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預警

經濟預警

預警從性質上可分為經濟預警與非經濟預警(社會預警、軍事預警等) , 從範圍上可分為宏觀預警與微觀預警, 從時間上可分為短期預警與長期預警, 從預警的產生髮展歷史看, 短期的宏觀經濟的預警在理論與方法上都相對成熟一些。因此, 當我們進行監測預警分析時, 自然應首先了解有關宏觀經濟監測預警的基礎理論與基本方法。這裡首先對宏觀經濟監測預警的基礎理論作簡要介紹(由於從廣義上講, 監測是預警的一個環節, 因此, 我們以下簡稱宏觀經濟監測預警為經濟預警)。可以從各自不同的監測手段經濟分析和預警。

產生背景


無論是宏觀活動還是微觀活動, 其過程不外是由這樣三個環節循環組成: 目標——手段——結果→目標——手段——結果→……。其中, 目標環節是信息的加工處理階段, 包括歷史資料的分析, 當前情況的監測、未來變化的預測、行動計劃的制訂等; 手段環節是目標的實施階段, 包括實施決策、即時調節、免疫操作、防範控制、維持秩序等; 結果環節是目標與手段相互校驗、相互適應的階段, 為下一輪循環的運行提供現實基礎。在上述過程中, 預測自然是極為必要的階段。因此, 凡事預則立。不言而喻, 預測既是社會的需要, 也是人類的本性。
經濟預警在英文中是Economic Early Warning。從詞語上講, 經濟預警一詞是仿照了軍事預警。如在軍事技術裝備中, 有預警飛機、預警雷達等。雖然, 經濟預警的思想產生於19世紀末與20 世紀初, 如法國學者在1888 年巴黎統計學會上, 對經濟進行氣象式研究, 用不同顏色描述經濟運行狀態。法國政府在191.年設置常設的經濟恐慌委員會, 以及美國學者1909 年開始編製經濟活動指數, 1919 年開始定期發布“美國一般商情指數”(哈佛指數)。但是, 從嚴格系統意義上講, 經濟預警的正式產生應該定在20 世紀30 年代所發生的資本主義第一次全面深刻的經濟危機之後。因為也只是從這個時候起, 西方經濟學家才開始普遍承認資本主義也有大危機, 資本主義經濟也會產生警情。這裡我們要特別注意經濟預警與景氣分析(Boom or Prosperity Analysis)、經濟循環研究(Economic Cycle Research) 及經濟晴雨表(Economic Barometer) 之間的聯繫與區別。其聯繫在於兩者都屬於預測範圍, 前者是在後者基礎上的發展, 後者產生於19 世紀末與20 世紀初。其區別在於經濟預警比後者所有概念均更加鮮明。前者不是一般情況的預測, 而是特殊情況的預測; 不是一般的預報, 而是含有參與性的預報; 不是從正面分析, 而是從反面分析。也可以說, 經濟預警屬於經濟突變論的範圍。因此, 我們把經濟預警的產生髮展時期推至20 世紀30 年代至50 年代, 至於經濟預警在我國的產生時期, 可以大體定在改革開放之後的80 年代初期, 其發展時期可以定在80 年代中期以後。

預警歷史


西方

A.早期(1880—1930)
經濟監測預警系統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期。1888年, 在巴黎統計學會上就出現了以不同色彩作為對經濟狀態進行評價的論文。法國經濟學家福里利在其“社會和經濟氣象研究”的論文中, 以黑、灰、淡紅和大紅幾種顏色, 測定法國1877—1887 年的經濟波動。
作為反映宏觀經濟動向的“晴雨計”, 西方經濟學界公認還是從美國開始的。1909年, 由美國經濟統計學家巴布森創辦的巴布森統計公司, 就在其刊物上發表了關於美國宏觀經濟狀態的第一個指示器——巴布森“經濟活動指數”。191.年從事景氣監測的美國布魯克達爾經濟研究所, 也編製併發布了涉及股票市場、一般商品市場和貨幣等方面的景氣指標。
這一時期對後世影響最大的還是美國哈佛大學由珀森斯教授領導下的景氣監測研究。
1915 年, 他曾編製過“經濟晴雨表”, 試圖對經濟波動進行定量刻畫。1917 年, 哈佛大學設立了從事景氣監測的“經濟調查委員會”, 由珀森斯主持了更為系統的分析研究工作。編製了“美國一般商情指數”(即哈佛指數) , 並從1919 年起在《經濟統計評論》上定期發布。“一般商情指數”在綜合13 個經濟指標信息的基礎上, 根據在變動上的時間差異關係分別編製為投機指數(A曲線)、生產量及物價指數(B曲線) 和金融指數(C曲線)。
B.中期(1930—1960)
一般認為, 真正對今天各國景氣監測系統有重大直接影響的研究是從30 年代後期開始的。從30 年代中期到50 年代, 是監測預警系統發展的第二階段, 即其改進、發展並開始進入實際應用的時期。
在哈佛指數預測20 年代末期大危機失敗以後, 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ational Burau of Economic Researeh, 縮寫為NBER) , 繼續了景氣監測的研究。1937 年, 美國經濟在剛經歷了一次特大危機之後又陷入一場衰退之中。這時, 全國經濟研究所首腦密契爾應美國財政部長的要求, 進行了利用經濟指標判斷衰退結束的轉折時間的研究, 提出了經濟波動是一個在宏觀經濟系統中各部門逐步“擴散”的過程, 因此各部門經濟波動在時間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
宏觀經濟監測預警系統的重大進展是在戰後50 年代取得的。1950 年, 全國經濟研究所的經濟統計學家穆爾, 主持了在30 年代監測指標體系基礎上進行新的景氣監測系統的建立工作。這個系統由先行、同步和滯后三類指數構成, 以宏觀經濟綜合狀態為測度對象, 採用了新的多指標信息綜合方法——擴散指數(Diffusion Index, 縮寫DI)。
C.近期(1960—現在)
自60年代起, 景氣監測系統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961年, 美國商務部正式將NBER 景氣監測系統的輸出信息在其刊物《經濟循環發展》上逐月發表, 以數據和圖表兩種形式提供宏觀景氣動向的信號。至此, 宏觀經濟監測預警系統已從民間研究走向官方實際應用的階段。
a.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的首席經濟統計學家希斯金, 於60年代提出了綜合指數法(Composite Index, 縮寫為CI) , 用於綜合多指標信息。合成指數本質上是一種多個指標的加權平均
b.具有評價功能的預警信號指數的出現。1965年, 法國政府為配合第四個五年計劃制定了“景氣政策信號制度”, 藉助不同的信號燈顏色, 對宏觀經濟狀態作出簡明、直觀的評價。
1968 年, 日本經濟企劃廳在其經濟白皮書中發布了“日本景氣警告指數”, 對正處於高速增長階段的日本經濟分別以紅、黃、藍等顏色給出評價。1970 年, 聯邦德國也由國會專家委員會編製了類似的警告指數。
c.監測預警系統信息源的拓寬——預期調查方法的引入。預期調查是二次大戰后出現的一種新的信息採集方法。主要是由聯邦德國IF 經濟研究所等機構開發出來的。該方法的廠商和消費者為調查對象, 採用問卷方式收集調查對象關於景氣變動的判斷, 最後以擴散指數法進行調查信息綜合。美國在70 年代開始將預期調查信息納入監測預警系統, 專門設置了以預期調查信息編製的產品訂單、利潤、銷售、物價等的擴散指數。
d.監測預警系統研究出現國際化趨勢, 這一方面表現為國際性監測預警系統的出現; 另一方面, 則是由工業化國家向發展中國家的擴展。1979 年, 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與美國的國防經濟循環研究中心合作, 建立了一個“國際經濟指標系統”(IEI) 用以監測西方主要工業國家的景氣變動。1978 年, 擁有西方20 多個工業國家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通過決議建立了應用先行指標系統監測成員國經濟動向的機構。

中國

社會主義宏觀經濟在其運行中, 由於各種自然的與社會的原因, 不時地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警情”, 即宏觀經濟運行嚴重受阻, 經濟增長速度下降到了最低必要的水平(甚至出現負增長) , 經濟增長質量即經濟社會效益低於最低必要的標準。為了避免我國宏觀經濟運行出現重大險情, 我國經濟理論工作者與實際工作者展開了對宏觀經濟警情的研究, 即宏觀經濟預警研究。
我國宏觀經濟預警研究, 以萌芽時期算起已經有近30 年。下面列表介紹我國宏觀經濟預警研究的歷史概況。(見下表)
研究階段起止時間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主要特點
空白期1952-1959年即“一五”時期和大躍進時期1.高速度 2.有計劃比例 3.平衡定性1.強調高速度 2.強調超計劃、高指標 3.否定“警情”
萌芽期1960-1965年即三年困難時期與恢復 調整時期1.波浪式高速度 2.綜合平衡 3.平衡與不平衡1.強調持久發展 2.承認經濟發展有不平衡現象 3.承認經濟發展有暫時的“低潮” 4.強調平衡及各種比例
夭折期1966-1976年 即十年動亂時期1.抓革命、促生產 2.高速度定性1.強調政治掛帥 2.不研究經濟發展的起伏 3.只要革命抓好了,生產慢點也可以 4.承認政治生活中有“警情” 5.承認政治鬥爭有周期性
潛伏期1977-1978年 即改革前期1.持續高速度 2.綜合平衡 3.按比例 4.現代化定性 平衡表1.綜合平衡是高速度發展的條件 2.強調合理的經濟比例 3.承認經濟發展會出現“警情”、“潛在危險”
再生期1979-1980年即 改革開始階段1.速度與比例 2.改革與發展 3.綜合平衡 4.經濟發展起落定性 平衡表 投入產出表1.強調比例及合理的經濟結構 2.改革可以促進經濟發展 3.要科學計劃,要有預測觀點 4.經濟發展速度不能持續 5.要避免經濟發展的“大起大落”
生根期1981-1985年即 改革發育階段1.國民經濟良性循環與惡性循環 2.經濟發展戰略 3.短期增長與長期增長 4.增長質量即效益 5.經濟運行機制 6.經濟成長定性 平衡表 投入產出表 經濟計量模型 優化理論 控制論 系統論1.承認國民經濟既有良性循環又有惡性循環 2.指出惡性循環及良性循環的“標誌” 3.強調經濟發展既不能過慢也不能過熱 4.要對經濟作預測、預報 5.對某些經濟變數變化要研究 其是否有“警界線”,例如 儲蓄是否是“籠中虎”等。
生長期1986年以後即 深化改革階段1.經濟發展波動及周期 2.經濟預警、監測 3.經濟調節與控制 4.穩定增長 5.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定性 平衡表 投入產出表 經濟計量模型 突變論 非平衡系統論1.對經濟發展要監測 2.提出預警概念 3.允許經濟發展有波動、有周期 4.開發國民經濟預期系統
時期和大躍進時期
2.有計劃比例
3.平衡
2.強調超計劃、高指標
3.否定“警情”
自然災害時期與恢復
調整時期
2.綜合平衡
3.平衡與不平衡
2.承認經濟發展有不平衡現象
3.承認經濟發展有暫時的“低潮”
4.強調平衡及各種比例
即十年動亂時期
2.高速度
2.不研究經濟發展的起伏
3.只要革命抓好了,生產慢點也可以
4.承認政治生活中有“警情”
5.承認政治鬥爭有周期性
即改革前期
2.綜合平衡
3.按比例
4.現代化
平衡表
2.強調合理的經濟比例
3.承認經濟發展會出現
“警情”、“潛在危險”
改革開始階段
2.改革與發展
3.綜合平衡
4.經濟發展起落
平衡表
投入產出表
2.改革可以促進經濟發展
3.要科學計劃,要有預測觀點
4.經濟發展速度不能持續
5.要避免經濟發展的“大起大落”
改革發育階段
3.短期增長與長期增長
4.增長質量即效益
5.經濟運行機制
6.經濟成長
平衡表
投入產出表
經濟計量模型
優化理論
控制論
系統論
2.指出惡性循環及良性循環的“標誌”
3.強調經濟發展既不能過慢也不能過熱
4.要對經濟作預測、預報
5.對某些經濟變數變化要研究
其是否有“警界線”,例如
儲蓄是否是“籠中虎”等。
深化改革階段
2.經濟預警、監測
3.經濟調節與控制
4.穩定增長
5.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平衡表
投入產出表
經濟計量模型
突變論
非平衡系統論
2.提出預警概念
3.允許經濟發展有波動、有周期
4.開發國民經濟預期系統
我國宏觀經濟預警研究是以國民經濟運行出現重大問題為實際背景, 為滿足經濟體制改革及經濟發展需要而進行的。由上面的歷史簡介可以看到, 宏觀經濟預警研究主要是在近幾年展開的(多數研究成果還沒有公開發表) , 尤其是當1984 年出現投資失控、消費膨脹等問題后, 我國加快了對國民經濟運行進行監控、提前報警的研究。國家級的研究最早是由國家經委委託吉林大學系統工程研究所進行, 其研究的初步報告是“我國經濟循環的測定和預預”於1987 年3 月通過專家鑒定, 全國範圍內第一次宏觀經濟預警研究討論會由國家統計局委託東北財經大學, 以“全國青年統計科學討論會”為名於1987 年9 月召開; 研究規模較大的還有國家科委中國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1987 年4 月研製的“我國宏觀經濟增長波動的動態分析宏觀調節問題探討”報告, 1991 年由中國人民大學原計劃方法教研室研製的宏觀經濟預警成果, 1993 年國家統計局等單位(卡斯特評價中心) 研製的景氣分析成果, 等等。此外, 還有許多理論工作者個別進行的研究, 例如早在1981 年桂世祚就公開提出利用西方景氣預測即預警方法對我國經濟發展動向進行監則預報。

預警理論


正如經濟預測尚沒有成熟的理論一樣, 經濟預警也沒有成熟的統一的理論。不同地區, 以至同一地區的不同學者看法各異。
經濟預警從邏輯上講應包括這樣幾個階段: 明確警義, 尋找警源, 分析警兆並預報警度。
這裡明確警義是大前提, 是監測預警研究的基礎, 而尋找警源, 分析警兆屬於對警情的因素分析及定量分析, 預報警度則是預警目標所在。以上預警邏輯實質上很簡單, 它是果→因→果分析的具體化。
A.明確警義(或確定警情)
明確警義也就是明確監測預警的對象。所謂警義是指警的含義, 從警義可以從兩個方面考察。一是警素, 一是警度。所謂警素是指構成警情的指標是什麼, 所謂警度是指警情的程度。
經濟警素不同於自然預警的警素。在自然預警中, 一般可以用單指標測度。例如, 水災的警素是降雨, 火災的警素是火勢, 地震的警素是震波等。在經濟預警中, 警素難以用單指標刻劃。僅用GN P 或人均GN P 增長是不夠的。必須考慮經濟內部結構、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就業、通貨膨脹、環境污染等)。因此, 對經濟預警需要深入分析。
目前西方國家所確定的經濟警素有: 非農產業就業量、失業率、GN P、工業生產量、個人收入、工商業銷售等。根據我國國情, 不宜簡單套用這些指標, 我國經濟警素可以考慮由兩部分指標構成: 一類是反映經濟增長數量的, 一類是反映經濟增長質量的。也可代稱為甲類警素與乙類警素。甲類警素可以由對國民經濟起決定作用的“主導”部門經濟指標構成, 不必用反映所有部門的“總量”指標構成。用主導指標不僅操作便利, 而且兼及結構描述。這也說明預警分析與統計要求是有差別的。具體地說, 甲類警素可以用四類警素指標構成。它們是: 農業類警素指標、能源類警素指標、採掘原材料類警素指標、運輸類警素指標。乙類警素擬由六個指標構成, 它們是: 通貸膨脹、環境污染、財政收支、外匯收支、經濟社會發展協調程度、失業率。關於選擇以上警素指標的理由及每類警素指標的具體構成, 我們就不在此細述了。
關於經濟警度, 擬考慮分為五個等級, 即無警警度、輕警警度、中警警度、中警警度、重警警度、區警警度。這五種警度分別與警素指標的數量變化區間相對應。因此, 相應地有無警警限、輕警警限、中警警限、重警警限、區警警限。這裡無警警限的確定最為關鍵。無警警限可以有三種形式: 有下限而無上限, 有上限而無下限, 既有上限又有下限。最後一種形式比較普遍。第一種形式比較適合於具有瓶頸性的基本警素, 如農業類警素等, 第二種形式適合於通貨膨脹之類的警素。
有了警素與警度, 我們就可以對經濟形勢進行警情監測, 為經濟預警提供參照等。
B.尋找警源
警源是警情產生的根源, 是“火種”。從警源的生成機制看, 警源可以分為三種: 一種是來自自然因素的警源, 即自然警源; 一種是由國外輸入的警源, 即外生警源; 一種是來自經濟運行機制內部的警源, 即內生警源。
a.自然警源。包括氣象因子、地質因子、海洋因子、資源因子。這四大類自然因子若發生異常變化就會造成嚴重的自然災害。這些自然災害均會進一步誘發經濟災害, 不僅造成財產損失, 而且會破壞經濟正常運行。
b.外生警源。包括對外經濟關係與非經濟關係發生惡化。如國外貿易保護主義對出口的限制(關稅與非關稅壁壘) , 國際價格的動蕩, 國與國外交關係的突變等, 目前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已達2000 億美元, 按匯率算已佔GN P 的1?4 至1?3, 且三資企業眾多, 因此外生警源的影響不可忽視。據有關資料, 美國經濟的外生警源極為顯著。美國耗費的石油有一半來自外國(每日耗費總量達1800—2000 萬桶)。所以, 佔世界石油產量30%、原油出口55% 的中東石油市場一有風吹草動, 美國就坐立不安。柯林頓總統上台後已著手制訂能源增稅計劃。限制石油消費量, 企圖緩解可能因外生警源惡化而引發的經濟警情。
c.內生警源。包括內生分配警源與內生生產警源。前者指由於分配關係不公正、不公平、不公開, 引發一系列主體之間矛盾。包括長期與短期矛盾、產業之間矛盾、區域之間矛盾。例如, 農業生產資料與農產品之間比價不合理, 使農業比較利益過低, 導致農業萎縮; 教科文衛投資增長較慢, 使經濟增長缺乏後勁等等。後者指生產的物質條件、資金條件、勞動力條件及市場條件等由於自然與人為原因惡化, 使生產受到直接影響。以上兩種內生警源往往交織在一起, 廣義地講, 內生警源還應包括經濟體制因素, 但該因素難以量化, 且該因素的一部分影響已反映在其他內生警源之中, 故不作進一步考慮。
C.分析警兆並預報警度
分析警兆是預警過程中的關鍵環節。警兆也叫先導指標。一般, 不同警素對應著不同警兆。當警素髮生異常變化導致警情發生之前, 總有一定的先兆, 這種先兆與警源可以有直接關係, 也可以有間接關係; 可以有明顯關係, 也可以有隱形的未知“黑色”關係。警兆的確定可以從警源入手, 也可以依經驗分析。
警兆又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景氣警兆, 一類是動向警兆。景氣警兆不僅充當警兆, 而且自身直接反映某種景氣程度。如外生警源中國際經濟干擾的擴散, 自然警源的異常擴散等。
在景氣警兆中還可以分為惡性與良性兩類。一般與自然警源相關的警兆是惡性的, 其餘的大多是良性的。至於動向警兆是指這類警兆本身不表示景氣程度, 一般多與價格因素有關, 價格的漲落一般都有兩面性, 難以說明好壞。
確定警兆之後, 需要進一步分析警兆與警素的數量關係, 找出與警素的五種警限相對應的警兆區間, 然後藉助於警兆的警區進行警素的警度預報。
預報警度是預警的目的。警度預報有兩種方法: 一是建立關於警素的普通模型, 先作出預測, 然後根據警限轉化為警度。一是建立關於警素的警度模型, 直接由警兆的警級預測警素的警度。這是一種等級回歸技術。
在預報警度中, 需要注意結合經驗方法、專家方法等, 這樣可提高預警的可靠性。

預警方法


經濟預警的方法依據其機制可以分為: 黑色預警方法, 即根據警素的時間序列波動規律進行直接預警; 黃色預警方法, 即依據警兆進行預警; 紅色預警方法, 即依據警兆以及各種環境社會因素進行估計; 綠色預警方法, 即依警素的生長態勢, 特別是農作物生長的綠色程度(綠色指數) 預測經濟及農業的未來狀況; 白色預警方法, 即在基本掌握警因的條件下用計量技術進行預測。以上五種預警方法, 綠色方法主要藉助於遙感技術, 白色方法目前還處於探索階段。因此, 下面只介紹前三種方法。
A.黑色預警方法
這種預警方法不引入警兆等自變數, 只考察警素指標的時間序列變化規律, 即循環波動特性。例如, 我國農業大體上存在5 年左右的一個循環周期, 工業的循環周期則大體上在3 年左右。根據這種循環波動長度及遞增或遞減特點, 就可以使用或不使用時序模型對警素的走勢進行預測。
各種商業指數、預期合成指數、商業循環指數、經濟擴散指數、經濟波動圖等可以看作是黑色預警方法的應用。
B.黃色預警方法
這種預警方法是最常用的預警方法, 也有人把它稱之為灰色分析。它根據警兆的警級預報警素的警度, 是一種由內因或外因到結果的分析。具體操作可進一步分為三種方式。
a.指數預警系統。即利用警兆的某種反映警級的指數進行預警。由於對應某一個警素往往有若干個警兆指標, 因此就需要對警兆進行綜合。綜合形式有兩種: 一是擴散指數, 一是合成指數。擴散指數的思想產生於本世紀30 年代後期的美國, 其正式提出則在本世紀50 年代。擴散指數是指全部警兆指標個數中處於上升的警兆指標個數所佔的比重。當這一指數大於0.5 時, 表示警兆指標中有半數以上處於上升, 因而預兆警素指標也將上升; 如小於0.5,表示半數以上警兆指標下降, 預兆警素指標也將下降。合成指數是美國商務部於60 年代針對擴散指數不能反映經濟波動幅度, 受隨機干擾較重等缺點而開發的。它的指導思想是編製警兆總指數, 即對所有警兆指標的變動值進行標準化加權綜合處理。合成指數也可稱之為先行指數。根據警兆合成指數的升降我們就可判斷警素的升降。
b.統計預警系統。這種預警方式是對警兆與警素之間的相關關係進行統計處理, 然後根據警兆的警級預測警素的警度。首先對警兆與警素進行時差相關分析, 確定其先導長度、先導強度, 然後依據警兆變動情況, 確定警兆的警級, 結合警兆的重要性進行警級綜合, 最後預報警度。統計預警這種方法與擴散指數和合成指數相比較, 兩者重點有所不同。統計預警強調入選為警兆指標的統計顯著性檢驗, 其綜合方法則不求規範; 而指數預警對入選警兆指標的條件較為寬泛, 其綜合則比較程序化、規範化。
c.模型預警系統。即在指數預警或統計預警方式基礎上對預警的進一步分析, 其實質是建立以警兆為自變數的滯后模型進行回歸預測
C.紅色的預警方法
這是一種環境社會分析方法。其特點是重視定性分析。主要內容是對影響警素變動的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進行全面分析, 然後進行不同時期的對比研究, 最後結合預測者的直覺、經驗及其他有關專家學者的估計進行預警。這種預警方法的效果從實際來看也是良好的。可以認為: 越是深化量的分析, 越要結合質的分析; 只有綜合多種預測方法, 才能做到較為準確的預測。
從國內外預警研究的實踐看, 預警方法的科學使用需要注意這樣幾個問題。第一, 警兆指標體系應隨著不同時期進行調整, 一般每3—5 年局部調整一次。如美國過去的警兆指標中曾含有鐵路貨運量, 日本過去的警兆指標中曾含有外貿入超量指標, 現在皆刪除了。第二警限的確定地區隨條件變化而變化。尤其是無警警限應力求反映客觀實際。第三, 宏觀預警要和區域預警、行業預警相結合; 經濟預警和自然預警相結合; 軟預警與硬預警(技術設備利用) 相結合; 國內預警與國際預警相結合; 複雜預警與簡單預警相結合; 客觀預警與主觀預警(預期、情緒等) 相結合; 短期預警與長期預警相結合; 專家預警與群眾預警相結合。第四, 預警方法必須以預警理論作為指導, 沒有邏輯上合理的理論性假設條件, 任何預警方法及預警模型都不可能得到正確的預警結果。一定要克服把數學方法、國外方法、他人方法照搬過來的做法, 防止片面追求方法的複雜性。
至於預警的時間單位, 一般農業預警宜採用年度預警或半年預警, 非農業預警宜採用季度預警或月度預警,依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