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量子點
應用於醫學領域的碳基零維材料
碳量子點是一種碳基零維材料。碳量子點具有優秀的光學性質,良好的水溶性、低毒性、環境友好、原料來源廣、成本低、生物相容性好等諸多優點。自從碳量子點被首次發現以來,人們開發出了許多合成方法,包括電弧放電法、激光銷蝕法、電化學合成法、化學氧化法、燃燒法、水熱合成法、微波合成法、模板法等。碳量子點的應用廣泛,在醫學成像技術、環境監測、化學分析、催化劑製備、能源開發等許多的領域都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2004年,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的Xu Xiaoyou等人報道了利用電弧放電來製備單壁碳納米管(SWCNTs)的方法,並在電泳法純化產物的過程中首次發現了可以放出明亮熒光的碳量子點。
隨著對於碳量子點更加深入的研究,人們在它的合成,性能和應用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同時,碳量子點的原料來源廣泛,製備成本也比較低,在材料製備領域有很大的優勢,在醫學成像設備、微小的發光二極體、化學感測器、光催化反應等的很廣的領域中都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碳量子點結構
電解醇溶液產生碳量子點的紫外吸收性質
碳量子點的紫外吸收譜和PL 光譜
碳點的上轉化熒光光譜
在其他方面,傳統的量子點一般是從鉛、鎘和硅的混合物中提取出來的,但這些量子點一般有毒,對環境也有很大的危害。所以科學家們尋求在一些良性的化合物中提取量子點。碳量子點作為一種新型的碳納米材料,與各種金屬量子點類似,在製備的過程中不涉及重金屬的使用,更有一些研究直接從食物飲料中提取碳量子點,如蛋清、冬瓜等。此外,碳材料的化學惰性較高,因為碳性質穩定,而且在生物體中的重含量很高,同時,碳量子點表面上的許多羧基等親水性的官能團在水中具有優異的溶解性。因此相較於金屬量子點材料,碳量子點具有較高的生物相容性和較低的細胞毒性,對環境危害很小。
在過去的十餘年間,各國的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了各種不同合成碳量子點的方法,根據碳源的不同,這些方法可以大致地分為“自上而下”( Top- down) 合成法和“自下而上”( Bottom- up) 合成法。
“自上而下”合成法是指將大尺寸的碳源通過物理或者化學的方法剝離出尺寸很小的碳量子點。利用“自上而下”合成法合成碳量子點的碳源一般為碳納米管、碳纖維、石墨棒、碳灰和活性炭等,通過電弧放電、激光銷蝕、電化學合成等手段將這些富碳物質進行分解並最終形成碳量子點。
“自下而上”合成法與“自上而下”合成法相反,利用分子或者離子狀態等尺寸很小的碳材料合成出碳量子點。用“自下而上”法合成碳量子點,多採用有機小分子或低聚物作為碳源,常用的有檸檬酸、葡萄糖、聚乙二醇、尿素、離子液體等。常見的“自下而上”合成方法有化學氧化法、燃燒法、水熱/溶劑熱法、微波合成法、模板法等。
• 電弧放電法
紫外光下凝膠電泳法分離電弧法製備的碳量子點
這種方法得到的碳量子點,熒光較好,但是碳量子點的粒徑不均一,且產率極低,不適合大量生產。
• 激光銷蝕法
對碳量子點表面進行鈍化處理
2011年,Li和他的合作者利用更簡單的激光銷蝕法來製備碳量子點。他們用碳納米材料作為起始原料,用簡單的有機溶劑作為液體介質。在一個典型的程序中,0.02 g的碳納米材料被分散在50 mL的溶劑中(溶劑可以是水,乙醇,乙腈等)。超聲處理后,4 mL的懸濁液滴入一個玻璃做的小室中用523 nm波長的激光照射激發。照射后離心,得到的上清液就含有碳量子點。
用激光銷蝕法得到的碳量子點產率約20 %,粒徑不夠均勻,需要的設備要求也相對較高,不適合工業化生產。
• 電化學法
2007年,Zhou等人首先報道了用電化學法合成碳量子點的方法。在電化學池中,以碳紙上通過化學氣相沉積法( CVD) 製得的多壁碳納米管( MWCNTs) 作為工作電極,鉑絲作為輔助電極,Ag/AgCl作為參比電極,含0.1 mol/L四丁基高氯酸銨的乙腈溶液作為電解液(實驗前先除氧),在-2.0~ +2.0 V 之間循環施加掃速為0.5 V/s的電勢,可以觀察到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最後再變為深棕色,表明碳量子點從多壁碳納米管上剝離下來了。
反應裝置及不同溫度下的產物
電化學方法製備出的碳量子點產率較高,粒徑較均勻,反應條件也較溫和,對環境破壞較小,但是需要特殊設備,適合的反應也較少。
• 化學氧化法
化學氧化法製備碳量子點流程
• 燃燒法
燃燒法就是通過燃燒有機物,收集產生的碳粉,經氧化處理以後得到碳量子點的方法。
2007年,Liu和他的合作者首次通過簡單的燃燒法製備出了碳量子點。他們首先將鋁箔放在蠟燭上方,收集蠟燭煙灰,然後將收集到的煙灰用硝酸處理,迴流一段時間後分離提純,從而得到直徑約1 nm的表面具有羧基和羥基的親水性碳量子點。利用燃燒法製備的碳量子點雖然產率很低,粒徑大小也不太均一,不過操作簡單,原料易得。
• 溶劑熱合成法
利用草莓汁製備碳量子點
2012年,Jia等人報道了利用一鍋法在低溫(90 ℃)條件下水熱合成碳量子點的方法,將維生素C,醋酸銅溶於水中,90 ℃加熱條件下攪拌5小時,離心純化之後,得到碳量子點。這樣的方法製備出的碳量子點有良好的水分散性、pH依賴的光致發光性質和上轉化熒光性質。
2013年,Huang等人用草莓汁在聚四氟乙烯內襯的高壓反應釜中加熱至180℃反應12小時,過濾后高速離心,得到含碳量子點的清液,蒸干溶劑得到含氮的熒光碳量子點,這種碳量子點對於汞離子敏感,可以作為檢測重金屬汞的試劑。
• 微波合成法
微波法合成碳量子點
2013年,Xiao等人將1-丁基-3-甲基咪唑鎓四氟硼酸鹽([Bmim] BF)加入蒸餾水中,燒杯中溶液在攪拌下形成透明的透明溶液。然後將混合溶液投入家用微波爐(700瓦),加熱不同的時間。將變色的溶液在13,000 rpm下離心分離30分鐘以去除較少熒光的沉積物,最後得到了澄清的黃色碳量子點溶液。這種碳量子點對槲皮素敏感,可以用作分析試劑使用。
• 模板法
模板法也是材料製備中十分常見的方法。模板法通常是以特定的支撐材料為模板,再這種材料上合成碳量子點后,然後用酸蝕等辦法除去模板,從而獲得碳量子點。
Liu等人用兩性聚合物F127 進行硅膠球體的功能化,以製備出的F127/SiO複合物為模板,再以可溶性酚醛樹脂作為碳前驅體與F127結合,製成一種球形複合物,後者經高溫煅燒生成碳/二氧化硅複合物,再經350~400℃熱分解及NaOH溶液40℃下刻蝕48 h,從而除去硅載體,即得碳量子點。用這種辦法製備得到的碳量子點產率高達10%以上,且粒徑較為均勻,水溶性也相對較好,但製備過程複雜。
• 室溫羥醛縮合聚合法
2015年,中南大學紀效波、侯紅帥等人通過丙酮與氫氧化鈉混合,室溫靜置120小時,製備出了尺寸為2-3 nm的碳量子點,該方法無需熱處理、高毒試劑、特殊設備等苛刻條件,且產量較大、后處理簡單。這種方法製備出的碳量子點可以作為鈉離子電池的三維多孔碳骨架。2017年,他們又以乙醛溶液代替丙酮,通過與氫氧化鈉混合后室溫靜置反應製備了尺寸為3-5 nm的碳量子點,進一步提高了碳量子點的製備效率。
2012 年,Jia 等人報道了利用一鍋法在低溫(90 ℃)條件下以維生素 C 為原料,水熱合成碳量子點的方法。這種方法得到的碳量子點對 H敏感,可以作為pH 相應的感測器。
2016 年,Liu 等人以氫氧化鈉為電解質,水和乙醇作為溶劑,以石墨電極為工作電極,在室溫及 4℃的條件下,利用電化學氧化石墨製備出了對鐵離子敏感的碳量子點。
2011 年,Li 等人以蠟燭灰為碳源,製備碳量子點,並將其用於 DNA 的檢測。原理如下,單鏈 DNA 與熒光材料 FAM 結合,可以吸附在碳量子點上,不產生熒光。當單鏈 DNA 遇到目標 DNA 會與碳量子點脫附並形成帶有 FAM 的雙鏈 DNA,這種結構會產生熒光,從而確定目標 DNA 的存在。
碳量子點具有多個優點,包括良好的光學性能和光化學穩定性,水溶性好,而且基本無毒、環境友好。因此,在醫學上可以用於細胞成像。
2013 年,Hus 等人通過煅燒綠茶,分散進高純水中得到碳量子點溶液。這種方法得到的碳量子點溶液可以吸附在細胞 MCF-7 表面,在紫外光下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