與成本管理的相關性較差而引起,這也是成本管理系統所需要重視和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分工過細,人力資源浪費嚴重
企業內部的分工越來越精細,這就要求企業進行高度的協作管理,由此導致企業管理的協調整成本過高;另外由於過細的分工導致企業管理複雜化,不利於企業管理效率的提高,從而為企業帶來一定的低效率成本,並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成人力資源的嚴重浪費,這也是企業管理費用增加的一個原因。由於分工層次及協作環節的增加,信息在企業中傳遞時間延長,不必要的停留環節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信息的損耗和失真,同時造成信息反饋難度的增加。這就可能使企業決策失誤的可能性增加,導致企業管理的失誤成本增加。
綜上所述,我國企業現有的成本管理已不能滿足企業市場競爭的需要,這就必須改革、完善現有的成本管理系統。
控制採購成本的策略
策略一:集中採購———採購規模優勢更大化
“漲”聲一片之中,考慮如何控制採購成本,很容易想到的解決之道是採取集中採購。
以鋼筋、水泥、混凝土為主要原材料的房地產業,深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拖累,已經開始採取措施,加強集中採購、集中管理進貨。
北京一位地產公司的老總對記者講,目前我國建築企業鋼材進貨還比較分散。一些企業的進貨權是分散到項目部甚至項目經理一級的,而且每批的進貨數量不大。如果公司統一採購鋼材,然後根據各工程的需要統一調配,不僅可以做到大批進貨節約成本,更可以通過分析市場趨勢決定是否應儲備鋼材,從而規避價格上漲帶來的風險。
集中採購的優勢在家電行業同樣顯現。
針對本次漲價風潮,海爾集團特別提出了“四大”集中採購策略,即“大訂單、大客戶、大市場和大資源。”
然而,要做到集中採購,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有時不單單靠公司採購部一個部門能夠完成。
張經理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電纜是海爾集團眾多產品都要使用的部件,為了做到集中採購,採購部門和產品設計部門通力合作,對空調、洗衣機、電冰箱等產品所用到的電纜進行了統一的重新設計,能夠標準化的標準化,能採用通用部件的盡量使用通用部件。通過這些措施,海爾集團所採購的電纜由原來的幾百種減少為十幾種。採購產品種類減少,才能順理成章地實現集中採購。據透露,僅此一項改進,就使得海爾集團在電纜採購上節約了大概20%的成本。
策略二:聯合採購———中小企業聯合抵禦風險
中集集團在集裝箱製造領域是行業里的領先者,記者採訪該集團採購部李小姐時,談到集中採購的問題,李小姐直言不諱地指出,集中採購基本是一個大企業把採購上的規模優勢更大化的手段。沒有多品類的產品線,產品銷量沒到一定規模,根本不可能實現集中。所以,在集中採購方面,中集的競爭力相對比較強。
這話聽起來有些殘忍,但眾多中小企業管理者比較認同。
天合寧波電子緊固裝置公司黃經理告訴記者他的看法,“規模的大小直接決定了企業在產業鏈的話語權,大眾、神龍等客戶端的大企業拚命壓迫我們降低價格,我們只能唯唯諾諾地接受;但當我們要從比我們更小的零部件企業採購時,我們的腰板也是挺得硬硬的。”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黃經理彷彿一語道破。
沃頓諮詢公司的陳司星則認為,黃的說法有失偏頗。他指出,在採購價格問題上,小企業的確處於絕對的被動地位,但這並不意味著眾多的中小企業在控制採購成本上無路可走。比如,跨企業的聯合採購就不失為一種降低成本的方法。在可能的情況下,中小企業尤其可以考慮組織或加入採購聯盟。
中小企業如果在原材料採購上聯合起來,就可以增加防範風險的能力。一來多家企業聯合採購,集小訂單成大訂單,增強集體的談判實力,獲取採購規模優勢,爭得和大企業一樣的“江湖地位”;二來聯合採購的對象是原材料生產企業,這樣就可以擺脫代理商的轉手成本,通過直接與製造商交易,減少中間層次,大大降低流通成本和保障產品質量。
策略三:第三方採購———中國企業尚未接受
顧名思義,第三方採購是企業將產品或服務採購外包給第三方公司。國外的經驗表明,與企業自己進行採購相比,第三方採購往往可以提供更多的價值和購買經驗,可以幫助企業更專註核心競爭力。
據周先生介紹,美國各行業都有這樣的採購聯盟。比如說,美國地方政府採購聯盟是一個第三方採購組織,有7000多政府機構加入了這個採購組織,直接採購成本降低了15%以上。Amerinet是美國最大的醫院和診所的採購組織,平均能為其客戶創造近20%的採購成本下降。
採購發包雙方的信任也很難建立。正如IBM前任首席採購官里克特所言,“生產採購包含著許多提前設計工作,而你並不希望設計秘密公開給第三方,因為他們可能與其他公司分享這一信息”,甚至他還認為“採購外包會將IBM的採購利益和經驗教給其他公司,這會損害企業的競爭優勢。”
“現在接受我們外部採購的客戶主要是外資企業,要讓中國企業接受第三方採購這個概念,難,很難!”吳先生不無感慨。
策略四:全球一家,———增加企業的底氣
成本控制管理示意圖
業內風傳家電產品因為成本增加要提高售價。就在那時,日本松下公司逆市而動,宣布松下公司旗下的洗衣機產品降價。當時就有專家指出,松下公司之所以有底氣降價,主要是因為它的全球採購網路,使得它的材料成本低於中國同類企業。
和前面提到的天合寧波電子緊固裝置公司一樣,德爾福公司也是一家為整車廠配套的零部件企業。但記者在上海德爾福總部所觀察到的氣氛就和天合公司不一樣,看不到原材料漲價帶來的緊張和悲觀。
公司物流部陳小姐特別指出,因為德爾福實現了真正的全球採購,可以從全球配置各種原材料資源。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成本增長的壓力。
在利用全球材料上,值得特別提示的是稅收問題。記者在某大型家電集團了解到,除了針對本次原材料漲價風潮,集團特彆強調了保稅物資的應用。據集團採購部透露,以前對保稅物資的退稅方面的工作做得不細緻,漸漸注意了這個問題,所有供應出口產品的進口原材料統統進行保稅,就此,集團進口的原材料節省成本約10%.
策略五:提高產品附加值———解決問題還需從長計議
“當原材料漲價導致成本吃緊之後,企業才開始採取上面這些優化供應的措施,其實都是亡羊補牢。很難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漢普的史先生說,“倒不如在產品那一端做文章。”
史先生的觀點和記者不謀而合。因為,通過採訪記者觀察到,通常越是產品附加值高的生產環節,對原材料漲價的態度都比較平和。越是原材料成本占的比例高,產品附加值越小,企業對原材料漲價越在乎。
要增加產品附加值,一個是增加產品的技術附加值,一個是增加產品的品牌附加值。
吳廣總經理尤其提到增加產品技術附加值,他不無艷羨地告訴記者一個故事。說他不久前看到伊萊克斯的一款新型智能吸塵器,售價高達13600元。後來經過他和專家估算,這款智能吸塵器的原材料成本價格約為300元,還不及最終售價的零頭。“有那麼高的利潤空間,成本增加多少都不怕。”吳廣說。
產品品牌附加值增加,主要是做到“差異化”。按照史顧問的說法,企業同質化經營,是造成供需矛盾的結構性原因,而供大於求又造成了終端消費產品只能實行低價策略,“根本沒有預留進一步降價的空間。所以對原材料漲價基本沒有多少承受能力。”改變這種狀況,惟一的途徑還是要實行差異化的產品戰略。
周德科強調,無論採取何種措施來消化成本增加的影響,都不意味著這些措施僅僅是解決供應成本漲價的問題,恰恰相反,對任何有進取精神的企業來說,成本最小化、銷售最大、效率最高,都是一個日常工作中不斷完善的過程。
其實企業在衰弱和興盛時的管理存有不少共通之處。
成本控制管理目標必須首先是全過程的控制,不應僅是控制產品的生產成本,而應控制產品壽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內容。實踐證明,只有當產品的壽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會顯著降低。
現代企業中的成本控制多以變動成本法為基礎,變動成本法實施應面向未來,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而產生的。從理論上說,其更符合會計的“配比”原則要求,有利於加強成本控制和進行業績評價,促使企業重視銷售環節,做到以銷定產。但其也存在著不足:
(1)不符合財務會計的產品成本概念及對外報告的要求。
(2)不能適應長期決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