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甲苯胺

用於製備偶氮染料的液體

鄰甲苯胺(英文名稱o-Toluidine)又名2-甲苯胺(2-Toluidine),2-甲基苯胺(2-Methylaniline),鄰氨基甲苯( o-Aminotoluene )。常溫下為色或淡黃色油狀液體,暴露在空氣和日光中變成紅棕色。微溶於水,溶於乙醇乙醚,稀酸。鄰甲苯胺可燃,遇明火、高溫,燃燒,釋放出有毒的煙霧及氨等有毒氣體。其蒸汽與空氣能形成爆炸混合物。鄰甲苯胺有毒,毒性類似苯胺。對皮膚、眼睛、粘膜有刺激作用。與眼和皮膚接觸後會引起眼睛灼傷和皮炎。攝入、吸入其蒸氣或經皮膚吸收都會引起中毒。可生成高鐵血紅蛋白,引起神經障礙的作用很強,有頭痛發紺、無力、眩暈、倦睡。並能直接刺激膀胱,引起嚴重的膀胱炎、膀胱出血和血尿,鄰甲苯胺是已知的致癌物。主要用作染料、農藥、醫藥及有機合成中間體。分子式為C7H9N。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鄰-甲苯胺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

毒理學數據


1、急性毒性:大鼠經口LD50:940mg/kg;兔經皮LD50:3250mg/kg。
2、鄰甲苯胺生成的高鐵血紅蛋白,引起神經障礙的作用很強,並能直接刺激膀胱,引起嚴重的膀胱炎、膀胱出血和血尿。本品能因皮膚吸收而中毒,應避免與皮膚接觸。TJ 36—79規定車間空氣中最高容許濃度為5mg/m3。
3.急性毒性
LD50:670mg/kg(大鼠經口);3250ul(3250mg)/kg(兔經皮)
LC50:862ppm(大鼠吸入,4h)
4.刺激性
家兔經皮:500mg(24h),輕度刺激。
家兔經眼:750μg(24h),重度刺激。
5.致突變性微生物致突變性:鼠傷寒沙門菌40μg/皿。微核試驗:人 淋巴細胞2mmol/L。程序外DNA合成:人HeLa細胞50μL/L。DNA抑制:人HeLa細胞50μL/L。姐妹染色單體交換:人淋巴細胞200μmol/L。哺乳動物體細胞突變:人淋巴細胞450mg/L。
6.致癌性IARC致癌性評論:G2A,可能人類致癌物

生態學數據


1.生態毒性
LC50:100mg/L(96h)(魚)
EC50:8mg/L(48h)(水蚤
IC50:0.31~6.3mg/L(72h)(藻類)
2.生物降解性
好氧生物降解(h):24~168
厭氧生物降解(h):96~672
3.非生物降解性
光解最大光吸收(nm):234~284
光解最大光吸收波長範圍(nm):62.4~3480
空氣中光氧化半衰期(h):0.394~3.94

分子結構數據


1、摩爾折射率:35.31
2、摩爾體積(m3/mol):107.9
3、等張比容(90.2K):270.7
4、表面張力(dyne/cm):39.5
5、極化率(10-24cm3):13.99

計算化學數據


1、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1.3
2、氫鍵供體數量:1
3、氫鍵受體數量:1
4、可旋轉化學鍵數量:0
5、互變異構體數量:
6、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TPSA):26
7、重原子數量:8
8、表面電荷:0
9、複雜度:70.8
10、同位素原子數量:0
11、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2、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3、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4、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5、共價鍵單元數量:1

性質與穩定性


1.化學性質:與苯胺相似。與酸生成鹽。與亞硝酸發生重氮化反應,生成重氮化合物。與醇、鹵代烴烯烴等反應,生成N-烷基化合物。在芳核上能發生烷基化、鹵化、磺化硝化、亞硝化等反應,發生在氨基地鄰位和對位。與粉末狀硫加熱到200 ℃生成噻唑環。在稀硫酸中用鉻酸二氧化錳氧化時,根據條件不同,生成對甲苯醌、2,2'-二甲基偶氮苯或鄰硝基甲苯等。用鋰還原時得到2-甲基環己胺
2.穩定性:穩定。
鄰甲苯胺化學結構式
鄰甲苯胺化學結構式
3.禁配物:強氧化劑、酸類、醯基氯、酸酐、氯仿。
4.避免接觸的條件:光照、受熱。
5.聚合危害:不聚合。
6.分解產物:氨。

貯存方法


鄰甲苯胺採用鐵桶密封包裝,儲存於陰涼、通風、乾燥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包裝要求密封,不可與空氣接觸。應與氧化劑、酸類、醯基氯、酸酐、氯仿、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混裝、混運。庫房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按劇毒、可燃化學品管理儲運。

合成方法


1.由鄰硝基甲苯還原而得。還原反應可利用鐵粉作還原劑,也可在銅催化劑存在下於260-280℃進行加氫反應製得鄰甲苯胺。工業品鄰甲苯胺的含量(總氨基物含量)在99%以上,加氫還原法每噸產品消耗鄰硝基甲苯1300kg、氫氣940m3。
2.其製備方法是由鄰硝基甲苯經催化加氫還原製得。由於加氫催化劑的不同,反應條件各異,如用銅催化劑,反應溫度260℃,也可用鎳催化劑。
精製方法:按照製造方法不同,含有間甲苯胺、對甲苯胺硝基甲苯等雜質。特別是對甲苯胺含量較多,並含有微量的水分。精製方法和苯胺類似,但用蒸餾的方法難以將其他的甲苯胺分離。因此首先將粗製鄰甲苯胺蒸餾兩次,再溶解於四倍體積的乙醚中,加入等當量的草酸乙醚溶液。將生成的對甲苯胺草酸鹽過濾除去,濾液蒸去乙醚后濾出生成的鄰甲苯胺草酸鹽。用含有草酸的水重結晶5次,再用碳酸鈉溶液處理。遊離出的鄰甲苯胺用氯化鈣乾燥后減壓蒸餾三次可得純品。
3.取鄰硝基甲苯在稀酸介質中用鐵粉還原,然後分離。上述所得鄰甲苯胺粗品加酸溶解成鹽,再加氫氧化鈉沉澱,即得純品。

用途


1.用於製備偶氮染料三苯甲烷染料、硫化促進劑糖精等。也用作分析試劑。
2.用於有機合成,用作分析試劑、染料中間體。
3.用於製備硫化藍、硫化淡黃GC、硫化黃棕5G、色酚AS-D、紅色基RL、大紅色基G、棗紅色基GBC、酸性桃紅3B、還原桃紅R、鹼性品紅鹼性桃紅T等。在醫藥工業用於製備鄰氯青霉素、安眠酮、必嗽平、若丁等。農藥工業用於合成殺蟲脒。還用於合成硫化促進劑DT、BG、PR等。
4.用作染料中間體,用於有機合成及合成糖精等。

規定


2020年11月,環境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衛生健康委印發了第二批《優先控制化學品名錄》,收錄了18種/類化學品,包含苯和鄰甲苯胺等確定的人類致癌物、全氟辛酸PFOA)和二噁英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鉈及鉈化合物等重金屬類物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