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引法
茶引法
茶引法是宋元明清代茶葉專賣法的一種。茶引是我國歷史上官府發給茶商的茶葉運銷賃證,凡商人運茶販茶,須納稅顀引,備關卡驗照以載角放行(清代每擔茶為一引),宋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始行“茶引法”,即商人向官府申請顀“引”交納稅款后特“引”入茶山購茶,運到指定地點銷售,這是一種官府控制下的商人專利的辦法,元、明、清都採用這種辦法。
茶引是中國歷史上官府發給茶商的茶葉運銷賃證,凡商人運茶販茶,須納稅顀引,備關卡驗照以載角放行(清代每擔茶為一引),宋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始行“茶引法”,即商人向官府申請顀“引”交納稅款后特“引”入茶山購茶,運到指定地點銷售,這是一種官府控制下的商人專利的辦法,元 明 清都採用這種辦法。
國家對茶葉徵稅和榷禁專賣的各種制度。中國是世界上種茶、飲茶最早的國家。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方已普遍種茶,飲茶習慣亦盛行大江南北。但在較長歷史時期內,茶葉僅作為貢品奉獻朝廷。至唐代茶葉生產大規模發展,人民飲茶風氣普遍形成,才開始稅茶、榷茶,逐漸建立起完密的茶法制度。
唐朝對茶葉徵稅始於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十稅其一,由鹽鐵轉運使主管茶務。興元元年(784)改元大赦,停止徵收茶稅。貞元九年(793)復稅茶,在產茶州縣及茶山外商人所經要路設置稅場,分三等作價,十稅其一,歲得錢四十萬貫,茶稅成為國家的一項重要財政收入。唐穆宗即位后,又增天下茶稅十分之五。唐文宗大和九年(835),王涯為諸道鹽鐵轉運榷茶使,始改稅茶為榷茶專賣。令百姓移茶樹就官場中栽植,摘茶葉於官場中製造,舊有私人貯積,皆使焚棄,全部官種官制官賣。此法遭到朝野反對,百姓詬罵,旋即罷廢。開成元年(836),李石為相,又恢復貞元舊制,對茶葉徵收什一稅。唐武宗即位后,榷茶專賣制度才確立起來:"令民茶折稅外悉官買,民敢藏匿而不送官及私販鬻者沒入之"。全部茶葉都由官府收買,然後轉賣給商人,並對茶商徵收重稅。茶商除繳納住稅、過稅外,還要繳納住宿稅"塌地錢"。唐末,茶法日密,嚴厲懲治私賣和漏稅私茶。唐宣宗時期更予每斤茶增稅五錢,謂之"剩茶錢"。茶稅已成為國家的大宗收入。但隨著藩鎮割據的形成,地方茶稅收入多被割據政權截留,中央政府所得無幾。
五代十國時期,全國分裂割據,茶法不復統一。南方產茶地區的南唐和后蜀等割據政權實行榷茶專賣;湖南地區則聽民採茶、允許賣於華北,設置回圖務,徵收高額茶稅。北方五代諸國,因不產茶,所需茶葉都從江淮以南輸入,則設置場院,徵收商稅。宋 宋朝茶法日益完密,並建立了茶葉專賣制度。宋初,中央三司鹽鐵部和京師榷貨務管理茶政,元豐改制后,由戶部的金部、太府寺的榷貨務管理茶政。南宋時,則由直屬中央的行在(臨安府,今浙江杭州)榷貨務、都茶場等管理茶葉專賣和茶利收入。禁茶地區則由中央直接派官或地方官兼管茶政。宋徽宗崇寧以後,又在路一級設置提舉茶鹽司,主管各路茶政。
宋朝茶法分通商和榷禁兩種。通商和榷禁都有嚴格的行茶區域,越界有禁,出境受罰。通商,即徵收茶園戶的租稅和商人的商稅,准許自由貿易。兩廣產茶極少,一直實行通商,蜀地在熙寧七年(1074)以前亦實行通商,均禁其出境。東南地區在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至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也曾一度通商,徵收茶稅。榷禁,又稱專賣。即將種茶戶專置戶籍,稱園戶,輸租納稅,用茶折算,官定課額,預支本錢,額茶和額外余茶,全部按官價收買、不得私賣。官府把由此壟斷來的茶葉轉賣給商人,獲取高額利潤。個別地區的民用食茶,曾一度由當地政府發賣。
東南地區榷茶最初實行的是交引法。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始榷茶,其後陸續在淮南產茶最多的蘄(今湖北蘄春)、黃(今湖北黃岡)、廬(今安徽合肥)、光(今河南潢川)、舒(今安徽安慶)、壽(今安徽壽縣)六州建十三場,在沿江茶葉集散地江陵府(今湖北江陵)、真州(今江蘇儀征)、海州(今江蘇連雲港)、漢陽軍(今湖北武漢市漢陽)、無為軍(今安徽無為)和蘄州的蘄口設置六榷貨務。官府把各地收買的全部茶葉集中於十三場和六榷貨務,統一發售。令商人在京師榷貨務和沿江榷貨務繳納茶款,或西北沿邊入納糧草,從優折價,發給文券,稱為交引,憑引到十三場和沿江榷貨務領取定額茶葉販運出賣。其後商人操縱糧價,虧損國課,而沿邊居民領取交引后,又不能到東南領茶,只得把交引賤價賣給京師交引鋪,備受剝削,故不願入納糧草領取交引,致交引法難以施行。
宋太宗以後曾一度實行貼射法。即令商人貼納官買官賣每斤茶葉應得凈利息錢,隨商人所指,准其向園戶買茶出賣,故有貼射之名。但必須輦茶入官,給券為驗,以防私售。歲若貼射不盡,或無人貼射,仍由官府收買。園戶過期而輸納不足,計所負數如商人入息。貼射法避免了商人操縱茶價的弊病和官買官賣官運茶葉的種種開支,官府可得買賣凈利。但它使商人只買好茶,劣質壞茶只能由官府收買,同樣虧損茶利,故只於宋太宗淳化四年(993)二月至七月在東南地區、宋仁宗天聖元年至三年(1023~1025)在淮南地區一度施行,即行廢止。由於交引法和貼射法各有弊端,虧損國家課利,宋仁宗嘉祐四年乃廢除東南榷茶,弛禁通商。
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蔡京在東南地區恢復榷茶,對交引法和貼射法,去弊就利,改行茶引法。政府廢除官買官賣茶葉,令商人到產茶州縣或京師榷貨務買引,憑引向園戶買茶赴產茶州縣合同場秤發、驗引、封印,按規定的時間、地點和數量出售。引分長引和短引。長引行銷外路,限期一年;短引行銷本路,限期一季。茶引法革除了官府直接經營茶葉買賣的種種弊端,給予茶商和茶農一定程度的自由交易權,調動了茶葉的生產者和經營者的內在積極性,有利於茶葉的生產、流通和增加國家茶課收入,故終宋之世,引法不改。
宋朝蜀地榷茶,於宋神宗熙寧七年行茶馬法。於成都置都大提舉茶馬司主其政。產茶州縣置買茶場,全部收買民茶,由官府直接將茶葉搬運至熙(今甘肅臨洮)、秦(今甘肅天水)等地賣茶場和買馬場;或召商人在四川官場買茶,產茶州縣發給長引,每引按茶價徵收十分之一的引稅,免除過稅,運至熙、秦等地區賣給賣茶場和買馬場。然後賣茶場和買馬場再用這些茶葉與少數民族交換戰馬或賣給少數民族,茶利作邊防經費。購買四川沿邊少數民族戰馬,亦實行茶馬法。同時官府還利用壟斷對西南、西北少數民族的茶葉供應,作為控馭少數民族的物質手段。行銷四川內地的茶葉,則由買茶場將收買園戶的茶葉,取息十分之三,直接賣給商人,准予販行川峽四路充民用食茶,但不得與少數民族交易。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趙開又廢除了行銷四川內地茶葉的官買官賣,行茶引法,准允商人買引向園戶買茶出售。至此,除茶馬法所需的茶葉仍由官買官賣外,其餘都實行商買商賣的茶葉專賣制度。宋朝的茶葉專賣制度已相當完備。凡違犯引法規定的條款,都要受到沒收茶貨及笞、杖、徒、流的刑罰。偽造茶引和結夥持杖貿易私茶,遇官司擒捕反抗者處死。無引私茶許人告捕,官司給賞。官吏違法徇私,亦依法治罪。這種茶葉專賣制度大大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又解決了戰馬來源,對維護兩宋王朝政治、經濟、軍事利益都起了重要作用,故為後代封建王朝所繼承和發展。
金朝統治北方,茶葉要從南宋進口,為了避免"費國用而資敵",對走私入境茶葉和飲茶都實行嚴格控制。金章宗承安三年(1198),曾設官制茶,失敗而罷。次年又於蔡州(今河南汝南)等四州各置官坊造新茶,依南宋每斤為袋,值六百文,命山東、河北西路轉運司按各路戶口均其袋數配賣於民。商人買引者,納錢及折物,各從其便。泰和五年(1205)罷官造茶坊,茶葉仍全部依賴南方輸入。其後規定七品以上官員方可食茶,但不得私賣和贈獻。不應保存茶葉而保存者,按斤兩治罪。同時還規定除食鹽外,不得用絲錦絹等物與南宋博易茶葉。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又因國家財政困難,重定茶禁,規定親王、公主及現任五品以上官員方許飲茶,仍不得出賣和私贈別人,犯者判五年徒刑,告發者賞寶泉一萬貫。
元朝興於漠北,不缺戰馬,廢除了茶馬法,統一實行茶引法。中央戶部主管全國茶務,並置印造茶鹽等引局印製茶引。官府在江州(今江西九江)置榷茶都轉運司,總江淮、荊湖、福廣之稅。在產茶地區設榷茶轉運司或茶鹽轉運司,產茶地設榷茶提舉司、榷茶批驗所和茶由局等機構散據賣引,規辦國課。戶部主印引,地方茶務機構主賣引征課。廢除長引專用短引,每引計茶九十斤。凡商人販賣茶葉,必須繳納引稅,於指定山場買茶。引之外又有茶由,每由計茶九斤,后改為三斤至三十斤共十等,以給賣零茶者。商人憑引、由運賣。茶過批驗處所不交驗者,杖七十,賣畢三日內不赴官司繳納引目者,杖六十。商人轉用茶引、塗改字型大小,增添夾帶斤重,引不隨茶,茶園磨戶不按引、由夾帶多賣,運茶車船主知情夾帶,均按私茶治罪。凡犯私茶,杖七十,茶一半沒官,一半付告發人充賞。偽造茶引茶由者斬,沒收家產付告發人充賞。官司查禁不嚴,致有私茶發生,罪及官吏。其茶課稅率,初時尚輕,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每引收鈔四錢二分八厘,全國徵收茶稅不過一千二百餘錠。以後逐年提高稅率,元仁宗延祐七年(1320),每引徵稅為十二兩五錢,全國茶課已達二十八萬九千二百多錠。四十多年間,茶課增加近三百倍。
明朝中央戶部主管全國茶務,確定課額,並設巡察御史以懲辦私茶;設茶課司、茶馬司辦理征課和買馬;設批驗所驗引檢查真偽。其茶法分商茶和官茶。榷茶征課曰商茶,貯邊易馬曰官茶。商茶行於江南,官茶行於陝西漢中和四川地區。商茶允許商人買引販賣,官茶必須保證買馬需要。商茶均實行引法。中央戶部將茶引付產茶州縣發賣。凡商人買茶,赴官具報所賣斤重,行茶地區,納錢買引,許向茶戶買茶出境貨賣。每引茶一百斤,不足一引者,謂之畸零,另發茶由,許行茶六十斤。官府按行茶地區遠近,定以程限,於經過批驗所依例批驗,將引、由截角,別無夾帶方許放行。茶與引必相隨,有茶無引,多餘夾帶,按私茶治罪,許人告捕。茶園戶將茶葉賣給無引由的商人者,倍追原價沒官。商人將茶運至賣茶地,還需向稅課司按三十取一繳納銷售稅。賣茶完畢,即以原給引、由向所在州縣官司繳引,封送原批驗所、匯解戶部查銷。若過期不繳引者,批驗茶引所於每季查出商名貫址,引、由數目,轉所在地巡按監察御史按察司提問追繳,送戶部註銷。四川商茶,政府還按不同的銷售對象、範圍,以及茶葉的品質、製法和傳統的供銷關係,將茶引分為邊引和腹引。邊引行銷今四川甘孜、阿壩,青海果洛和西等藏族地區,腹引行銷內地,形成了川茶的"兩邊一腹"的引岸制度。官茶貯邊易馬是明朝茶法的重點。"國家重馬政、故嚴茶法",設茶馬司以主其政。政府曾先後設置秦州(后遷西寧)、河州(今甘肅臨夏)、洮州(今甘肅臨潭)、庄浪(今甘肅永登)、岷州(今甘肅岷縣)、永寧(今四川敘永)、雅州碉門(今四川天全)茶馬司,而以西寧、河州、洮州、碉門茶馬司為主要茶馬貿易機構,壟斷與藏族的茶馬互市。政府對與西北、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走私茶葉防範極嚴,定期派遣官員巡查關隘,捕捉私茶。對私茶出境與關隘失察,都處罰極重。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7),駙馬都尉歐陽倫由陝西運私茶至河州,就被賜死伏誅,茶貨沒收。到明世宗嘉靖年間,才減私茶通番之罪,止於充軍。
茶馬司的官茶來源有如下幾種:①官征官買官運法。政府規定陝西漢中茶葉和四川"巴茶",官征十分之一,無主茶園由軍士種植,官取十分之八,其餘茶葉由官定課額收買,並確定漢中歲課茶兩萬六千斤,四川一百萬斤。因而將四川保寧(今閬中)、夔州(今奉節)地區劃為"巴茶"範圍,茶課由陝西巡茶御史管理,"巴茶"以外的川茶才由四川茶鹽都轉運司管理。這些官征官買茶葉,由政府組織人力分程運至各茶馬司,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勞民傷財,得不償失。②運茶支鹽法。明宣宗宣德中在實行官運茶葉的同時,由政府發給鹽引以到江淮支鹽為報酬,動員商人把四川茶葉運到西北茶馬司交貨,但不得進行茶葉買賣。在實行過程中,不少商人假營運官茶之名,行商貿走私之實,不把茶葉交給茶馬司而自行貿易,使官茶缺乏、買馬不便,故於正統元年(1436)停止此法。③召商中茶法。弘治三年(1490),陝西巡撫及布政司出榜召商報中一百零四萬斤茶葉,給引赴巡茶御史處備案,於產茶地區收買茶葉,赴西寧、河州、洮州茶馬司,官取十分之四的茶葉、余聽商人販賣。此法使茶馬司坐收數十萬斤茶葉,官茶庫存日增。但它正式允許商人參加茶馬互市和蕃漢貿易,政府在與商人的競爭中往往敗北。茶馬司以不能取得足夠戰馬而於十五年下令停止。但之後,官茶儲備日減,買馬更加困難,故於十七年又一度施行。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正式恢復此法,增加官府提成率,採取官商對分,一半茶葉與商,令其自賣。自此,官、商皆得易馬,善馬盡歸茶商。在明代漢藏茶馬互市中私商終於戰勝了官商。
茶馬司所得茶葉,除有時召商納糧支茶或令商人將茶折銀、以備賑災儲邊外,其餘全部茶葉都用於買馬之用。買馬辦法有召番賣馬支茶法、召商納馬支茶法,而以規定各部族每年賣馬數額的金牌差馬支茶法為主要買馬方式。故明代是中國漢藏茶馬互市最發達的時期。"自碉門、黎雅抵朵甘、烏斯藏,行茶之地五千餘里。山後歸德諸州、西方諸部落無不以馬售者。"
清沿明制,仍分官茶和商茶。其管理制度與明略同。官茶行於陝、甘,儲邊易馬。政府在西北設巡察御史五,分駐西寧、洮州(駐今甘肅岷縣)、河州、庄浪、甘州(駐今甘肅蘭州)茶馬司,主管官茶和茶馬貿易。其後裁撤茶馬御史,或派部員,或令甘肅巡撫兼管,最後由陝甘總督管理官茶茶務。清世祖順治初年,規定上馬一匹易茶一百二十斤,中馬一匹易茶九十斤,下馬一匹易茶七十斤。所需官茶,仍仿明代召商中茶法。隸籍山西、陝西的商人稱東商,回族商人稱西商,皆設總商負責督促散商納課之責(見茶商)。由於清朝牧地廣於前代,買馬的軍事意義逐漸消失。康熙以後的茶馬互市,不過踵前朝故事。易馬數量不多,並時易時停,致使茶馬司庫存茶葉日增。為解決庫存積茶,政府時而將所收茶葉改折軍餉,發給士兵轉賣;時而將應徵茶商本色官茶改用三成、二成,甚至全部折銀納官。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停止易馬,茶馬司實際上成為管理民族貿易的機構。所存官茶,或折餉、或易糧、或召商發賣。應徵茶商茶葉基本上改為折銀,很少征課茶葉。咸豐、同治年間,爆發陝甘回民起義,商民流離、欠課累累。東、西商均無人認課請引,茶引滯銷。同治十一年試行召募新商赴甘肅請票行茶。十三年正式召募南方商人赴湖南採茶運甘肅銷售,稱為南商。其後甘肅70%的官茶均由南商承辦。茶政由蘭州道主持。改引法為票法,一票若干引,視商人資本認銷給票。請票先向蘭州道備案,不分各省商販,均令先納正課始准給票,並予行銷地方完納厘稅。出口茶葉則另於邊境局加完厘稅。自此,西北官茶地區及出口俄國的茶葉,基本上皆由茶商經營,官收課稅而已。
商茶行於南方產茶各省。中央戶部頒發茶引、分發產茶州縣發賣。產茶較少地方亦有不設引,由茶園戶納課行銷本地者。廣東、廣西產茶極少,北方各省不出產茶葉,均不頒引。唯茶商到境向經過關口納稅或略收落地錢。茶商有總商和散商,行茶辦法與鹽法相似。散商隸總商名下,總商負責督征茶課,散商買引納課行茶。行茶皆有定域。在四川則有腹引、邊引、土引之分。腹引行銷內地,邊引行銷邊地,土引行銷土司。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后,東南各省增加茶厘、茶捐以充軍餉,發給引厘、厘票、捐票作為販運憑證。其時茶莊興起,或由茶商自行完納,或由茶莊代為完稅清單。至發販時統由茶莊繳銷稅單。隨著帝國主義經濟侵略的加深,通商口岸不斷增多(見商埠),外商亦紛紛來華採購茶葉,形成了漢口、上海、福州三大茶葉市場。漢口市場的磚茶多輸往俄國;上海市場的江西、安徽紅綠茶多售於歐美各國,浙江紹興茶葉輸至美國,寧波茶葉輸往日本;福州茶多輸至美洲及南洋群島。茶葉成為中國的大宗出口貨物。政府對外商採購運銷茶葉只徵收子口稅,而不征厘金,其稅率比國內商人繳納厘金還低。清朝晚期,廢引、厘、捐三票,改用稅票以簡化手續。清末,茶票漸代茶引。各省商販凡納稅者都可領票運銷。政府對茶利的壟斷逐漸削弱,對私茶的懲處亦有所減輕。運銷私茶,查出止於沒官。民國時期繼續實行票法,其後又廢除引票制,改徵營業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