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小腸的結果 展開
- 中醫術語
- 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
小腸
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
小腸位於腹中,上端接幽門與胃相通,下端通過闌門與大腸相連,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小腸盤曲於腹腔內,上連胃幽門,下接盲腸,全長約4-6米,分為十二指腸、空腸和迴腸三部分。小腸內消化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食物經過小腸內胰液、膽汁和小腸液的化學性消化及小腸運動的機械性消化后,基本上完成了消化過程,同時營養物質被小腸粘膜吸收了。
小腸(small intestine),一般根據形態和結構變化分為三段,分別為十二指腸(duodenum),空腸(jejunum)和迴腸(ileum)。
小腸
十二指腸位於腹腔的後上部,全長25厘米。它的上部(又稱球部)連接胃幽門,是潰瘍的好發部位。肝臟分泌的膽汗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通過膽總管和胰腺管在十二指腸上的開口,排泄到十二指腸內以消化食物。十二指腸呈“c”字形,從右側包繞胰頭,可分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等四部分。
1、上部(superior part)在第l腰椎的右側起自胃的幽門,行向右後方至肝門下方急轉向下移行為十二指腸降部。上部與幽門相接的2.5cm的一段腸管,管壁較薄,黏膜光滑無環形皺襞又稱十二指腸壺腹(球),是十二指腸潰瘍的好發部位。
2、降部(descending part)沿第1—3腰椎右側下降,至第3腰椎體平面折轉向左移行為水平部。降部的后內側壁有一縱行黏膜皺襞,稱十二指腸縱襞(longitudinal fold of duodenum),其下端有十二指腸大乳頭(major duodenal papilla),為膽總管與胰管的共同開口處。它距中切牙約75cm,可作為插放十二指腸引流管深度的參考值。
3、水平部(horizontal part)在第3腰椎平面由右向左橫過下腔靜脈和第3腰椎體的前方,在腹主動脈前方移行為升部。水平部的前方有腸系膜上動、靜脈跨過。
4、升部(ascending part)自水平部斜向左上方升至第2腰椎的左側,轉向前下續於空腸,此轉折部形成的彎曲稱十二指腸空腸曲(duodenojejunal flexure)。
小腸
十二指腸空腸曲的後上壁被十二指腸懸肌(suspensory muscle 0f duodenum)固定在腹後壁。十二指腸懸肌由肌纖維與結締組織構成,表面有腹膜復蓋,臨床上稱Treitz韌帶,是手術中確認空腸起始部的重要標誌。
空腸連接十二指腸,佔小腸全長的2/5,位於腹腔的左上部。迴腸位於右下腹,佔小腸全長的3/5。空腸和迴腸之間沒有明顯的分界線。
食糜由胃進入小腸,開始小腸的消化,由於胰液、小腸液及膽汁的化學性消化作用以及小腸運動的機械性消化作用,食物的消化過程在小腸內基本完成,經過消化的營養物質也大部分在小腸被吸收,因此小腸是消化吸收的最重要部位。
小腸管壁由粘膜,粘膜下層,肌層和漿膜構成。其結構特點是管壁有環形皺襞,粘膜有許多絨毛,絨毛根部的上皮下陷至固有層,形成管狀的腸腺,其開口位於絨毛根部之間。絨毛和腸腺與小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關係密切。
腸腺的細胞有柱狀細胞,杯狀細胞,潘氏細胞和未分化細胞。柱狀細胞和內分泌細胞與絨毛上皮相似,接近絨毛的柱狀細胞與吸收細胞相似,絨毛深部的柱狀細胞微絨毛少而短,不形成紋狀緣,有人認為有分泌作用。小腸絨毛增大了小腸內壁的表面積,如果把所有的絨毛展開抻平,其面積可以復蓋半個網球場,巨大的表面積使營養物質能夠在1-2小時內得以迅速吸收。
小腸的運動形式:分節運動,蠕動,移行性複合運動(MMC)
小腸
小腸運動形式主要有:①緊張性收縮,它是其他運動形式有效進行的基礎,使小腸保持一定的形狀和位置,並使腸腔內保持一定壓力,有利於消化和吸收。②分節運動,其作用是使食糜與消化液充分混合,增加食糜與腸粘膜的接觸,促進腸壁血液淋巴迴流,這都有助於消化和吸收。③蠕動,其作用是將食糜向遠端推送一段,以便開始新的分節運動。
1.緊張性收縮。是小腸其它運動形式的基礎,當小腸緊張性降低時,腸壁給予小腸內容物的壓力小,食糜與消化液混合不充分,食糜的推進也慢。反之,當小腸緊張性升高時,食糜與消化液混合充分而加快,食糜的推進也快。
2.分節運動。分節運動是一種以環行肌為主的節律性收縮和舒張的運動,主要發生在食糜所在的一段腸管上。進食后,有食糜的腸管上若干處的環行肌同時收縮,將腸管內的食糜分割成若干節段。隨後,原來收縮處舒張,原來舒張處收縮,使原來每個節段的食糜分為兩半,柑鄰的兩半又各自合攏來形成若干新的節段,如此反覆進行。分節運動的意義在於使食糜與消化液充分混合,並增加食糜與腸壁的接觸,為消化和吸收創造有利條件。此外,分節運動還能擠壓腸壁,有助於血液和淋巴的迴流。
3.蠕動。小腸的蠕動通常重疊在節律性分節運動之上,兩者經常並存。蠕動的意義在於使分節運動作用后的食糜向前推進,到達一個新腸段,再開始分節運動。小腸蠕動的速度很慢,約1~2cm/s,每個蠕動波只把食糜推進一段短距離(約數cm)后即消失。此外,小腸還有一種傳播速度很快,傳播距離較遠的蠕動,稱為蠕動沖。它可把食糜從小腸始端一直推送到小腸末端。有時還可至大腸,其速度為2~25cm/s。在十二指腸與迴腸末端常常出現與蠕動方向相反的逆蠕動。食糜可以在這兩段內來回移動,有利於食糜的充分消化和吸收。
小腸
迴腸末端與盲腸交界處的環行肌增厚,起著括約肌的作用,稱為回盲括約肌。回盲括約肌的主要機能是防止迴腸內容物過快地進入大腸,因而有利於小腸內容物的充分消化和吸收。當食物進入胃時,可通過胃-迴腸反射引起迴腸蠕動,在蠕動波到達迴腸末端時,括約肌便舒張、部份小腸內容物由迴腸入結腸。此外,回盲括約肌還具有活瓣作用,可阻止大腸內容物向迴腸倒流。
小腸內容物向大腸的排放,除與回盲括約肌的活動有關外,還與小腸內容物的流動性和迴腸與結腸內的壓力差有關。
1.神經調節腸內機械的和化學的刺激作用於腸壁感受器,通過壁內神經叢的局部反射途徑可引起小腸平滑肌的蠕動。在一般情況下,迷走神經的傳出衝動對整個小腸運動起興奮作用。交感神經對小腸運動則起抑制作用。但兩種神經的效應也依小腸當時的機能狀態而異。如果腸肌緊張性已經很高,則無論刺激迷走神經或交感神經,都將對腸肌產生抑制作用;反之,則都產生增強作用。
小腸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食物經過在小腸內的消化作用,已被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質。食物在小腸內停留的時間較長,一般是3~8小時,這提供了充分吸收時間。小腸是消化管中最長的部份,小腸是主要的吸收器官,小腸絨毛是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部位。小腸很細長,盤曲在腹腔內。小腸全長4-6米,小腸粘膜形成許多環形皺褶和大量絨毛突入腸腔,每條絨毛的表面是一層柱狀上皮細胞,柱狀上皮細胞頂端的細胞膜又形成許多細小的突起,稱微絨毛。小腸黏膜上的環形皺襞、小腸絨毛和每個小腸絨毛細胞遊離面上的1000~3000根微絨毛,使小腸粘膜的表面積增加600倍,達到200平方米左右。小腸絨毛上皮細胞朝向腸腔的一側,估計一個成年人小腸的內表面積為200平方米。內表面積越大,吸收越多。另外,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小腸絨毛壁和毛細血管壁很薄,都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些結構特點使營養物質很容易被吸收而進入血液。小腸的巨大吸收面積有利於提高吸收效率。
絨毛內部有毛細血管網、毛細淋巴管、平滑肌纖維和神經網等組織。平滑肌纖維的舒張和收縮可使絨毛作伸縮運動和擺動,絨毛的運動可加速血液和淋巴的流動,有助於吸收。
小腸內的營養物質和水通過腸粘膜上皮細胞,最後進入血液和淋巴的過程中,必須通過腸上皮細胞的腔面膜和底膜(或側膜)。物質通過這些膜的機制,即吸收機制,包括簡自由擴散、協助擴散、主動運輸、胞吐和胞吞等。
小腸壁有腸腺,分泌腸液進入小腸腔內。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臟分泌的膽汁,也通過導管進入腸腔內。這些消化液使食糜變成乳狀,再經消化液中各種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澱粉最終分解為葡萄糖,蛋白質最終分解為氨基酸,脂肪最終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食物殘渣、部分水分和無機鹽等藉助小腸的蠕動被推入大腸。在大腸中,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如纖維素等與水混合成糞便,經由肛門排出體外。
其餘的各種營養成分都被小腸絨毛內的毛細血管吸收,直接進入血液。
受盛,即接受,以器盛物之意。化物,即變化·化生之意。小腸的受盛化物表現以下兩方面:一是指小腸接受由胃腑下傳的初步消化的食物,起了容器的作用,即受盛;二是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在小腸必須停留一定時間,由小腸對其進行進一步消化,將飲食水谷精微化為精微和糟粕,即化物作用。小腸受盛功能失常,則氣機阻滯,表現為腹部疼痛;若化物功能失常,可導致消化吸功能障礙,表現為腹脹,腹瀉,便溏等。
泌,即分別;清,即水谷精微;濁,指食物中的糟粕。泌別清濁是指小腸在對胃初步消化的飲食物進行進一步消化的同時,隨之進行的分清別濁的功能。
小腸不僅具有吸收功能,而且還具有分泌功能——它能分泌小腸液。小腸的分泌功能主要是由小腸壁粘膜內的腺體(十二指腸腺和腸腺)完成的。正常人每天分泌1~3升小腸液。小腸液的成分比較複雜,主要含有多種消化酶、脫落的腸上皮細胞以及微生物等。所含有的各種消化酶中,有腸激活酶、澱粉酶、肽酶、脂肪酶以及蔗糖酶、麥芽糖酶和乳糖酶等,這些酶對於將各種營養成分進一步分解為最終可吸收的產物具有重要作用。
小腸液的分泌受多種因素的調節,其中食團以及其消化產物對腸粘膜的局部刺激(包括機械性刺激和化學性刺激),可引起小腸液的分泌,這些刺激是通過腸壁內神經叢的局部反射而引起腸腺分泌的。小腸液的作用主要是進一步分解糖、脂肪、蛋白質,使它們成為可吸收的物質。
大量的小腸液,可以稀釋消化產物,使其滲透壓下降,從而有利於吸收的進行。
小腸腔面的環行皺襞從距幽門約5cm處開始出現,在十二指腸末段和空腸頭段極發達,向下逐漸減少和變矮,至腸中段以下基本消失。粘膜表面還有許多細小的腸絨毛(intestinal villus),是由上皮和固有層向腸腔突起而成,長0.5~1.5mm,形狀不一,以十二指腸和空腸頭段最發達。
絨毛於十二指腸呈葉狀,於空腸如指狀,於迴腸則細而短。環行皺襞和絨毛使小腸表面積擴大20~30倍,總面積達20m2左右。絨毛根部的上皮下隱至固有層形成管狀的小腸腺(smallintestinal gland),又稱腸隱窩(intestinalcrypt),故小腸腺與絨毛的上皮是連續的,小腸腺直接開口於腸腔。
粘膜下層:為疏鬆結締組織,含較多血管和淋巴管。十二指腸的粘膜下層內有十二指腸腺(duodenalgland),為復管泡狀的粘液腺,其導管穿過粘膜肌開口於小腸腺底部。此腺分泌鹼性粘液(pH8.2~9.3),可保護十二指腸粘膜免受酸性胃液的侵蝕。最近研究表明,人十二指腸腺尚分泌尿抑胃素(urogasterone),釋入腸腔,具有抑制胃酸分泌和刺激小腸上皮細胞增殖的作用。
肌層:由內環行與外縱行兩層平滑肌組成。
外膜:除十二指腸後壁為纖維膜外,小腸其餘部分均為漿膜。
小腸
上皮為單層柱狀。絨毛部上皮由吸收細胞、杯狀細胞和少量內分泌細胞組成;小腸腺上皮除上述細胞外,還有潘氏細胞和未分化細胞。吸收細胞(absorptivecell):最多,呈高柱狀,核橢圓形,位於細胞基部。絨毛表面的吸收細胞遊離面在光鏡下可見明顯的紋狀緣,電鏡觀察表明它是由密集而規則排列的微絨毛構成。每個吸收細胞約有微絨毛1000根,每根長1~1.4μm,粗約80nm,使細胞遊離面面積擴大約20倍。小腸腺的吸收細胞的微絨毛較少而短,故紋狀緣薄。
微絨毛表面尚有一層厚0.1~0.5μm的細胞衣,它是吸收細胞產生的糖蛋白,內有參與消化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雙糖酶和肽酶,並吸附有胰蛋白酶、胰澱粉酶等,故細胞衣是消化吸收的重要部位。微絨毛內有縱行微絲束,它們下延匯入細胞頂部的終末網。吸收細胞胞質內有豐富的線粒體和滑面內質網。
滑面內質網膜含有的酶可將細胞吸收的甘油-酯與脂肪酸合成甘油三酯,後者與膽固醇、磷脂及β-脂蛋白結合后,於高爾基複合體形成乳糜微粒,然後在細胞側面釋出,這是脂肪吸收與轉運的方式。相鄰細胞頂部之間有緊密連接、中間連接等構成的連接複合體,可阻止腸腔內物質由細胞間隙進入組織,保證選擇性吸收的進行。
杯狀細胞(goblet cell):散在於吸收細胞間,分泌粘液,有潤滑和保護作用,從十二指腸至迴腸末端,杯狀細胞逐漸增多。
潘氏細胞(Paneth cell):是小腸腺的特徵性細胞,位於腺底部,常三五成群。細胞呈錐體形,胞質頂部充滿粗大嗜酸性顆粒,內含溶菌酶等,具有一定的滅菌作用。
未分化細胞(undifferentiated cell):位於小腸腺下半部,散在於其它細胞之間。胞體較小,呈柱狀,胞質嗜鹼性。細胞不斷增殖、分化、向上遷移,以補充絨毛頂端脫落的吸收細胞和杯狀細胞。絨毛上皮細胞的更新周期為2~4天。一般認為,內分泌細胞和潘氏細胞亦來源於未分化細胞。
固有層在細密的結締組織中除有大量小腸腺外,還有豐富的遊走細胞,如淋巴細胞、漿細胞、巨噬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等。絨毛中軸的固有層結締組織內有1~2條縱行毛細淋巴管,稱中央乳糜管(centrallacteal),它的起始部為盲端,向下穿過粘膜肌進入粘膜下層形成淋巴管叢。中央乳糜管管腔較大,內皮細胞間隙寬,無基膜,故通透性大。吸收細胞釋出的乳糜微粒入中央乳糜管輸出。此管周圍有豐富的有孔毛細血管網,腸上皮吸收的氨基酸、單糖等水溶性物質主要經此入血。絨毛內還有少量來自粘膜肌的平滑肌纖維,可使絨毛收縮,利於物質吸收和淋巴與血液的運行。
小腸
固有層中除有大量分散的淋巴細胞外,尚有淋巴小結。在十二指腸和空腸多為孤立淋巴小結,在迴腸多為若干淋巴小結聚集形成的集合淋巴小結,它們可穿過粘膜肌抵達粘膜下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