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是始於1946年清華大學成立的氣象系,2010年,增加物理海洋學專業,擴充為大氣與海洋科學系。目前,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已經形成了“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一條龍的人才培養體系。
趙柏林院士
大氣與海洋科學系現有教職員工近3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3人(2人兼職),教授8人(2人兼職),副教授和高級工程師12人。具有博士學位和45歲以下的年輕教師已佔教師人數的75%以上。
系主任 胡永雲教授
海洋占地球表面積的70%以上,作為地球系統的一個重要圈層對全球氣候、環境有重大的影響。因此,無論是研究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的地球環境,都不可能置海洋於系統之外。隨著人口膨脹,陸地資源日漸匱乏,海洋蘊藏的化學、生物、動力和礦產資源已日益受到重視。
大氣的運動、變化及其相伴隨的天氣、氣候和環境現象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物理化學過程。因此,數學、物理、化學是大氣科學的基礎學科。海洋的開發和利用依賴於科學技術的進步,而對海洋特徵和規律的研究又不可能離開化學、生物和物理等基礎學科。
這些學科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大氣科學和海洋科學的向前發展。同時,大氣科學和海洋科學的發展也會帶動其它學科的發展。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
1998年大氣物理學和天氣動力學兩個專業合併為大氣科學專業。
2001年北京大學成立物理學院,大氣科學專業進入物理學院,建立大氣科學系。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
在國家氣象局、國家海洋局、省市氣象局、科研院所、高等學校等單位領導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畢業於北京大學的大氣學科。
目前,北京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教師的主要研究領域有:
大氣輻射和大氣光學、大氣遙感原理和方法、大氣邊界層物理與大氣湍流、陸面過程與生態環境、雲雨物理學、大氣化學、全球和區域微量組分的輸送和循環、數值天氣預報與模擬、大氣動力學和非線性動力學、強對流天氣與災害、氣候變化的診斷和模擬、海氣相互作用與氣候變化、東亞季風演變及其動力學、氣象信息與可視化、海氣相互作用與大氣水循環、物理海洋學等。
北京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具有包括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在內的完 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本科:“大氣科學”專業、物理海洋學專業(籌)
1992年被確定為"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它是全國氣象類院校中的惟一基地。基地每年招收來自全國的優秀學生30名左右,按照"加強基礎,拓寬專業,因材施教,分流培養"的方針,以人為本,注重學生數理基礎、實驗動手能力和創新素質的培養。在物理學院的大環境下,大氣科學系的學生受到了一流的數學物理訓練。從三年級開始,基地鼓勵和資助優秀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從事科學研究。本系培養出來的學生素質"基礎紮實後勁大"的特點,受到社會的好評。近幾年畢業生中,約有75% 的學生畢業后在國內或到國外繼續深造,約25%的畢業生在氣象、民航、環境等部門或其它公司就業。
科學考察
它們均是全國重點學科。近幾年,北京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每年招收碩士和博士研究生25名左右。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接受本校和其它重點院校的免試推薦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同時歡迎有志於大氣科學和海洋科學的學子直接報考。除大氣科學的學生外,大氣與海洋科學系也歡迎來自數學、物理、化學等領域的學子投身大氣科學和海洋科學。
大氣科學為第一批確定的博士后流動站,大氣科學專業為國家基礎人才培養基地,並設有“暴雨監測與預報”國家重點實驗室。
研究領域:
大氣物理學和大氣環境:大氣輻射、大氣遙感理論、大氣湍流和邊界層物理、雲物理、大氣化學。氣象學:大中小尺度動力學和暴雨預報、大氣動力學、數值預報和模擬、大氣環流、非線性動力學、統計預測方法、動力氣候學、氣候變化預測理論、全球變化、歷史氣候、海氣相互作用與大氣水循環、海洋物理學。
趙柏林
趙柏林院士
研究領域:大氣物理學與大氣遙感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兼任中國氣象學會理事、衛星氣象委員會副主任等職。研製多頻微波輻射計系列,建成大氣遙感站,用以監測天氣變化;研製雷達與微波輻射計測雨系統,提高了測雨精度;建立微波遙感地物實驗室,研究遙感水面油污和土壤濕度,用於環境遙感。建立光學遙感氣溶膠和二氧化氮的新方法,利用衛星遙感得出東亞大氣塵暴的分佈和總量。建成低空大氣遙感系統,利用此系統在海洋上進行觀測,受到國際上的重視。建立了衛星遙感海洋大氣新的反演方法,在實踐中取得效益。在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中,研究雲輻射對氣候的影響,並取得成功。趙柏林教授參加了人類首次乘氣球入雲測量雲中電荷,研製出多頻微波輻射計系列,建立了大氣遙感站,這一成果屬國內首創,獲1987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他還建立了光學遙感氣溶膠和二氧化氮新方法以及低空大氣遙感系統等,並 應邀與日本合作從事世界氣候計劃中雲輻射對氣候影響的研究。他榮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以及中國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
周秀驥
兼職教授、院士、博士生導師
周秀驥 院士
研究領域:中小尺度大氣物理學與區域氣候和環境
1960年代初,運用統計物理和隨機過程理論方法,較系統地建立了暖雲降水起伏理論。60年代中,率先領導開展中國大氣電學研究。在大氣遙感領域中系統地開展了大氣光學與微波遙感理論與實驗觀測研究,領導研製成中國第一台氣象激光雷達和UHF多普勒測風雷達,建成了現代化的京津冀災害性天氣監測、超短期預報系統以及強風暴實驗室。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呂達仁
兼職教授、院士、博士生導師
大氣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先後擔任國家高技術(863)計劃航天領域專家
呂達仁 院士
研究領域:全球環境探測與遙感、大氣與地球環境遙感,大氣輻射傳輸、中層大氣與日地物理,生態與氣候相互作用的探測與理論模式等方面研究
1980年在國際上首先提出微波主-被動聯合遙感降水分佈的原理及反演方法。主持完成了我國第一台自主開發的平流層大氣晴空探測雷達的研製工作,並在極化交替和自適應信號提取等方面有重要創新;利用雷達及高空氣球探測資料對平流層重力波頻譜結構、以及對流風暴激發平流層重力波的機制進行了深入研究,積極推進了大氣物理和日地物理的交叉科學研究。主持“921”神舟三號飛船中的“地球環境監測分系統”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內蒙古半乾旱草原氣候-生態相互作用”草原中尺度綜合觀測。
麥克·華萊士
院士、客座教授
華萊士教授是世界著名的氣候學家,2009年受聘北京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客座教授。美國文理學院院士(1997)、美國科學院院士(1998)、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氣象學會Rossby獎和美國地球物理學會Revelle獎的獲得者。
研究領域:大氣環流、氣候系統的遙相關和氣候變化等
教授、北京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學者、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會士(Fellow of the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現任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教授,並擔任該校納爾遜研究院氣候研究中心主任。
鄭國光
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氣象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氣候委員會主任委員、全球氣候觀測系統中國委員會(CGOS)主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兼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北京大學兼職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兼職教授,世界氣象組織(WMO)中國常任代表、WMO執行理事會成員、國際地球觀測組織(GEO)聯合主席等
研究領域:雲降水物理學與人工影響天氣
付遵濤
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大氣動力學與非線性動力學
胡永雲
教授、博士生導師、大氣與海洋科學系系主任
北京大學海洋研究中心研究員
研究領域:氣候動力學,氣候模擬
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大氣輻射與遙感 氣溶膠對環境氣候的影響 高性能計算
李萬彪
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大氣輻射與大氣遙感,雲物理與大氣熱力學
副教授
研究領域:氣候學
梁福明
博士、講師
研究領域:大氣邊界層與湍流 非線性大氣動力學
教授、博士生導師,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副主任
研究領域:大氣邊界層與湍流、環境物理學與環境生態學
劉曉陽
副教授
研究領域:大氣探測和大氣遙感、海氣交換和海陸環流物理機理模式研究
孟智勇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資料同化、數值天氣預報、中尺度動力學
教授、博士生導師,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書記
北京大學海洋研究中心研究員
研究領域:季風,海氣相互作用
教授、博士生導師,
北京大學海洋研究中心研究員
研究領域:大氣動力學、地球流體力學、大氣中的非線性過程
王洪慶
教授級高工、博士生導師
高級工程師
副教授
研究領域:大氣邊界層與湍流
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大氣氣溶膠, 雲物理,大氣化學,氣溶膠-雲-氣候的相互作用
教授、博士生導師
北京大學海洋研究中心研究員
研究領域:物理海洋學、海氣相互作用與大洋環流模擬
張宏升
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
張慶紅
教授、博士生導師,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副主任
張焱
高級工程師
研究領域:氣象資料信息處理研究
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雲物理與大氣化學
趙強
副教授
研究領域:大氣動力學、大氣和海洋中的非線性波動研究、海氣耦合系統非線性動力學及ENSO機理研究
朱錦紅
副教授
研究領域:氣候學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誠徵“長江”特聘教授
(1) “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學科“長江”特聘教授
北京大學大氣物理學和大氣環境學科,設有國家大氣科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和大氣科學博士后流動站。有大氣遙感、大氣邊界層、大氣化學和大氣非線性等多個學科前沿研究方向,共有院士1人,教授5人,副教授5人。整體實力強、學風正、學術氣氛濃郁。有一流的計算機及附屬設備、通訊網路等設備,為科研教學提供了有力支持。系圖書館有較全面的藏書和期刊也是開展研究的有利條件。大氣科學系每年大學招生30人,本學科研究生平均每年12人,博士8人。
現向世界誠徵“長江”特聘教授。崗位職責包括講授至少1門專業基礎課,指導研究生和青年教師,完成有關研究課題。能夠成為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大氣環境領域研究者優先。在五年任期內把北京大學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某些領域的研究水平提高到世界領先地位。申請人應具有博士學位和教學經驗,取得過顯著的科研成果。
(2) “氣象學”學科“長江”特聘教授
北京大學氣象學(天氣動力學和氣候學)學科,設有國家大氣科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並有博士后流動站。氣象學專業現有價值1000萬元的計算機及附屬設備、通訊網路和各種軟體、資料庫、模式庫、資料傳輸系統,為科研教學提供了有力支持。現有教授7名,副教授5名。大氣科學系每年大學招生30人,本學科研究生平均每年12人,博士8人。
現向世界誠徵氣象學(天氣動力學和氣候學)研究方向的長江特聘教授。崗位職責包括講授至少一門基礎課、指導研究生和青年教師,完成有關研究課題。在五年任期內把北京大學氣象學的研究水平提高到世界領先地位。申請人應具有博士學位和教學經驗,取得過顯著的科研成果。
(3)“海洋學”學科“長江”特聘教授
現向世界誠徵海洋學研究方向的長江特聘教授。崗位職責包括講授至少一門基礎課、指導研究生和青年教師,完成有關研究課題。在五年任期內把北京大學海洋學某些領域的研究水平提高到世界領先地位。申請人應具有博士學位和教學經驗,取得過顯著的科研成果。
2010年9月16日,教育部和國家海洋局在北京大學舉行簽字儀式,合作共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17所教育部直屬高校。
根據共建協議,教育部將進一步推進共建高校的改革、建設與發展,大力發展海洋教育,支持共建高校涉海學科及相關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和研究平台建設,促進涉海及相關學科專業交叉融合和新興學科發展。國家海洋局將把共建高校涉海及相關學科的發展納入國家海洋事業發展規劃,支持共建高校與國家海洋局局屬單位開展科技合作和科研成果轉化工作,使共建高校在海洋科技創新、海洋經濟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共建高校將積極發揮人才培養優勢和科技創新優勢,承擔各類人才培養、培訓任務,主動開展海洋戰略、產業經濟、政策法規等方面研究和科技難題攻關,為國家海洋事業發展提供支撐。
17所共建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河海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理工大學、中山大學。
大氣與海洋科學博士生學術論壇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舉辦“第一屆全國大氣與海洋科學博士生學術論壇”
首屆大氣與海洋科學博士生學術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