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舞

土族的民族舞蹈

婚禮舞,隨著婚禮程序和場面的變化,要跳三次。第一次是阿姑們在女方家門前迎接納信時,排成兩行,手挽著手,由領頭的兩人手裡擺動著納信送的禮物,邊唱邊向後退,跟隨其後的阿姑們亦然,細步漫退,變腰,雙臂前後左右擺動;第二次是新娘從改髮式到啟程,納信在新娘的房門、堂屋門和大門前邊唱邊跳。跳時,雙手左右搧動褐衫衣襟,原地踏步或左右搖擺,徐徐移步;第三次是在男方家門前,由送親人的跳安昭舞,但不轉圈,只手舞足蹈,邊唱邊跳。

基本介紹


婚禮舞是土族的一種有名的名族舞蹈。互助土族地區流傳的土族婚禮習俗源遠流長。土族婚禮習俗是土族人民通過與自然界的鬥爭和長期的生產生活的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土族能歌善舞,是土族人民的特色風俗!
婚禮舞
婚禮舞由於當地人們熱情豪放,一些舞蹈不僅表現在日常的生活中,在土族青年男女的婚禮上,也是有一整套完整、歡樂的歌舞進行著。它與安昭相依相扶。“安昭”是一種無樂器伴奏,以歌的旋律節奏引導相伴的集體舞。舞步輕盈,姿態優美。其形式是一人在前領舞領唱。眾人緊隨其後,伴歌伴舞,伴唱歌曲的襯詞。
婚禮舞其舞步動作是;先彎腰,爾後前進,邁第一步的同時雙臂向右擺動。邁第二步時又向左擺動。邁第三步時左腳高跳,隨之兩臂上舉並向右轉體一周,即完成一組舞蹈動作。如此循環往
婚禮舞
婚禮舞
復,繞場歌舞跳躍,盡興方止。“安昭”歌詞一般三句成段,三段為一組。舞曲有“安昭”、“安昭索羅羅”、“拉熱列”等。舞蹈節奏隨歌曲的變化而變化。土族人酷愛“安昭”,每當歡度佳節或婚禮喜慶之日,人們都要相約一處,歡歌共舞。除安昭外,婚禮舞也是土族較為流行的民族舞。婚禮舞一般由兩個身著白褐衫的“納什金”(男方家派來的、能歌善舞的迎親人)主演,其他人伴唱。動作各地不一。

浪漫來源


婚禮舞
婚禮舞
結婚前一天,男方在下午請兩名能歌善舞、能說會道的“納什金”(即娶親者)帶上娶親的禮品和新娘穿戴的服裝、首飾,拉著一隻白母羊(象徵著純潔和財富)到女方家娶親。此時,女方家故意不給納什金開門,並由阿姑(年輕女子)唱起悅耳的:“花兒”,讓納什金對歌,還從門頂上向納什金身上潑水,以示吉祥。直到阿姑們被唱得無歌以對或者是娶親人詞窮時,女方才肯開啟大門將納什金邀至家中。隨後由新郎向岳父母敬獻哈達,拜神佛,禮畢上炕喝茶、吃飯。此時阿姑們擁擠在窗口唱起婚禮曲,氣氛熱烈歡快,緊接著阿姑們衝進屋裡拉起娶親人到庭院或麥場上去跳“安昭舞”。整個婚禮一直進行到深夜才結束,其間所涉及歌舞的種類近二十種,一場土族人的婚禮就是一次優美的歌舞盛典。
第二天天亮前,新娘經過梳妝打扮,頭上罩上一層層五顏六色的漂亮紗巾,上馬起程。新娘的親屬將一把紅筷子撒在院子里,母親將新娘穿過的衣服扔出牆外,表示姑娘已經出嫁。土族姑娘出嫁方式有兩種,一種叫“小出小進”,一種叫“大出大進”。所謂“”小出小進”,即新娘到婆家后才改變髮式。這種方式比較複雜、莊重。所謂"大出大進"即在娘家改髮式,到婆家后立即拜天地,這種方式比較簡便、省事。“小出小進”的出嫁方式,新娘到了規定的時辰,須坐"經卷",即在堂屋的桌子上,依次擺著“經卷”、柏樹枝、佛燈、牛奶、紅筷子、茯茶、糧食、羊毛等九種吉祥物品。納什金在堂屋門前唱《依姐》歌,並使勁擺動褐衫衣襟,新娘由其兄弟用白氈或紅氈抬著沿院里的圓槽轉三圈后,出門上馬。“大出大進”的出嫁方式,納什金可以不唱《依姐》歌,穿戴一新的新娘,由其母親或姐姐陪著繞圓槽三圈后,出門上馬。
新娘由其姐姐作伴娘、小妹作伴女同到婆家。伴娘當天隨送親隊伍回去,伴女則要等到婚後第三天新娘新郎回門時帶回。新娘在娶親人、送親人的簇擁下來到新郎家門口,首先由新郎捧著美酒和哈達,迎上前去接新娘下馬。在他身後,每一步站一個姑娘,一個捧著酒盅酒壺,為送親的賓客致酒。新郎新娘進門時,進大門時,有兩個年輕婦女在前面拉著紅氈或白氈,新郎新娘跟著氈,男左女右,抱著用紅布製作的布娃娃,並肩緩緩邁入庭院。如果是“小出小進”,則新娘到伙房灶神爺前,由事選定的婦女動手為她梳頭改髮式,穿新婚服裝,開口。開口儀式是,有一位也是事先選定的婦女,手拿
婚禮舞
婚禮舞
用紅線纏著的擀麵杖,在新娘面前繞幾下,說:“新娘新娘你開口,金口玉言,家裡的話不要到外面去講,外面的話也不要在家裡亂說,守口如瓶,免惹是非,穿戴后”,即舉行拜天地。新郎新娘要連續拜四次,進入洞房。接著謝媒人,土族稱“瓦日哇西買拉”。人們圍著媒人,一邊唱謝媒歌,一邊給媒人敬酒,並向他嘴裡喂炒麵,額頭上貼酥油。紅仁切和媒人都被請到上房,設宴款待。過去一般不炒菜,主要是酒肉。現在有擺八盤的,還有土、漢宴席並上,十分豐盛。土族的婚禮,一般分提親、定親、送禮、婚禮儀式、謝宴等程序。儀式隆重熱烈。提親。無論是自由戀愛,還是父母決定,都得由男方父母請媒人,向女家求婚。媒人多為男性,一般要請村裡有名望的長者,或與女方家沾親帶故的人,便於說合。提親時,兩位媒人要預備j鍋饃和蒸花捲各一付、酒兩瓶,並帶上哈達,到女方家說親。如果女方不同意這門親事,就會把禮品原封不動地送還男方。若同意這門親事,則收下禮物,熱情招待媒人,並將空酒瓶送回,這是非常別緻而明確的信息。定親。女方家同意后,請來本家各戶家長,並邀請男方家的父親或叔父,同媒人一起來商量定婚。男方需帶兩包茯茶、三瓶酒、一條哈達、兩付饃饃,作為吃喝禮。並送給女方家父親一包茶,母親一件長衫料子。同時送一部分財禮。在議禮過程中,女方家開始故意要很多彩禮,這時,媒人和男方家父親或叔父,向女方家的長輩頻頻敬酒,說好話,使彩禮的數目降到最合適的程度。
送禮。定親后,男方家請媒人給女方家分期分批送禮。但主要的彩禮要在辦喜事前三個月送畢,以使女方縫製衣服等。彩禮分乾禮、衣料和首飾,也有全部送線的,衣料由女方自己選購縫製。按土族傳統習慣,在未娶親前,女婿不到女方家去。現在逢年過節,不僅要去,還要給女方家人分別送禮物。選吉日。土族婚嫁,多在每年正月舉行。大約在一個月前,先由男方舉行擇吉日儀式。土族稱婚宴為“霍仁”,擇吉日稱“砣讓霍仁”,即首宴。參加擇吉日首宴的,有女方父親、叔父或哥哥等人,男
婚禮舞
婚禮舞
方也對等地請人赴宴,加上媒人,約有七八個人,共同請神擇吉日。娶親。在娶親的前一天,是女方家的嫁女宴,土族稱“麻擇”。女方本家各戶,親戚、朋友、左鄰右舍送來禮物。女方家設宴招待,並擺嫁妝,當眾一一交待男方送來的彩禮,縫製了多少件(套)衣服,以及女方家的陪嫁,等等。這時,姑娘要哭嫁,哭嫁詞委婉動人,感謝山神、土主、父老、鄉親、父母、哥嫂、姐妹的養育之恩和深厚情誼。為了紀念這種帶有名族色彩的婚禮方式,他們通常在後人結婚時載歌載舞,婚禮舞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各地區的發展


仡佬族姑娘出嫁前的三五天便開始“哭嫁”。娶親時新郎不親迎,而是於婚期前一日派轎夫在天黑前到女家。進門前,女方有專人主持“攔門禮”,要行敬酒、鋪氈、恭候等禮數,每道程序都有傳統的對答禮詞,必須唱得合乎規矩,否則要遭鬨笑。姑娘出嫁時先將花轎抬進堂屋,由新娘的兄長或叔叔將新娘“拉出”裡屋,給祖宗父母磕頭,爾後“強抱”入轎中,表示對娘家的戀戀不捨。娘家人把轎子抬出村寨外,才交給男方轎夫。轎前有兩人持大刀開路,花轎周圍有彩旗和藍傘簇擁,途中鳴號放炮,吹吹打打,非常熱鬧。到新郎家拜堂后,新娘要重新梳妝打扮,然後到寨中寬敞處讓大家欣賞、逗笑,很多人一起條婚禮舞,或者觀看新朗新娘跳婚禮舞。以便和鄉親們建立友好感情。
在黔西北的仡佬族,婚禮更有趣。新郎騎馬去迎親,有4個伴郎相陪,其中2人扛著竹掃帚,另2人抬著酒肉禮物。途中有女方派出的幾個壯漢攔路“搶劫”,把“搶”來的酒肉在山坡上吃掉,表示女家富有,不稀罕你這點禮品。新郎到了女方寨門,有一群人手執木片圍“打”新郎,男方執竹掃帚要全力保護突圍。新郎跑進女方家門,馬上有“敬親酒”招待,而且新郎與新娘也相互敬酒。敬酒畢,新郎將新娘“抱”上馬背,霞浦畲族婚俗是有濃厚的民族特色,與其他地方或別的民族的婚俗不論在形式上還是內涵上都有極大的區別。有以下顯著特徵:霞浦畲族婚俗,畲歌貫穿於婚俗的始終。以歌定情,男女雙方通過唱歌、對歌而產生愛情;以歌會親,出嫁前有“做表姐”這一陪客唱歌的特殊風俗,時間短則半個月,長則三個月,藉以探望親戚來學歌對歌;以歌完婚,有“做親家伯”這一歌俗,即男方在成親前兩天,請一名出色的歌手作“親家伯”到女家。“親家伯”要處處規矩,又機靈老到,婚宴一散就進行人們最感興趣的會歌。在婚俗中,畲歌貫穿於始終,含有豐富的畲族歌言素村,從中可窺見畲族的傳統習俗、人生禮儀及歷史。 (婚禮過程有成套的儀式,尤其是“做暖房”(亦稱“會八仙”)最具民族風味,是畲族舞蹈的重要素材。1956年,霞浦縣根據畲族婚禮,創作了《難為親家伯》、《畲族婚禮舞》
婚禮舞
婚禮舞
晉京參加“全國第一屆農村業餘文藝會演,得到好評。其入編《中國民間舞蹈集成》,國家郵電部將其選入《中國民間舞蹈》郵票。“安昭”,土族語稱為“千佼日”,意為“彎曲”或“轉圈”,是土族地區流傳最廣的一種古老的民族歌舞形式。因歌詞襯句有“安昭索羅羅”、“安昭——昭應昭呀”等,故名。

流傳意義


互助土族婚禮具有土、藏、漢文化兼容的特點。土族婚禮歌內容曲調優美,蘊涵豐富,包括天文、地理、歷史、宗教、神化、人生禮俗等內容,帶有濃厚的文化色彩,是土族傳統文化最突出的表現形式,寓含土族人的精神、信仰、價值取向等內容,涉及土族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富有強烈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民族特色,是土族民間文學和民間藝術的重要載體,對研究土族文化、歷史、民風民俗等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