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張鈁的結果 展開
- 通川區發改委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 解放戰爭後期任鄂豫陝綏靖區主任
- 當代作家
張鈁
解放戰爭後期任鄂豫陝綏靖區主任
張鈁(1886年-1966年5月25日),字伯英,號友石;河南省新安縣鐵門鎮人。
幼年念私塾,1902年到陝西;1904年後入陝西陸軍小學堂、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炮科學習,加入中國同盟會。
1909年春畢業后入軍旅,成為陝西新軍中主要領導。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任秦隴復漢軍東路征討大都督。
中華民國成立后,任陝軍第二鎮統制、師長;
1915年,參加護國運動。后回到故里蟄居,任國民黨第20路軍總指揮兼河南代理主席。
抗日戰爭爆發后,任第一戰區預備總指揮,軍事參議院副院長、院長。
解放戰爭後期任鄂豫陝綏靖區主任。后毅然棄暗投明,任全國政協委員,1966年病逝。
張鈁(1886—1966),字伯英,號友石老人;辛亥革命元老、著名愛國人士;河南新安人,少年時期受孫中山先生的影響,棄文從武,立志共和。1907年春,他入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炮兵科學習,1908年加入由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從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畢業后,他被分配到陝西新軍張鳳翔部任職,並與張鳳翔等在西安共謀起義,脫離清軍統轄。之後,他被任命為東路征討大都督,兵出潼關,攻打清兵,屢戰屢勝,名聲大振。
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果實,復辟稱帝,張鈁深為不滿,不予合作,被袁世凱誘捕入獄。及至蔡鍔的護國軍討袁成功,袁世凱垮台,張鈁才被釋放。張鈁出獄后回到陝西,與于右任組織陝西靖國軍,于右任任總司令,張鈁任副總司令。其後一段時間,他蟄居新安故里。20世紀30年代,他出任國民黨第二十路軍總指揮兼任河南省代主席;抗日戰爭爆發,受命任國民黨第一戰區預備總指揮。1938年調任國民黨軍事參議院副院長,後任院長。解放戰爭後期,蔣介石委任張鈁為鄂豫陝綏靖區主任,而當時國民政府已經名存實亡。張鈁環顧時局,決定棄暗投明,1949年底在四川率部起義,此舉對和平解放四川做出了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張鈁被推選為全國政協委員;1951年,應中共中央統戰部邀請,到北京參加統戰部舉辦的學習班,並受到中共中央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同志的接見;毛澤東見到他時,稱他是“中原老軍事家” ;1966年在北京病逝,享年80歲。
時任陝軍第二師師長的張鈁(1913)
1904年入陝西陸軍小學堂,清末畢業於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炮兵科,1908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09年8月畢業后被分配到陝西新軍張鳳翙部任職,任陝西陸軍混成協(即陝西新軍)炮隊排長,旋升為隊官(連長),與新軍中同盟會骨幹錢鼎、黨自新等人在西安創建軍事研究社。此間,張鈁與井勿幕、錢鼎等聯絡哥老會力量,是新軍中革命黨人的主要領導者。
宣統二年(1910)六月初三,與井勿幕、錢鼎等和哥老會首領在西安大慈恩寺歃血結盟,共同反清;1911年夏的四川保路運動給陝西革命黨人以極大鼓舞,10月10日武昌起義的消息傳入陝西,在西安的同盟會員聯合新軍、哥老會準備10月29日起義。因形勢突變,張鈁與錢鼎等又商定提前舉行起義,請張鳳翙任西安起義的總指揮。
張鈁率少數起義軍混入旗人群中潛入禁城,點燃火藥庫,造成混戰局面。在混戰中,一面盡殺清室貴族,一面示意張鳳翙部攻入禁城,獲得起事成功,秦隴復漢軍政府成立,張鈁負責軍令府;不久,秦隴復漢軍副大統領錢鼎在渭南遇難,軍政府任命張鈁為秦隴復漢軍東路征討大都督,經過整頓,補充兵源,增加編製,率部在潼關一帶與清軍激戰。在與清軍相比兵力懸殊、武器裝備又很差的情況下,潼關三失三得,張鈁竭盡全力,率部保衛了陝西的東大門,成為陝西辛亥革命的著名將領。
1912年1月,中華民國建立后,張鈁任陝軍第二鎮統制,11月,所部改編為陝西陸軍第二師,任師長。1914年6月,出任陝南鎮守使;“二次革命”及後來北京政府派兵“圍剿”白朗起義時,張鈁奉命入四川及陝南征剿,持消極態度,為袁世凱所忌,1915年去兵權,調北京任將軍府參軍。
張鈁出任第二十路軍總指揮兼河南省代主席
1918年孫中山發動反對北洋軍閥的護法運動時,張鈁應胡景翼、曹世英等人之邀請回陝,與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先生等組織靖國軍,8月中旬到三原,被推舉為任陝西“靖國軍”副總司令,率軍反抗北洋軍閥及其在陝西代理人的專制統治。
在陝西靖國軍面臨解體的1921年秋,張因父親逝世,返回河南新安服喪。在家鄉期間,他支持當地文化教育事業,創辦張鈁鐵門小學,資助新安縣成立了續修縣誌局,又與友人王廣慶創辦陝縣觀音堂民生煤礦公司,開採觀音堂煤礦,發展地方經濟。
1924年2月,被北京政府任為“略威將軍”;1923年6月,康有為應吳佩孚之邀至洛陽遊覽,吳佩孚請張作陪;1924年冬至1925年春,劉鎮華反對胡景翼督豫,矛盾尖銳。張與胡、劉均有交誼,遂應二人之邀,奔走調停,但未奏效。胡(景翼)、憨(玉琨)戰爭爆發,張又赴前線調處,幾乎罹難。
1925年,應于右任之約,去北京協助馮玉祥同廣東國民政府合作;直魯聯軍進入北京后,搜捕國民黨人,張返豫籌劃策應北伐軍。1927年春,應于右任、馮玉祥邀請抵陝參與策應北伐事宜。同年5月,隨馮玉祥的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到達河南。
1928年秋,南京政府任張鈁為河南省建設廳廳長兼省賑務委員會主席。他據河南實際狀況,提出整治河道、興修水利,設立了水利局,又多方籌措經費,創辦了河南省水利工程專門學校(現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培養水利人才。
蔣馮戰爭時期他參與了策反韓復榘的活動,自此與西北軍分道揚鑣;中原大戰時蔣馮雙方正面打成僵持狀態,西北軍的大刀隊和騎兵師給蔣軍以很大威脅。面對槍炮打不過的西北軍,蔣介石採用銀彈、肉彈齊上的方針。張鈁奉命以河南省政府主席、討逆軍第二十路總指揮的身份瓦解馮玉祥的部隊,剛到孫殿英的部隊就被馮知曉。馮發電要孫把張鈁就地槍決,蔣得知給孫電報,要10萬大洋贖回張鈁。馮再電,給20萬速速槍決張鈁。兩邊抬價,張鈁的腦袋迅速漲到60萬,終究蔣介石錢多,保住了張鈁,而張鈁在馮軍中呼風喚雨,大展手段,拉攏了吉鴻昌、萬選才、劉鎮華各路十萬人馬投蔣,馮玉祥一敗塗地。張鈁的二十路軍一度膨脹到8個師之眾。
1930年8月,蔣介石發表劉峙為河南省主席,張鈁為河南省民政廳廳長,原因是張鈁所部皆是新撫綠林、刀客之類,難以服眾。張鈁把所部改編為陸軍75、76師共6個旅,把這些綠林豪客教育成國家的武裝,他因此被人戲稱為“中原老賊頭”。
1932年,曾經率部5萬駐防潢川參加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和紅軍的“圍剿”,先後任河南全省清鄉督辦、鄂豫皖三省“剿匪”軍中路軍第一縱隊指揮官、豫南特別區撫綏委員會委員長;1933年駐軍洛陽,委派專人搜購唐代墓誌等石刻千餘塊,於1935年在祖居鐵門鎮建成石刻陳列室,為保護祖國文化遺產做出了貢獻。這一時期,張鈁還購買“萬有文庫”、“四部叢刊”、“四部備要”等書籍及一批兒童讀物,捐贈新安、洛陽、南陽等地,設立公共圖書館。
1934年奉命率部到江西,參加對中央蘇區的第五次“圍剿”,任贛粵閩湘鄂“剿共”軍預備軍副司令。1934年冬,任國民黨第七綏靖區司令官,駐兵江西。1935年11月,在國民黨五大上當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
1937年,抗戰爆發,任第十二軍團軍團長,後任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所部被分割使用,成為一個空架子;同年10月,顧祝同在蘇州要他回河南任第一戰區預備軍總司令,組建十個師的中原健兒,經費不成問題,他回河南后處處碰壁,才知道這是解除他兵權的花招,他失望、憤懣,整天吸鴉片、嫖妓,無所事事;然而,就在此時,他與中共領導的鄂豫邊區游擊隊代表就停止內戰、共同抗日問題坦誠談判,並資助游擊隊軍服1000套、銀洋3000元。
1938年日軍進攻武漢,他由雞公山移居西安。這以後他倡辦麟鳳煤礦公司、勉縣民生煤礦公司,又創辦西北中學,致力於興辦教育與實業開發;日軍侵佔河南后,大批難民逃往陝西。張以河南同鄉會會長身份,利用他與陝西政界友人的關係,救濟和安置了大批難民,又解決難民子女及河南大學遷到西安的師生的吃住問題,被河南難民譽為“老鄉長”。
1938年2月,任軍事參議院副議長。1945年5月,當選為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1947年春,任國民政府顧問,被授予陸軍上將軍銜;1948年10月,任徐州“剿共”總司令部政務委員會常務委員;1949年夏去台灣,被任命為豫陝鄂邊區綏靖主任,8月底經廣州到成都;此時,張鈁環顧時局國民黨大勢已去,無可挽回,憂鬱彷徨之後毅然決定棄暗投明,同年12月,策動並參加了國民黨第二十兵團陳克非部在四川郫縣起義。張鈁的這一壯舉,對和平解放四川、保全成都市人民的生命財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成都解放后,張應賀龍邀請,移住成都。
1951年,中共中央統戰部邀請張到北京,任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團結委員會委員,中央文史館副館長。1956年,參加全國人大和政協視察小組赴河南參觀。
晚年的張鈁響應周恩來關於撰寫文史資料的號召,從1960年起,寫出約30萬字的回憶錄,記述了從清朝末年到1949年起義幾十年間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的活動,是研究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珍貴史料。
1966年5月病逝於北京,享年81歲,其回憶錄輯為《風雨漫漫四十年》,於1986年出版。
張鈁,生於河南新安鐵門鎮,1911年10月參與策劃並領導西安起義,打響了辛亥革命“第二槍”;張鈁不僅是一位精於文韜武略、果敢勇猛的戰將,還是一位不斷追求進步的革命者,他曾四處奔走討袁護國,也曾在抗戰時期大開糧庫救濟災民。解放戰爭後期,他毅然率部起義,和人民一道迎來新中國的黎明。
張鈁戎馬一生,後來又做了大官,但是他很少擺官架子,且輕財好義,所到之處對父老鄉親多平易近人;遇有貧苦,慷慨解囊;見到爭執,即予調解。回歸故里,不騎馬,不坐車,見到鄉親,必先問侯;對無力求學者,給予資助。
新安張志平等多人留學日本,都靠張鈁供給;新安縣鐵門鎮小學為張鈁創辦,縣、鎮兩家圖書館各藏《萬有文庫》一部,也為張鈁捐贈。
張鈁紀念館開館儀式
5號展廳是“核心”,記錄的是張鈁在辛亥革命前後的事迹。展廳內,懸掛著張鈁在1913年任陝軍第二師師長時的戎裝照,英姿颯爽、威風凜凜。牆上還有一篇張鈁於1912年寫的《辛亥革命一周年抒懷》:“秦中起義,於今一載。最可慘而不能忘者友人劉粹軒、錢定三……皆磊落光明,有死無降。與當世英雄豪傑再作一番事業,以造福於萬姓慰己死之友,吾無憾矣!”
張鈁先生手書《蘭亭集序》(局部)
張鈁酷愛志石,自號友石主人,常和章太炎、于右任等名人學者交往,一同鑒賞古玩。周濟他人很大方,而自己的用度卻十分節儉,這為他後來創建“千唐志齋”奠定了思想基礎和經濟基礎。
張鈁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期,開始搜集唐代墓誌,全國各地凡有唐代墓誌者,他不惜重金購買,經過近五年的努力,收藏唐代墓誌一千多件,成為首屈一指的收藏大家,“千唐志齋”便是在此基礎上修建起來的。
“千唐志齋”所藏除唐代墓誌一千多件以外,尚有北魏、西晉、五代以及宋、元、明、清志石,上下縱橫一千多年,猶如一部志石歷吏,也稱得上一座獨一無二的墓誌博物館,其中不乏名家高手的墨跡,如唐代武則天執政時期的宰相狄仁傑撰寫的《相州刺史袁公瑜墓誌銘》和趙孟頫書寫的《宜武將軍達魯花赤珊竹公神道碑》等,還有一些無名氏撰寫,志主為勛臣貴戚且史書有傳的珍貴史料,以及足以代表書法流派,從中可以尋繹出唐代書法源流規跡的珍貴文獻,還有被稱為近代書法藝術三絕的章太炎撰文、于右任書丹、吳昌碩篆刻的張鈁父親《張子溫墓誌銘》等,都足以為後人法。
書畫部分中也是珍品琳琅滿目。書有清代王子弘所書行草條幅,北宋米芾所書行草對聯,明代董其昌所書行草橫披,清代孟津王鐸所書行草中堂,劉鏞所書草字條幅,陳鴻壽所書漢隸對聯,邵瑛所書狂草條幅,以及韓東籬、張人傑、靳志、劉承烈、許震等所書的對聯、楹聯、條幅、橫幅、單幅等等,還有蔣介石撰文、賀耀祖書寫的隸體《張母王太夫人壽序》長篇。畫有清代大畫家、號稱“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畫並題詠的風、雨、陰、晴竹枝四態一組屏扇和名為《醒》的竹幅寫竹,有王純謙手指畫的蘭草和題詠,還有漢畫線刻佛經故事與漢武帝夢境浮雕等等。
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唐人墓誌共出土三千五百多件,千唐志齋佔有三分之一還要多,更為可貴的是千唐志齋收藏的書畫中有許多稀世珍寶,如堪稱國寶的武則天造字十九個,狄仁傑的《袁公墓誌銘》是迄今能看到的唯一的狄氏手跡。
千唐志齋收藏的唐代墓誌,為研究唐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對外關係提供了重要資料。同時,這些文獻資料,補充了史書之所缺,其中一些墓誌又為研究書法藝術和書法源流提供了第一手的善本,所有這些都是張鈁先生為祖國做出的重要貢獻。
張鈁[中華民國陸軍上將]
此外,張鈁在開封的舊居尚有三處:1、樂觀街,現開封市草製品廠,原來的建築已被拆除,1948年開封解放初期,中共開封市委就設在這裡;2、開封山貨店街原19號院,現鼓樓新天地;3、曹門裡朝陽衚衕(亦稱火神廟后)路北19號,唯一現存;鐵塔知止亭今日尚存,亭北側立有《知止亭碑記》一方,系張鈁所撰,被列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