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修志始於宋朝。宣和年間縣尉鍾離修編纂《萊蕪縣市》,現僅存目。
現存最早的《
萊蕪縣誌》由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知縣
陳甘雨主修。《重修萊蕪縣誌》是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 知縣胡士奇主修,今存。《新修萊蕪縣誌》是清康熙十二年(1673) 鍾國義主修,今存。《萊蕪縣誌》是光緒三十四年(1908)
張梅亭主修,今存。民國初編纂的《萊蕪縣誌》,今存。民國11年(1922)鉛印的《萊蕪縣誌》由張梅亭主修,今存。民國24年(1935)鉛印的《續修萊蕪縣誌》由李仲豫主修,今存。新中國成立后,1960年編寫的《萊蕪縣誌》第一編,今存稿本。新編《萊蕪市志》 始修於1982年2月,搜集資料5000萬字,圖片3000幅,四易其稿,於1990年11月完成。本志上限原則上起自1840年,有些事物上溯到發端;下限斷至1987年,大事記下延至1990年11月。全志除序、概述、大事記、附錄、編後記,共設32編,依次為:行政區劃、
自然地理、人口、政黨、團體、政權、司法、民政、軍事、勞動人事、經濟綜述與管理、農業、林業、水利、飼養業、地質勘探與
採掘業、金屬冶鍊與壓延工業、製造工業、交通運輸業、郵電業、城鄉建設與房地產管理、商業服務業、鄉鎮企業、財政稅務、金融保險業、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藝術、衛生醫藥、體育、風俗、人物。
萊蕪當代革命歷史圖片
萊蕪市位於山東中部,
泰山東麓,東臨淄博市博山區和
沂源縣,南靠
新泰市,西接
泰安市,北依章丘市。
萊蕪古屬
青州。
漢代置
萊蕪縣。1983年8月,改為省轄(縣級)市,屬泰安市。1992年由縣級市升為地級市。全市總面積2096.47平方千米。地形南緩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圓形盆地,北、東、南三面環山,中部為低緩起伏的平原,西部開闊。整個地勢由東向西傾斜,北、東、南三面又向盆地中部傾斜。山地佔59.82%,丘陵佔20.34%,平原佔19.77%。屬暖溫帶濕潤、半濕潤
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冷夏熱,四季分明。1987年,全市人口107.40萬人,99.8%為漢族,還有
回族、
滿族、
蒙古族、
朝鮮族等8個少數民族。礦產資源以煤炭、
鐵礦石、銅礦、
磷礦為主。
小麥、
玉米、
地瓜為全市糧食作物主體。經濟作物歷來以
花生、大麻為主。
萊蕪生薑,已有兩千多年的栽培史,具有個大皮薄、絲少肉細、辣濃味美、營養豐富、色澤鮮亮、耐貯藏等特點,早在1960年就被列為全國名貴產品。飼養業中以
萊蕪豬、蠶、兔為主。水產養殖以雪野、大冶水庫網箱養
淡水魚、蝦、鱉為主。
改革開放以後,一批重點企業在萊蕪境內興建,逐步形成了較完整的工業體系,採掘、金屬冶鍊、製造業成為工業主體。
農業基本建設日益加強,農林牧漁各業協調發展,國民經濟進入健康快速發展階段。1987年底,全市社會總產值208578萬元,為1949年的39倍;
國民生產總值為100758萬元,為1949年37倍;國民收入為84956萬元,比1949年增長33.76倍;
工農業總產值137380萬元,比1949年增長33.73倍;
財政收入達到6448.4萬元。工業主體中煤炭工業發展到29家。鋼鐵工業發展到3家。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截至1987年底, 全市鄉鎮企業總數為324處,總產值62741萬元,佔全市社會總產值的30.1%。三大產業協調發展,
第三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1987年,城鎮居民人均收入1476元,比1980年增長45.6%;
農民人均純收入573元,比1980年增長60.2%。城區建築總面積128.16萬平方米,農村住房1987年人均21.8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8.3平方米。人民生活已從“溫飽型”向“小康型”邁進。 1987年底,全市有國家辦、集體辦、個人辦衛生醫藥機構106處,衛生醫藥人員4005人,病床1758張。天花、
黑熱病、
絲蟲病、
麻風病等
傳染病和
地方病已基本消滅,地方
甲狀腺腫已基本得到控制。萊蕪因其獨特的山區特點,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公元前684年的
長勺之戰就發生在這裡,它是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成語“
一鼓作氣”即由此而來。
解放戰爭中的
萊蕪戰役,殲敵六萬餘人,使山東戰場的主動權掌握到了
解放軍手裡。萊蕪為著名的革命老區,境內革命烈士眾多,
志書以簡歷或表錄記載。著名文學家
吳伯蕭、民間雜技藝人李建業在書中都有詳細記載。萊蕪境內歷史文物豐富,古遺址頗多。除人類聚居生活遺址外,尚有大量的
冶鍊遺址、古代建築、古墓葬等。有縣級以上
文物保護單位27處,其中
萊蕪戰役指揮所舊址、冶銅遺址為省級重點保護單位。
新編《萊蕪市志》1994年獲全國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