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璣

陳璣

[明]字叔衡,號玉軒,浙江諸暨楓橋陳家村人。幼好學,善屬文。學者楊東里亟稱其文,比之虞邵庵。明宣德四年(1429年)中式舉人,次年聯捷成進士。時宣宗留意文學,命引見會試進士百人,選其中20人親試於殿,璣名列第四,授翰林庶吉士,帝親賜御衣一襲,寶鈔三百貫。

浙江海鹽人


[明]字天器,浙江海鹽人。初受業陳景初,后游錢塘(今杭州)故家,多戴進名跡,由此入悟。所繪山石雲樹,各成一家。尤工寫照。《海鹽圖經》、《嘉興府志》、《明畫錄

福建福清人


福清人。由吏員授進賢倉大使。正統元年,侍郎趙新薦知高安。長才宏略,應酬如響。先是,邑之遠民不附,璣示以恩信,弗率者以法繩之,境內翕然大治。見《江西通志》。

福建莆田人


陳璣,南康郡王陳洪進(福建莆田仙游楓亭人)的女兒,可稱郡主(古代帝女稱“公主”,王女稱“郡主”),因她排行十八,也叫“十八娘”。她父親陳洪進在還沒有歸宋封王前,就已權領節度使職,管領泉漳興等十四個縣。如花似玉,英姿颯爽的“十八娘”,自幼隨父兄在軍隊中生活,善文能武,智勇雙全,既能幫助父親帶兵作戰,攻城略地,又能積極為父親出謀獻策,運籌帷幄,支持父親收復閩南歸宋,為國家的統一立下功勛。
十八娘平時非常關心民間疾苦,經常幫助生活困難的群眾。看到家鄉楓亭惠安交界的一片田地,長期缺水受旱歉收,毅然帶頭捐金釵玉釧,“買地開溝,該溝深八尺,寬丈二,自楓亭至惠安驛坂十五里。”自從溝渠開通引水灌溉十五里內外莊稼連年豐收,農民感念不忘,就把這條溝渠稱為“金釵溝”,連這裡的村莊也稱作“全安庄”。陳璣還親自開闢種植培育荔枝良種地,首先她用從古代有關科學種植的書籍中,獲取知識,對原先前輩鄂國公留從效從越南移植到楓亭,與雖好看卻並不優質高產的本地荔枝進行嫁接改善,再經過千百次的嘗試、摸索后,終於大獲成功。育成了一種果型碩大,色彩艷冶,核小肉腴,晶瑩剔透,潤若脂玉,甜若飴蜜的玲瓏香脆荔果。推廣傳播各地,並以她的別字“十八娘”為該品種命名,深為海內四民百姓所稱羨,一時傳為佳話。舊志說她“手植荔枝,至今稱十八娘,香味尤絕。”
也正是這名震天下的丹荔新品“十八娘”為世所重之日,陳洪進也已受太祖器重於萬里之外的汴京。為報佳音也為孝敬老父,於是十八娘又絞盡腦汁,綞想出絕招:以所挑選之小珠而屈壯之結果者,用瓦瓮栽植,用海船自楓亭碼頭駛出湄洲灣,通過台灣海峽,經運河而運抵汴京。果然大受老父感動欣慰一場。而後陳洪進特貢於宋太宗品嘗,太宗龍顏大悅,還為此重賞"十八娘“。
自宋以後詠”十八娘“荔枝詩篇眾多。簡直可說是枚不勝舉,蔚為大觀,幾乎可自成“十八娘“荔枝文化之體系了。如大文豪蘇軾嘗過“十八娘”后便欲罷不能,於是詩興大發,連夜在《減字木蘭花》詞中寫道:“閩西珍獻。過海雲帆來似箭。玉座金盤,不貢奇葩四百年”、骨細肌香,想見當年十八娘。“分給其弟蘇轍,蘇轍嘗后也在《干荔枝》一詩中寫道:“含露迎風惜不嘗,故將赤日損容光。紅消白瘦香猶在,想見當年十八娘。“這大文豪兄弟就是天生一對風流才子,一吃到好吃的丹荔,便馬上想見“骨細肌香十八娘”!彷彿若非美人,安得美食?如此創意,能不招來四海賓客為之一睹芳容?一飽口福?慰相思之情!
又如宋文學家洪炎的《初食生荔枝二首》寫道:“獨擅東南美,誰知十八娘。”抗金英雄、邵武李綱在多首詠荔詩如《初食荔枝四絕句》之二云:“平昔傳聞十八娘,豐璣秀骨有餘香。”南宋狀元王十朋在任泉州太守時曾過楓亭瞻仰,並在詩中題贊十八娘荔枝:“絕品知君尚未嘗,三山絳帳喜相將。冷官豈是淹賢地,尤物聊觀十八娘。”從以上這些詩中,已足以見其有多誘人之魅力,自古來能傾倒古今多少文人騷客與王公大臣,更遑論芸芸眾庶?
宋南康郡王陳洪進之女,因排行十八,別稱十八娘,仙游楓亭人。當地水利長久不修,旱澇頻繁,她同情民間疾苦,賣掉自己的金釵首飾,幫助農民開了一條從楓亭到惠安縣驛坂溪,長達十五華里的渠道。從而灌溉了千百畝田園,五穀豐收。群眾為了永記她的修水利之功,將這條水渠命名為“金釵渠”。
陳璣還極有遠見地在渠道兩邊種植荔枝樹幾百株以固渠堤,同時增加農民收入。後人為了紀念陳璣的功績,又稱她種植的荔枝為“十八娘紅”。從此,“十八娘紅”成為莆仙荔枝的優良品種之一,也成了陳璣的標誌代詞。每當人們看到或說起“十八娘紅”,便自然聯想到陳璣這位人物和她開渠植荔事迹。後來“十八娘紅”還移植到四川、廣東、廣西等省,馳名遠近。曾任仙游縣令的四川人石顏恬卸任時,特地細心帶來“十八娘紅”荔枝苗回鄉種植。他還高興地留下“荔枝乞得楓亭種,歸種吾川妃子園”的詩句。
“十八娘”功績高,“十八娘紅”荔枝香,味尤絕,歷代名家對她都有讚美的詩詞。宋邑人蔡襄蘇東坡,清林則徐均賦詩讚“十八娘”及“十八娘紅”荔枝。名人、名果、名詩,相得益彰。

明布政司參政


陳璣,字文奎,生卒年齡不詳,平陽縣昆陽坡南人。陳璣於大明正統三年(1438戍午科)中浙江鄉舉,正統七年(1442年)高中壬戌科劉儼榜進士(壬戌科殿試金榜第三甲第11名賜同進士出身,此榜共取進士149名),在平陽昆陽坡南曾有一進士牌坊,據明、弘治《溫州府志》明、隆慶《平陽縣誌》等文獻載:“進士坊,為陳璣立”,現已不存。陳璣高中進士后,明、弘治《溫州府志》載:陳璣授官曆任刑部主事、后升江西布政司左參政(從三品)。據《平陽縣誌》中記載,“陳璣,有威望,得大體,祀鄉賢祠,傳闕(餘事失載)”。
由於歷史文獻資料極為缺乏,陳璣的事迹我們已無從考證,但他的個人發展、科舉之路(出仕)與一個溫州歷史上的著名人物有密切的關係,也是他的恩師何文淵,何文淵於宣德、正統、景泰年間任溫州知府是個大清官。
何文淵(1386~1457),字巨川,初號東園,晚號鈍庵,江右廣昌(今江西廣昌縣)人。明、永樂十六年(1418)進士,初授湖廣道監察御史,升溫州知府、擢刑部侍郎,吏部左侍郎,終吏部尚書。宣德五年(1430)五月出知溫州府。“在任清廉寡慾,察民情、革奸弊,吏民咸畏服,一邦大治”。宣德五年(1430),何文淵走馬上任溫州知府。何文淵在溫州一任六年。剛一上任何文淵為教化溫州屬縣僻遠地區人民,就深入調查選拔當地良家俊秀子弟30餘人入溫州府學學習。平陽陳璣有幸入選,其餘還有樂清章綸、南昱、陳鈍永嘉周旋、梁宏等都被選拔過來成為府學生,並親自講課授業。陳璣在府學三年後,通過歲、科兩考俱名列前茅,成為正式的科舉生員,還按規定獲得府學每年的發銀四兩。正統三年(1438戍午科)陳璣中浙江鄉舉,明正統七年(1442),陳璣進士及第,授官刑部主事,後由政績出色升任江西布政使左參政(從三品)。而其中的學員周旋曾經應舉五次落第,經何文淵在明倫堂日夕親授講課,終於在宣德十年(1435)中了舉人,次年四十歲考取中了(明代溫州唯一的)狀元。官授修撰,升侍講,進左春坊左庶子(正五品),國史經筵講官等職。
溫州任上,何文淵不但治州有方,還大大地發展了地方教育,文化事業,特別是在科舉方面的貢獻,他選拔的這些賢良子弟中,不僅出了個明代溫州唯一的狀元--周旋,而且他們中間的章綸中了正統四年乙未科(1439)進士,官至禮部侍郎;南昱隨他任文書四年,正統七年考中進士(1442),後任南京大理寺左寺丞,而陳璣也於此科考中進士,後任江西左參政。其餘梁宏、陳鈍(後任吏部文選司郎中)都先後考中進士,迎來了明代溫州科舉的鼎盛時期。何文淵離任之日,溫州官吏軍民父老感泣挽留,送行者達萬餘人,道為之塞。他臨別一詩,至今尚廣為傳誦:“作郡焦勞短鬢蓬,承恩又侍大明宮。行囊不載溫州物,惟有民情滿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