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古箏的結果 展開
古箏
彈撥樂器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漢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
它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現在也出現了小古箏、攜帶型古箏、迷你古箏、半箏、新箏、十二平均律轉調箏。古箏是一件伴隨中國悠久文化,在這肥沃的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古老民族樂器。結構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稱之為琴碼)、琴弦、前岳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后岳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
箏的形製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38弦箏為最多(分瑟為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一弦;通常古箏的型號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與繆金林共同發明,163代表古箏長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箏弦數21根。
早在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的戰國時代,就在當時的秦國(現陝西)一帶廣泛流傳,又名秦箏。算起來,它已經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了。
古箏是一件古老的漢民族樂器,一共10級。戰國時期盛行於“秦”地,司馬遷的《史記》所記載《李斯列傳.諫逐客書》中所引資料,頗有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李斯《諫逐客書中》述及秦國樂舞的一段說:“夫擊瓮,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也有說法為,箏是戰國時的一種兵器,用於豎著揮起打敵人還有一句古話叫“箏橫為樂,立地成兵”。後來在上面加上琴弦,撥動時發現悅耳動聽,於是發展成樂器。隨著時間的推移,兵器也越來越輕便,箏這種體形龐大、質量不輕的兵器就被遺棄了。所以眼下人們見到的箏都是以樂器的形式出現的,形態優美,並附有裝飾。
漢代應劭《風俗通義》載文:箏,“謹按《禮樂記》,五弦,築身也。今並、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從應邵的《風俗通》2所載可知,漢以前的箏其制度應為“五弦,築身”,但是當時“並(山)涼(甘肅)二州箏形如瑟”,應邵不知何人4所作的改革,還記下了“蒙恬所造”的傳聞,這又是說明,漢代在西北地區已經流傳瑟形的箏了。
唐代的杜佑在《通典.樂四》中說:“箏,秦聲也。傅玄《箏賦序》曰:“以為蒙恬所造”。今觀其器,上崇似7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擬十二月,設之則四象在,鼓之則五音發,斯乃仁智之器,豈蒙恬亡國之臣關思哉。並有附註說:“今清樂箏並十有二弦,他樂肯十有三弦。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彈箏用骨爪,長寸余,以代指。”
應劭《風俗通義》說,箏乃“五弦、築身”。但“築”是什麼樣式,歷代文獻都語焉不詳。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一具漢築明器。這具築之所以說他是明器,是因為該器雖然髹以黑漆,卻是用獨木雕成。實心,不利於共鳴,若用來演奏,無法獲得足夠的音量。此外,該器通長約34厘米,用來演奏顯然太短小,而《同典》載,唐代的築長四尺三寸,漢築演變至唐代雖然有異,但相差也不至於如此懸殊。這些理由都足以證明它是明器,該器猶如有柄的小瑟,築面首位各釘以橫排竹釘,一排五個,這就與《風俗通》的記載相符。這具明器築的樣式與瑟相同,似乎又說明瑟、築、箏的樣式是極其相似的。
古箏[彈撥樂器]
遠在戰國時代的秦國境內(陝西省),箏就已經流行,當時稱為“秦箏"。此後,又流傳到了河南、山東、廣東、浙江、內蒙古等地。由於歷史的變遷和地域的影響而造成了地方風格、演奏技法等的不同,並因此形成了當今各種不同的古箏流派,使古箏的發展日趨繁榮。
箏在漢、晉以前設十二弦(見魏·阮璃《等箏賦》“弦有十二”)。
隋唐時期,箏由十二弦增至十三弦(見唐·岑參《秦箏歌,送外甥蕭正歸京》“汝不聞秦箏聲最苦,五色纏弦十三柱”)。
明清以後逐步增至十五弦,清光緒年間出版的《大清會典》記載:“秦箏十五弦,似瑟而....”
清末至民國初出現了新制的十六弦箏,這種十六弦第也就是中國近百年來流行的傳統箏。
1949年以後,箏這件古老的民間樂器,通過演奏家們與有關專家的推敲研究在對其形制與弦質改革的基礎上,成功地研製出S型二十一弦尼龍鋼絲纏弦箏。這種箏由於共鳴體加大,弦數增加,明顯豐富了演奏的音響效果和發音的厚度。千古流傳的箏,更顯得委婉動聽,富於神韻。S型二十一弦尼龍鋼絲纏弦箏是目前中國和世界各地普遍流行的常用箏。
1965年,王昌元成功創作出了古箏曲《戰颱風》,《戰颱風》的出現,使古箏的演奏的技術、技巧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度,從而結束了古箏只能輕彈慢揉的時代,此曲中的掃搖四點、密搖、扣搖、刮奏等來製造颱風效果等技法,都是創新技法,提高且豐富了箏的表現能力。
70年代,趙曼琴在演奏實踐中,創造使用了雙弦過渡滑音、和弦長音、快撥及1/5泛音等新技巧。並突破傳統的八度對稱模式,創立了由輪指、彈輪、彈搖等幾十種新指序構成的“快速指序技法體系”,使箏無須改變定弦即可單手演奏五聲、七聲及變化音階的快速旋律,為箏由色彩樂器進入常奏樂器行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代表作品有《打虎上山》《井岡山上太陽紅》等。
90年代以來,古箏創作迎來了百花爭艷的春天。《黔中賦》的演奏首次運用快速的左手技法而成為亮點;在這時期中,作曲家們參與箏曲創作,增強了創新力度,他們突破傳統五聲性調式的局限,吸收了日本琉球調式、都節調式的色彩,借鑒了梅西安人工調式的經驗,自行設計了許多新的調式,甚至創造了全新的“下方小三度加上方小二度”的調式色彩,每個八度分為三個環節,每個環節是一個大三度音程,在每個環節上都可以演奏同主音大小調的調式。新的調式色彩和多調性連環疊置的定弦方法,促進了演奏技法的變革。如《山魅》(徐曉林)《幻想曲》(王建民曲)《箜篌引》(庄曜曲)《溟山》(王中山曲)等。在這些箏曲的定弦中,就為轉調準備了條件。不同音區還採用不同音列,使不同音區演奏不同的調式色彩成為可能,既有對傳統調式色彩的偏離,又有對傳統調式色彩的回歸。音程的變化又為新的音樂語言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而進入21世紀,湧現出一批青年古箏演奏家,其中以王中山、翟志榮、,邱霽、袁莎、蔣周健、劉樂、鮑棟、宋心馨等老師為代表。多年來,這些演奏家多次出訪了德國、奧地利、英國、法國、義大利、荷蘭、俄羅斯、比利時、瑞士、瑞典、匈牙利、波蘭、日本、新加坡、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等多個地區和國家,使箏這件樂器走向了世界。
古箏的統一規格為:1.63米,21弦。古箏的面板大多數採用河南蘭考的桐木製造,框架為白松,箏首、尾、四周側板有紅木、老紅木(緬酸枝)、金絲楠木、紫檀等名貴木材,古箏的音質取決於面板和琴弦,周邊用料對古箏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紅木、紫檀、金絲楠木為佳。早期到近代也有過12弦、13弦、18弦、23弦、25弦等,不同地區的箏又有多種定弦法,箏的新種類還有“蝶式箏”“轉調箏”等。
箏是一種多弦多柱的彈撥樂器。它的外形近似於長箱形,中間稍微突起,底板呈平面或近似於平面。箏的頭部有緩緩而落的箏腳。在木製箱體的面板上張設箏弦。在每條弦下面安置碼子,碼子可以左右移動,用來調整音高和音質。箏的品種不一,構造也不盡相同,下面介紹的是一種二十一弦箏的構造
箏主要由面板,底板、邊板、箏頭、箏尾、岳山、碼子、琴釘、出音孔和箏弦等部位組成。箏的優劣取訣於各部分材料質地及製作工藝的高低。箏的共鳴體由面板、底板和兩個箏邊組成。在共鳴體內有音橋,呈拱形,它除了共鳴效果的需要外,還起著支撐的作用。共鳴體的質量和結構對箏的音響影響很大。
面板用放置多年、木質干而松的梧桐木來製作,以木紋順直、抄眼大的沙桐為佳,如帶有活疤節的發音更為脆亮。面板決定箏的音色和音量。也有人試用白松製作。
用梧桐木製作或者用其他的硬質木料製作
也稱邊板,即箏的側幫。箏有兩個箏邊,靠近身體的一側稱為內箏邊,另一側稱為外箏邊。箏邊一般用木製成,也有用水曲柳、紅木或其他雜木製成。還有試用權木製作
用木、紫擅或其他較堅實的木料製成。箏頭的作用是固定琴弦,由穿弦孔來固定(也有的箏的箏頭是固定琴釘的)。在箏頭的側面有一個出音孔,出音孔上有個音窗,供出音之用。箏頭因與共鳴體相通,這樣就擴大了共鳴的範圍(也有的箏,箏頭與共鳴體是不相通的)。
也稱木樑或山口。用紫花梨木或其他木料製成,在箏上有兩個岳山。一個在面板與箏頭連接處,叫作前岳山﹔一個在面板與箏尾連接處,叫作后岳山。岳山隨面板的前後圓弧而自然成彎弧形,與面板基本上成九十度角。后岳山也有用S形的(縮短了高中音區的碼處弦長)。岳山起著載弦的作用,也起著某些傳遞聲音的作用。岳山與碼子高度的比例關係到音準以及音色、定調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必須用恰當的比例才能使箏的發音有良好的效果。在前岳山上端鑲有一條骨片或銅絲,以使發音悅耳。
也稱柱,或稱雁柱。它是箏弦和面板的傳振支柱。一般用木製作,也有用紅木、牛骨、塑料、象牙製成的,以木的效果為佳。在桅木上還鑲有一個小骨片,在骨片上刻槽,以穩固箏弦。每個碼子支撐著一根弦,共有二十一個碼子。在演奏時,弦的振動由碼子傳遞到面扳,再通過共鳴體而發出音樂的效果。碼子可左右移動,以調整音高。碼子有時也稍作前後移動,以適當調整音質。
也稱肖子。它用於上弦,調整弦的鬆緊,控制音的高低。箏的琴釘也有用鋼琴肖釘代替的,或用硬質木料製成弦軸上弦的。
箏有三個出音孔(也有兩個出音孔的),在箏頭側面有一個,底板上有兩個(一個在底板的中部,一個在底板接近箏尾處)。出音孔的位置、形狀和大小關係到音色、音量。
目前常用箏共有二十一根弦,靠近演奏者的第一弦是箏的最高音,第二十一弦上的按音所升高的小三度音是箏的最低音。在用弦上,根據不同的需要,而將銅絲弦、金屬纏弦或尼龍纏弦以及其他種弦加以適當的配置。由於用途、風格和習慣的不同,在配置方法上也有不同。有以鋼絲弦為主,適當配置金屬纏弦或尼龍纏弦的﹔也有以尼龍纏弦為主,適當配置鋼絲弦的;也有全部用尼龍纏弦或絲弦的。鋼絲弦音色明亮,纏弦音色渾厚。
傳統的箏樂早期被分成南北兩派,即“南箏”(潮州箏)和“北箏”(河南箏和山東箏),英國出版的《辛格羅夫音樂大辭典》的“中國音樂”詞條中寫道:“中國箏北方以河南、山東學派為代表,南方主要以潮州箏學派為代表。”
隨著時代的發展,20世紀又在南北箏的基礎上分別衍生出其他幾大整派,即“潮州、山東、河南和浙江”四大流派,到當代流派的區別已經很小了,幾乎每個流派都兼具各家之長。現一般分為九派,正如曹正所言“茫茫九派流中國”,各派的箏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
陝西箏:陝西地區是中國箏的發源地,但眼下“真秦之聲”的箏樂卻幾乎近於絕響,這裡有豐富多彩的戲曲和民間音樂,其間傳統的慣用樂器均不為少,但唯獨無箏或極少用箏;只有在榆林地區才用箏作為伴奏樂器,跟洋琴、琵琶、三弦一起在榆林小曲的伴奏中出現。著名秦箏理論家、教育家曹正先生說,這就是“秦箏的餘緒”。箏在榆林雖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但榆林地處偏僻,文化比較落後,箏的技藝還停留在古法彈奏上,右手主要用大食兩指,左手滑顫音很少,這正是箏的最早奏法。箏在陝西地區已漸漸失傳,其傳譜傳人都無資料可尋。
20世紀50年代末,陝西秦箏學會會長、著名演奏家周延甲先生提出了“秦箏歸秦”的口號,從理論研究到彈奏技藝,從伴奏地方戲曲到編製秦韻風格箏曲,做了大量的工作,使陝西人民從新熟悉了箏。1957年,榆林箏名家白葆金參加了全國的民間音樂調演和陝西省第三屆民間戲曲匯演,並獨奏了《掐蒜苔》、《小小船》箏曲。1961年全國古箏教材會議在西安召開以及會議對陝西迷胡箏曲的肯定,都對秦箏在陝西的發展起了有力的促進作用。後來湧現了象《秦桑曲》、《姜女淚》、《香山射鼓》、《三秦歡歌》、《綉金匾》等優秀的陝西風格箏曲。西安鼓樂、秦腔和迷胡清曲等史料中關於箏的記載,給陝西箏人以啟示,又有箏名家曹正、高自成、王省吾等人的巨大努力,眾多箏同仁的幫助,經過近三十年的實踐,陝西已漸漸地恢復箏奏秦聲。
古箏[彈撥樂器]
河南箏:從《史記》、《漢書》中所記載的文字來看,箏在秦漢兩代已有相當普遍的發展。在東漢,光武帝建都洛陽,而北宋建都汴梁(即今之開封),都是在河南地區,而在這個地區早就流行著民間音樂“鄭衛之音”,秦箏隨著遷都流入河南,和當地民間音樂“鄭衛之音”融合發展成為後世有名的中州古調。河南箏在演奏上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右手從靠近琴碼的地方開始,流動的彈奏到靠近岳山的地方,同時,左手作大幅度的揉顫,音樂表現很富有戲劇性,也很有效果。在河南箏中,把這一技巧稱為“游搖”。河南箏的傳統用法,從民間相傳的一首詩可以概見:
名指扎樁四指懸,
勾搖剔套輕弄弦,
須知左手無別法,
古箏[彈撥樂器]
其中尤以左手的滑按(左手按至音位,彈弦時略退少許,迎音迅速滑上,敏越無跡)、小顫(顫音細密緊促)、滑顫(邊沿邊顫)、大顫(顫幅闊大,動宕有情)等招法最有特色。在指法的運用上,則無論是珠圓玉潤的長搖、錯落有致的剔打,或是凄婉欲絕的走吟,悲壯蒼涼的重顫,莫不和曲調曲情渾然一體,描摹情態,刻劃入微。如《打雁》一曲,各種指法運用極富表現力,集敘事、狀物、抒情三大特點於一體,是為河南箏的又一特色。
河南箏的音階特點,多用變徵而少用清角,近於三分損益律的七聲古音階,但二變音高,亦非絕對不變,往往會更高按到近於宮和徵,真可謂“七音、六律以奉五聲”了。河南箏的曲調,歌唱性很強,旋律中四、五、六度的大跳很多,於清新流暢中見頓挫雄壯;頻繁使用的大二、小三度的上、下滑音,特別適合中州鏗鏘抑揚的聲調,使箏曲具有樸實純正的韻味。
在演奏風格上,不管是慢板或是快板,亦無論曲情的歡快與哀傷,均不著意追求清麗淡雅、纖巧秀美的風格,而以渾厚淳樸見長,以深沉內在慷慨激昂為其特色。在傅玄《箏賦》序中對河南箏曲的評價是“曲高和寡,妙技難工”。
河南箏的曲目直接來自民間說唱音樂和戲曲音樂。河南曲子是歷史悠久的民間說唱音樂,清以後衰落了,只有南陽地區還十分興旺,所以又稱之為南陽鼓子曲。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帶有唱詞的“牌子曲”和純器樂的“板頭曲”,箏是其中重要的伴奏樂器,同時,也脫離說唱而獨立演奏。現存河南箏派的代表性曲目,幾乎毫無例外的都是河南曲子的板頭曲與牌子曲。過去,藝人相見,就經常首先演奏一首板頭曲以會知音,並借伯牙與子期的故事易名為《高山流水》。
古箏[彈撥樂器]
山東箏曲多和山東琴書、民間音樂有直接聯繫,曲子多為宮調式,以八大板編組而成。其中一部分是作為琴書的前奏出現的琴曲,跟河南板頭曲相似,有六十八板“大板曲”,橡《漢宮秋月》、《鴻雁捎書》等都是;在民間常常用套曲聯奏的形式來表現多側面的音樂形象,《琴韻》、《風擺翠竹》、《夜靜鑾鈴》、《書韻》這四首小曲就是作為聯綴演奏的套曲,五十年代曾被加上《高山流水》的大標題並在全國流行。另外,也有由山東琴書的唱腔和曲牌演變而來的,如《鳳翔歌》、《疊斷橋》。
山東箏過去多用的是十五弦,外邊低音部分用的是七根老弦,裡邊是八根子弦,俗稱“七老八少”。演奏時,大指使用頻繁,剛健有力。即令是“花指”,也是以大指連“托”演奏的下花指為多;而左手的吟揉按滑則剛柔並蓄,鏗鏘、深沉,其演奏風格純樸古雅。
潮洲箏:流傳於廣東潮汕一帶,是有著“華夏正音、中原遺響”的潮州音樂的一部分,經中原人民南遷帶入的古漢樂和數百年的沉澱與發展形成。潮州音樂音樂結構特殊,手法別具一格。箏能自成一格而有別於其他樂器,至為重要的就是左手按滑音的變化,即所謂以韻補聲,舍此,則很難言箏樂的流派和發展。在潮箏中,這一手法的運用可以說是到了十分絕妙的地步。實際上就是彈箏時通過左手按音的變化,以達到幾種音階和調式的組合形式,而且音律也不同於十二平均律和其他地方的民間音樂。潮州箏以其右手的流暢華麗、左手按滑音的獨特加花奏法,變化細膩、微妙而獨具一格。潮州箏一般都是用鋼絲弦。
潮洲箏的主要曲調有“重六”、“輕六”、“活五”、“反線”等。其中“重六”調樂曲比較委婉;“輕六”調樂曲清新明快;“活五”調樂曲纏綿悲切,律調很有特點。
古箏[彈撥樂器]
傳統的客家箏的形制,長度約1.2米左右,面板的弧度較大,桐木製成。上裝16根弦,弦軸裝置在與碼子平行的面板左側,弦質為金屬(鋼弦或銅弦),演奏時一般右手戴玳瑁甲片。調弦定音為五聲音階(即首調)三個八度音域,多用G調或F調,D調或C調很少使用。
客家箏發源於潮州箏,是清後期閩粵贛山居原住民在向漢人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形成的一個古箏流派,兩者有不少曲目都是相同的,所用箏的形制也一樣。不同之處在於客家箏用的是工尺譜,潮州箏用的是二四譜;演奏時,客家箏多用中指,潮州箏則相對多用食指。
客家箏為了便於樂曲調性的掌握、技法的運用以及樂曲內容的發揮,又將樂曲分類為“軟套”、“硬套”和“反線”。傳統的手抄工尺譜及印行本,大多記旋律骨幹音的“調骨”,奏時由演奏者對樂曲的理解和對客家音樂的修養而編配指法和“變奏”、“加花”。
古箏[彈撥樂器]
浙江箏:即武林箏,又稱杭箏,流行於浙江、江蘇一帶。據傳在東晉時箏已傳入建康(南京)了,至唐,則更多見諸於詩詞文字。
傳統的浙江箏只有十五弦,身長1.1米左右,面板、背板為桐木,箏尾稍向下傾斜,調弦定音為五聲音階;放在桌上坐勢(或立勢)彈奏。演奏時右手大指、食指、中指各戴牛角(或玳瑁)製成的甲片,當下則有所改變,箏的共鳴箱的長度增至1.65米左右。后岳山改為S型,弦數增至為21根(音域擴展成四個八度,音程由D—d3);弦的質地由絲弦改為鋼絲外纏尼龍絲的粗細不同的系列箏弦。彈奏時戴的甲片由皮套固定改為膠布固定,甲片多用玳瑁製成。演奏特點有“大指搖”、“快四點”、“夾彈”、“提弦”等技法,並借鑒、學習、融匯了琵琶、三弦、揚琴乃至西洋樂器的演奏技法。
浙江箏中“搖指”的運用是以大指作細密的搖動來演奏,其效果極似弓弦樂器長弓的演奏。嚴格來說,這是在其他流派的傳統箏曲中所沒有的,因為在其他流派所稱的“搖指”或“輪指”實際上都是以大指作比較快速的“托”、“劈”,而浙江箏的“搖指”則顯示了它自身的特點而有別於其他流派。我們可以明顯地從《將軍令》和《月兒高》這兩首浙江箏曲中看到,前者以“搖指”模擬了號角聲聲的長嘯;後者則以“搖指”表現了連綿不斷的歌聲。
浙江箏曲和過去流行的一種說唱音樂“杭州灘簧”有深厚的血緣關係。杭州灘簧有慢板、快板和烈板三種基本唱腔,箏作為伴奏樂器在其中加花伴奏,逐漸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四點”演奏手法,從技巧的角度來看,在其他流派的箏樂中也有所採用,但不像浙江箏用得突出,明顯的形成了一種演奏上的特點,並有了專稱。“四點”手法在浙江箏中的運用經常給人以活潑明快的感覺,在現代創作的一些箏曲中,也常採用這一手法。
浙江箏曲和江南絲竹有著密切的聯繫,曲目有許多是相同的。江南絲竹明朗、細膩、綺麗、幽雅,在浙江箏曲中,像《雲慶》、《四合如意》等比較多地保留了江南絲竹音樂早期的形態,有清香的泥土氣息,“四點”手法的運用也不少,它以明朗的音色和輕快的節奏,速寫了一幅幅江南水鄉的民俗畫。
浙江箏曲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些優秀的傳統古曲,樂曲以移植琵琶曲為多,如《月兒高》、《將軍令》、《海青拿天鵝》等等,“凡十三套,無一不能”。這些樂曲所表現的題材範圍比較廣,演奏手法和技巧也比較豐富,像雙手抓箏的技巧,在1814年榮齋所編的《弦索十三套》中,已記錄了雙手抓箏的手法,浙江箏名家王巽之先生和前輩蔣蔭樁先生,在二十年代使用了這一手法。
浙江箏以“弦索十三套曲”和“江南絲竹’、“杭灘”為源,故曲目的板數已突破了六十八板的體系。樂曲也由單一的樂思發展到複雜的樂曲結構。在演奏風格上,一般節律都比較明快、流暢、秀麗。同時,又由於浙江箏所表現的題材內容比較廣,手法比較豐富,因而在風格表現上並未完全單一化。像《高山流水》一曲,各地流傳很廣,而最早流傳於浙江一帶,是浙江箏人在傳授時的重要曲目。《高山流水》一曲是首繪景寫意的作品,音韻鏗鏘古樸,借景抒情,可以和俞伯牙與鍾子期結為知音的故事相聯繫。
浙江箏曲《高山流水》和古琴曲《高山流水》在曲調上毫無共同之處,只是同名異曲而已。在其他流派的箏曲中,如河南《南陽板頭曲》有稱之為《高山流水》的;山東的《琴韻》、《風擺翠竹》、《夜靜鑾鈴》、《書韻》四個小曲的聯奏,有稱《四段曲》、《四段錦》的,亦有稱《高山流水》的。
古箏[彈撥樂器]
歷史上,中原人士幾次大規模的南遷(公元四、五世紀),帶去了豐富的中原文化,使原本落後的閩南地區逐年繁華起來。中原古箏音樂也就隨著中原人士的南遷,而傳播到閩南一帶。唐垂拱二年(686年),河南光州固始人陳政、陳元光父子帶領中原人士入閩南漳州;唐末河南固始人王朝、王審知帶兵入閩,后稱閩王;南宋末年大批中原官僚奔離臨安來閩,這些都和傳播中原文化藝術有密切關係。另外,北方藝人,尤其是中原藝人來閩賣藝者歷朝不斷,這就極大地促進了閩文化(包括音樂)的發展。
從明末清初到民國初年,閩南各縣盛行著一種民間器樂合奏,詔安縣稱為“古樂合奏”,雲霄縣稱為“合樂”,東山縣稱為“和樂”,閩西各地多稱為“漢樂串”。這種民間器樂演奏形式的最突出特點是,以古箏做為主奏樂器,領頭定拍,尤其在詔安和雲霄兩縣最為講究。
清朝至民國初年,在詔安、雲霄、漳浦、東山一帶古樂演奏極為盛行。詔安城內有八街,街街都有古樂館社,其影響最大的是“四也”樂館和張永固先生組織的“留香”樂館。樂館以樂會友,夜臨樂聲四起,熱鬧非常。張永固先生自操古箏,還配有弦、竹弦、洞簫、小三弦、雙清等樂器和合,演奏者七、八人,多至十多人。他們不奏潮樂,只崇古樂,有時還加入曲笛隨唱崑腔助樂。雲霄縣和漳浦縣“會樂”活動也非常領繁。民國年間至五十年代初期,雲霄全縣大多數鄉社都有古樂組織和活動,但古箏在鄉社的“合樂”中已不多見了。唯城內的“振德劇社”的古樂合奏,有陳友章先生主奏古箏,古樸淡雅,還保留著濃郁的傳統韻味。
福建“古樂合奏”的歷史,實際上就是閩箏史,“古樂合奏”以古箏為主奏的演奏形式,相似於河南板頭的“中州古樂”和“弦索雅樂”,可以說,閩南箏和河南箏、山東箏、潮州箏,武林箏是同源分流,都可能是出始於古老的秦箏。
蒙古族有蒙古箏/雅托葛,朝鮮族有朝鮮箏/伽倻琴,朝鮮箏/伽倻琴與漢箏(古箏)淵源頗深。朝鮮箏即伽倻琴,相傳是伽倻國嘉悉王仿照中國漢箏製成。形制與箏差不多,也是一弦一柱,現使用的伽倻琴有12弦、13弦、25弦等多種,傳統散調伽倻琴12、13弦,五聲音階排列。25弦為改良伽倻琴,音階排列有七聲及五聲兩種,所用右彈左按的技法和漢箏基本一致,肉指彈奏。既可以獨奏、重奏、合奏,還可以彈唱。
據《三國史記》記載:“伽倻國嘉實王制十二弦琴。以象十二月之律。乃命于勒制其曲。” “伽倻琴亦法中國樂部箏而為之。伽倻琴,雖與箏制度小異,而大概似之。”
註:《三國史記》(淀ダ)是一部記述朝鮮半島的正史,是朝鮮現存的最古史書。《三國史記》主要以已失傳的《舊三國史記》和《花郎世記》為依據,同時也參考了中國的歷史典籍包括《魏書》、《三國志》、《晉書》、《舊唐書》、《新唐書》和《資治通鑒》。此書是研究朝鮮三國時期和後期新羅歷史的珍貴文獻。
撥奏弦鳴樂器。8世紀初,中國唐代十三弦箏傳入日本,先後演變為樂箏(樂箏即中國唐箏 把它叫做日本箏顯然是謬誤)、築箏、俗箏等日本傳統樂器。三者構造基本相同:桐木製長方形音箱面上張弦13根,每根弦用 1柱支撐。弦名從遠至近分別稱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斗、為、巾。琴身筆直。自古將箏比作“龍”,並依此為各部件命名。樂箏又名雅樂箏,曾在宮廷貴族間流行,迄今仍在雅樂的管弦樂合奏曲中使用。樂箏的弦比較粗;定弦按絕對音高,如按壹越調定弦,從一弦至巾弦為:、、a、b、、、、、、、、、。常用的調弦法尚有雙調、大食調、平調、黃鐘調、盤涉調共 6種。築箏又名筑紫箏,16世紀末主要作為歌曲伴奏樂器,現已趨於消亡。俗箏始於17世紀,盲人八橋檢校(1614~1685)在江戶(東京)習得筑紫流箏曲后,到京都將其改編增補,並作箏組歌、分段曲等,因而成為俗箏及日本箏其箏曲的創始人。箏的傳統演奏方法是右手拇、食、中指套上義甲彈撥,左手按弦。1921年宮城道雄創製17弦箏,已被廣泛採用。俗箏演奏的箏曲多為聲樂曲,也有據傳為八橋檢校所作的《六段》等器樂曲。宮城道雄創作的箏與尺八的二重奏曲《春之海》,成為現代名曲。20世紀60年代后,三木稔等作曲家為俗箏創作了為數眾多的箏曲。
古箏[彈撥樂器]
古箏分四組。倍高音1,高音12356,中音12356(do re mi sol la),低音12356和倍低音12356。
當樂曲出現4(fa)或7(si)音時,只能依靠左手在箏碼左側的弦段上用力按壓3弦或6弦,使其增加張力獲得。具體4音的奏法是先在距離箏碼約1分米處用力按壓3弦,然後用右手彈奏這根弦,即可奏出4音來。同樣,在演奏7音時,也用左手在箏碼左側按壓6音弦即可。
箏常用於獨奏、重奏、器樂合奏和歌舞、戲曲、曲藝的伴奏,因音域寬廣,音色優美動聽,被稱為“眾樂之王”,亦稱為“東方鋼琴”。
學習古箏演奏,音準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初學者一方面需要接受嚴格的聽覺訓練,能唱准、聽准各種調的五聲音階及七聲音階,同時還需要努力學會古箏的調音方法,逐步做到能自己調音並且準確。這裡試以S型二十一弦古箏定調五聲音階為例:
(一)、依照弦序找出第八根有顏色的弦,運用標準發音器,小字一組a1音作為標準音,通過扳手和弦軸把音調準,此音也就是簡譜D調中的5音。也可通過箏碼向前岳山方向移動使音升高,箏碼向相反方向移動使音降低來調準弦音。但移位時,琴碼要避免直接與面板磨擦,否則會造成碼腳不穩,反而影響音準。
(二)、依照弦序在十三根有顏色的弦上定出與a1同名的八度和音——a音,此音也就是簡譜D調中的5音。
(三)、從5音唱上行四度音1,依照弦序在第十一根弦上定出d1音,此音也就是簡譜D調中的1音。
(四)、依照弦序在第十根弦上定出5音的上行五度音2,此音也就是簡譜D調中的2音。
(五)、依照弦序在第十二根弦上定出5音的上行二度音6,此音也就是簡譜D調中的6音。
(六)、依照弦序在第九根弦上定出6音的上行五度音3,此音也就是簡譜D調中的3音。
(七)、反覆唱准、聽准五聲音階“5 6 1 2 3 5”或“5 3 2 1 6 5”,調準各音程之間的音程關係。
(八)、用八度循環調弦法,調出D調五聲音階高音組、低音組及倍低音組各弦音。
古箏[彈撥樂器]
托
演奏時大指向外撥弦,即向低音的方向撥弦。撥弦角度以向斜下方用力為宜。且忌大指的第一關節和第二關節彎曲向斜上方用力“扣”弦。托的動作,是通過肩臂手及假指甲自然巧妙而協調一致的運動。彈奏的手指小關節不彎曲,·以大指的根部為基點,自然用力。向斜下方撥弦。
連續托指稱為“連托”。可以用指不離弦連續托指的方法,也可用跳彈(每彈完一音手指起來再彈)的方法,前者聲音連貫,後者聲音結實且有助於指力的訓練。托是箏演奏法中的基本指法,它用於單音或音階旋律下行的演奏,在“重勾劈托”以及下行“歷音”等指法中也要用到托的撥弦方法。
劈
演奏時大指向里撥弦,指的是向高音的方向撥弦。劈的動作仍以大指連接手掌根部的關節為基點,略偏斜上方角度撥弦。劈是托的反向指法。它常與託交替使用或連續交替使用。在旋律中,音值較短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同度音依次出現時,經常採用劈托的交替指法。一般是先托后劈。它還運用在順弦序連續上行音的撥奏中也常配合中指食指的演奏。“重勾劈托”或“母指搖”中均包含著劈的指法。
抹
演奏時食指向里撥弦。抹常用於配合大指或大中二指的演奏,也用單音或上行音階的撥弦。“食指搖”和“三勾輪抹”指法中都包含有抹的指法。
抹單獨使用時,常用大關節向斜下方撥弦。它與其他手指配合撥弦時,由於速度和手形的限制,則採用小關節(第二、三關節)彎曲略斜上方撥弦。採用這種方法時,應注意音色的統一和觸弦的靈活。
挑
演奏時食指向外撥弦。食指向外撥弦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大指依附在食指第一關節上,藉助大指的輔助力量,以腕帶指進行撥弦﹔另一種是食指依靠助力量,以腕帶指進行撥弦﹔另一種是食指依靠自已第一、第二關節的撥動,以臂帶指進行撥弦。這兩種方法都要求中、名、小三指呈自然放鬆而略有收縮的狀態。
挑常用於單個音的演奏或下行音階旋律的演奏﹔也常用於與大指配合或與大中二指相互配合的演奏。這些綜合指法中如“歷音”“反小撮”及“反重撮”中都包含有挑的撥弦指法。
勾
演奏時中指向里撥弦。中指向里撥弦的動作,以中指指根第三關節為動點,帶動全指向里略成斜下方的運動。應注意第一、第二關節不彎曲,呈自然放鬆狀態,同時在放鬆中蘊藏著一定的力量。就是以放鬆為基礎,並保持一定的力進行彈奏。勾的觸弦角度,應始終立足於彈弦,而不是像勾子一樣勾弦。只有用斜下方的彈弦,才能取得良好的音色和音質。
勾常用於與大指的相互配合撥弦,也常用於與大指和食指的相互配合撥弦;有時也用於音或上行音階旋律進行的。在一些綜合指法如“撮”“重撮”“重勾劈托”以及“三勾輪抹”中都包含有勾的撥弦指法。勾在箏曲中像托一樣,廣泛地加以使用,它是箏曲中僅次於托的一種常用指法。
剔
演奏時中指向外撥弦。剔不單獨使用,剔常用在與大指相配合的綜合指法“反撮”“剔撮”“反重撮”中,也用於右手“掃弦”“剔挑”等綜合指法中。
打
演奏時無名指向里撥弦。打常用於琶音或分解和弦的演奏。由於無名指一般不戴假甲,將個別音用無名指的打來撥奏,以取得柔和的色對比和綿緩的音響效果。另外,在一些和弦的演奏中也包含著無名指向里撥弦的“打”的指法。
還有一種改進的指法,即用戴指甲的無名指代替中指撥弦的方法,中指從演奏八度底半的位置上挪出來,用在大指與無名指所演奏的八度內其他音的撥奏上。這種改進的指法,使得八度內不僅有食指的抹、還增加了中指的勾剔。
打用於琶音的指法順序是:由低到高用“打勾抹托”,由高到低用“托抹勾打”。
摘
演奏時無名指向外撥。
按音
每一根弦除本音外,還可用左手在琴馬左例壓弦的辦法按出高小三度範圍以內的各個音。低音區琴既長又粗,按音比較費勁,勉強可以按出高二度的音。一弦箏各弦音位以五聲音階排列,以D調為其基本調。七聲音階的“fa”和“si”兩音是在“mi”和“la”兩弦上通過按弦而得。由於箏曲是由五聲音階排列定弦,因而形成箏曲“以韻補聲”的旋律特點。即通過左手按弦的奏法,彈出本弦發音之外的音,特別是五聲音階以外的音。這種“以韻補聲”手法所形成的旋律特點有兩種傾向,一是色彩性、裝飾性的,即不具有調式、調性的轉換意義,這個特點在山東、河南及部分客家箏曲中較明顯﹔二是功能性的,即有調式、調性轉換的意義,主要表現在潮州箏曲中,即通過“以韻補聲”的手法使樂曲可得到輕三六、重三六、活五等各種調式的變化。
箏曲中的同度雙音是將其中一個音在另一根弦上用按音的辦法得到的。兩個音的音高,一個是固定的,一個是滑動的,結合在一起有著箏那特殊的略帶顫動的音響。
吟音
是將本位音往不確定的上方音交替滑動,一般的吟音由演奏者自己掌握。
滑音
中音區以上的各個音,凡小三度範圍以內的上、下滑音、回滑音都極為常用。
顫音
是指兩個音迅速交替奏出的效果,在箏上可用一個手指、兩個手指或雙手交替演奏。顫音有明確的點子、肯定的音高,它與來回滑動無明確音高的吟音是不同的。
煞音
右手撥弦出音后,左手立即按住琴弦,把餘音止住。
扣弦
手作搖指或單彈,左手同時將拇指緊扣琴弦作左右移動發出由低而高或由高而低的啞聲。
常用左手手指浮按弦長1/2處所發出的自然泛音。
代表人物 | 代表作品 |
婁樹華 | 《漁舟唱晚》 |
十大古曲 | 《高山流水》 |
羅九香 | 《出水蓮》 |
陸修棠、王巽之 | 《林沖夜奔》 |
焦金海 | 《侗族舞曲》 |
十大古曲 | 《漢宮秋月》 |
范上娥、格桑達吉 | 《雪山春曉》 |
十大套曲 | 《寒鴉戲水》 |
曲雲 | 《香山射鼓》 |
王昌元 | 《戰颱風》 |
趙曼琴 | 《井岡山上太陽紅》 |
中國音樂學院 | 王中山、林玲 |
---|---|
中央音樂學院 | 吉煒、周望、李萌 |
上海音樂學院 | 王蔚 |
西安音樂學院 | 樊藝鳳 |
武漢音樂學院 | 高雁 |
瀋陽音樂學院 | 楊娜妮 |
四川音樂學院 | 江澹曦 |
南京藝術學院 | 閻愛華 |
上海民族樂團 | 羅小慈 |
古箏使用的場合最佳溫度為20℃,最佳濕度為50%。一般情況下,溫度保持在16-28℃、濕度在50~70%之間的空間內使用古箏對樂器振動和發音都較有利。
古箏在使用時應輕拿輕放,避免碰撞或劇烈震動。
古箏應置於乾燥、陰涼通風處,避免潮濕、雨淋和陽光直接曝晒(北方地區冬季不能靠近散熱的暖氣片,以免曝烈或變形),不要放在廚房內或容易接觸油煙的地方,油煙的吸附會直接影響樂器音色。
古箏使用后可用干軟布拭抹去琴弦上的汗漬等,以防琴弦生鏽。不用時最好用箏罩罩上,以減少灰塵、光線或潮濕空氣等對古箏侵蝕。
古箏應經常使用,有利於琴弦張力的穩定,琴體經常震動,能促進音色日趨完美。
古箏的音準受溫度、濕度及震動等條件的影響。一旦發現琴的聲音不準應及時調音,否則會影響演奏效果。
定期對古箏進行護理,可用軟毛刷或干軟布等清理擦拭琴體,切不可用水淋洗,特殊情況可向廠方或當地經銷商諮詢。
如短時間不彈箏,也不要將弦子鬆掉或將箏柱下掉,只要防潮、防晒、防灰即可,不可直接放在地上或掛在潮濕的牆上。濕氣較重時,將古箏放入盒內,並在盒內放入乾燥劑。
古箏的高音弦易斷,可購置1—5弦做備用,低音弦一般不易斷。斷了弦要請大人立即補上(鬆了也要換)。
經常把音調準,才能保持音色的純凈。
審美是音樂教育的自然體現,是音樂的本質特徵。在古箏教育中,作品呈現大都是以演奏、欣賞等方式進行的,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與靈活躍動的教學形式,促進了學生們對音樂美的認識、理解與創造的能力。在審美教育的同時恰當地融入思想品德教育,音樂審美體驗的積澱越多,德育就會越發深入人心。古箏音樂一般具有結構的對稱性、旋律的流暢性、節奏的規律性、內容的感情性這些特點,而這正好可以直接刺激學生的感覺器官直至大腦及神經系統的放鬆和興奮,使他們產生創造性的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箏曲音韻典雅含蓄,旋律流暢優美,能表達許多層面的東西,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凈化心靈,陶冶情操。
古箏音樂在古代就得到廣泛的應用,深受各階層人士的歡迎與喜愛,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藝術,其娛樂性表現得比較突出。彈箏者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特別是文人把古箏藝術融入詩詞歌賦中,對他們的創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民間,箏樂出現在職業藝妓的表演中,在大眾娛樂場所、酒樓、歌館進行,聽眾廣泛,也更具娛樂性。現代社會,很多大型的文藝演出上,經常會出現不同形式的古箏演奏,深受大眾的喜愛。許多人學習古箏就是因為喜歡它的音色和彈奏時優雅的感覺,把從在古箏學習中得到的知識和無形中獲得的修養,運用到生活中去,使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在各種古箏音樂的創作中,作者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在作品中表現出對人類社會生活的見解和價值判斷,學生在欣賞時就會感知到作品中表達出來的人生理想、藝術追求、價值判斷、倫理態度等。一些優秀的作曲家在創作時,不僅是用聲音來抒發一種情感,而且能夠通過情感的抒發和邏輯發展來表達一種哲理,這同時也是音樂作品的意蘊。這些意蘊要靠教師的適時點撥才能完成,古箏音樂教育就是把那些高度發展的社會理性轉化為生動、直觀的感性形式,將其蘊含的政治思想內容、倫理道德內涵,滲透在提高學生音樂審美感受的教育之中,使學生在接受音樂教育的同時,心靈得以凈化,道德情操得以升華,完善人格,達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由於歷史的關係和物質社會人們對利益追逐的執著,我們已經漸漸地淡漠了保護傳統文化、傳承傳統文化、繁衍傳統文化的意識。古箏藝術在社會上的發展很迅速,許多中小學還設立了古箏興趣小組等,開闢了傳統文化進入中小學校的道路,成為了學生素質教育的一部分。許多古箏的社會培訓,上至中老年人,下至幼兒,都可以通過古箏培訓增強對傳統文化的了解,進而增加了傳統文化的人氣,提高音樂素質。弘揚民族音樂,也能使年輕一代了解、熟悉、熱愛本民族的文化音樂傳統,達到音樂教育的社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