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章文才的結果 展開
- 中國柑桔學科奠基人之一
- 原湖南省株洲市環境保護局局長
章文才
中國柑桔學科奠基人之一
章文才(1904—1998),果樹學家、園藝教育家、柑桔專家。我國柑桔學科奠基人之一。與鍾俊麟等首次選育成功“鵝蛋柑20號”(先鋒橙)、“鵝蛋柑26號”(錦橙)柑桔良種。他擅長柑桔栽培技術,並深入現場指導和推廣,編著有《實用柑桔栽培學》及多種科普讀物。培養了大批果樹園藝人才。為發展我國柑桔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我國柑桔學科奠基人之一。(1904-1931)。
章文才
1938年,滿懷愛國之心的章文才謝絕了美國柑桔界同事們的挽留,毅然回國。回國后,任金陵大學農學院果樹學教授兼農業科學研究部主任。他一邊教書,一邊開展科學研究,利用寒暑假時間,帶領師生,跋山涉水,跑遍四川各地,進行柑桔良種選育。1938年冬,他帶領助教吳乾紀在江津廟基場林憲之的果園內,選得優良品系,編號為s—26(即‘錦橙’);1937年冬,鍾俊麟、郭益進在江津仁沱鄉青龍灣袁鴻志氏園中選得優良品系,編號為S一20(即‘先鋒橙’),上述品系均屬優良變異株。為了培育這些良種,1940年,章文才等人通過中國農民銀行貸款,建立了中國農民銀行江津園藝推廣示範場(今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真武實驗場前身),並擔任首屆場長。在該場建立了母本園,栽培這些優良單株。這是我國第一次進行的柑桔良種選育的成果。如今‘先鋒橙’和‘錦橙’已成為全國各地的主栽品種,約計推廣種植1億株。此項成就獲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45年秋,章文才由金陵大學校長陳裕光推薦,任西北農學院院長兼教授。在任期間,他和虞宏正、王綬等教授精心籌劃,重振西北農學院的教學、科研工作,並計劃在河西走廊建立蘋果、梨、葡萄生產基地。后因缺少經費,無法開展科研工作,他的願望也未能實現。1947年,章文才辭去西北農學院院長職務,回到南京任金陵大學園藝系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章文才應武漢大學農學院院長楊顯東之邀,赴武漢大學任園藝系主任、果樹學教授。到任后,他立即率領學生在珞珈山開闢了20多畝地的桃園、梨園、葡萄園、菜園,以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1952年,章文才任華中農學院教授、園藝系主任。
1956年學院遷至獅子山。在那裡,他帶領園藝系師生開闢了近700畝實驗果園,收集了250多種桃、梨、杏、梅、蘋果、葡萄、柑桔等果樹品種,培育了1.2萬多株柑桔苗,進行柑桔抗寒育種研究。他還常常帶領學生到產區果園實習,為農民進行豐產栽培技術培訓指導,使學生把課堂所學的知識與果樹生產實際緊密結合起來。他還非常注意培養人才,認為只有有了眾多的人才,中國的果樹事業才能興旺發達。早在1940年,他在成都金陵大學農學院擔任教授時,就率先招收了賈麟厚、陳俊愉、李家文三位研究生,這是我國果樹學領域中最早的研究生。
1956年,國務院召開了“12年科學技術遠景規劃會議”,在開會期間,章文才主持編寫了我國果樹、蔬菜、茶葉、特產的遠景規劃,為我國園藝事業的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1957年,正當章文才潛心進行教學與科研之時,他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被下放到應城縣紅旗大隊勞動,儘管這樣,他仍帶領學生建立果園,辦技術訓練班,指導當地農民栽培果樹。1965年,章文才受學院黨委派遣,在宜昌窯塆鄉籌建華中農學院宜昌分院。他親自組織師生動手自建“干打壘”宿舍,開闢梯田種柑桔。在艱苦的條件下,分院招收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省的500多名果樹、畜牧專修班學生。章文才採取了邊建校邊教學的辦學方針。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章文才雖受到衝擊,卻仍赴宜昌地區進行柑桔選種,幫助農民發展柑桔生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他被調回總院;1979年出任華中農學院副院長。恢復招收研究生制度以後,章文才主持的學科被國家教委和農業部評選為我國第一個果樹學博士點和全國果樹重點學科。
1980年,華中農業大學園藝系成立了柑桔研究室。到1990年止,他共培養了8名博士生和23名碩士生。章文才執教60餘年,桃李滿天下,其中不少已成為我國園藝學界的學科帶頭人,或任院長、所長等職。步入七旬高齡以後,章文才沒有因年邁而減輕自己的工作。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多出人才,他仍站在教學第一線,親自為研究生和本科生講授《果樹生理學專題》、《果樹遺傳育種學專題》、《果品商品經營學》等課程。章文才結合教學、科研和實踐,編著了不少有關柑桔專業方面的書籍。早在1935年就編著有《實用柑桔栽培學》,這是我國第一部柑桔栽培學專著。為了做好柑桔的出口外銷工作,1954年他編著了《新鮮果實包裝貯藏運銷學》。1977年,他主編了《柑桔:生產技術與科學實驗》。針對我國果樹生產和科學實驗中缺乏科學選題、田間設計、統計分析,以及生物工程、豐產優質栽培、遺傳育種、貯藏保鮮等科學實驗方法,章文才於1979年主編了我國第一部《果樹研究法》,並作為全國通用教材。1983年,他與江愛良共同編著了《中國柑桔凍害研究》。1987年他編寫的《現代果樹生產技術》,介紹了國內外現代化科學技術。此外,他還撰寫了70多篇有價值的學術論文。
在柑桔科學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
1954年1月,全國出現大寒潮,大量柑桔樹被凍死。為了解決柑桔凍害問題,他和陳吉笙等對柑桔凍害進行了調查。在此基礎上,開展了柑桔抗寒育種工作。到1960年共收集不同柑桔品種實生苗2.5萬餘株,從中選出抗寒的華農本地早桔,在華中農學院栽培,經過1969年和1977年兩次大凍害的考驗,證明該砧木短期能抗-13℃的低溫,現已在長江流域北緣地區大量推廣種植。
章文才
在群眾性多年選優的基礎上,章文才又提出了優中選優的觀點。即將最優株系高接到成年柑桔樹上,第二年就能開花結果,然後將果實與原來母本樹的果實進行對照鑒定。如果兩者沒有差異,說明遺傳性一致,第三年即可鑒定繁殖推廣,從而加速新品種的選育過程。他把這個選育過程概括為“一年選、二年接、三年鑒定推廣”的選種新程序。此法已在生產中迅速推廣,並被美國一些專家採用。
在柑桔防腐保鮮的科學研究方面。早在1962年,章文才就和助教區勝祥在宜昌黃陵廟進行藥劑洗果防腐保鮮試驗。接著又在秭歸龍江的陡坡上建立產地通風貯藏庫。隨後,他又與潘家錚一道,在國內首先進行柑桔中草藥防腐保鮮試驗。用篩選出的高良姜、野菊花、野艾等,取其8%的浸出液洗果,收到了防腐保鮮的效果,開創了柑桔防腐保鮮的新途徑。他建議武漢葛店化工廠,借鑒國外資料,研製出“多菌靈”與2,4—D配合洗果,可使柑桔果實在常溫條件下,貯藏保鮮4個月,效果良好,深受群眾歡迎。
1980年,章文才與青年教師一起利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進行柑桔原生質體培養、人工誘變、遺傳工程等研究,獲得了錦橙、桃葉橙原生質體再生植株,並誘變出能耐0.8%鹽鹼的柑桔砧木良種,為我國沿海幾萬公頃的海塗找到了栽培柑桔的途徑。他與鄧秀新等在國內首先開展柑桔原生質體融合試驗,培育出寧波金波+夏橙、粗檸檬+哈姆林甜橙的體細胞雜種。為開展抗寒、抗病、抗鹽鹼的育種工作開創了新途徑,使我國柑桔生物工程的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1979年,他又從西班牙、美國引進無病毒柑桔良種臍橙、夏橙共19個品種以及脫毒和良種繁育技術,在國內首次進行無病毒良種繁育推廣工作。1983年培訓了來自全國的100多位柑桔技術人員。先後將17萬多株臍橙、夏橙無病毒良種苗繁殖推廣到江西、四川、湖北、湖南、廣西的13萬畝外貿出口基地栽種,已經有成批商品果運銷國際市場。“柑桔莖尖微芽嫁接脫毒與無病毒良種繁育技術”獲農業部1987年科技進步二等獎。“柑桔原生質體培養、再生、植株融合”獲農業部1989年科技進步一等獎。
為建立柑桔商品生產基地作貢獻
章文才為科技興農、發展山區農村經濟不遺餘力。他經常下鄉,幫助農民發展柑桔生產,使農民致富,被桔農譽為“財神爺”。
早在1956年,章文才多次深入鄂西山區的宜昌窯塆鄉,這裡荒山多,耕地少,農民生活艱苦,他向農民傳授柑桔栽培技術,培養了400多名柑桔嫁接手,推廣良種。隨後,他多次來到窯塆進行技術指導。該鄉柑桔年產量已達2000萬公斤,並有大批柑桔外銷,成為湖北省重要的柑桔外銷商品生產基地。
在偉大詩人屈原的故鄉秭歸縣,章文才發現當地的實生柑桔樹品質低劣、味酸籽多。1962年他在那裡舉辦了有100多人參加的技術培訓班,傳授柑桔高接換種技術。農民紛紛把實生柑桔樹高接換種,全縣已達66萬多株,柑桔質量明顯有了提高。長期以來,他把秭歸當做自己的第二故鄉,積極幫助當地發展柑桔生產。秭歸縣年產柑桔1億多斤,成為湖北省的柑桔出口基地之一。
章文才
1980年8月,章文才應邀參加了江西省農業廳及省農科院組織的柑桔考察小組,與沈廷厚等到江西贛州19個縣市進行考察,提出了贛州地區發展柑桔生產規劃報告。隨後,他又兩次到贛州進行調查、座談、培訓技術人員,幫助南康建立地區柑桔研究所;致使贛州柑桔生產迅速發展,成為我國臍橙、夏橙的外銷出口基地。
1979年10月,章文才看到他親自選育推廣的柑桔優良品種已布滿長江三峽兩岸,便感慨地寫下了一首題為《光榮偉大的三十年》的詩篇:
三十國慶三峽行,猿啼聲里伴歌聲;
綠水青山今勝昔,萬紫千紅桔滿林。
1990年,農業部決定在長江中上游,從四川宜賓到湖北陽新兩岸10萬平方公里的山區丘陵地帶,建設我國最大的現代化果樹商品生產基地,使產、制、貯、運、銷形成系統工程。章文才任農業部長江果樹帶科技顧問委員會主任。如今他正為實現這一宏偉藍圖貢獻自己的餘熱。
由於章文才在國內外柑桔界享有很高的聲譽,1979年,由農業部推薦、國際柑桔委員會一致通過,接納他為國際柑桔學會執行委員。1981年11月國際柑桔學會在日本東京召開學術討論會,章文才到會宣讀了《三十年來中國柑桔品種改良的成就》及《中國柑桔事業的現狀及其展望》兩篇學術論文,向與會的66個國家的柑桔學家闡明了一個論點:即遠在2400年前的長沙馬王堆和江陵古墓中發現了我國的甜橙種子和香橙皮,從而駁斥了有些學者認為柑桔起源於印度的錯誤論點,受到與會代表的重視。
鑒於章文才為發展我國柑桔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1985年1月9日中國科協授予他先進農業科普工作者稱號,王震同志親自為他授獎。
章文才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他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1950年他加入了中國民主同盟。1984年參加了中國共產黨。1978年至1987年任全國人大第五、六屆代表。1978年以來,歷任湖北省政協第四、五、六、七屆副主席,湖北省科協副主席、名譽主席。1956年以來曾任中國園藝學會副理事長、湖北省園藝學會理事長。
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中國共產黨黨員、湖北省政協原副主席、原華中農學院副院長、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院長、國際知名柑桔專家、華中農業大學一級教授章文才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1998年12月8日在武漢逝世,享年95歲。
章文才
1927年 畢業於金陵大學農學院園藝系,獲農學士學位。
1927—1931年 任金陵大學園藝系助教。
1931—1933年 任集美農林專科學校教員兼校長。
1933—1935年 任浙江大學農學院園藝系講師,兼湘湖實驗農場場長。
1935—1937年 英國倫敦大學研究院東茂果樹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獲哲學博士學位。
1937年 任美國康奈爾大學果樹系副研究員。
1938年 任美國加州大學柑桔系副研究員。
1938—1945年 任金陵大學農學院園藝系教授,兼科學研究部主任、江津柑桔推廣示範場場長。
1945—1947年 任西北農學院園藝系教授兼院長。
1947—1948年 任金陵大學園藝系教授,兼農林部農業推廣委員會技正。
1948—1949年 任嶺南大學農學院園藝系教授。
1950—1953年 任武漢大學農學院教授、園藝系主任。
1954—1992年 任華中農業大學一級教授、園藝系主任,華中農學院副院長,華中農業大學柑桔研究室主任等職。
1998年12月8日 病逝於湖北省武漢市。
1 章文才.慈溪楊梅調查.中華農學會報,1930(2):4—8.
2 章文才.乙烯在園藝上之效用研究.中國園藝學會會報,1934,1(1):15—20.
3 章文才.實用柑桔栽培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4 Chang Wen-Tai.Studies on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Stock and Scio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ertain Deciduous Fruit Trees.Jour Pomology and Hort.Science,1938,(15):267—325.
5 章文才.柑桔樹根群生長及其周期性.金陵大學農林新報,1940,(30):619—621.
6 章文才,張訓舜.四川省柑桔之品質:(一)果實在成熟時期中品質的變化;(二)果實之品質與栽培環境之關係,金陵學報,1940,9(1—2):165—181,183—216.
7 章文才.紅津甜橙選種標準.金陵大學農林新報,1939,(16):26—28.
8 章文才.新鮮果實包裝貯藏運銷學.上海:中華書局,1954.
9 章文才,羅禹初.湖南山地柑桔的栽培.農業學報,1956,5(2—4):167—169.
10 章文才,陳吉笙.柑桔的越冬栽培及抗寒品種選育.園藝學報,1962,1(1):15—28.
11 章文才.果樹的生長發育規律及其控制途徑.園藝學報,1963,2(1):1—8.
12 章文才.華中地區幾種柑桔耐藏性研究.華中農學院學報,1964,(3):10—16.
13 章文才.果樹生態環境與品種區域化.山地果樹栽培.上海:科技出版社,1964.
14 章文才.柑桔:生產技術與科學實驗.北京:科學出版社,1977.
15 章文才.努力在柑桔生產上攀登世界高峰.湖北農業科學,1977,(12):24—28.
16 章文才.果樹研究法.北京:農業出版社,1979.
17 章文才.向柑橙科學技術現代化進軍.中國柑桔,1979,(1—2):2—4.
18 章文才.當前我國果樹生產發展上的現代化問題.中國果樹,1979,(增刊):59—63.
19 章文才.發揮我國熱帶、亞熱帶優勢,發展果樹生產.農業現代化研究,1980(3):27—32.
20 章文才.組織培養在果樹科學上的應用.園藝學文摘,1981,(1):1—4.
21 Zhang Wen—Cai.Thirty rears Achievements on Citrus Varietal Improvemental Works in China ProC.4th.Intern Citrus Congress,1981,1:51—55.Tokyo,Japan.
22 Zhang Wen—Cai.Development and Outook of Citrus Industry in China.Proc.4th Intern.Citrus Congress,1981,2:987—990.Tokyo,Japan.
23 章文才,江愛良.中國柑桔凍害研究.北京:農業出版社,1983.
24 Zhang Wen—Cai.Citrus clonal selection,progeny testing and in vitro propagation.Fruit Varieties Journal,1985,39:20—33.
25 章文才.現代果品防腐保鮮、貯藏、加工研究的進展.果樹科學,1985,1(1):1—9.
26 章文才.植物生長調節劑在果樹上的應用.果樹科學,1985,(4):1—11.
27 章文才.發展我國熱帶、亞熱帶果樹生產,繁榮山區農村經濟.農業技術經濟,1985,(5):8一12.
28 章文才.果樹的病毒病及無病毒良種繁育綜述.園藝學文摘,1986,(1):1—12.
29 章文才.果樹的抗寒性及抗寒育種.果樹科學,1986,(2):1—12.
30 章文才.現代果樹生產技術.上海:上海知識出版社,1987.
31 Zhang Wen—Cai.The Role of Tissue Culture in Citrus Breeding.Proc.5th.Intern Citrus Congress.1987,1:25—27.Sao Paulo,Brazil.
32 章文才.現代果樹育種的進展.浙江柑桔,1987,(2):1—9.
33 章文才.改進水果貯運保鮮加工技術,發展南方山區農村經濟.熱帶南亞熱帶水果貯運保鮮研討會文集,國務院南亞熱帶作物辦公室,1988:8—12.
34 Zhang Wen—Cai.Investig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itrus Varietal Resources in China.Proc.6th.Intern.Congress.1988,1:291—294,Tel Aviv,Isrl.
35 章文才.英漢園藝學詞典.北京:農業出版社,1991.
作者:浙江省柑橘研究所 徐建國 2004年9月26日於浙江黃岩
浙江是我國柑橘栽培的主要產區,不僅以栽培歷史悠久,品種多樣,精耕細作而著稱,也是柑橘學人才眾多的地方。南宋溫州太守韓彥直以一本《永嘉橘錄》,被譽為世界上第一部柑橘學專著,開浙江柑橘科學傑出人才之先河,也促使了浙江柑橘業的發展,近現代更是人才輩出,達到鼎盛。在現代我國著名的柑橘學家中,章文才教授就是其中來自浙江的傑出代表人物。他是我國著名的果樹學家和教育家、我國現代柑橘產業的重要奠基人和開拓者,在柑橘遺傳育種、生理生化、無病毒良種繁育、優質高產栽培理論研究和技術推廣等方面,都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
章老作為浙江籍的柑橘界著名學者,不僅在浙江大學農學院工作過,此後還多次來浙江考察指導,熱情推介浙江柑橘,始終關注著我省的柑橘產業發展和興盛。值此章老誕辰100周年到來之際,作為晚學後輩,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回顧我心目中的章老,同時走訪了我所的一些老一輩專家,整理成此文,以寄託深深的懷念與敬仰之情。
章老1904年生於浙江杭州,1927年畢業於金陵大學農學院,先後在8所高校執教,兼任院系領導職務,是我國園藝學科最早的研究生導師,為我國培養了許多園藝學術骨幹。出版專著11種,學術論文80餘篇。1933年在浙江大學任吳耕民先生助教,1950年起任華中農學院教授、系主任、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等職。新中國成立以後來浙江考察指導就有十多次。現擇其中幾回以記之。
1951—1952年章老來黃岩引去本地早、早橘等地方品種用於柑橘抗寒育種,1977年遭歷史性大凍害,僅留下實生本地早14株,后以選系“華農本地早”命名推廣。
1953年章文才、章恢志教授帶了60名華中農大學生到黃岩橘區實習,由於方言問題,當時的黃岩農校派出了2名教師、92名學生配合,實習成果彙編成冊,對黃岩柑橘的歷史、品種、栽培、病蟲防治等各個方面進行了系統調查和總結。
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確定將溫州蜜柑作為我國主要良種推廣后,1970年前後,章老來到了溫州蜜柑的故鄉——浙江,到溫州、台州考察溫州蜜柑,與我所專家探討溫州蜜柑品系的綜合評價鑒定標準,並確定溫州蜜柑的品系特徵,對正值發展關鍵時期的溫州蜜柑,指明了品種選擇的方向。
1991年章老以88歲高齡出席了在我所主辦的全國柑橘熱害異常落花落果學術討論會,他認為在柑橘栽培的北緣地區,過去對凍害問題比較關注,對熱害的關注說明這是一個栽培技術上的新的認識飛躍。其時我在日本研修,無緣聆聽章老的講話,但是在章老曾駐足過的日本國立果樹試驗場興津支場,我見到了岩政正男先生的後繼者們,章老與吳耕民先生都是談及中國柑橘時的重要話題。然後,章老又在我所鄭敏鎡先生主持的《柑橘特早熟(國慶前)新品種選育》鑒定會上,作為鑒定委員會主任出席了會議,並對所取得的成果給予達到國內同類研究領先水平的評價。
章老不僅在回到浙江時對浙江的柑橘產業予以關心和指導,而且對外熱情介紹浙江柑橘的科學研究成果,推介浙江柑橘界學人,獎掖後輩。
在1962年在中國農科院果樹研究所召開的會議上,章老對我所4個方區建立單株產量檔案的做法,認為是國內果樹界開創性的做法而加以肯定。這項方法,我所連續進行了10年的記載,對研究果樹大小年、產量變化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數據。
章老1981年在日本召開的國際柑橘學會大會上,作了“中國30年來柑橘品種改良進展”的大會報告,對我所的柑橘雜交育種、選種成果進行了介紹,大大提高了我所的國際知名度,此後國外柑橘界人士紛至。
1983年和1986年分別舉辦的2次中美柑橘科學討論會,章老是主要籌辦人和代表團顧問,我省台州農校翁邁東先生的“海塗柑橘栽培”、我所鄭敏鎡先生的“柑橘的雜交育種”、浙江農業大學黃壽波先生的“中國柑橘北緣產區凍害分佈及其防禦技術”等研究成果在大會上作了交流。
70年代初在廣東楊村召開的全國柑橘計劃密植會議上,章老首先提出了要計劃密植,合理密植,對我省此後開展的矮化密植栽培具有指導意義。章老還是2,4-D保鮮技術在柑橘上應用的首先開發者,曾熱情地為我所胡安生研究員編著的《水果保鮮及商品化處理》一書作序。
上一世紀30年代章老曾任浙江大學農學院講師,在為我所創始人、浙江農業大學教授吳耕民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的題詞,章老高度評價吳老先生為“耕民先師,園藝泰斗;高徒萬千,遺著盈車;奠基黃岩,功過彥直;蔬果飄香,造福千秋。”
繼1986年9月祝賀我所50周年題詞“樹橘樹人,繼續前進”后,1996年7月,章老又對我所六十年來所作出的努力給予了高度評價,題道:“黃岩聖地,蜜橘故鄉;耕民前輩,建所鑽研;六十寒暑,艱苦奮鬥;培育良種,防治病蟲;開發資源,貯藏加工;山地海塗,豐產豐收;人才輩出,學術成就;富國興農,公德無窮”,成為鞭策我輩繼續努力的動力。
我走上柑橘科學研究的崗位后,有幸拜會過不少在外省工作的浙江籍柑橘老前輩,有中國農科院柑橘研究所的首任所長曾勉教授、華中農業大學的章文才教授、章恢志教授等,其中與章文才老先生的接觸最多,印象最深。
首次見到章文才先生是在1984年4月,當時華中農學院邀請了日本佐賀大學農學系果樹學教授岩政正男先生,就柑橘的起源與育種作了兩周的系列講座。這次講座是作為國際柑橘學會執委的章老邀請的。章老在報告會上以一口流利的英語介紹岩政教授的情景,以及對一些理論、技術的補充闡述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我所鄭敏鎡所長還讓我向章老引幾個品種,在離開武漢前,章老親自帶我到溫室剪取了紐荷爾、朋娜、納維林娜等臍橙新品系,這些品種後來在我省的柑橘品種結構調整中發揮了良好的作用。其時章老已80高齡,仍步履矯健、聲音洪亮,健康老人的形象至今不忘。
其後,1988年在北京召開的國際園藝植物種質資源學術討論會和1990年在廣州召開的國際柑橘學術研討會上又有幸見到章老。在北京,曾與章老一起攀登險峻的慕田峪長城,他與我所的郭樞老先生,老友重逢,回憶往事,談笑風生。在廣州召開的國際柑橘學術研討會上,聆聽了會議主席章老在大會上作的“世界柑橘業發展的國際合作”的主旨學術報告。
作為國家一級學會的中國柑橘學會得以於1993年成立,與章老的奔走籌建與不懈努力是分不開的,標誌著我國柑橘業的發展有了更為可靠的科技依託,有利於柑橘事業的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1998年會前,我由任伊森、胡安生兩位研究員推薦為新一屆學會理事候選人,得以參加第二屆中國柑橘學會的換屆大會,章老極力推舉鄧秀新教授作為新一屆理事長,在會間還抱病會見了與會代表,對中國柑橘業的未來發展寄予的厚望。不意章老在年底不幸因病逝世。事實證明,在鄧秀新教授的領導下,學會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各地對年會的申辦熱情很高,並獲得了2008年國際柑橘大會的申辦權,有力地促進我國柑橘產業的發展與躋身國際柑橘強國之列。
在武漢出差時,曾特地到章老的銅像前瞻仰緬懷。先哲已離我們而去,章老那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的風範,獻身我國柑橘事業矢志不移的精神,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
“秭歸,是我的第二故鄉”
章文才,1904年11月11日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1934年在《中國園藝學會會刊》上發表了國內第一篇有關乙烯處理柑橘的學術論文。1935年4月,章文才赴美留學,獲得了博士學位。終身從事柑橘研究,在國內外柑橘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出生於杭州的他,是“中國柑橘之父”。但他卻逢人便說,“秭歸,是我的第二故鄉”。
初冬時節,“中國臍橙之鄉”秭歸縣到處橙黃橘紅,“果園浩如海,靚樓幢幢立”。運輸臍橙的車輛川流不息,好一派橘豐民歡的熱鬧景象。
在這柑橘豐收的歲月里,40萬秭歸人民總會深深懷念一個人,一個身材魁梧、待人和藹的老者,他就是“中國柑橘之父”、華中農業大學一級教授章文才先生。
“秭歸柑橘大有可為”,章老擲地有聲的話語,激勵秭歸人民摒棄陳舊傳統觀念,掀起農業產業革命熱潮。西陵峽兩岸,冒出片片柑橘。
“從1962年開始,章教授就與秭歸結下了不解之緣”,11月28日,秭歸縣原特產局退休幹部宋鴻虎接受採訪時回憶說,那一年的10月底,章老在省農業廳經作處潘處長的陪同下來到秭歸。章老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前來龍江大隊調研柑橘發展情況,總結龍江大隊柑橘發展經驗。
第二天,章老和潘處長在秭歸縣特產局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乘船到香溪,再在香溪轉乘小船到龍江大隊(新灘)(今屈原鎮龍馬溪村)。面對峽江風浪,章老沒有絲毫膽怯之意,反而與潘處長在小船上談笑風生。
美麗如畫的西陵峽風光,激起了章老的詩興。站立船頭的章老,即興說出上聯:“潘公與眾泛舟游於三峽之境”。沉吟片刻,坐在章老旁邊的宋鴻虎,膽怯而激動地對答說:“章師攜徒徒步旅於柑橘之鄉”。章老聽罷,高興地拍著宋鴻虎的肩頭連聲稱讚道:不錯不錯,小夥子不錯!瞬間,章老頭頂上神秘的科學家光環,伴隨著他的笑聲消失於滾滾流動的江水之中。此刻,章老與基層同志的心已緊緊地貼在了一起。
來到龍江大隊,章老就立即投入到工作之中。與幹部座談,到柑橘園實地察看,走訪柑橘種植技術員。據宋鴻虎回憶,在龍江大隊,他一連幹了5天,還為龍江大隊的幹部和柑橘專業隊員進行了柑橘管理、豐產知識講座。
當時就是全國著名柑橘專家的章老,為何來到偏遠的龍江大隊?當時正在龍江大隊蹲點抓柑橘生產的宋鴻虎介紹說,1955年,為貫徹國家“以糧為綱,全面發展”方針,原縣委副書記耿天弼在龍江大隊建起了“福根”柑橘示範園。下派蹲點的宋鴻虎,組織生產隊擅長搞柑橘生產的32人,成立了柑橘種植專業隊,大搞柑橘生產。第三年,柑橘產量達7噸;第四年,柑橘產量達40多噸;1962年,柑橘產量達160噸。躍居全省第一、全國前列的柑橘產量,引起了省農業廳和柑橘專家的高度關注。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章老提出,秭歸的氣候、土壤適宜種植柑橘,沿江兩岸發展柑橘大有可為。章老還提出,秭歸柑橘生產應實現良種區域化、品質標準化、果實商品化的“三化”目標。據《秭歸縣誌》記載,章老提出“三化”建議是在1962年11月8日。
秭歸,從此堅定了發展柑橘產業的信心和決心,並走上了漫長而艱難的產業結構調整之路。歷經多年努力,峽江兩岸長出片片柑橘林。1979年10月,章老看到他親自選育推廣的柑橘優良品種已布滿長江三峽兩岸,感慨萬千地賦詩曰:“三十國慶三峽行,猿啼聲里伴歌聲;綠水青山今勝昔,萬紫千紅橘滿林。”
“秭歸,是我的第二故鄉”,章老常常這樣自豪地向前來考察的國外柑橘專家推介屈原故里秭歸。他回憶說,他對全國很多柑橘產區懷有濃厚感情,但他一生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秭歸。
1993年,91歲高齡的章老最後一次來到秭歸縣。當他來到歸州鎮彭家坡村,看到自己親手培育的片片柑林碩果累累時,激動不已的他欣然題詩:“癸酉國慶三峽行,屈子家鄉橘滿林,彭家臍橙戶戶栽,優質高產富農村。”
“章教授與秭歸的感情,無法用言語來表達”,宋鴻虎激動地說,不說別的,單說“文化大革命”期間(1967年)的那三個月,章教授就與我們結下了深厚的情感。
1967年,受到“文化大革命”衝擊的章老,帶著厚厚的書稿和學生周紱“秘密”來到秭歸縣龍江大隊。在龍江管理區,他們整整呆了三個月。在這特殊時期,他們師徒仍無法割捨心中隱隱作痛的柑橘情結。每天,他們都帶著剛剛完成的《柑橘生產管理與科學實驗》書稿,走隊串戶徵求農民兄弟的意見。
在這“神秘”的三個月里,令秭歸人民至今難忘的,恐怕要算在章老的指導下建起的全國第一個地下通風貯藏窖,使柑橘可保鮮4個多月,好果率達90%以上。宋鴻虎回憶說,當時章老在與他們閑聊中得知,他們於1966年冬在龍江四隊建有一個兩丈多深的地窖,貯藏柑橘一萬多公斤第二年出售,好果率達70%,價格還翻了一番。
章老興趣十足地來到龍江四隊,深入地窖實地察看后,肯定這是個實用的好辦法。章老同時建議,改進地窖,讓其與外界通風,從而提高好果率。章老連夜繪出改造草圖,指導柑橘專業隊員建造地下通風貯藏窖。在章老的耐心指導下,柑橘專業隊員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終於建成了第一個地下通風貯藏窖。當年,在龍江大隊建起的地窖有3個。經實驗,好果率達90%以上。第二年,秭歸全縣按照章老的設想,建起地下通風貯藏窖52個,全縣柑橘走出了保鮮銷售的好路子。
“沒有章教授就沒有秭歸柑橘,無論是桃葉橙還是臍橙”,秭歸縣農業局退休幹部崔治龍說,章老讓秭歸柑橘有了自己的名字。1962年,章老在考察龍江大隊時,就對品嘗到的8號、18號樹的果實印象深刻。1965年冬,章老帶領鄧貴森、施曉恆等教授,會同陳昭明、肖彥華等省專家,再次來到龍江大隊,首次進行柑橘選種優良單株全面分析鑒評,根據樹的豐產性、果面狀況、含糖量等12項指標進行評分,8號、18號樹結的果實獲得95分。鑒評結果公布后,陳昭明先生建議,將選出的優良單株進行命名。陳昭明建議給春梢片狹長似桃葉的8號、18號取名“龍橙”,意為既是龍江所產,又體現龍是中國的象徵;或者根據葉的生物學特性取名“桃葉橙”。後來經過與會專家討論醞釀,章老同意將8號、18號優良單株取名“桃葉橙”。土生土長上千年的秭歸柑橘,從此有了自己的學名。
章老深知,果樹優良品種是豐產優質的基礎。他帶領宜昌分院師生深入鄂西柑橘產區,進行群眾性的大規模柑橘選種工作。他把選種目的、標準和方法教給農民群眾,發動他們選極優良單株,向國家“獻寶”,然後再進行實驗室的科學分析鑒定。
桃葉橙命名后,秭歸縣一方面加強對外宣傳,另一方面在縣內擴大種植規模。章老在以後的每次柑橘大會上,總要講到秭歸桃葉橙。他在1973年寫的《柑橘的良種選育》和1977年出版的《柑橘生產技術與科學實驗》兩書中均高度評價桃葉橙“品質極佳”。1976年底,秭歸桃葉橙達17.8萬株,產量達3000多噸。
1983年,萬里副總理指示,從龍江、香溪精選桃葉橙1000公斤、臍橙3000公斤,送往北京並走上人民大會堂國宴。秭歸柑橘從此更是名聲大振,在1989年的全國水果評選會上,桃葉橙和羅伯遜臍橙35號榮獲名優水果稱號。
章文才教授在書房內手抄紀念屈原的詩作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2300多年前,“詩祖”屈原作《橘頌》抒懷言志。從詩中可見,屈原對橘的情感非同一般,更可見秭歸種植柑橘的歷史十分悠久。
兩千多年前,屈原鐘情柑橘。兩千多年後,多少炎黃子孫鍾情《橘頌》,鍾情“詩祖”屈原。章老就是一位屈原的追隨者。自屈原祠修建好以後(1982年),他來到秭歸,常到屈原祠走走。大家心裡明白,他決非簡單地來玩玩、看看,他是在用心與這位孤忠流芳的偉大愛國詩人進行深層對話。
章老如屈原一樣愛國,熟悉章老的秭歸人說。1938年,留學美國的章老謝絕了美國柑橘界同事們的挽留,滿懷愛國之情毅然回到戰亂中的祖國,投入農業科學研究。章老如屈原一樣上下求索,終身遨遊、探索在科學的海洋之中。他破解了多項柑橘產業發展中的難題,於1935年編著了我國第一部柑橘栽培學專著《實用柑橘栽培學》。為了做好柑橘的出口外銷工作,1954年他編著了《新鮮果實包裝貯藏運銷學》。1979年主編了我國第一部《果樹研究法》,作為全國通用教材。他還撰寫了有價值的學術論文70多篇。“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衝擊的章老,仍深愛著自己的祖國和柑橘事業,從來沒有停止過研究柑橘的步伐。
據秭歸縣屈原紀念館館長梅雲來回憶,章老常穿中山服,很是平易近人。他在屈原祠至少親自接待過章老三次,有一次還是章老獨自一人前來拜謁“詩祖”的。那一次,梅雲來與章老坐在屈原祠的石凳上攀談了很長時間,攀談的主題自然是屈原與柑橘。當章老得知,屈原祠內將種上多種柑橘時,顯得非常高興。他說,以後更多的中外遊客都能欣賞到柑橘,這既是對秭歸柑橘的宣傳,又能讓屈原與橘為伴,不再“孤獨”。
梅雲來介紹說,印象最深的,應該是1988年10月17日。那天,在縣城歸州參加完柑橘研究活動的章老,再次來到屈原祠。梅雲來藉機想讓章老為屈原祠留下“墨寶”——手抄咸豐年間詠屈原的律詩一首。章老當即高興地答應了這一請求。因為時間倉促,章老對現場書寫的作品不十分滿意。他隨即將律詩記錄下來,回武漢手抄好后,又託人送到屈原紀念館。至今回想起來,這件“小事”多麼令人感動啊!
如今,章老的手抄詩與全國其他40餘名書法家的作品一道,集中展出在屈原祠里的碑廊內。不知章老手抄律詩時有何感想,我總想,他與屈原是修來的千年奇緣,因柑橘他們心靈相通,因詩抄他們的身影跨越時空同居一室。
“秭歸成為中國臍橙之鄉,這是宜昌地區甚至我國南方臍橙樣板,目前最重要的是怎樣把果農組織起來,辦產、供、銷、運、貯、加工大農業,發展果品市場經濟,這一點江西贛州跑在我們前面了,我們在1985年供給他們良種無病毒臍橙。”1996年2月19日,93歲的章老深知在世將為時不多,心裡仍惦記著秭歸,特意寫信給當時的宜昌市委書記羅清泉並轉秭歸縣委、縣政府。
章老在信中就如何發展果品市場經濟,委婉地建議秭歸向後來居上的江西贛州地區學習:組建果農股份合作社,培訓農民技術員,加強產前、產中、產後處理;制定出加快發展的政策,用政策調動果農的積極性;建立臍橙果業協會,建立產前、產中、產後服務體系,進行包裝、分級、洗果、運銷、出口等技術指導……多麼感人的肺腑之言啊!
根據章老的建議,秭歸於1997年開始進行大規模柑橘品改,並制定出一系列措施強力推進柑橘產業化建設。當年,秭歸“紐荷爾”臍橙獲得第三屆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稱號。
章老,一直把秭歸珍藏在心靈深處。1989年,農業部決定建立長江上中游農業開發項目,當時秭歸併不是考察的重點,年逾八旬的章老,耐心地向世界銀行考察團詳細介紹秭歸柑橘栽培歷史,講解當地培育的臍橙新品種,利用他的影響力最終為秭歸爭取到了這一項目,使秭歸獲得世界銀行貸款226萬美元,比同類縣(市)多出20萬美元。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章老又多次專程前來現場指導,使這個項目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有力地促進了秭歸的柑橘生產。
值得章老欣慰的是,柑橘已成為秭歸的支柱產業。如今的秭歸,柑橘面積達17萬畝,年產量超過15萬噸,年產值過兩億元。全縣有柑橘專業村100多個,從事柑橘種植的農民達10萬多人。
果大無核、皮薄色鮮、肉脆汁多、香郁味甜的秭歸臍橙,頗受消費者青睞,產品暢銷全國各地,並出口到東南亞國家。秭歸還建立了國家柑橘繁育育種中心試驗場和柑橘良種繁育示範場,共引進儲備柑橘品種88個,其中臍橙品種達50多個,一年四季都有新鮮臍橙上市。
章文才先生銅像
面對“橘翁”,思緒飛揚。不禁讓人想起他獻身科學、服務柑農、奉獻社會的光輝一生,想起他深入農村、紮根農戶的一幕幕感人場景,想起他為秭歸爭回的一項項惠及千家萬戶的榮譽……
——1978年,國家批准秭歸建設兩萬畝臍橙出口基地后,章老為秭歸一次引進了12個美國優良品種,試種大獲成功。其後,“全國名優水果”、“省優質產品”、“全國農業博覽會金獎”等一個個榮譽相繼落戶在屈鄉這塊神奇的土地上。
——1985年,秭歸盧家山村出現柑橘樹大片死亡現象,81歲的章老得知后,連夜趕到秭歸。第二天大清早,他便帶著學生越過青干河,來到柑橘園現場採樣查看。下坡時,章老在4個學生的攙扶下,一步一步地滑到河邊,汗水濕透了全身衣褲。最終,柑農在章老的指導下,採取得力措施,控制住了這一“不治之症”。
——1986年,章老開始任秭歸縣人民政府農業科技顧問(至逝世)。1993年,經章老介紹,歸州農民彭洪國被吸收為中國柑橘協會會員。1994年,向思模在全省首批農民技術職稱評審中,被評為農民高級技師職稱。在秭歸,彭洪才、嚴千明等上百名柑橘“土專家”,都是章老手把手教會的學生。
——1995年,已患重病的章老仍惦記著秭歸的臍橙產業,仍想為秭歸引進一家橙汁廠,增加臍橙附加值。在章老的引見下,秭歸縣原橙汁廠書記、廠長及特產局人員,於3月27日來到華中農業大學章老的家裡,由柑橘專家鄧秀新作翻譯,與3位美國投資商進行洽談。雖然最終因臍橙加工橙汁成本太高、交通不便等原因,該項目沒有落戶秭歸,但章老對秭歸人民的這份特殊情誼,令人感動、令人難忘。
有人說,世界文化名人屈原讓秭歸成了屈原故里,“中國柑橘之父”章文才讓秭歸成了“中國臍橙之鄉”。這話一點兒都不假!屈原帶給秭歸人民的,是精神財富;章老帶給秭歸人民的,是物質財富。他們,對於秭歸,對於秭歸人民同等重要。他們,在秭歸人民心中享受著同等待遇。
感謝屈原!感謝章老!
“故人已去,斯風永存;高山仰止,後浪滾滾。”2004年11月11日上午,紀念章文才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華中農業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舉行。
張端品校長在紀念章文才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節選)
章文才先生是我國著名的園藝學家和農業教育家。他把畢生的智慧和才華奉獻給了我國園藝事業和高教事業,奉獻給了我國的農村、農業、農民。他的學術建樹贏得世人景仰,他的科技和教育成果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的道德文章堪稱楷模。
章文才先生十分重視人才培養。他從1927年金陵大學畢業后就從事農業教育工作,先後在9所高校執教,並擔任重要的學術和行政職務。他是我國園藝學科最早的研究生導師之一。在70餘年的教育生涯中,他為我國園藝學界培養了2000餘名本科生和幾十名研究生。他創建了我國第一個果樹學國家重點學科和我國最早的果樹學博士點,並以80歲的高齡為我國培養了第一個果樹學博士。他的學生遍布國內外,可謂“桃李滿天下”,其中,不少已成為院士、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和知名專家。他領導一大批中青年教師開展教學、科研和服務社會的工作,取得卓著成績。他編寫的多部教材一直是果樹學相關專業的重要教科書。他堅持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注重以自己的言行對學生進行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的教育,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他不愧為傑出的農業教育家。
章文才先生十分重視科學研究。他是我國當代園藝界著作最多的學者之一。其中不少著作已成為指導我國柑橘科學工作者的重要理論著作。在70多年的學術生涯中,他對果樹特別是對柑橘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他的學術思想為我國園藝事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他一生選育了柑橘優良品種10多個,並在柑橘育種方法、栽培技術方面有多項創新性研究成果。他率先將生物技術、分子生物學引進果樹育種學研究領域,指導學生首次在我國建立了柑橘原生質體分離培養到植株再生的整個技術體系。他的多項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獎勵,並被稱為中國“柑桔之父”和“中國果樹學泰斗”。他以卓越的學術建樹和研究成果榮獲中國工程院首屆中國工程獎。他的科學精神和學術道德有口皆碑。
章文才先生十分重視服務社會。他深入全國柑桔產區進行調查和技術指導,舉辦過600多次專業技術培訓班,編寫過數百萬字的講稿,出版過數十部科普書籍,受訓學員和聽眾達80餘萬人次。他是我國“長江中上游果樹(柑橘)帶”建設工程的首倡者和技術總顧問。他年逾八旬還奔波在山區,為果農進行技術指導。他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以科教服務社會的高尚精神得到廣大農民交口稱譽,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讚揚。他不僅在教育界和學術界享有崇高聲望,而且贏得千千萬萬農民的敬愛。他曾榮獲中國科協農村科普獎和全國扶貧狀元的光榮稱號。
章文才先生不僅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而且也是一位成績卓著的社會活動家。在科學技術組織工作方面,他做了大量的開創性工作。他是中國園藝學會的創始人之一,他發起創建了中國柑橘學會,並在國際柑橘學會、湖北省科協等學術和社會機構擔任重要職務,為我國和我省科學技術工作的協作、交流、普及和提高做出了重要貢獻。他關心國家大事,積極參加各項社會活動,曾擔任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當選為第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擔任湖北省第四、五、六屆政協副主席和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院長等。他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認真貫徹“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和黨的各項統戰政策,團結廣大知識分子為四化建設服務。他為發展愛國統一戰線,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今天,我們紀念章文才先生誕辰100周年,就是要繼承和發揚他的科學精神、崇高品德、優良作風和治學經驗,以推進我們的科教事業。
首先,我們要學習他追求進步,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愛國主義精神。章文才先生1938年放棄在美國的優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國,參加抗戰工作。解放前夕,他隨工作單位轉移到了香港。全國解放后,他聽從黨的召喚,從香港返回大陸,參加祖國的建設。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政治運動和文化大革命中,他多次受到錯誤批判和衝擊。但他從未動搖對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他忠於黨,忠於人民,勤奮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堅決擁護堅持改革開放和四項基本原則。他積極爭取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在80歲時終於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其次,我們要學習他生命不息,戰鬥不止、頑強拼搏的奮鬥精神。章文才一生工作勤奮。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他不顧年事已高,奮發努力,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他80多歲高齡還奔走于山區指導柑桔生產,90歲高齡還在謀划建立中國柑橘學會,並參加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工作和社會活動。
第三,我們要學習他勤奮學習,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章文才一生勤於學習、善於思考,不斷用新知識、新思想充實自己,從不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在科研工作中,他總是走在前沿,勇於開拓創新。在他指導下,我校的柑橘育種研究,從植株水平發展到器官水平、細胞水平,以至分子水平。他是我國把生物技術和分子生物學引進果樹育種學研究領域的開拓者。
第四,我們要學習他學以致用,為民治學,自覺承擔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竭盡全力為社會服務、為“三農”服務的奉獻精神。章文才先生治學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堅持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他堅持深入實際,深入生產第一線,把科學技術送到農村,直接為農民服務。他對農民懷有深厚的感情,重視把科研成果轉化為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現實生產力。他為社會服務、為“三農”服務的獻身精神,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我們要銘記章文才先生為國家、為社會、為學校作出的傑出貢獻,繼承和發揚他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團結奮鬥、銳意進取,紮實工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新的貢獻。