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社西湖村

廣東省普寧市佔隴鎮下轄村

西湖村:是廣東省普寧市佔隴鎮西社西湖村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大僑鄉,簡稱:西湖。是西社七個自然村之一,【註:原西社由南門、北門、考寨、老鄉、新鄉、溪東仔、雙溪嘴等自然村組成。南門含同德堂、新興圍(后新厝),北門含埔頭園、灰路腳、新山圍(前新厝),考寨含花柳園,老鄉古稱水湖(牛)溝老鄉、新鄉則稱水湖溝新鄉等】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故鄉水美人勤,令人流連忘返。鄉中水流豐沛,綠樹成蔭,可謂山明水秀,地靈人傑,有俗話“前獵后獵,不如西社馬柵”的典故。如今內外仍稱西社其名。

西湖簡介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故鄉水美人勤,令人流連忘返。故鄉山明水秀,人傑地靈,也許我們先祖正是看中西社水湖溝這塊“寶地”,才從潮陽大布遷移來此定居,繁衍生息,近200年來,已發展為當地盛族。
普寧流傳一句俗語“前臘后臘”唔如西社馬柵。﹝臘為地方方言,即尋找之意﹞。這反映了這裡具有比較獨特的地理條件和優越的生態環境。是的,鄉中有條大溪-西社溪,村民俗稱“后畔溪”流量豐沛,源遠流長。據《潮汕自然地理志》載:發源於大南山望天頂,流徑三坑,什石洋,中間匯益嶺水,過西社,陂頭,六營入練江,河長23.20公里。我村處於河流中段,在下娘宮東側又分出支流----后湖溪,溪從村中穿流而過。既增添我村自然景色,又提高經濟效益。
然而,在舊社會由於人多地少,加上連年災荒、戰亂等原因,部分族親被迫離開家鄉漂泊異國他鄉謀求生路,尋求發展。主要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香港等地。這些族親在異國他鄉也多有建樹,有的為當地宗人謀福祉,有的成為當地社會名流,為故鄉增光。

歷史沿革


西湖村,村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49年11月建立新政權---西湖村人民政府時啟用的。它是以歷史政區西社鄉的“西”字和水湖溝的“湖”字組成。
體制的沿革,明、清兩朝,縣以下無政權建制。縣以下為都,每都10甲,都、甲頭由地方士紳充任,承包該地域內的催糧、拘捕、調解,無俸。清乾隆十年《普寧縣誌》卷之一“疆輿圖”標有西輋和溪東仔,同卷之“鄉寨”條則記載“水湖溝”,與西輋、溪東仔同屬滅水都,時溪東仔設“鄉約所”,但非政府建制可能是近鄰約定集會的場所(全縣10個)。1912年民國初肇,政權仍為省、縣兩級,村或聯村設保正1至2人,負責催收田賦、供軍餉民事調解等。民國10年(1921年)普寧縣始設區、鄉,全縣分9個區162個鄉。時水湖溝老鄉隸屬於“普寧縣第5區西社鄉”。鄉設“團局”。大革命時期的1925年起成立區、鄉農會,“西社鄉農民協會”設於下娘宮,區農會主席黃昌盛兼任西社鄉農會主席,副主席黃立朝(名乙品,西社水湖溝老鄉人,1926年逝世)。從1921年起,西社鄉轄南門(包括新興圍),北門(包括新東圍)水湖溝老鄉,水湖溝新鄉,考寨(包括花柳園),溪東仔,雙溪嘴。民國23年(1934年)起全國實行保甲制度。一般是每保10甲,每甲10戶,但有很大的伸縮性,時西社鄉編為9個保,保設保長一人負責催收田賦(地稅谷和田畝錢)供兵員(派兵,催收壯丁錢),和民事調解等。但保以下由房系指定“糧帶”,負責該房系“皇糧科派”,實際是為保長服務。時西社鄉9個保,即南門包雙溪嘴4個保,因雙溪嘴只有81戶不夠一個保編製,便合南門寨內北四條巷為一個保,但歷任保長均是南門人。該村的新興圍和井仔為1保,其餘斯、聲祖及“同德堂”為2個保。水湖溝老鄉,水湖溝新鄉,考寨(含花柳園),溪東仔各1個保。最大為水湖溝老鄉232戶,最小的是新鄉100戶。民國27年(1938年)1月至民國34年(1945年)10月西社和入橫鄉,1945年11月又擴為四維鄉。但保田制度不變。從1938年1月至1949年解放時,西社歷史政區9個保便設立“聯保辦事處”,設主任和財政部,但有時又稱“自治會”。1949年5月普寧初解放,五區武政工作隊在興文中學召開全五區士官大會,宣布廢除鄉、保長職務,成立新的“四維鄉人民政府”,鄉長正王仰唐(隴頭后樓人)副黃接香(西社新鄉人)。但從8月份開始,先後又有國民黨的喻奇英、台灣新軍、胡璉等國民黨軍竄擾普寧,尤其9月份起胡璉兵丁勒糧時,“老保長”都避了,此時西社又有幾個“官癮”特大地自薦起來充當“前面撞胸,後面捶背”的鄉、保長來,(因此時鄉民都逃難到外地,國民黨軍隊向這些鄉、保長要兵、要糧,故這些鄉、保長成了“風箱老鼠”)解放后土改期間,這些人多數被批判洗臉擦黑。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解放后,1949年11月由南五區政府和四維鄉人民政府主持西社各村的建政工作,西社南門取名“西南”,北門取名“新北”,水湖溝老鄉取名“西湖”,新鄉和考寨取名“新考”,溪東仔取名“溪東”,雙溪嘴取名“雙溪”,各村成立村人民政府,1950年12月22日土地改革開始,西社土改工作隊首任隊長盧孝善(潮陽人),各村農民協會取代村政權。1952年3月成立“普寧縣第六區西社鄉農民”,領導各村農會。1952年11月成立“普寧縣西社鄉人民政府”,轄西南、新北、西湖、新考、溪東、雙溪6個自然村。1956年7月改稱“西社鄉人民委員會”。1957年1月西社鄉合入“南城鄉”,但各村為“農業生產合作社”,從低級到高級,1958年西社原全鄉合併為“軍埠鄉燎原農業生產合作社”,各村為“聯隊”,1958年10月人民公社會運動,政社合一,西社稱“超美人民公社109戰鬥團”,村為聯隊。1961年3月體制下放,西社分為西南、新北、西湖、新考、新鄉、溪東,雙溪7個生產大隊。1963年2月7個生產大隊合併為“西社生產大隊”(各村為聯隊)。1983年12月公社體制改為區,區屬縣派出機構,西社又恢復為一級鄉政權“普寧縣西社鄉政府”下轄7個村民委員會。1987年區改鎮,3月又改稱“西社村民委員會”,村一級為“經濟聯合社”。1991年4月村委會下移,西社改稱為“西社管理區”下轄7個村民委員會。因各村又稱“經濟聯合社”獨立核算,由於西社7個村屬歷史政區,2000年在取消管理區建制后,保留了“中共西社總支委員會”,各村的名稱一律冠上“西社”,即西社西南村、西社新北村、西社西湖村、西社新考村、西社新鄉村、西社溪東村、西社雙溪村,村為村民委員會,如“西社西湖村民委員會”。

地理環境


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占隴鎮西社西湖村---廣東潮汕(國外稱潮州),在廣汕公路西至廣州400公里,東至汕頭50公里。今稱國道G324線603-604公里國道兩側。

村民委員會


占隴路段廣汕公路國道D324線旁.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文化


水湖溝

水湖溝,歷史上是普寧縣戎水都一個自然村,為何取名“水湖溝”?是何時、何人所置未考,據民間傳說,水湖溝分出新鄉已有400多年歷史,若以此推算,那該是明朝嘉慶至萬曆(公元1522-1619)年間吧。但做為老寨的老鄉,置村則應在此之前。清乾隆十年《普寧縣誌》繼承明史,在卷一“鄉寨”條中已有水湖溝記載,是滅水都195個鄉寨之一。
水湖溝是何姓氏創始未見歷史記載,只能根據民間傳說和部分遺址進行分析探討。按傳說,最先可能是魏、蔡,然後才是尤、林、黃,或者是蔡、尤同一時期。現村西北有“魏厝埔”,此埔究竟是先民居住遺址還是只做死人葬地已分不清,也無從考證,但已魏姓冠名不變,說明魏姓有密切關係。又尤姓原在寨內西南角有一口水井,傳說對尤不利,如尤與油同音,油屬液體水質,天天被汲取,數量有一定限度,發展受限制,故他遷。只有部分移居新鄉仍姓尤。林氏在水湖溝曾盛極一時,曾有過“十八擔書囊”(18人教書)和“十八支飯犁”(借用犁7音,撈飯用具),反映了該姓氏文化層次較高和有18家殷富吃乾飯的經濟基礎。也說明水湖溝這地方的自然條件有一定的優越性,故元安祖“擇地而居”才舉家遷移來此定居,繁衍生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增多,元安祖派下茂順公又有“九子二十九孫”之稱,經濟也大大超過林氏,於是林氏便大部分遷移到惠來縣葵潭,只有部分留居新鄉。
水湖溝老鄉和新鄉的蔡、尤、林三姓兩村相同,近代還有一些證據可考。如民國初年在新鄉寨內西北角有一公室被稱為“寨眾間”,裡面有很多“神主牌”每逢舊節日,老鄉和新鄉的蔡、尤、林姓或其繼承者都到哪裡祭拜;其次是蔡、尤林三姓在新鄉分別以繼承或改姓合入棉山系,尤姓繼承棉山系“文”字輩之一房改姓黃,蔡、林二姓則合入棉山祖華軒系,但這些時間應是在清代。林姓改黃今仍有清墓一座為證,該墓在今雙溪嘴園“跳石埔”碑原刻“祖考袍忠林公妣勤福徐氏,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重修”但林字明顯被後人刻為“黃”字,該墓至今仍是老鄉和新鄉有關族系共同祭拜新鄉原林姓改黃姓的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而老鄉東湖祖之一系則為“清明節”。據說該繫於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從橋柱舊址遷來老鄉後繼承了林氏,但該林氏前又是繼承蔡氏的一戶領多祖,故黃德寶生前曾講:老鄉這一族與新鄉林姓改黃姓同祭一穴祖墓被人稱為“一族三姓”
西社西湖村
西社西湖村
元安祖於清嘉慶年間從潮陽大布遷來后,與同胞的二房元聞公以及俗稱“老大房”的一起發展,稱為“樂園祖系”。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東湖祖系從橋柱遷來西社,先住花柳園孤爺官后,解放前該族在那裡還有土地及舊屋,后遷水湖溝老鄉。大約在此期間前後,又有宏義祖從下溪仔遷來。后東湖、宏義二祖系合建一公室共祀先祖。從清代咸豐以來,樂園、東湖、宏義三個祖系便在此不斷發展壯大。

移民滄桑

先祖元安公於清嘉慶年間從潮陽大布遷移來普寧西社,據傳說是先寄居南門黃姓宗親處,後到周圍觀察,見水湖溝老鄉水源豐沛,土地肥沃,魚蝦跳躍,是個好地方便定居下來。但原住大布為何要遷移?其原因有多種說法:有從地理輕重厚薄玄學論的,有姓氏大小強弱論的......但在封建社會裡,除了明末初(明永曆15年,即清順治18年至康熙22年,公元1661年至1683年)清政府實行“遷界徒民”政策劃定沿海50里為無人區,強迫農民、漁民遷移內地外,其他分散或成族遷移,就西社鄉的歷史來說,遷來可概為四大類,反映了移民的滄桑史。
一,為生活計外出為佣。這方面雖不是很多,卻有其代表性。因古代也是貧富懸賞,富人僱工買俾,窮人打工當奴婢是常事,一些條件允許便定居下來。如南門斯可公清順治7年(1650年)出生於福建漳浦油車園二房,康熙初年因生活所迫流落到載瑞屯(今流沙六斗埔)佘員外為佣(當長工,俗叫“春哥”),他為人勤勞樸實,得到了佘員外厚愛,便將其女佘慈惠許配給他,婚後生育四個兒子,但妻子早喪,故斯可除留第四子君逑於六斗埔外,帶3個兒子來西社再婚定居,在西社再生下二子,300多年來,斯可已發展成本鄉一盛族。另外,在南門及其他村,也有一些成族被貶稱為“春哥房”(長工)的,即先祖從前來此當“長工”后,被留作“後嗣”或繼承,這也屬移民性質。
二,為謀發展,異地而居。這方面佔大多數,即原居地多屬比較貧窮的山區,或者平原經濟比較單調,發展前景較差的地方,便尋找一些條件較好的,有發展前途的地方謀求發展門路,改變自身環境。如我祖元安公就可能屬於這一類。又如南門君德公,明朝年間從福建遷來潮陽隱賞,但隱賞屬山區,經濟以耕為主,清康熙初年遷移先來溪東仔,后移入南門現頂娘宮后,其中一族瑞祖於咸豐4年(1854年)創建新興圍(后新厝)。南門斯可公來西社定居60年後,原在福建油車園的三房遠聲公,四房龍輝公,以及詔猶和福建漳浦白衣鄉的一族也於乾隆年奶奶間先後遷來西社南門,現統稱為“福建祠系”,其先祖認為油車園屬山區,是“山飛水走”的地方沒有發展前途而遷來。
三,戰亂遭災,逃難遷移。這方面有一定比例。據《普寧大事記》載:從明朝嘉靖43年至康熙26年(1564-1687年)123年間,普寧這地方大型戰爭有7次,清朝又有劉公顯陳娘康許阿梅、林挺、吳乾等農民起義,連年戰爭不斷,以致流離失所,舉家舉族遭害被迫遷移,年代較近的如本村的宏義祖和新鄉的殿颺祖系,均在清咸豐年間,據今有150年左右。宏義祖系原住下溪仔(今華溪),戰亂中一夜被清兵殺害29人而舉族遷來西社,其中部分住西社俗稱“埔仔房”,部分住考寨加入“和祖派”。新鄉的殿颺祖系原為郭厝寮黃氏,全族9戶,咸豐5年(1855年)北山許阿梅起義反清,郭厝寮作為“軍寨”,農曆8月23日黃姓9戶中被清兵砍去頭顱3人,其中一個連屍首都找不到,多名婦女被搶,於是乘風雨交加之當夜,除一戶老弱未逃外,其餘8戶扶老攜幼避過清兵崗哨爬稻田出村。其中一戶往今池尾之高埕,其餘7戶逃來西社水湖溝新鄉,後繼承棉山系11世祖文三公之長房稱“殿祖”,俗稱“郭厝寮房”。今住新鄉、考寨二村,留在當地一戶阿雲解放后失嗣。
西社西湖村
西社西湖村
四,小姓弱族,避開歧視。這方面雖然不多,但也有代表性。如本村東湖祖系,先祖因避戰亂從省城遷來潮州鵝公山(今麒麟鎮徑水村),後代故全族投靠橋柱舊地村外祖家,但橋柱全族純為陳姓,故其外祖認為若不改姓陳,該祖“單鳥入群”,今後難以立足會被人家歧視,故於清咸豐2年(1852年)舉族遷移來西社投靠宗親而定居。
從上述的遷徒移民中,先祖多採用投靠同姓宗親的方式,起到了敦親睦族、團結互助的作用。遠聲、龍輝、詔猶,白衣鄉,君德、元安、元聞、東湖、宏義、殿颺等祖系都屬這一種。

歷史文物

位於西湖西北方向西社大溪墘的慈悲娘廟,俗稱“下娘宮”或“四鄉娘宮”,該廟在全鄉的廟宇中規模可算最大,有正殿、東西廳、廂房以及后厝包的廳房等,建築風格獨具一色,經考證,該廟建於清乾隆四十九年歲次甲辰(公元1784年)。清光緒五年(1879年)和公元1955年、1986年共3次重修。2000年在原地依原狀重建。
西社西湖村
西社西湖村
下娘宮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5至1929年)曾是普寧縣第五區區委會、五區農民協會,西社鄉農民協會,鄉蘇維埃政府駐地。中央農民部秘書澎湃曾二次於宮前群眾大會上發表演說,宣傳革命道理,元安祖裔黃乙品、號立朗於1925年至1926年逝世前任西社鄉農民協會副主席,經常到設於下娘宮的農會處辦公。據《中共普寧黨史資料》載: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西社鄉是普寧縣9個革命根據地之一,黨和區、鄉農會領導人經常於此領導區、鄉人民的革命鬥爭。故下娘宮是一處具有光輝傳統的革命聖地,值得發揚光大。娘宮前右側原有一株幾百年古榕樹,20世紀60年代因“車子化運動”被砍了,近年新栽培的一株正在茁壯成長。

祠堂略考

黃氏各先祖遷居西社時間不一且多數無史料記載,而可查且有較為可靠說法的分別是:南門斯可公生於明永曆4年,即順治7年(1650),約於清康熙29年前後(1690)遷入西社;遠聲公生於清乾隆3年(1738),約於乾隆23年(1758)遷來西社;老鄉樂園祖繫於清嘉慶13年(1808)遷入;東湖祖系(舊地房)於清咸豐2年(1852)遷入;棉山公世系的郭厝寮房於清咸豐5年(1855)遷入。另外一些派系遷入具體時間未能考證,但按其子孫繁衍代數推算,汝德公系、君德公系、棉山公系都已經十二至十五代,應也有三百年以上的歷史了。
黃氏,各世系不一,但均屬黃峭山公之後裔,分別有:
一、福建祠世系:斯可公系、遠聲公系、龍輝公系、詔猷公系。福建祠,是南門斯可、遠聲、龍輝、詔猷諸祖後裔於光緒26年在頂娘宮后所合建之祠,該祠無門匾額,僅口傳而知。因以上各系均先後從福建漳浦油車園前來,故稱福建祠系。
二、君德公世系。該系是較早遷居西社的一支,俗稱樓派。繁衍至今有十四代人,列第十六世,分居新興圍即后新厝、南門井仔、同德、考寨一部分。據載,君德公從福建漳浦雲霄鄉前來潮陽穩賞村,是文遠公第三子世壽公之後裔,文遠公第二子世祿公居普寧龍秋。君德公傳至第三世就有部分後裔前來西社定居。
三、汝德公世系。汝德公為黃峭山公第十三代孫,生於福建漳浦同古寨。明嘉靖年間入粵,隨後遷來西社。現新北村中建有專祠光裕堂奉之。新北埔頭園、灰路腳、新山圍及南門一部分,即為其後裔。分下有文耀、賜軒、志伍、良心四個祖系。
四、棉山公世系。綿山公於明嘉靖年間從潮陽高堂移居普寧班湖,後裔再遷居西社,其中的郭厝寮房於清咸豐5年(1855)遷入。後裔主居考寨、新鄉,及湖心洋部分。
五、宗思堂世系:樂園公系、東湖公系、宏義公系。樂園公,名亞吉,俗稱小坑祖系,因先祖曾居小坑而得名,於清嘉慶13年(1808)遷入。其派系第十三世元安公於西湖寨外建有一新祠永思堂,因有五房頭,又稱五房祠。東湖公是舊地房之五世祖,生於明嘉靖年間,因避亂下潮州普寧嶺后麒麟埔徑仔鵝公山居住,再遷橋柱舊地村,後於清咸豐2年又移西社水湖溝老鄉(西湖),俗稱舊地房。據傳宏義祖繫於康熙年間由潮陽司馬浦下水路遷居普寧華溪,至清末再遷西社,分為二支分別定居於西湖及考寨。一世祖樂園公,原祖籍、上溯世系來考。史料記載:“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遷居金浦水路邊。”其出生年代於元朝至正年間,即公元1341年至1355年前後。“后再移居小坑產下三男,其中三房留住小坑﹔長、次兩房分居大布。清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遷居普寧市絨水都西社水湖溝老鄉繁衍至今。
西社西湖村
西社西湖村
樂園祖系有兩座祠堂,即“宗思堂”和“永思堂”。“宗思堂”俗稱“內祠堂”位於老寨內,約建於清朝道光年間,即公元1820年至1850年。1984年重修。該祠堂何人所建說法不一,據分析應是元安祖兒子“茂”字輩。主要俸祀樂園公及列祖列宗。又據傳說,村裡每年元宵節過去有“拜老爺”、“佛祖”和“看新娘”的習俗,一般正常情況便在祠堂外空地活動,若遇天下大雨便轉移到祠堂內關龕門進行,尤其是“看新娘”這一項,且屬全村性質。“永思堂”又稱“外祠堂”和“五房祠”,為元安公派下五個房頭共有。建於道光23年(公元1843年),1994年重修。該祠大廳左側牆上有16世裔孫黃立朝民國3年(公元1914年)甲寅年書寫的本族歷史及男女輩序,該祠俸祀元安祖及列祖列宗。

宗族史料

一世祖:樂園公,名亞吉。
二世祖:宜宣公,妣庄氏。
:(敬愛公)
三世祖:弘關公,妣清流許氏。
四世祖:南畝公,妣克治陳氏。
五世祖:(和川公,妣徐氏)
:剛真公,妣廖氏。
六世祖:雲川公,妣吳氏。
七世祖:晉南公,妣陳氏、盧氏。
八世祖:淑宏公,妣蘇氏。
九世祖:師型公,妣蘇氏。
十世祖:熙祉公,妣林氏。
十一世祖:敦德公,妣連氏
西社西湖村
西社西湖村
:(應高公,從六世起分房。注一)
十二世祖:建浩公,妣連氏、林氏。
十三世祖:(元聞公,妣葉氏。注二)
:元安公,妣連氏,派下共5房。
十四世祖:
【長房:功頌公,書號茂名】。
【次房:功恩公,書號茂高】。
【三房:功山公,書號茂青】。
【四房:功秀公,書號茂順】。
五房:功道公,書號茂正】。

人口民族


一,全國黃氏人口約3000萬人,在23000多個姓氏中排名第七位。據全國《新百家姓》姓氏排行榜,前十個姓氏排列為:李、王、張、劉、陳、楊、黃、趙、周、吳。(新華社2006年1月10日專電,各報均做了報道)
二,潮汕十大姓,黃姓排第三。潮汕地區即今汕頭、潮州、揭陽三市共有549各姓氏,總人口1340萬人,其中黃氏90萬人,佔6.7﹪。前十個大姓氏的排列為:陳、林、黃、吳、鄭、李、張、王、蔡、劉。黃姓位據第三。(《汕頭特區晚報》2005年3月24日)。
三,揭陽《百家姓》,黃姓列第三。揭陽市包括市區、普寧市、揭東縣、揭西縣惠來縣及僑區等,2001年戶政管理數據排列前十為:陳、林、黃、吳、李、張、楊、鄭、王、劉。黃姓人口515800人,占揭陽全市人口的9.01﹪,排列第三位。(《揭陽日報》2004年11月5日)。
四,普寧120姓,黃姓排第二。普寧市有28個行政單位,2004年底人口203萬人,其中黃姓183093人,佔9.02﹪。前十個大姓排列為:陳、黃、李、楊、張、鄭、林、王、賴、方。其中黃姓名列第二,分佈在25個鎮、街道、鄉、場,140個村,農業人口154660人。其中前十個村依次為:西社、東埔、泗坑磨石坑、富貸寮、雨堂、龍秋、白石、半徑、灰寨。均超過4000人。
五,西社黃氏人口佔全鄉八成。歷史政區西社鄉7個村,2004年底農業人口15501(已遷出國內外各地非農業人口不計入)。其中黃姓5個村12511人,佔80.7﹪。西社僑眷、香港、澳門、台灣屬13395人,佔86.4﹪,其中黃姓10910人,占黃姓農業人口87.73﹪。全鄉在海外鄉親9737人,香港5564人,台灣82人,合共12511人,與家鄉農業人口相同。
六,西湖村2004年底農業人口2186人在海外鄉親1716人,香港405人,台灣20人,合計2186人。旅外(不包括國內)與農業人口相同。
說明:普寧農業人口由各基層單位上報,以姓氏村莊計算(包括婚入在內),非農業人口根據戶籍管理統計為純姓。但原農業人口統計為黃姓133個村149710人,經查明已發現漏了南徑東崗寮,圩腳;里湖的羅坡地、半坑;大坪鎮的歷竹堂,埔嶺;赤崗鎮的下深水等7個村,人口4950人,故普寧全市農村為140個村為黃姓。故此數字可能與今後有關部門公布略有不同。另,西社僑情人口數由僑務部門提供,支作參考。

社會


教育情況

西湖學校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改革開放后,黨的富民政策給西社僑鄉灑下了無限春光。由於黨的僑務政策得到逐漸落實,僑鄉優勢逐漸體現出來。1980年後,西社旅外僑胞掀起了捐資建校熱潮。西湖村台胞、深圳市台商協會理事黃振斯先生和香港同胞黃振輝、黃炳輝等捐資10萬元,建起西湖小學,接著,黃振斯再次捐10萬元給西湖村設立教育基金會。1994年西湖村掀起第二次捐資建校熱潮,馬來西亞拿督黃廷泉先生、香港黃振輝先生和黃振武先生不辭辛勞,從香港、馬來西亞等地籌集資金105.8萬元,加上西湖村的資金共205.8萬元,建起一座佔地面積10畝、建築面積4300平方米的新“西湖學校”,香港黃錫江家族為紀念其先祖黃日澄先生,獨資20萬元在西湖學校捐建“日澄禮堂”,該學校可容納學生1000餘人。
普寧市佔隴鎮西社西湖小學成立於1999年,屬於小學教育,是廣東普通小學,位於廣東普寧市佔隴鎮西社西湖村0142號(515321).
普寧西社中學
西中
西中
創建於1967年的西社初級中學有著40多年的歷史,為西社鄉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人才。近年來為了適應形勢的需要,西社鄉各級領導和鄉賢達成共識,決定擴建西社中學教學樓,舉全鄉之力,即:
(西社西南村、西社新北村、西社西湖村、西社新鄉村、西社新考村、西社雙溪村、西社溪東村)在鄉里的成功人士及廣大華僑的捐助之下,投資近3千萬,學校建築面積近2萬平方米,通過兩年的建設,一間嶄新的現代化教學樓終於建成並投入使用,徹底改變西社中學在占隴的落後局面。占隴鎮西社初級中學位於普寧市市區的東面,國道324線占隴西社段的南側。

經濟


前期經濟

西湖村原稱西社水湖溝老鄉,歷史上經濟以農業為主,糧食種植水稻番薯大麥小麥。經濟作物有甘蔗花生大豆黃麻等。並相應有製糖、榨油、麵條、釀酒等農副產品加工。更重要的是溪旁、堤岸村邊遍栽綠竹,村民利用這些自然資源發展竹器加工,編製農具、用品,如大小簸箕、竹筐、菜籃、炊具(俗稱:囊椅菇)等。全村八成以上農戶利用農閑和夜間專此副業,產品佔領周邊市場,部分遠銷汕頭作為出口商品,白馬、軍埠兩個集市還各有一條“西社竹篾街”,故西湖有竹器專業村的美稱。也是我村村民一項主要副業收入。

近期經濟

第一產業:全村主要以服裝加工為多數...大的服裝廠有5.6家(註:直銷國內外,批發給附近城市,如流沙、廣州、深圳),小的服裝加工廠20多家(註:主要是幫附近城鎮一些大廠加工服裝加工)。全村多數婦女都在服裝廠上班。
第二產業:如:【西湖加油站】、【普寧再盛電器批發部】、【旺盛車行】、【德合石材】、【樂雅建材】、【大順桑枝家私】、【育特紙鋪】、【西湖火鋸廠】、位於廣汕公路國道D324線兩旁,【普寧盛發電器經營部】、【普寧潮盛電器經營部】位於西湖學校旁。以上這些單位都是我村經濟的組成部分!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