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鴨嘴花的結果 展開

鴨嘴花

爵床科鴨嘴花屬植物

鴨嘴花(拉丁學名:Justicia adhatoda)為爵床科鴨嘴花屬下的一個種。灌木,株高2-3m,莖節膨大,幼枝有毛,葉對生,矩圓狀披針形或矩圓狀橢圓形,端尖,全緣,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苞片卵形,花冠唇形,白色,有紫色線條,花期春、夏。

形態特徵


鴨嘴花[鴨嘴花]
鴨嘴花[鴨嘴花]
大灌木,高達1-3米;枝圓柱狀,灰色,有皮孔,嫩枝密被灰白色微柔毛。葉紙質,矩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或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15-20厘米,寬4.5-7.5厘米,頂端漸尖,有時稍呈尾狀,基部闊楔形,全緣,上面近無毛,背面被微柔毛;中脈在上面具槽,側脈每邊約12條;葉柄長1.5-2厘米。莖葉揉後有特殊臭氣。
穗狀花序卵形或稍伸長;花梗長5-10厘米;苞片卵形或闊卵形,長1-3厘米,寬8-15毫米,被微柔毛;小苞片披針形,稍短於苞片,萼裂片5,矩圓狀披針形,長約8毫米;花冠白色,有紫色條紋或粉紅色,長2.5-3厘米,被柔毛,冠管卵形,長約6毫米;葯室橢圓形,基部通常有球形附屬物不明顯。蒴果近木質,長約0.5厘米,上部具4粒種子,下部實心短柄狀。

生長環境


鴨嘴花
鴨嘴花
生長於山嶺林蔭下,生長適溫20-28℃,對土壤要求不嚴,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環境。不耐寒;較耐陰,忌強光,在直射光下葉片易灼焦;性喜溫暖、濕潤氣候。

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於亞洲東南部的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緬甸等地;廣植於世界各熱帶地區,在中國廣東、廣西、海南、澳門、香港、雲南、上海等地有栽培或逸為野生。

繁殖方法


鴨嘴花可通過扦插和種子繁殖
鴨嘴花
鴨嘴花
插穗截取:選取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鴨嘴花植株,將頂端嫩枝剪成10厘米左右長度插穗,保證插穗有3-4個腋芽,上切口平剪,距第一腋芽約1厘米,下切口呈45°斜剪,切口上方距節處約0.5厘米,切口平滑,頂端保留1-2片葉。
插穗處理:將插穗置於濃度為100毫克/升的GGR6激素中浸泡1小時后,扦插在沙子、珍珠岩蛭石基質中,基質於使用前2天用800倍多菌靈溶液消毒。
扦插后管理:插穗扦插后噴淋澆水,並澆透水,插床上方加裝遮陽和擋雨設施,以免陽光直射和雨水沖刷。定時對插床進行噴霧以保持空氣濕度
人工種子繁殖
把從鴨嘴花組培中分離出的芽,包裹在3%褐藻酸鈉中,作為人工種子。這種人工種子可在含有4.65微摩爾每升激動素和50毫克/升間苯三酚的B5培養基上成功地再生小植株,而且這些小植株可在移植至土壤后良好生長。

主要價值


● 藥用
鴨嘴花
鴨嘴花
基源、性味功效:鴨嘴花的樹榦及樹枝可入葯。味苦、澀,消化后味苦,性涼,效鈍、糙。清熱涼血,消炎止痛。主治血熱肝熱膽熱多血症
藥理作用:⑴對神經系統的作用:脫氫鴨嘴花鹼有顯著局部麻醉作用,對毛果芸香鹼所致唾液分泌有抑制作用,對內源性和外源性乙醯膽鹼和腎上腺素均有阻斷作用;⑵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鴨嘴花鹼能減弱心肌收縮力,減少冠脈流量;葉和花中所含鴨嘴花酮鹼經離體豚鼠和兔心灌流實驗表明,能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冠脈流量;⑶對支氣管的作用:鴨嘴花鹼對支氣管有收縮作用,鴨嘴花酮鹼對支氣管有強大擴張作用,特別對組胺所致支氣管有顯著的解痙作用,但較腎上腺素弱,兩者合用在體內和體外均有更強的支氣管擴張作用;⑷對子宮的作用:鴨嘴花鹼有顯著的興奮子宮作用,其強度與縮宮素和甲基麥角新鹼相似;⑸抗病原體作用:鴨嘴花鹼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宋內菌、志賀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等有中度抗菌作用;⑹降血糖作用:葉中不含氮的中性成分,25毫克/千克給家兔口服,有降血糖作用,持續時間約2小時;⑺毒性:鴨嘴花鹼毒性很低,對血液、生化值及各組織器官未發現有毒性反應。
中國以外應用:鴨嘴花在印度半島諸國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斯里蘭卡和緬甸等多用於治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清熱、頭痛墮胎、驅蟲和蛇蟲咬傷等。鴨嘴花在歐洲也作為藥用,英國用其流浸膏作為止痙攣、祛痰劑和退熱劑,用於治療間歇熱斑疹傷寒白喉;德國,葉子用作祛痰劑和解痙劑,用於治療各種呼吸系統疾病流行性感冒便秘風濕病和尿結石等。
● 觀賞價值及園林用途
鴨嘴花青翠素雅,開花時,綠葉襯以潔白花序,頗為清秀,宜作盆花栽培,陳設於室內几案上及園林的亭閣水榭中,南方暖地也可作庭園綠籬栽培。
● 食用
鴨嘴花的葉和花在印度一些地方作為蔬菜食用。

保護現狀


種群現狀:由於人類對鴨嘴花的過度利用,以及其繁殖率低,使鴨嘴花物種處於瀕臨滅絕狀態,天然資源陷於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